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战争清政府坚持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一种战败,是国家战败;
一种战败,是政府战败。
一战中的德国,军队还能打,但国家已经废了。
再打下去,德国人民就要饿死。
所以,德军虽然还在征战法兰西,但德意志只能认怂投降。
二战中的日本,军队打废,国家打废。
再打下去,天皇哪知道美国人有几颗原子弹。
所以,与其亡国灭种,还不如赶紧投降。
这是国家战败。
国家战败,不投降会咋样?
会灭国,就这么简单。
1866年普奥战争,开战之前,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奥地利必须赢、普鲁士必须死。
奥地利帝国,可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底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普鲁士算个什么东西?
但是,一交手,奥地利那叫脆败,是真打不过,总共扛了7个礼拜,然后投降了。
1870年普法战争,情节差不多。
19世纪初,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打遍整个欧洲。
法国陆军必须是欧陆第一强军。
当时的拿破仑三世从骨子里瞧不起普鲁士。
但是,一交手,法兰西也叫脆败,对普宣战45天后投降。
战败赔款比中日甲午战争的赔款还要多。
但是,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国家战败吗?
如果不投降,会被灭国吗?
奥地利和法兰西即便再脆再怂,也不会在六七个礼拜内被灭国。
所以,奥地利和法兰西,距离亡国还早着呢。
既然国家不会亡,为什么要投降?
再不投降,两国的皇帝大概率被抓了俘虏,两国的政府肯定要倒台清算。
而当时的拿破仑三世,基本已经是普鲁士的俘虏了。
这都是政府战败。
国家战败,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亡国灭种加政府倒台。
这是最惨的结果。
而政府战败呢?
只是执政的政府、现在的这伙统治者不行了,是他们认怂了。
却顺带着国家一起认怂了,但国家并没死、还活着。
甚至,有的情况下,国家并没战败。
如果换个政府、换个皇帝,国家还能继续打。
普鲁士发飙了。
它不仅要抓了人家皇帝、打垮人家政府,还要灭了奥地利和法兰西,这个可能吗?
普鲁士没有吞并两大帝国的野心。
法兰西帝国不论,只说奥地利,说德语的人口是主体民族。
然后问:普鲁士能兼并奥地利吗?
你就是把奥地利送给俾斯麦,他都不要,吃不掉也消化不掉,关键是不想吃。
普鲁士从始至终都打算建立一个小德意志,连南部的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和汉诺威都不想要。
所以,灭国奥地利是没影的事。
因此,奥地利战败、法兰西战败,只能是政府战败、皇帝战败,而不是国家战败。
然后,再看中日甲午战争。
先问一个问题:日本能够吞并当时的大清吗?
甲午战前,日本的常备军是63000人、预备兵是23万人。
这是极限。
但这个兵力规模,别说撒到整个中国,就是撒到朝鲜和中国东北也不够。
关键是日本的国力不支持。
甲午战争,对于日本,叫越海征战。
把这个规模的远征军队派出去,要花多少钱?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在鼎盛的时候到达过五十万,而且全在本土作战。
但是,大清亡国了吗?
清朝是无能、八旗是腐败,但不需要他们动手,曾国藩的湘军就给搞定了。
所以,越海征战的日本,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国家实力,都不足以灭国大清。
此时的日本,勉强可以类比欧洲的普鲁士。
那日本为啥打仗?
1887年的《清国征讨策案》,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详细蓝图。
就战争要达成的直接目的来看,这个蓝图给出的答案,只是城下之盟。
即:欲使清国乞降于阵前,以我海军击败彼之海军、攻陷北京、擒拿清帝。
但就长远来看,这个蓝图也是一种分裂中国的狂妄,如:要将自山海关至西长城以南之直隶、山西两省之地、河南省之黄河北岸、山东全省、江苏省之黄河故道、宝应湖、镇江府太湖、浙江省之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东北之地,以及第二项所列之地区划归为本邦版图。
这是日本要拿到的地方。
但这就扯大了。
因为你日本这是打算要了满清一族的命。
清朝即便打到当裤子,也不会答应这种领土要求。
所以,不说是狂犬吠日,也只能说是长期目标。
而在长期目标中,日本认为大清应该被削成啥样,才合适?
