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而从宋朝开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呢

宋朝以前,确实经常出现权臣篡位的现象,比如汉末从三国、魏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和隋朝,全部是由权臣篡位完成朝廷更替的。
但这些篡权的权臣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也就是他们都是掌握军权的同时,又逐渐控制了朝廷的财政、人事和行政权力,将内外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
而且,即使权力已经高度集中在权臣手中,皇帝已经成为傀儡,也并不是马上就篡位,还需要通过废立皇帝、清除异己等过程,才逐步完成篡位之前的准备。
在条件成熟以后,才会通过表面上的禅让完成朝代更替。
汉末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是董卓,但是他没有完成。
接下来是曹操,做好了准备,但没有走出最后一步,一直到曹丕才终于完成。
司马氏也是经过三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挖曹魏的墙角,排挤和打压曹魏的支持者,最终才完成了魏晋禅代。
有了汉魏和魏晋这两次的榜样,后面有这个想法的人再干起来就容易多了。
即便如此,桓温权倾内外,仍然受到门阀政治的制约,没有能完成这个过程。
桓温的儿子桓玄自立为帝之后,很快也就失败了。
而后来完成换代的人往往是像刘裕这种摘果子的人,也就是前面有人发动叛乱,他们以平叛勤王的名义出兵,通过平叛控制朝廷,之后再完成篡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隋朝。
隋朝是一个例外,因为隋文帝篡位只是因为他在北周皇帝驾崩的时候受遗诏辅政,实际上变成摄政,最后以自己手中的权力完成了篡位。
五代时期的篡位是另一种情况,都是强藩大镇直接取代中央权力。
后梁朱温是劫持唐朝皇帝当傀儡,不久后就直接篡位。
后梁被后唐消灭,成为后唐。
后唐发生内乱,没多久就灭亡。
后晋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攻进汴梁,建立后晋。
后晋的皇帝被契丹抓走,刘知远又建立后汉。
郭威以外藩强镇身份直接出兵,进攻汴梁,建立了后周。
后周柴荣死去,弱子继位,赵匡胤在兵变中登上帝位,返回都城,建立宋朝。
实际上,五代就是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所谓的五代都只是比较强的藩镇而已,并没有真正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完成大一统,就匆匆忙忙的当了皇帝,都无法持续。
但从五代开始,各代都开始注意削弱藩镇的权力,减少藩镇对中央的威胁,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初步的经验。
宋朝建立后,在晚唐和五代形成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将权力高度分散,军队由中央直接掌握,文武分途,文官官僚体系在朝廷的统一领导下掌握行政权力,而军队则由中央的枢密院负责领导,地方文官不能掌握军队,地方驻军将领无权干预行政和人事安排。
由此,逐步形成了文臣和武将相互制约的权力格局,相互牵制,财政、人事、军队调动和行政权力分属不同体系,不同体系之间相互制约,但又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之下,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互相协同。
因此,在宋朝的格局下,如果要发动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必须由中央任命职级较高的文官担任统帅,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指挥战争。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权力集中容易带来的权臣篡位和分裂割据的风险,但弊端也同样明显,这就是较大规模的政治、军事行动的效率比较低,尤其是在应对突发危机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无人负责的局面。
明朝初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基本上也延续了宋朝的这一趋势,文官和武将之间相互制约,重大军事行动基本上都必须由中央指定高级文官担任方面统帅,统一事权。
先是设置负责协调指定区域内的政治、军事行动的总督,后来又改派级别更高的督师,其目的都是为了应付已经出现的危机,统一事权,提高行政效率。
但因为长期的分权造成的惯性,这种机制上的调整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中央仍然保持着对外派督师的各种牵制和制约,即使以内阁大学士身份外出督师,也仍然必须依赖于朝廷在财政、人事上给予支持,才能有所作为。
而当中央部门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乃至直接掣肘的时候,前线的督师和将领是无能为力的。
一定程度上说,这是皇权政治和古代中国文官政治进一步发展和趋向于成熟的结果,但同时也就造成了官僚体系常见的毛病比较集中的表现出来的问题。
宋明都面临这种问题,明末表现得尤其明显。
文臣督师,统筹指挥战争,因为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往往容易出错,又会习惯性的争功诿过。
而在朝廷上,对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常见的局部性失败往往会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线统帅和将领在临机处置的时候顾虑较多,不敢担当责任。
