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有哪些灭过国的将领

大唐名将含金量有多高?
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在唐朝名将圈子里混!在唐朝初年,如果没有灭几个国家,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
看上去这句像个玩笑话,但是按唐朝初期的军事实力来看,这确实是很有可能。
毕竟唐朝是在战火中诞生的朝代,在不断的征战中磨砺了许多的名将,而这些名将与其他朝代不同,唐朝名将的含金量特别高。
一个将军之所以被称为名将,肯定有过赫赫战功,要不就是以少胜多,要不就是指挥了大规模战争的胜利。
而唐朝初年的名将,他们都曾经带领大唐军队灭过国,没灭过几个国家都不好意思在名将圈子里混。
然而大唐初年到底有哪些以灭国成为名将的将军呢?
下面就详细跟大家聊一聊:战功显赫、奇兵灭掉突厥帝国的战神李靖公元555年,最强的北方游牧帝国突厥建立,鼎盛时期,突厥的疆土东到大兴安岭,西到中亚地区,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
北方突厥的强大再次给中原王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消除突厥对大唐的威胁,李靖因此登场。
传闻东突厥被大唐一次性消灭是李靖“自作主张”的结果,他就带了三千兵马就把东突厥给消灭了。
李靖被唐太宗任命为行军大总管,带领着十万大军征讨东突厥。
李靖这一次不仅仅做总指挥,他还亲自带领三千精兵前往战场深入东突厥的腹地,寻找东突厥的弱点。
当时李靖命令十万大军在前线牵制突厥主力,而他自己却趁着北漠大雪纷飞的恶劣环境之中,直接带兵突入东突厥的王庭之中。
东突厥见到自己的主力被大唐牵制,李靖突进到自己的腹地,东突厥可汗实在没办法,所以请求归降唐朝,唐太宗为此专门派出了外交官唐俭前往。
按道理说,连唐太宗都下令接受求和了,大多数将军都会选择收兵回国,但李靖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李靖知道,是因为自己奇兵突入让东突厥感受到了灭国的威胁,这才想说投降,这只是缓兵之计。
所以李靖自作主张,违背唐太宗的命令,自己带着突入的三千精兵直接攻打东突厥王庭。
这突如其来的进攻,让放松警惕的东突厥措手不及,再加上李靖指挥之下的精兵都是以彻底覆灭东突厥、消除大唐边患的精神来冲锋的。
这东突厥习惯了南征迎击唐军,哪里会觉得唐朝就用几千人北上突击,自然就以为数万大军杀来,东突厥的喆利可汗就自己逃走了。
而失去可汗的突厥开始各自为战,失去了统一的调遣自然大乱,就这样,三千精兵击溃了守卫王庭的上万驻兵,还俘虏了喆利可汗,东突厥的威胁不复存在。
虽然李世民后来怪李靖自作主张,但是还是把灭突厥的功劳全部算在李靖身上。
后来年迈的李靖仍然挂帅远征吐谷浑,哪怕军粮短缺,李靖依旧灭掉了吐谷浑,平定了西北动乱,从此李靖被封为卫国公,排在凌烟阁当中。
后来李世民打算远征高句丽的时候,希望李靖能出山指挥,只不过快73岁高龄的李靖不能从军了,如果让他再年轻个十岁,估计连高句丽这个外患都给灭了。
“三朝元老”远征高句丽的李勣大将很多人提到大唐远征高句丽一战,都只知道副将薛仁贵,却不知道最重要的主将李勣。
李勣其实是唐朝初年历经三朝的元老级大将,他一生跟随李氏父子开拓疆土,平定四方。
高句丽一直都是唐朝边陲地带的威胁大国,多次主动挑衅大唐,前期还想跟突厥合力袭扰大唐。
到了唐高宗时期,高句丽爆发争位战争,唐朝终于寻求到了彻底灭掉高句丽的契机,而当时担任行军大总管的不是薛仁贵,而是李勣。
公元668年,薛仁贵贡献高句丽重镇扶余的时候,高句丽王子泉男建出数万大军想要支援扶余,却在途中遇到李勣带兵阻击,成功为薛仁贵解围。
而后来李勣在“鸭绿栅”击破高句丽大军攻克了辰夷,包围平壤劝降不成,趁高僧出城投降之时攻进平壤,彻底打败高句丽,让高句丽从此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虽然说唐朝远征高句丽一战亮眼的是副将薛仁贵,但总指挥毕竟是李勣,很多关键战役都是李勣及时支援或突破,不然光靠薛仁贵一个人,高句丽还没那么容易打下来。
一人灭三国的神将苏定方要说唐朝被黑的最惨的名将是谁,不用说就是苏定方了。
因为在演义里面,苏定方被当作一个大反派抹黑。
可历史上的苏定方,他可是唐朝三战灭三国的超级名将,他的一生都是在战马上度过的,为了唐朝挥洒了自己一生的热血。
在李靖率领大军征讨东突厥的时候,苏定方就被委任全军的先锋官,在李靖遭受东突厥大军包围的时候,是苏定方及时带兵援助,李靖才能得以消灭东突厥。
而苏定方的战功远不止如此,既然能够混进唐朝名将的圈子里面,他可是曾经率领大军连灭三国的猛将。
首先就是西突厥,西突厥虽然远在西域,但它依旧想谋求大唐的国土,所以唐高宗派出苏定方,统帅大军征讨西突厥。
苏定方带领的唐军势如破竹,不仅压制着西突厥各部,还能安抚征战途中的老百姓,让他们归顺大唐。
特别是金牙山一战,苏定方趁着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出外狩猎的时机,率军出击,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大军就冲到西突厥核心了。
就这样,苏定方一战击败沙钵罗可汗,灭掉了想要破坏大唐国土完整的西突厥。
其次就是苏定方攻破都曼的西域国。
因为都曼为首的西域国起兵饭堂,攻破唐安西四镇。
苏定方再次率军出击,率领数万精兵日夜兼程本系都曼腹地。
都曼没想到苏定方来得这么快,仓促迎战后频频失败,最后被苏定方包围在城内,都曼出城投降,从此西域诸国被灭。
而让苏定方威名大震的就是东征百济。
百济虽然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国,但它依附的是强盛的高句丽,所以多次侵犯唐朝附属国新罗。
新罗可是大唐的小弟,小弟被揍让当大哥的怎么忍呢?
