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制度究竟是加强了皇权还是架空了皇权

第一,中国明朝内阁,在太祖废丞相后,政务忙不过来而设的秘书班子,成祖时正式建立,是服务于皇帝个人的内侍机构,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没有法定地位与权力。
第二,阁臣弄权,是利用皇帝的需要或偏好,借用的是皇权。

参考:
明朝的内阁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说架空皇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制约的因素太多了。
从根本上来说废除丞相制度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内阁制度这样一个类似秘书机构的部门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皇权服务。
明朝中后期内阁制度也已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文官管理体系,除非是皇帝特别奇葩要不然处理政务是没有问题的。
如万历皇帝一朝在张居正主政的时候一度有中兴之象,如张居正这样的内阁首辅都不能架空皇权他都要拉拢冯保这样的大太监。
明朝的内阁制度只能是拿出一个处理方案也就所谓的“票拟”,最后还是要皇帝批红同意后下发到六部执行。
皇帝也比较懒这样司礼监就代表皇帝批红用印,一下子太监的权力又大了起来。
我们看到如严嵩在嘉靖朝可以算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可是在嘉靖皇帝面前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奴才。
明朝的皇帝其实是主导朝局的,内阁根本就架不空皇权。
原因是皇帝有一批特别倚重的太监,太监这种人没有子嗣不会形成朋党皇帝是比较放心的。
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这么大的国家都能运转可以说内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运转的艰难可想而知。
万历皇帝的偏爱和怠惰直接耽误了儿子间接耽误了孙子,这方面的责任由万历自己承担其实和内阁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非翰林不入阁,也就是说内阁成员或者首辅都是正规的儒家思想走正规仕途出来的饱学之士。
这符合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应该说在当时内阁制度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有些问题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参考:
本末倒置的说法啊。
首先,朱元璋故意废黜中书省与丞相,亲领六部,试图形成皇帝兼任丞相的政治格局。
这是为了彻底废黜相权,集中丞相权力到皇帝的企图。
但是,这完全行不通。
因为皇帝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更不可能完全处理左右丞相的庞大行政事务。
天下事都让皇帝拍板,光7品
所以一个辅助机构迟早会出现,叫内阁也好,上书房也罢,甚至军机处也行。
不管名称怎么变,人员怎么改,实质还是在恢复中书省这个皇帝秘书处的机构。
干的工作都是——分类初审奏折——提出处理意见(贴黄)——按皇帝授意草拟诏书——送达六科給事中审核——传給六部等机构执行。
因此,明代内阁依旧拿回了被朱元璋废黜的中书省权力,对皇帝专权算是恢复了一点点的制约,只是此后再也没有名正言顺的丞相去抵制皇权了。
丞相是有决策权的。
明代之后哪怕就算清代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四个职务加起来也只能说是宰相,是辅助皇帝行政的。

参考:
内阁从长远来看是加强皇权的,在明代皇权至上,况且还有司礼监可以制约内阁。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相关中枢机构的相互制约,比如内阁和司机监,对加强皇权更有利。
明朝内阁权力最大时,就是张居正当内阁首辅时。
张居正权力再大,都要结好司礼监太监冯保,还有尊重慈圣皇太后,否则寸步难行。
说白了,明代皇权没有被架空。
总而言之,内阁是也为皇权至上服务的,并不能架空皇权,这是由明朝的政治环境决定的。

参考:
有内阁内斗,内阁与宦官的制衡,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的存在,皇权稳如泰山。

参考:
短期加强皇权,长期架空皇权。

参考:
古代政治家从长远看,是强化皇权,从眼前看是限制了皇权。
鉴别一项制度的优劣,在于它的实际作用,如果社会需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就是一项好制度。
内阁制度,无论从行政决策、推动落实、监督制约、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是确保皇权平稳运行的组织保障,在皇权统治中发挥着中枢作用,不可替代。
因此说,内阁也是实践的产物,是皇权运行的实际需要,表面看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和分解,实际上有利于皇权巩固和加强。
从政治建设的角度看,内阁制度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朱元璋一厢情愿撤销中书省,取消左右丞相,皇帝直接对六部、三院,把皇帝推向中央政府运行的最前沿,增加了皇权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决策失误、落实不力、缺少监督、脱离实际等等问题无法避免,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皇权的专制、甚至野蛮,丧失民主和进步的意义,最终使皇权失去生命力。
古代政治家设立内阁,通过讨论、票拟、相互制约,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为皇权运行铺平道路。
明朝中后期,大多数皇帝无所作为,正是有了内阁制度,才确保皇权能正常运行,实现统治意志。
内阁与六部、地方行省,分别发挥着决策和执行的职能,从制度上把决策和执行分离,才能大概率确保政治清明的意图。

