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计划废黜光绪,另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皇帝。
对此,朝中的一些老臣颇有异议。
比如李鸿章和刘坤一就不赞成慈禧废光绪。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慈禧一意孤行,再加上刚毅、徐桐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
慈禧的废立计划就还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按照既定步骤推进了下去。
1899年底,慈禧下懿旨,将溥儁入继给了同治帝,赏头品顶戴,号“大阿哥”。
同时,让溥儁留在宫里读书。
当时负责教他读书的师傅就是极力主张废黜光绪的顽固派大臣徐桐。
1900年正月初一,溥儁代替光绪到大高玄殿和奉先殿行礼。
这种祭拜祖先的活动,本来应该是皇帝本人亲自到场主持,可现在却是溥儁主持。
此举表明,光绪被废可以说是板上钉钉,就差一步了——就差慈禧在正式场合,公开宣布废黜光绪的诏令了。
1900年正月,慈禧一面压制反对声音(反对她废黜光绪的舆论),一面迅速推进册立溥儁为新君的工作。
一切看起来,都比较顺利。
然而,让慈禧意想不到的是,列强们在这件事上,却集体站出来强烈反对她废黜光绪。
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劻听说后,立即把情况汇报给了慈禧。
他们以各国公使有异议为由,建议废立一事应立即停止。
对此,慈禧很不悦,说废立光绪是爱新觉罗氏的家事,与洋人何关?
而各国公使则认为,废立皇帝是国事,怎么能是家事呢?
其实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慈禧当时对于自己的处境,仍然心里没数。
她觉得公司(清政府)是自己婆家开的,自己又是老板娘,公司的事务,至少决定谁来做这个董事长(皇帝),理应由自己决定。
可她哪里能理解,公司的股份(关税等)都被她给卖了,买下股份的洋大人,此时才是公司真正的大股东。
公司的事务,至少决定谁来做这个董事长,理应由大股东决定。
她一个没有股份的橡皮图章,在这种问题上哪有擅自做主的权力?
总之,当时的清政府,用革命党的话说,已经是个名存实亡了的空壳了。
但慈禧对此却没有自知之明。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猛回头》当然,慈禧虽然不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但她知道一点——那就是自己打不过列强。
因此,慈禧尽管嘴上表达了不满。
但她内心里还是打了退堂鼓,也想就此罢了。
眼瞅煮熟的鸭子要飞,溥儁的老爸载漪急了。
他不能忍,且看出了慈禧的心思,于是他就联合刚毅对慈禧说:袁世凯说山东义和团是乱民,我看未必,义和团反对洋鬼子,实乃义民也。
民心可用。
慈禧不敢跟列强叫板,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打不过列强。
现在载漪跟她说,咱有二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可以用于对付洋鬼子。
于是她的态度就又变了——转而开始支持义和团打洋人,向列强施压,达到自己废立皇帝之企图。
然而,慈禧是万万没想到。
她纵容载漪、刚毅等人的结果是玩脱了,死了很多人,从而彻底激怒了列强。
列强为了报复,便以保护在华使馆和工作人员为名,组成八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到了天津。
1900年6月中旬,大沽口炮台失守。
慈禧急忙召开御前会议,发出解散义和团民的上谕。
此举表明,慈禧怕了,服软了。
然而就在上谕发出的同一天,慈禧又接到手下守旧派大臣伪造的八国联军此次前来,是要求她退位,让光绪复位的假情报。
愤怒之下,慈禧丧失理智。
先是让守旧派大臣统领义和团。
接着又发布两道上谕,一道是诏令南方督抚,让李鸿章等人带兵进京勤王;
另一道是清政府向八国联军的“宣战”书,号召民众杀洋人,朝廷有重赏。
铁路大臣盛宣怀收到上谕后,大惊,知道事情非同小可,便自作主张,扣下不发,只偷偷的发给了督抚一级大员。
南方督抚本来就不支持慈禧废黜光绪,现在慈禧又不经商量的就与列强宣战。
所以南方督抚就都不进京,李鸿章还公开声称,说慈禧的上谕是“乱命”,他绝不奉诏。
李鸿章表明态度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回电响应,称诏令是慈禧在守旧派大臣胁持下发的“矫诏、乱命”。
随后,这些人分别于列强达成协议,表明中立态度。
这件事被称为“东南互保”。
事后,慈禧颜面扫地。
直隶方面,也呈现孤立无援的局面。
七月,联军攻破天津。
八月,联军打进北京,慈禧仓皇出逃。
慈禧的声望,随着“西狩”,跌至谷底。
同月,眼见时局失控 李鸿章北上,给慈禧擦屁股。
并于次年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清政府不仅要赔款,出让国家主权,还要处死或流放当初主张对列强开战的大臣。
而这些人中的骨干,如载漪、刚毅等人又都是早先反对戊戌变法,支持慈禧废黜光绪的人。
故而《辛丑条约》落实后,光绪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力,已经远远大于慈禧了。
即便,光绪此时正被软禁。
当时的政治局势很乱。
海外不少倾向立宪的思想主张:让慈禧滚蛋,请光绪复位。
甚至有些人还主张:让大清灭亡,建立一个新的君主立宪国家,让光绪来当这个皇帝。
(典型的立宪派思维)此时的局势,显然已经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左右的了,而是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产物。
慈禧会玩弄权术,但是八国联军侵华,打得她抱头鼠窜,即表明她再会玩弄权术,在废黜光绪这件事上,她也不能只手遮天。
