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号潜艇因为什么沉没了

1989年2月28日,一个昏暗的冬日,距北极圈以北180海里处,一艘潜艇正在峭壁间的狭长海湾中劈波斩浪航行,它就是被誉为苏联新一代潜艇先驱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共青团员”号,此次行动的任务是监视在挪威海域进行的北约海军军事演习。
该艇属前苏联第3代核潜艇。
西方称为“麦克”级。
该艇1978年4月22日正式开工,1983年5月9日下水。
同年10月20日完成试验后交付海军。
1984年8月1日编入北方舰队潜艇舰队第1支队。
在1984年8月至1988年7月进行了试验性运行,参加了一系列的海军训练演习和独立的长航,最终于1988年9月13日从试验潜艇类型中编入现役,成为执勤在第1线的战斗潜艇,这在苏联潜艇历史上还是首次。
同年被评为优秀艇,并授予“共青团员”号的艇名。
该艇长117.5米,宽10.7米,吃水8米,标准排水量为5700~5880吨,水下满载排水量8500吨。
动力装置为1台与“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相同的压水堆核动力装置。
艇艏设有6具533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能发射RK--55型和“飑”型导弹和60M型声自导鱼雷。
6枚导弹和10枚鱼雷存放在舱内的存放架上。
装备有气动液压式发射系统,允许艇在任何下潜深度上进行发射,也可在高速下发射。
“共青团员”号的艇体由钛合金建造,采用双壳体结构,并且在S级的基础上,加大了内壳与外壳的间距,这样既减小了艇内机械振动噪音向外传播,增加了潜艇的安静性,又减小了受到攻击时对艇内的破坏。
在试验性运行过程中,该艇曾创造了战斗潜艇下潜1000米的世界纪录,大大超过了任何一种西方建造的潜艇的下潜深度。
该艇速度极快,据说可达30多节,一些西方专家怀疑它装有一种神秘的推进系统。
更令人吃惊的是该艇仅配备了69名乘员,专家们相信只有具备高度自动化程度才可能使潜艇工作人员减少到如此低的数字。
潜艇上装有中央空气净化系统,以及横跨艇体的救生舱,它可在紧急情况下载全体艇员浮出海面。
就在出发前的例行检查中,发现移动氧气调节阀存在着严重隐患,维修工作迫在眉睫,但由于出发时间紧迫,修理工作只得推迟到潜艇返回基地后进行。
1989年4月7日,星期五,共青员号在海上整整生活了39天,巡航任务完成近半,潜艇运行状况良好。
他们正在位于挪威海岸以北约280英里的水下500英尺处,边航行,边监听。
11时零3分,指挥中心响起急促的警铃声。
仪表上的度数清楚地显示出,位于潜艇尾部的七号舱内温度已超过华氏160度--这意味着那里出现火情。
包括舰长耶维吉尼-瓦尼恩上校在内的军官们立即赶到了中心控制室,并下令全艇处于警戒状态,封死舱室之间的艇壁以减缓火势的蔓延。
火势迅速威胁到了六号舱。
“报告!”话筒里突然传来惊恐的叫声:“右涡轮发动机液压装置发生泄露,简直成了火焰喷射器,我,我要憋死了”瓦尼恩上校心中一震,又一位艇员遇难了。
但他并不畏缩。
时间紧迫,他立即组织全艇采取紧急防御措施。
几分钟后,火势更为凶猛。
指挥中心内,仪表盘和配电盘上火花飞进。
指挥中心对面的舱室内火光也时隐时现。
随时都有酿造新火灾的危险。
在密封的船舱里,上午11时16分,“共青团员”号硕长的脊背露出了海面。
一份加密求救电报立即发向位于斯维尔摩斯克的苏联北海舰队总部,但却杳无回音。
同时,海军军规又使瓦尼恩上校无权使用国际紧急呼救频率发出SOS信号。
舰队总部收到了呼救信号,但很可能因为气候或者是潜艇上的天线干扰,无法确定舰艇的身份和所在的具体位置。
潜艇死一般地浮在咆啸的海面上。
熊熊燃烧的舱室内的强大压力迫使难闻的烟雾钻入了破裂了的中央呼吸系统。
扎耶茨立刻向艇长报告了这一情况。
瓦尼恩上校随即下令全体人员摘掉面具,打开便携式呼吸器。
然而有人没有回话。
几名救援人员迅速穿过浓烟滚滚的过道开始寻找他们。
在五号舱,映人他们眼帘的是恐怖片中才能见到的可怕镜头一个大火球突然爆炸,同时击中7个水手。
18时20分。
