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什么林黛玉得知晴雯死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红学界一向认可\"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说法,晴雯死了,林黛玉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如若是这样,那么,晴为黛影这种说法也就不成立了,而且也不符合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的创作风格。
第78回,晴雯死后,贾宝玉为其作了《芙蓉女儿诔》,在夜月下,将诔文挂于芙蓉枝上,泣涕念读,这情景刚好被林黛玉撞见,很显然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请注意林黛玉在此回的出场方式,一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小丫环吓得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宝玉细看,却是黛玉。
宝玉问黛玉这诔文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黛玉便拿了原稿细细品读,长篇大论的文章,她只记得一句“红绡帐里,公子多情;
黄土垅中,女儿薄命。
”,两人在这一句的修改上,也显现了黛玉与晴雯的情分。
林黛玉对宝玉说,完全可以用现成的真事,贾府所用的都是霞影纱糊的窗隔,于是建议将“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
于是有了第一改:“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垅中,女儿薄命。
”但是宝玉不敢用“茜纱窗下”,说是唐突闺阁,意思就是怕辱没了闺阁之名,并特别提到黛玉平日对晴雯甚厚,于是有了第二改:“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垅中,丫环薄命。
”。
但是黛玉又不乐意了,说晴雯又不是她的丫头,何况小姐和丫环用词也不典雅。
最后有了宝玉的第三改:“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此句一出,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
林黛玉为何会有如此反应,很显然她GET到了这句的精髓。
“红绡帐里”这句出自宝玉,宝玉对于自己的才华一向没有自信,每次做诗,他总是力撑林妹妹,还不忘记自我调侃。
但这一句并不是指宝玉是庸才,而是鉴于晴雯的身份,她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小的尘埃,没有地位甚至没有父母,而像她这样的女孩,在那个时代在贾府并不是个例。
这是她俗世的一面。
因此,宝玉悼念她用滥熟于世的“红绡帐里”非常合适,亦并无不妥。
但是,黛玉一看,便要将“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俗味瞬间蒸发掉了一半。
茜指代红色,也是红楼梦的主色调,女儿红,血的颜色,悲剧的象征,更是青春的热情。
还记得贾母将黛玉窗户的“霞彩纱”改为“软烟罗”吗?
前者是绿色,后者是红色。
黛玉的更改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品性放入其中,正是她口中所说的“现成的真事”。
我们也看出,这是作者在自觉的将晴雯之死过渡到黛玉身上,从而引出黛玉的看法。
宝玉在林妹妹面前从不说个“不”字,几乎都是顺从。
但是这次,宝玉连说了一二十句“不敢”,他不敢用“茜纱窗下”的原因,是怕唐突闺阁。
宝玉说茜纱窗是黛玉的窗,而晴雯是他的丫环,这样就变成了黛玉悼念晴雯了,因此,他将公子和女儿改成了小姐和丫环来与其相配。
正是此处的关键一改,从身份上对她们做了区分,一位贵族小姐悼念一位平民少女,体现出了黛玉对晴雯的悼念之情。
宝玉为了成全“茜纱”新句,宁愿将自己的情感掩埋,成全黛玉的妙句,并且还把情感做了一个移植,从自己身上转嫁到了黛玉身上,这既体现了宝玉的性格,也是作者有意将晴雯的命运转向叙述黛玉命运的关节点。
但是黛玉觉得这样也不妥,晴雯不是她的丫环,即使对她有情,也不能占用宝玉的情感。
最后贾宝玉将公子、女儿、小姐、丫环都去掉,直接变成了我和你,即“我本无缘,卿何薄命”,这个卿字,在古代是夫妻之间的爱称,是很私密的称呼。
在林黛玉看来,不论是公子女儿,还是小姐丫环,这都是附加在世人身上的符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最后宝玉一改,句中只剩下了“我”和“你”,当脱离了一切的外在形式,还原到两个个体生命的对话时,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任何外在的压力对于他们都是无所顾忌的,只有“我”和“你”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句话,又是从宝玉嘴里说出来,黛玉在贾府又面临重重困境,她听后忡然变色,已然是想到了她和宝玉的结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种非现实的分离在她的心中翻江倒海,对她的触动很深。
一句话改了三次,共产生了四个版本,仔细品读这四个版本,由俗到雅,由浅入深,从梦想到现实,从晴雯的命运到黛玉的结局,都 一一呈现了出来。
贵族小姐也好,平民少女也罢,除却身上的符号,都是彼此的镜子。

参考:
《红楼梦》会有各种隐喻,其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就是这样一个隐喻。
很多人认为这表明两组人之间感情深厚是不全面的。
真正含义是曹雪芹通过描写两对相似的人,来伸张不方便直接描写黛玉宝钗的隐笔,借由晴雯袭人说出来。
?主人和奴才身份天差地远,即便从小一起长大,晴雯死并不见黛玉伤心也是因此!曹雪芹在描写人物关系时,并没有刻意刻画黛玉与晴雯的关系。
只说晴雯经常替贾宝玉往来潇湘馆,传递一些物品。
而黛玉与晴雯互动并不多。
我认为晴雯和黛玉性格相似,两人并不会那么融洽。
反倒是林黛玉和袭人前期一直很融洽。
这一点三十一回一个情节说的清楚。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
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地哭起来?
