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役缅甸用了燧发枪打得当时只有火绳枪的清军落花流水,为何乾隆拒绝使用燧发枪

清缅战争,满清确实在很多战斗中被缅甸人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缅甸军队对满清军队的骑兵较为畏惧,但对于满清的火力颇为蔑视。
清缅战争前后共有4次。
战争的原因是,缅甸争夺北部同时向中缅称臣的土司,并且直接出兵攻打,甚至进入中国境内。
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命令和缅甸贡榜王朝开战。
前三次,清军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一次,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收复了被缅甸军队占领的西双版纳,然而追击期间中伏,军队伤亡惨重。
乾隆皇帝闻奏大怒,将刘藻降职湖北巡抚。
刘藻惊恐之下,自杀而死。
第二次,乾隆任命大学士陕甘总督杨应琚代替刘藻任职云贵总督,出兵攻入缅甸境内,一度占领缅北曼德勒地区。
当时缅甸军队主力正在暹罗激战,但剩下的部队仍然能够对付清军。
缅甸军队很聪明的坚壁清野,吸引清军主力持久战。
随后,缅甸军队派一部主力,包抄满清侧后腾越地区,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和退路。
在此次作战期间,缅甸军队有少量从印度和英国人手中购买的燧发枪,在火力和射程上相对清军有很大优势,给后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清军连战不利,被迫向后退入中国境内,损兵折将。
由于杨应琚长期回报前线大胜,却又不断索要粮饷,让乾隆产生怀疑,派出心腹侍卫福灵安去查清真相。
知道满清溃败以后,乾隆极为恼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让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
此次作战,云贵总督杨应琚上报兵部调兵一万四千,实际共调兵二万二千。
战争中,死、伤、病官兵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败退回本国境内。
第三次,乾隆皇帝派爱将明瑞接任云贵总督,对他寄予很大希望。
而此时缅甸军队主力已经攻破暹罗首都,大胜特胜,开始将主力抽调回缅甸。
明瑞是悍将,但也相当轻敌。
上任以后,他立即率领2万主力再次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军队故技重施,在600里内坚壁清野,以游击战进行骚扰,主力则以木寨配合火枪防御,消耗清军实力和士气。
明瑞连续猛攻,但粮草很快耗尽,被迫撤退。
缅甸军队立即尾随追击,重创清军。
明瑞自己率领的1万多人都被缅甸人团团包围,虽奋力突围成功,但伤亡很大,明瑞自己身负重伤,眼见不能突围,用佩刀自杀身亡。
其实,明瑞如果不自杀,也是死路一条。
得知明瑞惨败后,乾隆恼怒之极,下令将逃回来的大将额尔登额逮捕进京,凌迟处死。
连续3次惨败后,乾隆认为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对付不了一个两线作战的缅甸。
第四次,乾隆任命赫赫有名的傅恒为主帅,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他,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傅恒调动数万主力攻入缅甸境内。
缅甸还是同样方法,采用后退决战方式。
傅恒的主力杀到伊洛瓦底江以后,粮草匮乏,传染病流行,战斗力急剧降低,无力继续作战。
既然大半年,傅恒向乾隆汇报已经无力再战,必须立即撤退“奈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
”,“三万一千兵,现在仅存一万三千余”。
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随后病死。
这种情况下,乾隆只得找个台阶下,随后退兵。
清朝方面的记载,停战协议为: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二、缅甸释放所有战俘三、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然而,缅甸根本没有称臣纳贡,还发了封不够恭敬的文书过来,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难,只得装作没看见。
四次清缅战争,4个主帅全部死亡,可见战争的不顺利。
清军以泱泱大国,同两线作战的缅甸打成这样,如果说自己赢了就是没天理了。
此次作战中,虽然缅甸军队只用了少量燧发枪,而且型号不一样,主要是从英国人或者法国人手中高价购买的,却给清军带来很多麻烦。
燧发枪的精度和可靠性要大大强于火绳枪,而且较为轻便,容易携带。
然而,满清对此也不在乎,并没有大量仿制装备。
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雅克萨的俄军也用燧发枪狠狠修理了清军,后者一样拒绝接受为什么?
