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关羽、张辽投降无损他们光辉的一生但于禁投降却成为一生的污点

多说无益,这就看谁说话顶事了,站在谁的立场说的。
历史是谁编写的了。
三国归晋,晋的源头是魏国,关羽、张辽投降的都是曹操,曹操后人建立的魏国,晋朝是在魏的基础上创立的。
也就是说晋朝是魏的继承者,那也就是投降的晋朝。
历史是有晋朝创立的、编写的,那自然就有晋朝说话的权力了。
于禁被关羽捉拿投降的是蜀国,那表明就是魏国的叛徒,自然也是晋朝的叛徒。
后来蜀国被魏国灭了,那自然也就没蜀国说话的份了。
关羽、张辽投降的是曹操,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候。
这说明他们两个也就是投降了以后的魏国,也就是后来的晋朝。
按晋朝来说,属于弃暗投明,说关羽是投降了汉献帝而不是曹操只是戏话而已,一个说词罢了。
曹操知道,关羽也明白,我也清楚。
关羽此人得益于历代对他忠的推崇,瑕不掩玉,使他的忠掩盖住了他的投降污点。
虽然时间不长,但终归是投降。
关羽、张辽投降没有污损他们的光辉型像,于禁却是一生的污点,这些只是在上你们说的,我照你们的题答的,实际不碍我的事,你们题目说的事情是有历史來决定的,历史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各有说词,成者王,败者贼。

参考: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一本好书,罗贯中讲故事,说的跟真的一样,后人谈论三国之事,奉圭而信之,说而不倦,可见其影响深远啊。
关羽、张辽、于禁,演义中有名,三人皆有降史,先说关羽,当初,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曹操允之,关公引数十骑来见曹操,曹操亲自出辕门相接,关公下马入拜,曹操慌忙答礼,后,关羽知刘备下落,挂印封金,只赤兔马自留,过五关斩六将,辞曹归刘,这事就让曹操自己说,也不得不叹关公为义人。
再说张辽,当初,高顺、张辽共事吕布,兵败为曹操所擒,高顺不降遭杀,张辽看在眼里,也毫无惧色,他大骂曹操国贼,真有英雄气概,曹操怒欲杀之,亏得玄德拦住,云长跪地求情,曹操遂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文远感其意乃降。
后说于禁,当初,曹操封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救樊城,在庞德箭伤关公之时,于禁怕庞德抢头功,鸣金而不追杀,这说明于禁不磊落呢,后,关云长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关公升帐而坐,刀斧手押来于禁,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公曰:汝怎敢抗吾?
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
看官们,你们听听演义中,于禁所说之话,这不就是软骨头吗?
今有后人小编小子,云三人皆有降史,关张降而名无损,于禁降身留污点,质疑之,何因呢?
作者罗贯中先生,心中有想法,借笔抒意,后人观之,齐生暇想也!
参考: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三国历史中,于禁被俘投降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何同样是投降,关羽和张辽就无损光辉形象,而对于禁却成了一生无法洗刷掉的污点,如此苛刻,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于禁同事不同命,事出必有因三人同样都是被俘投降,然而于禁与关羽是表面相似但实质不同,与张辽是表面不同并且实质也不相同。
下面就来逐一分析:·关羽:关某忠义无双、威震华夏!关羽被俘投降曹操,其实是令人同情的。
因为当时,刘备假意投靠曹操,然后瞅准攻打袁术的机会便开溜了,并且重新夺回徐州。
虽然再度占据徐州,又恢复了海阔天空,但是刘备知道这下和曹操算是彻底闹掰了,回头曹老板一定会来收拾自己。
△曹操先下小沛,再破下邳,完胜刘备于是刘备任关羽为下邳太守,镇守徐州境内,自己则领兵驻扎在豫州的小沛,以增加自己的战略纵深。
尽管是全力以赴了,可惜刘备最终还是被曹老板的东征给一波打残了。
刘备北上青州,投奔袁绍,而关羽则战败被擒。
由于史料中缺少详细的战斗记录,@清山雅舍推测当时刘备在小沛输得太快了,关羽在下邳力战坚守,可能也是为了给刘备争取逃跑时间,所以才没有早早逃走,否则没道理在前线的刘备都逃跑了,而在后面的关羽却被抓住了。
与关羽一起被抓的,还有刘备的妻子。
关羽被抓投降,可能也有留着有用身保全主公家眷的意思,但是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此处仅做推测。
△关羽那么,这次投降为何没有影响关羽的形象?
