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敢把洪承畴打入《贰臣传》中却为何不敢动范文程

有资格进《贰臣传》的只有一种人,就是在明朝当过官后来降清的汉族官员。
这个政治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当朝的文武百官树立一个反面典型,进行道德教育,告诫大家不要背叛清室,遵守儒家的处世准则。
并不是说只要在后金当过官的就要写进去。
乾隆主持编写《贰臣传》,反映乾隆本人是深受儒家学说熏陶,对君君臣臣这一套那是非常重视的。
范文程本来就没在明朝当过官,他是辽东沈阳人,沈阳还属于明朝时他不过是个秀才,很早就投靠了努尔哈赤,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
官至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谥号文肃。
能在核心领导层做官而且有谥号,可见清朝统治者当时对他的态度。
其实不光范文程,汉八旗们也都没有写进贰臣传,蒙古人更是一个也没有。
在旗人看来,汉八旗,蒙八旗都属于自己人,算不得什么贰臣。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甲编为投降清朝,有卓越功勋的汉人官僚;
乙编则是投降清朝,但功勋毫无建树或者为人可鄙的汉人官僚。
比如阉党余孽,倡导剃发令的铁杆狗汉奸孙之獬,就被编入了乙编。
可见乾隆心里是有数的,不是当一条好狗就能享太庙了。
而以洪承畴为首的降清明官,受的是明朝俸禄,但干的是背叛明廷的事,此为儒家道德准则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虽然这些人对清朝建国有功,也必须清算他们的历史责任,以正视听,看似矛盾可笑,但却是延续统治所必须的。

参考:
什么是贰臣?
所谓贰臣,就是先后侍奉两个不同朝代的大臣。
范文程从来没有在明朝当过官,而且他效力于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和康熙四代君主,贡献颇多,是清朝的奠基者之一,居功至伟。
因此范文程不属于贰臣的范畴。
乾隆若是把范文程强行写入《贰臣传》,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清朝的汉臣,会让汉臣寒心。
这是要把自己孤立起来,乾隆没有这么傻。
洪承畴不仅当过明朝的重臣,杀死过很多清军,而且兵败投降后帮助清军剿灭了南明。
相对于范文程,他是半路效力清朝。
当时他兵败时,崇祯皇帝举国哀悼,没曾想,他转眼投降了清朝,而且献出了很多狠毒的计策,这让明朝的大臣寒心和不齿,也让清朝的官员十分鄙视他。
乾隆把他写入《贰臣传》有敲山震虎之意,警示汉臣全力效忠清朝,做忠贞的臣子。

