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清朝怎么突然灭亡了

清朝在不该亡的时候亡了,亡的有些突然,亡的有些令人难以捉摸,按照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清帝国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修复功能延续帝国的生命,但它的寿命却突然中止了。
就历史而言,一个国家的灭亡,无非内乱起义和外敌入侵。
如南宋亡于金,北宋亡于元,都是外敌入侵。
如秦国亡于汉,元朝亡于明,都是亡于内乱起义。
清朝比较特殊,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等外部入侵并没有使清朝灭亡,太平天国、白莲教等内乱因素也没有使清朝灭亡。
清朝靠着自我修复一直在苟延残喘,当帝国的精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觉得帝国的危险期已过,大清帝国却突然崩溃了。
清朝的灭亡,亡在国门洞开后带来的颠覆性新思潮。
皇帝得一言九鼎受到了天下为公思潮的巨大冲击。
正如常说的那句“千年未见之新格局”,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由神权流向君权,由君权流向民权;
现在到了民权,便没有办法可以反抗。
这种突如其来制度性缺陷打击对清帝国是致命的,它不但没有还手之力,还没有自救之路。
从戊戌变法到清末宪政,清政府也做了努力,但与生俱来的专职、独裁思想和民主,宪政格格不入,大清帝国的轰然坍塌也就不难理解了。
辛亥革命,可以说规模小的可怜,丝毫不能和太平天国想起并论,武昌义军在袁世凯北洋军的坚船利炮下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起义最终成功了,各省不战而光复。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最大仰仗就是深入人心的共和民权思想。
不可否认,与历朝历代改朝换代比起来,清朝灭亡,成本是最小的一次,基本没打大仗,没死多少人。

参考:
大清之亡,确实有些突然,似乎一纸退位诏书就教它亡了!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突然爆发,虽然南方多省(包括北方的山西)宣布独立,可清朝在北方还拥有强大的兵力,并积极调兵遣将,往南开进,准备镇压反叛的独立省份。
在时人看来,革命要想成功,必有一番大战要打。
却不料,清帝忽然颁发诏书,自己宣布退位了,大清竟然“在一夜之间亡”了!可以说,清朝的亡国,表面看是“亡于旦夕”,然而强大的清帝国不是一朝一夕变成纸老虎的,满清皇室失去了天下控驭力,是有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大体有四个节点:清朝的天下,由武力征伐而来,是少数人(满洲及八旗)对多数人(主体是关内汉人,还有回藏蒙等“藩部”)的统治。
当它的政权稳固之后,必然以暴力镇压为基石。
清朝的政治体制,是不平等的体制,一切权势向满洲倾斜,对汉人、汉官、汉军(绿营)始终是防范的。
这一体制,自康熙以来,已异常成熟,外表看起来十分稳固。
直到太平天国运动骤然兴起,清廷才猛地发现,它的统治基础——满洲军政集团已经完全腐朽,大清的统治摇摇欲坠,它不得不起用汉官募勇练兵。
十余年后,当由汉人控制的湘军、淮军最终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汉官也在清代历史上第一次在政治上取得了对满洲的优势地位。
此为第一个节点(1851-1862)。
随着战乱的平息,清朝进入所谓“同治中兴”的时期,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的二十余年里,国内局势大体稳定;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
然而,官场腐败不堪,体制颓败,整个社会暮气沉沉。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在政治上仍以强化中央集权(实际上也是满人的集权)、防抑汉人为主要策略。
这就决定了,清朝根本不可能起衰除弊,实现国家的真正开放和中兴。
可是,时势已大变,清朝已无法阻止汉人在统治集团内的优势继续扩大,地方封疆大吏,大半皆为汉官,政治军事资源持续性地流向汉官,过去的政治平衡完全被打破了。
只是因为没有外力的推动,深刻的危机一时还被小心的掩盖着,人们得过且过。
二十年的“洋务运动”营造的中兴假象,最终被甲午战争一指戳破。
清朝败得一塌糊涂。
对外战争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国内变法声音高涨起来。
于是有了公车上书,有了戊戌变法。
可是戊戌变法才百日就失败了,统治集团由的分裂公开了。
变法被扼杀后,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漆黑,几年后(1900年)的八国联军之变,便显得毫无意外。
清朝再次耻辱性的失败,更向世人宣告了它统治的无能;
庚子之变更重要的后果是,清朝从此开始失去统治的合法性,反清运动从此风起云涌。