1、关羽是在坚守城池后被抓的,且被俘时刘备不知去向,其家眷还需要有人照应,不过这一条有推测成分,只作部分参考。
2、曹操很赏识关羽,对他十分礼遇,这在无形中为关羽镀金,使得关羽的形象拔高了一截。
3、关羽为报恩,在白马帮助曹操阵斩颜良,立下大功,算是忠义有为。
4、关羽在得知刘备还活着,且在袁绍处时,便立刻带着刘备的家眷归队,在曹操的默许下,反而成了一段忠义寻主的佳话。
5、关羽在后来,屡立战功,尤其是荆襄之战威震华夏,更是耀眼夺目,且最终为蜀汉尽忠,也算是彻底将自己洗白了。
·张辽:我张文远之名,可止小儿夜啼!△张辽张辽的情况比关羽还要清白些,因为在曹操杀死吕布后,张辽才投降的曹操。
本身吕布薄情寡义、用人疑人,就是公认的昏庸之主,张辽完全没有同吕布一起赴死的必要和意义。
要知道在最开始,张辽和吕布还是同事关系,都是汉廷的军官。
后来跟随吕布,也只是在吕布麾下任职,而张辽始终尽力职守,作战勇猛,并无对不起吕布之处,反而颇令人欣赏。
而高顺同吕布一起赴死,是因为高顺曾受吕布提携之恩,有吕布家臣的意味,这是个人追求问题,张辽完全不适用。
何况张辽在归顺曹操后,忠心不二,灭袁氏,破乌桓,威震逍遥津,以致于“辽来辽来”的大名远播日本,可以说其丰功伟绩一点不逊色于关羽,因而其光环也是耀眼非常。
·于禁:我……我恨洪水和庞德!△庞德于禁真的是时运不济的典型,因为他输的方式冤、输的时间也寸。
襄樊之战,于禁在带兵支援曹仁时,已经是左将军,假节钺的头衔了,位居五子良将之首,其他四将最高只得到假节的头衔。
可惜,关羽用一场大水直接淹了于禁的麾下七军,天灾级的打击直接把于禁打蒙了,望着四处汪洋、哀鸿遍野,只得束手投降。
有观点认为,于禁投降是为了曹军将士的性命,不得已为之。
@清山雅舍也比较认同这样的推测,因为关羽当时也确实全盘接纳了降兵,要知道关羽当时缺粮,还接收这么多人,说不好就是于禁投降的条件,以关羽的性格,自然会遵守承诺。
然而,就算这种推测成立,也无法洗刷于禁的污点,理由如下:1、于禁在失败时,已然是曹魏位高权重的大将,身份显赫,荣宠备至,一旦投降对曹魏声望和士气的打击较大。
而关羽、张辽投降时,实质都是中级军官,都还在创业阶段。
2、曹操的失望和曹丕的嘲讽,对于禁名声的打击很大,毕竟被两位帝王认证为叛徒,还能有什么好名声。
反观关羽处理得很讲究,刘备和曹操也都很配合,没有上位者的指责,只有上位者的褒奖。
张辽就更不用说,吕布已死,人死如灯灭了。
△汉江两侧一马平川,雨季洪水泛滥,驻扎在樊城附近的于禁躲无可躲3、于禁在被孙权送回去后,曹丕小心眼,没有再起用他,反而把他给抑郁死了。
因而于禁没有机会用大胜之功,来为自己翻盘。
4、庞德一定是于禁最不想看见的人,因为原本投降之事还没有那么扎眼,但是庞德一个新进之将都知道舍身报国,一下子反衬得于禁黯淡无光。
结语综上所述,于禁之所以不能像关羽、张辽那样,在投降后洗刷自己的污点,是因为洗刷污点是需要一定代价的。
关羽用的是威震华夏的军功、两位君主的器重和为蜀汉抛头颅的壮举,而张辽不但没有背叛的污点,还以军功和忠诚铸就了自己忠诚善战之名。
反观于禁,既没有机会再搏军功,也得不到君主的赏识,因而只能郁郁而终,晚节难保了。

参考:
我觉得这主要看他们投降时的态度。
其一,是对原有主人的态度。
不论是兵败,还是被俘,都不是出于本心,都是战斗到力竭无助的最后关头。
始毫不背叛原来的主人,即使将要被杀,也不会动摇跟从原主人的初心和信仰。
也即不背主。
其二,是对自己生命的态度。
面临即将被杀,对内心的信念坚定无悔,不贪生、不怕死,不为了乞求活命而卑微地放下尊严。
