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95式班用机枪和美军的M249对射是不是完全不占上风

m249的200发弹链很爽是吗?
实际弹链可能会断啊,因此在调查中只有20%的机枪手使用200发弹链,而100发弹链更可靠一些。
好吧至少比95班机的75发多点儿?
可是95班机不带弹鼓基本就是步枪,大菠萝不带弹箱也要带着拨弹机构啊,满弹比95班机将近重一倍了吧,就算黑蜀黍也吃不消啊。
先跑个5km再看谁能端平对正?
轻机枪火力猛,总比不过马克沁吧?
抗日战争的经验,日本人的掷弹筒对固定机枪阵地一打一个准。
以现在的步兵装备,轻机枪有多少机会原地打完一个弹链?
跑和打哪个重要,还不好说,但是死人就算抱个原子弹也没啥用处了。
说到弹链,m249的可散弹链基本没有可能战场拼装,必须由后勤以弹链形式运到前线。
尽管和步枪弹药相同,实际上机枪几乎不可能使用步枪弹药。
而95的弹鼓可以用零散弹药,或者先上个弹匣应个急。
又说到弹匣,95轻机与步枪就是弹匣弹鼓区别明显,在远距离是很难区分机枪手和步枪手的。
至于m249,相信再菜的军迷都有信心与步枪区分开吧。
大块头的机枪手,配个老远就能分清楚的大块头机枪,集火目标心里都有数了吧。
附上一段美军对m249的调查,黑向,优点略:17%的m249使用者对其重量不满意。
而使用者同时也表示m249更多时候是原地给队友提供掩护而不是伴随进攻,所以梦想端着大菠萝满地图跑的要多注意健身了。
在可靠性方面。
70%的m249使用者表示对维护性最不满意,包括小部件损坏和腐蚀问题。
耐风沙性能也一般,不及时清洁就卡壳。
总体上,只有64%的美军表示对手中的m249有信心。
另外说下精度问题。
m259的点射精度好像是12个moa,相当于400米处子弹会落入1.33米直径的圆中。
狙击手先打谁?
狙击手先打谁?
端住了别动,敌人下一分钟出现,也许下一小时。
班首长觉得枪太轻,怕捡到m249端不动。
与很多人的误解相反,步兵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射击而是走路。
演员喜欢200发的大硬弹盒,战士喜欢100发的小软弹包。
m249某年被评为最不可靠步兵武器的事情,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参考:
仅以装备论,M249在制造质量、持续火力、机件耐受上肯定强于95式班机。
但战场对射,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很大,比如射击的环境,有没有掩体,机枪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可能影响到对射结果,何况M249的精度不见得有95班高。
比如一方依托碉堡或制高点射击,一方在空旷地或低洼地对着阳光方向仰射,无论如何结果都是条件有利的一方更容易获胜,枪械因素反倒不重要。
实际上中美双方的班组作战思路有很大差异,这造就了不同风格和需求的班用轻机枪。
美国更强调火力持续性,要求压制能力出众,能快速形成对敌的火力优势,辅助其它武器完成稳定的作战。
他们的作战等级依赖性很高,信息化的传导速度也很快,所以往往是一旦搞不定,那就拖延时间,立马换上更高等级的增援。
M249不行,那M240就来了,M240不行?
那M2HB就来了。
M2HB也不行?
那提着M134的“小鸟”就来了,小鸟也不行?
那就眼镜蛇、阿帕奇、A-10……解放军的风格不一样,美军打的是纯重装路线,而解放军则还带有许多灵活的轻步兵思维。
比如穿插、渗透,今天虽然变成机械化的穿插了,但原理还是一样的,并且随着信息化和合成化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技术又上了好几个档次。
所以,解放军更追求灵活性,拿着轻机枪啪啪啪啪啪连打200枪?
做梦呢!最多一个弹鼓打完人就跑了,有的十几枪就换地方。
穿插的要旨是什么呢?
在穿插到位前,要尽量避免战斗,但又要维持突击能力,还得在穿插到位时迅速凝聚起来,所以解放军对轻机枪要求是真不高,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援射击即可。
其实苏军的理念与我们也差不多,苏联根据战争年代的经验,认为一挺轻机枪顶多在原地打个40-70发了不得了,甚至生存时间都不到一块弹盘。
打仗又不是玩塔防,谁会给你机会原地啪200发不挪窝?
所以,两种轻机枪实际代表了两种军事思维,根本不应该单独拿出来比较性能。
军队永远是够用就好。
否则你让解放军扛M249看看?