将东三省及内兴安岭山脉以东、长城以北之地分与清朝,令其在满洲独立,在清国本部。
日本人相当了解中国历史,你满洲人才是侵略者,所以大清应该从哪来回哪去。
那其他的地盘怎么办?
则迎明末后裔建立王国,割与扬子江以南之地,使之成为我之保护国,以镇抚民心,在扬子江以北、黄河以南,再行立一王国,使之为我所属,在西藏、青海天山南路,立达赖喇嘛,在内蒙古、甘肃省之准噶尔,选拔其酋长或人杰,使其为各部之长,且受我监视。
如是分割十八省,在满洲立一国,区划西藏、蒙古,平均其力。
日本人都准备请出明朝后裔了。
所以,长期目标,一定是分裂中国。
但是,指望甲午中日战争完成这个任务,却不现实。
打仗还是要看军人怎么说。
日本军人,主要是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官员,这些人分别写了进攻中国的六个方案。
这六个作战方案,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构想是:以联合舰队击败北洋舰队,取得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然后占领旅顺和大连湾,深入辽东半岛;
占领威海卫,夺取山东半岛;
最后经山海关直逼北京。
这六个方案的构想,最为接近甲午战争的发展态势。
但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还是直逼北京,换取城下之盟。
为什么不能进一步,攻下北京、抓了皇帝,然后实现《清国征讨策案》的长远目的?
这不可能。
以《中国近代军事史》的资料:日本陆军总共7个师团,计14个旅团,兵力12万人,这应该是动员之后的兵力,加上后备兵力,日本可动员23万人。
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实际出征的兵力在17万到18万人之间。
这就是极限。
但能不能再多一点儿?
人还有、兵能招,但枪炮装备以及后勤运输怎么解决?
军队要从日本本土运到中国,这个成本太高。
日本是这幅德行,那清朝呢?
清朝光练勇就可调动35万人。
马关议和的时候,日本甚至调动了东京湾和下关海峡的守备部队去进攻澎湖列岛。
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赶紧上书大本营说:“大举远征,防卫尽撤”、“第三国(指俄国)虎视眈眈”。
啥意思?
你们倾巢而出了,俄国来了,咋办?
关键是日俄关系一直不好。
1891年大津行刺案,一个叫津田三藏的愣头青,差点儿刺杀了俄国皇太子。
这个皇太子就是尼古拉二世,在1894年当了沙皇。
俄国人在这个时候捅你日本一刀,怎么办?
当年你干我家沙皇、今天我揍你家天皇,这不过分吧?
这就是日本人的国际危局。
而中国战场上,也不怎么样。
1894年10月,日军轻取九连城重镇,清军望风而逃。
日本人在《日清战争实记》是这样记载的: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
而日本随军记者甚至感慨说:“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
日本人的描述竟然是这种脚本:兵临中国如王师驾临,而中国百姓竟箪食瓢饮以迎王师。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还有旅顺大屠杀?
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有些话,你一定要看是谁说的,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
肯定是日本人说的,而且是怎么好听怎么说。
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说?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候,大清要在条约中自称中国,但日本坚决不同意。
日本认为你满清本来就是占据中原的夷狄,现在又被我打成这样,还怎么好意思自称中国。
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们才是中国、大清是夷狄。
正是因为这种古老的意识形态,所以日本人才会把战争中的自己描述成中国百姓要箪食壶浆的王师。
但是,中国人真把日本当成王师驾临吗?
并没有。
日本进攻辽东的时候,当地猎户两千余人加入了依克唐阿军,“其中多能战之士,先后斩倭二千余名”。
1895年1月,辽阳民团奋勇出击,致使日军不敢轻进。
而岫岩州(今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煤矿工人以及村民,还组建了乡团,自发抗击日军。
这就是民心可用。
如果都是这个样子,日本别说什么长期目标了,就是兵临北京也不可能。
我们往往依据地图来评估形势,但地图恰恰误导了我们的评估。
野田正彰写的《战争与罪责》,里面有很多侵华日军老兵的战地描述。
其中一个日本军医说:日军占领了太原,却只是占领了太原一座城,太原城外全是危机和仇恨,动不动就有日军士兵被弄死。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
你的确占领太原了,但太原能成为你的根据地吗?