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完全由文官官僚体系掌控权力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党争,而军事行动也往往会成为党争的一部分。
无论是北宋王安石时期拓边河湟,还是明末阉党与东林之间的斗争对辽东战局,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参考:
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而从宋朝开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绝不是因为程朱理学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而是宋朝在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对篡位这个事做出了极为严密和有针对性的防范。
我大宋就是起于篡权夺位,部队实权将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了皇位,这一幕从宋太祖得位就深深地印入了历代宋朝皇帝的脑海中,可以说这是宋代处于最高位的祖训。
宋朝一个武人出身的政权对文人、文官却极为宽容,给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而对武官却极为防范,处处设防。
枪杆子里出政权,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不仅历任皇帝记得清清楚楚,军官们也记忆犹新。
宋代的军事设置,养兵、调兵、统兵的功能都被严格分开,互相制衡,为了防范军官拥兵自重即使知道这样极为损害军事效率也在所不惜,而且还从各地部队中挑选精兵列入皇帝的直属部队——禁军,所谓强干弱枝的政策。
将领出去打仗甚至还会领到皇帝或者中央发的阵
所以宋代内战外行、外战也外行,被打得就剩关壁江山。
生死存亡之际,岳飞带出一支岳家军武装,最后因为过于壮大,战局刚一好转就被皇帝以莫须有罪名拿下,可见皇帝的防范之心有多重,只要你有造反的实力,没有造反的心也要被尽快拿下。
文官如果想篡权必须与军队将领合力,控制军队,但是军队已经被整成那样了,文官不可能通过勾结若干将领达到控制武装力量的目的,除非控制整个叠床架屋的军事系统也有可能,但那是不可能的。
宋代的相权由中书、枢密、三司分掌,对应政、军、财三大职能,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方是分割的,不相统摄。
而且宋代的官称和实职是分离的,朝廷内外养了大批官员无所事事。
宋代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常见的六种专权人物,设计了全套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
太祖人才呀。

参考:
政治影响文化,文化也反作用于政治。
宋朝开始重文轻武的国策,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而起的是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家强调遵守秩序,遵守君臣秩序,社会秩序。
对宋朝以后的明朝,和清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的统治者都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之所以,宋朝能够有这样的重文轻武国策,其实和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制度涉及不无关系。
宋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尤其是削实权的措施,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权,三司掌管财政,宰相只有行政权,因此,宋朝以后的权臣,基本很少有兵权与行政权一起掌握的大臣,因此,虽有个别权臣弄权,但缺少篡位的资本。
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干脆直接废除了丞相制。
废除丞相之后,明朝逐渐形成了内阁制,而清朝逐渐形成了军机处。
正如书上所说,从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

参考:
宋朝是个十分独特的朝代,在将疆域上他是中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甚至连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人物都没能完成。
但是宋朝的治理水平确是当时全世界最高,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宋朝的GDP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把整个欧洲都算进来都比不上宋朝。
在军事上,宋朝在面对辽国这一巨无霸时,基本保持了胜败有凭,在黄河岸边打出了百年和平。
在文化上更是璀璨炫目。
但是宋朝之前的时代可是中华大地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有诗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就一个字“乱”。
最大的朝代更迭原因通常是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以及大权臣直接夺了庸弱皇帝的江山,五代以来的几个朝代多次出现这种局面。
在之前的,隋朝、南北朝、魏晋时期,权臣窃国这种事情也是多到不可计数。
到了宋朝之后,这种情况几乎是完全绝迹,再也没有哪个权臣能够在政权内部完成朝代更替。
有两大原因,第一强干弱枝,中央统属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宋太祖和赵普系统设计了如何充分的削减地方的权力,来保障中央的权威,例如在地方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财政权,军权全部收归中央。
你们不是爱闹吗?
