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南阳白河之滨写的《送友人》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李白曾游历南阳,写下了盛赞南阳的《南都行》和《送友人》。
在南阳,好朋友崔宗之要返回京城,李白骑马送朋友出城,在城外的白水之滨与朋友依依惜别。
原诗如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即交待了送别地点,又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南阳古宛城,北枕连绵青山,东襟悠悠白水,自古为形胜之地。
青翠的独山横亘在北门外城,波光粼粼的白河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向西南折去。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绘出白水的动态。
一动一静,富有情致。
中间两联,情景交融,抒发了对朋友漂泊江湖,行踪不定的关心和无限依恋之情。
此地一为别,点题。
诗人这里把朋友比做脱离根部的枯草,随风飞转,飘飞到万里之外。
又把朋友比做空中的一抹浮云,寓意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
天边,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心离开大地。
正和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不忍离去一样。
巧妙运用眼前之景,来衬托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尾联用萧萧马鸣,再次衬托与朋友分别的凄婉之情。
分别时,向朋友频频挥手致意,两匹马也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临别事,临风萧萧长鸣。
班马,指离群的马,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心中难免会涌出无限凄楚之情。
结束语:这首诗色彩鲜明,有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洁白的浮云,火红的落日,相互映衬。
自然之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的有声有色,感情真挚,气韵生动,遂成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

参考:
问题:李白在南阳白河之滨写的《送友人》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送友人》被选入教课书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在南阳与朋友送别时所做。
前言李白虽然以古体见长,但是他的五律数量并不少,这首就是李白五律中的代表作之一。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至于此诗写于何地、何时,似乎没有定论。
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首诗是写在南阳的。
这首五律有几个特点可以注意一下一、四平头这首诗的中间二联的首两字,同为名词:此地、孤蓬、浮云、落日,这种现象被称为四平头,加上前两句的:青山、白水,相对单调了一些。
这是很多诗人要注意避免的地方。
二、偷春与流水这首诗的颔联不是特别工整: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但是首联和颈联非常工整。
有人认为颔联不算对仗,首联颈联对仗,这是偷春格律诗。
其实不然,颔联可以看作宽对,而且是一个流水对。
这也是这首诗最为出彩的两句,如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是一篇中的警句。
三、三个比喻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孤蓬、浮云、落日,诗人连用了三个比喻。
孤蓬与浮云比作游子,落日比作即将受到损害的情感。
此时此刻,无论有多少暖心的祝福,离别总是一种伤害和痛苦。
四、诗人的章法安排首联写景,说明地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看来分别之地可以看到城北的青山与城东的白水。
颔联叙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朋友在此分别,马上就要孤单地开始万里征程了。
颈联抒发情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游子如浮云,总是居无定所;
故情如落日,虽不舍但是无可奈何。
尾联又是写景咏物,托物寄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其中的“班马之鸣”是尾联中的点睛之笔,班马,即离群之马。
尾联中,人物的潇洒与哀鸣的班马形成了一种对比,同时,诗人笔下马的哀鸣其实代替了人的悲伤。
人物的表面看上去潇洒旷达,其实内心却极为伤感。
作者通过班马哀鸣令读者深深沉浸在黯然销魂的离情别绪之中。
这是后来宋人咏物词中常用的手法。
结束语李白的这首诗有几个亮点:中间的三个比喻、颔联的流水对、尾联的班马之鸣。
至于首联,工整是很工整,但是更有价值的是青山白水为整首诗添加了鲜明的色彩。
李白的这首五律到底写在何处,从诗中和题目中都看不出来。
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是在南阳的,有知道的诗友,烦请留言告知一声,!@老街味道
参考:

李白在南阳白河之滨写的《送友人》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送友人》被选入教课书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在南阳与朋友送别时所做。