M249空枪重量7.5公斤,总重10.02公斤,95班机才不到4公斤。
美军这东西加上弹药扛着简直活受罪,保准玩不了多久就一脚给踹山沟里去了。
连88通都不受待见,傻大黑粗的M249能讨到好?
其实就连美军也不算很待见M249,有大事儿一般都喊M60和M240来干活。
解放军有这功夫多带个火箭筒不好么?
狙击榴也才12公斤,至于为了个轻机枪火力牺牲十几公斤吗?
没准等以后外骨骼再发展几年,单兵可以提着70多公斤的02高射机枪满山跑了。
真怒了,像前阵子班公湖边那样,人手一支95班,还怕镇不住邪?
再说这年头谁陪你玩轻武器战争?
阿亚战争都让咱鄙视了。
当然,放到美军眼里一样也可以倒喷解放军,前面已经说了,这纯粹是不同的战术思想导致,画风不同分歧是一定的,完全没必要让装备背锅,更不要随意说什么谁打的赢谁,否则你说油画和水彩谁高级?
不过,咱不是还有菜地机枪吗?
真心懒得看什么米尼米。
让美帝见鬼去吧,只会站桩打怪的笨蛋是没有前途的。

参考:
这个为老梁来回答。
九五式班用机枪?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倒霉孩子,天生的招黑体质,见天的被人黑,漆黑程度都快超过黑叔叔了,至少黑叔叔笑一笑还能露出一口大白牙,九五式班用机枪这都不带有白点的了。
说了这么一段,估计有小伙伴又要说了:“别扯这没用的,你到是说这俩机枪对射到底是占便宜?
”占便宜?
今天咱也不从上面弹鼓啦,弹链啦,机枪重啦,轻啦,枪管换的快啦,还是不快了的和大家伙扯皮,那没劲,毕竟多少年了,一说这俩机枪,小编们就喜欢围绕这几个点说事,确实够烦人的。
那么咱从那个角度来说这事呢?
咱就从九五班用机枪,先被黑,后被捧,接着又被黑的这么个过程来和大家伙说这事吧!顺道把大家伙说的那几个糟点给您捋上一捋。
第一次被黑咋说呢?
您也别说九五班用机枪了,他就是九五步枪,整个九五枪族都是招黑体质。
什么高基线啦,什么卧射高啦,什么冒黑烟啦。
那么说到九五班用机枪的时候,这哥们只能蹲在墙脚旮旯里头,一边哭鼻子一边画圈圈了。
因为他被黑的最大的糟点就是,你丫一个突击步枪不好好的干自己的活,偏要整一个弹鼓,换一个重型枪管,冒充什么机枪。
机枪你好歹带个弹链啊,说好的机枪必须是持续火力,你这是玩那一出呢?
所以直接就给了九五式班用机枪,俩个字的评语——垃圾!那么在这里,小编不得不给咱九五班用机枪,撑一下场子。
那必须的,毕竟是自己家里生的娃不是?
首先弹鼓,确实糟点有点多,结构复杂,这弹鼓皮薄,在战场上这么磕一下碰一下的,这就会有卡弹的风险。
过去苏联老大哥造的波波沙,虽然是一款二战名枪,但他这弹鼓也是备受指责。
后来咱在朝鲜战场上,接收过一批装弹鼓的波波沙,也感觉到这问题多多,后来咱仿制的波波沙,也就是五零式冲锋枪,不就给他改成了三十五发弹匣了吗?
这也说明弹鼓确实不合适。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咱都吃过这亏了,咋就还上这当呢?
再说一个弹鼓你才七十五发子弹,弹链呢?
少了一百发,多了二百发,你这不来劲吗?
”用弹鼓咱就有用弹鼓的考虑,首先弹鼓比弹链要轻,毕竟一个一百发,一个是七十五发。
那么在战场上班用机枪的特点是跟着大家伙冲锋用的,你这太重了,加上弹链忒长,灵活度就不够。
所以咱就采用了弹鼓,至于说弹鼓卡壳故障率高的问题。
现在一个是技术有所进步,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就算是解决不了,你不使用的话,就印证不了到底咱的技术成不成。
而且在实践中,咱的技术才能根据需求加以改进,或者说直接被否定真心不行,这也是有可能的。
“说了这么多,小编你这说的貌似是一堆废话!”估计这是大家伙的印象。
但咱要说的,枪这东西,咱必须走自己的路子,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调子,这调子好定吗?
