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的赵括真的是罪人吗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之辈吗?
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来分析看下当时的秦赵双方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赵括的用兵部署情况,最后再来下结论,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赵括剧照一,我们先从粮草后勤上来看,赵国运粮据长平约200里的路程,而秦国据长平看似好像挺远的,对吧,但是秦国水运发达,完全可以将关内的粮草经黄河,渭河,汾水等河流运抵河内之地,再由河内运抵长平,而这段路程与赵国运粮路程相当,但是可远比赵国运粮的路好走多了,毕竟赵国运粮还要翻越太行山,而秦国直接走平原,所以在后勤运输速度与消耗上显然赵国要略逊一筹。
粮草储备上,秦国的国策就是“耕战”,还拥有关内,巴蜀,江汉,河东四大上上的产粮基地,而赵国呢,只有邯郸,晋阳两处中中水平的产量基地,另外赵国虽强,但强于军事而疏于农事,赵武灵王的变法改革也未涉及农业方面的,加上之前的上党之战到长平之战这近三年时间的对峙,赵军的粮草消耗是巨大的,所以赵国的粮草支持是存在问题的。
二,赵括面对的局面以及采取的策略,我们要知道,赵括之所以代替廉颇,不是说赵王昏庸,赵国臣子无能啥的,而是廉颇那一套于整个国家来说无益,从将军的角度上看,廉颇的做法没什么毛病,虽说避战不出,好歹损失不大,但是从整个赵国角度上看,那就不一样了,秦国需要速战速决,赵国也同样迫切,所以赵括是背负赵王迫切决战的指令来的,赵括统帅赵军后很快就掌握了所有赵军,不管用的什么方法,这不得不说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吧。
另外为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他的主动出击,赵括不知道秦军用计吗?
这点我们无法确定,但是赵括一鼓作气,乘势追击直扑秦军大营,一旦攻破秦军大营,那么此战结局就已经定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秦军在面对他的如此强烈的攻势,也能拼死咬牙坚持,战后秦军付出30万人的伤亡代价,可见赵军攻击的强烈,我想若不是秦军主将是白起,恐怕在没有谁能有如此大的威望和向心力使得军士不畏死,伤亡如此惨重也能坚持下去的吧,这点也是赵括没想到的,要不然可能他也不会采用如此的战法。
三,赵军在被围四十多天的情况下,同袍而食,若是赵括真那么的无能,那么士兵们面对一个如此无能的统帅,把他们带到如此的绝境,心里会怎么想,还能不乱?
但事实上,赵军依旧还能发动进攻,想着突围,没有任何动乱,直到赵括身死。
最后总数四十五万的赵军还剩四十万人,秦军伤亡三十万。
最后,再说一下,面对秦国这个战国第一强国,无论经济,军事,农业都是当之无愧的一流,统帅亦是有着战神之称的白起,军队人数还多出赵军十余万,还是举全国之力一战。
这种情况下赵国谁能抵挡?
廉颇虽厉害,但是他连王齕都打不过,赵国还有谁?
从上面后勤的分析来看,赵国能抗的过秦国?
扛不住的,我们无法说赵括究竟是不是很强,但是纸上谈兵未免有失偏颇了。

参考:
为国捐躯的赵括不是罪人,他虽然战败了,但是虽死犹荣!按白起的话来说,赵括必须死,否则新一代战神就会产生,对秦国会有致命的威胁!秦赵之战不是赵括发起的,而是赵国接受了韩国割让给秦国的上党地区后,赵国主动发起的抗秦之战!长平之战表面上是上党地区的归属之战,实际上是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是决定天下归秦还是归赵的国命大战! 很多人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实则赵括的领兵作战能力十分突出,团结上下、鼓舞军心的能力也很出众。
只不过实战经验缺乏的赵括面对身经百战的白起还是欠缺火候,被白起步步引诱进入死地,最终葬送了赵国的五十万精锐大军,自己也身死名裂!赵括作为一名军人,一名统帅,他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保家卫国而死是光荣的,不能因为他战败了就把他当成国家罪人!赵括面对的敌军是横行天下的秦军,面对的将领是天下无敌的战神白起,虽败犹荣,虽死犹生!很多人只注意到长平之战赵军五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其中四十万降兵被坑杀,却忽视了秦军战死三十余万,秦卒亡者过半的事实!楚国新军曾在丹阳与大秦锐士相战,楚军战死八万,斩首秦军六万,尽管楚军大败,但是能击杀秦军六万在楚国朝堂看来也是大胜!赵括的父亲首次击败秦军,以伤亡近十万的代价斩杀秦军十万,被赵国朝堂视为英雄!因此赵括的战绩也算十分出众了,以五十万的代价击杀秦军三十万,如果秦军统帅不是白起而是王龁 ,那么秦军休矣!长平之战谁可以救赵国?
当时秦强赵弱,论持久战的话赵国必败;
如赵括那般强攻硬打,结果已经证实必败!因此只能用谋略取胜,齐国孙膑、赵国李牧、汉朝韩信可以率领赵国取胜!
参考: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为得到被韩国“白给”了赵国的上党,秦国主动发难,左庶长王龁受命率军攻打并占领了上党,此地百姓纷纷逃亡赵国,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同年,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廉颇奉赵孝成王之命迎击秦军,双发各有胜负,但还是赵军胜少输多。
七月,赵军连败,廉颇不得已退守丹河一线,赵孝成王对于这样的战绩颇为不满,于是换上了名将赵奢之子,年轻的赵括担任统帅,而秦军则暗自将主帅换成白起,最终赵括中了白起之计,在长平之战中葬送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那么问题来了:“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是赵国的罪人吗?
赵国还有谁能赢得长平之战呢?
”一、名将之后,骄躁轻敌赵奢,战国后期赵国不可多得的良将,阙与一战,赵军在赵奢的带领下以奇兵大胜秦军,赢得漂漂亮亮,赵国上下大振,赵奢得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等名臣良将平起平坐。
赵括是赵奢之子,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身,在其父的影响下,赵括少时便熟读兵法,聪明强识,但父亲还是有着强烈的担心,认为儿子只记书本,并无实践,不可谓善,一日,赵奢对自己的妻子表达了担忧:“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果不其然,赵奢的预感是对的。
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赵交手,秦军高歌猛进,而赵军却节节败退,先是一名裨将被斩,其后赵军四名都尉被杀,两个遏制秦军的据点丢了,之后秦军又发起强攻,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不得已,名将廉颇败退至丹河一线,修筑壁垒,赵军自此固守不战。
前线败仗太多,赵孝成王对廉颇很是不满,正在这时,秦相范雎派人携带千金,在赵国四处散布谣言,说:“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当赵孝成王召见赵括,问退秦军之策,赵括毫不犹豫拍胸脯保证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
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
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不过令赵王与赵括都没想到的是,秦军也在暗地里换上了自己的“杀神”白起,白起命令先头部队佯装败退,赵括信以为真,率军猛攻,被白起率军截断后路,还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等到赵括发现形势不对时已经晚了,只得被迫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
然而赵军外无友援,能无粮草,士兵们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先是指挥军队突围,失败四、五次后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失败并被秦军乱箭射死,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二、赵王无能,士卒惨死长平之战,赵括确实难逃其咎,然而在他之上,还有此战的罪魁祸首,赵国的“无能”国君——赵孝成王。
周赧王四十九年(前266),赵孝成王年少初立,国政由太后把持。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切断了韩国另一块土地,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以此换得赵军攻秦。
赵孝成王召来平阳君赵豹商量此事,本是信心满满的赵王,却被赵豹淋了一头冷水,在赵豹看来,冯亭献上党是为了把赵国绑上船,是想嫁祸给赵国。
赵孝成王听后不是很高兴,又问平原君赵胜,赵胜力劝赵王答应,并说:“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
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
”赵孝成王大悦,复问平原君:“何人可守城?
