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家族垮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袁绍家族垮台的根本原因是:生逢乱世,剩者为王,活着才是王道。
而袁绍脸皮薄,他死的太早了。
常言道,失败者没有人权。
袁绍就是这么一个没有人权的失败者。
关于袁绍这个人,由于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用了一些春秋笔法,在他的本传中故意避重就轻。
导致袁绍传的篇幅虽然很大,但是关于他如果夺取河北四州的描写都是一笔带过,内容还不到全传的二十分之一。
而剩下的内容,则全部都是描写袁绍在官渡如何被打败的,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是如何内斗,如何覆灭的。
几千字的袁绍传,弄成了一篇批判文章有陈寿开了这个头,于是后世之人在研究袁绍这个人时,通常会直接给他贴上色厉内荏,好谋少断的标签。
但问题是,袁绍真的是这样的人么?
其实只要结合史书就可以发现。
真正埋葬了东汉帝国的人,就是袁绍!从黄巾之乱一直到官渡之战的汉末十五年里,袁绍都是当时天下的头号中心人物。
大将军何进只是被他操纵的台前傀儡,董卓同样也是被他利用以驱虎吞狼的的饿虎,而曹操则长期是他的附庸。
这就是袁绍的真实历史地位。
但问题是,他被打败了,于是一堆失败者的标签就全部贴到他脸上了。
比如:袁绍不迎汉帝,被曹操抢走了;
袁绍不先打曹操,等曹操羽翼丰满后才动手;
官渡之战袁绍不听田丰、沮授等人的良策,导致连连失策;
袁绍听信还谗言,导致手下张郃、许攸离心离德。
还有诸如许多的等等例子,这里就不一一拿出来列举了。
这些案例乍眼一看,好像都是袁本初失败的原因。
但其实只要稍微想想,难道曹操做的就比袁绍好么?
官渡之战前,曹操杀董贵人,而且还是拒绝了汉献帝的哀求后杀得。
这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行为,难道心存汉室的人看不出?
曹操在这些人眼里,哪里还有什么人心?
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
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
——《后汉书皇后纪下》所以,曹操有汉献帝加持,袁绍没有,这根本就不是袁绍失败的原因。
曹操当时的名声说不定比袁绍还臭。
再说官渡之战,这一战袁绍败的很惨。
河北十万步兵和一万起兵几乎全军覆灭,仅八百骑随袁绍逃回了河北。
但是袁绍回到河北后,又纠集了七八万人跟曹操打,并且曹操还不敢主动打河北。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袁绍虽然在官渡败的很惨,但是河北的实力犹在,袁绍的根基根本没动摇。
至于像官渡之战似的惨败,曹操当年也不是没遭遇过。
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结果兖州老家让吕布给端了。
偌大的兖州,曹氏集团控制的地盘仅有区区三城。
当时的曹操惨不惨?
建安二年曹操伐张绣,结果因为泡张绣嫂子,导致自己的儿子、侄子、贴身大将全战死。
当时的曹操惨不惨?
后来曹操赤壁大败而归,这不就是翻版袁绍么?
论比惨,曹操根本不输于袁绍。
但是只要老命还活着,翻盘不是没有希望。
曹操能几次咸鱼翻身,袁绍一样可以。
但问题是,曹操屡次失利,他的心态没有任何问题,而袁绍命薄,官渡一战把他的老脸给丢光了。
于是他呕死了……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
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
——《三国志·袁绍传》袁绍死后,河北四分五裂,这才给了曹操吞并河北的机会。
但就算是面对四分五裂,兄弟相残的河北,曹操也用了几年才统一,并且还是反反复复好几次。
曹操甚至几次都想退兵不打了。
所以讨论袁绍家族为什么垮台,内讧是一方面原因,袁绍个人的能力问题也是原因。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袁绍当年与曹操几乎是同时创业,两人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面就能雄踞一方。
同时期的袁绍和曹操,他们都是成功者,同时他们也都是不成熟的。
因为后来曹操赤壁大败而归,也差点重蹈了袁绍当年同样的毛病!但是曹操脸皮够厚,他最终扛下来来了,用时间解决了一切他能解决的问题。
于是,曹操成功了。
而袁绍,他在还有很多的事情要等着他去做的关键当口,他死了。
然后,袁氏家族就在他死后第四年,彻底灭亡了。
所以说,历史人物什么时候死很关键。
如果曹操赤壁之战后回去就病死了,他也一样是袁绍的命运。
而袁绍若是多活十几年,谁能保证他不是曹操呢?

参考:
袁绍的垮台,历史上给过很多解释,我们听得最多的解释来自曹操,曹操评价袁绍的时候就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这段话虽出自《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借着曹操的口说出来的,但有史料记载,曹操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罗贯中只是把这些句子整理了一下,编成了段落说出来了而已。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胆小怕事,有点谋略做事情却不果断,想干大事又惜身,看到一点蝇头小利就不要命了,这种人怎么是英雄人物呢?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击败袁绍的对手加发小,曹操的解释自然很有权威性,但是如果我们对曹操的话细加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曹操说的并不对。
首先袁绍这个人并不胆小,比如公元189年董卓要废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当时在朝堂上根本就没人敢反对,只有袁绍站了出来表示反对,于是董卓就威胁袁绍说,难道你就不怕我手里的宝剑吗?
董卓说出这话,就是有要杀他的意思了,不想袁绍却丝毫不惧,立马回道,难道天下就只有你手上有宝剑吗?
说着就要拔出剑跟董卓干起来了,在这个事件中,袁绍始终都没认怂,最后还扬长而去;
又如公元191年的时候,袁绍跟公孙瓒之间爆发了界桥之战,当时袁绍的部队以步兵为主,公孙瓒的部队以骑兵为主,而公孙瓒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主要用于对付匈奴,在当时叫白马义从,后来刘备手下著名的大将赵云被称为白马将军,那个时候赵云就在公孙瓒的部队中。
有一次公孙瓒的2000多白马义从就包围了袁绍,而袁绍这边人很少,他身边的人就劝袁绍躲到墙后去,站在前线危险,可袁绍却丝毫不惧,亲自站在一线指挥作战,最后将包围他的白马义从给打跑了。
▲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其实并不对从这两件事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袁绍是个胆小的人,反而会觉得袁绍是个非常勇敢的人。
我们再说说第二点,好谋无断,虽然说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犯了很多错误,但是在官渡之前,袁绍一生都在征战沙场,从未输过,而且几乎每一仗都是他亲自打的,也是他亲自指挥的,一个在战场上的常胜将军,怎么可能是个好谋而无断的人呢?