唐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是吧?
我把钱和枪杆子都收回来还怎么闹腾?
在之后的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权制度也成为主流,地方上不断扩充更多行政机构,让机构之间相互重叠,借以制衡。
宋代之后,只要国家平稳维持,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一方诸侯,更没有什么藩镇割据,节度使这种称谓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另一点原因是,宋朝的皇权在不断加重,到了明清两代则发展到了顶峰,皇帝是国家行政事务的最终裁决人。
在汉朝,丞相权力足够大,有开府治事的权力,即是丞相有部分的最高行政权,借以对皇权进行压制,从而为篡位提供了可能性,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得到丞相的位置,之后曹魏的江山也发端与这个丞相。
宋朝的皇帝们用了更聪明的一种办法,既然宰相也要权力,那就一群宰相吧,什么参知政事,什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什么三司使都部分行使宰相职能。
你人那么多就会有斗争,有斗争自然有制衡,互相攻击还想威胁皇帝的位子,不可能。
到了明清两代则更为夸张,朱元璋精力旺盛,非常勤奋,干脆废除宰相的位置,中央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后世皇帝没有老朱的精力,就设计了大秘书班子机构,内阁。
到了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之外更是在宫里设置了军机处,所谓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只是“跪受笔录”的办事人员,明清两代的君主权力发展到了顶峰。
皇权如此至高无上,而臣下的权利则是相互之间互相制衡,层层叠叠,如何再有大权集与一身的现象存在?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是,宋朝之后,亲王、外戚等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宗亲被压制的更为严密,宋朝第二代君主宋太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被培养成接班人,但是在之后的皇帝就刻意提防和出台各种规定,来限制藩王以及外戚。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之后,各地藩王的职能只能变成一个个皇庄的大庄园主,吃喝玩乐搞女人可以,想造反?
也不看看自己手下才有多少人。
清王朝嘛,就更不用说,前期的亲王和贝勒位高权重是因为开国时期手里有枪杆子腰杆硬,等到国家承平日久,各个亲王被圈养的也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能力。
即使到了晚清恭亲王一度位高权重,但是慈禧太后想废掉六王爷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六王爷不管是见到同治、光绪哪一位皇帝也得自称奴才。
如此下来,从制度再到惯例各种防备,以及各代皇帝对权力天生的警惕心,再也没有哪个大臣能够成功谋朝篡位了。
作者:我方团队书剑为酒
参考:
权臣要篡权,首先得掌握兵权,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但有宋以来,军队被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大臣也好将领也罢根本就没机会染指,当然就没有可能篡权了。
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限制,要从赵匡胤说起,因为他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手握重兵的权臣夺下帝位的事情屡屡发生,而他的黄袍加身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所以结合自己的经验,他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来避免军权旁落。
首先是收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当年拥立他登上地位的老部下就这样被用非常和平的手段夺了权。
其次就是改组禁军,一方面取消最高统帅的设置,分割权利,另一方面掺水和沙,提拔了一些资历很浅的人来担任要职,互相制衡。
再次推行更戍法,不仅部队要定期换防,统兵的将领也要时常更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也杜绝了拥兵自重现象的发生。
即使没有了兵权,宋朝的皇帝仍不放心手下的大臣——分割宰相权利,削弱地方的人权和财权,加强中央的检察权,这样的无所不用其极,使得宋朝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可以威胁到皇权的权臣。
至于宋朝之后的朝代,特别是明清两朝,皇帝们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军权被牢牢掌握,宰相的权利一削再削直至被废,地方的各种权利被一再限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在明清之际到达巅峰,这种制度的设定根本就没有给权臣诞生提供一点机会。
皇权的加强在我看来才是宋朝之后从未出现过权臣篡位的主要原因,而非什么程朱理学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造成的。
要知道宋朝之后还是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的,甚至明朝就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
这些人没有军权,于是揭竿而起自己组建军队,相比于所谓的权臣,他们的威胁更大。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为什么?