所以自戊戌政变,光绪被软禁后,慈禧不是没想过废掉光绪,另立溥儁。
而是时势已经超出了她的掌控,逼着她不得不放弃废黜光绪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她很想,但是她不能,她不敢。
当时的光绪是清政府最后一面招牌,是慈禧的底牌。
只要光绪还握在慈禧的手里,各方势力才会对光绪复位抱有幻想,不会投鼠忌器。
从某意义上说:与其说光绪是靠着慈禧的庇护活命。
不如说,是慈禧仰仗着光绪的权威(有洋人和国内的立宪派支持),再加上她的权谋之术,她才得以在庚子国难期间因乱搞而导致个人政治威望跌入谷底后,又苟延残喘了七八年。
值得一提的是。
1911年,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时,民众焚香设案,桌子上摆着的祷告对象就是光绪皇帝。
(保路运动由清末立宪派人士领导)这说明,别看光绪的统治水平不怎么样,别看他一生从未触碰过至高权利。
但他在中国最大政治势力立宪派(以大地主、大买办、大资本家为主,比如张謇、梁启超)的心里,仍然是一个精神支柱级别的人物。
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慈禧临死前,一定要把光绪“带走”。
因为她无法忍受,自己死后,立宪派拥戴光绪上台,清算自己。

参考:
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考虑过废掉光绪,并且付诸了实际行动。
1899年慈禧立端群王载漪的次子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并且决定在1900年让光绪退位,溥儁继位。
但是此举遭到列强的反对,国内很多地方大员也不赞成。
因为阻力太大,不得不暂停此事。
后来载漪卷入义和团运动被流放,溥儁也被废除大阿哥之位。

参考:
不是不废,而是没那个实力。
慈禧虽然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多年,但毕竟只是太后,而光绪虽然很弱,但却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是清朝真正的主人。
百日维新之后,慈禧将光绪囚禁在西苑四面环水的瀛台,派专人看守。
但是某年冬天,湖面结冰,光绪趁此机会准备溜走,慈禧发现后命人将冰面凿碎,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经过这件事之后,慈禧意识到光绪还年轻,而自己一天天老去,终究有一天,光绪仍然会重新执掌大权。
于是慈禧便有了废掉光绪,重新拥有新皇帝的想法。
慈禧从一名普通秀女能混到垂帘听政的高度,显然也不是一般人。
她明白要想废掉光绪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仔细策划并逐步实施。
慈禧计划的第一步:对外宣称光绪病重为了使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慈禧联络自己贴身的大臣和太监,四处散布光绪病重的消息。
宫中本来就是一个容易滋生小道消息的场所。
光绪病重的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玄,到最后竟然说光绪的病连太医都没办法医治了。
直到这个时候,一些忠心的大臣才反应过来,觉得这个消息不实,因为此前在百日维新的时候,光绪都还风风火火地主持变法,之后也并没有听说皇上身体有异样。
慈禧计划的第二步:为同治皇帝立嗣就在这些大臣感到诧异的时候,慈禧竟然不打自招,突然宣布要为同治皇帝立嗣,说白了就是要重新找皇位继承人。
或许是慈禧心太急了,这个消息一出,许多大臣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之前会有光绪病重的传言,此时的慈禧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此前,光绪被软禁,一直忠直大臣早就强忍着怒火,现在慈禧竟然要想拥立新皇,有的大臣便再也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奔走相告,维护光绪的利益。
洋人介入,慈禧计划破产慈禧多年来的强势习惯使她养成了势在必行的作风,废除光绪的计划实施到第二步时,她自以为胜券在握,一心筹备着为同治立嗣的荒唐事情。
但是此时,那些拥护光绪的大臣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知道朝廷的很多人都与慈禧同心,很难在朝中找到后援,于是便从民间想法。
这些大臣首先发动一些有身份地位的工商人士,让他们联名反对慈禧废除光绪,依靠舆论给慈禧施加压力。
同时,自百日维新后,光绪、慈禧及清廷的举动倍受洋人
洋人希望清廷能够开放,准许他们进来经商。
但慈禧不接受新事物,洋人无法在慈禧面前捞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是洋人们发现,作为年轻人的光绪帝似乎并不排斥他们。
因此,洋人都希望光绪能够真正执掌大权,当他们听说光绪有可能被废除的时候,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
为了揭穿慈禧的谎言,洋人一再要求觐见光绪,并派出一名西医为光绪诊治。
慈禧顶不住压力,只好答应。
最后,西医进宫为光绪诊治,诊治的结果是:气血虚,但是并无大碍,更不会危及生命。
到此,慈禧的谣言被揭穿了,众目睽睽之下,慈禧只得放弃自己的计划,不敢再动废除光绪的心思。

参考:
不是不废,而是不能废,也是废不得的。
自“戊戌政变”后,慈禧曾两次起了要废黜光绪,另立新君的念头,且在第二次,甚至还付诸于行动,差点是废掉了光绪帝。
但无一例外,慈禧这两次欲废黜光绪帝的计划,皆是以失败告终,光绪的帝位始终是“稳如泰山”。
那为什么慈禧这两次欲废黜光绪帝的计划,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呢?