公孙瓒也评价袁绍“袁氏之攻,似若神鬼”,就是说袁绍在进攻他的时候那个路数就跟鬼神一样,公孙瓒根本就摸不清路数。
所以要说袁绍好谋无断,这点其实也说不通。
最后的那句“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基本就是在鬼扯了,这些其实都是人性,是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的,即便是曹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比如老曹在攻打张绣的时候,张绣向他投降,老曹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宛城,进城后发现张绣的婶子不错就搞到手上风流了一夜,不过那一夜老曹也是损失惨重,张绣就乘机向老曹发动突袭,老曹的大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在一战中战死了。
老曹为了一时的美色就忘乎所以,还损失了儿子和大将,老曹身上不也有“见小利而忘义”的毛病么?
所以这点还是说不通。
那么袁绍的失败既然不是曹操所说的那样,那袁绍究竟为何败了呢?
袁绍主要败在了官渡之战,而在官渡之战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靠了老曹,给老曹带去了大量的军事机密,比如袁绍的粮草存在了乌巢,乌巢附近的布防情况等等,老曹得了这些情报,才能率领一支轻骑兵队伍去突袭了乌巢。
其实突袭乌巢并没有奠定曹操的胜局,哪个时候袁绍手上还有十一二万的部队,曹操手上是三四万部队,在兵力上袁绍还是明显占优。
要说袁绍是因为没军粮了导致的崩溃,其实也说不通,因为袁绍有青、并、冀、幽四州,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大后方,即便乌巢的粮草没了,他还可以从后方再调过来。
而且许攸在见曹操的时候,就问过曹操还有多少军粮,一连问了好几遍,最后逼得曹操坦白,其实那会曹操也没军粮了。
▲官渡之战中,不仅袁绍的文臣投降了曹操,武将也同样投降了曹操那么同样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为什么单单是袁绍这边崩溃了,而曹操却没有崩溃呢?
后来我们也知道,在乌巢被袭后,袁绍就派了大将张郃、高揽去攻打曹操,张郃和高揽打不下曹操,回去又怕袁绍责罚,就索性投降了曹操,在张郃、高揽投降后,袁绍大军才真正出现了崩溃,最后袁绍带着800骑兵狼狈逃走。
所以我们分析官渡之战,其实袁绍的优势非常大,不仅兵力上绝对占优,在后勤补给方面也是绝对占优的,之所以会输给曹操,其实关键在于许攸、张郃和高揽的背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操这边没有人去投降袁绍,而袁绍那边的人会去投降曹操呢?
或许你会说这是因为袁绍凝聚力不行,在凝聚力方面,袁绍或许不如曹操,但袁绍的江山也是自己一刀一枪地打下来的。
虽说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袁绍本人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但袁绍是他的老爹袁逢和一个丫鬟生的,如今北京人骂人喜欢说你丫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骂你是丫鬟生的,说白了袁绍是庶出,与他的弟弟袁术就是天壤之别,袁术是袁逢的正妻所生,是嫡出,所以家产基本都给了袁术,袁绍基本是白手起家的。
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揽以及谋士沮授、许攸、郭图、逢纪、田丰这些人也都不是白给的,而是一个一个延揽过来的,如果说袁绍是个没有凝聚力的人,也是完全说不通的。
▲我们一般认为懦弱无能的献帝,其实在当时来说是个关键而袁绍真正的败因就在于他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我小的时候看《三国演义》,其中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并没有在意,但似乎“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很重要,后来经过一些研究才发现这点还真的很重要。
当时来说,汉朝已经存在了400多年,在这400多年中,汉朝始终把刘家江山这个正统的观念灌输到了士大夫阶层当中,刘家的正统其实早已深入人心。
虽然我们也知道汉献帝就是曹操的傀儡,但好歹皇帝就在他手中,所以曹操在当时来说就是正统。
不仅袁绍那边的人投靠了曹操,后来刘表死后,当曹操出征荆州的时候,刘表手下的人立马想到的就是投降曹操,虽然荆州的势力并不弱,也能跟曹操比划几下;
当曹操打到江东的时候,以张昭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首先想到的也是投降曹操,他们是惧怕曹操的实力吗?
实力因素是有的,但这里面更大的关键还是在于曹操所代表的正统。
再比如说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他也是为正统所感召而投了曹操,荀彧出于颍川,他就把当时颍川的大量名士都荐给了曹操,如郭嘉、司马懿、陈群、荀攸这些人,都是荀彧推荐的。
后来曹操要当魏公,荀彧就知道曹操有取代汉朝自立的打算,荀彧也因此跟曹操闹掰,最后抑郁而死,从中我们就能看出,荀彧投靠曹操,其实投靠的并不是曹操本人,而是曹操所代表的正统。
所以对于士大夫来说,手里能捏着汉献帝,代表正统,在当时来说影响何其之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凝聚力。
而袁绍正因为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的充其量也就是个军阀,他手下的人跟着他混,无非就是希望袁绍将来能做大做强,跟着袁绍喝汤吃肉,虽然也有凝聚力,但跟曹操正统的凝聚力比起来,根本是不能比的。
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重要,那为什么袁绍没有这样做呢?
是他没机会吗?
其实在汉献帝刚跑到洛阳的时候,袁绍与曹操都有机会把汉献帝迎到自己的地盘上去。
而且,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还是袁绍的谋士沮授,那么袁绍为什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其实要弄明白这点,我们还要从袁绍的经历说起,当初董卓乱政的时候,袁绍反对的就是献帝取代少帝。
后来董卓为了坐实献帝取代少帝这个事,就干脆杀了少帝,这样一来,灵帝也就只有献帝这一个儿子,献帝取代少帝的事情就生米成熟饭了,但即便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袁绍还是没认献帝。
之后袁绍带着十八路诸侯建立反董卓联盟,其实反的也是献帝的朝廷,后来反董卓联盟散伙后,袁绍也还是不承认献帝,甚至一度想拥立宗亲刘虞为帝,还被刘虞拒绝了。
所以既然之前袁绍一直反对献帝,却又要把献帝迎到自己地盘,并尊其为帝的话,对于袁绍来说,这得有多尴尬呢,完全是打脸了。
不过只是用打脸来解释袁绍没有迎汉献帝,也不完全说得通,袁绍或许可以脸皮厚一点,打脸就打脸吧,反正得了个巨大的好处,丢些面子又算什么呢?