也即是条汉子。
其三,是对劝降者的态度。
对劝降者的人格、品行、志向、才能较认可;
对方必须是真正了解、敬重自己。
必须要以发自内心的诚意和礼遇相待。
也即不被小看。
关羽、张辽,虽然被俘,后也投降,但他们做到了
历史上,当曹操得知于禁兵败投降后,哀叹良久,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由于其贪生怕死而主动投降的表现,所以不被后世所认可,一直被人们诟病。
一家之言,欢迎来喷!??????
参考:
一个是公司倒闭了你还不允许他找个新工作?
一个是公司老板疑似跑路了你还不允许他找个新工作?
一个是公司把他提拔很高还给他钱和人让你做项目,他做赔了还想跳槽到对手单位,这你能忍?

参考:
因为于禁的投降行为严重背离了封建社会普遍的忠君思想,所以为世人所不齿。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两句话,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无论大治之世还是大乱之世,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都是崇尚并欣赏忠义之士的。
于禁与曹操的渊源于禁是曹操刚讨董卓时就投奔曹操的,差不多是和夏侯惇他们同时加入曹操集团,是曹魏集团的元老。
于禁位列“五子良将”,是曹魏集团中仅次于曹氏夏侯氏的重要人物,位高权重,深得曹操器重。
曹操待于禁可谓“国士”。
于禁投降的时机建安二十四年,羽帅众功曹仁于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
这个时候,是曹操修养生息了十年,才刚刚从赤壁之战的大败中恢复了元气。
这是曹操最需要胜利的时候。
于禁投降的影响作为曹魏集团的元勋,五子良将于禁的投降对曹魏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襄樊的位置实在太过重要,于禁的投降让曹操不得不在朝堂讨论迁都的事。
要不是曹仁后面硬抗住了关羽的攻击,守住了几乎不可能守住的襄樊,曹操就只能迁都了,三分天下可能就不存在了。
同样是因暴雨水涨被擒,于禁的先锋庞德选择了大骂关羽坦然赴死。
作为被曹操多年以国士相待的于禁,却选择了向关羽摇尾乞怜苟且偷生,这就不怪世人议论纷纷了。
张辽是主公吕布已经被灭,所在势力已不复存在,被绑后也曾大骂曹操,最后感曹操恩义而投降,这在古人看来是情有可原的,并无不妥。
关羽因刘备惨败生死不明,不得已“约三事”后投降曹操,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一有刘备消息就杀颜良诛文丑而去,更是忠臣义士的典范。
张辽、关羽的投降与于禁的投降完全不是一回事,于禁被后人骂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参考:
在三国的历史上,许多将领都经历过被俘投降的事情。
其中最有名的三位将领分别是关羽、张辽和于禁。
他们都曾经被俘过,并且投降了敌人。
但是,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并没有让他们的名声受到影响。
相反,他们因为自己的战绩被选入古代的七十二名将。
可是于禁却遭到了大家的唾弃,屈辱的死去。
幸与不幸,为何差别这么大呢?