这倒不是满清就是一群傻蛋,他们只是不希望让汉人大量使用火器。
他们认为,满清能够夺取和控制天下的法宝就是骑兵和弓箭。
如果火器大量发展期间,汉人农民人手一杆火枪,尤其是先进的燧发枪,满清的骑兵和弓箭还有个蛋用,加上他们人数又远远少于汉人,肯定要完。
因为火枪不需要像骑术和射箭那样,需要长期训练才可以掌握,农民往上一二个月,也可以射的很准。
这样一来,满清的所谓军事垄断优势就没了,一旦汉人造反,满清就惨了。
这种情况下,满清刻意控制国内火器发展,不允许老百姓使用火枪,不允许汉人为主的绿营大量装备火枪,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满清的所作所为,简单有效的两个字就可以形容:傻鸟!
参考:
燧发枪在清缅战争时期,作用没有那么大。
清缅战争,一共有四次。
第一次爆发于公元1765年。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
缅甸的贡榜王朝,正处于王朝上升期,综合国力虽然不如清朝,但缅兵的武力不弱。
单兵素质虽略输于清朝精锐,但完虐绿营兵。
清朝刚刚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武力也在极盛水准。
但清军不同部队的战斗力差异很大。
云南绿营兵可以用乌合之众形容。
对于清朝,缅甸有一定了解。
但对缅甸,清朝上下并不了解。
乾隆一直认为,缅甸,西南蛮夷小邦尔。
缅军?
小邦之乌合之众尔。
对付小小缅甸,还需要调精兵上阵?
用不着!只需遣云南绿营就够了。
只要天朝大军一到,缅甸的渣渣们自然缴械投降,轻松解决问题。
总之,乾隆极为自负,他是在一种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发动了第一次清缅战争。
至于战果,清军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
第一场战斗,数千清军围剿几百缅兵,结果让人家跑了。
云贵总督刘藻脸上无光,只好上奏撒谎道“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几个月后,没有损失的缅兵卷土重来。
这次缅兵深入云南腹地,攻打思茅(普洱),还曾一度宣布,车里土司(西双版纳)的地盘纳入缅甸领土。
丢失国土,这是死罪。
刘藻为了掩盖先前的谎言,只得急派七千人围剿。
结果兵力占优的清军,居然被缅兵反包围。
无奈之下,刘藻只好又增兵。
缅兵看清军数量实在太多,便战略性后撤。
清军弄不清楚情况,以为缅军大溃败,就火急火燎的追杀。
然后,就中了缅军埋伏,死伤惨重不说,还折了好几员将领。
这第二战,清军有明显伤亡。
刘藻的谎言自然是兜不住了,他只好跟乾隆坦白,承认自己败了。
乾隆一听就勃然大怒,将刘藻降为湖北巡抚。
而刘藻受不了打击,自刎身亡。
通观第一次清缅战争,可以发现,清朝败于自负。
连对手的底细都搞不清楚,就敢派一帮地方团练水平的兵去打人家的特种兵。
比对手多十几倍兵力,还能被反包围。
这要是不败,都没天理了。
公元1766年,乾隆改派陕甘总督杨应琚任职云贵总督,负责对缅工作。
杨应琚上任后,趁缅甸主力攻打泰国,主动收缩之际,出兵攻入缅甸。
经过数月,将缅属整欠和孟艮两个土司领地占领。
云贵方面的官员一看,战果居然辣么大,便纷纷建议杨应琚上书乾隆,对缅重新开战。
看到杨的上书,乾隆本不想搭理,因为当时大小金川土司又造反了,搞得乾隆很头疼。
但乾隆又不想打击杨应琚的求战热情,便只好原则性的同意杨应琚出兵,命杨在少花钱和少用兵的基础上,把事情办妥。
杨应琚收到旨意后,调集一万绿营兵,对外号称“发兵50万,大炮千樽”对缅开战。
第二次清缅战争爆发。
这一战,可以视为第一次战争的翻版。
清军又是有大脸,现多大眼。
起初,清军进展比较顺利,先后招降缅北的蛮暮土司和木邦土司。
但不久后,缅甸从泰国调三万兵回援,战况瞬间就急转直下了。
因为缅军根本就不按清军的套路打,清军的主力在蛮暮土司和木邦土司辖区,等着缅军来决战。
