孙权为什么后期会变得昏庸了

孙权是三国政权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他的父亲孙坚与曹操、刘备是同一代人,算起来他是曹操、刘备的儿子一辈的人,曹操曾经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称赞孙权的意思,说生个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人。
孙权9岁丧父,15岁就当了阳羡县长,19岁他的兄长孙策被刺客所杀,年轻的孙权被孙策选定为继承人,开始领导江东六郡,那个时候的孙权按古人的说法,还没有成年,弱冠都算不上,而且江东六郡面临内外忧患。
内部有人想反叛、想夺权,比如堂兄孙辅投靠了曹操,堂弟孙暠想趁此机会夺取政权,外部有刘表在荆州蠢蠢欲动,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还有山越人一直在作乱,可是年轻的孙权在面对这一切困难的时候,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联合了父亲和兄长的部下,一起诛杀叛乱者、稳定内部、拉拢人才,仅仅2~3年的时间就稳定了孙策去世后留下的江东六郡。
孙策传位孙权孙策没有选错人,孙权除了军事能力不如孙策,在其他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超越了孙策,孙权在稳定内部之后,还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张,比如三征江夏太守黄祖,并且在公元208年攻杀了黄祖,报了父仇,同时吞并了半个江夏郡。
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在面临曹操极大政治、军事压力下,顶住了张昭等投降派的压力,听从了鲁肃、周瑜等主张派的建议,联合刘备一起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大败曹操,将曹操彻底赶出了荆州,整个荆州除了南阳郡和襄樊之外,原本投靠曹操的郡县全部归属于孙权与刘备。
赤壁之战后,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在几年的时间中,孙权数次北伐,同时积极南征,在南郡之战结束一年后,就攻下了整个交州,把东吴政权的势力延伸到了整个中国南方,同时孙权为了扩张实力以及收回南郡,积极向刘备施压,终于在公元215年湘水对峙后,向刘备拿回了长沙郡和桂阳郡二郡,连同之前的江夏郡,荆州七郡,孙权占了三个郡。
孙权鲁肃去世后,孙权改变了联合刘备的战略,趁孙权北伐襄樊之际,偷袭了荆州,将荆州七郡之中除南阳郡之外的所有郡县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保证了江东的战略安全和长江防线的漏洞,尽管因此而与刘备分道扬镳,但是孙权是实实在在地获取了好处,不仅夺取了刘备所占领的荆州三郡,而且抢夺了刘备荆州三郡的数十万人口、军队。
在面对刘备复仇式的报复时,孙权沉着应对、翻手为云,联合了曹魏一起对抗刘备,生动地解释了什么叫”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孙权派出陆逊成功地阻击了刘备,在解决了刘备的威胁之后,孙权又开始解决来自北方曹魏的威胁,这一段时间可能是东吴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稍一不留心有可能会国破家亡,孙权凭借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生存了下来。
不仅如此,孙权还在石亭之战中,打出了东吴对曹魏战争中最大的胜利,一年之后,孙权就称帝了,从孙权称帝之后的表现来看,他就想换了一个人似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孙权前半身英明神武,到了后半身时昏庸不断,看看孙权后半生做了什么事?