此为第二节点(1894-1900)。
庚子以后,世界已进入二十世纪,海外革命运动兴起,并很快在国内燃起星星之火。
过去反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起义”,反朝廷,而新的民主革命运动却具有民族革命的鲜明特点,它反清且排满,孙文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直戳清朝统治的最大软肋。
在二十世纪之初,清朝面临的最根本问题,表面看是它是否顺应民情,实行宪~政,本质上却是满洲贵族如何继续维持满蒙对绝大多数汉人的联合暴力统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无论任何改革都无法回避,也是它无法解决的。
对此,光绪变法时曾有所涉及,而光绪本人似乎也愿意接受限制君权的立宪制,因为限制君权总比失去君权要好。
然而慈禧用武力镇压变法后,事实上也抛弃了这个选项,虽然在1905年后,立宪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慈禧本人也表达了相当程度的兴趣和支持,然而欲使之让渡权力,根本是不可能的,最终“皇族内阁”骗局曝光,清朝已经失去了任何变革的机会。
此为第三节点(1900-1908)。
既然立宪之路已被堵死,清朝只有依靠武力续命了。
可是,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清朝的兵权便已落入汉人和军阀(军事强人、军事实力派)之手。
满洲的强硬派手中无兵,只好采取暗杀等恐怖主义手法去除掉政敌,同时更被革命党的恐怖主义刺杀或吓得要死。
这种复杂的危机,即便是康熙复生也难以挽救(皇帝不称朕前面答题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何况此时在位者,只是一个三岁幼儿!慈禧在临死前,不顾严峻的危机,竟然立一个小孩为帝,此举几乎等于主动放弃政权了,令袁世凯等拍手称快。
当辛亥革命的枪声忽然响起,近半国家分裂,而掌兵的实力派又阳奉阴违,谋求自己利益,还动不动拿亡国故事吓唬孤儿寡母,隆裕太后只是一无见识的女流,她乐得赶紧退位,帝国在她眼里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丢得越早越好!大清的最后三年,朝里朝外,充满了混乱,清朝所做的,似乎只是等待亡国那一天的到来了。
此为第四节点(1908-1911)。
到1912年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字宣告退位时,“普天之下”,除了少数几位遗老和愚忠之臣,还有几人拥戴大清?
在人们看来,大清只欠一亡,其亡,适得其时,不值得怜惜。
清朝统治的薄弱在太平天国以来暴露无遗,并随着外患的日益加剧其统治基础不断削弱,故大清之亡,如山之崩,它的基础早空了,退位只是从山巅最后滚落的一块巨石而已。
所以,清之亡,似为突然,其实一年都不突然。

参考:
清朝灭亡的原因是一个好问题,也值得再讨论。
先解题,说三个关键词:晚清已经不强大了;
清朝灭亡乃渐变而非突然;
内部崩溃最可怕。
第一点,清朝强大只是一个善良的幻象。
清朝建国初始,伴随着血与火,八旗入关,新制度确实有活力,加上康雍乾三代皇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曾达到了封建社会统治的巅峰。
但是,晚明时中国的军事实力虽然体量上大于西方,但是西方在火器装配、技术革新、军事战略等方面已经超越了中国。
清代建立后又有一定程度的闭关锁国,使得社会呈现内部性发展,更加落后于西方。
相比于以前,清廷的确强大。
然而站在国际立场,清朝已经有衰退之迹,只是一个虚弱的大国,经不起强大力量的催折——也就是说看似极盛的清朝实际上已不再强大。
第二点,清朝灭亡实际上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突然。
这以嘉道经济的衰落为起始,这是社会经济形态的直接表征,有人已经指出农业“过密化”导致生产力迟滞,经济失去活性。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势力的介入,鸦片战争等等一系列中西冲突,不平等条约签订此起彼伏,加大了捉襟见肘的程度。
而且,内部社会的结构性变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八旗没落,地方士绅阶层重新兴起,满汉关系变化等等要素,摧残着帝国的机体。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以及蜂拥四起的民间反抗,又拖累着改良实践的效果。
第三点,整体社会内部崩溃最为可怕。
伴随着底层民变和起义,兴办团练,加上地方自治政策的制度设计,编练新军,晚清政治权力格局呈现出“内轻外重”的趋势,地方实力派几乎成为挑战朝廷的利器。
督抚和新军领导对朝廷离心离德,甚至东南互保,置朝廷利益不顾而保有地方利益,这很悲剧的反应了晚清中央的控制力。
整体社会呈现崩溃之势,特别是北洋集团的崛起,意味着清廷失去了支持它的军事集团,而代之以兵为将有的现实毒瘤。
制度失去活性,世界局势发生变化,政局屡次变动,对外战争和外交疲软,革命风潮与排满运动又盛行于世,你说清廷如何能不崩溃呢?
