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同样是游牧民族征服中原王朝为什么元朝没有剃发易服

所说的“剃发易服”一事实际上是指满清入关之后对汉民族施行的一种民族压迫政策。
但又有多少人清楚,实际上满清刚入主中原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对汉人“剃发易服”。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对敌人最恨的往往就是自己人。
满清初年这场杀人百万,血流漂杵的“剃发易服”运动的倡议者正是中华历史上罪名堪比秦桧的——孙之獬一:魏忠贤阉党余孽——孙之獬 孙之獬,字龙拂,现在山东淄博人,天启二年进士,为人善于阿谀逢迎,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是个极其没有道德底线的家伙。
天启年间,魏忠贤位高权重号称九千岁,孙之獬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屈身侍奉,鞍前马后的替阉党出谋划策,陷害忠良。
崇祯皇帝即位后,以雷霆手段铲除阉党,孙之獬也随之被遣返回乡。
二:满清王朝的“剃发易服”运动1644年,满清入关,孙之獬剃发易服迎接清军,对于这样的走狗,满清主子自然是喜欢的,于是将他升任礼部侍郎,骤得大官的孙之獬兴奋之余,于是又向满清主子献计“大王你进入中原,却还保持着汉人的衣冠发式,这不足以彰显大王的威仪,不如明令天下臣民一律剃发易服,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大清朝一统四海的气概”。
孙某人的这番话,说道了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心坎里,于是轰轰烈烈的反“剃发”运动开始了,大汉民族为了保留仅存的民族尊严,纷纷奋起反抗,但是双拳又怎么敌得过利刃。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汉民族在付出惨烈代价之后,为了保留汉人的血脉,也就只能忍辱负重了。
三:做汉奸的下场1646年,孙之獬荣归故里,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乘机活捉孙家满门,为了严惩这个卖国求荣,出卖同胞的汉奸,人们把他的身体扎的千疮百孔。
插上羽毛,游街示众,然后将他满门诛戮,曝尸荒野,任野狗吞噬。
这个祸国殃民的汉奸也终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太轻太轻,但终究是恶有恶报,足为后人鉴了。
四:元朝不会施行“剃发易服”运动 和不学无术,野蛮残暴的多尔衮不同。
大元朝的缔造者忽必烈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在长兄蒙哥继承汗位之后,更是受命统领漠南汉民族居住区,他大肆延揽儒家子弟制定“汉人治汉”的政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渐渐的身边聚集了大量志锐深沉的饱学之士为他出谋划策。
综观他一身事业的发展轨迹,每一次都离不开汉人谋臣对他的帮助。
当他还在潜邸时期,他人用汉人儒士治理汉地,效果显著;
蒙哥汗去世之后,他又听从儒家子弟的建议锐意革新,迭出奇谋打败竞争者阿里不哥,顺利登上汗位;
而在功灭南宋的战争中,他又积极采用刘秉忠、姚枢、郝经等人的建议,在政治上向唐宗宋祖学习,一概蒙古粗豪的为政方式,任用有名望能经学的儒生参政治国;
军事上更是采纳儒生的谋略,任命宰相伯颜,以刘整、吕文焕、史天泽等降将为前驱直捣临安城,之后更命令张弘范率军追击残宋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最终在崖山覆亡残宋最后的香火,完成全国性统一。
拥有良好汉文化素养的忽必烈在入主中原后更是积极吸纳儒家的治国之道,为了成为真正的中原皇帝,他甚至将国号改为“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意。
在全国范围内废除汉人儒生为奴的制度;
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改革升级建立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然后又大规模兴办学校,发展农业生产,为元朝初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兄弟阋于墙,人其笑之矣。
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在汉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烈士豪杰;
但也有“趋利避害求功名,寡廉鲜耻侍夷狄”的奸佞小人。
一部中华兴衰史,多少儿女辛酸泪?