首先是第一次。
慈禧第一次起了废掉光绪的心思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戊戌政变后,在那些顽固派的支持下,慈禧重新掌控住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但是这次重新掌权对于慈禧和那些顽固派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先是,此时慈禧再次掌权已经失去了合法的理由,她是从已经亲政的光绪手中硬生生的夺走权力的,因此这是严重不符合祖制的。
再是,慈禧能夺权,靠的就是那些顽固派的支持,也就是说对于顽固派而言,他们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得罪了年轻的光绪皇帝,而当时慈禧已是六十四岁,而光绪却还是而立之年。
由此,按照正常的情况,光绪肯定是要比慈禧活的长久的,而到那时,一旦慈禧去世,光绪亲政,那这些顽固派势必就会成为最优先的清算对象。
因此,无论是对慈禧而言,还是对那些顽固派而言,要想顺顺利利的过完下半辈子,光绪必须要废掉,然后另立新君。
对于慈禧而言,重新立一个未成年的皇帝,这就可以让她有一个新的理由去巩固她垂帘听政的地位。
而对于顽固派而言,废掉光绪,另立新君,不但可以让他们免除光绪亲政后被清算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有着拥立新君之功,让自己的官途更上一层楼。
由此,在慈禧与上层顽固派都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后,一场阴谋废立光绪的事件由此展开。
9月25日,也就是在“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慈禧假借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向天下散布“皇上病势沉重,恐致不起”的消息。
而后,慈禧又找来一些心腹大臣,向他们传达了要为同治帝立嗣的想法,所谓立嗣表面上看是想为了同治帝找一个可以传承他的血脉,不至于让他绝了嗣,但实质上却是向众臣释放出她想要废掉光绪帝的信息。
自古只要能承嗣绝后皇帝的,他就注定会是未来的新皇帝,如光绪,他能做皇帝,就因承嗣于咸丰,所以才有资格做大清的新君。
而此时,光绪未死,慈禧就想为同治立嗣,这无疑是想废掉光绪,另立新君。
因为,理论上,清朝皇帝本该是由同治的儿子来继承,而当时因同治绝嗣,这才有了光绪为帝的结果,但如若此时慈禧找了一个人过继给同治,那也就是说这个人比光绪更有资格去继承皇位。
由此,在慈禧表露出想要废黜光绪心思后的不久,“贻毂闻其谋,邀合满洲二三大老联名具疏速行大事”,一些心领神会的官员,如绥远将军贻毂等就纷纷上书“恳求”慈禧速速为同治立嗣(速行废帝之事)。
但是,无论那些顽固派如何的支持慈禧废帝一事,这次慈禧意欲借为同治立嗣一事,将光绪帝废掉的计划,最终却是并未成功。
而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荣禄、刘坤一的阻止。
作为慈禧最信任,也是最为依仗的臣子,荣禄一直对慈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在当时,慈禧就意欲借荣禄的手去完成废黜光绪,另立新君一事,可荣禄虽赞成为同治立嗣,但却不赞成废掉光绪,另立新君。
当然荣禄不赞成废掉光绪,并不是因为他忠于光绪,而是因“恐其同负恶名于天下也”,怕在天下人面前背负废掉光绪的恶名,让自己遗臭万年。
事实上,清末时期,光绪在民间的威望要远比慈禧来得高。
而光绪民望之所以会高,主要是得益于当时各大报社的宣传。
当时,因光绪在“百日维新”期间,曾于7月26日和8月9日两次下旨,允许各报社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必意存忌讳”,可不用考虑朝廷的想法,同时鼓励报人揭露朝廷的弊端,“不必拘牵忌讳”,不用担心被朝廷责罚。
正是基于这些政策,光绪在当时是得到了全国报人的真心拥戴。
想想看,当全国报人都支持光绪的情况下,而在当时全国百姓要了解朝廷所发生的事情多数只能靠报纸的前提下,也就等于说光绪掌控了全国的舆论。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全国报社都在报道光绪是何等的英明,慈禧是何等的倒行逆施下,光绪自然是人心所向。
而在当时,也正是因这般民心皆倒向光绪的局面,让荣禄有了忌惮之心,毕竟他只是臣子,一旦他出面主持废掉光绪一事,必然就会被天下百姓所指责,到那时,人心浮动,难保慈禧不会为了安抚天下人心,来拿他当做替罪羊。
由此,荣禄当时是极力阻止慈禧废掉光绪,他与慈禧说道:“朝廷不能独立,赖众力以维持之。
疆臣服,斯天下莫敢议矣。
臣请以私意先觇四方动静,然后行事束晚”,大意就是此时朝廷全靠地方督抚的支持才能运转,因此只有地方督抚同意,这事才能办成,反之他们不同意,则这事就很难办成。
如此,如若要废掉光绪,不妨私下询问各地督抚的意见,看看他们的回应再说。
而后,慈禧也觉得言之有理,所以就暂缓废帝一事,以荣禄的名义密电各地督抚,隐晦的说道:“太后将拜谒太庙,为同治择后,询问各地意见”,各地督抚都是久经官场之人,他们岂不知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名为同治立嗣,实为欲废光绪。
此时,多数督抚多陷入沉默状态,是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但却有一位总督直接站出来表示明确的反对,这位总督就是两江总督刘坤一。