而缅军则集中于西线,沿独龙江北上,直插腾冲,抄了清军的后方。
在清军主力方向则只留六千兵力陪清军玩。
对此,杨总督毫不知情。
等他知道时,缅军已经拿下了腾冲。
并且最要命的是。
即便是清军主力方向,清军也吃了大亏。
四千清军与缅兵对垒,缅兵的英制燧发枪,无论是射速、火力、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都远胜清兵的装备。
清缅两军交战四日,虽然互有死伤。
但明显清兵伤亡较大,首先感觉挺不住了。
这个时候,包抄的缅军开始南下,杨总督此时得知,急忙派人去堵。
但堵不住,清军又是以一场大溃败而告终。
前面说了,缅军主力此时在泰国,所以回援的缅军看到清军退却后,便主动求和。
结果杨总督要求缅甸递交降表,称臣纳贡。
缅甸方面当然不同意,于是双方再次开战。
开战后,清军后路又被缅军抄了,清军狼狈撤回云南,而缅军四千余人则突破边境,攻入云南腹地。
眼见又要丢失国土,杨总督慌了,他一面下令清军守住,不准后退。
一面学他的前任刘藻那样,跟乾隆撒谎,说自己几战几捷,已经杀死缅军上万人。
结果,命令刚刚下达没多久,清军再败。
杨总督无奈,只得与缅军谈判议和。
根据谈判结果,缅军撤出云南,清军也放弃已战略的缅甸土司领地。
但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又出了岔子。
清军急于收复失地,便跟在缅军后面走。
缅军以为清军撕毁协议,便后队改前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杨总督搞不清战况,以为是缅军背约,于是他就调集大军反扑。
结果,清军又又又一次被缅军反杀。
各有一名游击、都司、守备阵亡。
另一方面,乾隆收到杨应琚捷报后,感觉怎么看都不对劲。
缅军合计才多少人啊?
按杨应琚的说法,缅军应该全军覆没了才对。
怎么现在前线还在打呢?
于是,乾隆便暗中派遣侍卫福灵安到前线摸底调查,将真实情况报告回来后。
事后,乾隆得知真实情况,肺都要气炸了。
他一怒之下,直接把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了。
赐死了杨总督后,此时的乾隆才终于意识到了云南地方绿营兵打不过缅军。
他需要调派中央精锐参战才行。
PS:云南绿营兵共四万人,能用之兵大约只有二万余。
清缅第二次战事,杨应琚实际调动约两万人。
战争中,清军死、伤、病不下万人,其中战死1899,病故3708人。
也就是说,云南绿营兵此时只有一万人可用。
于是,乾隆在调派军机大臣明瑞出任云贵总督的同时,给他调了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绿营兵八千,一万贵州绿营兵。
为了压制缅军的火力优势,乾隆还给前线调去了很多大口径的火炮。
应该说,此时的乾隆已经清醒了。
然而,乾隆清醒了。
他派去的明瑞却仍然搞不清状况。
他跟乾隆拍板,说缅兵主力不过万人而已(实际有十几万),自己只需要调集二万生力军,不仅可以打败缅军,还能征服缅甸。
明瑞是战将出身,平定准噶尔时,他立过不少功劳。
乾隆很信任他。
因而,刚刚有一点清醒了的乾隆被明瑞一通狂热煽动,又变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他甚至还忧虑,我大清如果灭了缅甸,该如何统治当地啊?
这可愁死朕了呢。
公元1767年四月,明瑞在给每兵准备两个月的粮食,又征调到了八万匹马、驴、牛为作战及后勤用后,带着25000人,杀入缅甸腹地。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缅甸首都曼德勒。
他的想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战灭了缅甸贡榜王朝。
我们简单复盘一下。
第一次,盲目乐观,结果输了。
第二次,又盲目乐观,结果又输了。
第三次,还是盲目乐观。
结果,还用猜?
