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

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满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没有满文之前,金国女真人仿造汉语创立了大字和小字两种女真文字。
后来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满族社会的交往,对于满族人的统一大业也没有帮助。
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满,当时他就说:汉族人念汉字,不管是学没学过汉文,都可以听得懂;
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学没学过蒙古文,也都能知道。
可是我们满族人,说话要说满语,写字却要写蒙古语,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满语的编写,会比别国的语言更加困难呢?
所以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学者创立了最早的,没有圈点的满文,一般叫做老满文。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又对老满文做了修改,成为了后来比较成熟的满语。
清兵入关之后,满文在清朝被定义为国书,清朝政府也很重视满足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编进了大量的教材和词典。
这些词典的问世,一方面对满语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语的普及和推广。
清初时期,在生存领域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满语仍然是满族人的主要的交际工具。
但是随着满族和汉族民族交往的加强,满族人开始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和汉族的文化。
为了避免被汉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极就曾告诫过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穿汉族衣服,学习汉族礼仪,最后导致了亡国的后果。
因此王爷贝勒们必须要互相告诫,让后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开国之初,满语被朝廷定为国语,官员的升迁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译等方面,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
努尔哈赤时期确定了使用满文书写公文的制度,皇太极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有趣的是一开始在诉讼的时候公文必须使用满文,这个规定让很多司法领域的汉族官员苦不堪言。
在康熙年间,因为汉族官员看不懂刑事笔录,没有办法在判断案件的时候给出有力的意见,最后只能随大流,别人说怎么判他们就怎么判,成了摆设。
这样对于司法公正绝对是一个伤害。
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后来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汉语。
除了官方文件,满族文字还被用来翻译汉语经典著作,书写家谱等等。
那些传授满文的先生们还经常使用满语来讲小说,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甚至在春节的时候写对联也使用满文。
此外政府对于八旗子弟尤其重视满语教育,他们先后在各地设立了学校,比如在顺治年间的时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岁
顺治皇帝多次强调教授学习满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军事训练中非常的普遍。
说来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的宣统年间,还在使用满语口令操练军队!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语的地位,还把满族文字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对于满语不合格的人进行惩罚,满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官员升迁或者降职的标准。
在雍正4年,大学士徐元梦因为翻译奏章错误被革职。
在雍正7年又宣布,八旗汉军如果不能够用满语回答问题,就会很难得到升迁和任务。
乾隆皇帝还专门指派官员来监督满族王公子弟学习满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如果不懂满文就不能当官。
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就因为不懂满语而辞职,比如乾隆年间的户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抚达都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不好满语,只能辞去巡抚的官职。
尽管统治者下了大力气来扶持满语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满汉交往的密切,经过了满汉共存的双语阶段之后,满语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关之后北京旗人里面既懂汉语又懂满语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够说汉语,而在民间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使用汉语交往。
到了乾隆年间满语已经沦为了第二语言,到了嘉庆初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不能翻译甚至不认识满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汉语取代。
从官方到民间,汉语逐渐在各个方面全面取代了满语;
从地域来看,抛弃满语使用汉语的过程呈现从南向北的趋势;
从时间上来看,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满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过渡期。
到了嘉庆皇帝之后,汉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到了鸦片战争的前夕,关内的满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满语。
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多次的军事征服,宗教传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统治,但是汉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稳定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难摆脱对汉族对汉语汉字的依赖,都会或多或少被影响,甚至被同化。
满语虽然曾经成为国语,但是也难以逃避这样的历史命运。

参考:
好的,我来回答!我们都知道,满语被清廷叫做“国语”,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朝堂上究竟是以满语为主还是以汉语为主呢?