当时,他在一封被史学家称为“为帝延命金丹”的电报中这样说道:“君臣之义至重,中外之口难防,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明确表示反对废掉光绪。
当然,最初这份电报其实是由两位总督联合署名的,另一位就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
但是,在最后时刻,张之洞因惧怕会因此惹怒慈禧,遂又决定删掉了自己的名字,而刘坤一在得知后是笑道:“香涛(即张之洞)见小事勇,见大事,姑留其身,以待后图,吾老朽,何惮”,遂独自复电荣禄。
由此最后就变成了两江总督刘坤一一人独自上奏。
而后,荣禄在接到刘坤一这份奏报时,他并未将其立刻交还给慈禧,而是另外又做了一番安排。
作为慈禧的绝对心腹,荣禄知道慈禧很是相信算命一说,因此在接到刘坤一奏报之后,他就找了一个机会,派人到慈禧笃信的前门关帝庙抽签,又派人到地安门一个叫赵瞎子(慈禧深信这位术士,她经常派人到他这里占卜吉凶)的算命先生那里求卦,靠着收买,他得到了一个“不可妄动,一动不如一静”的卦象。
之后,过了几天,当慈禧问起各地督抚的反应后,荣禄先是将在赵瞎子处所得的卦象交由慈禧,慈禧看后是沉默不语。
再之后,又过两天,荣禄就又将刘坤一的奏报呈上,慈禧一看,顿时就明白了荣禄的意思,此时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慈禧这边,如若慈禧要废掉光绪,必定会引起天下动荡。
而这时光绪已经被羁押在瀛台,被慈禧牢牢掌控,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由此慈禧逐渐打消了要废掉光绪的念头。
第二、列强的阻止。
当时慈禧意欲废掉光绪的想法除了遭到当时心腹大臣荣禄,及地方实权督抚的阻止外,还遭到了英法日等列强的阻止。
而列强的阻扰也是促使慈禧打消了第一次欲废掉光绪帝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当时列强是支持光绪的,而非慈禧。
时政变发生之后,京城就盛传光绪已经遇害的消息,而各国使节又见不到光绪本人,由此各国是纷纷要求慈禧出来解释,10月6日,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就奉本国政府的指示,前往总理衙门,询问光绪是否平安。
次日,英、法、德三国公使就又纷纷向总理衙门询问光绪的现状。
列强这等关心光绪身体状况的反应,无疑是在表面他们支持光绪的态度。
因此,对于慈禧欲废黜光绪一事,列强自然是反对的,在他们眼里“自己是被派遣到光绪的宫廷中充当代表的,而不是被派遣到一个窃居中国宫廷的僭篡摄政那里的”,光绪才是清朝合法的统治者。
而在当时,列强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光绪的支持,是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表面他们对于光绪的支持。
比如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就提出,要找外国医生为光绪看病,以此来验证光绪是否安全。
再如,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就要求会见光绪,并代表日本天皇向光绪授勋。
由此,列强对于光绪的这般支持,不但让慈禧起了恐惧之心,也让支持慈禧废立光绪的臣子有了退却之心。
如此,在列强支持光绪,而心腹大臣及地方实权派反对慈禧废黜光绪的局势下,再加上这时光绪对于慈禧而言已无多少威胁。
最终,慈禧打消了此次要废黜光绪的想法。
再是第二次。
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海外日日夜夜的鼓吹保皇,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并极力要求列强介入,让他们帮助光绪亲政。
如此,慈禧的危机感开始越来越深,她开始惧怕只要光绪在一天,她的权力就有被夺走的可能,由此为了万无一失,让列强再无介入的可能,慈禧遂再次将废立之事提上了日程。
而这次相对于第一次,慈禧似乎更加的坚定。
在慈禧宣布决意废立之前,她曾借光绪的名义颁下一道谕旨:“近来各省抚,每遇中外交涉重大事件,往往预梗一和字于胸中,遂至临时毫无准备。
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
兹特严行申谕:嗣后傥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
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饬将士杀敌致果。
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于口,并且不可存诸心”,这道谕旨的大意就是以后在与列强的交涉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知道议和,应该要有战的准备。
而一旦朝廷向列强宣战,各地督抚都必须无条件的配合,不能有异心。
从这道意味深长的诏书,我们就可以看出,慈禧此次已经有了不惜与列强开战而行“废立”之事的决心。
但这次无论慈禧有多么坚定的“废立”之心,最终的结局却是光绪依旧居皇帝之位,慈禧仍然是废不掉光绪。
那这次慈禧为何还废不了光绪呢?
这次光绪能保住帝位,最大功臣还是荣禄。
当时荣禄获悉慈禧又有了废黜光绪帝的想法,于是就赶忙找到了李鸿章商议,询问他是何想法,李鸿章说道:“此何等事,讵可行之今日。
试问君有几许头颅,敢于尝试此事?