时来天地多运转,运去英雄不自由。
清朝灭亡的经验,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反思。

参考:
}} --}
参考:
我是历史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这个问题讲起来可能你不信,清朝真正衰落的时间并不长,甚至连二十年都没有。
清朝的国力,在乾隆晚期以前一直基本都是呈现缓慢上升的,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
而在乾隆晚期以后,清朝开始了顿足不前,并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一时期并不能说它是“衰落”,因为它的国力尚在,体量依然是一个巨型帝国。
即使被人认为是打开国门的鸦片战争以及后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太平天国,对清朝的打击都不能算太大,尤其是太平天国平定后的三十余年里,“同光中兴”让清朝的国力大幅度上升了一回,这几乎已成了历史学界的共识。
但是甲午一败,不仅让最精锐的海军一战而亡,还赔了2.3亿两白银,这一下子就斩断了中国的根基和武力基础,日本人欲亡我之心可见一斑。
而随后的庚子国变中,4.5亿两白银更是让这个国家经济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当然,这只是经济和国力上的真正衰落。
而当时的中国之所以会衰落,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和意识落后于整个世界无数,所以即使经济发展的再好,却还始终抱着旧意识和体制不撒手,终究还只是一坨泡沫而已!

参考:
既然是灭亡,说明已经不强大了。
满清到了后期,早就是病入膏肓,如果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中兴名臣”,很可能在19世纪60年代就提前寿终正寝了。
一个落第的洪秀才,就把满清八旗和绿营兵打的找不着北,如果不是湘军起来,天下早就易主了。
清朝后期就是一个超级大的烂摊子,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一齐迸发。
西方列强加上一个日本小强,动不动就过去修理一番,满清政府被迫不断的割地赔款。
西方还大搞文化侵略,积极在中国传教,传教士为了吸收信徒,在地方上吸纳了大量的无赖入教,一旦遇上与民众的诉讼官司,传教士往往依靠洋人的身份偏袒包庇教民。
而朝廷出于惧怕洋人,就规定一旦发生教案,地方官员就要被降级,地方官员为了不被降级,就只能尽可能的偏袒教民,而一味的偏袒,又激发民众的怒火,结果又诱发了教案。
这样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恶性循环。
今天的人民很难想象当年中国老百姓是怎么被洋人肆意欺负的,中西之冲突,不仅仅是关系到面子和文化,而是关切到实际利益的冲突。
比如,有的乡绅为了夺取土地,就加入西方的洋教,成为教民。
而惧怕被损害利益的一部分乡绅,就加入“大刀会”,“红灯照”,“义和拳”这类的组织,目的就是形成抱团势力,在利益争端中获得更大的好处。
当时朝廷还规定,主教位同总督巡抚,而且可以随时介入诉讼,清廷的官员必须直接面对高级教士的质问。
可以说,中国的主权已经被羞辱的形同虚设一般。
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满清,怎么可能不被万民唾弃呢?有志之士便起来呼吁立宪变革,然而满清政府出于利益考虑,不敢大动,结果耽误了变革时机,也彻底让支持它们的乡绅士大夫失望,到了这时,满清集团的垮台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参考:
关于清朝为什么灭亡倒台这件事,我们换个说法就是当初隆裕太后是怎么铁了一颗心要溥仪退位,并让中国走入共和的。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最后的境遇可以说和其他朝代区别都非常大。
我们看中国的其他朝代,最后都是由“里”一点点烂掉的,最后要不发生民变,要不就贵族官宦篡位。
虽然清朝末年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说要灭亡,还不至于到这个程度。
所以强大的清朝为什么能够突然倒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西方先进文明和东方弱后文明的碰撞,在这股力量之下,身为弱后文明代表的清朝以摧古拉朽之势直接从一个强盛的帝国到最后一丁点痕迹都不剩,甚至没有能力走向君主立宪。
正如《红楼梦》中探春的那句话,“可知这样一个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然后我们可以再加一句,那就是当外界冲击足够的时候,里外一起杀,那么即使清朝再看上去强盛,都是会瞬间“一败涂地”的。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这里打个比方,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仅仅两个月后南北议和谈判的时候,此时关内18个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然后公四十三省宣布独立,直隶的仅剩河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控制下,当然这些也是当时清廷清廷仅剩的力量。
四十三省独立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此当时隆裕太后不让溥仪退位,或者袁世凯没有在后来就任大总统,现在的中国可能会被分成至少四十多个国家,这在华夏历史上是从无仅有的事情。
不仅是如此,当时的世界列强除了美国表态不愿意干涉内政以外,其他诸国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提议下,全部致电清皇室退位,这对于清朝来说,退位几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不然当时的中国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翻版。
也正是在这些条件下,隆裕太后力排众议,接受了袁世凯的退位要求,清王朝的大厦在步入近代社会仅仅62年后,轰然倒塌。

参考:
突然?