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
”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贾宝玉,晴雯,袭人三人吵架,林黛玉突然出来解围,晴雯一见林黛玉来就出去了,黛玉也没管她,直接去安慰袭人。
之所以这样,我认为第一恰是晴为黛影的安排。
晴雯牙尖嘴利不饶人,明知自己不对却不会道歉,作者借由林黛玉之口向袭人表达确是晴雯不对的事实。
第二则是林黛玉和晴雯确实没那么交厚,林黛玉第一时间照顾袭人的情绪,表明袭人在黛玉心中更重要。
晴雯死,林黛玉看到贾宝玉祭奠晴雯却并不伤心难过。
还和贾宝玉讨论了《芙蓉女儿诔》的遣词造句。
这难免让人奇怪,林黛玉为什么不伤心?
林黛玉应该伤心么?
我认为林黛玉会感伤一下,并不会太难过。
这就像邻居家去世了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孩子一般,你或者会有一瞬间难过,但并不会哭天抹泪的伤心。
通过林黛玉对晴雯死的淡漠,也让人联想到为何薛宝钗对金钏儿的死的淡漠,了解王夫人为何会毫不留情的撵走金钏儿和晴雯,并不表示他们是坏人,只能说奴才和她们的身份相差太大,她们会有一瞬间的感伤,却并不会太伤心。
王夫人能为金钏儿哭,已经表示主奴感情不错了。
从林黛玉对待晴雯之死的态度表明读者也完全没必要苛求薛宝钗,她们的行为都符合自己的身份。
太伤心反倒有失体面了!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
你的
非常感谢 !
参考:
因为晴雯不算“人”。
三丫头探春说得很清楚了,“丫头就像猫儿狗儿”。
对于《红楼梦》时代的“主子”们来说,死个丫头,最多是跟自己喜欢的一只小猫,或者一只小鸟死掉一样。
叹几口气,就算完了。
要是能为死去的丫头落两滴眼泪,厚赏点银子,就是极慈善的人了。
最明显的就是金钏儿。
她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受辱自杀后,不说王夫人、宝钗、宝玉一干人的反映。
看看一个不相关的婆子,说什么?
婆子说:“跳井?
让她跳去。
什么要紧事儿。
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什么不了的事儿”。
这个婆子算是和金钏儿一个“阶级”的把,她有痛惜一个女孩子的早夭吗?
没有啊,太太赏了衣服、银子,还要怎样呢?
金钏儿的家人,拿了衣服、银子,还要进来磕头。
玉钏儿“继承”了死去姐姐的一两银子的月钱,王熙凤怎么说的?
“大喜,大喜!”然后玉钏儿给王夫人磕头。
王熙凤是没脑子的傻子吗?
当然不是,在她眼中,死个丫头就死 个丫头罗,太太“好心”给她的妹妹两份月钱,岂不是“大喜”。
玉钏儿恨王夫人吗?
