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五霸的晋国最终灭亡了

本期话题晋国的灭亡是卿权压倒君权的必然结果,而晋国的卿权膨胀出现时间很早。
在晋国霸业的开创者晋文公去世之后,他的继任者晋襄公就已经陷入了权臣的挟制,并由此开启了晋国衰落以致走向灭亡的道路。
晋国朝廷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赵盾的一言堂?
不少学者认为始于公元前621年八月晋襄公去世之后——襄公驾崩,太子夷皋年幼不能亲政,国柄自然落到中军元帅、朝廷首辅赵盾的手里。
但这与《左传》的记载并不相符,《左传》载:(公元前621年)六年春,晋蒐于夷,舍二军。
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
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
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
”是
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
——《左传·文公六年传》这里说的“始为国政”该怎么解释?
我们不妨参考《左传·宣公元年传》的这个记载: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左传·宣公元年传》鲁宣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08年,这一年是晋襄公之子晋灵公即位的第13个年头。
此时的灵公尚未成年,晋国还是赵盾当家,故而《左传》说赵盾“为政”。
但追溯赵盾“为政”的起始时间,《左传》却不认为始于公元前621年八月晋襄公驾崩的时候。
早在当年春天,刚刚上任中军元帅的赵盾就已经开始执政了,所以《左传》说“始为政”。
这三个字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在晋襄公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实际上是被赵盾架空的。
根据李孟存、李尚师二先生所著《晋国史》的看法,晋襄公姬欢去世的时候很可能还不到30岁,死亡原因是病故。
我私下以为,晋襄公的这一场病并非突如其来的暴疾,早在五年前,他的健康状况就已经令人担忧了。
《左传》记载,公元前625年的六月份,晋国发起垂陇会盟,鲁、宋、陈、郑四国应邀而来。
但盟会上却没有见到晋襄公的身影,晋国司空士榖代替他坐到了主盟的席位上。
到了这一年的冬天,晋国与宋、陈、郑三国联军伐秦,战于彭衙,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竟是晋国的中军元帅先且居。
要知道,前年(公元前627年)崤之战时晋襄公还身披重孝,墨衰上阵。
去年(公元前626年)晋国伐卫,襄公也曾亲统大军南下太行,并朝觐周襄王于河内温邑。
但这次彭衙之战,晋襄公没能亲御戎师。
数月之间,先后开了卿大夫主持会盟与卿大夫统帅诸侯联军的两重先例,这在晋国史上是破天荒的。
主持会盟与统帅联军本是春秋霸主的标志和象征,连这么重要的国务都交由卿大夫代劳,极有可能,那时的晋襄公已经深陷疾病之苦。
晋襄公年纪轻轻,怎么会罹患重疾?
对此,《左传》没有一字交代。
但《史记》的《赵世家》和《扁鹊仓公列传》都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襄公败秦师于崤而归纵淫。
——《史记·赵世家》(《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略同)耽于女色,纵欲无度,不到30岁就掏空了身体,这大概是晋襄公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
司马迁说,襄公纵淫是从崤之战以后开始的。
战胜于崤而后纵欲,并非晋襄公恃功而骄。
恰恰相反,此时的他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找一个出口来进行发泄。
襄公的嫡母和正妻都出自秦国公室,联合秦国、敦亲睦邻又是先父文公定下的基本国策,所以从内心里讲,晋襄公不愿同秦国撕破脸皮,在崤山兵戎相见(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往期文章《崤之战再检讨:只求战胜秦国的先轸,就此埋下晋国霸权衰落的祸根》)。
但中军元帅先轸极力主战,他背后又有上军主将先且居和上军副将赵衰等人的鼎力支持,晋襄公拗不过这帮子先朝重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先君的遗策被更改,秦、晋邦交被破坏,朝政的主导权被从自己手中夺走,他能不苦闷吗?
