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叔叔的

朱瞻基的两个叔叔分别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和朱高炽是一母同胞,都是徐皇后所生。
靖难时,朱高煦以勇猛闻名,屡立战功。
著名的白沟河战役,朱高煦身先士卒,击溃瞿能率领的南军,斩杀瞿能父子。
东昌之战和浦子口战,都是在朱棣溃不成军时,及时赶到,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很得朱棣赏识。
靖难能够取得胜利,朱高煦功不可没,他的功绩也是燕军将领里数一数二的。
反之,朱高炽因为身体太肥胖,腿脚行动不便,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自然不能随朱棣带兵出征。
《明史鉴-卷十三》计载:“勉之,世子多疾。
”意思是说,靖难时,有一天朱棣拍着朱高煦的背勉励道,“你要好好努力,你哥哥虽然被封为世子,但他身体一直不好………”后半句虽然不能说的太明白,但朱高煦心里是很激动的。
可见,朱棣在三个儿子中间对朱高煦还是偏爱有加。
靖难成功后,朱棣继承皇位。
在立太子一事上,朝中有不同的态度。
一些善于察言观色者,因为看到了朱棣偏爱朱高煦,便议立朱高煦为太子。
还有曾跟随朱高煦参加靖难之役的大匹武将,也都赞成立朱高煦,这样他们可以为自己捞点政治资本。
但有部分大臣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朱高煦武将出身,性格暴躁,带兵打仗还行,却不懂治国之道。
朱高炽仁德宽厚,在防守京城时也曾立过大功。
自宋一来,都是以文治天下。
朱高炽更适合立为太子。
朱棣思虑再三,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后人对朱棣立太子之事,分析有三种原因:首先,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本身就是得位不正,如果再废长立幼,怕引起事端。
其次,朱棣比较喜欢长孙朱瞻基,感觉朱瞻基英勇神武有明君之相,立朱高炽也是为朱瞻基铺路。
最后一点应该是,靖难结束了,现在是国泰民安,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明君,从性格上的优点分析,朱高炽更胜一筹。
朱高炽被立太子后,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朱高煦心中十分不满,他的性格缺点很快就暴露出来。
经常和赵王朱高燧勾结朝中一些投机取巧者对太子发难。
朱棣因朱高煦靖难有功,也没怎么实行处罚,只是心里渐渐疏远了。
赵王朱高燧侍宠自傲,率先谋反,很快被镇压下去,因太子朱高炽求情免于一死,回到封地后,老实做人再也不敢兴风作浪。
最终无忧无虑的度过余生。
朱高煦毕竟和他父亲一起参加了靖难,看到父亲能从朱允文手里夺得皇位,心想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复制。
朱棣在时他心里有所忌惮。
朱高炽继位后,朱高煦感觉有点机会了。
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煦兴奋的彻夜难眠,这不正是走父亲的老路吗?
天赐良机不取有违天意。
靖难能成,这次又何尝不能成。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起兵。
明宣帝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最终兵败,被废为庶民。
有大臣劝宣帝,何不斩草除根,明宣帝朱瞻基不肯,并说道:“两个叔叔都和先帝同胞,先帝在时对他们都是疼爱有加。
”有一天明宣帝想去看看这个叔叔,见到朱高煦时竟然差点被他拌到。
大怒,认为他还是有反心,于是下令处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