清军在一路势如破竹,攻到离曼德勒只有七十里处时,粮草吃尽、人乏马疲。
实在打不到曼德勒了。
而此时,缅军派出小股部队,又又又一次把清军的后路抄了。
将清军的后勤、军情线路全部切断。
明瑞一看,不妙,赶紧撤。
然后,缅军发动反击。
最后,包括统帅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等人在内,清军共有几千人战死。
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大部分清军才逃回云南。
乾隆事后闻讯,震怒,愤恨无比。
杀了一些人后,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自己怎么能犯这么愚蠢的错误。
因而,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
负责对缅作战。
可以说,乾隆这次是把老本都掏了,就为打赢缅甸。
傅恒领命后,认认真真,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
首先,他调集了两千精锐索伦兵,一千精锐锡伯兵。
为了保证士兵素质,这三千满洲兵是盛京将军亲自挑选的悍将。
除了这些精锐的特殊部队外,乾隆还特批给傅恒一千吉林兵,四千驻防八旗兵,九千贵州绿营兵九千人,四千四川绿营兵。
以及一千蒙古厄鲁特骑兵。
之所以调这支骑兵,是因为乾隆认为,当年元朝灭了缅甸的蒲甘王朝,所以这次专门调蒙古骑兵随军,有讨好彩头的意味。
其二,为了保证对缅甸的多点打击,傅恒申请水军参战,乾隆准奏,调两千福建精锐水师远赴云南,并在独龙江造船训练,用于对付缅甸的水上防御工事。
其三,傅恒认为前线的火力配属不合理,为了能让大炮发挥威力,他又打申请,调一批工匠到前线,按实际需求造炮。
比如造一些小口径劈山炮(小长管炮),九节炮(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轻炮),子母炮(大号的火绳枪),冲天炮(适合抛射的臼炮),以保证清军火力随时都能压制缅军。
乾隆认为要求合理,便也批准了。
总之在乾隆看来,区区缅甸竟然让大清折戟沉沙三次,太丢人了。
这次掏老本,还就不信拿不下个区区蛮夷之地了呢!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正式出征。
大军临行之时,乾隆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八月,清军跨过深入缅甸境内。
最后一次清缅战争开打。
这一战,缅军是全方位吃亏的。
陆战,打不过清军。
缅军有燧发枪?
不好意思,清军有多种口径火炮,大炮一响,什么枪都只是浮云。
打水战,缅军也是打不过清军水师。
并且,清军这一次的战略思路也很稳健。
在傅恒看来,清军一连多次被缅军抄后路,这种低级失误不能再犯。
他背靠云南,稳扎稳打,不给缅军任何偷鸡的机会。
缅军在战场上打不过,又没法偷鸡,只能是坚壁清野,利用主场优势与清军打防御战。
然而,清军虽然纠正了自大的问题,却无法克服缅甸的瘟疫。
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
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等,竟然先后于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被送回了京城。
(傅恒最终也因此,病情恶化,病死京城)傅恒回京后,接替他指挥的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的意义不大了。
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同意的情况下,自己做主,与缅军主帅议和停战。
(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最后,阿桂与缅军主帅议和成功。
长达四年之久,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也至此结束。
总体来看,清军在清缅战争多次被缅甸打得落花流水,并不是因为缅军装备了所谓的先进燧发枪。
清军火枪虽然不如缅军,但火力是优于缅军的。
因此,尽管缅军的燧发枪让清军吃了一些苦头,可在清军看来,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的。
燧发枪早在明朝时,明军就小规模装备了。
清朝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也接触了俄制燧发枪。
这有啥?
最后,还不是被我大清用大炮给干废了。
总之,在当年清朝统治者看来。
没什么是不能用火炮解决的。
如果不能,那就增加火炮的数量。
而清朝的这种唯火炮数量论,每次碰到问题只想着靠数量取胜,而非更新技术,造出更先进的火器。
这也就使得清军很快就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早在雅克萨之战时,就落后了。
到了平定准噶尔和四次清缅战争时,落后的更多了。
至于鸦片战争时代,清军与英军早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自然是被英国龙虾兵暴打了。

参考:
别搞笑了,清缅战争清军三次深入缅甸,兵锋直指缅甸首都阿瓦,缅甸被打的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只敢搞丛林游击战,所以请问哪个位面缅甸把清军打的落花流水?
缅甸人告诉你的?