不知道,只知道她仍然好好地服侍王夫人,纵伤心,也就在姐姐的忌日上偷偷哭泣而已。
晴雯再好,在宝玉、黛玉内心,也就是个丫头。
所以~~~~~~~··可以参考宝钗对金钏和尤三姐的态度,因为不熟,感情不深。
不过能在祭奠当场“满面含笑”也的确不大厚道就是了。
当然宝玉也笑了,而且他不管晴雯死得多苦,只想她到死都是想着喊着自己名字而非喊着母亲,可见他对晴雯的感情也不过如此了。
说句题外话,看到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我觉得有点讽刺,金钏做错了事被王夫人撵出去跳了井,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糊涂这是她的命术,还拿了自己的衣服给她妆裹,就这样都变成了宝钗继滴翠亭以外最大的黑点,动不动就要拿出来证明她冷酷冷血无情的证据。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黛玉身上,甚至按道理来讲这俩人的关系更好,黛玉的反应还不如宝钗,结果大家的解释就变成了黛玉和晴雯关系不好、下人不是人没必要伤心、黛玉看透了生死所以不伤心、甚至还有为了不让宝玉再伤心等等的解释,这女主角的晕轮效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参考:
!晴雯虽然在红楼梦中被暗喻为林黛玉的影子,但其实并没有体现出她俩之间有特别的连带关系,只是貌似而已并非神似。
晴雯在贾宝玉的心中自然有一席之地,可并不代表黛玉爱屋及乌也待见她,何况她俩儿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好。
再者红楼梦虽然赋有神话色彩,但描写的必定是封建社会的故事,这就造就了晴雯这一悲剧性人物的必然性。
书中的晴雯只是个下人,在封建社会下人是什么?
用探春的话说,就和猫儿狗儿一般,更何况是那么大家族中的猫狗,死了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关键的问题是林黛玉是为情而来,系情的无非是贾宝玉而已。
她流的泪是不少,但几乎都是围绕着贾宝玉一人而流的,本来就是报恩还泪来的,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泪水流给别人呢!
黛玉的笑意 黛玉满面含笑地戏谑宝玉写给晴雯的祭文,并无恶意。
这种情景是宝黛日常,他们之间,除了哭闹就是玩笑,别有情趣。
很显然,林黛玉这是在和宝玉玩闹,林妹妹这个调皮鬼最喜欢捉弄宝哥哥了。
论写作,黛玉是优秀的,没少指点宝玉,尤其在元妃省亲的那晚真是帮了大忙了。
所以,她在探讨祭文的措辞这方面表现得积极活跃。
但这不能说明,晴雯死了,黛玉开心。
黛玉和晴雯的关系是不错的 怡红院起争执,黛玉及时出现,巧妙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宝玉不再提撵走晴雯之事;
晴雯是受宝玉之托给黛玉送旧帕子的可信之人;
宝玉亲口说的,素日里黛玉待她甚厚。
黛玉是个连花落了都很怜惜的善良女子,昔日里关系不错的丫头突然没了,她不可能无动于衷。
修改祭文 表达哀伤的方式不是只有嚎啕大哭一种,黛玉的方式就是作诗,就像刘宇高兴了要跳舞(此梗源于《国风美少年》节目选手),什么《葬花吟》啦、《秋窗风雨夕》之类的。
黛玉辅导宝玉写祭文,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干,是为了帮助宝哥哥,也是为了将祭文改得更加完美,来祭奠去了的晴雯,这样算是对得起她,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抒发了自己的缅怀之情。
宝玉的原文是“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终稿是“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说,将烂大街的“红绡帐里”改成眼前现成的“茜纱窗下”,“茜”是红色,只因自己的窗户是霞影纱糊的。
这霞影纱就是银红色的软烟罗,在刘姥姥游潇湘馆时,贾母科普过,与潇湘馆的翠竹最是相配成趣。
这样一改,就成了潇湘馆里的黛玉小姐多情,奈何晴雯丫头如此命薄了,其实是浅浅地透着黛玉的哀伤的。
黛玉不同意宝玉改成“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一来是因为小姐丫鬟的字眼不雅;
二来是因为晴雯不是自己的丫头,名不正言不顺;
三来恐怕就是黛玉不喜欢称呼晴雯为丫头。
小姐丫头对晴雯来说有种贬低之意,黛玉眼里没有那么深的主仆贵贱、门户之别、等级森严的观念,她对紫鹃是极好的,视她为闺蜜,就像贾宝玉对家里的丫头们也是极为友好的,尊重、爱护她们。
宝黛精神合一,思想进步,对刻板的封建礼教是有共同的反抗意识的。
这是黛玉与宝钗最大的不同。
亲疏有别 黛玉最亲的丫头莫过于紫鹃和雪雁,外面的丫头关系再不错,也是隔了层的。
晴雯是宝玉的丫头,若是换成自己的丫头紫鹃去了,黛玉非得哭昏过去。
生死看淡 黛玉虽感性,却也是个聪明人,生死有命,无能为力。
黛玉这病恹恹的样子,每日用药物补品为继,真的说不好哪日就去了,就去找她了,生死早已不那么在乎了。
她怕的不是死,而是心愿未了,若是宝玉不与自己好了,她是会作践自己的身体的。
哪怕在她和宝哥哥的大婚之夜死去,她也是开心的,幸福的,她会含笑九泉。
就如惜春对入画,入画被撵,惜春无动于衷,小一不信她一点儿主仆之情都没有,只是看开了,迟早会散,先走一步就去吧,她也是要离开的,长痛不如短痛。
所以,对于晴雯之死,黛玉伤感得并不深切。
PS: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
《红楼梦》中为什么林黛玉得知晴雯死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晴雯死亡以后,贾府应该有许多人感到神清气爽,感到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那些被她抢白过的老妈妈们、被她打骂过的小丫头们自不必说,她的主子贾宝玉在听闻晴雯死后,百般诱导一个伶俐的小丫头,直到小丫头说出“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花神”,贾宝玉如释重负,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不用悲伤的理由,开心的笑了。
晴雯之死,既然与他关系密切的这么多人都没有伤心,所以与她关系疏远的黛玉也不必伤心。
黛玉与晴雯有多疏远呢?