今日读史,但求能知往而知来今,唯此而已~一家之言,切望指教~
忽必烈在成为蒙古帝国的汗王前,是蒙哥汗亲授的总理漠南汉地军政的一把手。
他在治理汉地期间,得到了一大批汉族文人的相助,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不仅如此,忽必烈在蒙哥汗的要求下,不仅出兵灭了大理国,还担任了蒙古伐宋的东路军总指挥,这一切都少不了汉人的参与。
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汗王蒙哥死在四川钓鱼台下,继任者是阿里不哥,这就引起了忽必烈的不满。
因为阿里不哥能坐上蒙古帝国的汗位,得益于铁木真制定的汗位继承制,而不是他本身的功劳。
所以,忽必烈心里是看不起阿里不哥的,择决之后,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在蒙古部分诸王和汉族豪强、儒士的拥戴和支持下,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并依靠其治下的汉地人力、物力打败了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汗王。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有汉地的基础保障,这场蒙古帝国内部的利益、权势再分配,忽必烈不一定能胜利,因为他违背了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遗愿。
事实上,支持忽必烈的蒙古贵族毕竟是少数,而且大都是被册封在汉地的贵族。
而真正坐镇蒙古草原的传统贵族,几乎都是支持阿里不哥的,他们是蒙古传统的维护者。
正因为如此,让忽必烈看到了汉文化的强大,而汉地的财富也让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收服草原那些顽固分子的心,所以他要相对性地讨好汉人,维护自己的统治。
基于这些理由,忽必烈为了让汉族安心,所以没有过分地采取民族压迫政策,比如剃发易服。
同时为了照顾汉族百姓的情绪,忽必烈接受了儒士的提议,于1271年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以大都为国都,正式以正统王朝的身份统治华夏。
当然,忽必烈尽管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但毕竟还是有局限性的,他拒绝科举取士,也使得很多文人儒士归隐山林,不愿意为元朝效力。
这种情况持续到元仁宗才结束。
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坚持汉化的元仁宗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恢复了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
这一措施,才真正让那些隐居的宋朝大儒们认为蒙元脱下了野蛮的兽皮,穿上了文明的大衣,才纷纷出山为元政府效力。
以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有很多汉族文人还以大元遗老自居,不愿为明朝服务,这种轮回确实惊奇!【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
但是如果是金朝或大清朝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却犯了根本性的错误——无论是女真还是满洲基本上都是渔猎起家(而且大清朝开创基业之前就已经有了发达的农业),而非游牧,所以金、元、大清在文化“跟脚”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作为征服者之后的统治方式和路线都会有极大的不同。
剃发易服是一种十分没有必要而且令人难堪的的荒唐暴政。
直到近代现代仍旧在继续给人类的文明抹黑,无论以何种借口,这种行为都是极为残酷和卑鄙的。
韩剧《奇皇后》虽然是一部标准的戏说“神剧”,但是却有些很写实的细节:比如元顺帝既会穿着蒙古的传统服装比甲,也会穿戴着翩翩欲仙的汉衣冠。
元朝的帝王“诸王驸马公侯每”如此,“达达百姓每”也是如此。
推行这种荒政的始作俑者是西夏景宗元昊,此人以党项人为鲜卑之后,由于迁到西北在风俗习惯已基本上“羌化”,或称“吐蕃化”。
于是元昊建国后憋出了发明民族的大招,下令恢复鲜卑旧俗——“秃发”,但是衣冠基本上仍旧沿袭唐宋之制。
到了金源崛起,金国太宗于天会七年下令辫发。
据宋人陈准《北风扬沙录》中记载金人的辫发特点是:“人皆辫发,与契丹异。
耳垂金环、留胪后发、以色丝繋之。
富人用珠金为饰。
”——好像比清代的辫子头漂亮不少。
之后又发生了被俘的宋朝青州观察史李藐、保义郎李舟、右武大夫郭元迈等人,因拒绝辫发而遇害的事件。
到了大元朝,蒙古人也有自己特殊的发型,宋人孟珙的《蒙 鞑备录》前记载:“(蒙古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
留三搭头发。
在门者、稍长则剪之。
在两下者、总小角垂於肩上。
”郑所南《心史》也有类似描述:“鞑主(大元皇帝)剃三搭辫发(中略)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
留当前发、剪短散垂。
却析两旁发。