这是李白很有名的一首五律。
我原来在赏评盛唐五律的时候,曾选此诗冲击五律第一,可惜惜败于杜工部的《春望》。
但就诗本身来说,是极好的一首作品。
年代地点不可考这首诗的成诗年代和地点不可考,安旗主编的《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
”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而郁贤皓则认为是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但都是后人揣摩,并无明证。
不管是南阳还是南京,对我们赏析这首送别类作品关系不大。
好的诗歌,情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五言律诗。
李白将景色写的明朗轻快,虽有离别情意,却并不哀怨悲伤。
青山白水,红日浮云,色彩明丽,寓情于景。
马儿长鸣,尽显活泼生气。
景美情重,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这不仅仅是李白的个性,也是整个盛唐气象赋予少年诗人的时代特色。
不爱格律,却写得一手好五律我们知道李白的歌行古风写得一骑绝尘,无人能及,但是在格律诗领域,七绝与王昌龄同高,七律则远不及杜甫及后来的一帮才子诗人。
这是他本身性格所定,也是格律诗规则当时还未完善有关。
但是为什么他的五律却写得这么好,精品迭出呢?
因为五言律诗相对于其他格律诗体来说,算得上成型最早的诗体了。
在隋末唐初的王绩手上,就已经出现了五言律诗《野望》,那个时候,还只有四声一说,平仄概念都没有出来,但是五言律诗的格式就已经在默默流行了。
所以五律可以算是古风的一种,是诗体中进步得最快,也是格律诗大拿们总结平仄格式,取样最多、最寻常、最早的一种格式。
而深谙古风创作的李白,对五律的熟悉自然远远超过后来创造出来的七律、排律等体式。
即使是五律,在李白的手中,风格依然与他的道家思想、古风作品一脉相承,是飘逸自然的。
这也是他的诗风特别难学的原因。
我们具体来看这首五律。
既然是格律诗,当然从平仄入手详细分析。
这一段不喜欢平仄的朋友可以跳过,已经是高手的也可以跳过。
我回答问题习惯照顾所有朋友,巨细靡遗。
平仄格律首联首句是“青山横北郭”,第二字为“山”,平声。
尾字“郭”为平水韵“十药”部入声字,所以这一句是平起仄收,整首诗的平仄关系为平起不入韵格式。
具体的平仄关联在格律诗专栏有讲,我们就不重复,这里列出平起不入韵格式,一一对照查验即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除了“一”、“自”、“班”三个可平可仄位置的平仄异常,其余地方都是严格合律的。
所谓可平可仄,我们就可以视之为不出律。
有懂的朋友就会说“此地一为别”、“挥手自兹去”都是四仄一平,难道不犯“孤平”吗?
这确实是小出律,但是属于不用拗救的出律,因为它并不会对诵读造成大的问题。
而且根据王力版孤平的定义,孤平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押韵的句子当中,所以仄声收尾句,出现一个平声的现象,不算孤平,何况在关键位置上并没有“失替”。
即使李白当时写诗根本没有考虑格律的问题,这仍然是一首合格的五律。
格律在当时,就是一种诗歌创作中的进化,而并非很多不懂格律的朋友认为的“削足适履”、“意境枷锁”。
只要你的诗念起来好听,内容又好,不合格律没关系的。
可是前人的这些作品,只要音律清朗好听的,自然就合格律了,你看,气不气人?
格律没有限制李白,没有限制杜甫,偏偏限制了我们?
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所以,别再用李白来举例反证格律没用了,新手村的不带剑和大神的不带剑看上去一样,但是一旦要亮出来见真章,大神活得好好的,而新手死得不知道多难看。
内容分析以前在分析律诗的时候,曾经讲过要想尽快掌握一首律诗的内容,可以使用一种去掉中间二联的方法。
我记得原来给这种方法命过名,可能在专栏里有提到,但是我忘了,权且称之为“裁剪法”吧。
因为中二联对仗,同时在律诗的普遍文法中属于“承、转”两联,而首联起兴、尾联合回来,基本上就能讲清诗歌的目的所在(不绝对,有很多不按起承转合的文法来,就不适合这么操作)。
我们去掉李白这首《送友人》的中二联,得到一首五绝(连平仄都是合律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就是一首简单的告别五绝。
前面写景,后面写事,马儿萧萧,不舍离别。
作为一首五绝,也是上乘之作。
但是李白为什么要写成五律呢?
自然是觉得绝句篇幅太小,容纳不下他的送别之情,所以选择了五律,多了四句来进行铺陈,感情描写就更加丰满。
送走的这位朋友和李白的感情一定很深。
绝句的告别太干净利索,就好像老夫老妻,写成五律之后,就缠绵多了,舍不得分手,像新婚夫妇的离别。
同样是李白的名篇,甚至更有名的《赠汪伦》,写得干净利落,虽然夸赞汪伦情深,其实李白走的时候并不拖泥带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嘴上说得很漂亮,实际上并没有多用心。
而《送友人》就不一样,这也是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所在。
至少写律诗,多了几句,心思也要多花不少,何况还要考虑对仗。
不是在确实动了情的情况下,潇洒不羁的李白会舍得多写这么多字?
颔联就在首联的大环境描写之后“承”续,深化情感。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里是接着首联说,我们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分手了,这一去万儿八千里,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面。
注意“孤蓬”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是“孤单的乌篷船”,这里是在城外送别,虽然有条河,但是是陆地送别,后面不是写了有马嘛。
“孤蓬”是指随风飘转的蓬草,没有根的到处飘零,就是比喻漂泊不定的孤单行者。
我们在这里就分手了,要像蓬草随风一样向万里之外进发。
颈联“转”一下,开始设想朋友走后的事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云飘飘啊,就像你我到处游荡啊。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但很快就消失啊,多像咱们在一起的日子啊。
抒情完毕,尾联仍合回首联送别的场景,直接说分别的挥手,马儿的长啸。
不再想象,回到现实。
从整首诗的情境来看,完成了一整套“起承转合”,并且在景色描绘下想象了各自的未来,即使依依不舍,最终分手还是潇洒地各自天涯。
虽然情感至深,并没有悱恻之意,将盛唐时期文人们志在四方、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整个王朝的少年气象展露无遗。
尽管离别让人伤感,但是大好河山,未来可期。
这是李白这首五律不同于其他送别诗的地方,也正是这种简淡却色彩鲜明地写景和正能量的精神内涵让它成为千古名品,打动了一代代文人后进。