一、关羽、张辽、于禁被俘投降的过程。
关羽被俘是在曹操讨伐刘备的时候发生的。
当时刘备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都。
他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并没有回到许都,而是杀了曹操的守将车胄,袭取了徐州。
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袁绍大兵压境,准备发动对曹操的进攻。
曹操在与部下进行讨论后,迅速发兵打败了徐州的刘备。
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将关羽包围在下邳。
曹操爱惜关羽的人品武艺,用计将关羽围困在土山之上。
经过张辽出马相劝,关羽与曹操“土山约三事”,投降了曹操。
在此后,曹操为了收服关羽,给了他优厚的待遇。
但是,关羽的心一直不为所动,最终千里走单骑,回到了刘备的麾下。
张辽被俘是在吕布灭亡的时候。
吕布在与曹操、刘备联军交战中,接连失利,便躲入小沛坚守。
由于他对部下刻薄寡恩,遭到了部将的背叛。
在白门楼上,他被部下捆绑起来送交曹操。
虽然吕布百般乞怜,曹操依然将他与陈宫、高顺一同杀死。
同样是被俘的张辽却显得大义凛然,他一边痛斥吕布的卑躬屈膝,一面对曹操破口大骂。
被激怒的曹操拔出宝剑要杀张辽,却被刘备、关羽等人拦住。
曹操也借坡下驴,放过了张辽,张辽也因此投降了曹操。
在投降曹操之后,张辽的待遇并不高。
但是张辽依靠自己的能力,不久便脱颖而出。
他在战场上屡建战功,白狼山之战中,他冲入敌阵,斩杀了敌方主将蹋顿单于。
而在防御合肥的时候,他多次打退东吴的进攻。
在孙权亲自率领十万人马攻打合肥的时候,张辽率领七千多曹军进行抵抗。
他先是率领八百敢死队杀入孙权的大营,逼得孙权拿着长戟跑到高冢上自卫。
在孙权屡攻不克撤军的时候,张辽又在逍遥津奇袭孙权,险些杀了孙权。
从此之后,孙权放弃了攻打合肥的企图,把目标转向荆州。
在张辽晚年患病期间,孙权还心有余悸的对部下嘱咐,张辽虽病,不可轻视,要大家小心。
于禁是曹操的老部下,他被俘是在襄樊之战期间。
在这一场战役中,关羽出动了三万多水步军,攻打襄樊的七千多曹仁守军。
当时曹操身体有病,和主力一起滞留在关中。
曹操派出了于禁、庞德率领的七军精锐兵力,共计三万人。
这已经是曹操心中异姓将领带兵数量的极限了。
于禁、庞德的军队来到襄樊前线,暂时阻止了关羽的攻势。
曹仁为了获得掎角之势的援助,派于禁率领援军驻扎在城北十里的地方。
但是于禁不熟悉当地的地理情况,在汉水暴溢的情况下,军队遭到了洪水的淹没。
关羽出动水军,轻易地俘虏了于禁和他的部下。
于禁见到关羽后,立刻就向他投降,乞求活命。
关羽虽然没有杀他,还是将他投入荆州的监牢。
庞德则面对关羽威武不屈,关羽劝降不成后,只得将庞德斩杀。
于禁在荆州之战后,又落入了东吴之手。
在孙权向曹魏投降后,于禁回到了曹魏。
不久,他被曹丕羞辱,气病而亡。
二、关羽与张辽的投降为何没有遭到他人的非议。
关羽和张辽投降的情形各有不同,他们没有遭到他人的非议,情况也有所不同。
不过,他们的投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保有自己的忠义名分,这也是其他人说不出毛病的地方。
关羽在投降曹操的时候,是在刘备兵败的时候。
这个时候刘备下落不明,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投降了曹操。
但是,关羽在投降的时候,和曹操“土山约三事”,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因此,关羽的投降并不是无条件的投降,而是有着前提条件的。
关羽的条件主要是申明自己的忠义立场,他投降曹操只是权宜之计,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依然要回归旧主。
曹操为了收服关羽的心,答应了关羽的条件。
在得到关羽后,曹操想尽了办法来笼络关羽,可是关羽一直不为所动。
曹操为了试探关羽的真心,特意派关羽的朋友张辽去试探关羽。
关羽明确地说,自己绝对不会背叛刘备,但是由于受了曹操的厚恩,一定要立下战功报答了曹操才离开。
张辽怕曹操加害关羽,为此犹豫了一夜,最后才告诉曹操。
曹操得知后,不但没有怪罪关羽,反而更加敬佩关羽。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报答了曹操的恩义。
随后他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去投奔故主刘备。
