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德国经济下降3.3%,为何GDP却变得更高,突破1万亿美元

按照德国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今年一季度德国完成的名义GDP为8418.2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缩减3.3%。
若经过季调后,则是环比缩减1.7%,同比下降3%。
为了对抗疫情,在今年一季度,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先后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拉低了居民消费支出,也使得企业投资、生产和出口的复苏受到抑制,从而使其经济无论是按环比计算,还是同比计算,都依然是衰退。
南生注意到,德国一直都是欧盟、欧元区的核心,其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欧盟、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力度。
正是基于此点,荷兰ING银行的经济学家卡斯滕·布尔泽斯基表示,德国曾经都是“扮演欧元区经济的正向驱动力”。
但今年一季度,德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如今它开始拖累欧元区经济成长”。
预计这种情况可能要在今年二季度才会转变,到时疫苗会大面积接种,消费、出口等会出现好转,德国经济将很快迎来复苏。
一季度,德国GDP突破1万亿美元8418.2亿欧元的GDP,按一季度欧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为10142.65亿美元——成功突破1万亿美元,创下新高。
明明第一季度的经济是缩减,GDP总量应该变得更低,但为何却正好相反呢?
是的,2021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是在下降,其GDP应该比往年更低,不应该创下新高。
但在德国经济依然下跌的背景下,欧元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欧元兑美元汇率,提升了9.27%。
经济虽然实际缩减了3.3%,但货币却实现了9.27%的升值。
这不仅能抵消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还使得德国GDP换算成美元后,实现了好几个百分点的增长,推动GDP成功突破1万亿美元,创下新高。
汇率换算GDP,有优点也有缺陷不仅是德国,这种现象也在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出现过。
这可以很清晰地告诉我们,采用货币汇率换算各国GDP,有其非常明显的缺陷,即“不能真实的反应各国、地区经济增长、衰退的本来面目”。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明明增长了,但货币贬值幅度过大,按美元算却变成了下降。
反之,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在下跌,但货币却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换算成美元却变成了上涨——这完全是“南辕北辙”嘛。
这或许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组织采用货币实际购买力换算GDP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与货币购买力换算的GDP相比,汇率法的优点是能更符合“现实中的交易”——我们在国际上买卖石油、天然气、粮食、铁矿石等,都是按照汇率兑换货币。
因此,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动本国或本地区货币的国际化,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在保持货币竞争力的同时,让其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常波动,就成了多国的首选。
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