所以唐朝派出67岁高龄的苏定方再次挂帅出征,带着十万水陆大军攻打百济。
虽然百济凭借险要地势防守,但苏定方凭借自己多年打仗的经验调遣大军,依山排阵,打得百济是溃不成军。
仅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带领大军突破了百济都城,灭敌数万,彻底覆灭了这个袭扰新罗的百济,大震唐朝之国威。
苏定方三战灭三国,向北解决西突厥变换,向西开阔西域,往东远征百济,这赫赫战功当然能在大唐名将圈子里混上个二哥的位置。
小呆说当然啦,除了上面介绍的三个人之外,大唐还有很多灭国名将,比如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往南平定印度的王玄策。
总而言之,强大的军事实力提供了物质基础,名将高超的军事水平提供了战术基础,二者兼备让大唐的灭国名将层出不穷。
无论主动还是被迫发动的战争,大唐前前后后灭了三十多个国家,消灭了无数想要破坏我们国土完整的来犯者,彰显了大唐的赫赫威名,毕竟我们中华民族可不是想惹就惹的!
参考:
唐朝时期是古代比较繁盛的一个朝代,名将辈出,平灭东西突厥、百济、高句丽、高昌、吐谷浑、薛延陀、小勃律,石国等多个国家。
周边的国家都打过,有灭国之功的名将也有很多。
李靖李靖是唐初名将,卫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武庙十哲之一。
李靖一生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李绩李绩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的英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武庙十哲之一。
李绩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破东突厥,灭高句丽,平定碛北,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苏定方苏定方在演义小说中一直是反面人物,不过正史中的他不仅为人正直,而且战功赫赫。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
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了巅峰,唐朝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是个猛将,天山三箭射死九姓铁勒三人,震慑铁勒。
随后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
天山之战本来可以一举消灭铁勒,开拓唐朝北方边疆,从而遏制东突厥势力的发展,但由于主将郑仁泰的严重政治性错误使得此战前功尽弃。
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使得对唐边境威胁达数十年的铁勒族在不到一个月就马上衰败,可以说是古代将军唯一一位。
随后就是灭高句丽,多次攻城略地。
裴行俭裴行俭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兵法尽得苏定方传授。
裴行俭率领孤军深入到万里之外,智擒西突厥余孽首领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平定西突厥。
随后大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并以反间计逼阿史那伏念等来降,尽平东突厥残部。
王玄策王玄策是唐朝的外交家,出使天竺的时候,统治天竺众多诸侯小国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国君阿祖那趁乱篡位,并抓捕唐朝使者。
王玄策逃出后,从吐蕃借来精锐一千二百人,泥婆罗国借来七千余骑兵,以从玄策。
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领借来的两国兵力进攻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杀死敌军数千、溺毙万余、俘虏一万多人,又巧布“火牛阵”,一举摧毁阿祖那亲自统率的七万战象部队,生擒阿祖那,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使天竺诸国恢复了安定与和平。
王忠嗣王忠嗣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为人勇猛善战,富于用兵的谋略。
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导致吐蕃赞普仓皇逃走。
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使得奚和契丹联军全军覆没,降服契丹三十六部。
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
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
高仙芝高仙芝是唐朝中期唐玄宗时期的名将。
平定小勃律国,震慑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投降归附。
击败朅师国的军队,俘虏朅师王勃特没。
唐玄宗前期国力强盛,唐玄宗为人好大喜功,镇守西域的高仙芝是个名将也是个贪婪的人。
因为垂涎石国的财富,污蔑与唐朝关系不错的石国无礼率兵讨伐。
石国求和,高仙芝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又纵兵杀掠,格杀老人与小孩,搜取财物。
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与唐朝关系密切的突骑施反叛,攻打突骑施,俘虏移拨可汗。
这样的蛮不讲理导致两国民众反抗,唐军大肆镇压,又屠杀很多在石国贸易的昭武九姓的胡商。
高仙芝在向朝廷报功时又多了一项“破九国胡”。
高仙芝的一系列错误,唐玄宗的放任,西域诸胡部落大怒暗中联合大食国,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
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败退,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