战争中清军大部分减员都是非战斗减员,因为清军大多数是北方人,在东南亚作战往往水土不服,因为水土不服染病死亡的数字占到了减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同时,缅甸被清军打的不敢和清军正面作战,只好打丛林游击战偷袭清军小股部队兵袭扰清军的补给线,导致清军后勤压力巨大,而且缅甸坚壁清野清军搜集不到粮食,每次只能带着大量的伤病员撤退,导致远征功亏一篑。
但是问题在于,清帝国的国力不是缅甸能比得上的,清帝国随时可以组织一支大军远征缅甸,而缅甸则不见得每次都能顶住清帝国的攻击。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就指出,如果缅甸没有及时求和,很可能会崩溃,因为当时的缅甸并非一个整体,境内很多被征服的民族并不服气,所以缅甸必须要警惕内部问题。
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贡榜王朝也被清帝国打的元气大伤,泰华郑信也借机复国。
如果缅甸不及时求和,贡榜王朝即便能顶住清帝国的军事打击也会失去对被征服民族的控制,最终分裂,贡榜王朝也可能会不复存在。
而且清缅战争清帝国还将部分明朝时期被缅甸占领的地区夺了回来,明确了中缅边界走向。
只不过这次战争清帝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另外,清军在火力上远强于缅军,否则缅甸也不至于被打的不敢和清军野战,真不知道题目是如何脑补的,搞笑。
全文完
参考: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是因为按照他的算法,他执政期间曾发动过10次平定边疆叛乱的战争,在《十全记》称为“十全武功”。
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中,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赫然在列。
不说别的战争,单独以清缅战争来说,也是乾隆武功中争议最大的一场,即使是乾隆晚年回想起清缅战争,也不得不说“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以清朝的体量面对一个中南半岛的小国,按理来说,不吊打都不算胜利,可是从1762年到1769年七年时间里,清缅先后发生四次战事,对清廷来说每一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战事规模不大,清军绿营不过三千,缅方人数可能更少,由于没有实现乾隆预想的“穷力追擒,捣其巢穴”目标,云贵总督刘藻被降职后,随后自杀而亡。
第二次战事维持在云贵层面,乾隆任命八旗出身的边疆大学士杨应琚由陕甘总督移任云贵总督,主持对缅甸战事,这一次,进展异常顺利,成功将缅军驱逐出云南(也可能是撤退)。
杨应琚精神为之一震,调集一万四千余人的队伍主动入缅作战,打算彻底击垮缅甸,让缅甸彻底臣服,想的是挺好,打的很糟糕,最终杨应琚因为谎报军情,被乾隆召回京城赐死。
在前两次的作战失误后,清廷已经意识到,依靠云贵一省的军队难以解决对缅甸的战争,第三次战事,调任外戚亲贵明瑞为云贵总督,并且总外围调集两万五千人,两路进攻缅甸,结果立功心切,孤军深入,却被缅军包围,以极大的牺牲才得以突围,但是明瑞却战死缅甸。
第四次战事中,乾隆彻底意识到缅甸实力之强,但是以乾隆较为叛逆的性格来看,越有挑战的事情似乎越有动力,当时缅甸已经求和,但是乾隆非要硬碰一下,不然以后写《十全记》的时候,真的不好写!如果说第一次战事局限于清缅边境,第二次是云贵对缅甸,第三次是西南对缅甸,第四次绝对是放到了大清国对战缅甸的高度,这一次,似乎不击败缅甸誓不罢休。
在三军主帅方面,乾隆安排了最信任傅恒,并且在太和殿亲授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尽管傅恒率领的清军在正面战场上不属于缅甸,但是也陷入僵持局面,傅恒也因为染病去世。
清军四次对缅作战,四位统帅全部因此而亡,实在是让人唏嘘,最终勉强达成和解,正式停战。
以保卫边疆的角度来说,清缅战争还算成功,但是以一场两个国家的战役,清朝未能彻底击败缅甸,其实是很丢人的。
之所以清军屡屡不能得手,主要原因不是清军不敌缅军,而是缅甸境内热带雨林环境特殊,清军主力大多北方人,无法适应这种气候,缅甸采取的是坚壁清野,以游击作战的风格,采取诱敌深入,骚扰作战,切断补给的方式。
使得清军在热带雨林的气候中,大规模爆发瘟疫,造成大规模非战斗减员,损兵折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清缅战争结束后,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曾向乾隆表示缅军的火器优于清军,因此建议乾隆向西方购买这种枪支,但是乾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对缅甸战争失去兴趣,因此未予以重视。
当时清军采用的火枪全是火绳枪,这种枪比直接燃烧火药的传统火器有着很大的优势,直接通过引线就能点着。
火绳枪在明清战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但是在清缅战争中落入下风,主要原因是,热带雨林太潮了,火绳枪的引线绳受潮后无法点燃,大大影响了发射率。
这就好比在雨天放鞭炮,一旦引线潮湿,炮就不响了。
清缅战争中,清军吃亏在应用火绳枪,而缅军却大规模从英国购买了燧发枪,燧发枪也是利用火星引燃火药,但是在引火方式上,告别引线点燃,而是采取火石打火机的方式,利用扳机使得火石摩擦起火,从而引燃火药。
相对于火绳枪,燧发枪的优势是,操作简单,在潮湿的环境下内部引火的发射原理使得发射率更高。
如果清军也能够装备燧发枪,虽然说对整体战事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也会影响战事的发展。
说到底,还是乾隆的战略思维不行,清朝对于缅甸的战争不应该着手于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应该放宽战争的期限,采取拖延战术,拖垮缅甸经济,最后在一举击败缅甸。
这就好比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派遣大军五十万,规模不可谓不大,结局却是差点全军覆没,而唐太宗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就采取坚壁清野,骚扰作战的方式,派遣精锐骑兵到高句丽的后方去破坏经济,挫败高句丽的经济,最终再一举击败高句丽。
好大喜功的乾隆自然希望能够彰显国威,率领大军踏平缅甸,然而他自己却从未踏上缅甸战场,根本不了解缅甸的地形,如果像唐太宗一样,采取精锐部队,深入骚扰作战,受苦不堪的就是缅甸了。
在面对火器优势方面,乾隆也不喜欢采取新兴的技术,依然抱着老祖宗的东西,认为火器的发展会导致清兵战斗力更加下降,始终未能给予重视。
这种置若罔闻的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第三次清缅战争阶段,本来可以与暹罗协同作战,但是乾隆却认为自己是宗主国,请求藩属国作战,没面子,而拒绝联络暹罗。
其实,对于战争来说,只有战胜才有面子,一旦战败,还有什么面子!