一点也不突然。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1840年到溥仪退位的1912年,已经过去了长达72年的时间。
从第一次出现灭亡之兆到灭亡,已经过去了72年,哪有一点突然?
大清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还能撑到1912年,不仅不突然,相反还显得特别命硬。
倘若不是当时形势太过特殊,大清根本撑不到1912年。
而当时形势之所以会如此之特殊,原因就在于那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就是列强群侵。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列强的到来是在加速大清的灭亡,然而恰恰相反,列强的到来是在给大清续命。
没有列强,大清根本没有撑到1912年的实力。
大清极盛于乾隆,而衰败也始于乾隆,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在乾隆之后,大清还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统治、光绪和宣统这六个皇帝,不过没有一个中兴之主。
嘉庆能力平平,可做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却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开拓之君。
然而,道光却连做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的能力也没有。
1840年,英国人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而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伊始,道光还自恃天朝上国,因而对英夷还颇有几分胆色。
而到了鸦片战争中后期,道光对列强的畏惧,无异于是老鼠见了猫。
大清陆陆续续投入了将近二十万兵力,可是却奈何不了英夷一两万人。
道光怕了,他不仅怕英夷一口气打到京城,也怕英夷彻底粉碎旗兵自明末以来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而这个神话一旦被粉碎,那么大清根基就必定受损。
而根基一旦受损,那么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如果鸦片战争继续打下去,即便大清最后获胜了,那也一定是惨胜。
而对于大清而言,惨胜的代价自不用说。
于是,道光一边说“朕因亿万生灵所系”,一边又说“以民命为重”,从而用这两个借口向英夷乞和。
这可以说是大清第一次出现灭亡之兆,但是道光的懦弱和无能恰好让大清在这一次灭亡之兆蒙混过关。
大清的第二次灭亡之兆,则是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所导致。
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几乎是以破竹之势席卷了东南半壁。
如果洪、杨等人当时能够抵住金陵盛景的诱惑,而一鼓作气带兵直上京畿的话,大清那个时候几乎挡不住。
为什么?
大清为了防汉而采用了分散兵力的兵制,一旦打起来了之后再从各地调集兵力。
大清在鸦片战争之时已经吃了一次亏,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又吃了一次亏。
而且当此之时,大清不仅要应付洪、杨之流,还要应付捻军以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
只要当时洪、杨等人能够一鼓作气直攻京畿,几乎就能在大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捣毁大清中枢。
只可惜,洪、杨等人的格局以及贪图享乐不仅害了他们自己,也等于是放过了大清。
大清的第三次灭亡之兆,是发生于1900年的庚子之变。
咸丰在1860年逃出京城的时候,至少还留了一个奕訢在京跟英法乞和。
而且英法虽然抢劫了皇家园林,但至少并没有进入皇宫开抢,这也给当时的大清和咸丰留了一点脸面。
毕竟皇宫虽然不如皇家园林漂亮,也不如皇家园林舒服,可却是大清和皇权的象征。
然而慈禧在1900年逃出了京城之后,列强却没有再给大清和慈禧留一点脸面,而是将之彻底踩在脚下。
倘若列强当时没有收手,或者说没有给大清和慈禧留了一线生机的话,大清当时就已经走到头了。
那个时候东南督抚搞起了东南互保,甚至是已经做好了慈禧和光绪被列强杀了之后拥护李大人的准备。
只不过,慈禧舍得割肉喂列强,这才让列强消了气并且继续支持她。
也正是因为了有了列强的支持,大清才得以继续延续,慈禧也才得以继续掌权。
而大清出现第四次灭亡之兆之时,已经到了1911年。
此时大清已经由载沣掌舵,而载沣不仅能力一般,威望和经验更是一般,根本撑不起风雨飘摇的大清。