其实袁绍没有迎献帝,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沮授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袁绍身边的其他谋士都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是很能站住脚,那就是迎献帝的代价太大。
▲其实献帝并不好伺候如果袁绍把皇帝迎到了身边,皇帝要袁绍去做什么事情,袁绍究竟是做还是不做呢?
而袁绍要干一件事,如果皇帝反对,那袁绍究竟是干还是不干呢?
如果袁绍即不听皇帝的,也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干,那袁绍就会成为一个权臣,袁绍的身边就可能出现王允、吕布那样的人,最后就有可能遭遇董卓的下场。
即便利用献帝最后得了天下,那袁绍究竟是篡位还是不篡位呢?
如果篡位就会跟曹操一样,成了乱臣贼子,变成一张大白脸面对千秋万代,被人唾骂。
而袁绍作为士大夫来说,他是要脸的,虽然献帝是个巨大的利好,但也是个烫手的山芋,所以袁绍才最终放弃了献帝。
而迎接献帝的曹操呢?
表面上得了个巨大的利好,其实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首先汉献帝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并不是因为把汉朝献给了曹魏才得了献这个谥号,献这个谥号本身就是聪明睿智的意思,当初董卓一眼就看上了献帝,觉得献帝聪慧过人,董卓其实并没有看走眼。
我们纵观献帝的一生,他一直就是个傀儡皇帝,从来就没有实权,可他就利用皇帝这个身份,还搞出了很多事情。
比如董卓时期,献帝就跟王允、吕布这些人搞到一起,搞掉了董卓的老命。
后来到了曹操那里,还搞出过衣带诏事件,让董承和刘备拿着诏书去讨伐曹操。
还有一次,曹操去接见献帝,在进宫的时候只有曹操一人前去,守卫的禁军则站在一旁全副武装,如果当时献帝跟那些禁军串通好,是可以随时要了曹操的命的,曹操形容那次觐见献帝,吓得“汗流浃背”,汗流浃背这个成语也是这么来的。
此后,曹操就没去见过献帝,而是采取通信的方式与献帝联系。
可以说,献帝给曹操制造了很多麻烦,曹操也是咬着牙跟献帝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这其中的滋味其实也是很难受的。
所以总的来说,袁绍家族的垮台,并不是袁绍的能力不如曹操,相反袁绍其实是个能力相当强的人,袁家垮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能迎接献帝,没能代表正统,在凝聚力上远不及曹操,才最终被曹操所击败。

参考:
一手好牌打个细碎说的就是袁绍家族一门,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
曹操又是如何评价袁绍袁术的呢?
曹操评价袁术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曹操评价袁绍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曹操的话虽然刻薄。
但却是实话。
郭嘉的十胜十败有拍曹操马屁嫌疑,但对袁绍的论断是正确的。
我们首先就来说说袁绍,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期大混战时期的大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司空袁逢之子。
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典型的门阀世家。
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从曾祖袁安开始连续数代为高官。
但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袁绍早年还是很有能力的。
素有清正能干的名声。
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
董卓乱乱政以后,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后占据冀州,青、并州,幽州,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和实力派。
但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
公元202年,袁绍病逝。
袁氏一门彻底烟消云散。
但袁绍败在何处?应该说袁绍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比袁术强,除了曹操,刘备,孙策等人之外就是他了,袁绍失败在就在于实力太大,在没有彻底消化四州的时候,就贸然开始“统一”太着急了。
当他拥有了四州的地盘后,他的集团和局势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控制的了。
袁绍地盘大,名声大,就导致了他的派系林立,掣肘太多,袁绍没有完全掌控他的集团,谋士与武将都各成派系。
无法拧成一股绳,全力辅助袁绍打天下。
精力都放在对其它派系的倾轧和消灭上了。
层级越高的领导,越不需要掌握具体的业务能力。
但袁绍却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曹操两大谋主荀彧、郭嘉也在袁绍那儿待过,为什么要走,一是袁绍集团不团结,过于分散,难成大事,二就是如郭嘉所说“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都谋而不善断。
袁绍为何这样,没办法、麾下派系太多,他怀疑是必须的。
曹操就完全就不一样了。
武将是曹家、夏侯家的本家兄弟,谋主前期以颍川派为主,其它地方的几个,贾诩、程昱都很低调。
曹操一人完全可以彻底掌控,刘备早期丧家犬一样四处投靠。
但他的根基派系却始终独立,最终成就三分天下有其一。
第二点就是显然袁绍起点太高。
刘备曹操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袁绍没有经历过低层的锻炼,早年发家太顺了,信心建立在他是世家和政治优势之上,一但出现劣势和颓式他就开始惊慌失措,信心一旦丧失就彻底完了。
其实官渡之战袁绍根基骨架还在,但袁绍自己认为自己失败了。
袁绍的最大问题在于能力不行。
他的优柔寡断、狐疑不决、不知轻重......在之后的官渡之战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和放大。