宋以前和宋以后所谓的权臣他不一样啊!第一点根基。
搁过去想要当官,那可不容易,不是说你读书读的好,认字认的多,这就能做官,那得让人举荐才成,没人举荐想入官场,您别说门了,连个窗户都打不开。
最简单的,大家伙经常听到的举孝廉,这是汉朝的一种由下而上给朝廷举荐人才的路数,他也是当时想要入仕的唯一正途。
咋举呢?
他是拿人口为基数,二十万人里头每年一个,四十万人里头每年俩,不满二十万呢,这就的两年一个,不满十万人口,三年才能举一个。
弄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过去那种世官制。
世官制是啥意思呢?
其实听这名您也能知道是嘛意思,他就是贵族世代为官的意思,当然他不是说你老李家是宰相,你家世世代代为宰相,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指的是,你这家族的子孙就可以世代为官,但这么做的结果,只要是这世家没让人家给拔了跟脚,他总有成员出任朝廷的重要官职。
这就相当于把朝廷的官给垄断了,这一个弄不好,时间一长这不就架空皇帝了吗?
权臣造反,一呼百应,回头一瞅全是人家的家里人,要不就是亲家,所以跟脚就有,他还指不定霸着多少重要的官职,就算是不造反,平时你皇帝也得看人家脸色行事。
所以就要打破这一惯例,给寒门学子弄一上升的通道,这就有了举孝廉。
但他这举孝廉还是没有脱离世家大族的控制,毕竟能说上话,搁世界放一喇叭,说俺举荐他了。
你谁呀你?
你说举荐就举荐?
你咋就有那资格,这资格最终还是霸占到了世家的手里头了。
这一旦出现权臣的话,世家就是他们的根基,还是乱。
只不过这个时候世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触犯的话,他就不跟着起哄了,有触犯的话,指不定还是一样。
那么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就出现了科举,科举这事是出现在隋朝,唐朝将他发扬光大。
他就干脆用考试来解决这问题,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出现在朝堂上,为了老百姓喊话。
那么寒门学子这一多,这世家的声音就小了,彼此就有了一种制衡的作用。
而且寒门学子也没有那么的跟脚,管起来也好管。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科举是出现在唐朝,可唐朝依然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权臣,这又咋解释呢?
”这就是另外一个原因那么朝堂不是世家说了算的时候,皇帝又发现一个问题,他引起割据,让地方不听朝堂调配,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武官手里头的兵太多,兵权过重,没有人能够压服照成的。
所以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开始极力的压制武官手里头的权利,将文官往上捧,用文官压制武官。
照成的结果就是三品的武官瞅见七品的文官,这都得点头哈腰的,直不起腰杆子。
那么所谓的权臣打那出来的呢?
这只能是文官,武官不会出现啦!皇帝防着的就是尾大不掉的武官。
而这文官往往都是打考试考出来的,他这根基中世家的影响多少会有,但绝对会被削弱。
再加上没有兵权,手里您别说棒子了,连跟烧火棍都没有,篡位?
这不找死吗?
毕竟有兵权的武官,七品官都能吼上一吼,从系统上文官就可以辖制武官,所以从根本上就打断了权臣和武官之间的勾搭,就算是有勾结,一道旨意下去,就能把这勾结给打断了。
所以宋以后的权臣,也就是弄个权而已,篡位没那根基和土壤。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天下的大气候,自然就要左右王朝的小气候。
权臣篡位,得先有权臣。
但是,如果当权臣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有权臣篡位呢?