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
曰不狼儿。
言左右垂髻碍於囘视、不能狼顾。
或合辫为一。
直垂衣背。
” 曾经觐见蒙古宪宗的法国使臣威廉卢布鲁克这样写道:“男人在头顶剃出一个四角形,从这个四角形的前两角开始往下剃,一直剃到鬓角。
脑后也同样剃到颈窝。
前头留一束发,其余的剃掉。
留下的一束头发任其垂于眉际,头上左右两侧剩下的头发被编起来,散于两耳边”。
元人射雕图。
虽然有自己的发型,但是大元朝始终没有下过命令,强迫人们改易蒙古的发式或衣冠 。
当时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蛮子之间不管有什么不平等,但是穿衣打扮还是很自由的。
蒙古人色目人穿戴幅巾深衣或是幞头圆领,蛮子戴檐帽穿辫线袄都是很常见的。
比如元末高丽王朝的汉语教材《老乞大》中就描述两个高富帅的打扮是:“一个舍人打扮的,脚穿着皂麂皮嵌金线蓝条子、卷尖粉底、五彩绣麒麟柳绿纻丝抹口的靴子。
白绒毡袜上,拴着一副鸦青段子满剌娇护膝。
衫儿、裤儿、裹肚等里衣且休说,剌通袖膝栏罗帖里上,珊瑚钩子系腰,五六件儿刀子,象牙顶儿,玲珑龙头解锥儿,象牙细花儿挑牙,鞘儿都全。
明绿抹绒胸背的比甲,鸦青绣四花织金罗搭护,江西十分上等真结综帽儿上,缀着上等玲珑羊脂玉顶儿,又是个鹚鹩翎儿……又有一个舍人打扮的,白麂皮靴子,鸦绿罗纳绣狮子的抹口。
青绒毡袜上,拴着一对明绿绣四季花护膝。
柳绿蟒龙织金罗帖里,嵌八宝骨朵云织金罗比甲,柳黄饰金绣四花罗搭护。
八瓣儿铺翠真言字妆金大帽上,指头来大紫鸦忽顶儿,傍边插孔雀翎儿。
”可以说大元朝因为自身实力雄厚,而且又一直乐于接受学习各种文明,所以从不强迫被征服的民族完全放弃自我认同。
甚至正好相反,作为一超级大国,认同文化多元是其存在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
所以在大元朝的百年间,整个东方是个文化上五色斑斓的社会,中原、江南、闽粤、湖湘等地的都存在着各种外族社群和移民团体。
相比较大清朝那种强制同化和教育,把全社会重新格式化、原子化,使百姓都整齐划一变成没有抵抗能力的顺民。
大元朝的统治艺术之先进实在是令多尔衮、康熙帝这些后来者汗颜。
而且,即使清廷入关时剃发易服的恶政是由明朝阉党余孽如孙之獬、冯铨这些乱臣贼子的教唆,但以满洲人为主的清廷缺乏蒙古人当年的实力和眼界,从而想以这种残暴的手段强迫汉人忘记满洲是异族的阴暗心理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而令清廷开国君臣万万没想到的是个“以夷猾夏”的暴政不仅仅是对中原汉人的荼毒迫害,也是对大清王朝的诅咒。
以至于种种仇恨最终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潜伏期后终于爆发为一次又一次的民族主义运动,最终葬送了大清王朝,并开启了一场无休止的乱世。
波斯细密画中蒙古武士的形象。

参考:
感谢。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很有兴趣认真解答。
不过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不会和稀泥,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如果有被雷到,请自行回避。
唯一一个答案就是元清两朝统治者眼界不同,见识的层面不一致,所以才会有如此差异。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见多识广的古典王朝,因为在元朝混一宇内之前,元朝可谓是什么都见过,除了东方的儒家文明,中亚西亚的伊斯兰文明、欧洲的基督教文明也都见过,而且以实用主义为标准的元朝来说,来自于西亚和欧洲的技术以及产品更为优秀,所以元朝并不局限于儒家的框架内。
而且从蒙古大汗的心理性格这一层面来说,他们大多保持了草原民族的粗犷以及豪迈,简单来说,就是我就喜欢看你嘴上不服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样子。
所以蒙古大汗们对于儒家的那一套大一统的理论体系,并不是特别重视,因而这也是蒙古大汗对社会管控并不是特别高压的原因之一。
反观清朝,其崛起于东北一隅之地,并没有蒙古人那种豪迈的气度,毕竟满洲人也是扛锄头的民族,而且也不像蒙古人那样见过世面,所以其能玩的也就是儒家的那一套,比如说大一统,比如说书同文、车同轨。
易服没什么说的,易服主要针对官员和军队的公务服装,不针对平民的服装以及日常服装,而且清朝没人反对易服,反对得只是剃发。
实际上,剃发令我们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以及明朝的禁胡服(实际上残留下来的权势蒙古人的服饰),实际上就是大一统的体现。
大一统说白了就是一体化,即全国上下都是一套体系,重要的体现在于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说穿了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以,在这个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下,剃发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另外,剃发对应的是蓄发,既然汉族能让少数民族蓄发,那么少数民族又如何不能让汉族剃发呢?