不好定,你必须在实践在反反复复的去论证,我们的自己的体型,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自己的使用习惯,再加上我们现有的技术。
把这些东西揉搓到一块,咱才能走通自己的路子,有了可以学习的路子,以后就咋也好说了。
这就和造航母一样,开头咱会吗?
不会,完全拿人家的壳,靠模仿造起来的,当咱造出来了,步子基调咱就可以调试,第二艘航母样子像,但有些东西和辽宁舰就不一样了,当咱第三艘航母虽然还有辽宁舰的影子,但已经摆脱了他固定的思路,接着再出来,那就是自己的路子了。
这叫什么?
这叫中国特色,没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别人咋走你咋走,最终还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头走路,栽沟里去了,也不会知道是个啥原因的。
弹鼓好不好?
小编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到目前为止,他没有表现出咱希望的那样,至少结构复杂,容易卡壳这两点虽然比以前要好,但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那么咱只有在解决问题中,弄死他,再不济咱也拉根弹链,不就是改动一下的事吗?
这就不是个问题。
至于枪管换成重型枪管的事。
咱首先要零件通用,还要轻,显然原来的步枪换一根重型枪管的话,他要是能达到要求,您何乐而不为呢?
为嘛偏要计较他换枪管的快慢程度呢?
其实咱不说九五式班用机枪,整个九五枪族何尝不是咱的一次大胆尝试。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尝试,大家伙又开始讨论了一款新式步枪要替代这九五啦,多年的实践要出果子了。
好了,这是咱九五班用机枪第一次出现在大家伙眼皮子底下,基本上就是吐槽。
这里头一个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实践实践的,路子就走顺了。
虽然小编也认为东西不咋样,但走自己的路子非常好,值得咱力挺,而且咱也不是那种没事扛着枪到别人家捣蛋的人,守着咱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枪用的机会不多,所以咱还是有时间给咱家军工改正的。
接下来就是夸奖了。
为嘛呢?
因为作为经常性对外发动战争的美国人,路子也要变了。
他们居然也把突击步枪换了一根枪管,给他们美国大兵使唤上了,美其名曰M27 IAR.美国人给他们的这支机枪找的理由是,机枪手已经不是二战那会爬地上搞突突突的了,必须跟着步兵,不断的换地方,要讲究个机动性。
你一个用弹链的家伙,那太费劲了,又大又沉的,黑叔叔跑多了也扛不住。
而且这M27IAR说道本质上其实就是M27突击步枪,换了一根重型枪管而已。
那么弄这机枪的机枪手,稍微培训一下,这扛着东西就能上战场了,省下好大一块训练经费,不香吗?
再加上,你抱着这么个和突击步枪长的差不都的机枪,敌人他也分不清那是机枪不是?
这就免遭变成重点目标被重点照顾的风险。
你说子弹少了,用弹匣供弹,给出的优点是可靠性上去了,重量还轻了,再说机枪不是可劲突突的用,而是点射,长短点射的使用,用不着那么多的子弹。
好家伙,美国人的画风这么一转,咱回头一瞅,哎!咱家的九五式班用机枪不就是美国人现在要换的机枪类型吗?
于是,这就开始夸咱九五班用机枪了。
其实完全不用,咱走自己的路子就完事,他美国人爱咋折腾,咋折腾。
所以啊,枪变了吗?
没有,九五班用机枪还是那支九五班用机枪,但话锋变了。
后来又传出消息,其实是美国四等马润,受不了手里的家伙,什么M4,M16的有些老的快要掉牙了,连个全自动都没有,他们想换。
可陆军这块是国会老爷们的儿子,而这四等马润是国会的干儿子,这里外里四等马润想换,换不了,于是就出了这么个馊主意,他们想给自己手上的突击步枪换成M27,就弄出了前面的事情。
于是!啊!又变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还是那句话,咱走自己的路子,理论上的东西,你就是加上一个世纪,这都不如摊开了装备下去,用实践去证明这理论到底可不可靠,有了经验,在以后的开发当中,咱就知道那条路合适咱,那条路不合适咱。
最后再回答一下的问题,咱家的九五式班用机枪比那机枪咋样?