这是一个社会基础的变化。
宋以后的主要矛盾是中原和草原的争锋较量,内部问题被外部问题掩盖了。
所以,内部斗争就只能让位于外部斗争了。
这是一个外部时势的变化。
所以,宋以后,基本就没有权臣权臣篡位了。
至于程朱理学,即便能发挥作用,也要建立在时代的基础之上。
所以,完全没必要当回事。
01.权臣是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第一个堪为权臣的,当属秦末的赵高。
赵高离篡位仅有一步之遥,只要再狠一点儿,篡位就没啥大问题。
赵高能够成为权臣,主要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秦汉之时的丞相,权力极大,是政府领袖。
而皇帝呢?
只是国家领袖。
丞相府的十三曹,就能甩开朝堂九卿单干。
皇帝的秘书班子,也就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这些个设置,联络宫廷与朝堂的御史中丞还是御史大夫的副手。
尚书算是能够染指政务的,但还要从属于九卿中的少府。
所以,只要丞相想搞事情,皇帝根本就拦不住。
赵高只要能当上丞相,那其他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不仅丞相府的设置足够他专权,而且还能统领百官、辖制九卿,所以搞出个指鹿为马也就不稀奇了。
汉承秦制,但汉武帝做了改革,极大地加重了内朝的权力、削弱了外朝的权力,特别是丞相的权力。
内朝有了侍中、大将军、大司马这些设置。
所以,汉武帝之后就从制度上防止了丞相做大、成为权臣。
但是,内朝也能出权臣啊。
到了西汉末年,权臣王莽就篡位了。
王莽当时的职位是什么?
是大司马。
本属内朝的官员,在做大后也成了外朝。
这个趋势,皇帝也改变不了。
东汉末年的权臣,主要是外戚和宦官,比如大将军何进和宦官集团十常侍。
为什么是这些人?
因为皇帝更相信他们,而不相信朝堂上的豪族士大夫们。
唐朝推行群相制,一般是2到4个宰相,这就是为了防止权臣的出现。
但唐朝却没能防止宦官专权。
所以,皇帝防止来、防止去,却怎么也防不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02.豪族士大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豪族士大夫是一股持续千年的势力。
皇帝要争取权力,看似是在跟丞相抢、跟朝堂夺,但实际上就是在跟这些人斗。
这伙人是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的,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基础。
汉武帝之前,主要是功勋集团。
但这伙人老了、死了,也就没了。
而豪族和士族却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的问题。
皇帝要治理国家,但是依靠自己一
所以,就必须设置百官。
宋以前的文武百官,跟平民没啥关系,主要就是豪族士大夫。
因为当官起码得认字,而读书识字在当时都是稀缺技能。
印刷术出现和成熟以前,穷人和平民根本就别想读书。
所以,豪族士大夫这伙人,皇帝想用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
但是,豪族士大夫根本就不好使。
为什么不好使?
因为这伙人的力量太强。
袁绍一家四世三公,这一家都是堪当宰辅的人才吗?
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老袁家实力太强,门生故吏遍天下,领军人物就必须当宰辅。
这种事连皇帝也决定不了。
豪族在起初是地方豪侠,但后来就不以武犯禁了,而是以文干政,从地方势力晋升为庙堂势力。
所以,你别指望这伙人能对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当面顶撞皇帝都是家常便饭。
晋武帝司马炎向群臣提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大臣刘毅上来就开怼:我看你跟汉桓帝、汉灵帝差不多。
晋武帝当然不开心,本来让你们拍马屁,结果你们直接开骂。
于是,据理力争:我平定东吴、我统一天下,汉桓帝和汉灵帝怎么能跟我比。
刘毅也不示弱:汉桓帝和汉灵帝卖官赚了钱、还知道放到国库里,您卖官赚了钱都装自己腰包了,所以您还不如汉桓帝、汉灵帝。
刘毅要放到清朝皇帝哪里,早被砍脑袋了。
但是,在晋朝却无所谓,司马炎打哈哈、给自己找台阶:桓帝和灵帝的朝堂上可没你这种忠臣,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强。
然后,这件事就过去了。
这事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皇帝真缺钱;
一个是皇帝拿朝臣们真没辙。
这伙人根本就不怕皇帝。
那怎么办?