若果举行,危险万状。
各国使臣,首先抗议,各省疆臣更有仗义声讨者,无端动天下之兵,为害曷可胜。
东朝圣明,更事最久,母子天伦,岂无转圜之望。
是在君造膝之际,委曲密陈成败利钝,言尽于此”,大意就是一旦冒然发起废黜光绪一事,不但列强会介入,而且一些地方督抚更有可能直接起兵反对,到那时候天下必定动荡不堪,于国无利。
而后,荣禄在晋见慈禧时,他就趁机将李鸿章这般话传给了慈禧,并与慈禧说道:“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者?
顾上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惧也”,就是慈禧真想要废黜光绪不是不可以,但光绪并未犯什么错,冒然将他废掉,这就是等于给了列强一个干涉的借口,到那时候与慈禧无益。
由此,在荣禄,及李鸿章的这般劝说下,慈禧逐渐放弃了想再次废掉光绪帝的想法。
但是,慈禧始终还是担心光绪会在日后给自己造成麻烦,由此还是不太想放弃废掉光绪帝的念头。
这时,荣禄就又说道:“无妨也,上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篡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就是说光绪这时还未有子嗣,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弟为“大阿哥”,承嗣于光绪,同时兼祧于同治,然后将其养育在宫中,等待时机,时机成熟后,他就可以以光绪、同治二帝嗣子的身份替代光绪为帝,到那时就不会有人再有异议。
如此,慈禧最终采纳了心腹大臣荣禄的建议,于1月25日以光绪的名义颁布上谕,其在上谕中说道:当初迎立光绪的意思是想等着光绪有子嗣,然后就让其子承继同治,使帝系能一脉相承,统绪有归,可现在光绪却是一直未有子嗣,且已病重(慈禧散布的谣言),由此就只能从宗室中另择人选承继同治。
如此,决议由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入继穆宗同治为嗣,赏头品顶戴,号皇储“大阿哥”(皇长子),入弘德殿读书。
如此,在荣禄的周旋,及李鸿章的劝谏下,此次废立光绪一事最终未能成功,但因慈禧对于光绪的忌惮实在是太深,她惧怕列强会拿光绪来做文章,逼迫她归还权力,因此虽在荣禄的劝说下,慈禧打消了要立刻废掉光绪的念头,但却依旧是还想着要找个时机废掉光绪,如此这也就有了溥儁被立为皇储“大阿哥”事情的出现。
此后,因溥儁,及溥儁的父亲载漪为了尽快获得皇位,而自作聪明的做出一些让慈禧恼火的事情,比如捏造列强“勒令太后归政\"的通牒,让慈禧对列强宣战。
再如利用宣战后的混乱,内外勾结,欲图逼宫篡位等等。
而后,再加上列强在攻进北京后,又强烈要求慈禧必须要惩办祸首。
由此,溥儁最终失去了皇储的身份,此后,在经过这番折腾后,慈禧再也不去想着要废掉光绪,而是选择“坦然接受”。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次废立事件中,慈禧自始至终都是带着点“意气用事”的,她选择意欲废掉光绪帝,多数是受到了身边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的撺掇,比如刚毅、崇绮、启秀和载漪等人,在他们的添油加醋下,再加上慈禧权力欲本身就有点重,最终就出现了她带着一股气去行那废立之事。
而后,当这股气消失后,再经过一些臣子的劝阻,慈禧就那么顺其自然的就不再要执着于去废掉光绪。
当然,不管怎么说,整件事会发生的源头就是慈禧,若是慈禧权力欲不那么重,不惧怕光绪会夺权,那无论底下臣子如何撺掇,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只得说,这一切都是慈禧为满足其自己难填的权力欲,同时为平衡其心理上的某些控制欲而一手操纵导演出来的闹剧。

参考:
光绪一直没有太大的权力,本想通过维新变法得到自己的权力,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只会空谈救国的人的洗脑下,光绪积极施行,康有为等人给光绪划了一个现阶段根本无法实现的大饼,就是要逼迫慈禧交权,这就侵犯了慈禧的权力和利益,慈禧岂能答应,于1898年9月21日在荣禄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公开处死了谭嗣同等六君子,停止变法,还把光绪软禁起来,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贪生怕死,跑进外国使馆出逃,名为投靠友人,实为卖国求荣,敢做不敢为遭历史的唾弃。
戊戌政变后,慈禧确实想废掉光绪,但不是自己称帝,这是一条不归路,慈禧清楚得很。
前任同治19岁就去了,无子,慈禧想找一个人过继给早已去世的同治为子,来取代光绪,但遭到了重重阻力。
慈禧找来最为倚重的心腹荣禄商量,荣禄反对废掉光绪,荣禄密电各省总督咨询看法,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刘坤一坚决不同意废光绪,刘坤一约湖广总督张之洞联署签名,张之洞贪生怕死,签名之后又反悔,刘坤一不怕,他独自上奏。
一些亲王也反对废光绪,慈禧想到光绪已被软禁,一时也掀不起什么浪来,就把这件事先放下了。
国内的新闻报刊也都支持维新,反对慈禧专政,揭露慈禧陷害光绪的内幕。
同时西方列强普遍支持光绪变革,慈禧发动政变后,西方以各种方式表示反对,并立即展开营救,救出了一些所谓的义士,这些所谓的义士充其量就是作为外国列强干涉清朝内政的棋子罢了;
对于光绪的安全更是关心,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前往总理衙门,要求释放并会见光绪,还以武力相威胁,11月5日慈禧与光绪在中南海共同会见了日本驻华公使,这是戊戌政变后光绪第一次露面。
慈禧后来立了溥俊为大阿哥(太子),准备废光绪立新帝,而此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废掉光绪的想法最终告吹。
此时的清政府外强中干,许多事情已经不是朝廷说了算,还需要列强的同意才行,可见清政府是多么的软弱无能。
1908年,政变过去了十年,慈禧以病入膏肓,光绪也奄奄一息,慈禧不想一个人孤单单的去,她想带着光绪一起走,她控制了光绪三十多年,她还想控制光绪一世,也真巧合,他俩时隔一天相继离去,是真的巧合,还是谋杀,这种阴谋论就不得而知了,只希望光绪做一个有骨气的鬼。