说穿了,对于老百姓来说,剃发蓄发都属于狗屁,能好好过日子才是真的。
全文完
参考:
,微史春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元代实行“四等人”的民族政策。
元朝将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为蒙古人,又称“国人”;
第二等是色目人,又称“诸国人”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
第三等是汉人,即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两省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第四等是南人,即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人等,也被成为“南蛮”。
在这种划分下,汉族人地位极地,备受歧视,卑微至极。
简单说,蒙古人是高等的,其他人都是低等的,再要求低等人改变服饰发型就显得没有必要,而且改成和高等人蒙古人一样的,岂不是抬高了汉族在内的那些低等人?
其次,蒙古人是世界征服者,他们有民族优越感、自豪感。
蒙古人纵横欧亚大陆,灭国无数,因此他们有着极度的民族自豪感,内心极为自信,他们对包括汉族在内的无数被征服的民族报以“王之蔑视”是很正常的。
蒙古人的民族优越感还体现在对汉族文化的态度上,除了个别皇帝对汉化有些热心外,元代的汉化基本上是停滞,因为他们看不起汉族文化,既然有蒙古族优越,蔑视他族,他们也不会让异族在发型服饰上变成蒙古族,估计也将此视为是被蒙古族的玷污吧。
这个和后来的满清不一样,当时汉人有优越感,满洲人是有意羞辱你,打掉你的高傲,强迫汉人剃发。
虽然清朝时期有孙之獬这样的汉人败类主动献计要剃发,但他也是摸准了满人的心思,汉人只把怒火发在孙之獬这样的败类身上是走了偏路。
最后,我觉得蒙古文化的包容性更强,更有胸怀。
这一方面和蒙古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环境下生存的人有更胸怀,心胸更具有包容性,另一方面蒙古人征服四方也增加了他们的包容性。
所以元代统治下的在对等民族文化上也具有包容性,只要你臣服于我不翻盘,你们民族的文化照旧进行。
相对的,满族人对待异族就缺少这样的包容性,显得更加野蛮凶残,既然征服了你,你就该向我看齐,剃发留辫。
当然有一点也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元代的短命给后来的满清一个经验,那就是要对汉族进行奴役且利用汉族文化进行奴役。

参考:
其实不用解释太多,就两个字,自信!不要说什么清人更加有文化,而元更加粗犷。
不对!蒙古人比满清更加自信。
满清表面上高高在上,其实心理是自卑的,甚至前期还想过,如果中原治理不好,反对太多,还可以退回山海关外。
蒙古人纵横万里,视野更宽广,见过更多服侍,接触过更多其他文明,不会对其他新奇的文明大惊小怪。
虽然蒙古政权在中原,不满百年,金账汗国最终也被莫斯科公国击败,但其国际影响力不是300年满清能比拟的。

参考:
诚邀,如题。
中华历史,漫漫五千年矣,曾经存在于中国土地上的政权数量数不胜数,然而大一统王朝一共只有13个,其中元朝和清朝颇为特别,因为它们都是北狄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不过由于执行的政策不同,元朝不过百年而亡,而大清,却撑了将近三百年。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游牧民族征服中原王朝,为什么元朝没有向清朝一样剃发易服呢?
其实顺便说一句,在满清入关之后,满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是游牧民族了,试问哪个游牧民族是住在宫殿里吃米饭的呢?
不过元朝的确没有逼着百姓去剃头,小编以为原因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元朝比清朝愈加粗野元朝的蒙古贵族基本上把国家完全就回到了奴隶制社会,把汉人当成他的奴隶。
都不把你当成人看了,还需要你替发衣服吗?