虽然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但是严重损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
侯君集侯君集是唐朝初期名将,陈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侯君集是秦王府的早期跟随者,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曾跟随卫国公李靖学习兵法,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
后领兵灭亡高昌国,俘虏麹智盛及其百官。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参考:
大唐的名将绝对是含金量极高的,简直就是“召之能战”、“战必灭国”。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军事队伍,怎么能算一个强盛的国家呢?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GDP拿得出手,军事力量也是无法小觑的。
特别是在大唐之初,那时如果有朋友圈,不灭两个国家,都不好意思发圈显摆。
大唐战神李靖1、平定萧铣 估计听到李靖这个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吒他爹,此李靖非彼李靖,但是他确实是一代战神。
哪吒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可是这个李靖确实现实生活中猛人。
秦王李世民在建国之初算是能征惯战的人,可是这位叫李靖的哥们也丝毫不落后,当然牛人的世界尔等普通人是不会了解的。
有些人的高度确实终其一生,都难望项背。
梁朝贵族萧铣在南方起兵自立为王,他的势力范围很大,在一个牛人频出的时代,能在混战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萧铣在南边的势力发展得如火如荼,而李世民此刻正与王世充打得难解难分,还无暇顾及南边的事情。
于是河间王李孝恭被派遣出去与萧铣作战,那人家也不是吃醋长大的,不能任由别人打来打去的,在萧铣这里,李孝恭没有占得分毫便宜。
南边的战况不佳,李渊在此刻不得不出一张王炸,那就是“战神”李靖。
来到南边的李靖首先协助庐江王平定了盘踞在南方的的蛮人,之后协助李孝恭训练水军将士,在武德四年,李靖上疏攻灭萧铣的十策,李渊接受了李靖的建议任命李孝恭为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平定萧铣。
后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萧铣战败。
攻下城池的李靖率军进入城内,号令严肃,秋毫无犯。
萧铣投降几天之后,有十几万援军相继赶到,听说萧铣已经投降,唐朝的政策宽大,也都放下兵器不战而降。
李靖佐助李孝恭出师,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即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
2、灭东突厥之战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
贞观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朔风凛冽,一队戎装之人翻山越岭,冒着严寒栉风沐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张扬着凛然傲气,这队人马正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
如果把镜头拉进,大家一定会看到他们穿着大唐的服装,这队人马就是由李靖指挥的三千大唐勇士。
而远远地有探子发现了这队人马,于是报于颉利可汗,他大惊失色,大唐军队为何来得这么快呢。
但是他们又判断,大唐没有倾国而出,李靖是不会贸然而行的。
李靖在大帐内得知颉利可汗的被惊吓的消息,心中有了计较,他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让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
不得不说李靖判断战机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他迅即做出反应,进击定襄,在夜幕的掩护下,他率领大军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
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 灭国狂人苏定方这个人是很多小说演义中的负面人物,但是他却不是演义中说得那样一无是处,且奸诈无匹。
他后为唐朝效力之时,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在席卷全国的隋末农民起义中,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也许正因为他有这段经历,才被后来的人所否定,其实他完全不是小说演义里的样子,大哥是个猛人,不但是个猛人,还是一个“灭国狂人”。
唐朝灭东突厥,虽然李靖有功劳,但是苏定方也是功不可没。
有了两位的联合,那一仗才打得酣畅淋漓。
显庆二年(657年)春闰月,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
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
西突厥灭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唐太宗陵寝)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唐朝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
大唐之初还有很多猛人,比如薛仁贵和李勣联手灭了高句丽,侯君集灭高昌,王玄策灭了印度,总之这个时候的大唐前后灭了三十多个国家。
因为有了这些猛将,再加上国君英明,才有了大唐的辉煌盛世。

参考:
唐朝初年真是将星荟萃,和别的朝代比起来,唐朝的名将含金量特别高。
提起战功,别的朝代都是说打赢了几场战役,斩杀了几名敌将。