参考: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82岁高龄的乾隆皇帝撰写了《十全记》,记录了登基以来的十项伟大成就,即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的说法:\"十全者,平定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皇帝的所谓“十全武功”,水分居多,也为历史学家所诟病,其中“降缅甸”就是典型的例子,清朝与缅甸前后进行了4次战争,其中前3次都是缅甸大获全胜,最后一战也只是打了个平手,才保住了“天朝上国”的颜面,即便是乾隆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乾隆所谓的“十全武功”,其实只是一个注水工程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甸这桩不算成功。
要说到清缅战争,我们就要大概说一下当时的背景:缅甸历史较为悠久,在形成统一的国家之前一直都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才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王朝,蒲甘王朝,缅甸的历史和我国历代王朝更替差不多,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时候第二个王朝东吁王朝灭亡,经过一系列混战建立了第三个王朝——贡榜王朝,贡榜王朝的第一代国王雍籍牙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统一了缅甸后就开始逐渐往清缅边界用兵,由此清朝与缅甸之间产生了许多摩擦。
到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时候,贡榜王朝的王位传到了孟驳手上,而孟驳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上位后对清缅边界的用兵就更为频繁了。
而清廷方面,由于长久以来乾隆对缅甸方面的事情一直不太重视,也就间接地放任了清缅边界事态的不断扩大。
第一次交锋当时中缅边境上有很多归属清朝的土司部落,孟驳为扩张领土就对这些土司部落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不断骚扰云南边境。
乾隆三十年(1765年),孟驳出兵入侵云南西双版纳,在遭到当地土司抵抗后撤走。
之后,孟驳派人找各土司部落索要贡赋,不少土司拒绝向孟驳缴纳贡赋,于是孟驳再次出兵云南,面对这种情况云贵总督刘藻急忙调兵对付缅军,但缅军作战非常机动,清军只俘获缅军5人,战果甚微,却被刘藻报成了“大捷”上奏清廷。
不想到了当年10月,缅军卷土重来,再次入侵云南,这就彻底激怒了乾隆皇帝,乾隆便正式下达作战旨意,命令云贵总督刘藻跟缅军开干。
只是在乾隆的旨意中,他将缅军称为“莽匪”,而不是“缅军”或是“孟匪”,所谓的“莽匪”其实是指的东吁王朝,这就说明乾隆对缅甸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贡榜王朝早已取代了东吁王朝的事情。
在这种严重误判之下,乾隆没有从内地调兵遣将支援云南前线,只是将战事交给刘藻全权处理了事,而刘藻又不懂军事,在指挥上也是一塌糊涂。
刘藻在接到乾隆的旨意后,调集绿营兵3000余人,会同当地的土司兵一起出剿缅军,面对清军的进攻,缅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放弃了很多地方,清军虽然收复了不少失地,但没有什么战果,反而不断地遭到缅军袭击损失惨重。
清军将领们为了邀功,不断谎报“大捷”,刘藻也没详查就上报了清廷。
就在“捷报”频传之际,在当年的12月21日,清军参将何琼诏、游击明浩所部的600多绿营兵在澜沧江遭到缅军伏击,死伤近百人,全军溃败。
这一事件引得乾隆大怒,将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刘藻内心恐惧,自杀身亡。
第二次交锋在遭遇了挫败后,乾隆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便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命杨应琚为云贵总督,全权负责对缅作战事宜。