旧剧《雍正王朝》里写道,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取得燃灯寺大捷后,凯旋还朝。
原本满心欢喜的雍正皇帝正要论功行赏,却意外地发现受赏将士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旨。
连“皇上叫你们卸甲”这么屁大点儿的事儿,众将领都得先领了年大将军的钧谕才敢遵圣旨办理。
雍正在朝堂上威风扫地、灰头土脸,一回到后宫便迁怒于年羹尧的胞妹年妃,一面强令她去衫,一面迭声怒斥“卸甲,卸甲”!我想晋襄公纵淫的心态,大概跟“卸甲、卸甲”的雍正爷一样憋屈。

事实上,自晋襄公当国伊始,卿权压倒君权的魔咒就始终困扰着他。
挣扎到了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因为病入膏肓,晋襄公再也无力对抗卿族的跋扈,赵氏专权遂成定局。
原本在春天的夷之蒐上晋襄公已经宣布了对狐射姑的中军元帅一职的任命,但党于赵氏的太傅阳处父竟能矫诏重蒐于董,硬是推赵盾上去顶掉了狐射姑的位置。
《左传》说阳处父“侵官”,杜预解释道:君已命帅,处父易之,故曰“侵官”。
——《左传·文公六年传》这足以证明凭借多年的苦心经营,赵氏一党的势力之大,已经到了无人能够制衡的地步。
就算没有晋襄公的那一纸任命,赵盾照样宰制朝堂,威服由己。
攫取国柄之后,赵盾甩开重病的晋襄公,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改弦更张的施政措施,并交由阳处父等人付诸实行。
《左传》载: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
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左传·文公六年传》赵盾创制的这部被历史学家称为“夷蒐之法”的法典,它的主要精神,一则突出法治,二则选贤任能。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部法典无疑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
但在当时,这部法典的颁布却极大地改变了晋国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
要知道,在“夷蒐之法”颁布以前,晋国所奉行的是晋文公于公元前633年制定的“被庐之法”。
与“夷搜之法”截然不同的是,新典尚法尚贤,旧典尚礼尚亲。
尚礼尚亲,意味着一个政治家或者一个政治家族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晋国的政治,取决于他与公室的血缘亲疏,政治地位的高下是以亲亲尊尊的原则来划定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被庐之法”颁布以后,赵盾之父赵衰不能留在中央辅政,而被远远儿地发配去了原县:因为在亲亲尊尊的礼制规范下,赵氏以异姓疏属的关系,当然地处于晋国政坛的弱势地位。
可是,“夷蒐之法”的颁布让晋文公、晋襄公父子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被彻底改变。
律法地位的凸显势必削弱公族血亲的政治特权,选贤任能又进一步打击了他们跻身政坛的身份优越性。
长此以往,基于西周礼制的世袭贵族政治势必逐渐解体。
因此,私淑周公的儒家圣人孔子后来批评赵盾说: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传》在晋襄公还没有咽气的时候,赵盾就已经藉由 “夷蒐之法” 的颁布建立起了异姓专政的法理依据。
虽然这部法典遭到孔子的严厉批评,但它却因为晋国的卿权日重而被继承了下去。
到公元前513年,赵盾的后人赵鞅更是将这部法典的精神铸于刑鼎,赤裸裸地向天下人宣告了“晋益弱,六卿皆大”(《史记·晋世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晋国公室迈入了退出历史舞台的倒计时。
六卿益大、三家分晋,这些赵盾专政衍生出的长远恶果,我们暂且置而不论,单说赵盾专政对晋国政治带来的实时影响。
公元前615年,也就是赵盾专政的6年之后,秦、晋两军在河曲交战。
为了修补因士榖、梁益耳等五大夫叛乱而支离破碎的高层领导班子,赵盾选定了新一届的晋国六卿。
《左传》载: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
晋人御之。
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
郄缺将上军,臾骈佐之。
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
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左传·文公十二年传》在这份六卿名单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新任下军主将栾盾与新任下军副将胥甲,因为他们二位分别是前任下军主将栾枝和前任下军副将胥臣的儿子。
这就是说,赵盾这个凭借父荫上位中军元帅的“官二代”现在又通过提拔栾盾和胥甲,进一步强化了晋国诸卿世袭的倾向。
和浴血疆场、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的父辈不同,生于安逸、长于膏粱的贵胄子弟纷纷上位,直接导致了军队高层的决策能力与下级的执行能力的双重退化。
河曲之战时,秦军开赴晋国上军营前挑衅,上军主将臾骈严令全军深沟高垒,疲敌待变。
但赵盾的从弟赵穿仗恃自己的后台够硬,违令出击,轻敌冒进。
赵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怎么表态呢?