如果说袁绍是能力欠缺的话,那么袁术就是自己作死。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绍之弟。
初为虎贲中郎将。
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
公元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
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占据扬州。
公元197年僭越称帝,未受人承认。
引发各路军阀讨伐。
袁术为政不堪。
奢靡乱政横征暴敛,部众离心离德嫡出,被曹操所灭,公元199年吐血而死。
就三国末世来看,纯粹是个弱智,是个彻底的的反面典型,袁术跟董卓最大的不同在于,董卓那是胎里坏。
袁术完全是乏善可陈,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和优点。
也不是没有优点。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蠢,每次都蠢,蠢出新境界。
蠢出新花样。
做事想干啥就干啥,没有一个雄主应有的远见和水平,为政荒淫,不得人心。
瞧不起庶出的袁绍,炫耀自己是袁氏嫡出。
但靠嫡出只能吃一时,但不能吃一辈子。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袁氏一门的招牌,根本无法成事。
应该说,袁术的实力还是很大的,要不然他也不敢僭越称帝。
敢于称帝,得有天时地利人和,袁术都具备了,至少在他自己看来具备了。
他认为汉朝气数已尽了。
而且自己世家门阀,家底丰厚,大半个天下的文臣武将是自己家的朋友部下,是可以称帝的,但这恰恰是他的缺点,别人称帝是可以的(比如董卓)没有心里负担,但袁术却不行,世受大汉皇恩,却僭越称帝再道德和法统已经失败了,(曹操不敢也在于此)。
名义上是天下一统的。
你袁术当皇帝,打的就是你了。
至少我法统上立得住脚。
就此号召力就没有了,关键袁术自己能力最差,还是个腐化堕落的家伙,如果不称帝没准还能蹦哒几年,一称帝,就立即退出政治舞台.袁氏兄弟成事于“四世三公”,也败于“四世三公”。
如果没有“四世三公”的招牌他们也不能组织起那么大是实力,但“四世三公”也让他们带上了“道德的枷锁”。
如果二人联手完全可以成就天下,但二人彼此对立,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自己也是身败名裂。
但完全是咎由自取,袁绍败于能力欠缺,袁术败于自己作死。
都是失败者,袁绍比袁术的名气要强得多,袁术给人的印象是狂妄自大、毫无优点。
究其原因,一是袁术称帝。
而袁绍失败就是能力不行。
和袁术性质不同,汉末乱世,群雄并起,最终成就天下的是“普通人”的曹操,刘备。
孙权。
而世家出身的袁氏一门却最终烟消云散,可见成大事的出身真未必有用。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

参考:
袁氏家族垮台原因是袁基之死袁氏真生的扛把子——袁基袁氏家族的第五代嫡长子并不是大家熟知的袁术,而是袁绍和袁术的哥哥——袁基(如下图),袁基要比这哥俩都大,并且继承了位列三公的父亲袁逢的爵位,同时自己也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见注释1)。
身为袁逢的嫡长子,所以在袁逢死后,袁基毫无疑问就是袁氏家族当代族长。
而袁基同时位列九卿,官位远高于同一时期的袁绍和袁术,所以无论是从氏族,还是官场,袁基都是袁氏家族的“扛把子”,在他面前,袁绍和袁术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兄弟阋于墙正是由于最上面有袁基扛着,袁绍和袁术刚开始关系还不错,毕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且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但转折很快就发生了,在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后,董胖子一怒之下屠了袁氏满门,袁基死了!袁氏家族失去了年轻有为的家住,谁来继承袁氏庞大的政治遗产?
四世三公的光环和号召力,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人才资源,谁不眼馋?
袁术自认为是嫡子,袁基死后自然由他来继承政治遗产。
但袁绍也不乐意啊,“我比你大,之前我还是各路诸侯公推的盟主。
我比你有资格!”原本合作不错的兄弟瞬间反目成仇!袁氏家族覆灭已成定局。
袁绍家族垮台原因是袁绍没指定继承人同样又是兄弟阋于墙官渡之败后,袁绍并不是没有翻盘机会,但可惜的是英雄迟暮,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官渡之战结束两年后,袁绍就病死了。
死之前袁绍本想立自己更喜欢的小儿子袁尚为世子,继承自己的遗产,但这样做就破坏了中国传统礼法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袁绍自始至终都未明确表态。
这就为袁绍集团后来的内斗埋下了隐患。
袁绍手下的大部分人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欲以袁绍嫡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但还有另一派支持袁尚。
后来为了争夺继承权,兄弟二人渐成仇敌。
便宜了曹操,让其轻易就吞并了袁氏大好基业!千里堤坝溃于蚁穴,最坚固的城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同样最强大的家族也往往是在无尽内耗中消亡的!注释1:太仆这个官职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汉朝沿袭了下来。
太仆为九卿之一。
最初的职责是掌管皇帝的车马,后延伸为官府畜牧业,职权很大。

参考:
袁绍家族广义上主要指袁术和袁绍两个人,袁绍是庶长子,袁术是嫡长子,二人谁也看不上谁。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地位显赫,可以说是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如果在和平年代,袁绍和袁术可能能够延续袁氏家族的荣耀。
遇到乱世可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先来说袁术,袁术死于自大,在错误的时机称帝,让大家群起而攻之,袁术本来占据的地方很好,在江淮一代,兵精粮足,虽然当时汉朝天子已经没有实权,但是却是汉朝的象征,董卓采取了另立皇帝,所有有诸侯共同讨伐董卓。