或者说,清代朝堂上,皇帝和大臣们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这个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改变的。
一,满清入关前后在清军尚未入关之前,清廷朝堂上的语言主要还是以满语为主。
皇太极时期 ,大部分权贵都是满族的亲贵,所以不存在沟通障碍,大家都说满语。
况且,在他们眼里,汉人的身份相对低下,所以他们也不屑于讲汉语。
顺治入关之后,朝廷官员基本上都是满族人。
汉人还没受到重视,因此满语是官方语言,少数进入到朝廷的汉臣必须要学习满语。
不过此时的顺治对汉族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汉族的诗歌词赋有一定的研究。
在对待汉族文化上,和摄政王多尔衮发生了很大冲突,多尔衮认为学习汉族文化,会削弱满族势力,会被汉族慢慢同化,因此对他的汉族教育严加干涉。
顺治皇帝很生气辩解道:“假如我要是不学习汉语,汉族大臣跟我说的话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叫我怎么当这个皇帝”?
自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就极为敌视汉人,对于关外的汉人,除了屠杀之外,他们将其视为奴隶,从未将其平等相待。
女真高层虽然有人精通汉语,但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二,顺治至乾隆时期当清军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虽然骨子里清廷依然轻视和警惕汉人,但是,女真的人口数量决定了,他们必须倚仗人数巨大且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汉人,才能统治庞大的面积和亿万人口。
因此,大量投靠清朝的汉人士大夫阶层开始进入朝堂,虽然最为关键的职位依然由满人担任,但是,凭借人数优势,清廷内的汉人官员依然占据多数。
与此同时,为了统治各地方,清廷也必须使用各地方官府和百姓能够看懂的汉字。
在这种局面之下,虽然清朝每一个皇帝都身体力行的推广八旗所谓的“国语骑射”,但是,汉语及汉字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清廷的主要交流语言。
汉化,以清廷绝不想看到却难以扭转的趋势,迅速波及整个八旗集团。
以至于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哪怕在八旗集团内部,绝大部分八旗子弟都已经不会说满文了。
当然,这种局面绝不是满清统治集团想要看到的,他们深知文化及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这些颇具成就的皇帝们除了本身精通满文及满语之外,也一直强调八旗子弟要坚持满族特色的“国语”。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主动和被动的被汉化,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满清统治阶层的意志所能扭转的。
三,清中后期到了清朝中后期,无论是朝堂还是八旗集团内部,满文及满语都几乎消失殆尽。
整个八旗统治阶层内部,除了地位极高且接受了满语教育的皇室子弟之外,哪怕是大多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将满语及满文抛之脑后。
等到了慈禧年代的时候,满族基本上被汉化了,满族文化也从权贵中消失,官方所用语言都是汉语,对于普通朝臣大家都使用汉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但是对于皇帝而言,不能遗忘自己的先祖,所以清朝的皇帝们都被要求要会满文,不过这一制度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比如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就已经彻底不了解满族文化了,对于满语,他自己口述自己只认识一个字,那就是“起”。
这样看来,清代朝堂之上的语言交流,跟汉人在朝中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前期重用八旗子弟,汉人靠边,语音上也是以满文为主。
中期在用人上注重“满汉一体”朝堂上的语音也就满汉兼用。
而到了清后期,随着汉臣的崛起(比如晚清几大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朝堂之上就几乎不讲满文了,只是一溜儿的北京腔。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华汉文化虽屡遭压制,但任何一个异族入侵,过段时间要么被汉化,要么它们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五千年的文明没有断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并越来越强大!