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大丈夫来去分明的举止,得到了天下人的敬佩。
而张辽的被俘投降,也并不是主动屈膝投降。
他面对曹操的威胁,毫无惧色。
只是在刘备、关羽的劝阻下,曹操的主动致意,亲自释放张辽的绑缚,脱掉自己的衣服给张辽穿,张辽感到了曹操的诚意,方才投降的。
而且张辽的投降,是在故主吕布已经死去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张辽对吕布的忠义名分已经丧失了,张辽已经成为了自由之身,有了重新选择主人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张辽选择曹操为新的主人,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
而且张辽在日后的战争中,依旧保持了对主公的忠义,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三、于禁的投降为何遭到大家的诟病。
可是,与关羽和张辽的投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禁投降后,大家对他的评价。
曹操在得知于禁投降,庞德就义的消息后,感叹说自己和于禁相知三十年,谁知道临危处难,还比不上一个庞德呢?
而关羽根本就看不起投降的于禁,直接把他送进了荆州的监牢。
在于禁落入孙权之手后,又多次遭受孙权部下的侮辱。
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遭到对方的呵斥。
等到于禁终于回到曹魏的时候,在短短几年的煎熬后,于禁已经须发皓白,形容憔悴。
他对着曹丕哭泣顿首,可是也没有得到曹丕的原谅。
曹丕虽然假意对他进行安慰,还拜他为安远将军。
可是曹丕派于禁出使东吴,在走之前,让于禁去拜谒邺城的高陵。
在陵墓中,曹丕让人画上壁画,里面是襄樊之战的场景。
其中有于禁投降时的丑态。
于禁看后,羞愧愤恨而亡。
即便是这样,曹丕还是不放过他,给他一个恶谥为厉侯。
那么,为什么于禁的投降遭受了大家的鄙视呢?
这里面有着以下的几个原因。
首先,于禁的投降是主动投降。
于禁是被俘之后,因为贪生怕死而投降的。
在这个时候,他暴露了自己的本性。
与关羽和张辽视死如归的形象不同,于禁为了活命,对关羽摇尾乞怜,让人对他的行为感到鄙视。
其次,于禁辜负了曹操的信任。
在曹操手下的将领中,除了他最信任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位亲族将领外,于禁是最受曹操信任的异姓将领了。
在曹操时期,于禁统帅的七军,是异姓将领中所率军队的最高数量。
而且,于禁也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位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
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对于禁是何等的信任器重。
在襄樊之战中,曹操因为身体有病,无法迅速赶到前线。
因此他才派出于禁率领军队去增援襄樊。
在战斗中,于禁、庞德的七军被关羽消灭,二人被俘。
庞德跟随曹操的时间,要比于禁跟随曹操的时间短得多。
可是庞德却威武不屈,英勇就义。
于禁则卑躬屈膝,乞求饶命,这让曹操十分意外。
因此,曹操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
正是有了庞德的对比,才使得于禁的表现让人感到无法容忍。
这也是东吴君臣鄙夷于禁的原因,更是曹丕耿耿于怀的原因。
因此,曹丕才会采取那种手段,对于禁进行严厉的谴责。
这也是对那些首鼠两端的人员的警告。
第三,是于禁的表里不一让人倍加鄙视。
我们看于禁的历史记载,在被关羽俘虏之前,他的行动堪为当时的道德典范。
他带兵有方,作战勇敢,是曹操信任的名将。
在曹操作战的时候,进军的时候,于禁经常担任先锋,在撤退的时候,于禁经常担任后拒。
而且,于禁遵纪守法,对纪律执行很严格,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这使得他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可也让其他人对他十分惧怕,也不得大家的人心。
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他对待自己的朋友昌豨。
他的朋友昌豨背叛了曹操,曹操派于禁去讨伐他。
昌豨因为和于禁是老朋友,就去于禁那里投降。
大家都认为昌豨既然已经投降,就应该把他送到曹操那里发落。