杨应琚是汉军正白旗人,出任过两广、闽浙、陕甘总督等职,以“能干”著称,乾隆将他派往云南自然是希望他能尽快结束战事。
杨应琚来到云南后,陆续收服了当地许多土司部落,这一举动惹怒了孟驳,当时缅军主力正在进攻暹罗,孟驳将部分缅军主力从暹罗调回用以对付清军。
在暹罗方面的缅军调回后,孟驳便组织起数万大军杀向云南。
杨应琚对于缅军的反扑一开始并不重视,只派出了部分清军迎敌。
10月份,缅军先头部队3000余人攻打新街,赵宏榜率清军七八百人拼死抵抗,在血战了两天一夜后由于兵力悬殊,清军溃败,永顺镇都司刘天佑战死。
新街失利对于杨应琚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杨应琚急调云南各地兵马攻击14000余人对战缅军,在边境各处与缅军展开交战,双方互有胜负,总的来说清军败多胜少,却经常谎报“大捷”,有时候甚至是讳败为胜。
对于杨应琚上报的“大捷”,乾隆并不相信,他也从其他渠道获悉了前线不利的情况,于是派亲信福灵安到云南明察暗访。
福灵安到了云南后很快就摸清了情况,并汇报了乾隆,乾隆大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将杨应琚革职查办,后赐自尽。
杨应琚死后,乾隆换上了明瑞接替云贵总督。
就在乾隆替换西南战事负责人的时候,清缅战争还在继续,同年五月缅军继续在云南边境发动进攻,在取得了一定战果后,鉴于其主力还在暹罗,便主动撤退,清缅第二次交锋结束。
第三次交锋乾隆换上明瑞出任云贵总督,就标志着他已下定决心要与缅甸大战一场。
明瑞是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之侄,曾参加征讨阿睦尔撒纳、霍集占、小伯克赖黑木
让明瑞出战,说明乾隆要的已不是边境的安定,而是对缅甸的征服了,虽然此前与缅甸作战并不理想,但乾隆依旧把缅甸看作是“蛮夷小邦”,对征服缅甸一事信心满满。
为了支持这次作战,乾隆调集3000满洲八旗兵、8000四川绿营兵、1万贵州绿营兵和5000云南绿营兵一齐出战。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9月,各项准备工作完毕,清军兵分两路大举进攻缅甸,一路由明瑞亲自统领,另一路由额尔登额统领。
听闻清朝大军来袭,孟驳决定坚壁清野,暂避清军锋芒,待清军疲敝再伺机歼灭。
这个时候缅甸征服暹罗的战事已经结束,孟驳得以调集大量部队回防本土,清军要面对的是比先前强大得多的对手。
11月12日,明瑞率清军主力进攻缅甸重镇蛮结,缅军在蛮结的兵力有说法是9000,也有说法是2万,在经过数日激战后,到12月2日明瑞大军攻克蛮结,获得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
但相对于明瑞这路主力,另一路进展并不顺利,在连续作战不利后撤回了国内。
另一路的撤退并没有引起明瑞的重视,他还沉浸在蛮结大胜的喜悦中,执意继续率军前进。
12月16日,明瑞大军攻到了邦海,距缅甸首都阿瓦(今曼德勒)仅70里,但当大军来到邦海的时候后勤补给已跟不上,缅军又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清军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到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二,缅军切断了明瑞大军的后路,彻底断绝了清军的补给。
明瑞大军在归路被切断后,缅军开始集结主力对其展开围攻,经过连续多日的作战,明瑞的这支清军最终崩溃,到2月10日明瑞在绝望之际自杀身亡(就算回去了估计也活不了),仅有少量残部辗转逃回国内。
明瑞战死,乾隆震怒,将负有战败责任的额尔登额凌迟处死。
第四次交锋明瑞战死后,乾隆就不得不出动手上的王牌了。
他任命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先后调集京城八旗军6000人、荆州、四川八旗兵4000人、贵州兵9000人、京城火器营4500人、健锐营2500人、福建水师2000人及其他兵马,准备再次出征缅甸。
▲傅恒傅恒时任军机大臣,在大金川、准噶尔等战事中屡立战功,是乾隆的股肱之臣,除傅恒外,阿里衮、阿桂、舒赫德、鄂宁也都是素有战功和政绩的功勋文臣武将。
建起这样一支豪华阵容,乾隆势必要与缅甸大战一场了。
这次乾隆也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此前曾有人建议联合暹罗一起出兵进攻缅甸,但乾隆觉得“天朝上国”要求助于人有些没面子,就没去联合暹罗。