而清朝呢至少会把汉人当人,只想同化你,然后让自己方便控制。
其二,现实原因元朝前面有辽金数百年的控制根基,北方多的是辽金控制下的汉人和其他民族,异族控制已成惯例,清朝需要剃发易服表明归属,加强向心力,而且元朝也推行了自己的服饰改制,不过强制力不高
在文学作品中,朱元璋一家都是被元朝的蒙古统治者饿死的,但历史上的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
明军打进元大都时,朱元璋专门下令“元之宗戚,咸俾保全”。
追击北元残军时,俘虏了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买的里八剌。
满朝文武都要求按照传统在京城举办献俘大典。
朱元璋不仅一口拒绝,还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养了几年还送到北面继承王位。
留在汉地的元朝皇室宗亲也得到了朱元璋的优待,不仅给了高官厚禄,还要求汉人给他们行礼。
在对待元朝的外族统治问题上,明朝大臣们经常批评蒙古人的愚昧与残暴,但朱元璋却不止一次告诫他们:“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
噩改之。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享其太平。
”蒙古人统治中原初期确实非常残暴,因为游牧民族社会生产缓慢,没有足够的本钱与定居民族贸易,所以他们只能抢。
他们心态是农民是无用的,农田是没有价值的,“不若尽去”,所以他们打完仗就屠城。
随着疆域不断扩大,蒙古统治者不得不依靠被征服民族的精英阶层维护统治后,他们慢慢学会了另一种比抢掠更高效的剥削方式——税收,农民和农田就成了他们要拼命保护的财富之源。
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很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残酷,比如“四等人制度”是汉人控诉蒙古统治最有利的案例。
不过很多学者也考证,“四等人制度”从未明确地出现在任何元朝的文献中。
第一次提出“四等人制度”的是清末民初的《蒙兀儿史记》里,结合当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社会思潮,这个制度的真实性还是有待专家学者去进一步考证。
蒙古人对不同民族实行不同的统治是不容否认的,但没干“剃发易服”的事情,说明人家也不是太坏,对被统治民族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性,不然以朱元璋的性格也不会说出那些话。

参考:
蒙元和满清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是“异族”入侵者,但是,他们之间的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
换句话说,满族起事造反,是带着“七大恨“入关的,而蒙古人似乎没有那么多的仇恨。
有什么证据吗?
当然有。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漠南开平城(其王府所在地,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宣布即位。
为了更好的管理他的王朝,忽必烈大胆采用“汉法”,对以游牧为主的蒙古帝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比如,在他以前的蒙古各个皇帝继位以后都没有一个“年号”,只用一个简单的12生肖来表示,比如“狗儿年”“鼠儿年等等”,而忽必烈不一样,他参照前朝“定制”来纪年,于是,忽必烈将他即位那一年定为“中统元年”。
向汉人学习,向汉文化学习,成了忽必烈当时的头等大事。
中统四年(1263),忽必烈即开平城为上都;
第二年,又定燕京为中都(1272年升为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从漠北转移到中原汉地。
到了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问计语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然后商定蒙元统治的国号为“大元”。
那么,这个刘秉忠又是什么人呢?
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作家,城市规划专家。
字仲晦,原名侃。
邢州(今河北邢台)人。
曾为僧,法名子聪。
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
刘秉忠为忽必烈起草了一份诏书。
这就是《建国号诏》,这份诏书说:“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
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
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表明了蒙元建过号是遵循中原“古制”行事,进一步确定本朝的正统地位。
诏书中还说来,本朝“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像汉唐那样以初起之地或始封之邑为名,都不足以显示其盛大。
于是,于是蒙元旧在《易经》,这部中原最古老的“经书“挑了一个“乾元”,以“元为国号。
“元也者,大也。
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
” 元,就是“大”,元朝,就是“大蒙古”的意思。
元朝建号以后,大蒙古国的国名在汉文文书中不再使用,但并没有废除,蒙文文书中仍用此号,通常是与汉名国号并称,写作Dai’on yeke Mongghol ulus(大元大蒙古国),或Dai’onKemeku Yeke Mongghol Ulus(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
换言之,在元朝建国之初,忽必烈醉心于在中原文化中寻找“正统”的根据,“讨好”汉文化,怎么会“剃发易服”呢?
要统治中原王朝,必须学习借鉴中原文化,这就是忽必烈的高明之处,也是他与努尔哈赤满怀仇恨是不一样的。
当然,忽必烈后来以及他的子孙们对汉族老百姓的镇压和残酷剥削是历代皇帝的通病,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即使是汉族皇帝也不例外的。

参考:
满人入关,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是因为满人在入关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装风格、头发样式,与汉人截然不同的。
汉人成年后,要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人则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所以走在大街上,一眼看去,就能分辨出来人是满是汉。
而清朝时期,汉人排满、抗满情绪高涨。
想要满汉融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泯灭二者外表上的差异:分不清你是满是汉了,反抗、对立情绪就没那么严重了。
而元朝呢,在它统治的一百多年里,从来没想过“融合”这件事。
当时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界限分别(有点像今天印度的种姓制度)。
蒙古统治者甚至把“不融合”作为统治手段一之。
既然不想融合,为什么要统一服装发型?

参考:
蒙古的服装也是学汉服,没有易的必要。
他们也留长发,不剃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