”赵胜答曰:“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虽不敌白起,但守城足矣。
”因为赵孝成王一时贪恋,引起秦昭襄王的不满,于是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做错了,这也直接导致了赵国大败。
其一便是换下了老成持重的廉颇,用实践不足的赵括代替。
廉颇老成,对守城颇有心得,因此在知道正面战场上不敌秦军时,选择转攻为守,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这一拖便是一年。
秦国不堪战争负担,于是秦相范雎遣人携千金在赵国散布谣言,此时的赵国除却廉颇,蔺相如已是病入膏肓,李牧还未出头,虽有燕国降将乐毅,但赵不敢用,于是赵王力排众议,临阵换将,以自己喜爱的年轻将领赵括代替廉颇,为长平之战的战败埋下伏笔。
其二便是外交的失败,上党之争,起初赵国连连战败,赵孝成王想向秦国议和,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
二是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赵孝成王一时糊涂,选择后者,虽然名士虞卿一再劝谏,但赵孝成王不听,派遣郑朱到秦国求和,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而楚、燕等国惧怕两国联盟,不敢再援助赵国,此时的赵国已是孤立无援了。
其三便是改变了廉颇坚壁不出的布局,任用赵括后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被白起采用诱敌之计,赵军输的一败涂地。
长平之战大败,四十五万赵卒冤死,罪魁祸首还是赵孝成王。
三、分身乏术,无力回天想必有读者朋友会想问:“既然赵括不行,那赵国如果继续用廉颇坚守不出,是不是就能打败秦军呢?
”当然不是,上党之争,廉颇不敌王龁,赵军接连败退,如果换上白起,廉颇更是打不过。
而赵国只能坚守一时,却守不了一世,长平之战历时三年,双方投入数十万兵力,当拖入持久战后,赵国的后勤明显不如秦国,而秦国后方离长平虽远,但转输效率大大高于赵国,双方相持两三年,互相囤积军资,但在决战阶段,还是秦国更胜一筹,想必赵孝成王也看出了这一点,才选择积极出击,不想再拖下去了,不过这也正中秦国下怀,毕竟秦昭襄王都亲自督军了,还下达全国动员令,征全国十五岁
至于谁能为赵国赢得长平之战,在笔者看来,也只有可能是乐毅约定六国联盟,合纵攻秦了,但可惜的是,此时的乐毅是初降赵国,不被信任,名将赵奢已死,其余五国也是自身难保,难成合纵大策,长平之战已是定局。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后,赵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战国格局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而六国灭亡已成定局。
不过赵国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如果赵孝成王继续用廉颇为将,而派使者联合其他国家,还有一战之力,然而无能的赵王一步错,步步错,纵使赵国再有能人,也是无力回天了。

参考: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战略决战。
双方都用了最多的兵力!由于赵括的失误,主动出战的方针使自己慢慢进了白起设下的巨大的包围之中!这一战是赵国失去四十万的军队,是赵国短时间内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抗衡!这样只能说赵括是赵国的罪人了!至于谁能打赢长平的战争!我想换了别人,廉颇或是别的人,只要采取正确的固守防御的战略,秦国怕是一时也难以胜利!
参考:
赵括造就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纸上谈兵”也让赵括彻底背上了骂名。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骂名赵括会越背越久。
赵括真的像历史所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吗,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怪罪于赵括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长平之战赵军溃败,赵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是直接原因或重要原因。
但是如果将长平之战失败的全部原因都归结于赵括的话,未免有点冤枉赵括了。
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统一天下的局势逐渐明朗起来。
当时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也就是只有赵国。
赵国虽然可以和秦国抗衡,但是赵国的国力远远比不上秦国。
在秦国面前,赵国依然是一个弱国。
只要秦国一举打败赵国,秦国就会彻底扫清统一天下的障碍。
幸运女神还是站在秦国一边,很快就送给了秦国一个绝佳的发动战争的借口。
262年,秦国派军队进攻韩国的野王一带。
秦国占领野王之后,把韩国的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切断。
韩国的上党郡已经成为秦国嘴中的肉,秦国随时可以吃到嘴里。
面对秦国的进攻,韩桓惠王特别害怕。
韩王决定丢车保帅,希望献出上党郡换取短暂的和平。
秦国进攻韩国就是为了蚕食韩国,韩国割让上党郡就已经到达了战略目的。
但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
冯亭决定把赵国引入战争,利用赵国的力量对抗秦国,冯亭转而把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冯亭这是典型地临死之前拉一个垫背的,但是他的诱饵实在太大,大到许多人根本无法拒绝。
冯亭的使者到达赵国之后,赵国朝野上下顿时议论成为一锅粥。
赵国平阳君赵豹建议不要接受上党郡。
赵豹认为冯亭明显不怀好意,想把赵国拉入战争,实现自己的目的。
赵孝成王明显要想上党郡,只不过他想找一个人赞成自己的观点。
于是赵孝成王又找到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量此事。
结果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上党郡,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扩充版图的机会。
赵孝成王为了眼前的利益,接受了上党郡,封冯亭为华阳君。
为了稳妥起见,赵孝成王派平原君接收上党,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秦国损失不少士兵,而且消耗不少财力,辛辛苦苦打下了上党地区,结果夹在嘴边的肉被赵国抢了去。
就相当于秦国这个农业一大清早就是准备杀猪、柴火、锅灶、材料等,辛辛苦苦忙活了一整天。
终于等到了晚上,把猪肉炖烂了,秦国把猪肉盛到碗里,正准备吃的时候,赵国这个农夫趁秦国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肉迅速吃完。
赵国吃完肉之后,还抱着一副跟秦朝打架的态势。
这时候秦国能不恼怒吗?