载沣虽然执政之初就已经罢免了袁世凯,可是他用了三年的时间,也无法掌控北洋军。
北洋军不仅是支撑大清统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是压垮大清统治的最后一根夺命稻草。
因为驾驭不了,也压制不住袁世凯,又无法掌控北洋军,所以载沣在1911年才对辛亥之事手足无措。
这也就导致了载沣根本应付不了这一次灭亡之兆,从而让大清崩塌。
而从第一次灭亡之兆出现的1840年到最后一次灭亡之兆出现的1912年,大清已经摇摇晃晃地撑了72年。
这就是大清从衰败到灭亡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用了长达72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存在灭亡之说。
倘若没有列强支持的话,大清也许连第二次灭亡之兆都过不去。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持续了十几年之久,原因就在于大清整个统治体系已经腐朽,军队也不例外。
虽然英法在此期间还手拉着手抢了一次,可是和太平天国一比,列强显然还是选择了支持大清。
不论是武器也好,又或者军队训练也罢,列强其实给了大清不少支持。
也正是因为有了列强的支持,大清才勉强打败了太平天国。
而如果没有列强支持的话,让大清自己对付太平天国,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或许根本就打不赢也未可知。
毕竟太平天国也有后起之秀,诸如李秀成和陈玉成。
而不论是曾氏兄弟,又或者是后来的李大人,带兵能力却未必比得过李秀成和陈玉成。
然而,不论是道光、咸丰还是慈禧,他们都大致摸到了列强的底线。
列强的底线其实也并不难,反正不外乎就是攫取利益而已。
而道光、咸丰和慈禧等人,却能够满足列强的几乎一切利益需求,这也是列强支持大清的根本原因。
大清也因此一直撑到了1912年,而在1912年灭亡根本一点也不突然。

参考:
自满清入关后直至乾隆皇帝在位期间, 有数位帝王都还算颇有作为 。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不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很有建树。
但历史自有其规律,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封建帝制逃不脱的宿命。
乾隆死后,其子嘉庆继位,曾经强盛无比的大清国运逐渐衰落下去 。
至晚清,割地赔款、国土沦丧,备受列强凌辱已成常态 。
道光二十八年(1840年)以后,侵略军的铁蹄轮番踏入了中国,“好比发狂的公牛闯进了瓷器店” 。
列强不光要财货,觊觎和垂涎广袤中国领土的国家也不在少数。
其中对中国怀有领土野心的以沙皇俄国和日本为最。
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诸国改巧取为豪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大片富饶国土。
有的甚至于连条约都不屑一签,仗着坚船利炮,“霸王硬上弓”般来个既成事实。
对中国领土侵吞最多的是沙皇俄国,失地最多的也是在中俄边界。
晚清的那一段被列强欺凌、宰割、瓜分的的“屈辱史” ,让多少国人耿耿于怀、痛不欲生。
多少仁人志士为抵抗侵略而奋起抗争,甚至抛头洒血、牺牲性命。
事实上, 随着一些当时跟随列强的坚船利炮 “不远万里 ”越洋而来的联军官兵们的日记陆续被发现、以及一些当时中国人的记述所披露出来的状况,事实的真相和我们的一贯认知有很大的差异。
大清帝国龙旗下的子孙们,对于统治他们的清朝政府没有表现出一点热情,对清政府军队在外夷的洋枪洋炮猛烈打击下丢盔撂甲、丧师失地的狼狈惨状也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义愤填膺”和“同仇敌忾”。
眼看着曾经凶狠残酷对待自己的大清军队现在被更凶恶也更先进的外夷“痛揍狂扁”时,大清的子民们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看清廷和外夷相互“PK”、“互咬 ”的热闹。
资料显示,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战舰停靠广州湾后,驻地附近四乡八寨的许多中国人肩扛手提、主动向英军出售粮食、蔬菜、肉类。
英国舰队和清军南洋水师在珠江里激烈战斗时,当地民众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的在两岸稍远的地方观战,每当有清军战舰被击中或击沉,两岸观战民众竟然欢声雷动,好比端午节观龙舟赛的情景( 《霍伯回忆录》)。
此情此景连英军官兵都大感意外、困惑、不解;
也许这些“客场作战”的侵略者顿时有了 “主场作战 ”的感觉。
