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断代探源之所以几十年没有任何成果,就是因为六大探源工程五处放在了河南,在探源上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错误一,把“河洛”当成了“河雒”。
《史记》中讲,“昔三代之君(闲),皆在河洛之间。
\",这个“河洛”,到底指什么地方?
其实黄河早已以它独有的方式告诉了我们,这“河洛”就是指黄河“几”字型包含的地方。
无疑上古时期的河洛指的就是这个“几”字以内包含的地方,而不是洛阳的那个“河雒”地区,秦汉以前,洛和雒是有严格区别和专指的,洛指的是流经陕西的北洛河,雒指的是流到河南的南雒河,故司马迁笔下的“河洛”不可能指现在河南的河洛。
错误二,把古之“中原”当作现在的河南来对待。
《诗经·小雅》中讲:“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这句话说的是漆水和沮水流过的地方,正是周天子居住的地方。
由此可见,最早的中原指的是周天子居住的关中。
关于“中原”就是关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文史中得到证明:明?缪希雍在《葬经翼》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三国演义》:“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

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薛季宣《浪语集》:“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宋?陆游:“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后来,“中原”一词含义不断延伸,包括的地区不断扩大,把广大汉人居住的地方叫中原,把在中原建立的政权称中原王朝,也就是说,古之中原绝不单指的是现在的河南。
错误三,把秦汉以前的河之南当作现在的河南。
中国最早的河之南指的是黄河“几”字型以内的河套地区,西汉对匈奴有一个“河南之战”就指的是这个地方。
炎黄起源于黄土高原渭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共识,在所谓的“中原”搞探源工程,既是六大工程都在河南,又能有什么结果和意义?

参考:
首先,不能否认,陕西在华夏文明历史中“承上启下”的地位。
陕西历史,从西周歧山发端,至今3000年,史书给予认可明确。
3000年之前嘛,陕西的神话传说,陕西的野史杂谈,多如牛毛,扑朔迷离,没有文字佐证,没有信史记载。
其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是个悖论。
中华文明史,绝对不止3000年。
文明探源没有陕西,不足为怪。
陕西的,从不细谈甲骨文和夏商朝,皆因为,这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硬伤,谈论华夏文明,总爱把猿人扯进来,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谈文明,说文化,离不开文字。
文字,是文明的符号,是文明的载体。
六大探源工程,怎么的也该从成熟的文字诞生时期,再往前探吧?
中原河南,安阳3300年之前的商朝殷墟,诞生了汉字的祖宗——成熟的甲骨奇文 !商朝之上,是史书说的夏朝。
夏朝,正渐渐地显露出历史真相。
这个真相,将在中原河南来揭开!当前,华夏文明多元说很时髦,“遍地开花说,星河璀璨说”。
红山,良渚,石峁,陶寺,大地湾,三星堆……非常的遗憾哪,这些个“多元”,又如流星一般,纷纷的划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的无影无踪。
对此现象,史学界无书可考,无能为力,只能依靠考古界来填补,来延伸,来拓展。
地下的文物链会说话,说真话:河南,出土26000年前一串驼鸟蛋壳装饰品河南,出土13500年许昌灵井三维鸟雕;
河南,出土9000年的贾湖七音阶骨笛;
河南,出土9000年的农耕早期小麦种;
河南,9000年郑州的裴李岗文化奠基;
河南,7000年洛阳渑池仰韶村文化承继;
河南,6500年濮阳的蚌塑中华第一龙;
河南,5500年郑州荥阳第一片丝绸;
河南,5300年双槐树的河洛古国;
河南,郑州新郑的人文始祖黄帝故里;
河南,4000年的洛阳二里头夏代文化;
河南,四大古都,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文明历史,均在3300年之上,全国罕见。
中原河南,文物有证:最早的农耕,丝绸,音乐,雕刻,制陶,制酒,天文,祭祀,城址,青铜礼器,成熟文字 ……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
河南,真正的唯一没有历史断层,没有历史消亡的华夏文明发源地!??
参考: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名至实归,甚至无与伦比!中华大地最早的人类遗存,就是西安蓝田的上陈人类遗存,比元谋人早42万年。
2019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秦岭疥疙洞遗址,10—1.5年前,是目前中华大地唯一的十万年不间断的先民遗址,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直系祖先。
华山被尊为华夏根脉,中华民族的圣山。
华夏中华之华,即源于华山之华。
仰韶文化就是以华山为中心分布的。
周朝奠定了华夏民族和中华文化。
周朝分封、同姓不婚,始有国家主导的民族大融合。
以周人华夏族为主体,融合了东夷等各民族,形成新的华夏民族。
西周始有“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礼乐宗法文化、《易经》哲学思想。
这是周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主体,被尊为“文化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文化中国几年,一脉相承,影响至今。
陕西的周人为中华民族贡献了思想和文化;
陕西的秦人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国家政体、社会制度。
就这两项,无与伦比。
还有建都西安的周秦汉隋唐的伟大辉煌,使西安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古都!所以,陕西是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名至实归,无与伦比。
还有,去年提出的中华文明探源最重要的三大文明遗址,是浙江的良渚,陕西的石峁,山西的陶寺(大意)。