袁术在采取了更笨的方法,他自立,当时的诸侯都有当皇帝的想法,是谁也不敢踏出这一步,这是僭越,对皇帝的大不敬,也就是说,当时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袁术勇敢的踏出了这一步,袁术称帝,他的部下都反对,袁术众叛亲离,加上曹操,孙策和吕布的夹攻,而当时又闹饥荒,袁术走投无路,吐血而死,袁术势力灰飞烟灭。
再来说袁绍,袁绍相对袁术还是有才能的,他势力最大时占据四州之地,曹操都不如他,袁绍统一北部以后南下要跟曹操掰掰手腕,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刚愎自用,错失良机,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袁绍的儿子也相继被曹操消灭。
至此,袁绍家族的势力就完全被消灭了。
袁绍袁术的失败主要是战略战术的失败,当地土豪占的比例并不高,并不是主要原因
参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26条回答。
袁绍家族是很牛逼的。
袁绍和袁术兄弟,来自赫赫有名的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传说是大舜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有名的贵族家族。
大家都知道,古代最有名的君主就是:尧舜禹汤。
袁家是大舜的后代,在古代具有接近于半神的地位。
袁家的人丁兴旺,是汝南的名门望族。
东汉末期,袁家又出现了一个高超时期。
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袁家四代共有五个人做到国家最顶级的官员,故号称“四世三公”。
由于袁家在东汉官场金字塔顶端长达近百年时间,有着极大的势力。
当时官场和现在也差不多,任何一个官员上台以后,都会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势力。
由于袁家是当时国家最强大的官宦家族,所以他们的门生极多。
东汉全国的官员,有一半是袁家的门生或者关系很好。
三国时期,袁家有两个有名的人,袁绍和袁术。
其中袁绍虽年龄较大,是哥哥,能力又强,却是妾所生。
袁术年龄较小是弟弟,能力较弱,毕竟是正妻所生。
根据汉代理发,袁绍是没有资格继承家业的,只有袁术才有资格。
但是,袁绍年长,出名较早,20岁就成为濮阳县长。
在担任县长期间,袁绍体现了自己的军政能力,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当时袁家人普遍认为,袁绍是这一代能力最强的,恐怕将来家业就会是他继承。
袁绍自己表面上谦虚,认为家业应该是弟弟袁术继承,暗中却不服气。
他认为弟弟袁术才能不足,志大才疏,况且年龄又小,只是托生了一个好肚皮。
所以,袁绍暗中以袁家未来继承人自居,暗中笼络了大量官员和军人,形成了自己的军政势力。
黄巾起义以后,天下大乱,袁绍利用袁家的名气以及自己势力,迅速成为地方实力派。
袁绍起家很有意思,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勃海太守。
由于袁家的名气,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时,袁绍就成为盟主,其实他当时实力还不如弟弟袁术。
虽然讨伐董卓失败了,但袁绍已经威震全国,是众望所归的大人物。
代价是,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袁家大受打击。
袁绍当时归附冀州牧韩馥,实力虚弱。
他随后联络公孙瓒攻打冀州,随后让韩馥将冀州交给他代理。
韩馥本来是袁家的门生,加上能力平庸又畏惧公孙瓒,将强大的冀州拱手送给袁绍。
袁绍代理了冀州以后,迅速清除了韩馥的余党。
韩馥后悔莫及,只能逃走,袁绍则兵不血刃得到一个大州,由此崛起。
当时袁绍的局势还是不错,主要的敌人是有勇无谋的公孙瓒。
公孙瓒是个超级自大狂,虽擅长打仗,但刚愎自用到极点,最后连亲兄弟的建议都不听,所有决策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由于公孙瓒不能用人,手下诸如赵云等人纷纷离开。
而袁绍比公孙瓒则强多了,他颇有祖先礼贤下士的能力,许攸、逢纪、荀谌、沮授、田丰等谋士,张郃、文丑、颜良等武将也纷纷归附他。
加上袁绍强于政治和外教,公孙瓒则是个军人,只会骑马打仗。
最终经过连续激战,虽然公孙瓒联络黑山军首领张燕助战,最终还是被袁绍消灭。
在袁绍连续击败公孙瓒,就要统一北方的时候,弟弟袁术更是厉害。
袁术好歹是袁家嫡传继承人,名气更大,投奔他的人也很多。
袁术是从南阳起家的。
当时南阳是全国极少几个,没有被黄巾之乱波及的地方,人口有数十万之众,一说近百万,而整个四川才有90多万人口。
袁术鼎盛时期占据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一部,不但地盘巨大,实力也非常强劲。
袁术地盘的粮食产量非常高,是全国少见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的军阀。
由于人口众多,袁术的部队高达17万人。
这就是曹操口中的“袁术兵精粮足”。
袁绍在北方,袁术在南方,中间隔着曹操、刘表等几个军阀。
但曹操此时也不强大,还在中原四处转战,一度老巢差点被吕布占领。
袁绍曾经联络袁术,希望兄弟两人一起干,学习曹操一样扶持汉宗室刘虞为帝,挟天子来控制诸侯,以后天下是袁家说了算。
但袁绍认为袁家必须由他来掌舵,袁术只能作为副手。
袁术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袁绍是妾生的儿子,根本没有资格以袁家人自居。
况且,此时袁术实力强大,已经有了自己称帝的野心,所以断然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由此,袁绍和袁术开始结仇。
当时猛将孙坚归属袁术麾下,此时还在讨伐董卓作战中。
袁绍发现袁术不愿意合作,就暗中派遣周昕为豫州刺史,想趁虚夺取孙坚的地盘。
袁术认为孙坚是归属他的军阀,袁绍对付他就是对付自己,勃然大怒,派兵打垮了周昕。
由此,两兄弟正式为敌开战。
袁术同公孙瓒和陶潜结盟,一同对抗袁绍。
袁绍就联合刘表和曹操,一同对付袁术。
然而,国内的军阀多认可袁绍,不认可袁术。
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
”兄弟两人翻脸,导致袁绍家族实力大减。
而袁术是个无能之人,不但在南阳等地盘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一起暴乱反抗,而且突然称帝,搞得成为全国公敌,众叛亲离,很多就被曹操借机灭了。