纵观《红楼梦》就可以发现,黛玉与晴雯几乎没有交流。
黛玉去怡红院和袭人开玩笑的时候,晴雯的表现是转身就走连个招呼也不打。
黛玉与晴雯的交集,只有第34回宝玉挨打之后,让晴雯去给黛玉送了两块破手绢儿,晴雯还不想去。
“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
到底说句话,也像一件事。
”在晴雯的反复提示下,贾宝玉“撂与”(扔的意思)晴雯两块破手绢儿,让晴雯给黛玉送去。
(贾宝玉刚喝完玫瑰露水,如此清凉又香甜的饮品,明知道表妹怕热易中暑,但就是不送给黛玉)晴雯拿着两块破手绢来到潇湘馆以后,与林黛玉的对话如下:黛玉:“是谁?
”晴雯:“晴雯。
”黛玉:“做什么?
”晴雯:“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
”黛玉:“这帕子是谁送他的?
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
”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
”黛玉:“放下,去罢。
”黛玉与晴雯的对话没有任何亲热的感情,她字数最多的那句话是让晴雯向贾宝玉传达她的客气。
黛玉连一句“费心”都没说,意味着两人的关系陌生、疏离,“放下,去罢”四字写明了黛玉不耐烦。
许多读者朋友因为“晴为黛影”一句,以为黛玉和晴雯的关系很好,其实不然。
“晴为黛影”的真正含义在贾宝玉的身上,是指宝玉对黛玉的感情与对晴雯的感情是一样的。
并不是指她们两个长得像或者指她们两个关系好。
晴雯死后,贾宝玉给她写了一首《芙蓉女儿诔》,刚刚装模作样的念完,黛玉就来了,于是两个人说说笑笑,认真的切磋用词用典,把一篇祭文改了又改,完全不像是给晴雯写祭文,反而像给晴雯庆生一样。
贾宝玉说林黛玉“你们两个亲厚”,也只是为了诱发黛玉的悲伤情绪而已。
(贾宝玉的谎话太多,不必当真)晴雯死亡大家都不伤心是一件非常有深意的事情。
因为晴雯是贾母钦点的贾宝玉的准姨娘,而且晴雯平时仗势欺人的时候,举的是贾母的旗帜、仗的就是贾母的势。
所以晴雯是贾母的代言人,她的言行代表的是贾母的思想与利益。
所以晴雯的死因里面就饱含着阶级斗争的因素。
从她自己把自己弄感冒开始,宝玉三番五次地让她生气、逼着她补雀金裘,王善保家的作为最低层的代表在王夫人跟前告状,王夫人骂晴雯撵晴雯等等,无不暗示着反对贾母独裁统治的人数多、势力强。
晴雯死后宝玉与黛玉不哭反笑,说明贾母的脸面、架子虽在,但是里面真实的世界已经完全崩塌了。
宝玉和黛玉作为贾母最亲的亲人,表面上对她恭敬有礼,实际上早已对她那一套虚假的礼体厌倦、嘲笑不已。
暗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四面楚歌,只等一阵轻巧的微风温柔的吹来,就会将贾母的封建大厦原地爆破化为齑粉。

参考:
在《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宝玉为晴雯祭完《芙蓉女儿诔》后,花影中有人闪出,宝玉一看,原是黛玉,文中写道她:满面含笑。
想起宝钗面对王夫人哭诉金钏之死时,说出一番安慰的话差点没被很多人指责冷血。
可是黛玉面对晴雯的去世,却毫无悲伤之情还面含笑容,果真是黛玉也冷血凉薄吗?