他说:“秦获穿也,获一卿矣。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
”——《左传·文公十二年传》“万一秦军俘虏了赵穿,那就等于俘虏了晋国一卿呀”。
赵穿原不过一个普通的上军大夫,哦,只因为他是赵家的侧室,就身份贵重,拟于一卿?
这话一出口,上军主将臾骈的位置该怎么摆?
他岂不是要威信扫地?
更加不可理喻的是,对那位违抗军令的赵家少爷,赵盾不但不加惩处,反而勒令全军出击,务必把他全须全眼儿地捞回来。
军令一下,三军将士齐刷刷地拎着头、豁出命去给鲁莽的赵穿擦屁股。
这一仗,因为晋军倾巢出动,秦军没能如愿达成伏击赵穿的战术目的,故而未及坚战,便行撤退。
当晚,秦国使者造访晋国上军军营,向主将臾骈下战表:“今天你我两军将士皆未快意,明日便请再战。
”老辣的臾骈观察到秦国使者目光游移,言语失节,判断秦军约战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暗地里应该已经做了撤退的准备。
故而臾骈建议,晋军应大胆前出到黄河东岸,一战破敌。
可是刚被秦军的伏击吓破了胆的赵穿伙同下军副将胥甲在辕门外高呼阻拦: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
不惠也。
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
”乃止。
秦师夜遁。
——《左传·文公十二年传》因为赵穿、胥甲的干扰,晋军两次错判敌情,贻误战机。
但丢掉河曲一战的胜利还不是最惨痛的损失,更为致命的是,自被庐之蒐建立三军六卿制以来,晋国的历次军事行动还从未出现过像河曲之战这样军令不行、上下相违的怪象。
18年后,晋国的宿敌楚国北上伐郑,晋、楚两军自城濮战后再度相遇中原,大夫伍参向楚庄王预言道:“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
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此行也,晋师必败。
”——《左传·宣公十二年传》主帅没有威信,下属不肯用命。
河曲的怪象又在邲之战上重演,晋军因此惨败,中原霸权也随之易手。
追溯往事,这难道不是世卿世禄这颗毒瘤恶化的后果吗?
参考文献: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韩)李裕杓《西周王朝军事领导机制研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徐元诰《国语集解》
参考:
在春秋时代,晋国长期霸占“霸主”的宝座。
晋国的强大得益于独特的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并不掌握在君主手中,而是在几大家族手中,即所谓的“六卿制”。
而晋国的灭亡,也是源于这种权柄不在君主而在卿家的政治制度。
到了春秋晚期时,执掌权柄的六卿分别是知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六大家族轮流作庄。
这种灵活且富有竞争性的制度确保了晋国的政治活力与领袖的才能,在历代晋国元帅或执政中,几乎没有谁是庸才。
不过这种制度却难以称得上尽善至美,它的负作用是各大家族间相互倾轧与血腥内斗,每积蓄一定时间便有一次大爆发,每次爆发势必有一个或数个大家族从权力舞台上消失。
公元前497年,晋国陷入大分裂的危机,六卿中的中行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与其余四大家族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
晋国的内战很快演变为中原的大战,试
在存亡危急时刻,赵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挫败叛军与齐、郑、卫等诸国联军,捍卫了军事大国的荣誉并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内战改变了晋国的政治模式,“六卿制”由于中行氏与范氏的叛乱而被“四卿制”所取代,此时的晋国权力集中到了赵、知、韩、魏四氏手中,其中又以赵、知二氏最为强大。
在执政十几年后,赵鞅渐渐老去,权力的轮盘要转向哪呢?