不能,只是负担。
所以,占领旅顺的日本也差不多是这种窘境。
否则,你根本解释不了日本人为啥要屠城。
既然民心可用,那么,大清为什么要签订马关条约呢?
跟日本人打,死磕到底,打不死他们也能累死他们。
问大清为什么投降,也应该问一下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为什么要投降。
不投降、不赶紧结束外战,本国政府就要倒台、本国皇帝就要下台。
对于国家可以不投降,咱们还能死磕。
但对于皇帝,不投降就得死;
对于政府,不投降就下台。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既然大清可以投降,那日本一定见好就收,它跟普鲁士的套路必须是一样的。
至于灭了大清、把大清赶回满洲甚至肢解中国,这些只能是想想。
帝国最关心什么?
政府最关心什么?
帝国最关心皇帝是不是自己,政府最关心权力在不在自己手中。
大清可以继续打,但打下去的结果:一个是日本累死了。
这时候,谁能保证沙俄不动手、英国不动手?
在日本抢到的殖民地,那也是殖民地。
一个是大清倒台了。
忠顺的科场举子,大清的预备干部、中国的地方缙绅,居然搞了公车上书。
接下来,凭啥不能换个皇帝、换个朝廷。
大清是帝国,他的思维范式跟法兰西和奥地利,如出一辙。
简单说就是:宁愿割地求和,也要忍辱偷生、委曲求全。
而且,大清的逻辑,更为不堪。
钱穆认为满清是一个落后的“部族政治”。
什么叫“部族政治”?
就是为了维护小团体部族的利益,而死死抱住旧制度不放。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足以解释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大清。
因为大清不算弱者也没被淘汰,而它却被打败了,成了生存下来的弱者。
那应该怎么解释呢?
群体中的自私打败无私。
无私的群体打败自私的群体。
除此之外都是注解而已。
所以,这就是一种群体中的自私。
近代中国,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吃亏,根子就在这里。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大清朝就不能跟外边打仗,但凡打仗必须吃亏。
李鸿章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年轻气盛的光绪皇帝却只有尝到战败的苦果后才会认识到。

参考:
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中日军队又在牛庄、营口展开激战,最终仍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
日军占领营口后,随即开始了田庄台之役,这是本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陆战。
田庄台位于营口北面,既是辽河下游的重要水陆码头,也是通向锦州、山海关的必经之路,清军当时集结了关外的所有精锐兵力,合计七十营二万余人,作最后一搏。
此时,日军也动用了主力部队两万人,在优势炮火的支持下,攻破清军防线后突入市区。
日军司令野津道贯鉴于牛庄巷战的教训,下令将田庄台纵火烧毁。
到第二天早上,这座原本繁华的市镇被化为一片焦土,众多田庄台的居民和未撤退的清军,也都葬身火海。
由此,辽南所有城镇要塞,都已被日军占领,大清帝国的湘淮诸军,锐气尽丧,已无心再战。
这时,朝廷中的主战派个个缄口不言,小皇帝光绪召见军机大臣讨论战事,“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
由于害怕日军继续进军,清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屈膝求和。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清廷当时选择迁都继续再战,或许就不会有甲午赔款割地等事。
这一假设,从历史的复盘推演和利弊来看,却要做具体的分析。
从陆战和海战的表现看,清军不敌日军是基本的事实,不容否认。
尤其是陆军,两者基本存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代差,如果继续再战,日本顺势攻下北京,应该是较大的概率。
那么,如果清廷迁都再战,无非是此后八年抗战的提前上演,但要注意当时,之后的抗战虽然打了八年,如果没有美国外部因素介入的话,恐怕就不是八年,局势发展也完全不可预测。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重武器制造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赶走日寇恐怕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换到甲午年也是一样。
甲午年的清军同样没有再生能力,试图以迁都再战就能击败日军,无疑是一厢情愿。
而从日军方面来看,无论从战力和数量乃至财政支持上,都不能和之后军国主义化的日军相提并论,换言之,甲午年的日军可以占领北京,但想大面积占领中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此,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话,中日会陷入漫长的对峙时期,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
由此,日本方面同样考虑到这点,其最终的结果恐怕仍旧是议和结束。
从这个角度而言,慈禧太后决定议和,也未必是最坏的选择。
因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即所谓“止损”。
至少,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战争,甲午战争对国内老百姓的波及很少,也算是一种好处了。
按:慈禧太后统治时期,虽然有各种战争,但对国内百姓都影响很小,这相比于之后的各种混战,对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德政了。
最后,至于说什么迁都再战清廷就会覆亡,看庚子年事情就清楚这是无稽之谈了。
蒋介石输成这样尚且成为民族核心,何况当时的清廷呢?