唐朝名将则是说扑灭了几个势力,灭了几个国家!1、王玄策灭天竺网上呼声最高的就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战绩。
王玄策其实是一个外交家,负责和西南诸国打交道,经常出使天竺和吐蕃等国。
他第二次出使天竺的时候,戒日王刚好病逝,那伏帝阿罗那顺趁机叛乱夺位,并对王玄策展开了抓捕。
王玄策麾下30余名大唐骑兵全部牺牲,只有他一人逃出生天。
随后他在吐蕃借兵1200、尼泊尔借兵7000,杀回天竺报仇雪恨。
仅仅三天,王玄策就击溃了那伏帝阿罗那顺的军队,并且将其生擒活捉。
其王后、王子们虽然继续率残部抵抗,但之后也逐一被灭,国王、王后和王子连同1万多名俘虏被押解长安。
不过唐太宗对此并未重视,毕竟那时候灭的国太多了。
所以并没有对王玄策进行特别的奖励。
2、苏定方灭西突厥、都曼、百济在隋唐演义里面,苏定方是一个大反派,不过在历史爱好者的圈子里,苏定方有一个外号叫做“灭国狂人”。
灭西突厥一战,苏定方趁着沙钵罗可汗外出狩猎,一战击溃突厥大军,最后俘虏了沙钵罗可汗和他的子侄。
从此,原本向突厥称臣的西域各国都转而向大唐称臣。
还是在西域,当时从葱岭西边来的都曼联合葱岭国、疏勒、朱俱波等西域国家攻打西域和田。
唐高宗再次派遣苏定方出征,深入都曼腹地,一战击溃都曼主力,都曼前脚逃到马保城,后脚就被苏定方给围了,无奈之下只好出城投降,其余各国也是望风而降。
苏定方灭百济的时候已经67岁,当时百济是高句丽的属国,经常侵犯大唐的属国新罗,于是苏定方率水陆大军10万东征。
百济举全国之力相抗,但仅仅五个月,就被攻破了都城。
百济国王逃出首都,没成想手下将领叛变,百济国王被生擒活捉到苏定方面前。
从此百济国灭,唐高宗在这里设置机构直接管理原百济的250多个县。
3、李靖灭萧铣、辅公祏、突厥、吐谷浑李靖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军神,李勣、侯君集、苏定方等人都曾经是李靖麾下将领,兵法韬略上都受到了李靖的影响,很快就成长为一代名将。
李靖平灭的势力主要有萧铣、辅公祏,灭的国家主要有突厥、吐谷浑。
萧铣是唐朝初年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当时李世民还没有平定王世充,河间王李孝恭对战萧铣互有胜负,占不到便宜。
李靖出马之后,先是平了蛮人,随后编练水师。
待一切准备齐全,只用了两个月就逼得萧铣开城投降。
萧铣势力灭亡几天之后,唐军十几万主力才姗姗来迟,可见李靖灭萧铣速度之快。
唐朝建立之后,北方强大的突厥一直都是巨大的威胁。
李靖率十万大军征讨突厥,突厥可汗摄于大唐军威,遂使用缓兵之计,遣使向太宗投降,太宗欣然应允。
但是李靖识破了突厥的计谋,毅然抗旨率3000精锐突袭突厥王庭。
突厥人以为李靖接旨后会撤军,全然没有防备,于是被杀得丢盔弃甲,连喆利可汗都被俘虏了。
李靖后来西征吐谷浑的时候已经非常年迈,但是依旧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消灭了吐谷浑,平定了西北边陲的动乱。
后来李靖位列凌烟阁,被封为卫国公。
大唐时期有灭国战绩的名将还有很多,比如灭高句丽的李勣,平定天山诸部落的薛仁贵,降服契丹三十六部的王忠嗣,灭小勃律国、石国的高仙芝,灭高昌国的侯君集等等,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下去。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各族尊为天可汗,那都是战将们打出来的,大唐名将们先后灭了30多个国家,消灭了无数阴谋分裂国土的侵略者,这才成就了大唐的煌煌国威。
(全文完)(
国土疆域达到极盛时期是在唐高宗总章二年,也即是669年,疆域面积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唐太宗李世民不单单是一个皇帝,而且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自己作为主将消灭了四大势力——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势力被消灭,一举奠定了中原局势,为唐朝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太子李建成也不是什么草包,他也指挥消灭了一个割据势力——刘黑闼,而刘黑闼让李世民吃尽了苦头,损兵折将。
唐朝消灭的主要国(割据势力)以及将领称呼李世民为唐朝第一名将有点太贬低他了,人家可是皇帝。
最让李世民忌惮的将领是李靖,他才称得上是唐朝第一名将。
李孝恭像,经常是李靖的顶头上司李靖共计灭了四个主要势力——南梁、辅公祏、东突厥、吐谷浑,对当时的唐朝来说,李世民奠定中原,李靖将周边主要敌对势力一扫而空,一个战内,一个战外。
而且李靖手下的将领很多成为唐朝的中坚力量,如李勣、侯君集、苏定方等都是李靖手下的将领,虽然没有师生之谊,但也颇得李靖行军作战的真传,很快都成为唐朝的名将。
李勣参与消灭东突厥,主持消灭高句丽,侯君集灭掉了高昌国,苏定方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等国,世人称“一人灭三国”。
另有高句丽人高仙芝灭掉了小勃律、石国等,堪称一时名将。
最让李世民忌惮的李靖像唐朝灭国将领前五位:李世民(灭四)、李靖(灭四)、李孝恭(灭三)、苏定方(灭三)、李勣(灭二)、高仙芝(灭二)。
另有薛万均、阿史那杜尔参与的灭国的战绩也不可小觑。
苏定方像,一人灭三国灭三国的苏定方进不了凌烟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能灭国的几个武将李孝恭、李靖、侯君集、李勣等赫然在列。
为何同时代的苏定方却没有进入呐?
原来凌烟阁功臣是在643年选拔的,苏定方那时还没有建立多少功绩。
苏定方原来先后追随窦建德、刘黑闼,兵败之后隐居起来,等李世民登基之后,应召进入唐军之中担任中下级将领。
630年,李靖灭东突厥一战之时,苏定方率先锋军200人突击,使得东突厥兵败撤走。
此后,苏定方一直在史书中默默无闻,大概是有鉴于他之前追随窦建德、刘黑闼的事情,一直得不到重用。
64岁时,唐高宗李治提拔重用他,取得了一人灭三国的骄人战绩。
此后被任命为主管吐蕃事务的主将,八年之后,病死在西北前线。
高仙芝剧照789年,苏定方被选拔进入凌烟阁,此时的凌烟阁功臣有27位,按照功劳他是有资格进入的!而此时苏定方已经去世了120多年了。

参考:
唐朝是将星闪耀的时代,这些名将都是战功赫赫。
其中很多优秀的将领都进行过灭国运动,可以说是一言不合就灭国,如果他们在一起谈话那就是“想当年我灭了哪一国,怎样怎样”那些没灭国的将领都不好意思上前参与话题的讨论。
那么都有哪些将领灭过国呢?