果然赵国的行为彻底惹怒了秦昭襄王,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战国时期最大的战役长平之战爆发。
被惹怒的秦军很快就攻占了上党郡,赵国还没有把上党郡焐热就被秦国夺了过去。
果然不出赵豹所料,赵国没有吞下上党反而将自己拖进了和秦国的战争。
老将廉颇虽然宝刀未老,却也没有抵挡秦军的进攻。
王龁很快攻破了赵军的第一道防线,打败了廉颇。
廉颇只能且战且退,廉颇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固守不战。
长平之战陷入僵持阶段,这一僵持就长达三年之久。
长时间的僵持需要有强大的国力做为支撑,赵国的国力明显不如秦国。
赵孝成王很快就出现了政治上的失误。
赵孝成王主动找秦国议和,结果议和不成反倒让秦国看出来赵国的虚弱,同时也看到了其他各国不敢救赵。
秦昭襄王更加坚定了一举击垮赵国的决心。
我们经常说高手过招拼的是内力,赵国的外力已经处于下风,内力更比不上秦国。
三年的消耗,使得赵国国内接近崩溃,其他国家既不敢借兵也不敢借粮。
赵国此时是战不过、撤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长平前线消耗自己的国力。
此时的赵孝成王对只会防守的廉颇已经大为不满。
赵孝成王只想趁早结束战争,哪怕是小败也可以接受。
虽然秦国的国力强过赵国,秦国也被三年的战争拖个够戗。
秦国也想早日结束战争,秦国想的是却是彻底击溃赵国。
秦昭襄王和范睢都知道不打掉廉颇很难打破僵局,于是他们绝对使用反间计,离间赵王对廉颇的信任。
秦国间谍到处散播谣言说秦国人最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括,如果用赵括为帅一定可以打败秦国。
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坚守不出的战略非常不满,希望早点结束无休止的对峙,他也希望找一个善于进攻的将军取代善于防守的廉颇。
尽管连赵括的母亲都认为赵括不可能重用,病急乱投医的赵孝成王还是决定启用赵括。
赵孝成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命令赵括率领25万大军增援长平前线,这样在长平一线的赵军达到了45万。
为了应对赵国的新变化,秦昭襄王征伐国内15岁
秦国更为重要的变数是秘密换上了人屠白起。
赵括到了长平前线之后,迅速改变了廉颇以守为主的战法,转而发起反攻,以求快速结束战争。
白起根据赵括急于求战的心理,以示弱的方式吸引赵括攻打秦军坚固的壁垒。
白起惯用的招数就是利用坚固的壁垒吸引敌军进攻,然后再以工事为依托然后在预定的区域歼敌。
白起秘密派遣一支25000人的精锐部队突袭到赵军后方,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又命令一支5000千精锐骑兵部队将赵军一分为二。
赵军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守,就地筑造防御工事,等待救援。
赵军在长平被围困长达46天,赵括多次率部队冲杀始终没有冲出重围,赵括被人也被乱箭射死。
赵括被射死之后,赵军失去了主心骨,赵军全部投降。
秦军将投降的赵军全部杀死,赵国45万大军只活下年幼的240人。
当时赵国的总人口也就是300万,这一战造成赵国七分之一的人口损失,三分之一男性人口损失。
赵国从一个强国迅速跌落成为一个弱国,一个待秦国宰杀的弱国。
赵括在白起面前确实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军,白起在短时间内就歼灭四十万赵军。
但是并不能说明,赵括一无是处。
赵括其实有一定军事能力,赵括当年就辅佐赵奢打败了齐国。
麦丘之战如果不是赵括出谋划策,赵奢可能要兵败齐国了。
整个长平之战,赵国的损失固然巨大,45万赵军只活下来240人。
但是秦军的伤亡也不少,史称秦军伤亡过半,也就是说秦军也伤亡了30万人。
当然有可能廉颇也消灭一部分,但是廉颇消灭的秦军肯定是少数。
赵军45万大军中,被坑杀的有40万,战死只有5万。
赵括以5万人的代价造成秦军30万人伤亡,说明他有一定能力,至少不是我们理解地那样。
如果对方将军不是白起的话,战胜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白起号称人屠,也是战国时代最能征善战的将军。
整个战国时代超过100万士兵死在白起手上。
白起打败的将军不计其数。
白起每次打仗的伤亡比都远低于敌人,也只有赵括能让白起如此狼狈。
如果对面秦军将领不是白起而是其他人还真不好说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
其实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赵括没有那么不堪。
赵国换上赵括之后,秦国及时地换上了白起,估计他们也不确定王龁能不能一定战胜赵括,白起则是更为稳妥的保证。
赵括应该有一定军事才能,只不过还要战争的历练。
赵括没有经过战争的历练,就一下子担任45万赵军统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绝大挑战。
别说是赵括,就是白起第一次担任主帅也没有统兵45万。
也许赵括经过战争历练之后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可惜历史没有再给他机会。
其实历史就是这样,有时候胜负就在一瞬间,美名与恶名有时候也在一瞬间。
我无意为赵括翻案,无论赵括是不是名将,他都要为长平战败负责。
但是把长平之战的全部责任都推到赵括头上,也绝对冤枉了赵括。
人的大脑出现了问题,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四肢也是白搭,更何况敌人的四肢更加粗壮。
赵国在长平之败表面上败于军事,实际上是败于政治和国力。
赵国长平战败的根源在于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
比如当时赵国人口也就是300万,而秦国人口达到了500万—600万。
赵国的整体实力比要大大弱于秦国。
如果说非要说谁可以打赢白起,赢得长平之战的话,我觉得韩信可以。
可是韩信是跨时代人物。
就当时赵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来看,赵国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者赵括根本就是最佳人选。
廉颇肯定不行,事实证明廉颇连王龁都打不过,更不说白起了。
赵军在长平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跟廉颇的坚守有一定关系。
廉颇毫无疑问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将军,但是未必适合长平之战,也未必是白起的对手。
如果不是廉颇将赵国接近拖垮,也不会有后来的长平惨败。
说到廉颇,可能会有人马上想到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将李牧。
如果当时李牧处于巅峰状态,我倒觉得李牧可以一战,即使打不赢白起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可惜的是当时的李牧非常年轻也没有崭露头角,当时的李牧还只是无名小辈。
赵孝成王不可能将国家命运交给一个还未证明自己的毛头小子。
乐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几乎灭掉齐国,乐毅已经是名声在外的名将。
但是乐毅毕竟不是赵国人,更何况还是一个刚刚归降的别国人。
赵孝成王也不可能将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刚刚归降之人。
再说了乐毅也不一定是白起的对手。
其他将领更没有如此资历,也没有如此能力和白起抗衡。
赵国的失败不在赵括战败之时,而是在赵孝成王接受上党郡那一刻。
秦赵两国实力上的差距才是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所以当时赵国换谁上都无法改变赵国战败的命运。
唯一能改变的是赵军的伤亡人数。

参考:
在我看来,赵括算不上什么罪人,也算不上什么一无是处的庸才,长平之战的战败他虽然有不小的责任,但换了廉颇也打赢不了,“纸上谈兵”属于黑得太过了;
但虽然当下在网上被热捧,但赵括也算不上什么“虽败犹荣”的名将吧,他算得上一名能力不错的将领,与廉颇相比伯仲之间或是稍逊一筹,很可能是才华横溢,但弱点是缺乏临阵经验,也有点自视甚高。
赵括能奋勇战死在突围的前线,也算没有辱没他父亲赵奢的威名了。
从根本上看,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都无法打赢长平之战。
第一,武安君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赵括和廉颇的水平离他都有不小的差距。
廉颇虽然也是赵国历史上有数的名将,但遇到秦军却患得患失,严重缺乏进取精神,迟早会被秦军耗死;
而赵括呢,长平之战的结果已经证明了他不够敬畏战争,尽管有一往无前的进取心,试图打破“等死”的窘境,但因为缺乏临阵经验,又陷入了“找死”的局面。
第二,秦国的国力比赵国要高出一个层级,如果打持久战,时间站在秦国这一边。
军力上赵军算得上战国中后期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军正面打野战的强军,但经济实力是赵国的硬伤,长平之战打了几年,赵国就陷入了粮荒。
因此,在国力逊于秦国的前提下,赵国要击败秦国,第一要速战,靠廉颇这样的持久战显然是等死;
第二点可能更要重要,既然国力有差距,赵军必须有一个至少不逊于白起的主帅,敢于出奇兵,敢于用险,才可能“以弱胜强”。
显然,廉颇和赵括都不合适,能力上的差距肉眼可见。
那么,此时赵国还有谁?