而袁绍主要的问题是,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君主。
一个君主是不缺乏谋士和武将的,自然有人会给他出谋划策,只要他能够正确决策即可。
但袁绍此人做大事时候非常犹豫,不能迅速下决定,而且很容易做出错误决定,导致连续的失败。
袁绍统一北方,主要是敌人公孙瓒之流比他还弱,遇到曹操、刘备、孙权之流,他就不是对手。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拥有20万大军,似乎实力强于曹操。
曹操兵力只有10万左右,地盘也小。
但是,袁绍的一些谋士认为,曹操军队战斗力很强,尤其青州兵很难对付,名将又多。
袁绍除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以外,可以使用兵力不过10万对付曹操。
而曹操除了被刘表、孙策牵制以外,至少可以使用五六万人。
以战斗力来看,10万袁绍大军只是稍微占优,并没有胜利的十足把握。
在这种条件下,擅自进行战略决战时很危险的。
所以,田丰、沮授之流主张不要立即决战,而是利用兵多粮草多的优势,派遣主力部队反复骚扰曹操,消耗他的实力。
当时曹操兵力毕竟不足,而且粮食匮乏,没有持久战的实力。
袁绍只要持续消耗曹操一二年,后者实力就大减,到时候袁绍肯定能够胜利。
但袁绍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听信了审配、郭图等人的说法,一劳永逸的一战打垮曹操,以绝后患。
结果官渡之战,却以袁绍毁灭性的失败告终。
其实袁绍此战惨败以后,损失了10万大军,但地盘还在,还有七八万军队可以使用。
如果袁绍能够采用正确的防御策略,未必不能反败为胜。
然而,袁绍此时已经失去了战斗意志,而且同样不能听信正确的意见,反而杀死了谋士田丰。
由于情绪不好,袁绍身体情况急转直下。
明知道自己活不久了,袁绍却不能合理安排后世。
他宠爱幼子袁尚,但又没有消除长子袁谭的军政实力。
结果,曹操还没打来,袁谭、袁尚为了争权夺利而杀得一塌糊涂。
曹操来了以后,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消灭了袁家残余力量。

参考:
《孙子兵法》对胜负的关键点,提出了“道天地将法”,道在第一个,也是根本点。
郭嘉“十胜十败”中,开篇就提“道胜”,“繁礼多仪”正是点出了袁绍屡屡做出错误决策根本原因。
繁礼多仪,乍一听,似乎说的是袁绍的性格,其实不尽然。
袁绍的快速崛起,仰仗的是他在天下士族中积累和人脉,而“士族首领”这个地位,既不是朝廷的任命,也不是制度的产物,他本身就是人脉和关系的结果。
这就决定了袁绍,始终只能“过分注重”方方面面的意见,无法有魄力地做出决策!我们现在看看这个“繁礼多仪”是如何让袁绍做出各种错误决策的。
不率先迎接天子,拱手将天子让于曹操袁绍集团的沮授,是第一个提出迎接天子的人。
他提出的时间比曹操集团早得多。
可是,“繁礼多仪”的袁绍顾虑重重,迟迟没有做出决策。
1、作为外来士族的袁绍,和他的颍川系士族(如明确反对迎天子的郭图、淳于琼等人);
他顾虑天子来了之后,冀州本地士族坐大,破坏袁绍集团的内部平衡;
他应该还记得,他当年能迅速占据冀州,正是依靠冀州派忽悠韩馥。
毕竟,除了袁家,当时天子身边还有一位士族首领——杨修的父亲,杨彪,人家也是四世三公!曹操挟持天子,也没有虚头巴脑过多考虑礼仪问题,天子令照样帮助他影响天下格局2、“繁礼多仪”,不知道如何与天子相处。
得罪也不是,服从也不是。
可见,“繁礼多仪”限制了袁绍集团的视野。
使得袁绍过分的“内部视角”,只从内部的角度来看问题。
结果,曹操得了天子后,以天子的大义名分,任免官吏、号令四方。
使得袁绍这个士族首领的地位大大削弱。
曹操难道就没有袁绍所考虑的那些问题吗?
说一个小事:在曹操迎接天子后的第一次晚会上,曹操发现杨彪的神色不大高兴,马上就借口上厕所,跑回大营去了!杨彪,也是四世三公,在士族影响不弱于袁家,曹操一开始都很忌惮他而天子也屡次和曹操明争暗斗,试图要回权力!可是,“体任自然”的曹操该怎么做怎么做。
完全不受繁礼的制约!该惩治杨彪惩治杨彪,该杀国舅杀国舅。
那又如何呢?
天子令照样帮助他纵横拜搤!无原则放任党争,致使官渡惨败官渡之战,大家都很熟悉。
曹操烧了乌巢,袁绍无粮大乱,一败涂地。
可是,根子上,还是袁绍在内部无原则的放任党争!1、在大战之际,审配捉拿许攸家人,致使许投曹操,出卖情报;
大战在即,有什么事情打完了再处理不好吗?
这个道理,智者审配难道不明白?
郭嘉说袁绍”对眼前的事情很细致处理,对大局没有观念“正是如此!若非党争不休,袁绍何至败落?
2、在乌巢被袭,郭图建议下,让张高二将无希望地攻打曹军大营;
曹军大营,要攻早攻下了!曹操奔袭,也必然是只带精骑抢时间。
怎么可能大营空虚呢?
袁绍到了这个关口,还放任党争,错误决策!”繁礼多仪“,使得袁绍集团往往纠结在内部小纠葛上,严重干扰了决策。
军事斗争,怎么可以如此昏庸?
不立嗣子这应该是袁绍最大的错误,也原本最容易避免的一个错误。
可是,由于手下各自偏向一个儿子,使袁绍迟迟下不了决心!你看曹操,在确立曹丕之后,义无反顾地支持曹丕,打压支持曹植的派别!”繁礼多仪“,务虚不务实,最终导致了袁绍集团一系列的昏招!
参考:
袁绍家族之所以迅速垮台,与其政略不善有关。
袁氏并非地方豪强,而是中枢豪门,所谓四世居三公位,门世故吏篃于天下,是指其家族在中枢系统上的势力,一旦离开中枢系统,袁氏便没有那么大势力了。
他们在地方上兼并土豪,吸纳士族,但却根基浮浅。
在与同样是中枢权力的曹操集团的斗争中,袁氏因为政略不当而迅速失败。
一、袁绍在中枢系统的失败东汉中后期是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以水利设施、陶砖等为代表的技术突飞猛进,引发了庄园经济兴盛。
从各种东汉古墓壁画、浮雕,以及《四农月令》等文献资料来看,东汉庄园经济已经是一种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模式了,造成了财富的高度集中。
与此同时,东汉政治迅速败坏,汉灵帝做了最后的努力归于失败之后,中枢系统便处于混乱之中,由此带来了普遍的豪强兼并和“部曲化”,大量游民被卷入下层的极端运动。
在此形势下,中枢系统的重建,应为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任务。
但在何进与中常侍事件中,袁绍、曹操等尽皆失败,董卓集团在京师掌权。
从《三国志》记载来看,袁绍也尝试与董卓积极合作,因为袁氏家族毕竟是中枢系统的超级豪门,但董卓系统的排斥性特别强,基本上不能容纳原来的权门。
按《三国志》,袁绍在废立问题上与董卓发生激烈冲突,而后逃亡。
这个例子并不是个案,被排斥而后逃亡地方的还有曹操这类人。
董卓为什么不能重建中枢?
