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否真的放火烧了阿房宫

阿房宫在司马迁的描述下,恢宏雄伟、金碧辉煌,壮观程度堪比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不过,令世人大为惊叹的是,竟然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然而,这一说法却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
因为项羽大军攻破秦都咸阳的时候,阿房宫的基础可能都没有建设好,更别说主体建设了,又如何去烧。
因此,项羽蒙冤千百年确实比窦娥还冤。
《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也就是说,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廷狭小,并以周文王建都丰为依据,打算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兴建朝宫。
他当时要求先建造前殿的阿房宫,其占地规模需要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堂上可以坐一万人,殿堂顶下还能立起五丈高的旗帜。
这样的规模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2-3倍。
人民大会堂可容纳万人就坐,秦始皇要求建的阿房宫也要能坐万人。
但是,秦朝时可是“席地而坐”,一人所占地方绝对相当于现代会议的2-3个坐位面积。
但是,从1956年国家便开始酝酿人民大会堂的建设, 1958年10月正式开工,直到1959年9月24日竣工,总时长达3年之久。
但是古代建设所用的技术、材料、设备、机械等,简直和后世没法相比,其难度更是不可相提并论。
公元前210年9月10日,秦始皇病逝,不到三年。
如果按照后世征调土木专家,开始地勘、测量、设计、报建,调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程序,还要通过秦始皇的审核。
所以,当时的阿房宫最多处于基础建设阶段。
同时,当秦始皇病逝后,所有的劳役又抽调至秦始皇陵进行建设。
当初,汉高祖刘邦任亭长时所释放的劳役,就是前去郦山修建秦始皇陵的。
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胡亥下令重新营建阿房宫,也就证明之前的一段时间,阿房宫已经停建。
同年7月,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农民起义;
9月,沛人刘邦在沛起兵,下相人项梁在吴起兵,狄人田儋在齐国旧地起兵。
不难看出,从当年7月份开始,全国范围内的起义已经爆发,大乱已起,建设阿房宫的民夫应该也难以就位,朝廷钱粮更加紧张,又如果去建。
而此时的秦二世依旧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对于朝政不闻不问,一切由赵高自行处置。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逼迫自尽,同年10月秦王婴杀赵高后投降刘邦,至此秦朝彻底灭亡。
至于司马迁对于阿房宫的描述,只不过是秦始皇当时的概念性规划的口述实言,而并非真实的建筑实体,却被后世一些文人墨客所误解,因此造成以讹传讹的结果。
由此可知,只有秦始皇在世时的最后三年,阿房宫处于建设之中,后期整个秦朝基本处于全国战乱之中,根本就无法建设阿房宫,所以也就不存在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件,其实他只不过是烧了都城咸阳的秦朝宫殿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
谢!相传阿房宫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一座豪华宫殿,其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仅动用苦力就有七十万之众。
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戍卒叫,函谷举,付之一炬,可怜焦土!\"根据这一描写,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宫殿被楚人项羽烧成灰烬,但根据《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和描写,项羽杀进咸阳城后“烧了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问题是秦咸阳宫和阿房宫不是一个宫殿,两殿位置也不同(见图片)。
秦咸阳宫位于秦咸阳城,即九嵕山以南,渭水以北的咸阳,而阿房宫位于渭水以南的秦上林苑中。
到底《史记》中说的“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是秦咸阳宫还是秦阿房宫?
根据《史记》应该是秦咸阳宫,因为它是在项羽杀进咸阳城后,一怒之下烧掉的宫殿。
也就是说,《史记》中记载描写的火烧秦宫室是咸阳城中的咸阳宫而非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位于渭水以南秦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即阿房宫当年没有遭到项羽付之一炬。
这一结论也与秦阿房宫考古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2002年对阿房宫遗址进行挖掘考古,最后得出的推断和结论基本吻合。
根据考古队的发掘和判断,阿房宫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和汉长乐宫被火烧迹象完全不同(遗址发现大片被火烧的焦土),而且发现阿房宫是一项还没有完成的工程,并没有象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那么宏大和豪华,这一点也符合史书中所写的关于秦始皇去世后,胡亥将修建阿房宫的70万苦工调到骊山修皇陵这一记载。
看来杜牧一篇《阿房宫赋》,让我们冤枉了项羽两千年。
虽然项羽没有火烧阿房宫,但项羽火烧秦咸阳宫,火势三个月不灭的史实并没有冤屈他,只是阿房宫是一项烂尾工程,并不是项羽良心发现。