不过大清入主中原,他们也遇到了和以往游牧民族建立国家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汉化才能在中原站稳脚跟。
因此,汉语也成为了满清贵族也需要学习的语言之一,就康熙朝而言,汉人官员非常多,对于康熙来讲,与其让这些汉人官员用满语来和他对话,那他还不如直接学习汉语,用汉语和他们交流更加干脆。
如此一来,随着汉人官员的增加,在朝堂上,满清皇帝此后都是:“见汉人说汉语,见满人说满语”厉害一些的,蒙语也是精通的,后来乾隆朝的和珅,就是这么一个精通数门语言的人才。
按照国策来讲,满语肯定是“标准国语”,但满族情况很特殊,他们人数比起汉民族少得太多,其次,科举考试中,大量的内容只能通过汉文字来进行考核,那么为了科举,这些满族人是必须要学汉语的,不学,那就考不了。
虽然可以和辽代韩德让建立的“特色科举”一样,契丹人不考,但问题是,不考就难以完成民族向文化层次的过渡,所以整个满清历史上,国语的地位转移,是从汉语一直挤压满语的趋势发展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代末皇帝溥仪,宣统帝溥仪都还有在“东京审判”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溥仪说着一口十分正宗的北京话,也就是汉语,而溥仪因为常年讲汉语,又早早被迫退位,满语水平已经比不上汉语水平了。
正如他自己在自传里所说:“在我的学业之中,学得最糟糕的就是我的满文。
虽然学了很久,但还是没学会什么。
”在公元1644年以前,满族人和中原王朝的接触很少,对于满族人来讲,他们一是没必要学汉语,二是比较年长的也已经学不会了。
例如皇太极当年处理汉官所上书的事务,就需要翻译,他也很努力,可是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是说去除就能去除的。
满清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精通汉语的,就是顺治皇帝。
顺治在年幼时被立为君主登基,就是因为他无法亲政,才有了登基的机会。
而多尔衮只是完成入主中原的过渡,未来的皇帝肯定是顺治,所以顺治早早学习了汉文。
在顺治八九岁时,汉臣就辅导他学汉语、汉字,汉学经典,这个年龄段就是很适合启蒙教育的。
后来顺治自己有留下诗作,看他的诗作,韵律方面自然天成,由此可见顺治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
不过顺治一朝有个特点,那就是汉官员并不算多,科举开科还没起成效,所以顺治一朝,朝堂中主要还是满族官员,主要讲的就是满语。
对于极少数的汉人官员,顺治也会照顾他们,说说汉语,不过这些官员是被动的,需要自学满语,不然混不下去。
直到康熙起,满清皇帝的汉语水平就已经跟满语水平平行了。
康熙一朝,他在位时间极长,因此任用的汉人官员也不少。
康熙本身就精通满汉两族文化,十几岁时,康熙母语和汉语就讲得很流利了,这也是康熙被称为少年英才的根源,如此毅力和他父亲顺治比那也是不遑多让。
汉人的增加,让康熙一朝的满族贵族不再那么抵触汉文化,大家同朝做官,互相尊重很重要。
例如年羹尧一家子,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就是汉人,也是大员。
满族贵族不可能说看不起年遐龄,加上当时的贵族子弟的教育中,学习汉语是必要课程,那么如此一来,这些满族官员和汉人交际时,也会说汉语。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汉文化太过强大导致的。
满人看书,看的好书也只能是汉文字的书,你说翻译过去,满族文化中也没有那么多深刻的概念可以翻译。
如此一来,满族人想要进步就得学汉语,想吟诗就只能学汉文化的底蕴内涵,这就是文化强大使然的一种结果,满族虽然不想,但不得不被融合。
为什么以往的北魏、西夏、金,都那么极度地排斥汉化,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在汉化的历程中,例如辽国,辽国就是彻底的汉化了,到后来游牧民族的那股狠劲就差不多没有了,可这也不是坏事。
所以康熙朝起,汉满官员在朝堂上讲汉语和满语是势均力敌的,差别只是在于,满文是官方文字,满语也是官方国语,不过这个“官方国语”是很没底气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展开全国的语言普及,整个中原,汉人还是讲汉语,对满族文化没一丝概念,这个所谓国语是满语,就是满族贵族们为了保持自己文化根源的一点倔强罢了。
而康熙、雍正两朝的大臣年羹尧也是“满文”大师,年羹尧会满语,也会满文,在给雍正的上书中,就有满文的奏折。
所以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满人和汉人高级官员都在互相学习自己的文化。
雍正朝的汉人大臣很多,如田文镜,如李卫,特别是李卫,他并不是读书出身的,指望他学满文,难度很高,但他是雍正朝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经济台柱,大家伙也得给面子他,那如此一来,看到他自然而然就要说汉语了,皇帝是这样,大臣也是这样。
其实还有一个,因为满汉蒙三个主要民族的语言隔阂,其实清朝的“朝会”,不是把三个民族的官员都放在下面一起议政的,和以往的朝代不同,除了在初一、十五等规定的时间会举行大朝会以外,其他的时候,皇帝议政都是把人直接叫过来,那么这就考验皇帝自己的语言水平了,因此清朝皇帝按道理来讲,在入关后是必须满汉蒙三语都得会才行。
到了乾隆朝,汉化非常严重了。
旗人子弟互相打招呼都是汉语,连带着这些满族旗人竟然连武力值都下降了,连拉弓都拉不到了以往的水平。
乾隆下决心拯救“胡风”,下令满族要进满语,而且要骑马和射箭双项精通,这便是“国语骑射”。
乾隆的“文化拯救”,这其实和历史上的西夏、金朝的一些“去汉化”政策是一样的,其实去汉化已经成为了不可能之事,但起码要挽救基本的民族底蕴。
乾隆朝之后,汉人通过科举上来的越来越多,而满族尊贵们、满族的进士们也都是熟悉了汉文化的底层逻辑,虽然平时说着满语,但在清朝后期的阶段中,汉文化主导的民族融合已经高度完成了。