只有在三元里,人们只是听到英军士兵强奸当地妇女后,才奋起自卫以求保境安民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皇城根下的百姓和众多旗人一拥而上,与洋兵一起趁火打劫;
无数皇家珍宝被英法强盗和大清子民们洗劫一空。
大清子民们并没有对皇家财产有任何爱戴和惋惜之心而手下留情或起挺身保护之念。
对于洋人放火烧毁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 龙旗下的大清子民也未露出半点愤怒和仇视的情绪。
后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俄交战,中国百姓都有同样的表现。
很多人会奇怪,百姓在面对国家危亡之时,却表现出一副“麻木、冷漠、淡定、于己无关”的旁观者心态。
对于老百姓的冷漠或麻木,今天的爱国者也许会否认或痛斥;
“哀其不幸、怒其不抗争”,更有人会给他们贴上汉奸的标签 :爱国觉悟、民族认同感太低。
事实上,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国百姓来说,他们的悲剧宿命就是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被一拨又一拨戾狠强盗统治,毫无别的选择。
广袤无垠的国土,不过是统治者的私家财产;
人口众多的天下苍生,不过是给统治者生产财富的奴隶,或战乱时被强征为 “三皇五帝”们保卫江山社稷的兵源。
不管是哪个朝代,不论是“明君”或“昏君”当皇帝,百姓的悲惨命运都无法改变。
鲁迅笔下那些麻木愚昧的看客正是天朝国民无奈而冷漠的集体选择。
朝廷从不把是百姓当人看待,这样的国家、朝廷、官府,它的存亡与否,与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奴才是不会爱国的,只有公民才会爱国。
不光民众浑浑噩噩,就连庙堂精英们的表现也强不到哪去。
晚清时,内忧外患此起彼伏、接踵而至,国家民族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按理说,值此国难之际,众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大小官员正应该卧薪尝胆、为国分忧 ;
或苦思救国救民良策,或励志奋发图强,以挽社稷于狂澜危难之中,或以救民于水火 、解民于倒悬为己任。
然而,当时的现实是,官场腐败透顶,吏治衰朽,早已是积重难返,回天乏术。
官僚们依旧文恬武嬉,优哉游哉,谁也不把这江山社稷存亡与否放在心上。
这期间,间或也有几位中兴名臣横空出世 。
然而,这寥寥几位能臣,如萤火之光,稍纵即逝,难以普照黑漆漆之苍茫蛮荒大地。
他们的努力,不过让大清这艘数百年残损巨舰经过修修补补,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正应了那句老话:“大厦将倾,岂是人力可以支撑”?
庚子事变平息后,狼狈西逃的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御驾回京,昔日繁华热闹的锦绣城池满目凄凉,遍地瓦砾。
不几日,劫后的京城又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
各衙门惊魂稍定、劫后余生的大小官员一切照旧,恢复常态。
八大胡同一入夜便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酒池肉林,夜夜笙歌,中国人就是有这让世人惊叹的能耐。
大清的官员们忙于钻营交际,讨好、献媚上级,有点空闲又诗酒狎妓,哪有时间或心思去打理政事或熟悉钻研业务。
不过不要紧,一切政务自有幕僚打理,甚至连奏折、文稿都由幕僚撰写,只要会念就行。
官越大越好当,幕僚的水准决定了官员的高度,看来此话绝非空穴来风。
皇帝和太后却是宵衣旰食、处理政事可谓勤谨。
既然天下是自己家的,不看好是要家破人亡的。
各级官员们却没有这种忧虑,对于他们来说, 刮地皮、逛窑子、养戏子、写艳诗、迎来送往、嫖赌逍遥就是份内事,忙的脚不点地,几无虚日,不亦乐乎。
晚清的悲剧,总的来说是皇权专制之弊 。
慈禧、众官员不过是往这溃烂已久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而已。
一个朝代的落幕,不光是慈禧、众多大清官僚政治生涯的谢幕,更是绵延数千年的整个腐朽封建专制政体的落幕。
这代价虽然沉重,但却很值得,结果也算可喜可赞——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枪炮轰鸣,这古老而蒙昧的国度终于迎来了共和的曙光。
光芒霎那间刺破厚厚的云层,照亮了黑魆魆的广袤大地 。
衰朽的大清被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这其中或许还有贪婪无耻、混吃等死的大清官僚的一份功劳吧。
原创作品 仅供参考 插图为网图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强大?