其实不然,黛玉此举,是有几层缘故的:首先,在古代等级分明,下人可以被当做物品买卖的,完全没有人权可言。
虽然贾府没有打杀下人的习惯,而且很多丫头比外头小家小户的小姐还要尊贵,但主子与下人那道鸿沟还是难以跨越的。
对于宝钗,金钏不过是一个姨妈家的丫头,虽然曾送过她衣服穿,但宝钗原是世故圆滑的人,除了金钏她也送过其他丫头东西,并不代表两人熟悉。
而晴雯呢,虽有“黛影”之称,但在文中却极少与黛玉交集,即便一次宝玉遣她送帕,大抵也是因为她不知道宝黛两人的秘密罢了,所以面对两条旧帕,晴雯的反应是:“巴巴的拿两条旧帕去,被她误会取笑她恼了怎么办?
”而黛玉看到旧帕时,心中明了宝玉之意,一时神魂驰荡,不能自已。
所以黛玉与晴雯,完全没有交情可言。
如此,对于晴雯的死,黛玉并不会有什么感触,好比一个陌生人死了他身边的亲友会悲痛欲绝,可我们最多只会感慨两句。
其次,黛玉虽常流泪,可她的眼泪仅为宝玉而流。
黛玉的前前世是颗绛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心中有不尽缠绵之意,知道对方下凡,便请求下凡报恩,要把这一世的眼泪都还给他。
宝玉就是那位神瑛侍者,所以黛玉的眼泪皆因宝玉而流,其他人对于她,都不过过眼云烟。
再次,黛玉对死亡的看法。
在凤姐生日时,宝玉通身素衣偷偷外出祭奠金钏回来后,黛玉与宝钗正看到《男祭》这出戏文,黛玉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对于黛玉来说,生死原不是值得恐惧的事,所以她才能作出各种很“丧”的诗句,什么“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什么“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什么“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都在追求一种哀物理念,一种残缺美,在黛玉的世界里,凋落是没,回首是美,连死亡都可以唯美,黛玉自来轻圆融,喜残缺。
对于祭奠,她追求的不过是精神上的祭奠,而非流于形式。
所以,她用帮宝玉改祭文表达一种浅浅的哀悼。
当然,《芙蓉女儿诔》虽明面上是为晴雯而作,可细纠其内容,全然是为黛玉而作。
故而,在宝玉提到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黛玉脸色陡然变了,仅点头称妙便走。
想来,祭晴雯就是祭黛玉自己,所以,黛玉有什么可哭的呢?

参考:
也不能说一点反应都没有,祭晴雯时黛玉不是到场了吗,而且还和宝玉一起探讨《芙蓉女儿诔》的措辞。
只不过相对宝玉而言反应不那么强烈罢了。
那么,黛玉的反应为什么比较微弱呢?
根本原因是时过境迁,很多年了,没亲身经历,两人没有交集,感情自然淡漠。
《红楼梦》有一种特别的艺术手法叫远响近影,就是把发生在其它时空里的故事放到眼下的时空里来描述。
晴雯之死就是采用的这种手法。
抄拣大观园隐寓的是曹家第一次被抄家,时间是雍正六年正月,到宝玉祭晴雯时己过去十年了。
当年涉及到的丫头不只晴雯,茜雪、芳官、四儿、司棋、入画等一大批人都是受害者。
晴雯是被隋赫德掳走的,她不屈从强权,绝食而死。
我们要注意书中描述这个事件时的荒唐不合理之处,比如,宝玉要撵晴雯,本来撤去奴籍,恢复自由身是件好事,晴雯为什么一头碰死也不出这个门,其实这是反写的,晴雯真正的意思是不进那个门,也就是隋赫德的家门。
再如,王夫人撵晴雯时为什么一言不发?