后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重要汉臣,有他们的场合,都是说汉语了。
嘉庆朝的时候,嘉庆还延续了乾隆的“国语骑射”的政策,例如旗人参加科举,那么他们就要懂得满文。
这个旗人不仅是满族人,汉族人与蒙古族人亦是一样。
可是后来的咸丰、道光皇帝,他们面临的是一个被列强虎视眈眈的大清,这个时候他们也无心再去想满族文化地位高低的事情了,再到同治及以后,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溥仪说自己满文不及格,这一点都不出奇。
数十年时间,改变一代人绰绰有余,当汉人再度主导大清的走向,朝堂中汉文就已经是主导地位了,虽然大清明面上的国语,始终都是满文、满语。

参考:
悦读文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见证了汉文化的影响力。
这个问题有一个发展历程,入关前说满语;
入关后一开始满汉并行作为官方语言;
后来汉语强制压倒了满语,到最后连满人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全部汉化了。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先说一个证据: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雍正皇帝的朱批,你们见过满文的吗?
对于语言,不好进行证明,然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因此我想以文字为佐证进行说明这个问题。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入关前,满语建立并成为官方语言实际上,满文和满语是是在努尔哈赤期间才完善起来的。
早期的金帝国时期,已经有女真语和女真文,但金灭以后传播并不普遍,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大量文书都需要通过蒙古文进行翻译和传递。
努尔哈赤便任命大臣进行满语和满文的规范工作。
结合蒙古文,最终建立了“新满文”。
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在建立了满文以后,满语也逐渐推广开来。
皇太极入关以前,满清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肯定是满语和满文,但因为长期和明帝国进行外交和战争,大量女真贵族是懂得满汉文字和语言的。
投降过去的汉臣,都要学习满语和满文,朝堂之上和官方文书都是以满文为主。
二、顺治康熙时期:一开始是想以满语为官方的,但是发现行不通满清入关以后,本想强制推行满语和满文,但是广大的汉族语言体系,然语言文字比之剃发易服更加艰难,到康熙时期逐渐放弃了,改为强调满汉一家,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
但是,满族官方仍然比较注重满文和满语,汉语和汉字的渗透不强。
这一点可以从《尼布楚条约》和康熙皇帝的朱批得到证明。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正式官方文件,可以代表满清政府的官方立场。
然而,这份签订于康熙二十八年的外交文件,却没有汉文版本,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版本。
《尼布楚条约》满文版由此可见,清朝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此时仍是满文和满语,而不是汉文和汉语。
但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出的康熙朱批却是汉语,康熙皇帝在到处的题词也仍旧是汉文,故宫的牌匾上,却是满文和汉文两种。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明,推行满语和满文作为全国语言和文字失败了,与汉臣交流不得不使用汉文和汉语。
康熙帝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
”在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有一句“御制法蓝盖碗”,康熙帝在朱批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汉语和汉文的确掌握的十分纯熟,而且与大臣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汉字和汉语。
但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满文和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
这些现象可知,汉文和汉语是康熙皇帝后来学习的,并不是康熙皇帝的母语,才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康熙皇帝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
”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
”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母语应该是满语和满文。
综合康熙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对外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满清政府的立场是满文和满语,但对内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却是满汉并行。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一致维持下来,成为满清一朝的主流呢?