很多网友都喜欢“臆想”李牧。
没错,李牧的确是战国同时代唯一一名能和白起相提并论的名将,出奇兵是他的招牌人设,如果长平之战由他唱主角,赵国或许就可以出奇制胜,至少打个平局。
但问题是,长平之战结束于公元前260年,此时的李牧在赵国北方边境可能还是一名中级军官,且不说此时的李牧是否有20年后那样威猛无敌,赵国君臣如何能极具慧眼的在人堆里把此时并不出名的他挑出来,并敢于连升数级让他提前二十年挑大梁?
是不是有点想多了?
当然,如果真的可以,虽然非常不合历史逻辑,我倒是愿意相信李牧将军能够力挽狂澜。
因为,他是李牧。

参考:
我一直很奇怪一点,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为一个一辈子就打了一场葬送了赵国的失败战争的败军之将叫屈?
好像如果没有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就是战国末期赫赫有名的将军似得?
事实上在实际的战场上,赵括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
真正厉害的是他爹马服君赵奢,赵奢可是比廉颇还要厉害几分的狠角色,而是是史书中少有的在战国后期大败秦军的将领。
但是马服君赵奢对自己儿子的评价是什么呢?
赵奢是非常的看不上自己的儿子的。
赵括在他爹活着的时候就经常和他爹辩论军事理论,有时候他爹都辩不过他。
但是他爹也说了,真正的战场和你在这儿辩论是两回事。
这句话真的是战场的金玉良言。
我们后来宋明时期不就是这样吗?
一帮没上过战场的文人老是用自己的认识想象战争。
但是真上了战场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参考北宋韩琦的好水川之战。
这也和我们现在很多给赵括翻案的人一样,其实他们对战争的理解都太过理想化了,真正的战争远比你理解的更加残酷。
首先论军力来说,当时天下只有赵军可与秦军一争高下,通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军军力大增,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但是秦国在经济上可比赵国要强一点。
这得感谢司马错将军,拿下了蜀地,获得了千里沃土。
如果说商鞅变法给予了秦国制度上的优势,那么司马错将军拿下蜀地,就为秦国打下了经济基础。
这是秦国的经济优势。
但是赵国就完全没有胜算了吗?
也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大家在为赵国和秦国军粮问题辩驳的时候,其实你们都没有地理常识,可能都没看过当时的地图。
长平这个地方离赵国的邯郸非常非常的近。
反而距离秦国的咸阳就非常非常的远。
秦军的补给线是赵军无法想象的,赵军运输如果消耗一个粮食单位,那么秦军就要消耗十个粮食单位。
所以在这个领域中,赵军和秦军的优势其实是互相拉平的。
因为秦军要是从蜀地运粮,就要先把粮食从四川盆地跨过山脉晕倒咸阳,再顺水而下运到长平。
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麻烦,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高速铁路,很多关山隘口都没有打开,把长江流域的物资运送到黄河流域,困难、时间、损耗可想而知。
所以你说赵国在流血,秦国同样也在流血。
就好比一个一百五十斤的人,身上开了一个一公分的口子在流血,和一个二百斤的人,身上开了一个五公分的口子在流血。
两人对峙互殴,看谁的血先流干。
赵国受不了,秦国也受不了。
所以在军粮上来说,不是赵国国力的问题,而是赵国和秦国谁先忍不住。
这个忍不住可不是说国家见底儿了,而是好比两个都在挨打的人,谁先喊怂。
很显然,秦国是那个宁愿被打死也绝对不喊怂的硬骨头。
所以这个问题上,不是赵国国力多少的问题,而是赵国的骨头没有秦国硬。
再来说说廉颇的战法问题。
现在说廉颇的战法是耗费国力什么的那些人,其实根本就不懂战争。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尤其是这种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官是要非常非常谨慎的。
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断送了国家。
合格的将军都会和廉颇一样,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是绝对不会盲目轻易的出兵的。
真正的战场就好像宝剑出鞘一样,一旦出鞘那必然是要见血封喉的。
整天拿个剑乱吓唬人,那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很多人说廉颇打不过王紇,这个话是没有依据的。
如果理由是三年都没打过王紇,那王紇三年不是也拿廉颇没办法吗?
而且廉颇这三年也不是光闲着的啊。
你们仔细看看,廉颇打造了一个非常立体全面大纵深的防御体系,百里石长城曾经让白起都头疼不已。
所以廉颇的战法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除非秦军拿大炮轰,拿飞机炸。
而如果秦军因为后勤而坚持不下去了,那么等待秦军的很可能就是失败。
为什么呢?
因为漫长的撤退线的问题。
长平离邯郸近,离咸阳远。
离赵国近,离秦国远。
秦军等于是远征。
一旦因为无粮而撤退,那么赵军完全可以在漫长的撤退路线上进行追击。
当然这也是廉颇当时的策略,只是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去事实。
那么到底是秦国撑不住了?
还是赵国撑不出了?
很多人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都选择性举例。
只说了赵国用赵括换了廉颇,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说你看就是因为赵国撑不住了,所以才用赵括换了廉颇。
对于这种人,我想说他们真的很无耻。
活脱脱的文化流氓。
因为他们隐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赵国之所以换掉廉颇,是因为一个人。
其实在这场消耗战中,真正最先受不了的是秦国,而并不是赵国。
但是秦国比较硬骨头,也比较聪明。
秦国贿赂了赵国的宠臣郭开,游说赵王,才让赵国用赵括换了廉颇。
而并不是赵国因为撑不住了才主动用赵括换下廉颇。
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其他的分析。
如果赵括真的是什么名将的话,那秦国干嘛要用赵括换下廉颇呢?
换一个更厉害的赵括给自己找刺激?
增加打赢长平之战的难度?
觉得廉颇是个休闲版的没意思,赶紧换成赵括这样的地狱版才够劲儿?