参考:
想要废掉光绪已经很不容易了,要自己称帝,那就更困难了。
从清朝的时代背景来说,女性称帝太过困难话说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应该是武则天了,然而我们应该知道,武则天称帝时的种种困难,手段有多强烈,结果晚年依然悲催。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武则天能够称帝还是因为是在唐朝那个时代,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从唐朝女性的坦胸露乳装来看,唐代时期女性并未受到严重的压迫,女性参与到政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
唐朝再早些年的北魏时期,因为女性干预政治,北魏前期竟然采取了立子杀母的制度,就是因为太后干政实在是太普遍了。
到宋代之后,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压迫束缚女性的条条框框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得到最大强化,明朝时期还有几个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基本很少有能到武则天把持朝政的水平,最多也就是干政。
到清朝时期女性想要垂帘听政已经有些困难了,就更别提称帝了,清朝时期在政治上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一个是孝庄,一个是慈禧,孝庄是皇太极的妻子,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皇帝,孝庄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点,孝庄在顺治朝和康熙朝都没有垂帘听政,皇太极死后是多尔衮为摄政王主政军国大事,而顺治死的时候,任命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也就是说,名声如孝庄者,都未能垂帘听政,可见在清代时期女性参政有多困难。
这里面要说的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慈禧死后,隆裕皇后成为太后,刚开始隆裕也想学慈禧垂帘听政,但是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就对隆裕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
“直接让隆裕打消了这个念头。
慈禧垂帘听政这一路也十分不容易可以说,慈禧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把持朝政的女人,但是这一路走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慈禧选秀入宫嫁给咸丰后,在咸丰六年为咸丰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慈禧以母以子贵被封为懿贵妃,但是咸丰真正的皇后是慈安,慈禧能够有如此殊荣,那还是慈安性格比较好,容得下他。
咸丰皇帝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两大事件后,心力交瘁,体弱多病,后来竟然沉迷戏剧,不理政务,因为慈禧善于书写,咸丰皇帝就时常口授并让其代笔批阅奏章。
这是慈禧能够参与到政治当中来的先决条件,清朝之前的皇帝大部分身体都比较好,因为劳逸结合,像乾隆能活到88岁,咸丰明显是有点虚的,这才有了慈禧干政。
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好,又只有载淳这一个儿子,当时载淳岁数很小,咸丰在热河去世的时候只能选择载淳,1861年咸丰临终前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
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子少母壮”的现象,据说当时的大臣肃顺曾经劝咸丰学习汉武帝“立子杀母”,立载淳的时候把慈禧带走。
当时咸丰没有下得去手,咸丰本身就优柔寡断,他压根就不是那种能狠下心的人,他又害怕顾命八大臣欺负他儿子和老婆,就给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贵妃代管)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来一个顾命八大臣和太后垂帘听政相结合并且相互制约的体制。
结果就是,顾命八大臣想要夺了两宫太后的权,两宫太后联合被排挤的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干掉顾命八大臣,形成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独特政治体制。
在这一时期,慈禧太后也并未掌管全部政权,因为同治是慈禧的儿子,加上慈安不喜欢参政,所以慈禧有了较大的权力,但是在朝堂之上还是过多的依赖恭亲王奕?。
慈禧最后把持朝政是这样一个过程,1875年同治去世,慈禧立她的侄子(也是外甥)的光绪为帝,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因为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的失利,慈禧以此为借口罢免了以恭亲王奕?为首的军机处大臣,是为甲申易枢,从此开启了慈禧独裁的统治。
光绪是慈禧亲自选出来的皇帝,又为何要囚禁他针对慈禧垂帘听政,很多大臣是不满意的,尤其随着光绪皇帝长大,朝臣要求慈禧归政的呼声是越来越高,当时慈禧也不得不名义上让光绪亲政,而自己改为训政来把持朝政。
因为独揽大权,慈禧变得穷奢极欲,洋务运动也哑然熄火,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到1894年发动了对清政府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因为军备停步不前遭到惨败。