三、雍正乾隆时期:官话改革,汉语占据主流,满话越来越少在世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皇帝的朱批。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雍正帝也同样精通满汉蒙文和语言。
子彧特意查看了雍正皇帝的很多朱批,却发现,雍正帝的朱批,全是汉字。
这是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用的是汉语。
年羹尧是满族包衣,但从行事作风上来说,还是汉人的气质,用汉语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发现,在满臣鄂尔泰的奏本上,雍正和鄂尔泰都使用的汉字而不是满文。
另外,雍正皇帝曾因为福建等地的大臣说的方言听不懂而进行了官话改革,推广普通话。
由此可知,在雍正时期,汉语和汉字已经成为主流,在朝堂上,应该也是以汉语为主了。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了。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个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碑文中写道“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
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
《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
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
由此可知,当政府允许满汉并行之后,汉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压制了满文和满语的传播,成为主流,甚至连满清贵族一开始丢弃满文和满语。
如果朝堂之上都是说满语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可知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为主了。
那么,乾隆帝的努力收到成效了吗?
后世的满清以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四、乾隆以后:满语是什么?
连皇帝都不会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
”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
但又有人曾发现,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
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宫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溥仪的满文水平,较之以前却的确是不如了。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正式,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表明,到了清朝中后期,汉语已经压制住满语和满文,成为满清政府的主流和官方语言文字。
朝堂之上,肯定也是说汉语为主了。
子彧说:汉文化的力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汉文明相对于满族文明是一个先进而又丰富的文明,而文字和语言是文明最基本的体现。
满洲人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文明,但是在文化上,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并悉心学习汉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文明反过来征服满洲统治者的现象。
这种文化征服是潜移默化但力量十分强大,难以扭转,这才会有乾隆帝的大声疾呼,如遇虎豹。
随着汉文化的征服,语言和文字也逐渐被征服,而原来的满族文化和文明便逐渐的消退了。
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谁也不可阻挡,包括皇权。
而汉字和汉语,也就逐渐成为了满清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了。
悦读文史,
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
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
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
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
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
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
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
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
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
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
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
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
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精彩原创,敬请