参考:
不是臣,怎么贰?
范文程这个满清入主中原文士谋臣中功劳最大的存在,没被特立独行的他亲手钉在《贰臣传》这根耻辱柱上,估计乾隆帝也是很无奈吧。
范文程只是个秀才,没有进入大明官僚系统,算不得贰臣。
努尔哈赤:“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康熙皇帝:“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
”乾隆皇帝:“(ˉ▽ ̄~) 切~~”也不知道到底谁更贰一些^_^其实我觉得,乾隆帝有这个权利,但真没这个资格,祖宗基业万里江山不是光靠满人就能拿下的,八旗无非十多万人,一个省驻扎一万?
那没俩月就全死绝了,对比李自成打死朝臣千人追赃助饷,连街上的胖子都抓了拷打要钱,这多尔衮的宽仁笼络政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这幕后的顶层设计者就是“诸生”范文程。
《贰臣传》甲编囊括了虽属贰臣,但对大清功勋卓越的人,比如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尚可喜、耿忠明等等。
《贰臣传》乙编录入了虽属贰臣,但对大清几无建树的人,比如钱谦益、冯全、孙可望等等。
《逆臣传》都降而复叛的人,比如吴三桂、马宝、王屏藩等。
乾隆帝的编纂初衷是满汉团结,抵消民众反清情绪,其实现实作用不大,反倒是打脸当时在任的一干大臣。
明末清初之际,皇太极殒命,大清皇权之所以能在10几天内就由巨大的分歧过度到思想统一,多尔衮的让步是一方面,豪格脑子不好使是一方面,小福临命好是一方面,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明朝这款蛋糕太大,人人都想着通过抢劫发家暴富的情况下,统一思想相对简单一些,就象一个企业,为了如期交付订单,高中层值班制,和工人师傅24小时连轴转,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发生不了太多闲七杂八的事儿,反倒是淡季闲下来了,破事呜嚷呜嚷的滚一堆过来。
多尔衮不是一拍脑门喊声:“走着”,然后开拔就占了北京的,他作为摄政王所要考虑永远要比别人周全,兄弟们是否和睦先不说,大清可是集体事业,他们都是利益共同体的参与者,一个代理董事长加一群董事的群体,董事们出于利益和话语权可能会有些争执,但是不意味着吃点亏就要搞垮整个公司,毕竟自己的饭碗和身家也以这份事业承载,这种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少之又少,属于心智不健全型的。
各大贝勒都是斗志昂扬,因为当时大明内斗到什么程度,大清一切都了解,所以一群人想趁乱再抢些财物、资源,这可没冤枉他们,入关后他们的分歧就能说明这一切,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抱着抢了就走的态度,而多尔衮想的更长远一些,所以他就急召范文程商议大事,打算问问这个谋臣是怎么想的,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
范文程此时此刻正在温泉美美的疗养,您说养病也成,见到了传召立刻起身赶往沈阳,一是收集最新情报信息,二是综合分析给予多尔衮一个明确的策略指向。
他阐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秦失其鹿,楚汉逐之”现在的情势,我们明面上是和大明争夺这天下,其实是与流贼角力,大明皇帝应该知道,大清现在不是以前的小渔猎部落了,规模和实力空前壮大,说不定大明和大清可以言归于好,如果不识时务......进取中原......官仍其职,民复其业,禄其贤能,恤其无告......后来,崇祯归天,大清高层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尤其是李自成这个从来没照过面的对手,深浅不知,而范文程则给多尔衮打气,因为在范文程看来,李自成不足为患,主要有三点:逼死国主,天怒人怨;
打死朝臣无数,士大夫阶层深痛恶之;
劫掠百姓,淫人妻女,烧人庐舍,黎庶深痛恶之。
李自成这对手强不强?
心虚哩~范文程:怕啥?
“可一战破也!”事实证明,李自成就是这么不抗揍。
多尔衮举一反三:李自成逼死崇祯,我打着给明帝报仇的名义入关。
李自成打死朝臣千人,我却要重用朝臣,都还以原来的职位入朝,我全收录重用。
李自成管不住部队糟蹋百姓,我大清纪律严明秋毫不犯。
(刚入关那一小段时间,清兵象改了性子一样,完全没有劫掠,当然,仅仅是那一小段时间)所以您看如上描述,表面上入主中原多尔衮居功至伟,但并不是说所有一切功劳都是多尔衮一