参考: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词赋作品,不是历史。
近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可能建造阿房宫的旧址进行科学考查,结合史料记载,没有发现任何有关阿房宫在历史曾经存在过痕迹,考古的结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建造过阿房宫。

参考:
后人对阿房宫的认识,应该来自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言之凿凿“楚人一炬,可伶焦土”。
但现代考古却发现,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也没找到焚烧的痕迹,所以,项羽是否烧过阿房宫只能留待史学家消磨时间了。
换个话题,当然跟阿房宫有关。
前几年,曾多次在在一些娱乐性的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阿房宫的北阙门用磁石制成,藏有凶器的刺客打此处经过,会被吸住。
所以,有人称此门------最早的“安检门”,印象这就是报刊上的标题。
并且,刊登这种文章的还有一些是面向中学生的教辅类报刊,主要是向人们展示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应用成果。
但读后总感觉有点不对劲的地方,用磁石制作安检门,无疑是利用磁石的吸铁性。
战国时期开始应用铁,但当时只能“低温铁”,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气泡,比较脆弱,根本就不适合制作兵器。
而韧性较好的“高温铁”和“百炼钢”是西汉时期才出现的。
秦代使用的还是青铜兵器,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实物可证实这一点。
并且,当时的青铜兵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和成熟,比如,战国时期楚国墓葬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历经2000多年,依然光亮如新,十几层纸可一划而过。
秦始皇兵马俑坑内的一柄青铜剑,被陶俑压弯达45°之多,当考古人员将陶俑移开时,青铜剑竟自动恢复成直的。
如此精湛的铸剑技术,令现代人都自叹弗如。
一个敢于到秦宫行刺的杀手(如荆轲者),肯定应选择一把上佳的青铜兵器。
用磁石制作的安检门,对青铜兵器何用之有呢?
话说过来,即使刺客带的是铁质的兵器,磁石能将人一起吸住,可见磁性之强。
而当时使用的还是天然磁石,磁性较弱,也不可能产生报刊中描述的效果。
可见,所谓最早的“安检门”,纯粹是后人的杜撰。

参考:
第59期 阿房宫《项羽》背了200年的黑锅,到底谁烧的?
, \"normal\": }, \"duration\": 176, \"hash_id\": 9648666159796149993, \"external_covers\": [], \"md5\": \"5a35af3530cff3fc276e154c36da1034\", \"vu\": \"c372e3508aa94ab98eab5fd4cfcbd92a\"} --}
参考:
阿房宫是秦始皇时期的超级工程建筑,据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绘制了大量的帝王宫室图,并集中修建,阿房宫就是其中之一。
它的规模空前,气势宏伟,集天下最优秀设计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宫殿之一。
在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可以领略到它无比惊艳的绝世景观。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带领着40万大军举兵进入秦国国都咸阳,之后他做了令许件人神共愤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展开大屠杀。
他愤怒的诛杀了秦朝的宗室,以及秦王子婴,杀了秦王朝所有的功臣名将,杀死了咸阳的无数无辜百姓,虽然这些人当时已经全部投降,但他让整个咸阳陷入了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的局面。
第二件事就是无视并纵容手下大肆的抢夺财物,欺负民女,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第三件是就大肆的烧毁秦朝建筑。
他下令焚烧了秦国的王室宫殿,并且一把火烧掉了秦始皇一手打造的绝世阿房宫殿,大火整整蔓延了三个月之久,把方圆数百里都烧为灰烬。
项羽之所以会烧掉如此惊艳的阿房宫,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项羽把对残暴秦朝的仇恨,用同样残忍的手段报复在了对秦国都城咸阳的烧杀抢掠上面,把他对家破人亡和项梁被害的仇恨,用熊熊烈火燃为灰烬。
二是项羽对自己虚荣心的满足,项羽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一介勇夫,很容易冲动,为了显示出秦国是被自己所灭,不如自己直接把秦国最负盛名的阿房宫给烧掉,好让全天下人都熟记于心。