李靖灭突厥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自幼便有很高的军事素养。
隋末李渊起兵的时候,李渊曾想告密,最后没有成功,被抓住。
准备行刑的时候他说了一番话引得李渊注意,随后进入李世民麾下。
武德三年(620年),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
随后李靖和李孝恭一起用了两个月时间平定了萧铣建立的南梁政权。
之后又平定了割据政权辅公祏。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后,突厥颉利可汗趁新主登基政权不稳,率十万大军入侵唐朝,李世民以自己的个人能力与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
贞观三年,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
贞观三年八月,李世民采用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贞观四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
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
李靖这场突袭打败了东突厥,剩余的势力也随后被消灭。
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贞观九年,吐谷浑进犯凉州,李世民派老将李靖出马,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击败了吐谷浑。
李勣灭高句丽李勣是唐朝又一名将,他历经三朝,一生战功赫赫。
在唐朝灭东突厥的战斗中,李勣也参加了这次战斗。
贞观二十年,李勣灭了北方薛延陀。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病死,三个儿子为争位爆发战争。
渊盖苏文的长子泉男生求助于唐朝,唐高宗派李勣为辽东道的行军大总管,并开始东征高句丽。
这个三代帝王都没有将其征服的高句丽,将在李勣的手中覆灭。
公元668年,薛仁贵攻陷高句丽重镇扶余,泉男建出兵支持扶余,途中遭到李勣带兵阻击。
李勣率部斩敌三万人,至大行城与薛仁贵两军会合。
不久之后,又在“鸭绿栅”奋力击破高句丽军,追击二百里,攻克辰夷。
后来,李勣率部包围平壤达一个月的时间,其间多次劝降泉男建,对方不为所动。
最后,一名僧人开门迎降,李勣趁机攻进平壤,生擒泉男建。
至此高句丽灭亡,这个连隋朝两位皇帝,李世民都没能平定的国家,此时覆灭了。
苏烈灭突厥苏烈,字定方,很多人以字相称。
他也参与了唐朝灭东突厥之战。
平西突厥显庆二年(657年)春闰月,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闻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
苏定方率汉军及回纥兵一万余人同西突厥展开战斗。
贺鲁不敌,率其残部继续逃亡,苏定方穷追至碎叶水,尽夺其众。
沙钵罗可汗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西北的苏咄城,被城主伊沮达官诱捕,最终由萧嗣业带回。
西突厥灭亡后,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
再平叛乱659年,阿史那都曼拥其所部及疏勒、朱俱波、葱岭三国叛乱,唐高宗再次任命苏定方为大将讨伐。
当苏定方得知阿史那都曼在马头川屯兵后,立即选出精兵一万人、良马三千匹前往袭击之。
苏定方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在天亮时抵达马头川西四十里处,阿史那都曼大惊,慌忙率军迎战唐军,一番激战后,叛军被唐军击败,纷纷退守马保城。
苏定方等唐军到齐后,四面围住马保城,伐木为攻具,布列于城下。
阿史那都曼自知不免,于是开门出降了苏定方。
灭百济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在大唐眼里,欺负我藩国那是不行的。
显庆五年三月十日,苏定方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使持节,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
苏定方指挥水、陆两军并发,在熊津江口大败百济军队,趁胜进逼百济国都真都。
苏定方距离真都二十多里时,百济王扶余义慈举全国之兵来战,苏定方再次取得了大胜,斩杀了一万多人,唐军趁势进击,团团包围了真都。
扶余义慈畏惧苏定方,携太子扶余隆弃真都而去,其次子扶余泰于是自立为王,真都城中的百济人自知不敌苏定方,纷纷出城归降。
苏定方发兵进攻真都,一举攻克了城池,擒获了扶余泰。
不久后,扶余义慈、扶余隆等皆归降苏定方,百济国于是宣告灭亡。
(这一战老将刘仁轨也是出了不少力)显庆五年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
侯君集灭高昌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征召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称自己有病不遵从诏命。
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等部兵征讨高昌。
麴文泰说唐朝离我们很远不用担心,继续享乐,等到唐军抵达碛口时,麴文泰被吓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即位。
十四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余人。
侯君集命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直趋高昌城。
麴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后退保都城。
侯君集命将士填堑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内的巢车,对城内动静了如指掌。
奉命前来救援高昌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投降。
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
高仙芝灭小勃律在今天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大勃律在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
小勃律本是唐朝属国,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
天宝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
高仙芝在出征之前做过详细思考,因此在长途奔袭,少有后援的情况下智取小勃律。
小勃律之战后,公元750年上半年,高仙芝又奉命击败了在葱岭地区叛乱的羯师,俘获其国王勃特没。
石国也是唐朝的一个藩属国,自从臣服以来比较恭顺。
高仙芝为了私欲想要灭了石国,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见唐军来了表示得很热情。