对射的话,咱家机枪至少灵活性比他好,战争中重来不是蹲在哪里死扛,打仗要打活的。
所以小编觉得,在机动中,冲锋中,九五班用机枪比M249要好很多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而他最大的槽点就是,战斗时无法快速更换枪管,连续射击导致枪过热后只能等他自然冷却,火力连续性是个问题。
这一点可以说是相当的反时代,要知道即使是二战时捷克造ZB26都可以快速更换枪管,为此国外军迷也无法理解,归纳为我军长期未实战过,相关经验缺乏。
实际上95班机这种设计就是基于实战经验,只不过这个实战经验是80年代对越反击战时的经验。
那时候我军机枪手连续开火后,经常会被越军狙击手点掉,所以要求轻机枪高度灵活,打一梭就换地方,追求火力连续性无意义。
而美军的M249则是属于通用机枪,使用弹链供弹,可快速更换枪管,通过短时间内快速更换枪管从而避免枪管过热,确保火力连续性。
跟95班机比起来,M249不仅射速更快,可以达到1000发/分钟,更重要的是火力持续性。
两者打起来好比二战时美军的BAR轻机枪碰上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毫无疑问,95班机这边要被碾压。
M249真正对手的应该是88式通用机枪,M249枪重7.42公斤,88式通用机枪两脚架模式重7.68公斤,这两个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
我军在步兵编制上受前苏联影响很深,前苏联当年是步兵连下设机枪排,装备PKM通用机枪,步兵班配RPK班用机枪,作战时PKM通用机枪作为支援,下发到步兵班投入战斗。
跟美军以及二战德军的直接拿通用机枪当做班用机枪来用有很大不同。
跟美军不同,中国与前苏联的通用机枪发射的子弹与步兵班并不通用,88式通用机枪用双基球发射药和重型弹头,射程和威力都更大,所以如果M249碰上88通用机枪的话,那也肯定要被单方面碾压。
但是这种架构模式对我们现在情况来说问题很大啊,作为班用武器,子弹不通用肯定不行。
作为下发的支援武器,12.7mm的89重机连三脚架也就25公斤。
12.7mm子弹威力不是5.8mm重弹可以比的,即使89重机有点飘,但步兵肯定更喜欢这种大威力机枪。
这就导致88通用机枪有点不上不下,总产量不高。
实际上,95班机有点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27 IAR(重枪管版M27突击步枪),美国海军陆战队把原步兵班下属的三挺M249通用机枪中的一挺,换成两个M27 IAR作为补充。
美海军陆战队的M27 IAR
参考:
95式班用机枪,全枪长0.85米,空枪重3.95公斤,发射DBP87式5.8×42mm普通弹,初速每秒970米,战斗射速单发每分钟40发,连发每分钟100发,有效射程600米。
此枪尺寸短、重量轻、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后坐力小、整体结构紧凑、握持舒适、人机工效好等,这些说法都是网络上千篇一律的套话。
其实,军方对75发弹鼓供弹并不满意,实际上常采用30发弹匣供弹,弹鼓不仅装弹麻烦,而且故障率较高,排除也不易。
弹链有故障时,排除速度快;
弹鼓的火力输出持续能力,也逊色于弹链供弹;
机枪采用弹鼓供弹属于非主流,弹链供弹才是机枪的主流;
因此,75发弹鼓供弹模式早就落后于100-200发弹链供弹。
M249美军称班用自动武器机枪,是比利时FN Minimi轻机枪的改良版本,发射5.56×45mm北约标准弹药,是全球范围内步兵班中最具持久连射火力的枪械。
全枪长1.04米,空枪重7.5公斤,初速每秒915米,采用100-200发弹链供弹,必要时也能用30发的STANAG弹匣供弹,最大射速每分钟1000发,有效射程1000米。
95式班用机枪,除了体积小,易于携行等以外,在与M249班用机枪对射时,将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
首先,M249班用机枪有效射程高达1000米,妥妥的二战时期重机枪的有效射程,战时能做到先敌发现先敌率先开火,有效压制有效射程仅600米的95式班用机枪。
其次,由于95式班用机枪采用75发弹鼓供弹,因此,在火力输出上不如采用100-200发弹链供弹的M249班用机枪,两者在对射时,吃亏的恐怕就是95式班用机枪。
正因为95式班用机枪存在的不足,朱日和军演中,蓝军部队的步兵班,果断放弃了95式班用机枪,转而用150发弹箱供弹的88式5.8mm通用机枪取而代之。

参考:
那要看你在哪里了,在国内的复杂环境肯定是95班吃香。
枪械参数我就不说了,也没啥意思。
美国马润目前几乎都换装了M27IAR,放弃M249。
而俄罗斯一直是用的是RPK74,可以理解为放大版的AK74,我们的95班,一样可以理解为放大版本的95式。
这就足以证明,综合而言还是这种重管型步枪吃香。
像M249这种SAW类的机枪,虽说弹链供弹,火力猛,火力持续性强,但随之而来的可靠性以及重量问题就不可避免了,而且M249那么大的机枪很容易被敌方针对。
而IAR之类的,用弹匣或者弹鼓供弹,一来减轻了重量,二来增强了可靠性,不过牺牲的自然是火力持续性。
但是像说的这种对射其实很难发生,先不说现代战争讲究一个“机动”,就算真有两方遭遇,还是僵持状态的话,多半会拉重武器过来,谁没事跟你玩对射♂啊?