那时的老百姓,有口饭吃就行了,哪来这么多的乱党!毕竟,这场战争对国内百姓的波及面很小,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甲午战争。
再说了,那时也没有天灾什么的。
就算想造反,又哪来的能力?
那可是热兵器时代。

参考:
甲午战争清军陆军出动63万人(淮军,湘军,盛京马步防军)主要装备英式亨利-马提尼,德式毛瑟1871式美式雷明顿枪,日军24万人,主要主要装备村田18式步枪。
清军有明显优势,日军近卫师团都调到前线了,国内兵员已枯竭。
而清军可调动部队还不少,坚持一月日军就无法补给增援了,但因战场离京城近,清政府统治者已畏战了!
参考: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甲午战争应该继续打下去,这样结局再差也肯定没到签《马关条约》的地步,这观点绝对正确,清政府也知道。
然而有一个原因是老百姓不知道、而清政府却知道的,是它促使清政府必须停战求和。
这个重要原因就是,继续打下去,即使最后战胜或击退了日本,战争肯定令漫延到全国,各地汉族军事力量崛起,极可能战后推翻清朝的统治。
所以,清政府宁可割地求和赔款,也要保住政权,这是当时统治者唯一正确的选择。
现代,网民总是鼓噪要收复这、要攻击那,这也不行、那也软弱,完全是从屁民立场出发,而不是从统治者立场出发。

参考:
打仗打的是经济。
甲午战争表面上看大清的海军几乎被团灭,但是清朝一直都不是靠海洋立国的,且同时当时的清朝财政收入很稳定。
反观日本,当时为了打赢清朝,几乎已经倾尽全力,如果战争继续发展到陆战,那么日本经济将崩溃(可参照二战后期的日本)。
李鸿章去日本谈判的时候,被日本刺客打伤,当时最为紧张的是日本政府,且日本方面主动将赔款降低,这个看上去好像是李鸿章的功劳,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日本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打了。
而清朝当权者却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状况,签了马关条约之后使得日本获得了宝贵的战争赔款,也间接的促使了日本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
我很喜欢历史,因为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是表象,而形成历史那么是那些深层次我们可能不到的东西,甲午战争从表象上看就是一个不那么彻底细化改革的新兴军国主义国家击败了一个巨大而孱弱的老旧帝国,重新确立了东亚的秩序,这和一战的原因很相似,就是老二企图击倒老大自己来做老大,两次的结果不同而已。
但深层次有很多更有趣东西,在这场战争之前,双方其实都对对方有很大的戒意,这种戒备最终表现成两国的军备竞赛,一个变成了一个近现代的军事团体,另一个是淮军,但双方做的准备工作就有本质性区别了,战前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充分的对于中国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进行了评估,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在骨子里看不起日本,虽然作为当时最精锐的淮军团体对于日本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的情况往往较为肤浅,。
仅仅停留在双方军舰的吨位,主炮的口径,军队的数量等等。
在战争之前日本在英国发行了战争公债,刨去日本本身没什么钱之外,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西方主要的国家捆绑在日本一方。
再有从世界环境来看,英国当时和俄国在克里米亚争得不可开交,急需要一个亚洲的小弟来分担他的压力,所以对于中日这场仗,西方并不希望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只是希望在两个小矮子中挑一个比较强壮的来拖一拖北极熊的后腿,这个在甲午之后没多久日俄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到甲午的后续。