高仙芝假意派人先与石国约和,然后趁乘其不备,出兵掩袭,俘虏石国国王及其部众。
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
天宝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长、石国王、朅师王。
高仙芝发动了不义之战,最后的下场也不太好。
阿史那社尔灭龟兹龟兹也是一个古老的西域国家,最初对唐朝态度还好,最好臣服西突厥,不再称臣纳贡。
贞观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唐太宗诏使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率领唐军,并发铁勒13州、突厥、吐蕃、吐谷浑等10余万骑,向西进攻龟兹。
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阿史那社尔率军进逼龟兹都城,很快就攻破其城。
随后,阿史那社尔以郭孝恪、曹继叔、韩威各部留守该城,自率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等精骑追击诃黎布失毕,行军600里,诃黎布失毕慌忙退保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阿史那社尔挥军攻城40天,至闰十二月初一,攻克该城。
国王诃黎布失毕、将领羯猎颠被俘。
国相那利只身逃走,然后暗中引西突厥之众和本国兵万余人,回袭郭孝恪部,郭孝恪不敌最后战死,于是城中大乱。
曹继叔、韩威各率所部迅即从城西北隅进击那利部,经一夜激战,将其击退,斩首三千级,那利逃走,十多天后,那利被龟兹人抓获,送至唐军,后来唐朝立龟兹王弟叶护为国王。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要说最传奇的当属王玄策,这人灭了一国。
(印度当时称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让王玄策为大使、蒋师仁为副手出使印度。
当时印度北部的传奇人物戒日王病逝,戒日王手下的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了,可是唐朝这个时候并不知道。
这个阿罗那顺知道王玄策一行人来印度,就派兵打了王玄策一顿,王玄策带的30多位随从全部被擒,后来在戒日王的妹妹解救下,他和副手蒋师仁逃了出来,跑到了吐蕃。
于是,王玄策就利用大使的身份向吐蕃借了1200精兵,泥婆国借了7000多名骑兵,带着这些人马杀了回去。
公元648年5月,王玄策率军开始攻打阿罗那顺所在的茶镈和罗城,双方激战三天,印军被杀3000多人,溺亡近1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
王玄策副手蒋师仁率军在后面一顿猛揍,阿罗那顺收集残余力量回军再战,结果被蒋师仁打得大败,并将他给生擒了。
阿罗那顺的老婆和孩子,带着剩下的印军继续跑,蒋师仁在后面继续追。
在乾陀卫江双方再次发生激战,蒋师仁再次大败印军,并生擒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和孩子,和12000多俘虏。
当时印度其他地方势力听后大惊,共有580多个城邑和部落先后投降了。
从开打到灭国估计也就半个月,这个国家的大王、王妃、王子就被擒了,国家就被灭了,这简直没谁了。
唐朝灭国运动主要是前中期,当时大唐国力强盛,你入侵我边疆,灭一下;
你不上贡,灭一下;
像高仙芝这样的将领,为了一己私欲也灭一下。
跟唐朝做对手太可怕了,动不动就灭国的,这让那些小国家怎么活,还是老老实实当藩属国吧。

参考: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一起来感受大唐名将们的荣耀吧,先说国内部分,大唐统一过程中灭掉的割据势力。
天策上将——李世民大唐第一名将,最会打仗的皇帝,灭掉的割据势力有:割据陇西的薛举、薛仁杲父子,薛举自称西秦霸王;
割据河东的刘武周,此前刘武周击败李元吉、裴寂等人,占据了太原;
割据河北的窦建德,虎牢关一战以3500人破窦建德十余万,活捉窦建德;
割据中原的王世充,团团包围洛阳,逼迫王世充投降;
卫国公——李靖大唐军神,为李唐打下了南方半壁江山,灭掉的割据势力有:割据江南的萧铣,萧铣为梁武帝后代,拥有精兵40万,被李靖轻易拿下;
割据江淮的辅公祏,杜伏威投降唐朝后,辅公祏复叛大唐,被李靖轻易拿下。
再谈谈国外部分,这才是大唐荣耀所在。
卫国公——李靖贞观四年,率军击破强大的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让大唐扬眉吐气;
(东突厥西起阿尔泰山,东到到大兴安岭,占据整个蒙古高原)贞观十年,吐谷浑犯边,李靖率军出击,伏允可汗兵败被杀,其子降唐。
(吐谷浑为鲜卑族在祁连山附近建立的政权)陈国公——侯君集贞观十三年,高昌国王对大唐不敬,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军征讨,高昌国灭,高昌国王被押回长安。
(高昌国位于新疆吐鲁番)邢国公——苏定方(苏烈)显庆二年,苏定方率军征讨西突厥,俘虏沙钵罗可汗,西突厥灭亡,西域尽归大唐,设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
(西突厥东起敦煌,西尽里海)显庆五年,苏定方率军征讨百济,百济国灭,百济国王被押往长安,大唐在百济故地设郡。
(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加上之前跟随李靖平定东突厥,苏定方被称为“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英国公——李勣贞观十五年,李勣率军抵御犯边的薛延陀,防守反击击破薛延陀大军,大度设单骑逃走,薛延陀灭亡。
(薛延陀位于阿尔泰山附近)乾封二年,李勣率军讨伐高句丽,一举攻克平壤,隋炀帝、唐太宗六次亲征的高句丽亡国。
(高句丽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及东北部分区域)
参考:
之前做过一个统计表,有名有姓被灭国的大概三四十个,对应的将领几十位,可以分开国之初、初唐、盛唐及以后三个阶段。
大唐开国之初,主要是靠的李世民以及老李家亲戚一批人,包括李孝恭、李道宗、柴绍、薛万彻等人,对付的也主要是国内各个割据势力,其中难度比较大的应该是西秦薛举父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
这些战役主要是李世民的功劳,所以说李唐建国李世民功高盖世;
第二阶段是李世民、李治期间,大唐军神、第一名将李靖完成了灭东突厥、吐谷浑两大功绩,基本上奠定了唐王朝未来289年的基本格局,随后郭孝恪、侯君集等人在西域的不断胜利使唐王朝开发西域的战略得以开展;
李绩灭薛延陀、灭高句丽也是盖世奇功,使大唐少了后顾之忧;
苏定方东征西讨,灭百济,灭西突厥复国、定西域诸国,同样是当世名将;
第三阶段盛唐及以后就没有什么太值得一提的了,周边大国一是吐蕃、二是后突厥,然后就是远在中亚的大食东进,这些大国都与大唐共存,其他小国即使胜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光彩。
至于最后灭回鹘也只是捡了一个便宜,比初唐时期的灭国含金量差的远了。
【理工男读历史原创作品,你问我答,不凑字数、不说废话。

参考:
唐朝初年,的确是一个令人值得骄傲的年代,抛开他们在人伦亲情上的缺陷,这个时代是很值得后世留恋的,因为这个时代出了太多的英雄人物。
作为大唐顶尖将领圈子里的一员,不灭一两个国家,你都不好意思入群。
那么到底有多少将领,曾经带兵灭国呢?