这道理就说不通嘛。
再说说赵括的战法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拿赵括立刻就能掌管军队来说明赵括的军事能力。
其实这并不能说赵括的军事能力多强,而是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的军事制度非常的强。
军队里有非常严厉的军事条例,对上级的服从,对命令的传达都是有严格的执行要求的。
所以你们说的赵括立刻都能掌握军队什么的,还是那句话你们把军队和战争当成了过家家。
这不是你们村王二麻子和人干仗吆喝了几十个小痞子。
军队是令行禁止的。
再来驳一下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依然在赵括的掌控这件事。
第一个观点还是赵军军事制度的问题。
还有就是当时的七国可不是之后的大一统天下。
那时候的七国就是七个国家,和咱们与日本的状态一样。
而且秦国是以首级作为战功凭证的,所以和秦军打仗往往只会死不会伤。
而且赵军被围困,这里要重点说一下。
一般打仗都是围三缺一,给敌人一个逃跑的希望,让敌人的斗志没那么强烈。
但是白起在长平之战可不是围三缺一啊。
层层包围,摆明了要全歼所有赵军。
所以赵军只能团结,只能拼死,再没有其他出路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军会造成那么大的伤亡的原因。
如果白起围三缺一,那么秦军的伤亡肯定没有这么大,而且也会赢的很轻松。
但是歼灭赵国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就不可能实现了。
所以赵括的军事能力在这些方面是无法被证实的。
那么什么能证实赵括的军事能力呢?
有赵括一来到战场就积极的和秦军决战,想毕其功于一役。
首先这点就能看出赵括的无能,和军事能力其实并不佳。
廉颇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先派军队和秦军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攻防,来了解秦军的战术能力等,才制定了符合战情的防御策略。
而赵括一上来就想决战。
连个最起码的侦查分析都不做。
即使你要决战,也肯定是先考虑打哪儿,再考虑打哪儿,避其锋芒,攻其软肋。
但是赵括怎么做的能?
带着全部的精锐死磕秦军正面。
这和乡村里的小流氓打架有什么区别?
结果被秦军战术欺骗,详装败走,被秦军引诱到预设战场。
这不就是无能吗?
赵括的这种集团抱团的打法,其实已经是非常过时的了。
是春秋时代的战争。
春秋时代就是大家都集团抱团,摆开阵势。
而此时的战场早就不是那个时代了。
看看白起怎么打的,先引诱赵军进入预设战场,再派人拿下赵军后路故关和百里石长城,再派人切断赵军和粮草的联系,堵住赵军包围圈。
那是花样百出啊。
就好比《亮剑》里面国民党将领说李云龙,有本事拉开架势打一场,你这样打法不讲究啊。
拜托这是战场,不是军事学校。
赵括就像是一个军事学校的优秀学生,成绩很好。
但是他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连个屁都不是。
而你们却非要为这么一个没有社会实战能力的人来辩驳。
我承认他在军事学校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他是一个庸才。
赵括是不是赵国的罪人呢?
是,也不是说起来历史很好笑,在北宋被金军围困汴京,第二次汴京保卫战的时候。
北宋不思良将守城,却派了一个叫郭京的江湖骗子,用六丁六甲之兵和金军对战,结果当然是金军大破六丁六甲兵,攻下汴京,俘获北宋皇族。
那么郭京是不是罪人呢?
是,但是真正的大罪人是朝廷的君和臣。
赵括也是一样。
赵括作为长平之战赵国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肯定是要负上责任的,他跑不了,你就是说破天,有再多的理由,但是是他断送了赵国的举国男子,更何况这里面还有赵括自己的军事战术战略错误的问题。
所以赵括肯定是赵国的罪人。
但是这场战争最大的罪人却是赵王和赵国的文武大臣。
其实在上党问题上来说,赵国君臣就有错误。
上党原来是韩国的领土,秦军攻打韩国,切断了上党和韩国的联系,上党已经是飞地,是秦军嘴里的肉了。
但是上党郡守却不想投降秦国,主动接触赵国,想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王在平原君赵胜的撺掇下,果断收下了上党。
用平原君的话说,不拿白不拿。
但是问题在哪儿呢?
秦军费了老鼻子劲儿了,又是出军队又是出钱粮的,打了一通,眼看上党就在嘴边了,肉被旁边那个一毛钱都没出的赵国给吃了。
我想秦王只要不是个傻子二百五能咽的下这口气?
放谁身上谁都咽不下。
果然秦国举国震怒了。
而韩国也和赵国不答应了。
因为上党本来就是韩国的领土,一个省长私下里和其他国家勾结,你赵国凭什么拿走我韩国的领土?
所以才有了秦国和赵国围绕上党开启的战争。
后来秦国打下了上党,但是赵国不服气,要和秦国接着打。
这才有了长平之战。
为什么长平之战赵国在对峙的情况下,不体面的结束战争呢?
因为这就是赌博,刚开始下注一百,然后就越下越多。
最后赵国的家底儿都下下去了,在赵王看来,我出了这么多钱这么多人,连个毛都没赚到太亏了。
这也就是赵国的第二个错误。
在上党争夺失败后,其实是可以结束战争的。
第三个失败,赵国态度上的失败。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并没有秦国这种全国上下举国动员的态度,反而在政治上左右摇摆,不坚定。
而其他各国的感觉是,这双方是不是要谈判啊?
那我还要不要帮忙?
如果我军队派去了,人家和谈成功了怎么办?
所以如果说罪人的话,赵王是罪人,平原君是罪人,赵奢是罪人,郭开更是罪人。
那么谁才能为赵国赢下长平之战呢?
首先先说简单的吧,在将军层面来说,当然是廉颇了。
因为廉颇的战略战法没有错误。
即使是白起也没有办法。
即使打赢了廉颇,而秦国也再无一战之力。
彻底推出历史舞台。
这是白起和秦昭王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代价太大了。
再说说平原君赵胜吧。
这个人很有意思。
每次读到这个人的时候,我都特别回味一下。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其实是平原君的错误导致的。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很爱占便宜的人,对于上党郡的态度是不拿白不拿。
缺乏对事态后续发展的把控和认识。
但是他考虑问题的利益却是从赵国的利益角度去考虑的。
因为拿下上党是对赵国有利益的。
平原君对上党不拿白不拿的态度,一方面是占便宜,另一方面可能是对赵国国力和军力的自信。
但是因此而因发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威胁是他没有想到的。
在长平之战前期,平原君赵胜其实是一个不太正面的角色,正是因为他的错误,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但是在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保卫战中,平原君无疑是赵国的英雄。
他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懦弱的潜逃,而是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积极的奔走与魏楚各国,帮赵国找来了救命的援军。
在信陵君入邯郸的时候,史书上有一个记载,是平原君赵胜身披盔甲,背着箭囊亲自迎接的。
可见当时平原君是站在战争第一线的,他为他的国家承担起了责任,此时的平原君形象是无比高大的。
我经常说,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一流,平原君赵胜二流,孟尝君田文三流,春申君黄歇不入流。
如果平原君可以在长平之战早期,早早拿出他后期的风姿,或许历史可以改变。
也许长平的失败让他成长了不少吧。
最后说说赵王。
其实长平之战,最重要的人就是赵王。
我累了,不想多说了,写了那么多字确实很累。
意思你们肯定都明白。
如果赵王够英明,长平也许不会失败。

参考:
“长平之战”乃是战国中后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作为秦国统一之路上的最大敌人,此战之后赵国就此一蹶不振,而赵国主帅赵括则在此战之后落下个“纸上谈兵”的骂名。
那么,“长平之战”的战败责任,真的全在赵括一人吗?