参考:
据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就绘制该国宫室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
相传当时秦始皇所造的“六国宫殿”有145种,其中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长杨宫等。
当时的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堪比天堂。
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在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后,认为都城咸阳人口太多,而以前的皇宫又小,于是下令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汇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
这座朝官便是后来为众人传颂仰慕的著名宫殿阿房宫。
阿房宫一朝建成,规模空前,气势宏伟。
据《史记》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
然而,这样一座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的,极度奢华的阿房宫殿,却只在人间高立了数十载,便被西楚霸王一把大火烧成灰烬,据说当时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联想到其庞大的规模,此言应该非虚。
不过,再细想当时这幅繁华化为灰烬的场面,不禁让人痛惜。
不过还好,宫殿不在,残迹仍存。
于是,为了寻找曾经的辉煌,考古学家们来到了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宫遗址上,开始了探索。
在第一次挖掘探坑之后,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然而大家并没有气馁,决定继续挖掘,随着物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家决定从夯土层入手开始探测。
古代建筑的地基都是夯土打成的,铺一层打一层,从夯土台基的侧面看过去就像千层饼一样。
夯土和普通的耕土不同,它非常坚硬,也很密实,普通的平头铁锤都很难砸进去。
阿房宫遗址的夯土层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依然坚硬。
然而就在考古队顺利地打进了探杆之后,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这里竟然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
没有找到大火过后的残留物,最开始,考古队猜测可能是挖掘的地方较少,刚好错过了阿房宫被烧的那一部分。
于是,考古队开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勘探,但是,在钻探了数万个孔和对地层的土样进行了元素分析后,还是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会不会因为经过了两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
为了进行比较,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金屋藏娇”的风流韵事就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这个宫殿中。
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但2000年过去了,这里被火烧过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因此,这种猜测并不成立,于是有人又提出了另种猜想:是不是流传了2000年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烧为灰烬的说法不真实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
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候共分之。
”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掠的做法,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烧阿房宫。
《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由此看来,当时火烧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宫殿。
而《史记》中的另一条记载又从侧面证明了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四月,秦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成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
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骊山。
骊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作阿房宫。
”但是这年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造反了。
所以如果上述记载属实,那么很显然,秦始皇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阿房宫。
假设当时阿房宫并未建成,那么,史书上记载的,项羽所烧的又是什么宫殿呢?
有人认为: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
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项羽在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所说的火烧秦朝宫的地点在咸阳,而不是秦朝时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
后人根据此说对咸阳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果然此处发现了大片的红烧土遗迹,由此,持阿房宫未被火烧观点的人,对此更加坚信不疑。
尽管关于项羽当时烧毁的是咸阳宫的说法看起来都证据确凿,又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如果阿房宫不是项羽所烧,它又是如何被毁坏的呢?
虽说很有可能阿房宫当时并未修建完成,但是根据众多史料所载,这座宫殿在当时应该已经初具规模。
因此,如果阿房宫并非毁于项羽之手,那么究竟是怎么毁掉的呢,这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参考:
据专家考古认为,项羽没有火烧阿房宫,原记载不确切,项羽烧的是秦咸阳宫,不就成了争议,看来是古代悬案,随着历史发展,各方面数据确认,一定会找到烧阿房宫究竞是谁所为。