一、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面,苏定方被定性为一个大奸臣,总是跟正派人物作对,比如说总跟秦琼、薛仁贵这些人唱反调。
其实苏定方是真的比窦娥还要冤枉,没怎么研究过历史的朋友,铁定会永远把他当成奸臣来看待,因为这哥们早年投靠过窦建德、刘黑闼。
其实苏定方不仅是唐朝的开国元勋,而且一口气灭了三个国家,为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灭西突厥。
突厥人早就被初唐时期的大将李靖打得载歌载舞。
在灭亡东突厥的战役当中,苏定方作为李靖的助手,早就已经熟悉了对手的战法。
苏定方在唐高宗年间,担任了伊丽道行军总管,负责征讨西突厥。
其实西突厥这个时候挺老实的,不敢跟唐朝较劲。
主要因为他们也是突厥,所以唐高宗也看不惯他们。
苏定方出兵,几乎是战无不胜,由于沙钵罗可汗被苏定方击败的消息传来以后,他的部下们纷纷选择投降。
剩下勉强能够逃窜到碎叶水的兵马,也遭到了苏定方的追击,这哥们完全就是不给他们重生的机会,一路都是咄咄逼人。
最终沙钵罗可汗和他的子侄们,全部被苏定方生擒。
强大的西突厥灭亡以后,原来臣服于他们的中亚小国家,全都开始臣服于唐朝。
这下子唐朝的管辖范围可就大了去了,中亚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唐朝的地盘。
因为这次战功,苏定方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
2、灭西域诸国。
葱岭西边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带着自己的人马,联合疏勒、朱俱波、葱岭国等诸侯国发动反叛,他们打下了新疆和田。
唐高宗觉得有人在挑战他的底线,所以就让苏定方再次西征。
苏定方来了以后,急速行军,由于速度太快,对方压根没有准备,所以都曼兵败,只能逃到马保城。
此后苏定方将马保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曼无奈之下只好宣布投降。
领袖都投降了,剩下的小喽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去做斗争了,于是大伙儿望风而降。
苏定方再建新功。
3、灭亡百济。
新罗是唐朝的藩属国,而百济则是高句丽的藩属国。
由于高句丽比较强大,而且靠着新罗和百济,所以百济总是欺负新罗。
新罗无奈之下,只好请求自己的宗主国唐朝前来相助。
苏定方这个时候正在平息西域战乱,因此唐高宗一直等到他回来以后,这才将灭百济的事情交给了他。
这说明什么?
说明唐王朝离不开苏定方这样的人。
苏定方带着10万大军前来,势如破竹,先渡水击溃了岸上的守军,后又长驱直入,直奔百济的都城而来。
百济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因此只能倾国而出,但是没有任何用。
苏定方表示,来多少人灭多少人。
最终都城被攻破,百济国王只好向北逃窜。
最终被手下大将背叛,生擒到了苏定方跟前,百济就这么被灭了。
百济被灭了以后,唐高宗将这里分成了五个部分,一共250个县都成为了唐朝的地盘,这可比新罗这种附属国香多了。
二、王玄策灭天竺叛军。
跟李靖、薛仁贵、李绩、苏定方比起来,王玄策的功绩显然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他的对手比较特殊,还是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的。
王玄策这辈子主要就是跟西南地区打交道,曾经跟吐蕃干过架,也多次奉命出使天竺。
所谓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由于唐玄奘西天取经,使得大唐和天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良好沟通。
所以王玄策三次出使天竺国。
事情就发生在第二次出使的时候。
当时天竺国王派使者和王玄策一起带着宝物去朝贡唐朝,结果中天竺国王去世,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发动兵变篡位。
跟随王玄策的30名骑兵寡不敌众被抓了,财宝也都被叛军给抢了。
王玄策侥幸逃出生天,他回到吐蕃以后,也不向朝廷申请援助,而是自己在吐蕃招兵买马,最终招到1200名吐蕃兵,7000名尼泊尔骑兵。
有了这些人马,王玄策再次杀回了天竺,三天之内,灭了对方三千多人。
叛军国王被王玄策的人马生擒,王后、王子们虽然继续抵抗,但是不久之后连同他们在内的12000多名俘虏,都被王玄策送到了长安。
得到这么多俘虏的唐太宗表示,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儿。
所以也没有特别嘉奖王玄策。
在初唐,灭个国算什么大事吗?