原因也很简单,自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在关外崛起并建立后金政权之后,这个后金政权就极为敌视汉人,对于关外的汉人,除了屠杀之外,他们将其视为奴隶,从未将其平等相待。
自然,女真高层虽然很多人精通汉语,但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满清朝堂而且,当时后金政权的人员构成,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
努尔哈赤一手建立的八旗集团,虽然将当时关外的部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达斡尔人乃至于俄罗斯人都编入了八旗集团,但是,其主要人员构成,依然是满清八旗的根本——女真人。
而当时八旗集团朝堂上层的达官贵人们,除了少数投降的汉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女真贵族。
而且即便是这些汉奸,在后金上层的话语权也近乎忽略不计。
因此,毫不意外的,关外时期的女真八旗集团,所通行的语言自然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满语。
清朝初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不会说汉语,哪怕到了康熙年间,孝庄太后依然只会说满语和蒙古语。
孝庄太后这从如今清朝遗留下的历史文献也可以看得出来,后金关外时期的文献,绝大部分都是由满文书写,汉语书写的文献并不多。
由此还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今天精通满文的人越来越少,这部分文献甚至存在无法翻译以至于失传的危机。
而当清军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虽然骨子里清廷依然轻视和警惕汉人,但是,女真只有几十万的人数决定了,他们必须倚仗人数巨大且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汉人,才能统治关内庞大的面积和亿万人口。
因此,大量投靠清朝的汉人士大夫阶层开始进入朝堂,虽然最为关键的职位依然由满人担任,但是,凭借人数优势,清廷内的汉人官员依然占据多数。
与此同时,为了统治各地方,清廷也必须使用各地方官府和百姓能够看懂的汉字。
八旗在这种局面之下,虽然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声嘶力竭、甚至身体力行的推广八旗所谓的“国语骑射”,但是,汉语及汉字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清廷的主要交流语言。
汉化,以清廷绝不想看到却难以扭转的趋势,迅速波及整个八旗集团。
以至于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哪怕在八旗集团内部,绝大部分八旗子弟都已经不会说满意,更不会书写满文。
当然,这种局面绝不是满清统治集团想要看到的,他们深知文化及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这些颇具成就的皇帝们除了本身精通满文及满语之外,也一直强调八旗子弟要坚持满族特色的“国语”。
乾隆皇帝而满清皇室对于皇族子弟的教育,满语和满文也一直是重中之重,包括清朝末帝溥仪在退位之后的故宫小朝廷内,依然接受了完善的满语教育。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主动和被动的被汉化,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满清统治阶层的意志所能扭转的。
因此到了清朝中后期,无论是朝堂还是八旗集团内部,满文及满语都几乎消失殆尽。
整个八旗统治阶层内部,除了地位极高且接受了满语教育的皇室子弟之外,哪怕是大多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将满语及满文抛之脑后。

参考:
清朝入关后,为了适应统治全国的需要,很快推行了汉文化,上至皇室帝胄,下至八旗军民都开始使用汉语交流。
尽管官方文书上是满文与汉文并列,但是在汉文化的强大同化作用下,满语、满文渐渐成为象征意义。
到了清朝晚期,皇室帝胄、八旗军民都不会说满语,写满文了。
所以说满人以武力征服了汉族,但是汉人以文化融合了满人。
女真人文化落后,在宋朝时期建立了金朝,他们大量吸收汉文化,尊重孔子,发扬儒学,一度金朝自称汉人,将南宋视为蛮子。
明朝时期,女真三部皆受明朝羁縻统治,各部落首领都会汉语,且精通汉文化。
清朝入关后,满人速迅汉化,除了服装外,在语言与文字上都采用汉文化。
顺治皇帝曾经特地批示:嗣凡章疏,满汉侍郎、卿
他强强调“大小臣工,皆朕腹心”。
清军一边入关,就一边使用汉语,这样就迅速地实现了语言的转变,对于满清来说,掌握汉语未费吹灰之力。
康熙皇帝自幼学习汉文化,他与汉臣交流毫无障碍,根本不需要翻译。
康熙也非常仰慕汉文化,不仅下令编篡《康熙字典》等大型书籍,以树立满清的法统地位,还曾经六次南巡,也就是六下江南,沿途饱赏汉文化风俗,对汉文化的认识也更为深入。
康熙对汉文化十分精通,这让他发动“文字狱”有了理念与技术支撑。
汉文化的任何典故,他都可以信手拈来,精彩的点评一翻。
汉家的帝王之术更是学得炉火纯青,这样康熙成为一代大帝功不可没。
乾隆皇帝的汉文化造诣更深,据说他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是产量最多的诗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
”据说这首诗就是乾隆皇帝写的。
在乾隆时期,他还主持了《四库全书》的编篡!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爱新觉罗氏、钮祜禄氏是满人八大姓氏,从清朝中叶时期就开始渐渐改为汉姓,民国时期全部改为了汉姓。
慈禧太后不会说满语,不认识满文,到清朝末期,满汉文化基本全部融合了。

参考:
这个问题很有讨论性,也提得有点意思,这个事情我以前一直没有去认真想过,要不是看到这个问题,我也许还不会去想这些事情,管他们说什么话,反正都已经过一百多年了,说什么话也已经过去了。
但是,看到这个问题以后,我认真去想一下还确实是啊!清朝是个少数民族建起来的政权,他们说的是满语,用的是他们自己创造不久的满文。
可是入主中原后,面对的主体民族是汉族,那肯定会有大量的汉族官员参与朝政,那他们上朝时讲的是什么话?