这是慈禧独裁后面对的最大的危机,在这里面也能够看到慈禧为与光绪争权而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局面,比如光绪为了让慈禧归政,挪用大量军费给慈禧修园子,尤其光绪的老师更是不给海军拨军费,以打击作为后党的李鸿章。
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年轻的光绪皇帝深感耻辱,因此发誓要变法图强,当时慈禧并不反对,1898年戊戌变法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然而光绪皇帝遇人不淑,维新变法的幕后操纵者康有为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家,尽管很多变法措施能够使得清朝变化,但是其中想要借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骗取政权是着实是乱臣贼子的做法。
当时维新派想要联合袁世凯发动围园猎后来勤王,慈禧察觉后开始对维新派人士进行镇压,光绪皇帝也因此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慈禧想要废除光绪,间接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囚禁光绪后,再次垂帘听政,当时慈禧是有废了光绪的打算的,当时很多别有用心的人都鼓动慈禧,1900年慈禧召集王公大臣决定立端郡王载漪次子溥儁【jùn】为大阿哥,也就是皇储,并且预定在庚子年的时候让光绪帝退位让给溥儁,此举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慈禧也被迫停止了这个废立计划。
所以,别说是自己称帝了,就是废个光绪都如此困难,无法完成。
但是这件事最后引发慈禧的仇外情绪,后来就有了借助义和团的势力来打击西方列强的想法,结果最终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
可以说,在清政府晚年本来就已经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因为皇位传承的问题,更是削弱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想做皇帝的女人是难上加难,综上,慈禧能在清朝这样的体制中把持朝政这么多年,也当真是挺不容易的。

参考:
主要是腻歪了,也没时间培养新的了自从咸丰驾崩,慈禧培养了两个皇帝,一个是自家亲儿子同治帝,一个是光绪。
这俩皇帝都是打小培养,加一起,花费了慈禧四十年光阴结果如何呢?
自己亲儿子同治帝,喜欢烟花巷柳,亲政没几天,就搞了一身病回来。
最后年仅19岁,就驾崩而去。
大清自太祖努尔哈赤奠基,什么时候有过19岁换花柳病驾崩的帝王?
这同治帝开了先河,也是唯一一个同治帝开先河,慈禧当然也难逃其咎对于光绪培养,慈禧深刻吸取前代教训,经过二十年培养,光绪到真的没有同治帝那种恶习,也是爱国爱民,想着大清强大如此来说,慈禧也算安心了可惜,光绪脑袋瓜子楞啊,听从书生建议,改这改那,置祖宗家法于不顾,一天能发出几十道法令,妄图一口吃成胖子。
如此民聊生不聊生不知道,这官乱了,不得已去找慈禧要支持对于阻碍自己变法强国的幕后老大,光绪是真恨,恨不得除掉比之光绪,慈禧是老油条了,也是老政客了,感觉苗头不对,发动了生平第三次政变也就是戊戌政变,软禁光绪……这一年,慈禧63了,按照传统的虚岁,已经64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培养俩儿子都废了,64岁的慈禧如何再去培养第三个呢?
两次打击,慈禧又如何能知道第三个就是好的?
她不确定啊……所以,就留着光绪吧,看看以后如何。
只是1908年,病逝前的慈禧说了一句感慨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预国事顺带把光绪带走了……
参考:
慈禧太后并不是从没动过废掉光绪帝的念头,她也自编自导了一起“保庆帝”事件,准备用所谓的“保庆皇帝\"换掉“不孝\"的光绪皇帝,但却因此招致了各省督抚的强烈反对和外国列强的集体抗议,历来专权独裁的慈禧太后么不得不有所顾忌。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898年,历时一百零三天的戊戌变法宣布失败,慈禧太后宣布第三次训政,光绪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此时的光绪帝虽然还有着皇帝之名,但实际已经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此时慈禧太后准备废掉光绪皇帝。
然而废掉光绪帝对于慈禧太后来说虽然易如反掌,但是光绪帝毕竟是合法的皇帝,并且清朝并没有废帝的先例,所以,这也让慈禧太后不得不谨慎行事,于是她在正式废除光绪帝前做了几件事:首先她多次将光绪帝招到群臣面前进行公开严厉训斥,由此得以让光绪皇帝在群臣面前威信扫地。
其次,慈禧太后大肆捏造并宣传光绪帝身体不好,已经病重的消息,标榜自己是不得已而再次垂帘听政。
最后,将端郡王之子溥儁立为同治帝子嗣,称为大阿哥。
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废除光绪帝,让溥儁即位。
慈禧太后通过
然而,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抗议之声,各省督抚均致电清廷,对废除皇帝表示反对,这让慈禧太后大感意外,更让慈禧意外的是,外国列强也纷纷对废除光绪帝表示强烈反对,他们得知光绪帝病重后纷纷表示要派医生为其诊病。
由于国内的各省汉族督抚都是实力派,外国诸列强更是惹不起,慈禧太后因此而有所顾忌,最终在国内外强烈反对声中不得不将溥儁的大阿哥名号废除,重新归宗端王府邸,光绪帝名义上的皇帝位也因此得以保住,直到1908年去世。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参考:
你这问题问的,她直接废掉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当皇帝不更好吗?
当时的制度制约和满洲贵族势力约束,她有那个胆量和实力称帝吗?