不过我们就按说的,找个正常点的环境,一个人拿95班,一个人拿M249,两方对射,并且双方都不动,那不用说,95班被压的死死的。
但要是换个恶劣点的环境,例如沙尘暴天气、泥坑里对射的话,M249可靠性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参考:
95式机枪和M249机枪都属于班用机枪,所谓班用机枪指的是步兵班的火力支援单位,一个步兵班配发1-2挺,主要作用是中近距离对敌方进行杀伤及压制敌方火力掩护其他作战人员行动,多使用弹匣、弹链、弹鼓供弹,配弹与步兵班内的步枪所使用的弹药通用,配备2脚架,理论射速在600~1200发/分钟,战斗射速一般为75~150发/分钟。
我军95式机枪采用弹匣/弹鼓供弹,弹匣弹容量为30发,弹鼓容弹75发;
美军M249机枪采用弹匣/弹链供弹,弹匣弹容量为30发,弹链可选用100发短弹链或者200发长弹链。
如果这两款机枪相互对射,究竟谁会更占上风呢?
可能读到这里时部分读者就已经得到了这样一个初步判断——美军的M249供弹量要大于我军的95式,如果只是进行纸面上的对比,那么我军95式机枪在火力持续性上就处于劣势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我军95式机枪在采用于步枪通用的弹匣供弹时供弹量与美军M249相同,但是在采用弹鼓供弹时供弹量比M249少了25发。
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是存在着25发子弹的火力输出差距,而是无法弥补的差距,因为美军机枪使用的弹链为可散式弹链,如果战斗中有火力压制需求,士兵们完全可以将数条100发短弹链或者200发长弹链拼接成一条数百的发超长弹链。
届时我军的95式机枪将会在不断更换弹鼓的过程中被基本上没有火力间歇的M249压制,可见单从火力持续性这一指标的对比来看,我军的95式机枪就站下风了。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在对射中如果M249机枪对95式机枪进行无间歇火力压制,那么枪管势必会先于95式发生过热现象,这个问题将会制约M249继续发挥火力压制优势。
可事实并非如此乐观,因为M249是一种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通用性很强的机枪,一旦枪管过热,射手可以快速使用备用枪管将发热枪管替换下来,这个过程不超过20秒,当枪管更换完毕后,火力压制就克继续。
而我军的95式机枪就糟糕了,除了供弹量比较小以外,还不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功能,如果枪管发生过热现象,那么射击就必须停止了,在枪管冷却之前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孰优孰劣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下图为我军装备的95-1式班用机枪,它的枪管与自动步枪一样是固定在枪身上的,所以对射过程中一旦枪管过热就等于失去发射功能了,做为机枪使用的95式班用机枪居然不能快速更换枪管,其设计理念是在令人匪夷所思。
我军95式班用机枪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机枪”什么叫做“机枪”?