为什么不去告知贾母,贾母如果留人,王夫人敢不听吗!因为押走晴雯的是官府,贾母都无能为力。
还有,宝玉一个主子,出后角门看晴雯,竟然要花银子买通看门的婆子,岂不是天大的荒唐事!其实宝玉不是出园角门,而是进园角门,那时大观园己赏给隋赫德了。
已死十来年的晴雯,作者为什么让她起死回生,目的是借晴雯来说黛玉,晴雯的外貌、性格、作派等就是黛玉原型的真实面貌。
两者是本尊和替身的关系,又怎么会反应强烈呢!
参考:
!晴雯之死在《红楼梦》中应该算作一大冤案,但作者并没有用更多的笔墨去渲染这件事。
《红楼梦》在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报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描写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后又有了”却见宝玉哭了,说道‘晴雯死了”,到了七十八回时“麝月又叹到:真真物在人亡了!”晴雯之死就被寥寥几笔带过了。
晴霁死后,曹雪芹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宝玉悲伤的心情,众人皆淡漠,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到园中猛见芙蓉花开,当时恰好是八月大观园中池上芙蓉正浓,小丫头见宝玉伤心便也触景生情,骗宝玉说晴雯去做了专管芙蓉花的天神,宝玉听了这话不但不为怪,亦且去悲而生喜,指着芙蓉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她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
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但也免不得伤感思念。
宝玉忽然想起晴霁死后自己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花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灵前去祭吊又别致。
宝玉祭完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唬了一跳,走出来细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
”从此可见晴霁死了,黛玉并没有那么悲伤。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一、林黛玉的性格比较敏感、淡泊、多愁善感、也比较不外露。
曹雪芹,在书中没有写她不伤心,不代表就不伤心。
《红楼梦》善于“真事隐”如果只看表面是看不到真正意义的。
为什么写茜纱窗下,黛玉的潇湘馆就是茜纱,如果写林黛十分伤心痛哭流泪,悲伤欲绝,那就超出了林黛玉在书中的人格特点,也就我们所说的人设,那就未免俗了。
二、《红楼梦》中暗含了诸多隐喻,老夫人讲晴霁的眉眼有黛玉的影子。
其实我们在读《红楼梦》时,总会发现晴雯性格似黛玉,龚人似宝钗,那么曹雪芹为什么在一本书中设计出相似人格特点的两个人,真正的含义也许是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时,由于身份地位的局限无法完全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设计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一样的影子人,这样可以尽情发挥。
那么说黛玉与晴雯就是两个一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两个一样的人相处反而并不是那么融洽。
书中黛玉与晴雯交情没有那么深,又是相似的两个人所以很难动心动肺的伤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我们的一个远房亲戚或者说一个熟悉的邻居死了,会伤心但没有那么伤心。
三、《红楼梦》描写的是大观园里生活着的那不同阶层的人。
晴雯死了,林黛玉看到贾宝玉祭奠晴雯却不显伤心,还和贾宝玉讨论《芙蓉女儿诔》的遣词造句,令人不解。
我们暂且设想以林黛玉的性格她会难过,慈悲之心,人人都有,况且是林黛玉。
不难理解,也许黛玉没有阶级之分,但是作者有,如果作者在书中大书特书死个丫环惊天动地,没有主仆之分了,那么《红楼梦》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薛宝钗对金钏儿的死的淡漠,王夫人撵走金钏儿和晴雯时的冷酷,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同的。
《红楼梦》就是一部社会史,人情史,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在曹雪芹的笔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

参考:
晴雯死了,林黛玉为什么要有反应?
!黛玉为情情,只有有情,才能走近黛玉的内心,而晴雯,虽为黛影,却只是性格外貌有些相似,在感情上,两人还没有袭人与黛玉来得亲厚。
晴雯与黛玉也有几次交集,要么是淡淡的并没有对话,要么就是不愉快的还曾经造成了宝玉与黛玉之间的误会。
第三十一回,晴雯与宝玉袭人三人争吵不休,见黛玉进来,便出去了。
第三十四回,晴雯替宝玉送黛玉旧锦帕,两人也只是淡淡应答,并没有进一步的亲密。
不过,晴雯倒是与黛玉有过一次真正的交流,第二十六回,林黛玉探访怡红院,前去扣门,但晴雯没有听出黛玉的声音,还借宝玉的名义,说不要放任何人进来,并因此造成了宝黛的误会,事后虽然解开了误会,但是黛玉却建议宝玉要好好的管一管院子里的姑娘们,可见黛玉与晴雯不但没有情,而且还有点旧怨,晴雯之死,黛玉怎会有什么反应。
反而是袭人,林黛玉初到贾府,倍感孤独时,是袭人前去安抚劝慰,让黛玉几乎感念一生。
不管袭人如何待她,她都待袭人自始至终。

参考:
很正常啊!因为林黛玉的眼泪只为贾宝玉而流。
林黛玉之所以在得知晴雯死了之后没有什么反应,是因为亲疏有别。
林黛玉一生中流过很多眼泪,除了五(六)岁之前为家人(贾敏)之死而流,余下的时光中,她的眼泪就只为贾宝玉而流了。
林黛玉是谁?