谁是下一任的执政呢?
知氏家族的知瑶便是不二的人选。
知瑶是个厉害的角色,在他执政期间,知氏家族的势力大大膨胀,跃居其他三大家族之上。
在野心的驱使下,知瑶强迫三大家族割地,遭到赵无恤的断然拒绝。
知瑶联合魏/韩二氏,发动对赵氏的进攻。
经历三年围攻战后,几乎陷入绝境的赵氏居然奇迹般地翻盘。
原因是魏氏与韩氏反水,与赵氏联手做掉了知瑶。
知氏的覆灭意味着三家的崛起。
赵、韩、魏三家瓜分了知氏庞大的土地与财富,其中捞得最多的是赵无恤,他比韩、魏两氏多分到十余座城邑。
这也难怪,在颠覆知氏的战争中,赵氏出力最多,牺牲也最大。
至此,晋国的政治局面再度发生重大变化,从“四卿制”变为“三卿制”,而这三卿拥有全国绝大多数的土地。
与以往“六卿制”或“四卿制”不同,“三卿制”中的赵、韩、魏实际上相互独立,各家管各家的事,互不插手或干涉,事实上已经是三个互不归属的政权。
至于晋国的公室政府,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了,晋国君主完全沦为三卿控制下的傀儡。
三个崭新的诸侯国即将破茧而出。
这是一次大兑变!在旧的政治体系里,特别是中原诸侯国,君臣权力倒悬,君主遭到贵族的压制而不断被边缘化。
当这些贵族的权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原先的臣子摇身一变而为君王,原先的君主却只能夹着尾巴俯首称臣。
“三家分晋”的局面已经成形。
三家都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不仅对外攻城略地,对内也不断蚕食晋国公室的地盘,软弱无力的晋敬公根本无力阻止城邑一个接一个地落入三家之手。
到公元前433年,新上台的晋幽公尴尬地发现自己剩下绛与曲沃两个城邑,其余地盘完全都归属三家。
这位可怜的君主放下了尊严,扔掉了颜面,选择了一种现实主义的作法,他不仅没有任何权力号令三家,反而朝于三家之君,沦为赵、韩、魏的保护对象,被当作活化石供奉起来。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
魏斯就是魏文侯,韩虔就是韩景侯,赵籍就是赵烈侯。
对魏、赵、韩三氏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从卿大夫一跃而成诸侯。
他们终于与晋国划清了界线,不再是晋国的一部分,而是崭新的国家。
当然,晋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它再也不是那个曾令对手胆战心惊的国家,而是沦为不起眼、只有几处破屋遮风避雨的穷诸侯了。
曾经雄震天下的晋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沉了,在低声下气半个世纪后,于公元前349年最终走向灭亡。

参考:
这是晋文公设六卿埋下的隐患,晋文公对国家的规划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采用的也是分封的制度,晋文公死后,赵、魏、韩、范、智、中行等六卿开始掌控了晋国的权利,公室逐渐被架空,虽然晋国依旧处于霸主地位,但是这个霸主并不属于晋国公室。
野心随着欲望而增长,春秋末期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就连最重礼的鲁国都不再把周天子当回事,孔子就因为鲁国国君观看八侑之舞愤而出走,正所谓君不君臣不臣,晋国六卿还是六卿的时候,相互制约,谁都不敢率先推翻公室,但是随着赵氏灭掉范氏和中行氏,又联合魏、韩两家灭掉了智氏,强大的晋国只剩下三巨头,这三家一看晋国家大业大,三
为什么晋国会灭亡?