而中国当时又处在一种很微妙的时期,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人口众多的民族,民族主义在这个国家已经萌芽,直接结果就是这个老大帝国根本不可能用全部的力量来打一场国战,所以现在有种说法,甲午战争其实不是中国和日本的战争,而是淮军和日本的战争,当然当时中国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
这种种的原因造成了中国在朝鲜和黄海稍微一失利,战争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即使像某些同学说的如果继续打下去,会拖垮日本的想法,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当时的亚洲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我们可以继续打下去,处于主要地位的英法等国家也会施加压力给中日双方,因为世界不需要一个破碎的东亚,而这场战争中清军的无能尽显,使得主流国家对于用中国来拖一拖俄国的后腿也不报太大希望,谈判桌上才会倒向日本反向中国施压。
只能说在十九世纪末,世界曾经给过中日双方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来追赶世界的脚步,日本抓住了,而中国没有抓住也没有能力抓住。
历史没有如果,只是在一次次的偶然中走向必然。

参考:
我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本就处于会输的一方,无论这场战争持续多久,中国最终都会输。
原因在于李鸿章的战略规划。
纵观整个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设计任何反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而是一味地绥靖,如放弃琉球。
如果下过棋就知道,无论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只要是个棋类就可以试试,一方完全攻击,一方完全防守,防守一方绝对会输。
战争也是如此,比如像所说,一直打下去,总会有个头吧?
日本人攻不下山海关,攻不进北京,但是拿下辽宁省大部倒是没问题。
好了,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日本主动议和,条件是中国割让台湾,辽东,胶东,澎湖,朝鲜,赔款3亿两,但是会返还辽中,辽北,辽西,你们觉得李鸿章会不会同意?
日本撤离辽北,辽中,辽西的时候进行大屠杀,把所有物资掠夺一空,你觉得日本人会不会做到?
然后,你们觉得李鸿章会怎么样?
所以,以李鸿章的战略手段,这一场战争在开战以前中国就已经输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以当时中日两国国力,这一战本不该输。
中国战略纵身十倍于日本,一旦朝鲜开战,就集结陆军援助朝鲜,同时训练一支精锐陆军由北洋水师护送于日本登陆。
同时,北洋海军炮轰日本各大港口。
当然,中国本土也会被联合舰队袭击,不过你毁我一港,我毁你一港,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
登陆日本的部队,比如登陆于日本伊势半岛,一两千人的部队,在伊势半岛疯狂的破坏,然后部队一路北上,攻击爱知县,同时海军巡弋于伊势湾附近,等待约定时间就炮轰冈琦一代,然后接应陆军上船,接着继续找到日军防御薄弱处继续炮轰,登陆,破坏,炮轰。
接应。
如此办法,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将不得不回到本土。
但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其海军不足以于海上全歼北洋水师。
至于陆军,他们只是一个岛国,被这样打法,他们陆军又能有什么作为?
最后,日本只能提请议和,议和的时候中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其联合舰队一股脑搬回家。
唉,当然,我这一想法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当时就有一位中国外交官打算这么干,可惜没来得及实施,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了,可惜。

参考:
甲午战争,如果光绪等人坚持打下去,其实日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甲午战争,日军参战军人17万,参战军夫15万,其中军人死亡1.34万,负伤3800多人,军夫死亡7000。