你快拉倒吧,小编从头到尾就没翻出过这俩字来。
清朝他要是强大了,咸丰就不会被不到两万人的英法联军,撵着屁股在大华夏的地界到处跑了,结果从北京城里头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跑出去,这辈子都没有再回到他的紫禁城。
再有就是慈禧太后,嚷嚷着要向万国宣战,结果呢?
八国联军打过来,他就打紫禁城往出跑。
那跑的样子比咸丰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硬生生的化妆成一老太太,带着三头驴车出的城,这讲究那讲究的没了不说,路上吃颗鸡蛋都高兴坏了,这就是堂堂大清朝的西狩吗?
一个割地赔款就两亿多两,回头和人家老外借款就借了三亿多?
小编都不知道这账本是咋算的?
强大?
你给小编说说,强在哪里,他又大在哪里。
说真格的,好些日子小编没有写古代史了,今天翻到这个题目,看到清朝灭亡就有点手痒痒,但还能憋得住,可瞅到强大二字,咱可就要说道说道了。
翻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小编觉得其他人都没说道点子上。
您要是有兴趣,就听小编给你唠叨唠叨,看看对不对,不对的话,只管拿那三十米长的鞋拔子抽,小编没有一点怨言。
好了,咱这就上正题。
话说清政府的灭亡,他不是一条线造成的原因,而是多条,甚至于是数不过来的原因(大大小小的太多了),您要是一条条的捋,您别说一篇文章,咱就是整个直播,给您聊上十天半个月这都不带停的。
那么其中有些个原因,有些小编聊的也多,那么咱就不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交代这事。
那个角度呢?
官和钱。
当然说出这俩字,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为嘛是这两字呢?
”很简单,官是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可以运行起来,甚至运行的有效率的基石,这套系统出了问题,您感觉会咋样呢?
那么钱,作为现代的人,咱不应该回避这个字。
钱这玩意可恨,但您没有他一个国家可运行不起来,他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政府各个部门运行的顺畅。
而清朝恰恰在这两个字上打建立政府的时候起,就已经出了毛病。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小伙伴已经明白了:“小编你这是想从捐官说这事吧!”没毛病!您算是说对了。
当然人家这捐官,叫捐纳制度,没咱说的这么直白。
咋说呢?
捐官这事其实历朝历代都有,貌似从秦朝开始就有了,多少年的时间了。
可那个朝代把捐官这事做到这种地步,似乎也只有清朝了。
其他朝代的捐官大多都是虚职,给个帽子,就像个荣誉奖章的意思这就够了,而清朝的捐官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实缺。
而清朝的捐纳制度打顺治就开始了,所以这事弄的也长,造成的结果也坏。
顺治那会还成,规定士子纳栗入监学习。
后来康熙上去之后,吴三桂那袋挺大个的,这就造反了。
不是说小编看不起吴三桂,还真就是不喜欢这个人,你说一个可以用弓弦勒死旧主的人,这品格能高到哪里去,但他这祸患还真就厉害。
当时康熙的手上可没有多少钱,这就弄了个捐纳,弄了五百多人,大多都是知县,知州这一类的官。
后来这扩大了,您别说知县,知州了,就连道,府的实缺都可以捐。
这没钱到啥程度了。
所以雍正上台的时候,您就能看到国库里头就六百万两碎银子。
说道这里,小编不得不说上一句,清朝十二个皇帝,小编最佩服,最敬重的是雍正这个皇帝。
他把清朝这个拐的有点上弯路的大车,硬生生的给掰到了正规上了,坏就坏在了,他选了一个压根对雍正不认可的乾隆坐了他的位置。
咱不说别的,雍正朝至少在捐纳这块,取消了道,府这个位置的实缺。
而且在整顿吏治上那是下了大功夫,组织会考府,其实就是审计部门对官员审计。
总之一句话,谁敢把脏手往国库里头伸,轻了这就是发配充军,重了这就砍脑壳的干活。
禁铜,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火耗归功这都是在雍正上手办的,他走了的时候,国库那家伙就有六千万两了。
到了乾隆手头上,大家伙都知道清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说真格的乾隆活的太长了,雍正活的太短了。
这说的似乎有点远了,小编表达的意思是,雍正主政十三年,天下虽然还有战事,但对老百姓来说却是最为平稳的十三年。
过了这十三年,战事又起啊!钱又缺了,捐纳制度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通过科举正途当官的比例一再被压缩,通过捐纳得到官职的人员,远远大于了科举制度入选的人员,达到了六比四的比例。
捐纳的危害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而是钻营的问题,捐纳出来的官,有勤政的吗?