事实上,回顾整个长平之战的过程,赵括其实只不过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罢了,赵国战败的更大责任,其实在于赵国朝堂,最为致命的便是决策失误和情报滞后。
最终,赵括为自己的轻敌冒进付出了生命代价,但赵国朝堂的责任却无人追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两千年前的战争。
秦赵为争夺上党大打出手,廉颇接连战败后固守不出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出兵攻占韩国野王,导致韩国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桓惠王无奈之下,便意图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退兵。
谁知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反而想将上党献给赵国,进而促成赵韩联手抗秦。
赵孝成王接见了冯亭的使者后,先后询问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的意见,赵豹认为冯亭此举意在祸水东引,因此建议拒绝冯亭的献地请求;
赵胜则认为既然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十七城,何乐而不为,因而主张接收上党。
赵孝成王最终采纳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
其实,赵国选择接受上党,并非君臣短视。
作为战国中后期的两大强国,秦赵之间必有一战,秦赵双方对此心知肚明,事实上自赵国胡服骑射崛起后,秦赵的明争暗斗便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既然战争无法避免,那么自然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作为秦赵天然分界线的太行山,便成了秦赵的争夺焦点,其中太行山防线对赵国而言更为重要,尤以“太行八陉”中的滏口陉、井陉两条通道最为致命,毕竟赵国都城邯郸距离太行山太近了,一旦秦军越过太行山,邯郸以西将无险可守。
秦国攻占野王后,便已经将太行陉掌握在了手中,一旦上党郡也落入秦国手中,秦国便可凭借地利随时进攻井陉或滏口陉,进而翻越太行山,局势将对赵国极为不利,而这才是赵国选择接收上党的根本原因。
当然,赵国也预料到了接收上党,必然会招致秦国的报复,因此在接收上党的同时,便派廉颇驻守长平,防备秦国的进攻。
事实上,赵国此时在军心士气方面并不输于秦国,毕竟几年前赵国刚刚在“阏与之战”中击败了秦国,更何况“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白起)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
赵国接收上党的举动,果然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昭襄王先是于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派兵攻打韩国以示惩戒,又于次年初派左庶长王纥率军攻打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入赵国,赵国军队则在长平负责接应。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王纥奉命向驻守长平的赵军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则命廉颇迎战,“长平之战”正式爆发。
廉颇为防备秦国进攻,早已利用地利优势,构筑了汾河、空仓岭、丹河三道防线,准备以逸待劳,然而局势的发展却令廉颇措手不及。
同年四月,秦赵先锋于玉溪河谷交战,结果赵军战败,裨将茄被杀,汾河防线告破。
六月,秦赵又在空仓岭以西交战,赵军再度战败,秦军在攻破都尉城和故谷城之后,顺势攻克空仓岭防线,俘虏赵国尉官四人。
连败两战的赵军不再与秦国主动交战,而是依托丹河防线抵御秦国进攻,但丹河西壁垒还是于同年七月告破,又有两名尉官被俘。
眼看无法抵御秦国进攻,廉颇命令军队死守丹河东壁垒的同时,命人沿百里石长城构筑防御工事,并随后主动放弃丹河东壁垒,率军撤入百里石长城一线,坚守不出,疲惫秦军。
此后,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始终坚守不出,长平之战开始进入对峙阶段。
赵国决策失误导致“五国不救”,赵国迫于压力决心换将从此后局势发展来看,秦国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显然要比赵国更为充分,秦国虽然距离前线较远,但凭借关中和巴蜀两大粮仓,再加上疏通渠道采取水路运输,后勤补给反而比赵国更快、更为通畅。
廉颇想要以逸待劳,结果赵国反倒先顶不住了,陷入了补给困难的境地。
由于国内的压力,赵孝成王对于廉颇这种消极防守的打法极为不满,不仅多次遣使责备廉颇,甚至一度想要亲自率军与秦军决战。
楼昌连忙上前劝阻赵王,表示你亲自率兵也无济于事,不如派遣使者与秦国议和。
虞卿则坚决反对楼昌的建议,他认为秦国这是铁了心要打赵国,与其议和,不如派人游说楚国、魏国等合纵攻秦,迫使秦国撤兵。
然而,赵孝成王最终还是采纳了楼昌的意见,派遣使者郑朱到秦国求和。
秦国对于六国合纵,自然也是极为担心,我怀疑秦国之所以没有一开始派出白起,便是为了防止六国合纵,毕竟在主力军队派往长平的情况下,留下白起驻守国内,也能一定程度震慑列国。
为了防止六国合纵,秦国隆重接待了赵国使者郑朱,对外做足了戏份,搞出一副秦赵正在议和的假象。
结果,赵国非但没能与秦国议和,反而使得赵国落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
而秦国在得知列国不会出兵救赵的情况下,则更加坚定了一举击溃赵国的决心。
眼看求和不成,赵国朝堂再度陷入了争执之中,一部分大臣表示应该全力支持廉颇的坚守之策,另一部分大臣则建议更换主帅主动与秦国决战。
在国力已经无法支撑持久战的情况下,赵孝成王最终倒向了主战派,如此一来,赵国换帅已成必然。
秦国探子很快便发现了赵国朝堂的变化,于是在范睢的建议下,秦昭襄王立即派人前往邯郸散播谣言,表示秦国最害怕的便是赵括领兵。
由于赵括的父亲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军,而赵括本人也早已名声在外,因此在秦国的有意促使下,以赵括取代廉颇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影响到了赵国朝堂决策。
于是,赵孝成王亲自接见了赵括,询问其对此战的看法,赵括则回答说,“如果对阵白起,我或许有所担心,但如今来的是王纥,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孝成王对于赵括的回答极为满意,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果断派赵括接替廉颇担任赵国主帅。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在全国动员之后,赵括带着20万援军开赴前线,正式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将。
秦昭襄王得知赵国果然换将,则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纥担任尉官副将,同样率领援军赶赴长平前线。
赵括轻敌冒进进入圈套,白起把握时机击溃赵军赵括抵达前线之后,立即对军队各级将领进行了调换,改变了军中制度和廉颇的作战方针,开始为主动出击开始做准备。
而白起则继续以王纥顶在前面,自己则隐藏在暗处,命令士兵加固丹河西壁垒,为赵括布下了一个大大的圈套。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秦赵双方开战之初,动用的兵力绝没有百万之众,否则即使以秦国的国力,也不可能如此长的时间,而且秦赵双方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夺上当郡的归属,并未打算以此战来赌国运,秦赵双方最终决战的百万兵力,乃是持续增兵后的结果。