于是,皇帝和豪族这两股势均力敌的势力就只能搞斗争了。
斗争的结果,就一定会斗争出权臣来。
皇帝为了压制豪族士大夫,就拼命重用宦官和外戚。
比如亡西汉的王莽,乱东汉的何进与十常侍,要么是外戚、要么是宦官。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完全是宦官来主导朝堂。
而豪族士大夫们也不会闲着,也一定会推出自己的领袖人物。
曹魏的司马氏、东晋的当轴士族。
唐朝就更彪悍了,不仅斗出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理财官僚,而且还斗出了安禄山等将军集团。
03.宋以后为什么很难出现权臣了三个原因,一是印刷术的成熟和普及,平民能够产生士大夫,而且平民士大夫能够取代豪族士大夫;
二是豪族被消灭,安史之乱杀掉一波、黄巢起义杀掉一波、朱温建梁扫荡了残余;
三是科举制的规范和成熟,皇帝可以在豪族和权贵之外建立自己的职业官僚队伍。
所以,宋以后的文武百官,主要是通过科举晋身的平民士大夫。
这伙人的命运就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于是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可以建立了。
同时,制度的演化,也在向着更倾向于皇帝的方向发展。
秦汉的丞相,跟隋唐的宰相,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秦汉之时,开府丞相的权力极大,丞相不仅敢当面顶撞皇帝,而且自己写个批示,就能把皇帝的宠臣给干掉。
秦朝丞相李斯,如果能狠下心来,那他完全可以越过秦二世,直接把赵高拉出宫来、然后砍掉脑袋。
西汉丞相申屠嘉,就是因为宠臣邓通没行礼,然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传到丞相府。
要不是文帝派人来得及时,申屠嘉肯定就把邓通给宰了。
唐朝的宰相要杀人,就得先当宠臣、再当权臣,然后也不能想杀谁就杀谁,而是得有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的修为。
宋以后,就完全不行了,因为制度设计上就不允许。
即便是身居宰辅高位、即便还是皇帝的宠臣,也远不如秦汉隋唐之时。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兵权和政权基本上就彻底分离了。
权臣的权力再大也没法染指兵权,没有兵权也就没法篡位了。
唐朝的宦官之所以专权朝堂,是因为宦官们掌握着王朝最强的神策军,而且还在各地藩镇安插了监军使。
中央和地方的军队,宦官们全能染指。
但是,明朝的太监能染指军队吗?
完全不可能,所以魏忠贤即便权压朝堂,也不及崇祯的一道圣旨。

04.还有一个大格局的转变,天下矛盾日益突出王朝的权力核心,是皇权和相权的你争我夺。
但天下的权力逐鹿,则是中原和草原的你死我活。
秦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六国复辟,西汉亡于外戚王莽,东汉亡于黄巾起义和地方割据,隋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唐朝亡于藩镇和宦官。
这都是内部问题。
宋朝呢?