孙权与陆逊1、挑起太子与鲁王的争霸。
孙权最早立的太子是长子孙登,但孙登死在孙权前面,孙权的第二个儿子孙虑死得比孙登还要早,所以孙权就立第三个儿子孙和为太子,同时封他的第四个儿子孙霸为鲁王,这样的安排原本没有什么,但是,作为政治老手的孙权居然做了一件昏庸的事,导致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开始争宠,并且朝中大臣自动选边站。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政治行为,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东吴政权的分裂,孙权既然立了太子孙和,就应该以太子为继承人培养,但是,孙权对外表现的却是喜欢鲁王孙霸,这无疑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息,让人对继承人选产生的疑虑,同时也让两个当事人也争斗起来,这无疑是孙权的错误,也是孙权昏庸的开始。
陆逊2、逼死丞相陆逊。
陆逊是孙权一手提拔起来的社稷之臣,是东吴的栋梁和骨干,从夷陵之战开始,经石亭之战,陆逊的军事才能及政治才能在东吴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孙权在晚年以陆逊插手太子与鲁王之间的政治纷争,派人责备陆逊,逼死陆逊忧郁而死,这看上去是孙权的昏庸。
从孙权的一生来看,他的特长主要有两点:一、无师自通的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对于孙权来说,似乎是天生的,从他15岁当县长开始,孙权就涉足政治,19岁当江东六郡的领导人,没有人教孙权政治应该如何来处理,但是孙权就是能处理好,他在刘备与曹操这两个老一辈的对手之间左右逢源,在赤壁之战斗倒了曹操,在夷陵之战打败了刘备。
即使是孙权在面临东吴政权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让东吴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一方面解决了来自西边刘备的威胁,各一方面把北边的曹丕忽悠得找不到北,尽管后来曹丕三次大规模南征孙权,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孙权造成多大的危险。
周瑜孙权就是靠着自己左右逢源的政治能力,在蜀汉与曹魏两个政权之间生存,孙策给他孙权一个江东六郡,但孙权把江东六郡扩大了2倍,东吴政权极盛时期,统治了整个扬州、交州、荆州6郡,这就说明孙策选孙权为继承人没有错,这就是孙权的政治能力。
二、出神入化的用人能力。
孙权的用人水平也是三国顶尖的,每次在紧要关头,孙权总是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比如赤壁之战,孙权用了周瑜,虽然周瑜是他兄长孙策留下来的人,但用不用在于孙权,尤其是在赤壁之战这样关键的战役上,孙权把周瑜拿来对付曹操,结果就是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收复了南郡,战绩上的功劳是周瑜的,但是战略上的功劳是孙权的。
还有鲁肃,作为孙权早期的谋士,为孙权谋划了天下战略,鲁肃还是三国第一个规划统一天下战略的人之一,由于鲁肃的存在,孙权才在赤壁之战坚决抵抗曹操,并联合刘备共同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孙权称帝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鲁肃。
孙权与鲁肃周瑜去世后,孙权任用了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就是吕蒙指挥的,吕蒙也是孙权发现并任用的人才之一,完美地完成了夺取荆州的任务,夷陵之战中,孙权任用了陆逊,同样是无比正确的,陆逊随后就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这不得不说都有孙权用人成功的因素在其中。
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孙权做到了,但是晚年的孙权引发两个儿子的内斗以及逼死陆逊,从表面上似乎是孙权的昏庸,但是,以孙权的为人来看,这不是昏庸,而是孙权打击江东四大家族的武器和方法。
孙权的政权是建立在获取江东大家族的支持之下,早年的创业和抵御外敌,孙权必须获取江东大家族的支持,孙权必须极力拉拢这些大家族,等到孙权建立政权,到了晚年之后,孙权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政权的平衡交接。
如何才能保证政权平衡交接呢?
孙权称帝当时的整个天下都是士族崛起的时代,士族已经成为地方上实力强大的政治力量,士族控制着庄园经济,有自己的部曲和武装力量,尤其是江东士族,部曲力量比曹魏和蜀汉强得多,很多大家族动不动几千上万的私兵,这些力量严重威胁着东吴政治的稳定。
想想看,如果孙权去世,这些大家族不支持孙权的继承人,怎么办?
万一这些大家族联合起来夺了孙家的政权怎么办?
孙权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创业之初是不会考虑的,因为时间没到,等到孙权交接政权时就必须要考虑了。
孙权的做法就是大力打败江东大家族的力量,当时江东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郡的顾氏、朱氏、陆氏、张氏四家,那孙权如何才能打击到呢?
很容易就是挑起事端,挑起鲁王与太子的争端,孙权就能利用这个来打击了。
孙权用过的人才看看孙权是如何处理支持鲁王与太子的大臣就明白了,比如支持太子的陆逊被孙权逼死,陆逊是陆氏家族的族长,支持太子的朱据也被孙权赐死,朱据是朱氏家族的族长,支持太子的顾谭被孙权流放,没多久死在流放地,顾谭是顾氏家族的族长,而作为吴郡张氏家族的族长张温则在更早的时候被孙权下罪贬官。
而支持鲁王的全寄与吴安也被孙权处死,这两人都是孙权的外戚,同时也是江东的士族,不管是支持太子的大臣,还是支持鲁王的大臣,都被孙权打击,鲁王本人也被孙权赐死,太子孙和被孙权废为庶人,孙权这是两面打击啊,这是非常明显的借此事扩大打击面,如果真是两宫之争,打一保一就行了,像曹操那样,选择了曹丕之后,就打击曹植身边的人,但孙权不是,他是两边打击。
这是明显打击江东大家族的行为,保证政权稳定交接,别以孙权变得昏庸了,其实并没有,这一切都是孙权的政治手段,孙权是一个可怕、成熟的政治家,从来就不是晚年变得昏庸无能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东吴政权的利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