可是于禁却借口曹操的法令,被包围后投降的敌人不赦免。
于是,于禁哭着将昌豨斩杀了。
曹操听说这件事也叹息说,昌豨不来找我投降,去找于禁也是他自己的命运啊。
于禁做事如此不近人情,堪称遵纪守法的道德典范,却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做出了令人可耻的举动。
他的投降,远比其他人的投降更让人深恶痛绝。
再加上他平时的作为,已经让大家感到非议。
在这个时候,大家自然对他落井下石,不会同情他一分一毫。
结语:在三国时期的三位名将关羽、张辽和于禁,都曾经被俘投降过。
可是关羽和张辽依然成为三国的名将,而于禁却身败名裂。
这中间的原因主要在双方投降的情况不一样,对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体现上。
关羽投降曹操是有条件的,他在投降曹操的时候,毫不掩饰对故主的忠诚。
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才走,体现了大丈夫来去分明的性格,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誉。
战略的投降则是在吕布死后,自己已经没有了故主的羁绊。
同时由于曹操的诚心招揽才投降的,也不失大丈夫的本色。
可是于禁的投降则完全两样。
于禁是曹操最信任的异姓将领,也是唯一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异姓将军。
可是在兵败被俘后,他却为了活命主动投降关羽,完全辜负了曹操对他的信任。
而且他在平日里道貌岸然,一直充当着道德典范,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
当他的形象崩塌的时候,就更遭到了大家的唾弃。
于禁最终也没有多活几年,在最后这几年中,他备受心灵的煎熬,真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啊。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

参考:
汉末三国魏晋时期,以战乱、动荡、黑暗、恐怖的灾难著名于世,痛定思痛的朝野上下认为解决问题还是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办法就是完善“礼乐”、主张“孝悌”,人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到人的道德和喜怒哀乐。
对于频繁出现的军队高官们的道德有了评判的标准:“玉可碎,不可改其白。
”按照这个标准,所有战争中投降的军官,性质都是一样的。
这道问题中关羽、张辽、于禁都有投降行为,但是,只有于禁的后果很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抛弃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描述表现,只用真实的历史具体理解三位将军的投降行为。
一,张辽张辽表字文远,是今天山西省朔州市的人。
年轻时为当地政府的一个郡吏。
刺吏丁原看见张辽勇武过人,便征召他到军队担任“兵曹从事”(司隶校尉手下的员工),奉丁原命押兵丁一千到京都交给何进,由于何进已经被杀,而当时董卓已经进京,于是张辽带着这一千兵跟随了董卓。
董卓失败后又跟随了吕布,曹操在下邳打败吕布,张辽投降,被任命为中郎将。
这时张辽才二十八岁。
也就是说从建安三年(198),张辽成为曹操手下战将开始,一直为曹魏集团效力了二十五年,直到黄初三年(222)病死于前方战场。
这二十五年中,由于与曹操彼此之间十分融洽,取得了镇守合肥逍遥津战争中,以七千人对抗孙权十万人的经典战役。
以前跟的三位主公都不行,丁原平庸之辈,董卓是头恶狼,吕布实在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张辽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体现自身价值。
幸好在而立之年跟对了主公,从而在战场大放异彩,如果当时的舆论再提张辽当年如何,如何,显然叫“不识时务”!如果史官点评张辽的这种行为:关键词应该是“鸟择良木而栖,人择良友而交”。
二,关羽关羽表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
对于关羽的降曹,陈寿写得很简单:“建安五年(200),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