由于赵国的情报工作实在太差,竟然对于秦国增兵和换帅一无所知,赵括在以为秦军主帅仍然是王纥,且自身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加上赵括本就肩负着与秦军决战的使命,最终导致赵括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
当赵括主动发起进攻后,前线的秦军稍加抵抗便开始迅速后撤,赵括毕竟是第一次领兵,不觉秦军有诈,在首战告捷的刺激下,立即挥军对秦军展开追击,一直追至经过加固的秦军壁垒前,这才停下了脚步。
久攻秦军壁垒不下,赵括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或许他还是不知秦军已经换帅,但肯定发现了秦军兵力的变化。
意识到上党的赵括,立即便想率领军队撤退,但白起又岂会给他机会,一旦赵军撤退,以逸待劳的秦军便立即出动,不求杀伤赵军,只是死死咬住赵军,不使其顺利撤退。
由于秦军壁垒前有丹河流过,导致赵军进攻必须渡河作战,如今撤退又要重新渡过丹河,然而面临秦军的骚扰,赵军根本无法顺利渡河。
无奈之下,赵括只好一边率军与秦军交战,一边沿丹河向上游移动,意图通过长平关撤回百里石长城。
白起发现赵括意图后,先令一支2.5万人的军队突袭赵军长平关,由于赵军主力尽出,长平关很快被攻克,随后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北段也落入了秦军手中。
与此同时,白起又命一支5千人的轻兵,直插赵军主力与辎重部队结合部,切断赵军后勤补给的同时,掐死了赵军的退路。
至此,赵军主力被彻底围困在了“秦壁垒-百里石长城防线-韩王山”这个狭小的三角地带。
凭借着地利优势,白起在兵力基本与赵军持平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赵军主力的包围。
由于秦军的防线全部基于有利地形设置,赵军此时想要突围,已是绝无可能。
眼看突围不成,赵括只得命令大军就地建造营垒,转入防御,以待救援。
而秦昭襄王得知赵军主力被围,且粮道已经被切断之后,则亲自来到河内郡,对当地百姓大肆封赏,征调十五岁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在断粮四十六天之后,饥饿交加的赵军甚至已经到了互相残杀为食的地步。
赵括知道,援军已经无望,如果继续坚守下去,赵军必然将要崩溃,于是只得将剩余的赵军分成四队,打算进行最后的突围。
赵军在轮番冲击四、五次后死伤惨重,但仍然无法成功突围。
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占据有利地形的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主将战死而立即陷入混乱,剩余军队只得向秦军投降。
此战的结局不用赘述,赵国降军除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被放回赵国外,其余全部被坑杀。
综上所述,赵国于“长平之战”遭遇惨败,其中固然有赵括“轻敌冒进”的责任,但绝不是赵国战败的主要责任,更为关键的是赵国朝堂的决策失误和情报工作的严重滞后。
在“五国不救”和对秦军变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想要在决战中击败秦军,根本不是换帅就能解决的,更何况当时的赵国将领中,李牧尚且年轻、还未出名,名将乐毅刚刚弃燕奔赵、其心未附,赵国又换谁呢?

参考:
感谢!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其彻底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而唯一能够与秦国掰手腕的战国,因此而退出了争霸行列。
长平之战的失败,许多人将其归咎于赵括,认为是他的无能而葬送了四十多万将士的性命,以及赵国的未来,赵括成了赵国的罪人。
纸上谈兵的赵括成为一个流传后世两千多年的笑话。
但事实上,赵括只是在替别人背锅!诚然,作为主将,长平之战导致赵军全军覆没,赵括是肯定要负责的。
但战败的责任并不应该由他一个人承担,赵王才是导致这场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如果不是赵王野心勃勃的想要和秦国争霸天下,就不会有上党之争,更不会发生长平之战。
第二,赵王在外交上的失败导致其在面对秦国的时候没有帮手。
(魏、韩、楚皆畏秦,齐恨赵曾参与乐毅伐齐,燕国与秦国交好)。
第三,赵王听信谗言,临阵换帅。
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更何况是用年轻的赵括换下名将廉颇,且不说军心是否会因此动荡,赵括连能否服众都是个问题。
第四,赵王目光短浅,缺乏魄力。
长平之战乃是秦国与赵国的国运之战,这是一场豪赌。
拼实力,更拼胆量。
当时秦昭襄王倾举国之力,年十五岁
虽然是有着防备匈奴的考虑,但是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明显战胜秦国更为重要。
而赵王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赵王来承担。
赵括虽然也有过错,但他至少奋勇杀敌,为国捐躯,不失为一条爱国汉子,他不是罪人。
至于谁能让赵国赢?
自然也是赵王,比如他如果搞好外交,此战绝对有神算。
比如韩魏两国,可以骚扰秦国后勤,齐国的粮食可以帮助廉颇坚守。
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要么强攻,要么撤军。
再比如他调来代地铁骑作为预备机动不对,想必白起也围不住赵括,跟别说坑杀这数十万降卒了。
再退一万步讲,赵王要是不用赵括换廉颇,即使战败,最多把上党吐出去,也不至于损害国家之根本。
想来实在可惜!当然,这也是我的纸上谈兵!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
参考:
谈秦说汉(250)“长平之战”赵军被屠四十五万,作为前线最高统帅,空谈误国的赵括当然是罪人。
打败秦军虽然很难,但也有可能。
只要赵孝成王决策得当,在接收上党之后做好周密的军事部署与后勤支持。
“长平之战”或可避免,最起码不会输得这么惨。
当然,把国运之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一个阵亡的将军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但赵括连累了这么多的士兵跟着送命,肯定有责任。
同时,名将廉颇也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让一个没带过兵的赵括上前线,还要速战速决,赵孝成王应该自我检讨下。
接收上党与布防的考虑不足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跨过黄河,占领了韩国的野王,截断了上党郡与韩国都城新郑的联系。
悬浮于黄河以北的上党孤立无援,而秦军又日日推进,上党郡守被迫无奈,打算带领上党十七个城的军民一起向赵国投降,开始赵孝成王比较犹豫。
于是找平阳君赵豹商量,赵豹思想比较传统,认为无缘无故得到的利益不是什么好兆头,不接受为好。
赵孝成王又找平原君赵胜沟通,赵胜认为天下掉下大馅饼,不要白不要。
这个想法恰恰跟赵孝成王不谋而合,就立即派赵胜前去接收上党郡。
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龁率军向上党开进,但发现到手的却是一些空城,所有人口,物资全部转移到赵国去了,赵军名将廉颇屯兵长平之边境驻守,以接应上党逃过来的军民。
于是向赵军发起进攻,几次打败赵军,斩杀了一员副将与四名都尉。
这里赵孝成王犯了两个判断错误,第一自己有没有能力吃下韩国的上党?
第二接收上党之后为何不在上党设防?