三、李靖、薛仁贵、李绩都有灭国记录。
其实这三个人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们的故事都被嚼烂了放在了各种传奇故事当中,所以做过多介绍也是多余的。
李靖号称是初唐的战神,他徒手灭掉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东突厥。
要知道当时他手里只有3000人马,而且没有向朝廷申请援兵。
突厥人表示,我们不要面子的吗?
薛仁贵和李绩两个人,那是正儿八经的战友关系。
两个人一起跟着唐太宗多次击溃高句丽守军,把对方给打残了。
等到唐高宗时期,两个人再度联手,把这个持续了700多年的高句丽王朝给生吞了。
唐高宗时期,天山地区的各大部落拥兵自重。
唐高宗看他们不爽,所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总结:将帅强悍,国家也富强。
其实这些将帅有如此优越的表现,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的能力很强吗?
当然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富强的国家在背后作为支撑,他们也是很难有开拓精神的。
因为每次打仗,后援供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算你在前方打赢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你治理这个地区,那这个仗等于还是白打了。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便拿下了天水三郡,可是他为什么转手就放弃了这些地盘?
很简单,因为没有足够的后援力量来帮助他治理这些地方。
唐朝初年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国家富强,人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愿意报效国家为家争光的汉子数不胜数。
参考资料:《旧唐书》
参考:
大唐名将如云,并且李世民拥有着极高的治国韬略,将大唐推向盛世,所以综合实力就足够强大,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保障!至于说大唐的带兵灭国过的名将有:第一位、李靖李靖,京兆人,是韩擒虎的外甥,被韩擒虎称赞为军事奇才,归顺大唐之后为大唐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先后为大唐平定萧铣、辅公祏等割据势力,征服岭南地区。
到太宗年间,李靖指挥兵马灭掉东突厥,生擒吉利可汗,带领兵马向西攻破吐谷浑,为大唐开疆拓土。
并将自己的战法著成兵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二位、李勣李勣,原名徐世勣,后来被赐姓李。
原为瓦岗义军将领,之后由于李密并非明主,导致瓦岗众将分崩离析,立即投向大唐,历经三朝,先后为大唐平定碛北,两击薛延陀,并跟随太宗平定四方。
李勣和李靖兵分两路指挥兵马灭掉东突厥、带领兵马灭掉高丽。
第三位、苏定方苏定方,冀州人,原为窦建德、刘黑闼帐下大将,后来归顺太宗皇帝。
深的太宗皇帝信任和赏识,跟随李靖攻灭东突厥,被太宗委以重任,带领兵马攻灭西突厥、平定葱岭、灭百济、攻破高丽。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第四位、侯君集侯君集跟随秦王征战四方,深受太宗皇帝信任,后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并跟随李靖攻灭东突厥,西征吐谷浑等屡建奇功。
第五位、王玄策王玄策身为大唐官员,奉太宗旨意出使印度,只因中天竺国王劫掠使团,王玄策便征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将中天竺攻破。
第六位、薛仁贵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句丽,受唐太宗拔擢。
自此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至唐高宗时,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李靖李靖是当之无愧的大唐战神,虽然初期是不跟随李渊的,但是后来却成为大唐战神,但他的一生基本上是被刻意压制的平东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以李靖为总指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分六路进攻突厥,次年寒冒雪抵达朔州。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三千精骑趁黑夜攻下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定襄,颉利北撤铁山,李靖趁胜追击,以一万精兵趁夜袭击阴山,斩义成公主,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自此平定。
太宗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
”封李靖为代国公。
此战实为李靖军事生涯成就最高的战役。
灭吐谷浑。
这是他晚年时候的战绩了,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在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追至且末(今属新疆),大败吐谷浑军,伏允部下不堪唐军追击,杀伏允,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降唐,其国土遂尽归唐朝。
苏定方在很多电视剧中他都是作为大反派出现的,可以说被黑得最惨的一个,但是他在真实历史上却是个灭国名将。
初期他是跟随李靖在破东突厥中立了大功,逐步出现在人们视野。
唐高宗时期,他先后率军击败阿史那贺鲁主力,并一路追击至中亚石国,擒阿史那鲁,平定西突厥。
苏定方在青藏高原乌海一带平均海拔4600米击败吐蕃军,同年铁勒和疏勒反抗唐朝,苏定方沿着青藏高原,继续率军翻越帕米尔高原平灭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三国。
后又灭掉百济国,这样算下来他灭掉的小国都不止3个。
李绩(勣)这个人是最初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之一,他参与灭突厥,攻打高句丽时是主力。
在前期,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这个小国被他所灭说得过去。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王忠嗣王忠嗣(706年-750年)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
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大破奚军。
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
吐谷浑降唐。
高仙芝这货是个残暴的节度使,当初和阿拉伯帝国打了一场战役叫做“恒罗斯战役”,当然一个节度使的兵马并不足以打败当时的大国,但是这货在周边的小国却扛不住,最典型的就是石国被他所灭,还搜刮了大量财宝。
李孝恭攻灭巴蜀,李孝恭率众在攻灭巴蜀的战役中初现峥嵘。
灭萧铣,在群雄并起时,萧铣可是盘踞一方的大势力,但是被李孝恭搞定,勉强算得上是小国。
这只是大唐名将中的几个,当时的名将真的是随便拉出一个都能灭国,其才能真的厉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