从过去的历史记录来推测,未入关时,应该是以满语为主的。
这一点从那些投降过去的叛臣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穿满清的服饰,肯定也是学讲满语用满文的。
满清入关后强力推行易冠改服,改穿满人服饰,留发储辫!期间肯定也要求过学满语用满文的。
但是,汉族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服装发饰那是死的,比较容易推广。
但是说话这就难改了,几千年的语言文字习惯,是很难改过来的。
所以入关后几十年里满清还是尽力推广满文的,只是讲满语用满文的人太少了,推行几十年也没有效果,只有发饰服装才成功了。
语言始终是没有效果!因此,到了康熙时期,估计是朝堂之上满汉语同用了。
我们可以拿出最足于证明讲汉语的证据就是康熙大字典,如果不是讲汉语的话,康熙大帝不会花巨大的财力物力去编辑字典。
也就是从康熙朝之后,就慢慢的以汉语为主了,此后,直到满清灭亡也是以汉语汉文为主啦!
参考:
大多数时候,清朝朝堂上讲的都是北京官话,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
说起来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荒诞、不太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要是大家有机会穿越到那个年代、并能进入到朝堂中,肯定可以听懂他们讲的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跟清朝皇室入主北京后,受到北京当地语言的影响有关。
虽然说他们东北老家的语言是满语、他们在刚入关的时候,也明确规定要用满语作为官方语言,但那毕竟都是早期的事情。
随着清朝皇族在北京待的时间久了、他们很多人熟练了北京话,他们也渐渐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起了北京话。
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轻松完成北京话和满语之间的切换。
情况就如同我们现在的人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切换一样,并没有丝毫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在朝堂上使用汉语、北京话其实很正常。
要不然在大多数汉人大臣都讲汉语的情况下,他们硬是要求说满语,估计很少有人能满足这个要求。
毕竟满人入关时的基数才20多万,汉人的数量以数千万、上亿计,生活中基本接触不到这种语言,让汉人们强行掌握其实很强人所难。
还不如皇帝学会变通,直接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说汉语。
不然,这么大的一个国度,全都交给满人来管也不太现实。
关于说汉语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可以证明。
这个例子就是雍正时期的正音书馆。
在雍正时期的时候,熟练汉语和满语的雍正因为不怎么听得懂福建和广东地区官员的语言,所以为了防止闹出一些尴尬,他就开始让人在广东和福建地区修建起了所谓的正音书馆,让人在这些书院里学怎么讲北京官话。
如果是普通人还好,不懂讲北京官话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想当官、参加科举考试,那就必须得学会北京官话,要不然,连秀才、举人都考不了,更不用说到北京去参加考试、光宗耀祖了。
从这个正音书馆,我们就能知道清朝朝堂上是说汉语的。
如果是说满语,那么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雍正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读书人普及满语,没必要只针对广东和福建普及北京官话。
还有从溥仪的案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按照溥仪的回忆,他在宫中最开始学会的就是汉语。
在长大后,这才有了专门的老师教授他满语。
不过那个时候他对此兴趣不是很大,一直到后来都没能学会多少满语,反倒是英语说得非常流利,都可以在外国人面前做演讲。
从这个案例,我们也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朝的朝堂上确实说的是汉语。
不仅仅在语言上使用汉语,如果要说到清朝皇帝使用的文字,他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也是汉字。
虽然清朝的皇族从6岁开始,他们就得到上书房里学习满文、汉文、蒙文三种文字,能当上皇帝的人都能基本学会这三种文字,但是在处理公文或者日常写一些字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比较喜欢用汉字。
这点大家可以从清朝皇帝在奏折的朱批上看得出来。
在那众多回复大臣们的朱批上,清朝皇帝用的基本都是汉字。
另外,与我们想象中用文言文不同,他们写朱批一般用的都是大白话。
最常用到的是“知道了”三个字。
其余的回复也各不相同,非常彰显他们的个性。

还有
还有
至于什么康熙、道光就更不用说了,在当年同样有着一手不错的书法。
除了皇帝的朱批,我们也可以从清朝和国外签订的条约中看出一二。