”偏将军偏偏在“官渡之战”中一枪挑死袁绍先锋大将颜良,下马砍下首级回来,于是天下闻名。
如此人才,曹操立即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只有这个称呼千百年来为戏剧和百姓认可,因为刚降了曹操的关羽取得开门红,深为朝廷欣慰,以光彩眩目的战绩,抹去了投降这个行为。
更重要的是,陈寿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一段话:“初,曹公壮语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曹公义之。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曹公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这段读来荡气回肠的记叙,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大事渲染,描绘,一个文化的关羽成为千百年来老百姓心目中的“仁义道德”的楷模,罗贯中在这个问题上基本尊循了历史的真实,只是作了艺术处理,使之成为“武圣之神”,曹操一句“各为其主”,成为千古名言,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三,“双面人”于禁于禁表字文则,泰山钜平县(今泰安市西南50里)人。
最早的于禁投身于黄巾军的起义队伍,这个无可厚非,无非是“当兵吃粮”,谈不上什么崇高理想之类的话。
曹操当兖州牧时,于禁投奔了他。
于禁的到来引起一个官员(王朗)的惊异,认为于禁很有才能,可以任大将军,于是推荐给曹操,乱世中的曹大人此时重的是“才”,人才多了,才能治好乱世,因此不去审查于禁的过去,这种态度十分正确。
谈过话后,立即加任为军中司马。
从此以后,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为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
这五位大将,曹操轮番使用,十分顺手,于禁的声望达到顶点。
但是,在征讨复叛的昌豨一战中,由于两人是故交,昌豨放弃反抗,向于禁投降了,怎样处置呢?
手下将领建议交曹操处理为好,于禁此时大义灭亲,认为曹公说过:“被包围以后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
奉行法令,是为将者应有的气节,他虽然是我的旧友,我又怎能为他失节呢?
”于是流泪将他杀了。
点评:“擅作主张,斩杀降将,虽然情有可原,但是说那么多大义凛然的废话,无疑授人以柄,心理复杂的曹操自然另有想法。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在樊城水淹于禁等七军,活捉于禁诸人,于禁投降。
只有庞德不投降而战死。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很感伤的说:“我了解于禁三十年,怎么也没有想到反不如庞德呵。
”关羽被吴国擒杀后,于禁被送到吴国。
曹丕称帝,于禁送回许昌,曹丕召见他,只是须发皆白、容貌憔悴。
曹丕任他为安远将军(虚职),让他到高陵拜谒故主,这个曹丕也许受到其父的影响,恨其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于是在陵上挂图,上面画着庞德公死战关羽不降,被故旧关羽斩杀和于禁被擒后立即降蜀的图画,于禁气得吐血,不久去世。
总结于禁的教训在于对昌豨投降的处理方法过于不近人情味,过于高调张扬,哪晓得后颈窝摸得到,看不到,轮到自己当俘虏,理当言行一致,慷慨就义,但是他义无反顾的降了关羽,偏偏一同战斗的庞德却拒绝投降,力战而死,鲜明对比下;
曾经高调“大节”的于禁用人生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
这里有个不同的地方,关羽和张辽降主公,而于禁是降将军。
关羽徐州大败,护刘备妻子的车仗上土山,曹操大军围住。
关羽怕刘备妻子有失,故有了后来的所谓\"降汉不降曹\"的土山之约。
当然也有后人说关羽为刘备老婆而降曹是说词,但不失为一个理由。
关羽降曹保全了刘备老婆,也保全了自已,曹操引见汉帝,被封为关内侯,所以,关羽降曹是投明主。
张辽也是如此,张辽原是吕布的一员大将,因吕布乃有勇无谋之人,虽有陈宫辅佐,但吕布一生只爱女色和酒,无大志,所以张辽也就无用武之地。
曹操素知张辽的本领,知道他是一个能用的将军,所以白门楼杀吕布后,収降了张辽。
从此,张辽在曹操那里有了施展自已才能的地方。