说到底,原因不止出在晋国内部,根本原因还是周王室被架空,滋生了下位者的野心。

参考:
在春秋时期,人们问你最强的国家是哪个时,你如果不回答晋国那你就会被人家当成神经病(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神经病的概念)。
如果你在当时说晋国以后会被分裂成三个国家,止不准会被时人用石头给砸死。
让当时的人相信晋国会被分裂,就好比让二战时期的人们相信苏维埃政权会垮台一样的困难,可这种事情确实发生了。
赵魏韩三家分晋往往被史学家立为春秋时期转向战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可为什么当时最强大的晋国会被分裂,而不是其他的国家呢?
我想,最终原因应该归结到晋国的公族势力太过弱势了吧。
要解释这个原因,还得从曲沃这块土地被分走开始说起。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出于好心把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叔叔成师,让他管理曲沃,自己待在翼城。
曲沃,城高沟险、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远比晋国都城翼城(山西翼城)强大。
不得不说,成师将曲沃治理地非常成功,他在曲沃修行仁政,结果民心归附,势力也不断变强。
随着势力变强,成师也开始膨胀了他的野心……于是,内乱开始了……经过了长达67年的内乱时间,也就是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成师的孙子)消灭了晋国大宗,尽出宝物贿赂周釐王,釐王册封武公为诸侯。
曲沃代晋是春秋初期影响最恶劣的事件,其不但动摇了东周礼乐国本,更为晋公室内斗开了先例,从此以后,历代国君都把打压宗族作为稳固君权重要手段。
晋献公(曲沃武公之子)也算一个重要因素。
他上位之后总觉得自己的位置很不稳固,别的小宗会不会像他的祖宗消灭晋国大宗一样消灭自己呢?
最终晋献公采纳了大臣士蔿建议,开始血洗曲沃宗族,诸多公室成员被诛杀,晋国宗室再度凋零。
献公死后,晋公室再次陷入内乱,骊姬大儿子奚齐、小儿子悼子接连被大臣里克弑杀,而后在秦穆公协助下立晋惠公夷吾即位,惠公当政后背信弃义,以怨报德,诛杀大臣里克,与秦国开战,招致国内外怨恨。
公元前635年,晋惠公去世,晋文公重耳即位,诛杀惠公一族,晋国内乱告一段落。
晋国公族的势力再一次被削弱。
晋文公令晋文公愁的头发都掉了的事情就是公族的人太少了。
那些本该由公族的人所拥有的职务得不到接替,于是晋文公只好吸收外族的新鲜血液,让外族人接管那些职务。
这么做的确使得晋国的国力空前繁盛,晋文公完成了自己的春秋霸业,但与此同时外族人的势力得到加强。
春秋时期,土地是势力的象征,诸侯主要依靠土地封赏臣子。
虽然晋国四处开疆扩土,但所获取土地大多封赏给了立功大臣,因此公室土地并未增加多少,这使得外姓大臣势力不断增强。
此消彼涨,带来了必然是君权衰落。
自文公、襄公后,权臣把持国政成了晋国主要现象。
公元前606年,赵盾弑杀晋灵公,立晋成公,赵氏宗族开始凌驾公室之上,晋公室与外姓大臣,以及外姓大臣之间的争斗拉开帷幕。
晋悼公即位时魏、韩、智、范、中行、赵六宗族位列晋国六卿,把持国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卿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地被激化。
公元前497年,六家宗族爆发了大规模冲突,最终只剩下了赵、韩、魏、智四家。
在六卿争斗的时候晋国再也无力能够阻止六卿之间的矛盾冲突了,晋公室实力相比其余六家强不到哪里去,只能依靠外姓势力才能勉强平定叛乱。
公元前457年,晋出公在位,智氏宗主智伯伙同韩、赵、魏三家瓜分范、中行宗族土地,晋出公震怒,奈何自身实力不够,想借助齐、鲁两国力量讨伐四家。
四家宗族担心被诛灭,先发制人,攻打晋出公,出公仓惶逃奔齐国,结果死在半路上。
至此,晋公室力量消耗殆尽,再也无力掌控晋国局面,后任国君沦为傀儡。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瓜分智氏封邑,三家代晋局面逐步形成。
此后晋公室土地不断被三家蚕食,为苟延残喘,晋君不得不开始朝拜韩、赵、魏三家国君。
最终于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由上可见,晋国分裂的原因主要是公族的力量不断地被削弱,而外族的力量不断地增强。
而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封地的领主势力变强之后消灭本族的状况屡见不鲜。
而在晋国国君出现了种种错误而又未能及时挽回之后,晋国的分裂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参考:
曲沃代翼后,小宗取代大宗,使公族失去了屏藩,晋文公时期虽然能称霸诸侯,主要是重用了士卿,形成了后来的六卿,包括范氏,中行氏,智氏,韩,魏,赵之间相互攻伐,王室反而要依附强大的的世族,晋国的灭亡也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历史进入了战国,就战争规模更加血腥,也更加残酷。

参考:
晋国绝对是春秋中唯一的霸主,西抑强秦,南据楚蛮,与周同姓,也是是周天子最大的依靠……若没有晋国,中原大地,谁能阻止南方的蛮夷楚国饮马黄河?