在早期康熙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在条约上用汉字,而是采用了满文、俄文和拉丁文。
这说明汉字在当时还没有在清朝朝堂上占据彻底的主导地位。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不用汉字。
但是在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清朝开始全部用汉字替代了满文来签订条约。
大家只要看一下马关条约或者庚子条约之类的原件,就可以清楚看到上面只有汉字以及外文,并没有出现满文。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说明汉字已经在清朝后期彻底占据了主导地位,满文就连清朝的皇室、朝廷都不怎么用。
语言和文字能被同化到这种程度,也足以说明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
这强悍的中华文化,或许就是我们的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至今的重要原因。

参考:
满清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皇太极伊始到宣统帝,一共历经了十一位皇帝,该朝代一共存在了有二百七十六年的时间。
在这二百七十六年的时光中,这个朝代有昌盛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而最重要的是,它将中国的版
大清建国史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也就是在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与明朝分庭抗礼,建立了政权,自称为大汗,将自己的国号定位“大金”,从意思上便是延续了当年宋、元、金时期的女真祖先国号。
可在后来,这个政权的国号便从之前的“大金”改为了“清国”,史称“大清帝国”。
在满清的朝廷上究竟用什么语言?
其实在最初、也就是在满人刚刚统一中国,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候,他们在朝廷上开会都是使用满语的,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使得他们慢慢的从满语转化为了汉语。
人口基数毕竟就当时满人和汉人的人数进行对比,汉人的人数是远远的超过满人的,如果一直使用满族语言,而不使用汉语,是无法从根本上融入到这个国家,无法从根本上了解该怎么去统治这些百姓的。
这就好比一
毕竟,虽然他掌握着很多的资源,他手里有很多的金钱,但他的生存环境中都是外国语言、外国的文化,所以他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去寻求改变,寻求创新。
总的来说,这样的局面有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味道,也有“入乡随俗”的意思。
马背上打天下,汉书里治天下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两种概念和两个范畴,一个可能只要依靠单纯的武力,单纯的兵力进行镇压,而另一个则需要很多复杂的东西去驱使。
所以说,为了能够在打下了天下后很好的治理,满人则必须要去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汉人书籍,而为了能够看懂这些汉人书籍,皇帝便要去学习汉语,这就使得皇帝会有一个汉语老师;
这一系列的连锁使得在无形中将汉语的地位提高了,虽然在初期的时候,一些满人的贵族会看不起汉人的东西,毕竟就按他们的理论来说,汉人的天下都是依靠我们的战马和马刀得来的,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可过不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觉得“真香!”,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都读了汉书,识了汉字,如果作为臣子的不去学习,则会很难揣摩皇上的圣意,难以引起皇上的兴趣和
所以,汉文化在清廷中流行,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皇帝的喜欢带动了臣子的喜欢,毕竟“投其所好”的小把戏,不仅仅汉人深知,满人贵族们也是知道的。
综上所述,清廷在最初的时候是在朝廷上讲满文、说满语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满汉的融合后,就慢慢使得汉语在清廷中流行,成为当时较为主流的语言。
这不仅是易于统治,也有利于满清皇帝更加了解和统治这片汉人基数众多的土地。

参考:
丛努尔哈赤时代日常办公就是以汉语为主,只有全都是满族官员时才讲满语,以宁完我为例,他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参与朝政了,一直没遇到什么问题,但是到了晚年,顺治时期,被赐入满洲八旗,进入王公议事会(相当于人大主席团),却上表请辞,因为都是满族亲贵,都讲满语,自己听不懂。
但也说明就是在入关之前,满洲上层都是双语制的,都会讲汉语,而大臣和将领们都有不懂满语的汉语,所以正式办公用语都是汉语。
但满族之间在没有汉族的时候还是会讲满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