小说中张辽威镇逍遥津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
至于说到于禁,于禁乃是兵败,被关羽所擒。
于禁磕头求饶命,后被关羽关在荆州大牢。
关羽败走麦城,东吴救了于禁。
这是将军之间战场上厮杀较量。

参考:
不是任何人都有投降的资格,也不是任何时间都可以做出投降的举动。
一、关羽、张辽都是当世名将,曹操也是出名的爱网罗人才,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话,曹操自然会不惜一切拉拢。
说下他们的投降经历吧:张辽是在白门楼吕布殒命之后降曹的。
此战他不是主将,战败不是张辽的能力不行,而在于吕布的决策失误。
且被俘之后表现出的气节令人钦佩,不管在谁看来他都尽到了武将的职责。
不管是选择成仁还是投降,谁都没法过多的指责;
关羽降曹是在刘备徐州兵败之后,此战他同样不是主将,战败也不是他能力不够,而是刘备的手腕不足以抗衡曹操。
即便如此,关羽也抗争到了最后。
曹操派张辽劝降(演义中甚至编出了屯土山约三世的故事)也是看重他这种尽到了武将职责的品质。
此刻他不管是选择成仁还是投降,别人同样无法过多指责。
反观于禁投降是在樊城兵败之后,此战他是主将,对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逃回曹魏他也需要给曹操一个交代。
况且于禁没抗争到最后,史书上甚至找不出一句他曾经求死的话来(如同副将庞德看明白了这一点,直接选择了去死)。
作为曹操手下唯一假节钺的武将,他显然没有尽到武将的职责。
所以对他如何指责都不过分。
二、这点就比较好说了。
关羽、张辽投降的时候都是群雄割据的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谁都谈不上有一个至死不渝的效忠目标。
这种情况下投降,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于禁投降是在三国的格局成型之后,虽然三家并没有明确称帝,但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
在政权稳定的前提下,忠孝是人的大节。
于禁投降,必然遭受耻辱。
品历史,说人性。
我是偏好乱世史的@疯言说史 喜欢我的话请
于禁在曹操的陵屋内只能自叹不如!谁叫于禁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去犯年轻骨干才敢犯的错误,那还不被老板把退休金给掐了。
吕布乃是自己主动投降曹操,向曹操乞活的丑态凭空给《三国演义》增加了不少看点。
如果较真儿的话儿,张辽其实还算不上是投降,毕竟主公都已经降了。
更何况吕布当时已经不得人心了。
张辽那应该叫做归顺或者投靠。
关羽才是真正的投降。
唯一与吕布不同的是,关羽不是主动地投降,而是被曹操生擒之后才投降的。
不管是归顺也好,投降也好,最重要的是选对了人。
关羽和张辽都是跟随的曹操。
很快张辽就被曹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然后就因为“数有战功”,被升“迁裨将军”。
从此开始了建功立业的辉煌一生。
关羽也被曹操“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直到关羽在白马杀了颜良,又被曹操“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这个汉寿亭侯,可是汉朝给封的,也是关羽一辈子引以为傲的资本。
反观于禁,他所投降的却是关羽。
于禁如果效法严颜,说上一顿大义凛然的话儿再投降关羽,或许就不会那么难堪了!庞德誓死不降,最终被关羽所杀掉。
如果换做是张飞,或许就能收降庞德。
于禁面对的正是关羽,却并不是张飞。
关羽也不是曹操,于禁就被囚禁在荆州。
也没有机会像张辽关羽那样洗刷自己污名。
关羽被孙权所擒杀之后,于禁又被孙权继续囚禁在东吴。
这可是一再受辱啊!等到孙权向曹丕称臣,于禁又被孙权送回到曹魏。
这时候的于禁可是再三受辱。
于禁以在好几个地方当过囚徒的身份,却要去面对刚刚等级的前老板公子。
最让于禁感到非常尴尬的是,于禁还是前朝的老臣。
曹丕的气度自然不如其父曹操。
曹丕一边拿着荀林父、孟明视等人的故事宽慰他,却又暗地里羞辱于禁。
于禁在遭到曹丕羞辱之后,不久就病死了。
曹丕既然开始羞辱于禁,那么于禁自然也就难以洗刷自己的污名。
俗话儿说得好:“凡事及早不及晚”。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
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