日军一共死亡2万人,负伤3800人。
日军老底就是7个师团,连同军夫已经死亡2万人,而清军才损失3.5万人,其实从全国来说,清军还有60万配备洋枪的军队还没有参战。
根据日本自己的情报,日本认为清军还有61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拥有1700门火炮,23万枝洋枪,以及4万枝老式火枪,就在在辽东,清军的6万主力,还保持完整。
在日军攻击田庄台的时候,清军2万对战日军3个师团,日本人当时称:“日军合大兵而战。
以田庄台之役为始,清军兵力亦不下六十余营,是田庄台之役实一大战斗也。
”经过激战,日军虽然取胜,但是据日方记载,“敌兵殊死奋战,我军亦应战极烈,彼我炮声,如百雷齐发,仿佛天柱将裂,地轴已倾。
”而且由于清军阻击,日军第5师团想包抄合围的计划也破产了。
在这甲午战争最后一战当中,清军主力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失,大部分部队都撤出战斗进入下一个位置。
日军只是取得了向锦州,山海关或者奉天进发的资格,就已经让清廷担心日军一举打到北京,而匆匆开始议和。
辽东清军精锐6万主力都在,如果在东北慢慢打,从南方和西北方向增援新部队上来,日本的财力恐怕第一个受不了。
清军山东前线的最高长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折说本财力已尽,希望继续打下去。
日本国内部队已经都到了我国战场,而且那时日本兵役制度刚刚开始不久,根本没有什么预备役可以动用。
现在已经是日本军力的最顶峰,再也没有更多部队可以派出来。
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不得不承认:“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
”无论是战斗损失,还是非战斗损失,日军损失2.4万人才导致清军损失4.5万人。
以这个比例打下去,清军再损失几万人也不会怎么样,可是日军再损失2万多人,就要失去战略进攻能力了。

参考:
如果甲午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估计清朝还是会输,但是日本也不会占到更多便宜,相对于日本的全民武装,清朝的抵抗只是政府层面的。
特别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有了极大的改变了,更促使了日本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日本侵华变成了日本全国军民一致的极端民族主义想法,不侵略中国全日本人心里都难受(有点变态的心理,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他们的进攻能做到军官指挥令行禁止,士兵前进悍不畏死,因此战斗力强悍,绝对能弥补日本相对于清军装备上的相对劣势。
而反观中国清朝,国家意识根本没有觉醒,洋务运动只是强健了身体,但是思想意识上提高不大,皇帝认为与日本开展是宣扬国威,军官只是职业选择,士兵只是吃粮,而一般百姓来说,更是关我屁事,此种心态下,军官贪生怕死、士兵落荒而逃,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即使是装备有一定优势,也全然被抵消了。
比如黄海海战某些军舰管带逃跑问题,比如朝鲜战场上的一触即溃。
比如我们常看见史书上说的,北洋水师军舰的炮弹不合格,中日舰穿而不爆,说是供应商的炮弹有问题,但是作为海军这个高技术兵种,服役多年,你自己舰上什么炮弹,你自己还不知道吗?
可见训练程度之低劣和管理之松懈,不败都难。
但是日本在辽宁拿下旅顺营口,在山东拿下威海卫等地之后,如果继续开战,那就是触动了清王朝的根本命脉,清王朝一定会调集所有实力进行抵抗,中国幅员辽阔,战略纵深大,日本也不是轻易能获胜的,而且随着日军深入内地,其后勤补给也必然发生困难,而满清调集全国之力攻击侵入内地之敌,日本必然也不会好过,很可能逐渐丧失掉其所占优势。
结果就是清军会失败但是日本会惨胜,但是这样谁都承受不起,清朝的统治会土崩瓦解,而日本占到的便宜也不会太多,而且西方列强也不会纵容日本占据更多的利益。

参考:
这是个假设历史问题,只能进行逻辑推演,那就得分几个层面来谈:其一,军事。
军事的问题又要分几个层次,就是清军是否有能力在延长的战争进程中打几个胜仗?
或是有没有能力继续抵抗下去?
如果清朝迁都再战会有什么后果?