也许这个问题会让大多数读者懵圈,但是当我们以纯粹的学术眼光来深入研究时就会发现不同的文化对“机枪”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以我国为例,对“机枪”的理解是这样的:也称机关枪,是一种使用两脚架、枪架或枪座,发射步枪子弹或专用机枪子弹,能自动连续射击的枪械(《军事百科全书》的解释)。
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它国家对“机枪”的理解就与我国有所不同(日本除外,他们对“机枪”的理解与我国一样,不知道是谁先影响的谁),它们对“机枪”的理解是这样的:使用两脚架、枪架或枪座,发射步枪或机枪子弹,采用弹链供弹,能连续射击的枪械。
可见我国与其它国家对机枪的理解最大的区别在于供弹方式,在其它国家军队中只有采用弹链供弹的自动枪械才能称为“机枪”,我国的95式机枪在他们眼中只能算是重机枪,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机枪”。
比如说2013年澳大利亚举办的军事技能大赛中的机枪射击项目就制定了这样的规定:射手必须使用机枪参加比赛!而对“机枪”的释义就是“使用弹链供弹的自动射击枪械”,然而我军并未装备使用弹链供弹的班用机枪,交涉之下组委会同意我军使用95式机枪参赛,但是成绩不计分,无奈之下只能使用88式通用机枪凑数。
在世界主要几个军事强国中恐怕只有我国和日本对机枪的理解颇为独特了,所以这里所说的“其它国家”包括我们的老前辈俄罗斯、美帝、英帝、高卢鸡、德棍等等,他们装备的机枪无一例外都采用弹链供弹。
我国师承前苏联,建国以后包轻武器在内的装备一律以苏式为标准,所以机枪也采用弹链供弹,比如说56式枪族中的56式班用机枪。
但因苏式不可散弹链给我军在南方丛林战中造成了许多麻烦,而我国又没有涉及不可散式弹链的研究,因此从81式枪族中的81式班用机枪开始边摒弃了弹链供弹式机枪,转而采用弹鼓供弹式。
这个传统延续到了新一代的小口径95式枪族上,95式班用机枪虽然跟上了小口径潮流,研发了继北约5.56mm系列、俄式5.45mm系列之后的5.8mm系列口径枪弹,但是对机枪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再加上无托化设计的制约,所以做为新生代的95式班用机枪也采用了弹鼓供弹。
由于供弹方式制约了火力持续性,进而制约了做为机枪的火力压制优势的发挥,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95式机枪并不属于“机枪”范畴,而是——重步枪。
▼下图为2013年准备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军事比赛的我军队员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注意的手中的95式自动步枪,枪管明显粗大许多,这是用95式班用机枪的重枪管改装的“作弊版”自动步枪,网友戏称“95puls”,由于95式班用机枪在西方人眼里并不算是真正的“机枪”,所以我军只能出此下策来提高步枪射击精度,而班用机枪射击项目则使用88式通用机枪来凑数。
美军M249是小口径班用机枪中的代表性枪械自上世纪60年代5.56mm口径成为北约标准步枪口径以后,美军一直致力于为步兵班组装备一种通用性较高的轻型伴随火力压制武器,用来取代笨重的M60通用机枪(该型机枪口径为7.62mm,与M16自动步枪的弹药不通用),即班用机枪概念。
在参与竞标美国陆军新一代班用机枪时,比利时FN公司提交的“Minimi”型5.56mm口径机枪中标,美军于1983决定引进列装该型机枪,次年为陆军装备了50000挺,目前该型机枪已经成为包括美军在内的所有北约国家陆海空三军地面作战部队的标配。
M249班用机枪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重量轻,由于大量采用工程塑料,即使是长枪管陆军版的重量也仅有10.2Kg,伞兵短枪管版的则只有8Kg。
第二、火力持续性高,由于采用可散式弹链供弹,射手处于步行机动状态时可使用100发或200发弹链供弹,在工事或机动平台上部署式则可以将弹链连接起来,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弹药,火力就不会停歇。
第三、可快速更换枪管,该型机枪快速更换枪管原因与捷克式机枪基本一样,当枪管过热时,射手只需打开枪管释放键,枪管就能与枪身分离,换上备用枪管以后关闭释放键完成闭锁即可继续射击(陆军长枪管版每700发更换一次枪管)。
曾在招标期间,美军使用该枪在两根枪管交替射击的情况下一共发射子弹30000发,期间没有任何故障出现,可以说M249是人类史上研发过最可靠的机枪了。