参考:
考古学家已经证实,项羽没有火烧阿房宫,那会儿阿方宫还没建立起来
参考: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70万刑徒,从各地运来木料石块在渭水之南开始兴建规模更大的宫殿---朝宫。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气候都不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也没有把所有宫室住完。
足以见得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但这都是传说,根据当代现有考古证据,当时阿房宫并未完工。
阿房原来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个朝宫完工之后再给起名,但由于工程太大,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竣工,人们就只好称它为阿房宫了。
至于为何叫阿房宫,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王嬴政年少时在邯郸认识一名当地的女子,名叫阿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但遭到了众大臣的强烈反对,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就上吊自杀,秦始皇为了纪念这位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人,就起名阿房宫。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历史常识,西楚霸王成了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
那么项羽到底有没有火烧阿房宫呢?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其实司马迁并没有烧的是阿房宫。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超过20万平方米的勘探和发掘,发现只有少量的几块红烧土,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还应该有大量的草木灰。
考古人员又对秦咸阳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大片红烧土遗迹,《史记》中明确地说项羽火烧秦朝宫殿的地址是咸阳,《高祖本纪》说项羽“屠烧秦宫室”;
《秦始皇本纪》还是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

咸阳城是秦朝都城,所烧毁的也是都城宫殿,根本不是秦朝时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而是渭河以北的咸阳宫。
所以说项羽根本就没有火烧阿房宫,而是历史的误传。
秦阿房宫不仅是秦代建筑中最宏伟壮丽的建筑群,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宫殿规模气势宏大,每天有几十万的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劳民伤财的阿房宫也是秦自取灭亡的一个象征物。

参考:
首先说项羽烧的是咸阳皇宫,不是阿房宫。
阿房的地秦始皇刚拿下来,只打了地基还没出地皮,属于半拉子工程,你让项羽在哪点火!烧阿房是唐朝大诗人杜牧说的,那篇朗朗上口的《阿房宫赋》,是基于想象的魔幻现实,不能当历史看。
不过项羽没烧是因为没建,建了一样化成灰,毕竟能烧的他都烧了,所以并不影响结果的判定,也不影响对放火动因的分析。
这里面有主观有客观,有内因有诱因。
我们一个个说。
主观是项羽的心愿。
项家“世为楚将”,原本光鲜,最后被秦国毁了,爷爷捐躯叔父战死。
国恨家仇合二为一,他的目标就是毁灭大秦,而大秦的统治象征、标志性建筑自然不能幸免;
客观是项羽的短视。
秦统一时间不长,诸侯的思维仍停滞在战国时代,反秦目的无非两个:复国和富己。
项羽也一样,他彼时最大的政治野心,就是成为齐桓公那样的霸主,烧杀立威在所难免;
内因是性格。
楚怀王的属臣对项羽有个评价:“为人僄悍猾贼。
”虽说是敌对势力的抨击,但也基于对项羽的了解。
猛人项羽作风张扬,行事偏激,喜欢屠城和杀戮,比如打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攻城阳,“屠之”——这个是和刘邦一块干的;
还有在新安“阬秦卒二十余万”。
咸阳城以及咸阳皇宫当然也不能放过;
诱因是刘邦。
刘邦先一步入关,按照约定应该做关中王,这个项羽显然不情愿。
而且刘邦早就以关中王自居了,把住函谷关不让别人进,连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都看出来了,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亚父范增则进一步推断:一贯贪财好色的刘邦,在关中“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反常举动,是为做关中王造势。
所以项羽毁灭咸阳以破其局,烧成灰了看你在哪办公——烧完项羽也有点后悔,自己想住都没地方了。
其实经鸿门宴一折腾,关中王早就成了烫手的热山芋。
刘邦自然不能占,所以分封时项羽打了个擦边球,把他远远发配到巴蜀、汉中一带。
刘邦不占项羽更不能占了,那不是授人以柄嘛,以后刘邦数落项羽的十大罪就会变成十一大。
其他六国的人也不能占,没那资格。
最后项羽折中,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给秦国的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项羽对关中的兴趣并不大,也没有据关中图大业的远大格局,抢足了金银财宝,光鲜亮丽地回老家看乡亲才是主要的。
那带不走的皇宫留着也没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