绛珠仙草化身啊!她为什么会来到人间?
报答贾宝玉的甘露之恩啊!怎样报答甘露之恩,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啊!所以,如果你足够仔细,就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尽管林妹妹哭过很多次,但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眼泪都是为贾宝玉而流。
尽管有些人看《红楼梦》会觉得林黛玉小性子什么的,但如果你认真分析的话,林黛玉几乎所有的小性子都是因为贾宝玉。
不是因为什么“金锁”,就是因为什么“金麒麟”,再就是因为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那块玉。
总而言之,林黛玉是痴情、深情、至情的,却不是对谁都有情的。
黛玉“情情”,也就是说她只对对她有情的人有情,而对她无情或者与她无关的人,她没有那么“自作多情”。
宝玉“情不情”,也就是说不管别人对他有没有情,他都对人家有情。
你想啊,林黛玉一个娇滴滴的大家小姐,怎么可能像杜甫一样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操?
即使是出生于地陷之日,有心“补地”的薛宝钗,在听到金钏儿的死讯后,不也照样没有什么感情上的表示么?
原因是什么?
一则阶级不同,古代的奴才就像牲口一样,是属于贵族的财产。
假如王夫人说哎呀我丢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是我结婚时候老爷送给我的定礼,薛宝钗知道了会怎么说?
她会不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姨娘你那么有钱,再买一件就是了。
或者干脆把自己家里相仿的衣服料子拿来,说姨娘你再做一件吧。
再者,人死不能复生,宝钗深知此理,怎么会责备王夫人,让生者不痛快呢?
就像孔子说的,“成事不说”。
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就不要再反复说了。
宝钗理智得很。
二则亲疏关系不同。
林黛玉之于晴雯,就像宝钗之于金钏,只有主人才会对失去的人或物倍感痛心,旁人如何轮得上说三道四?
宝玉之所以为晴雯之死而恸哭,是因为晴雯对他而言很重要;
王夫人之所以为金钏之死伤心,是因为金钏曾经尽心服侍她好多年。
别人失去了东西已经够伤心的了,你一个外人为什么要再说一些让他伤心的话呢?
何况,晴雯之于宝玉,黛玉肯定更关心的是宝玉,所以当宝玉说要不把《芙蓉女儿诔》中的那句“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为“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的时候,黛玉说,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
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
亲疏有别,这也是儒家和墨家的不同之处,对于钗黛,她们只是做出了她们的正常反应而已,何必厚此薄彼呢?
虽然《红楼梦》没有明写晴雯死后黛玉的反应,却写出了晴雯之死带给黛玉的恐惧。
“晴为黛影”,晴雯不仅体态、性格与黛玉像,连结局也与黛玉十分相似。
晴雯至死清白,乃是因王夫人冤枉而死。
黛玉呢?
恐怕也有这样的征兆,毕竟王夫人心目中的晴雯和黛玉长得很像,而晴雯给王夫人的印象可是相当不好的。
我们有理由推断,虽然明着不说,王夫人对黛玉可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
毕竟,她看重的准儿媳是薛宝钗。
晴雯死后,宝玉为她写了《芙蓉女儿诔》,正当宝玉祭奠完毕晴雯的时候,看到花影中有一个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黛玉。
于是二人商议这篇文章的好处,结果商量着商量着,就把“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改成了“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这话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黛玉是何等敏感的人!本来茜纱窗就是她的窗,现在又当着她的面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不由得让她想到自己的命运。
因为她本来就是那多愁多病的人啊!她早知道自己命不长的,甚至在宝玉“诉肺腑”那段,她的内心也说:“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
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所以,晴雯之死,竟然寓意着黛玉之死,《芙蓉女儿诔》非为晴雯,实为黛玉也。
细思恐极。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