参考:
乾隆的《贰臣传》中有洪承畴,而没有范文程,关键在于洪承畴是以明朝降官的身份半路加入的,而范文程却是在清朝刚组建时(当时称后金)就加入了,可以算是创始人了。
而且洪承畴的功劳也是无法和范文程相比的。
用通俗的话说,半路加入的洪承畴虽然为清朝平定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算没有他,还会有人补充这个角色。
但范文程不同,作为创始人的他,所作出的贡献是为清朝的百年基业打下了基础。
有这份贪天之功在,乾隆除非是得了失心疯,才会把范文程列入“贰臣传”的名单中,但显然乾隆正常得很!因为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后人,所以人们总是不自觉的用他先祖的高风亮节来要求他,故而对他投靠清朝的举动讥讽为“卖国求荣对不起祖宗”,认为他是史上汉奸第一人!当然,如果站在明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说范文程是汉奸绝对不冤枉他。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了秀才,成为明朝最底层的特权人员,时年18岁。
只是他没有按照正常的科举之路去走,反而在三年后跑到抚顺投靠了努尔哈赤,并成为其身边最重要的参谋,从此他也就和明朝一刀两断,再也没有了任何关系。
而他大半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范文程参与了所有的后金针对明朝的军事方针。
尤其是皇太极时期,他得到的重视甚至一度超过了满人。
只要是讨伐明朝的军事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以及国家制度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其中,被视为文臣之首。
而最为重要的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范文程鼓动满洲八旗贵族进军中原,并在清朝平定天下期间所犯下的民族矛盾给掩盖了起来。
为了清朝江山的合法化,他炮制了所谓的大清江山“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的说法,获取了明朝旧属官员的信任和接受。
事实上,清朝在刚入关的那段时间里,他始终抓住根本性问题,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加强设防,打击偷盗,禁止八旗掠夺等等。
当然,范文程还提出了一项对当时的明朝人来说最具吸引人心的提议,即由清政府主持为崇祯皇帝及皇后、皇妃发丧的决策,而这项提议也得到了落实!结果就是,清王朝在北京城站稳了脚跟!多尔衮死后,范文程又成为《清太宗实录》的总裁官,被顺治升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范文程病逝后,清王朝也没有亏待他的身后事!他不仅得到了康熙的亲撰祭文,谥“文肃”,又被获赐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最后还得到了“元辅高风”的评价!范文程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王朝。
这样的范文程,这样得到康熙高度认可的范文程,乾隆如果敢有任何的不好念头,他还有脸去见自己的一干祖宗么?
何况,乾隆编撰《贰臣传》的目的是为了收买江南民众的人心!要知道,在江南人民的心目中,大明第一汉奸绝对不是范文程,而是洪承畴。
在明朝,范洪二人的知名度反而颠倒了过来。
人们都知道那个原以为已经死在抗金战场上的蓟辽总督洪英雄,却不曾想是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洪亨九!而范文程是哪根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知道。
正因为如此,乾隆更没有必要把范文程纳入《贰臣传》了。
其实说白了,范文程根本就是连当贰臣的资格都没有,妥妥的大清国臣子!【
所谓『贰臣』,首先是臣,范文程是诸生,就是明朝的沈阳县学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是士大夫的最低一级,有一定的特权,但是没有入仕当官,也就是不是明朝在编的官员。
因此,没有当过明朝官的范文程不符合被列入《贰臣传》的标准。
另一位清初大臣宁完我也不在《贰臣传》中,因为宁完我与范文程一样,也没在明朝当过官。
宁完我推荐过来的鲍承先因为在明朝当过参将,所以就被列入了《贰臣传》,而被努尔哈赤厚待的李永芳因为当过明朝的游击,所以也被列入了《贰臣传》。
至于吴三桂、马宝等人连入《贰臣传》的资格都没有,他们被列入了《逆臣传》。

参考:
首先,范文程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是清朝的开国元勋。
其次,他深得清帝的重用,他知恩
他在政治,经济方面都有极大的贡献,对清朝安定民心,稳定军心的益处难以估量。
而洪承畴是在和清朝作战时被清军俘虏后归降的,与范文程的身份有很大的区别。
《贰臣传》是乾隆以忠君为标准,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
他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
所以这类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有在清朝为官的,但若是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都是不合格的。
所以洪承畴兵败被俘后归顺清朝,在乾隆眼中就是有“二姓者”,而范文程是主动请命为清朝开疆扩土的,可以说是弃暗投明的一种。
所以并没有被写入《贰臣传》。

参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乾隆钦定《贰臣传》的标准是,只包括在明朝有官职的人,不包括在明朝只有科名而无官职的人。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满清已入关百年,政权日益稳固。
乾隆帝为维护统治,缓和民族矛盾,实现思想统一,宣扬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特下旨对明清换代时的一些人进行归类,于是《贰臣传》应运而生。
该书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
著交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瑕瑜不掩,劣者斧钺凛然。
于以传信简编,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庶有合于《春秋》之义焉。
——乾隆谕旨乾隆将降清之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清朝赤胆忠心,积有功勋,二是毫无建树,将前一种人编入甲编,后一种人编人乙编。