就历史现实来说,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不能。
因为清朝经过近代化军事训练的军队,或称“洋操”军队,就是淮军和练军,总数10万人左右,这部分力量能够调动野战的主力就是甲午战争初期调入朝鲜的部队,他们的表现如何,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即使是最能战的聂士成部,也只能以密集队形排枪对射而不溃散,当日军白刃冲锋的时候,也一样丢盔弃甲。
类似的情况,从朝鲜到辽东,从辽东到辽西、山东比比皆是,涵盖的营头不只是淮军,也有东三省练军和后来增援的湘军。
究其根本,并不是淮军一家的问题,而是通病,其中最狠的两条就是,在营兵丁缺额严重,淮军精锐开拔前在营兵数也就是定额的三成,其余部队都是临时就地填补、招募,这部分人的战斗力是负数,所以只能用密集队形约束,否则自己就散了;
另一点是兵不训练,清军即使是练洋操的部队也极少训练,武器保养也基本不做,营头军官则几乎全部为裙带关系,以至于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军校生都无处工作。
必须说明的是,淮军在各军中还算好的,至于老湘军等部,拉上来的其实就和老百姓差不多,里边穿插一些老兵,对于新的连发步枪相应的战术战法也是一窍不通。
所以,在淮军被打崩了之后,清朝其实已经拿不出与日军没有明显代差的近代化部队了,至于绿营、民团之类的,他们的战斗力在5年后的义和团战斗中已经得到了验证,除了祸害老百姓,基本没什么卵用。
其二,财政。
我看有些朋友信心满满地回答,综合国力上日本弱于中国,我不知道这种类似于清末清流名臣的自信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我们还是看看数据:清朝,根据《光绪会计表》所提供的官方统计资料来计算,光绪七年(1881年),岁入8234.92万两,岁出7917.145万两,光绪十七年(1891年),岁入8698.48万两有余,岁出7935.5241万两,盈余达到高峰期。
再看日本政府,1884至1888年间,政府年均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8300万日元。
而甲午开战前的1889-1893年,日本政府年均总收入已经超过1亿日元。
按当时日元与清朝库平银的比价1.4:1计算,日本政府年均收入已经达到7000万两白银,与清朝年收入已差距不大。
再来看战费,开战后清政府采取借商款,节流,借洋债等各种手段筹集战费,筹得款银6009万两,其中实用于战费的有4465万两,剩余1654万两。
在战后日本公布其战费筹措收入的使用情况,计有:1893年日本国库剩余的现金2344万日元;
公债发行所得11680万日元。
特别资金7896万日元;
陆海军恤兵捐纳金278万日元、军资捐纳金16万日元等,合计决算实际支出款20047.6万日元。
这笔公布的日本军费收支决算的终止时间是1896年3月,也就是包括了甲午战后日本对澎湖和台湾用兵的军费支出。
也就是说,甲午战争中,日本使用的军费尚不到2亿日元。
折合库平银14319万两,是清廷内部搜刮加外借外债所得的两倍还多。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日本在国内的所得,甚至不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日本的军费财力已经是清朝的2倍,而日本明显还有余力,因为他们预期批准的军费预算案是2.5亿日元,就是说在国内预备了1.78亿两白银的战争经费。
事实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在战场上的失败,频繁向外国银行借债以填补战费的清政府反倒不断惨遭拒绝,没钱打下去的不是日本,而是清朝。
对了,请千万注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甲午战争中日本举借了外债,真正的大举外债是十年后的日俄战争。
第三,我们来看政治。
前两条我们说明了清朝没兵、没钱,耗不下去。
最后说,如果这个农业国真的不管不顾耗下去的结果。
日本是有直隶作战计划的,所谓兵力不足,财力物资枯竭,根本不靠谱,日本从1870年代开始建立新式陆军,20年时间,已经拥有足够的预备役力量来补充前线部队或者新建部队,这个大家可以看宗泽亚的《清日战争》一书,里面有很多日本的一手材料。
之所以没有执行直隶决战计划,实在是李鸿章的外交尝试,以及没有必要。
当时的日军完全具备突破防线占领北京的能力,但这可能会造成清政府的垮台和地方的动荡,这一点是各国外交官的领头羊,英国所不能允许的。
所以,北京其实是日本军刀下的人质,就是为了绑票要钱的。
至于说打人民战争,迁都再战,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民”对于近代军队来说不堪一击,却会对清朝的地方政权有巨大的损害,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可能就是王侯四起的烂摊子了。

参考:
打下去中国肯定也不能取胜!但是日本的困难和压力会加大,日本有可能在谈判条件上做出一点让步最终还会谈判结束战争!我为什么说中国肯定不能取胜原因如下:一,客观地说,清军无论陆军海军、的战斗力都不如日军,而且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
二,最主要的是清政府高层一开始就消极,不是积极主动,帝后两派党争早就影响前线作战,有决定权关键人物西太后和李鸿章都不想打,战争形势不利更为他们早点结束战争提供理由,(清政府上层太腐败无能),缺乏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三、中国当时缺乏一支特别能征善战王牌精锐部队如宋朝岳家军、明朝戚家军,及能威震敌胆名将有上到下大多被日军吓破胆了!最好结局,清朝不用割地赔款或者少割地赔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