如果不是恭亲王奕盺支持和鼎力相助,她甚至连垂帘听政都办不到!清朝不是唐朝,女人的地位本来就很低,慈禧太后如果不是雷霆手段,想要夺得最好统治权还真不容易!况且当时奕盺已经被她赶出了权力中心,她身边能用的,能控制住朝局政坛的找不着了!谁能支持她?
那帮拥有军队的汉臣吗?
他们会认同一个女皇帝吗?
不可能的!
参考:
慈禧做过废掉光绪的打算,而且连继位者都选好了,但半路失败了。
这事儿发生在戊戌变法之后。
戊戌变法时,因为康有为自作聪明,擅自谋划了“围园杀后”的阴谋,让慈禧大为震怒,不仅朝着维新派大开杀戒,同时迁怒于光绪皇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原本已经亲政的光绪,被慈禧收回了皇权,他本人则被囚禁于瀛台,失去了自由。
正是在这个时期,慈禧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光绪废掉,换上他选定的端王的儿子溥儁。
为了做铺垫,她先是把溥儁立为了大阿哥,并接进宫里养着。
慈禧为何选溥儁呢?
因为溥儁的母亲是慈禧的亲侄女。
这个溥儁其实很不成器。
被接进皇宫后,他越发骄纵,连慈禧身边的宫女都敢调戏。
这让慈禧大发雷霆,让人抽了他20皮鞭。
让慈禧懊恼的,不仅是溥儁的不成器,还有大臣们的联名反对。
慈禧这个人,虽然自己并无治国之才,但很会用人。
对于她重用的那些封疆大吏的意见,她一直是很重视的。
对于废掉光绪这件事,所有的封疆大吏都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认为废掉光绪,是取乱之道,不利于天下安宁。
甚至连一向对慈禧言听计从的心腹荣禄,也站在了反对的一方。
这让慈禧不得不慎重考虑。
除了大臣们反对,洋人们也反对。
他们同情变法失败的光绪,声称只承认光绪是大清皇帝,换了其他人坚决不承认。
在内外的反对下,慈禧总归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光绪的皇位算是保住了。
不过,她也想过别的招数。
比如,让光绪自杀。
有一年冬天,下了雪,慈禧忽然让太监给光绪送一件狐皮大衣,并让太监告诉光绪:这件大衣的扣子是金子做的,今天是黄道吉日。
并且让太监在光绪面前把此话重复两遍。
这话的意思,是暗示光绪吞金自杀。
结果,光绪皇帝假装糊涂,就是不自杀,而且还让太监感谢慈禧的关怀。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也就无可奈何了。

参考:
清朝的历史在最后的五十年之中,和清朝初年一样,重新开始了名为两后听政的模式,但是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慈禧这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她利用自己的老资格和手段,统治了清朝最后的一段时间,控制同治,光绪二个皇帝,但是光绪皇帝后面的时间里面一直试图反抗她的控制,那慈禧太后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呢?
因为光绪皇帝即位的时候年纪非常小,慈禧太后便用垂帘听政的名义控制小皇帝长达十多年之久,一开始还可以用皇帝年纪还小的名义来搪塞众臣,但是到了后期的话是根本不能这样说的,慈禧便适当的放手让光绪亲政。
光绪皇帝刚开始亲政的时候还是很有希望做出一番大事情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光绪皇帝刚好三十岁出头,正是年轻人血气方刚的时候,光绪皇帝便任命了一批有志之士。
想要一雪前耻,把国威振兴起来,但是被想到的是他任命的都是一群凭借着口才上位,而没有多少真正实际才华的人,这些人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这次的所谓维新变法只不过维持了区区一百天,便宣布失败了,在最后的几天里面,双方为了争夺政治权力的归宿展开了最后的斗争,光绪想要通过袁世凯的兵权除掉慈禧从而真正的实行他的新法,但是没有料到的是袁世凯不过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他通过出卖光绪皇帝获得了慈禧的重视,一度成为清末最重要的权臣。
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慈禧曾想废掉光绪皇帝,但是因为大多数列强的反对而不得不作罢。
当时天下动荡不安,国家相当不稳定。
在那个变法刚刚结束的时期,慈各种新旧势力错中交杂,使得中国局势难以被外人所看透。
群臣的反对使得慈禧不得不考虑大多数臣子的意见,毕竟她一个人也无法掌控整个天下,说到底还是需要使用这些人才的。
当时变法失败的光绪皇帝早已经是慈禧手中的一个玩物品,无法和慈禧对抗,而且慈禧自己又没有做皇帝的野心,还不如让光绪做一个傀儡方便控制整个朝政,这样的话在孝道方面也比较合理。
西方帝国主义对光绪皇帝的支持使得慈禧内心很害怕。
因为当时光绪皇帝进行的所谓新政是向西方学习的,他是准备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成为君主立宪国家,这在当时的非常符合西方列强的政治利益的,所以西方非常支持光绪皇帝。
社会上面许多老百姓心向光绪皇帝,当时还是有许多老百姓对光绪皇帝抱有很大希望的,希望在光绪皇帝的领导之下使得国家富强,不再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负,但是慈禧暴力的处死新党使得很多新派人士非常反感。
光绪皇帝是一个悲惨的皇帝,他的一生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他虽然有心振兴清帝国,但是命运却使得他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