同时在乾隆四十一年,《贰臣传》刚刚开馆之际,乾隆帝专门点名范文程、李光地二人,认定此二人均系“纯一无疵者”。
而按照《贰臣传》的标准,洪承畴在明身居高位,深受崇祯皇帝信任,属于“贰臣”;
而范文程在明末仅为诸生,不属“贰臣”。
至于有人疑惑,吴三桂降清时,在明朝位高权重,为何没有进《贰臣传》?
吴三桂降清时,崇祯已于煤山上吊,局势一片混乱,明朝在北方名存实亡。
其次在清朝眼中,吴三桂后来密谋造反,是逆,在古代,谋反远比失节严重,故在后面编撰《逆臣传》时,吴三桂名列其中。

参考:
洪承畴是崇祯倚重的大臣。
洪承畴出征的时候,崇祯帝亲自相送,洪承畴也有一通豪言壮语。
松山之战失败后,崇祯帝痛失股肱,亲自郊祭,用最高的礼节。
谁知洪承畴没受到任何酷刑就投降了,还死心踏地帮助清军屠杀大明百姓。
这不是贰臣是什么?
至于范文程,他根本不是大明的臣,只能算是个民。
他不用为明朝负什么责任。
乾隆这一点还是分得清的。

参考:
在清朝编纂《贰臣传》的时候,已经是大清入关一百多年后的乾隆时期了,这个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完全稳固,乾隆编纂这部《贰臣传》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就是通过这部书,来警示服务于大清的汉人官员们,要对大清朝绝对的忠心,不能像那些前明的大臣们,背叛朝廷,做“两姓家奴”。
有一些曾经是清朝的功臣的前明大臣,比如洪承畴。
那么,作为满清从努尔哈赤到康熙时期历经四朝的满清重臣,汉人范文程为什么没有被列入这个《贰臣传》呢?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第一,范文程是谁?
第二,什么是“贰臣”。
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
这是个经历清太祖努尔哈市、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四代帝王的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在万历四十三年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
万历四十六年,当时还是后金的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清太宗皇太极时期,范文程更是深受倚赖, 几乎所有的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在清朝入关后,范文程一直是顺治的最重要的高参,在建立清朝入关后的相关制度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康熙五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
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
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按照范文程对于满清的贡献和在满清初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讲,并不输给洪承畴,为什么就不是“贰臣”呢?
我们再看看什么是“贰臣”。
所谓“贰臣”,是指的在前朝为臣,并且是被前朝重用但背叛自己所服务的朝廷,投降新朝(特指改朝换代)并为新朝服务的人,洪承畴就符合这个定义。
这样就比较明白了,范文程的确是一个汉人,生活在辽东的汉人,但是在明朝,范文程仅仅就是一个秀才,他最多算是一个“前朝秀才”而已,在主动投奔努尔哈赤以前,他并不是明朝任何一级的官员,甚至连一个“末吏”都不是。
在投奔努尔哈赤之前,范文程就算是明朝的“臣民”,并且在万历时晚期的辽东,明朝对他的“臣民”大约也没什么保障。
所以,范文程未被列入《贰臣传》,是他没有资格,因为他是地道的满清的“大臣”,仅服务于满清,并且是满清的忠臣,重臣,开国元勋。

参考:
乾隆的意思我无法猜测,但从洪范二人的表现来看不难理解乾隆的做法。
虽然范洪二人虽然都是汉人但他们却有本质的区别,范文程事金较早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历经四朝,为清朝前期的政局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帝王的肯定,如果否定范文成难免就会否定先人,特别是乾隆极为推崇的康熙,这样甚至会动摇乾隆的统治基础。
洪则不同他原为明朝重臣,深受崇祯信任,多次率军与李自成和后金作战。
最后,兵败被俘,崇祯皇帝以为他必将以死报国,还为他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
没想到洪尽然投降了后金,并且在剿灭南明残余势力的时候出力颇多,虽然为清朝建有大功但依然为统治者不齿。
这从清廷给他的封爵就能看出一二。

参考:
反对其他回答,都是错误的!各位不懂请不要瞎解释!乾隆不需要你们洗地。
第一,乾隆把洪承畴放入贰臣传,是因为洪承畴就是贰臣啊!洪承畴是大明朝督抚重臣,高官重权,领俸禄的大臣,投降清朝,自然是贰臣,这没有任何异议!也不该有任何异议!第二,范文程,从来没当过大明朝的大臣啊,从来没领过俸禄,贰臣?
搞笑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