参考:
内阁制度当然是加强了皇权。
但问题在于,明朝的政府设置,是当年的偏执狂朱元璋设计的,整体架构是一个非常违背中国政治传统的小政府。
换句话说,皇权即使在这个小政府中占据了九成
明初的时候,明朝的直属武力还比较强大,军户制度还没有彻底烂掉,户籍制度还没有彻底烂掉,这时候明朝政府在整个社会中,还是具有相当强大的力量的。
至于明朝的财政制度,那就更是奇葩又拉跨,复杂而低效的典型。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央武力涣散,军户制度彻底烂掉,户籍制度虚应故事,这种情况下,整个明朝政府都变得软弱无力,再加上垃圾一样的财政制度,政府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某种程度简直变成了西方经济学家最爱的守夜人政府了。
说的更明白些,明朝地方政府不过是变成了地方豪强和士绅行使的一面“合法”旗帜而已。
所以,总结一下,在明朝政府内部,皇帝的制度非常强大,官僚只能靠科举制度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抱团,利用传统和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他。
但是面对整个社会的时候,明朝的皇权又非常的弱小,干啥都不行,想收点税上来都是做梦。
后面的满清吸取了这个教训,虽然清承明制,但是清朝有各地八旗驻军,这是对它控制地方力量的极大加强。
而满汉不通婚等民族隔离制度,反而一定程度让这些驻军没有被地方势力所快速腐蚀和合流。
而且清朝的核心武力没有遇到土木堡这种毁灭性的打击,是自然的、慢慢烂下去的。
清朝核心武力的摧折,还要等到二鸦和太平天国。
经过清世宗的一系列改革,在财政上面相对于明朝也强大的多。
总结起来,就是有钱有兵,所以清朝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权利份额,相对明朝要大得多。
而且清朝皇帝在政府内部的集权程度,也比明朝更强,清朝那可真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巅峰,不管是军机处,还是密折制度,至少在信息流的传递和控制上面,比明朝强多了。
可惜,再完备的封建专制制度,也不过如此,上限摆在那里,烂起来快得很。
到了嘉庆时期就不行了,而道光时期更加离谱,道光皇帝很简朴打着补丁,然而内务府把皇帝当作傻子糊弄,各种高价鸡蛋什么的比美军的咖啡壶有一拼。
更有意思的是大臣根本不敢对皇帝指明这一点,而皇帝本人也的确不知道。
对比下康熙雍正对内务府的控制,你就知道封建制度烂起来有多快了。

参考:
有明一朝逼得皇帝们先后组建了锦衣卫、西厂、东厂,但仍然止打不过文官集团与资本的利益联合体,终于君王死社稷
参考:
内阁使皇位稳固。
但是皇权被削弱。
证明就是万历不能立喜欢的儿子做太子。
第二个例子是,明朝官员任免都是吏部考核提出名单,由内阁票拟写意见,皇帝同意,司礼监批红,皇帝不同意,内阁重新票拟。
明朝皇帝直接下旨封的官员叫传奉官,这种官员被其他人看不起,大家都认为这种人属于谄媚皇帝所以得到的官。
而清朝,皇帝直接下旨的官员叫钦点,这是无上的荣誉。
第三个例子皇帝不能动国库的钱,想动必须由内阁和户部同意。
皇帝直接下旨,内阁和给事中有权力封还圣旨。
所以,加强还是削弱,应该说非常明显了吧。

参考:
加强皇权,因为旁边还有司礼监,而皇帝还是实际掌控者。
就像设立内阁制度的总统制国家一样,总统还是实际掌控内阁,但是,议会又可以掣肘内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