如果用它与我军95式机枪对射,在不考虑战术的前提下,95式机枪是无论如何也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下图为正在进行1000发子弹不间断射击实验的M249班用机枪,当枪管过热到发红时即表示其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但是只要将过热枪管拆下,换上备用枪管以后,这样的射击照样可以继续进行,其火力输出能力远非95式班用机枪可以比拟的。
让95式班用机枪和美军的M249对射时的场景我军95式班用机枪的表现假设95式班用机枪在对射中使用弹容量为75发的弹鼓,以100发/分钟的战斗射速向M249实施火力压制射击,那么每个弹鼓可以支持机枪实施约44秒射击的供弹时间。
当44秒过后即意味着弹鼓里的子弹耗尽,射手需要卸掉空弹鼓,装填新弹鼓,然后释放空仓挂机,接着对目标进行压制射击,这个过程不低于4~6秒(优秀射手可以在3秒内完成)。
由于95式班用机枪使用不可卸的重枪管,在连续发射10个弹鼓以后(750发),枪管开始出现过热现象,这时候射手有两个选择,第一是不顾枪械极限的制约、不考虑枪管的寿命,继续射击;
第二是暂停射击,隐蔽起来待枪管冷却以后再行战斗。
假设射手选择了继续战斗,那么随着枪管过热现象的加剧,机枪将在发射弹药超过1000发以后出现各种故障,直到无法击发,彻底报废。
因此95式班用机枪的持续火力输出极限为1000发,大约连续打完14个75发弹鼓的子弹以后就报废了。
美军M249班用机枪假设美军M249在与95式班用机枪对射时的环境条件与95式射手一致,那么M249班用机枪的射手一定会将所有的100发弹链连接起来,成为单条容弹400发的长弹链进行供弹。
当M249以100发/分钟的战斗射速对95式机枪进行压制射击时,400发弹链可支持机枪进行长达4分钟(240秒)的供弹,火力持续性是95式班用机枪的5.4倍!当400发子弹打完以后,射手需要为机枪安装新的弹链,弹链供弹的机枪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麻烦,那就是弹链安装相对复杂,它的操作是这样的:射手打开机匣盖→将新弹链第一发子弹的底缘卡在枪机抓弹器上→关闭机匣盖→射手拉机上膛→射击。
由于使用弹链供弹,M249不具备空仓挂机功能,每次更换弹链都必须通过拉动拉机柄来驱动抓弹器从弹链上抓取第一发子弹推弹上膛,所以换弹过程中造成的火力空白时间要比95式机枪长得多。
当连续打完两条400发弹链以后,其枪管开始出现发热现象,这时候射手同样面临两个选择:第一是忽略枪管过热对枪械的伤害,继续射击;
第二是停止射击,更换备用枪管。
很显然,为了枪械拥有更长时间的火力压制优势,射手将会选择更换枪管,这个过程一般不超过30秒,如此循环下来,在两根枪交替使用的情况下连续打完2000发子弹对于M249而言毫无压力。
▼下图为一挺枪管泛白的95式班用机枪,枪管泛白现象说明它经历了多次的枪管发红,而发红后的缓慢冷却过程将会导致枪管表面严重氧化,可见95式班用机枪的枪管一旦发生过热就失去了火力压制能力,如果持续发射到枪管发红,那么枪管可能就要报废,而枪管的报废即意味着整枪的报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虽然我军装备的95式机枪同美军装备的M249机枪同为“班用机枪”的定位,但是由于95式班用机枪为采用弹链供弹,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机枪”,而是重步枪,两者不属于同级别的枪械,因此在对射时95式班用机枪是不占上风的。
第二、由于95式班用机枪属于“重步枪”范畴,在设计时并未考虑枪管快速更换问题,当连续射击导致枪管过热时,枪械就必须停止射击,直到冷却才能继续开火,所以跟具备快速更换枪管的M249对射时,火力输出能力远远低于对手。
第三、95式班用机枪采用弹匣/弹鼓供弹,弹鼓最大弹容只有75发,而M249采用弹匣/可散式弹链供弹,不管是使用100发短弹链还是200发长弹链,火力持续性都远远高于95式,如果射手将可散式弹链连接起来成为超长弹链,那么火力持续性优势对于95式而言是压倒性的。
结语受到武器设计思维的制约,我军所装备的95式班用机枪根本不具备“机枪”所应该具备的特性,它只能算是一种枪身加强、枪管加厚的自动步枪。
所以自装备部队一来,士兵们总是对95枪族反映这样一个现象:机枪射击精度高于步枪,步枪精度高于狙击枪(指88狙)。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95式班用机枪的特性更像步枪,在使用同一种弹药的情况下,枪管加重的95式班用机枪射击精度自燃高于薄枪管的95式自动步枪,这也是我们在参加国际赛事时用机枪的枪管安装在步枪身上,搞出“Plus版95式自动步枪”的原因。