参考:

我认为,李白在南阳白河之滨写的《送友人》成为千古绝唱,原因有三:一是李白有写诗的功底深厚。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神龙元年(705年),《长安州裴长史书》云:“李白五岁,诵六甲。
”六甲,是唐朝小学生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赋诗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由此,李白结识的名诗人更多,性格更加豪放。
当时,地方官员没少推荐他,益州长史希望他,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和同汉代司马光相比。
但是,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
由于李白的特殊才能和特殊性格,使他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一生跌宕起伏,当官仕途不顺,半生流浪,还险些丢了性命。
李白的诗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二、和友人感情至深,难以忘怀。
《送友人》这首诗已编入中学课本,据说,在多次中考、高考试题中也出现过,可见,这首诗是多么深入人心和家喻户晓。
细品李白《送友人》诗的一字一句,其意其景其心情,我感觉一是和友人感情至深,依依惜别;
二是和友人交往多、彼此欣赏,难以忘怀。
有资料显示:《送友人》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为同时作是篇续作,正篇诗题上已有“送杜二甫”,续作便径写“送友人三字”。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皆以此诗似为别友人之作。
前有送诗,继写别诗,二者关联,诗意延伸。
细审二人的往来诗,足见相处时久,相知良深。
三、写出千古绝唱,必是喝多了好酒。
不喝酒不写诗,喝不醉写不出好诗,这是李白的最大特点。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太白醉酒》河北梆子、京剧我都看过、听过。
一生中,因为李白嗜酒如命,得罪过杨贵妃,连皇帝都不敢起用他。
他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
我猜李白写这首诗时,一定是喝多了好酒,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激情满怀,挥笔而就。
这正是:友朋相处交往深,难免会有分离时,身在异地空相思,留下绝唱《送友人》。