其中原因已经很难解了。
因为大量记载都强调董卓的残虐,并没有说到他怎么规划重建工作。
曹操袁绍后来的说辞也不能完全相信,例如说他有废除刘氏之种的言论。
《三国志》: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
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
\"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
\"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绍既出,遂亡奔冀州。
二、袁绍家族的政略错误这些逃亡地方的中枢豪门首先面临的是地方势力。
但正如上述,东汉的中枢集团往往能够压倒地方势力。
这与东汉的政制有关,甚至可以说中枢从来没有失去权威,刘备之在徐州、袁绍之在河北、袁术之在淮南、孙氏凌驾江东、诸葛亮之在巴蜀,严格说都属于中枢势力对地方的胜利。
但也有个别例外,例如曹嵩家族被徐州地方势力灭门。
董卓集团重建中枢失败,这些势力便开始互相竞争。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天子威权,《三国志》载,袁绍的谋臣沮授、曹操的谋臣荀彧,都提到要迎立天子或“挟天子而令诸侯”。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东汉政治的特点就是中枢强、地方弱,谁掌握了天子威权,就掌握了重建中枢的主动权。
袁绍第一个关键失败,就是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将天子迎立于河北邺都。
而他之所以没有采纳,也并不是智识不及,而更可能是出于河北地方士族的制约。
《三国志》:献帝传曰: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
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
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
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觽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袁绍逃亡后,董卓为了安抚之,表奏为渤海太守。
凭借袁氏家族的累世声望,他先后兼并韩馥、公孙瓒,得到河北四州。
从一些零星记载可以推知,韩馥、公孙瓒的地方属性要更强一些,但他们却敌不过一个流亡者袁绍,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刘备、孙氏身上。
由此可见秦汉中枢体制之强大,是超乎想象的。
但这种优势也不是绝对的,这些中枢豪门总是要安抚地方豪强。
袁绍兼并河北之后,可能采取了一种吸纳体系,《三国志》引魏书记载“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
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
可见,袁氏对河北地方势力存在相当大的妥协,延续了东汉后期的那种恶劣生态。
《三国志》: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
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民人相食,州里萧条。
……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
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袁氏家族的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引发东汉后期大乱的根源。
它虽然是超级豪门,但在士人集团中的评价也不太好。
因为这个家族行事太过无道,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袁绍、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显露了袁氏家族有自己称帝的野心。
这就引发了整个士人集团的义愤。
在董卓之后的竞争格局中,袁氏家族就丧失了最大的资本,实际上也透支了累世积攒下来的声誉。
《三国志》: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
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
……献帝起居注曰:从弟济阴太守□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
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
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
'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
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
最后,袁绍在河北广泛吸纳三郡乌丸人,“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
后世的太平御览也提到,袁绍军中有乌丸或鲜卑人的具状骑兵三百余人。
说明袁氏家族也与外族有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这些因素导致袁氏家族外强中干,经不起政略能力突出的曹操集团的打击。
(完)
参考:
袁绍家族的垮台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子嗣的问题,以及个人能力和内部势力矛盾因素,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他自己。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失败并非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又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袁氏内部意见不统一,各自为战没有首领。
在官渡之战中,袁氏看起来实力受损严重,但其实他能够调动的资源依然高于曹操,就算袁氏已经被打得只能被动防御,在当时实力下的曹操依然无法消灭袁氏集团。
袁绍的死,是其家族崩溃的主要原因。
袁绍的行为也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为了让袁尚继位,排挤另外两个儿子,但在维持下一代辅臣的政策上,却没有把全部力量让袁尚使用,这让袁尚无法一家独大。
而袁绍的这些动作,就让袁谭的支持者们有了一丝希望,但如果袁绍晚点死,那么他还有时间帮袁尚清理掉那些躲在暗处的袁谭支持者。
然而,袁绍的过早去世,直接导致原来纯在矛盾的幕僚们,接着袁氏兄弟的矛盾大兴内讧,硬是把一个原本牢固的集团撕的粉碎。
一山不容二虎,继承人也只能有一个,袁绍的过早去世导致袁尚还没有变得强大,而袁谭却有了发难的机会。
或许袁绍对于袁谭那边潜在的问题他有想去做,但上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因为他的死滋生出了一大堆的问题,彻底爆发了两个儿子已经他们背后支持者的矛盾,导致了袁氏家族的彻底垮台。

参考:
袁绍家族也就是汝南袁氏,是东汉著名的世家大族,四世三公。
这里所说的四世三公,并不是说四代人里出现了三位三公,而是连续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的高官,而三公在东汉是最高级别的官员,虽然到后期出现了太傅和大将军辅政的情况,但三公的地位仍然是非常尊崇的,威望隆重,一般要人品、学问都得到普遍认可才能做。
而袁绍家族就是这样的家族,以经学起家,连续四代人都做到了三公,是典型的经学世家。
不过,现在我们常说的袁氏家族最出名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但他们俩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武将,而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儒家士大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他们俩都不是汝南袁氏重点培养的家族继承人,在袁绍袁术参与何进诛杀十常侍的时候,袁家无论是在家族内部还是在社会上以及朝廷上,地位最高的都不是他们俩兄弟,而是当时已经担任太傅的袁隗以及袁绍袁术的大哥袁基。
在袁绍袁术起兵诛董卓后,袁家留在京城的人被族诛,当时袁隗是太傅,而袁基已经是太常了,已经名列九卿,下一步就是三公了。
如果不是袁绍袁术起兵导致董卓族诛袁氏家族,袁基用不了多久就会当上三公了。
这就是说,在当时袁家当仁不让的家主首先是袁隗,然后是袁基,完全轮不到袁绍袁术兄弟。
这从他们俩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也能看出来,袁绍年轻的时候到处结交三教九流的人,并不是正统的儒家教育,这是不符合袁氏家族的家风的。
汉灵帝死后,何进与朝臣谋诛十常侍不成,反而被十常侍所杀,董卓率兵进京,控制了洛阳,也控制了朝廷,袁绍出奔渤海郡,也就是冀州,袁术则去了南阳,两人各自分别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
不久后,董卓一怒之下,将留在京城的袁氏族人全部杀死,谯类无遗,天下冤之,当时的世家大族都很同情袁氏家族,从而将这种同情变成了政治上对他们的支持,这也是袁绍袁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许多人支持的原因。
不过,袁绍和袁术兄弟却并不和睦。
袁绍虽然年长,却是庶出,袁术虽然年幼,却是嫡子,所以两人互不相让。
袁绍当时的名声要比袁术大,又很快控制了冀州,并和公孙瓒争夺幽州,甚至连乌桓、鲜卑都支持袁绍,而袁术则在南阳站稳脚跟,开始四面出击,和周边的刘表、曹操都打过仗,后来在南阳站不住脚了,又向东流窜,到了淮南,并且很快控制了扬州长江以北的部分,并逐步向徐州方向扩展自己的势力。
从袁绍的角度看,既然袁隗袁基都已经死了,他自己又年长,那么当然他就是袁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了,而且他势力大,兵多将广,支持者众多,袁术虽然是嫡出,毕竟是弟弟,总不能让袁绍来辅佐袁术吧?