“厄拉克塞”号终于到达了事故现场,幸存者被救起,送到“金罗夫”号巡洋舰上,再运回摩尔曼斯克急救。
全艇69人中,只有27人活了下来。
“共青团员”号的沉没,震惊了苏联的最高军事当局,为此专门成立了政府调查委员会,由科技界、工业部门和海军中权威的专家组成了8个专业小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借助“和平号”深水探测器一次次对沉没在水深1580米海底的潜艇探查,但是始终未能找到失事的确切原因,最后在1998年1月26日中止了调查工作。

参考:
1984年8月4日,苏联一艘“麦克”级核潜艇,在挪威海域创造出了1020米的世界纪录。
消息一出,苏联欢腾,世界震惊!这一纪录,既是预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K-278抛逃生舱效果图“麦克”级核潜艇,这个名字是北约给起的,在苏联,它的代号是K-278,或者叫685型。
为了与题目保持一致,接下来就把它叫麦克号了。
为什么说是预料之中?
因为麦克号潜艇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更深。
从1966年下达研制命令开始,苏联光设计就花费了8年之久。
为了能达到“变态”的深度,苏联给它设计了双层壳体,而且至少在内层使用了极难加工的钛合金,可以承受超过10MPa的巨大压力。
于是,在1983年投入使用后,麦克号第二年便创下了1020米深度的世界纪录。
这自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那为什么又说它是意料之外呢?
麦克号潜艇的身份,其实是苏联下一代核潜艇的原型,是为了验证技术而生。
除了深度外,麦克号还有3个核心技术,分别是新型反应堆、自动控制系统和逃生系统。
反应堆:采用的是升级版的OK-650压水堆。
事实证明,OK-650系列非常可靠,最后也经受住了大火的考验,后来的台风级、北风级也都使用了这个反应堆。
自动控制系统:是苏联下一代核潜艇技术核心中的核心。
结果当然也是非常成功,8000吨的麦克号上只需要57~64名船员,作为对比,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7000吨,定员达129人。
因此,麦克号的自动化程度,可想而知。
逃生系统:设计很是巧妙。
在麦克号的7个耐压舱中,位于舰桥下方的2、3号舱最为坚固,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或海水压力。
因此,在舰桥中间的位置,设计了一个逃生舱,以便能使2、3号舱的人员,即使在超过1000米深的海底,也能自行脱困,无需等待救援。
麦克号不是首创,但却是要求最高的一次。
奥斯卡级上的逃生系统有了这些法宝,苏联很快就发现,麦克号潜艇从生存系统到武器系统,绝大部分都能够满足战斗部署。
也就是说,麦克号不能算作是原型试验艇了,它其实就是一艘拥有完整作战能力的新一代核潜艇。
麦克号除那几个重点项目外,其它的装备或性能比较一般。
比如它只装备了普通的鱼雷发射管和过时的声呐系统,水下速度也只有30节。
但是,它依然可以发射核鱼雷,甚至能发射潜射导弹,还有苏联最先进的超空泡鱼雷(200节),而30节的速度,在苏联潜艇中算不了什么,但放到北约,那已经是飞一般了。
就这样,麦克号开始了它的服役之旅。
苏联海军也在为这个喜出望外的结果而沾沾自喜,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意料之外,让本应该好好做试验的麦克号,直接葬身于海底。
1989年4月7日,麦克号正在挪威国际海域水下386米处,执行日常巡逻任务。
10:55,控制中心发现了电力波动经确认,是位于尾部的7号舱的一个配电盘,因短路而发生了火灾。
根据后来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火灾发生的具体过程,是电源发生短路后,点燃了泄漏的液压油,或者是分离器中的油蒸气。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舱内的油料并不易燃,很可能是因为空气循环系统出了问题,使7号舱内的氧气含量大大增加,从而让火灾发生。