北宋亡于女真人的入侵,于是北宋变南宋,南宋被蒙古的大元所消灭。
明朝亡于农民起义,但之后就是满清入关,南明就是满清给灭的。
这都是外部问题。
外部问题就是天下矛盾日益突出,也就是中原和草原的较量。
传统国家就三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朝堂,皇权和相权之争;
一个是内政,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一个就是边地,也就是与草原的问题。
到了宋以后,前面的两个问题虽然仍旧重要,但第三个问题却最重要。
因为中原和草原的较量已经白热化,成为主要矛盾。
要么中原想出办法,不仅打服草原而且统治草原;
要么就是草原想出办法,不仅攻入中原而且建立统治。
否则,这两股势力在宋以后就不会消停。
三国乱世就是自顾自地搞中原战争,而且顺带手:曹操还能把北方蛮夷给收拾了、孙权和诸葛亮也能把南方蛮夷给收拾了。
南北朝的北齐和北周,可以一边中原逐鹿、一边花钱买太平,草原的柔然还能消停地在北方呆着。
但是,唐末五代十国乱世,契丹人就一定要进来,即便无法入主中原也要宰割幽云十六州。
这个外部形势的变化,也就阻止了权臣的产生,以及权臣篡位的可能。
外部势力总是虎视眈眈,内部矛盾也就只能一直被压制。
所以,即便皇权和相权争斗不断、即便庙堂与江湖博弈不止,但任何一方也要先把草原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最后总结:宋以前之所以权臣不断、篡位常常,主要原因是集权的制度设计有漏洞、豪族的社会基础有可能。
还有,就是中原王朝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搞斗争。
宋以后之所以权臣难再、篡位鲜有,主要原因是平民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皇帝能够拥有一批本质上更忠诚的代理官僚,同时集权的制度设计不仅逐渐修复了漏洞,而且向着有利于皇帝权力的方向演变。
还有,就是中原和草原的这个天下矛盾成为宋以后的主要矛盾,压制了内部斗争。

参考:
在宋朝之前,还没有对相权形成有效的制约,相权是仅次于皇权的第二号权力。
当皇帝暗弱,或天下纷纷之时,宰相这个老二,如果有野心,很有可能扩张权力,最终篡权夺位。
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朱熹在世时还经常被权臣打击。
只有到了南宋末年时,程朱理学的地位才提高,但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宋朝没有权臣篡位,跟程朱理学没什么关系。
宋朝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吸取唐朝五代以来宰相、内宫、宦官、藩镇擅权的种种教训,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家法来制约这些权力。
宋朝的宰相一般由5
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兵权,也设置多个枢密使,还有枢密副使,再依靠多人分割枢密院的兵权,比如赵构收三大帅的兵权后,就任命张俊和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让他们相互制约。
另外独立出三司使,也有正副职,来分割宰相的财权。
宋朝的言官制度强大,以御史中丞为核心有制约权臣的强大舆论力量,还有太祖的誓约:不杀大臣与言官。
秦朝虽然有宰相和太尉,但分权没有这么复杂。
枢密院虽然有发兵权,但本身却没有军队。
宋朝的军队主力是禁军,中央禁军的带兵权分散在三衙: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
三衙虽然有兵,却不能调动兵力。
也形成了对军权的制约。
这些制度大多延伸到明清时代,时至今日,还有些制度是参考宋朝的设计。
到了明清时代,甚至把宰相也废除了。
在这些强大的制度设计下,虽然也有权臣,但却没出现能篡权夺位的权臣。
不能不说是赵匡胤的高明之处。
不足之处是:处处制约,导致效率低下,为了获得权力而党争不断。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

参考:

唐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所问问题的“根症”,可能在于“藩镇”。
唐朝,也是中国比较重要与强盛统一的王朝。
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国力、实力,到达封建王朝的顶峰。
至于,军事力量,各地节度使,兵力雄厚与否?,有“拥兵自重”之嫌,中央的兵力与军事实际部署,也较为“空虚”,给地方节度使,有“可乘之机、防不胜防”。
后来弊端的“累积”,出现了,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的“安史之乱”,就是,一个案例!。
汉唐以来,藩镇割据,一直都是中央的“心腹之患”。
而唐王朝的弊端,据史家分析得知,一直存在着“三个顽疾”,无法彻底地“根除”之。
而汉唐之后的“藩镇割据”,这个“难点”,在宋太祖的开国中,似乎解决了这个“尾巴不掉”的难点。
为其巩固赵宋王朝而解决了潜伏着的“隐患”。