晋国实力之强大,甚至三家分晋后,魏国都能吊打秦国……而强大的晋国灭亡于公族衰弱,史书记载:“晋无公室”,最后导致家臣势力强大,就是所谓的六卿……在晋国独霸天下的时候,晋国内部的卿候势力也越来越强……于是六卿相互残杀,最后只剩下了赵魏韩三家,晋幽公之时,晋公已经开始主动朝见三家,晋国已经名存实亡……实际上,晋无公室的缘由,要追述到晋文公他老爸晋献公的“杀公族”的行为,晋献公爷孙三代曲沃武公,打败了晋国大宗,成为晋国的继承者,晋献公为了预防以后晋国再出现内乱,就把他的叔叔伯伯侄子们全部杀光了,甚至想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干脆杀了,立幼子为公……所以才有公子重耳流亡各国的故事……杀公族,短暂的也让晋国实现了权力一统,等到重耳回国当上晋国公子后,论功行赏,分封贵族,拱卫王室,这就是六卿的由来……在初期,臣子尚且尊重晋国公室,但是后来公室越来越无法克制六卿,终于灭亡……原因还是因为晋国体制是分封制,不是分封公族便是功臣,而南方的楚国和西方的秦国就没有这个问题……晋国大事记……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八年),晋献公杀公族……公元前656年,公子重耳(晋文公)开始流亡……公元前629年(晋文公九年)冬,晋文公去世,六卿雏形……公元前621年(晋献公七年),晋献公去世,赵盾掌权……公元前606年(晋成公元年),晋伐郑公元前604年(晋成公三年),救郑破楚……公元前601年(晋成公六年),晋伐秦公元前600年(晋成公七年),伐陈,败楚公元前589年(晋景公十一年),晋大破齐国公元前563年(晋悼公九年),晋国和吴国,合围楚国,晋国武功鼎盛……公元前546年(晋平公十二年),晋国内部六卿互相攻杀,夺权,晋国无暇对外……公元前 526年(晋昭公六年),晋顷公继位,六卿更加强大而公室衰弱……公元前490年(晋定公二十二年),晋国内乱,范家,中行家推出,六卿剩下了4家……公元前458年(晋出公十七年),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共同瓜分了范吉射、中行寅的领地,晋出公无力制止,反而被智伯驱逐……公元前453年(晋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杀死了智伯,吞并了他的全部土地……公元前434年(晋哀公十八年),晋幽公立,晋国公室仅剩两城,晋公反而朝见赵魏韩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仅剩一城……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赵、韩、魏瓜分了公室仅存的土地,晋国灭亡……
参考:
春秋后期,没有打仗可打,只有零星的小仗。
也就是说春秋后期处于一种相对和平时期。
于是,内斗就拉开了叙慕。
本来晋国的六卿就不和慕,你斗我,我都你。
最后剩了韩,赵,魏三家。
他们三家一商量,就把晋国给分了。
从此,晋国灭亡。
这都是内斗的结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