参考:
诗仙李白,送别的诗作很多,这一首《送友人》堪称一绝,以景寄情,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把“别离”的情绪全部寄托到了山水之间,寄托在场景之中。
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余缘。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情景交融:山水横绕,却寓意非凡。
平时看上去异常美丽的青山,这个时候却像横在北面的城郭,阻挡着有人离去的脚步;
就连那滔滔流淌的江水,泛着白色的浪花围绕着东城,透出挽留之意。
青山“横”的厚重,白水“绕的”轻盈,但是这一动一静,一横一绕,巧妙的对仗,传达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怀。
山水的风景,充满着诗人的深情厚谊。
情融于景:浮云落日,显惜别之意。
今天,你我在此地互道珍重、依依惜别,从此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看天空中的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那徐徐下山夕阳,就是我对你无尽的留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浮云”“落日”之上,“浮云”和“落日”便有了浓浓的离别之意。
友人远离,从此漂泊不定,而我却难以挽留,只好依依惜别,在心中的牵挂。
情托于物:马声长鸣,又平添悲壮。
虽然不然看你离去,但是既然去意已决,也只好频频挥手作别。
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而声声嘶鸣。
最后两句好像诗人看着友人骑着马离去,脱口而出,借着马的鸣叫,平添一股悲壮的色彩。
结尾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让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在这个分别的地方,有山水在环绕,又有萧萧马鸣,声音在山谷间回响,应和着滔滔流水的声音,更增加了悲凄的气氛。
结语:诗仙李白的这首诗,以绘景、绘事为主,托物言情,曲尽情致,这就是艺术。
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在那个动乱频频的时代,友人在此一别,有可能终生不能相见,才有了这样生离的悲切。
《送友人》假借外物的形态、声貌来写出自己的心胸和心声,诗人将感情与天地之间的景物相融化为一体,凸显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参考:
李白这首诗《送友人》的确是他的五律名篇之一。
大概先生看了李白研究专家安琦的《李白全诗编年注释》中对此诗里与友人告别地点,这地点也是疑点,不能因为诗中有“白水”二字就确定为南阳。
云南、陕西、贵州等地都有叫白水河的地方,非独南阳淅川县。
白水在诗词里是常见的诗歌意象之一,用以形容河流的清澈。
杜工部在《人日两篇》里有句曰“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
又在《新安吏》中云“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李白在此诗里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里的“白水”指清洌的护城河更贴切些。
不过李白在南阳还是逗留过一段时光的,并且留有两篇诗作,也提到了“白水”。
一首叫《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归狐兔窟。
另一首叫《南都行》: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这篇歌行读起来还挺带劲的。

参考:
白水,是南阳盆地的主要河流之一,横亘南阳大地,李白曾游历南阳,写下脍炙人口的送友人这首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描述了在青山绿水的白河之滨,送别友人的情景,用了孤篷,浮云,来象征人生的短暂,漂泊。
用落日和马嘶来煊染离别的气氛,给人一种沧凉的别意。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送别诗的名著,除了意境优美,凄凉,更描述了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文笔凄清,读来朗朗上口,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参考:
班马鸣的“班”,很多材料都是“离群”的意思,我不太认可。
我认为是并列的意思。

参考:
首先,这首诗的城郭指的是四川内江。
上有一个宛谣团伙,文史水平低的让人忍俊不禁,惯会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然后以此为基础信谣传谣造谣。
诸葛亮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宛谣团伙看见南阳二字就兴奋,发明了“南阳宛城互指”,硬扯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就是今天的卧龙岗武侯祠,故居和祠庙混为一谈。
李白写“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宛谣团伙看见“白水”二字又兴奋了,完全不懂律诗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的对仗手法,硬生生把“白色的河水”理解为河流“白河”!无知到如此地步,还能指望他们有一点点求知考证的精神吗?
为了避免地域黑,我一向用“宛谣团伙”指代这些人,他们多年网上呼应并已经发展成为线下团伙。

参考:
俺这南阳人居然不知道李白写的南阳有关的不咋地的诗。
有点小惭愧。

参考: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此地一爲别,孤蓬萬里征。
浮雲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馬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