火灾迅速蔓延,7号舱内人员迅速撤离,并关闭了舱门。
但是,艇长夫根尼·瓦宁没有立即下令使用潜艇上配备的氟利昂灭火系统,因为有一名水手还留在7号舱做最后的扑救,一旦打开灭火系统,水手就会中毒而死。
随着火灾的肆虐,浓烟已经漫入了6号舱。
艇长不得不下令开启灭火系统,7号舱的水手就此倒下。
但是,火势实在是太大,灭火系统并没能奏效。
11:13,艇长下令上浮此时,火灾已经蔓延到了6号舱,包括核反应堆在内的诸多设备和系统,都自动进入了自保状态。
用于给压载舱充气的液压设备也罢工了,潜艇只上浮了50米就停止不动了。
无奈之下,艇长下令炸毁高压空气管道,直接将空气注入压载舱。
对于人员自救来说,这是很正确的做法,因为只有浮出水面才有生存的希望。
但是,对于潜艇来说,这无异于自杀。
随着大量空气的注入,火灾更加肆虐,大量的设备被损坏,浓烟四处弥漫。
11:16,潜艇浮出水面此时,第6、7舱继续在燃烧,2、3、5舱内也冒出了浓烟。
不过,在船员们的努力之下,潜艇启动了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反应堆也启动了紧急保护。
最危险的情况已经可以避免,剩下的,就是自救了。
11:41,海军收到紧急信号但可能因为设备受损的缘故,传输的数据有点问题,司令部只能解码一部分内容。
他们只知道一艘潜艇处于危险中,但不知道是怎样的危险,甚至连在哪儿都不知道。
12:19,海军收到准确信息这是麦克号潜艇发出的第8条消息,前面所有的求救几乎都是白费。
因此,也有人认为是瓦宁迫不得已,没有使用加密通信程序,才使得司令部能够顺利解码。
但是事后公开的调查报告中,没有提及这一点。
收到消息后,司令部立即下令进行救援。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发地点距离苏联边境约1000公里,派船过去显然来不及。
直升飞机可以进行救援,但肯定是有去无回,而运输机过去的话,无法降落,效果会大打折扣。
最后,没有办法,还是决定派了一架伊尔-38,携带着救生筏前往事发地。
14:40,伊尔-38抵达飞行员的视角非常清晰,潜艇着火,并向右舷倾斜。
根据计算,水面舰艇将在晚上六点前抵达事故现场。
在那之前,伊尔-38就在上空盘旋,等待进一步命令。
此时的潜艇中,所有人都还在尽一切努力灭火,力争保住潜艇,尽量减小损失。
17:00,艇长下令弃船一切的努力都没能挽救潜艇,随着艇身倾斜的加剧,瓦宁不得不发出弃船的指令。
潜艇已经开始下沉,大多数军官和士兵都跳入了冰凉的海水中。
伊尔-38扔下了救生阀,但很多人很快就被冻麻木,已经不可能游到阀上去,而有的已经抓住救生阀的,也很快就被海浪推开了……最终,被从水里救起的一共是26人。
17:08,潜艇沉没此时,潜艇内部仍有包括艇长瓦宁在内的6个人,他们依然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这一行为看起来非常悲壮,但却不是没有任何安全可言,因为潜艇上还有一个逃生舱,也是麦克号最引以为傲的功能之一。
当潜艇沉入1800多米的海底后,已经没有丝毫挽救的余地了。
瓦宁他们决定进入逃生舱,彻底弃船。
但是,有一个人失去了联系,最终进入逃生舱的只有5人。
救生舱脱离之后,很快就到达了水面。
最让人震惊的一幕,就发生此刻。
当救生舱门被打开后,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让海水极速灌了进去,直接造成了4人死亡,包括艇长瓦宁……可以说,逃生舱的设计,一直到浮出水面那一刻,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设计没有考虑到,从深海逃离时,内外压力的问题。
K-278逃生舱连接口也可以说,麦克号成名于深度,也失利于深度。
也正是这个意外事故,让苏联认识到,一味地追求深度极限,将不可避免地会继续带来无法预知的意外事故。
所以,麦克号沉没之后,这一型号的潜艇没有再继续制造,而后续的潜艇,也没有把追求极限放在首位。
安全,才是最大的战斗力。
苏联用一场42人死亡的悲剧,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