也有,您比方说雍正手底下的李卫,但这就是茅坑里头的金子,太少了。
咱举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比方说乾隆那会要打仗了,一瞅国库里头的银子不多了,而打仗的部队要吃饭不是,运输也要钱,咋整?
捐纳这就上场了。
四十旦米来一县官,家里米不多,二十也成,那就是一个京官。
这好回家里扣地皮扫出二十旦老底子陈米,这就凑齐了。
就这些个东西,你说这些家伙上去了的,头一个想法可就不止捞回四十旦或者二十旦米,那是翻着翻的捞回来才成。
不然就不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了。
您说这法子有缺点,难道没有人看的出来吗?
咋没有?
当时就有人提出一个要节省,二一个要搞贸易啥的,但皇帝人家没同意,说多了,要砍脑袋的。
清朝的贪腐,很大的原因就是从捐纳开始的,毕竟做了知县,捞回本,然后再贪,接着弄个知府,成本回来,接着来,跟着再弄个道员。
这种情况就不用小编说的再明白了吧!贪腐成风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老百姓活不下去,您翻开清朝的历史,就会发现,他几乎年年有战争,就没怎么消停过。
其他朝代,好歹还有一个平稳的过渡期,而清朝却没有,此起彼伏的造反,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清朝一个致命的打击。
反过来在看清朝的军队,他们总是在用一支军队代替另一支军队的进行替换。
最开始说的很牛叉的八旗大兵,什么满万不可敌的说法。
可是短短的几年,别的不说到了康熙上手要对付吴三桂的时候,这八旗兵已经抬不上面了。
只能用绿营来代替,就是打明朝投降过来的军队。
这事到了乾隆手上的时候,开始出现乡勇,用来维护地方治安,而绿营也没有了最初骁勇,而是用人数来进行碾压。
再往后,绿营也不成了,出现了淮军,湘军,甚至是新军。
军队腐败速度是如此之快,想来也是少有的。
政治上的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民心没了。
袁世凯深情的那么一跪,清王朝稀里哗啦的就结束了,为什么这么快?
有人说清王朝满人精英的减少,可精英的减少,又因为什么?
被誉为清王朝满人的最后一道长城曾格林沁,他还是个蒙古人,又作何解释?
清朝的没有崩溃得益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咸丰之后,就已经没有了一个实权皇帝,而慈禧的强势仅仅体现在了表面,而触及不到深沉次的原因。
所以但慈禧这个强势的人物,一离开,整个清王朝也就差不多耗尽了最后一点精气神,无力回天说的就是他。
内部的腐坏不说,到了清朝末期外部的压力也不小啊!咱别的不说中日甲午海战,就此一战,咱就背上了两亿多两的外债。
其他的权益咱就不说了,两亿多两啊,你搁那不香?
就说是整顿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能差到哪里去?
结果咱还不上这两亿两,他还想快点还,生怕日本人拿回去不扩军接着再来打咱似的。
于是您就看到了他就去外头借,这一借可是有利息的,三次大借款这就差不多快四亿两白银了。
这些个借款还是带政治目的的,损失的可不止这些钱那么简单的。
而日本人拿到钱之后,兴奋的无以复加,眼瞅着快要崩塌的日本经济就像是吸血鬼一样吸了血之后,不仅活了过来,还年轻了不少。
七亿两的白银啊!你得还上,这就不可避免的要加增税收,而各个有力支持税收的地方被抵押给了老外,比如海关。
这就有了著名诗人黄遵宪说的:括地难偿债 , 台高到极天。
行筹无万数 , 纳币一千年!而倒霉的就是农民了。
清朝取一两银子,到了官员的手上这么一盘剥就变成了二两银子,一半就落到他们的手上。
接着咱就在历史上看到了,更多的关卡,更多的收钱人。
这样的一个政府,这样的一个结构,拿过来能用吗?
不能够啊!他已经烂到了家,唯一的办法把他砸破了,砸碎了,重新塑造一个出来才成。
您说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其实和列强入侵不是清朝灭亡的本质原因,列强没来的时候清朝已经走下坡路了(嘉道中衰)。
但是我想说一点清朝独特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等外敌入侵的话,清朝可能会活得长一些,比如撑个三,四百年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清朝的封建制度最成熟,典型的例子是:太平天国这个巨型民变后,清朝还能撑60年,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
列强的入侵殖民极大的消耗了满清的资源,如果没有外敌入侵,满清把这些资源用在维持统治上,它可能能活得长一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