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北宋开国,政权建立时,是非流血的“陈桥兵变”,不是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的,而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诸多将士的簇拥下而“黄袍加身”的,他,名正言顺地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
而后,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就是他,采用了宰相赵普的建议,用“杯酒释兵权”的计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以后,北宋的兵役制度里,又在部队的“屯兵”的地方,让“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成为“常态”,避免“抱团取暖”,拉“山头主义”的“风险”。
而中央的“禁军”,数量是庞大的,也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后来的“变法”,就不多说了。
所以,宋太祖的这一举措,就是迅速地解决了汉唐以来诸皇子的诸侯国、节度使、朝中手握重兵的大将等“藩镇割据”的状态与“弊病”,更好地维护了中央集权的“权威”与有效统治。
以后,两宋就把它作为“惯例”,而限制个中的“兵权”而已。

参考:
权臣即有权有势的大臣,既得有权,不得有势,二者不可缺一。
权就是权力,势就是形势,权臣篡位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否则不成。
权臣篡位是皇权的最大危胁,甚至超过边将反叛和农民起义。
我国历史上从西汉到宋朝发生过多次权臣篡位的事情,如王莽代汉、曹丕禅让、司马炎禅让、刘裕篡晋、杨坚代周、赵匡胤黄袍加身等。
这些权臣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但位高权重,而且都掌握着兵权。
权臣篡位不象边将反叛、农民起义这么直接,都有一个苦心经营的过程,做的比较隐蔽。
先是一步步获取权力,接着造势,使大家逐渐接受,最后等到瓜熟蒂落,顺手摘瓜。
王莽代汉苦心经营几十年,一步步做到安汉公,再到假皇帝。
曹操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上丞相,然后称魏王加九锡,走一步看三看,最后由儿子曹丕顺利禅让。
司马懿家经过父子三人经营,到孙子司马炎完成。
刘裕是凭军功赢得地位,牢牢掌握军权,扫清反对势力,然后代晋。
赵匡胤是生活在“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时代,大家对篡权夺位习以为常了,只要有军队就行。
那么宋朝以后的各朝代为什么没有出现权臣篡位这种事呢?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实施后,文臣当国宋太祖赵匡胤接受子宰相赵普的建议,实施重文轻武政策,收掉武将的兵权,控制地方上的钱粮,实行强干弱枝,用文官带兵,并且经常轮流驻防,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一下子便解除了武将的危胁,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骄兵捍将了。
武将们不能再凭军功入朝掌权了,改变了唐朝以前大臣们“出将入相”的历史传统。
宋朝以后的军队都有皇帝派的太监作监军,将领一
实行群相制度,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那么也有人问文官也能成权臣呀?
王莽不是文臣。
宋朝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实行群相制度,对丞相的权力分解为好几个,而且设副丞相。
在隨朝以前的两汉时期,丞相是可以“开府建牙”的,即设立自己的府衙,自行任命官员,组建私人幕僚、军队,都养有一帮死士,权势很大。
宋朝的没有丞相,枢密使、副枢密使、参政知事的权力没法同以前丞相的权力相比,也没有“开府建牙”的权力。
明朝彻底废了丞相制度,内阁仅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明太祖朱元璋干脆废掉了丞相制度,后来建立的内阁也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只有票拟权,没有决定权,更没有军权。
而且六部官员的品位又高于内阁成员的品位,所以内阁首辅的权势根本不高。
拿张居正来说,虽然位居首辅,但没有皇帝的支持啥都不是。
宋朝以后也有权臣,如宋高宗时的秦桧,仗着和议有功权倾一时,令赵构忌惮。
明朝帮助明英宗“夺门之变”的石亨,害死于谦,几欲谋反。
清朝的鳌拜,也是权臣。
相反严嵩只能算奸臣,和珅只能算弄臣,他们都不能危胁到皇权。

参考:
我觉得是宰相制度的影响。
从秦朝开始设立丞相制度,权利很集中。
到了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利还是很大。
宋朝设立后,三省六部的基础上设立各司,进一步分权。
中央没有人有具体的实权造反。
而在地方上,根据赵普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夺其精兵。
地方没有实力造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