参考:
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是陕西、山西、山东,甘肃,河南只能排第四。
河南的历史与陕西相比毫无优势而言,历史上建都陕西的朝代大多强盛(如西周、秦、西汉、隋唐),建都河南的朝代大多暗弱(如东周、东汉、西晋、北宋)。
建都陕西与河南的大一统朝代:西安:秦、西汉、隋、唐;
洛阳:东汉、西晋;
开封:北宋(局部小统一);
郑州、安阳:无。
河南四大古都中,真正能够与西安一较高下的仅有洛阳,西安与洛阳综合历史影响力PK:
参考:
周代才有的陕西文明,文字,儒释道三教,姓氏都是东边传过去的。
它实际文明不如河北的早。

参考:
论文化底蕴,中国,华夏,中原等词汇皆发源于河南,大部分百家姓的源头都在河南,影响中国的思想文化,发明创造,民俗节庆也大部分形成创立于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三皇五帝和上古三代开源之地,已经得到全国人民的共识,陕西历史虽然也很悠久,但是跟河南比就差的太多了,陕西开始作为华夏文明的中心最早始于西周,比河南整整晚了两千年,论文化底蕴,除河南外,众多省份都盖过陕西,如山西,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等
参考:
不矛盾,并不因为没在这挖掘历史就不存在。
这只是断代工程【夏】【商】中的一个环节,而夏、商、周中的【夏】和【商】确实在河南和山西多一些。
夏朝由禹子启开始,禹娶涂山之女生启,有白狐九尾之瑞。
他们主要生活在河东和河南,还有一些可能,就是陕北榆林的神木县。
商朝本身就是东夷集团的,肯定不会跑到陕西来。
想都不用想。
只有周朝,西戎起家,从陇东高原下来住在宝鸡,等待机会大发展。
周朝主要在陕西,但是周朝的史书很详细,基本不需要过多的纳入断代工程中。
所以你不用担心,考古那段时期,就在那段地方寻找,不会因为断代工程而改变历史,更不会改变陕西的历史地位。

参考:
陕西的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过应该是文明的早期,没有留下多少能被称作文明的东西。
随着气候的变化,中华远祖们,都一个个东下,去了中原,争斗,建城,然后留下很多遗迹和文明。
据一份统计,河南的考古遗址远远超过陕西和其他省。
可见中原地区才是文明迸发之地!
参考:
陕西有文化吗?
这其实就是个伪命题!散装、碎片化的历史就不可能孕育出文化!《战国策-韩策》,一段话最能说明秦国的文明程度,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身,妾困不支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
将房事感受用于外交辞令,也只有不懂中原礼仪的秦国太后才能说的出来!
参考:
原因很简单,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早已被历史证明,被人们公认,不需要再拿什么未解之谜去验证。
那些所谓的六大工程,只是为了证明除了陕西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参考:
8500年前的地理环境,太行山以东,只有山东泰山露出海平面,沿海地区还处在汪洋大海之中。
豫地及周边还处在沼泽湿地地带,是乱像壕猪犀牛蜥蜴等大中型动物栖息之地,还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
生活在西海地域的古羌人由西向东漫衍,华夏始祖羌人进入渭河流域,发展了农业。
开始发展了农耕文明时代,其中姬姓人和羌姓人较早进入农耕时代的。
大地湾、马家窑、半坡文化遗址,姜寨遗址,蓝天的原始人遗址,等等都是六大工程的老祖宗。
这些就是他们其中的代表。
才有了后来的整个东北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文化特色。
包括中华大地上的所有人类。
万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