第一点可以理解为贪心,第二点可以理解为不想过度刺激秦军,或者在长平设防地势更有利。
如果是后者,廉颇坚守是意料之中的。
临阵换将,改变防御以致敌人有机可乘秦军兵锋太盛,廉颇退守营垒当中,与秦国打起了消耗战,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国的短板是土地面积相对没有秦国宽广,粮食储备不足,兵员也有限。
秦国的短板是长途作战,粮食及兵员补给极为不便。
所以,秦、赵两国都希望能速战速决。
于是,秦丞范雎用计,派人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大将廉颇,只怕熟读兵书的赵括。
赵括从没有领兵打过仗,但军事理论确实有深入研究,赵孝成王稍微过下脑子也知道不应该派一个无实战经验的人上前线统兵,但秦国贿赂了赵王的宠臣郭开。
赵括之母亲劝说赵孝成王不要派一个只会“纸上谈兵”赵括,否则会误了大事赵家也担待不起,但赵孝成王听不进去。
赵括率二十万增援的部队到达长平,从气鼓鼓的廉颇手里接过指挥棒,更换前线所有的一线指挥官,改变了原有的防御部署。
这时秦国也调派了更有指挥经验的武安君白起来到长平,替代了王龁为总指挥,王龁降为副将配合白起工作。
白起派出诱兵挑战,赵括亲率大军追击,被引进了地形对秦军有利的包围圈。
秦军以二万五千人正面迎敌,五千骑兵断了赵军的归路。
伏击地在一条狭长的山谷内,两头是都有秦军把守,赵军无法突围,只能等待援兵。
秦昭襄王听到赵军已经断了粮道,亲自征发河内十五岁
而赵孝成王听到长平战事失利,军中无粮,十分着急。
其实这时赵国也没有粮食了。
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搬来救兵赵孝成王向齐国、楚国借粮,齐国不给借,而楚国也拖拖拉拉不表态。
中原诸侯总是这样,没有事到临头,就置身事外的样子。
其实这时候,各诸侯国结盟共同伐秦的话,不但可以解开长平之困,趁秦军主力在长平之际打进函谷关也很有可能。
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都在内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
赵括组织轮番进攻,无法突围。
于是亲自率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赵军全线崩溃,士兵全部投降。
然而,白起却下令将四十万降兵全部坑杀,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娃娃兵回到赵国。
这里赵孝成王又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不应更换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接替廉颇;
第二,赵括陷入包围四十六天,也没有另派有经验的将领到前线协助。
这时赵国还有廉颇、乐羊等经验丰富的将领。
第三,没舍下血本向诸侯求救,导致国运之败。
写在最后赵括空有军事理论,没有实战经验,导致“长平之战”失败的根源在赵孝成王的决策失误与用人不当。
其实秦军会不会进攻赵国,跟赵国接不接受上党,真的关系不是很大,但赵孝成王既然贪图了上党,就应该下令廉颇移兵上党郡境内布防,不能让战火燃到赵境。
“长平之战”既然已经发生了,临阵换将就要再三考虑清楚,最起码要派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国运之战怎能派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实习生呢?
最重要的是要与诸侯结盟,只要能搬来救兵,还有什么不能送出去呢?
打败了还不是要被抢走。
所以,能帮赵国赢回“长平之战”的,其实只有赵孝成王自己。
重新征发一批新兵,再派出大将廉颇或乐羊率兵奔赴前线,与被包围的赵括部形成反包围对峙。
同时不计成本向诸侯求救,只要诸侯出兵,秦军一定不敢恋战,必定回师保护关中。
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说搬不动救兵了,后来邯郸之围时,救兵不是都来了嘛。
2020/10/29我是在秦砖汉瓦里拾荒的“谈秦说汉”,欢迎大家
作为赵军统帅的赵括,是否需要承担则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赵括是否适合担任主帅。
现在很多人认为赵括能统帅45万大军,并且在围困的时候还能组织五次突围,所以赵括能力很强,但真的是这样吗?
那为什么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与赵括同时期的人会对赵括军事能力表示不信任,这些人说的都对吗?
首先是赵括父亲对赵括的平价,赵括父亲赵奢是赵国大将,他在家的时候曾经与赵括讨论过军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的评价总结一句话就是赵括对战争不慎重,将战争简单化。
那么历史上的赵括是怎么样呢?
在赵王决定将赵括任命为将军的时候,赵王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
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
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括的回答中木空一切,说的轻描淡写。
到战场之后,对待战争不慎重的情况的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一改守势,直接率领大军进攻秦军,结果被秦军40万人的大军,被白起2.5万人就截断赵军的后路。
白起为什么会2.5万人就如此容易截断40万人的退路,可以是地形优势,但是更为关键的应该是赵括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致使后方兵力空虚,被白起有机会用2.5万就堵住了退路,而更为夸张的是,白起用5000人的骑兵就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这就表赵括行军前后间距大,给了白起分割的机会。
怎么解释赵括军队出现的这种情况呢?
我们可以说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秦军先去引诱赵军决战,然后佯装失败,赵括看到秦军失败,就率领大军追击秦军,而赵军是一个以骑射强大的军队,赵括率领的骑兵在前面追击,后面是步兵,并且由于骑兵与步兵速度的差距,两军出现了断裂,最后都进入了白起的埋伏圈。
赵括的轻率大军出击,一方面忘记穷寇莫追的道理,一方面又不能防范后方脱节的问题,这不正体现了他对待战争不慎重的态度吗?
也就是这种态度加上赵括的自以为天下无敌(“对待白起还要考虑对付一下,打败王龁不在话下”这话说的何等狂妄),最终落入了白起的包围圈。
赵括母亲对赵括的评价是不能恩赐补下,私心很重,不能笼络人心。
这种情况在赵括得宠的时候自然体现不出来,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高位的时候,他指挥和安排人听他的也多,而当他处在困境中还有人听他的就需要个人的威信和恩惠。
那么赵括在战场上的情况怎么样呢?
刚上任赵括就对人马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就是将廉颇的人换下去了,将自己的人换上来了,所以前期候指挥军队还比较顺利,但是围困之后就不一样了。
到第五次冲锋的时候,赵括已经是要自己上了,是主帅的赵括为什么要亲自冲锋呢?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一旦出现一点意外,整个军队就垮了吗?
我想赵括也清楚这一点,他选择自己带队,原因要不就是没有人了,要不就是没有人愿意冲锋,所以赵括才必须自己带队上。
(这一点很多人会说是要鼓舞士气,建议参考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兵团被围剿,有那个是最高长官带头冲锋,因为长官带头冲锋是送死,一旦出现意外,整个大军立刻失败)从赵军最后投降还有40万人的情况看,赵括当时应该手下有兵,所以赵括当时的情况更有可能是手下人在前面几次冲锋失败之后,不想在继续冲锋,这种情况下赵括只有自己冲锋。
造成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赵括不能笼络部下,不下自然不会为他拼死效力。
赵括在被包围的时候,也印证了蔺相如对赵括“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的评价,当赵括在被白起少量人马切断分割之后,赵括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是中计,等到发现之后赵括也没有称秦军立足未稳发动攻击,而是被包围之后安营扎寨,之后被饿的不行,才发动攻击。
总体而言从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言,赵括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而他的轻敌和大意,最终让赵军陷入包围,在包围圈中赵括又不能突围,最后使赵国四十万大军被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赵括绝对是赵国的罪人。
赵国或能取胜之人只有两个人,即是蔺相如和乐毅,蔺相如再次出访诸侯,谈论结盟的事情,避免赵国被孤立,而乐毅可以率领军队袭扰秦军。
可惜蔺相如病重不能远行,并且在当时失去了赵王的信任,而乐毅是新降的将军,又不能受到重用,最为关键的是赵王一心想速战速决,所以才会派遣同样速战派的赵括上任。
这样看来,赵国的长平是一个死棋,其实赵国还有一步可走,就是退军,撤出长平,日后在找秦国决战,可惜当时双方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都不愿意收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