火力持续性的制约放在平时是一种谈资,但是战时可能就会要了士兵的命,所以我国在研发下一代班用机枪时应当汲取美军M249班用机枪的优点,不能让我军机枪手在战场上被敌人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下图为测试中的国产某型5.8mm班用机枪,班用机枪在我国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如果战争到来,我军势必会被现有的各型班用机枪所连累,因此这类新式班用机枪应当及早装备部队,否则我军现役班用机枪连与美军M249班用机枪对射的资格都没有。

参考:
要想对比95式班用机枪与美军M249班用机枪的实力对比,首先得知道两者的理论参数。
首先95式班用机枪由于是95枪族内拓展出来的,所以弹药的发射口径依旧是5.8。
这种班用机枪的枪口初速在970米/秒,理论射速为650发/分钟,战斗射速单发为40发/分钟,连发为100发/分钟,口径5.8毫米,弹量容量75发,有效射程800m,杀伤射程1100m。
其次就是美军的M249班用机枪,M249班用机枪弹夹容量为100~200发,弹药口径为北约标准弹药5.56×45NATO口径5.56毫米,M249班用机枪射速为50~1,000发/分钟,枪口初速915米/秒,有效射程1000m。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不难看出,由于5式班用机枪所使用的弹药为5.8mm,所以在许多参数中是要比美军M249班用机枪更强的,但唯独备弹量不足,所以在打空弹鼓内75发子弹之后,余下的时间就只能被装备了100~200发备弹量的美军M249班用机枪压制了。

参考:
两支军队的作战思想不同,导致武器设计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班用机枪。
美军认为他们出现在战场上时肯定是全面压制的主导地位,因此班用机枪侧重于持续火力,挂条弹链不过瘾还要挂个子弹箱,枪管打热了还得方便换,就像传统作战的火力点。
而我军要充分考虑战场的复杂性残酷性,认为机枪呀小炮呀这种玩意都是被精确火力优先打击的目标,现场生存力最低,因此战术上都是一击即走,打两个长点射就马上换地儿,所以重量要轻,外形上要简洁,嘀哩当啷的弹链显然不实用,快速换枪管什么的技术指标也不是太重要。
这种思想影响到了很多战术动作,比如88狙,过去都是狂奔中一个卧倒,左手垫底往地上一出溜,右手把枪支架往地上一杵直接打开架枪,开两枪打个滚爬起来又跑,你知道这个动作撅折了多少两脚架吗!
参考:
两种枪各有优缺,没比较,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反映问题,在这点我就说一下本人以一个曾经的兵的观点,在战场上看任务形式和环境了,要是长期几天在野外机动作战,在没有能确保后勤供应的情况下,因为战场形式复杂多变,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后勤供应的百分百确保供给的上,我个人意见是我是不会携带249这类的通用机枪,因为重量重,弹药携带不便,对于单兵那点宝贵的单兵携行负重的配比,是不足以支持249这类枪械的持续作战的,不可能放弃其它物资宝贵的负重配比,把大量负重用来携带弹药的,而且同体积的弹药重量远远超过其它物资,野外作战生存物资与弹药同等重要,不肯能顾此失彼,即使有运载工具可以拉也不能保证别的情况出现,能可靠保证做到同时战斗生存的物资还是自己的随身负重,哪怕有同行战友可以帮你带,也保证不了,还给战友增加负担,所以选择95班机。
如果是保证一天或三天内结束的短期行动,或执行防御警戒巡逻等任务,如据点征地死守,物资弹药有保证,不需要长时间运动远行的情况下我会选择249这类同机的,以保证战斗的效率。
所以不是战场适应武器,而是武器适应战场。
这是我,一个作为曾经长时间服役于一线基层作战部队官兵的个人经验观点。

参考:
95轻机枪的缺点:支架是直接套在枪管枪的,在持续射击时,枪管过热就会容易造成枪管弯曲,影响射击精度!而且不利于快速更换枪管!M249支架是在护木上,不会有这问题!其次,95使用弹鼓供弹,弹鼓故障率高,火力持续性也没有使用弹链供弹的M249好!在者在有效射程方面M249也是全面压制95!95唯一占优势的就是重量轻!那为什么部队要使用95轻机呢?
为什么不像西方国家一样,单独的设计一款轻机枪呢?
首先,中国的军队是全球最大的,但是武器装备却不是最先进的,而且军费也被美国遥遥领先!所以在有限的军费年前,优先发展的都是高精尖等可以打破战略平衡的武器,比如DF17/26,J20轰20等等……班用轻机枪不是最迫切的,所以在95步枪上开发出95轻机枪,解决有无问题就可以了……当国家足够强大,国家利息延伸出国门之外,需要大力开发基础武器时,步兵武器才有可能出现大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