但从袁术的角度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袁术眼里的袁绍虽然年长,但还是出身卑贱,而且早就在名义上被过继给了他们的伯父,怎么可能有资格来当袁氏家族的家主呢?
而且,袁绍阵营中没有袁氏家族的其他人,而袁术家族中却出现了袁氏家族的其他人,比如袁遗,就一直跟着袁术。
所以,袁绍和袁术互不相让,而却相互攻击。
袁术攻击曹操,曹操一开始被袁术击败,袁绍就支持曹操反攻,去打袁术。
袁术进攻刘表,袁绍又和刘表结盟,袁术不肯相让,也和正在袁绍北边进攻袁绍的公孙瓒结盟,乱成了一团。
而且,在汉献帝从关中逃回洛阳时被李傕郭汜派去追击的军队打败后,袁术认为汉室气数已尽,袁家四世三公,又上应符谶,于是不顾手下的孙策等人反对,自己在淮南称帝。
一直到袁术在淮南也站不住脚了,才准备去投奔袁绍,结果半路上曹操派来邀击的刘备和朱灵击败,不久后就病死了。
袁术死后,曹操南边的威胁暂时接触,又控制了徐州和淮南,就可以全力与袁绍相争了,于是双方开始你来我往的打仗。
到公元200年,袁绍出动大兵,企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彻底击败曹操主力,并派已经投奔到他麾下的刘备到汝南去和黄巾余部刘辟、龚都等联手,扰乱曹操后方。
但相持一段时间后,袁绍未能击败曹操,却被曹操一举击败,十万大军完全被击溃,甚至一些地方都开始叛袁归曹,袁绍回到邺城后又相继平定了这些内乱,稳住了局势。
不过遗憾的是,在袁绍重新稳住冀州内部局势之后不久,袁绍就病死了。
按理说,袁绍与袁术二虎相争,曹操渔人得利,留给袁绍的启发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但袁绍却丝毫没有吸取自己兄弟亲身经历换来的失败教训,反而继续废长立幼,将当时已经年长而且能够独当一面的袁谭弃而不用,外派到青州担任此时,他在冀州的核心地盘和军队,都交给了幼子袁尚。
这样,袁绍袁术兄弟相争的情况又在袁谭袁尚兄弟身上重演了,得利的仍然是曹操。
曹操得到袁绍死去的消息后,也先出兵进攻冀州,但打了一阵子,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术性的胜利,但却没有完全突破袁尚与袁谭联合组成的黄河防线,袁氏兄弟与曹操仍然是隔黄河相对峙的态势。
曹操此时感到袁氏兄弟无隙可乘,于是决心先南征刘表,清扫外围,剪出袁氏的盟友羽翼,彻底解除后方威胁,再来与袁氏兄弟进行最后的战略决战。
结果曹操还没出兵,袁尚和袁谭就打起来了,袁谭不敌,向曹操求救。
曹操马上放弃南征刘表的计划,转而进攻河北,先后平定了袁绍原来的地盘,彻底消灭了袁氏家族的势力,从而变成汉末群雄中最后的赢家。
俗话说,人不能在同一个陷阱里摔倒两次,但袁氏家族却恰恰就是在兄弟相争这个坑里掉进去了两次,而且都是长幼争立,从而失和,最后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让曹操成了最大的赢家。
之后曹操南征刘表,之所以能在初期迫使刘琮投降,原因同样在于刘表和袁绍一样,废长立幼,排斥长子刘琦,而让尚未成年的幼子刘琮继位,从而给了曹操机会。
相反,江东孙策在临死前指定孙权继位,而没有让自己年幼的儿子继位,也保证了江东的团结,曹操无隙可乘,也没能在赤壁之战中击败孙权。
司马懿家族最后能够成为三国最终的大赢家,其原因也在于司马氏内部在完成篡魏之前,一直非常团结。
司马朗出仕早,去世也早,司马懿比司马孚只大了一岁,但在司马懿出仕之后,一直在不断的利用各种机会提携司马孚。
到司马懿死的时候,司马师继位,司马昭并未觊觎。
司马师死后,又是司马昭继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位,而没有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让过继给司马师的二儿子司马攸继位,保证了司马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最终完成了朝代更替和皇权转移。

参考:
袁绍家族垮台的根本原因是家族内部不团结、内斗。
袁绍,出生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汉末群雄之一,是袁逢庶子,过继给伯父袁成。
二十岁成为濮阳县长,清正能干。
先与外戚何进谋诛宦官,接着与董卓对立,后谋取冀州统一河北。
由此可看出,袁绍有大志,能折腾,敢作为。
官渡之战前,他可以说是最有能力统一中国的豪强了。
袁术,是袁绍的同父异母弟,嫡出。
早期和袁绍一起都被外戚何进拉拢谋诛宦官,接着也与董卓对立,后袁绍往北据冀州,袁术往南据南阳,至此兄弟二人开始为敌。
一开始,他们的叔叔袁隗在朝中的时候,袁绍和袁术还能和睦相处,且步调一致,后因为袁绍和袁术反董,连累袁隗一家被杀,至此兄弟俩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样,不知该怎样行动了。
只会胡乱闯杀,因为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这本身就是号召力,所以不乏人追随。
袁术向来看不起袁绍,因为袁术是嫡出,而袁绍是袁家丫鬟生的孩子,是庶出,后来袁绍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家世,在东汉末年获得了众多豪杰志士的辅佐,这促使袁术更加不高兴了。
据《三国志》所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而不是袁术。
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是互相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反目成仇。
两兄弟的决裂,一度形成了东汉末年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
兄弟两个军阀之间互相争战不断,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搞的中原狼烟不断,百姓饱受折腾。
正是在兄弟俩的长期斗争消耗中,势力本来不大的曹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下,东征西讨,把僭越帝位的袁术消灭后,正式和袁绍决裂,官渡之战曹操解决了袁绍这个老朋友兼劲敌。
以袁绍的儿子们为主的小股袁家势力,也像当年他们的父辈那样,互相猜忌内斗,最终,曹操借辽东公孙渊之手彻底解决了袁家势力,袁家再也没有翻身的资本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