但上次明瑞大败,这次又下了血本,便重拾了联合暹罗的计划。
不过阿桂和两广总督李侍尧都认为这个时候暹罗已被缅甸灭了,乾隆也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虽然暹罗已为缅甸所灭,但这个时候暹罗人民反抗缅甸统治的斗争已愈演愈烈,郑信领导的暹罗吞武里王朝已经崛起,由此可见清廷对外部世界也是一无所知。
面对着暹罗人民的反抗浪潮,孟驳为避免两线作战,希望与清廷议和,为了表示诚意还将8名被俘的清兵放回了云南。
不过已经大动干戈的乾隆岂会就此罢休呢?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7月,清军分两路进攻缅甸,一路由傅恒率领出万仞关,经猛拱、猛养进攻;
另一路由阿桂统领经野牛坝、蛮暮水路并进。
清军全军31000人,为了防止缅军迂回包抄,傅恒留下了近万人驻扎各要口,实际投入进攻的只有2万多人。
清军一路行进,所经之处的地方土司都不敢与清军交手,因此进展十分顺利,到9月29日的时候两路大军在哈坎会师,到10月20日到达老官屯,孟驳在此设了重兵,两军便对峙了起来,期间各有胜负。
后来孟驳调集了越来越多的部队来此阻截清军,而清军因水土不服而大量染病,不仅士兵大量病死,将领们也纷纷倒下,连副将阿里衮也染病身亡。
激战期间,主帅傅恒也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清军远离本土作战,不仅不能适应环境,对方的援军和物资还不断地抵达前线,到后来曾一度达到5万多人,清军获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眼见获胜无望,傅恒将情况写成奏折呈送乾隆,根据傅恒的奏报,其下属清军大量战死病亡,已仅剩13000余人,乾隆看后也知道取胜无望,不得不下令撤军。
就在清军打算撤退的时候,缅军主动派人前往清军大营和议,至此清缅战争在事实上已宣告结束。
根据清朝官方的记载,双方议和内容如下:1、缅甸向清朝称臣纳贡;
2、释放清军被俘人员;
3、缅甸永不犯清朝边境。
不过事实上缅甸既没有称臣也没有纳贡,回了封书信给乾隆也没啥客气说的,乾隆虽然看了窝火但也无可奈何,到了这个地步也只好找个台阶下了。
战争结束后不久,傅恒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至此,清廷与缅甸四次交手,主帅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燧发枪在清缅战争中,缅军只是装备了少量的燧发枪,都是从英法那里高价购得。
燧发枪较火绳枪来说更为轻便,威力也更大,但由于装备不多,也没给清军制造多少麻烦。
其实在康熙年间的雅克萨之战中,俄军也大量使用过燧发枪。
虽然这种火器非常好用,但清朝统治者认为,满清的优势在于骑射,如果大量装备使用这种武器,民间也会大量使用起来。
相较于弓马,火器的培训要便捷地多,普通人最多一两个月就能熟练操作,如果汉人人人都学会了使用火器,那满清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毕竟汉人远多于满人。
出于这点考虑,清朝统治者也就没有大力发展火器,燧发枪这种事就更不用提了。

参考:

清缅战争不是一个燧发枪打败火绳枪的故事。
燧发枪虽然在当时比起火绳枪有着射程远、火力猛的优势,但是射击精度彼此彼此。
在燧发枪发明后的两百余年间里,战争的队形和火绳枪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
而就当时而言,清朝的重炮和弓马仍然对燧发枪保持着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乾隆完全有理由拒绝发展燧发枪。
因为在他眼里,燧发枪只会增加个体性的不安全因素。
而对提高八旗的整体作战效率,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这玩意一旦在民间流行起来,将是巨大祸害。
那么既然清朝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落后于缅甸。
为什么四次清缅战争,最终都落到士兵损失过半有余,主将全部死掉的命运呢?
第一次云贵总督刘藻收复西双版纳,追击时中伏兵,兵败畏罪自杀;
第二次两万多清军死了一大半,云贵总督杨应琚逮捕入京赐死;
第三次2万多清军入缅,被杀1万,剩1万被围,云贵总督明瑞兵败被围,自杀身亡,大将额尔登额逃回后,被逮入京,凌迟处死;
第四次大清战神傅恒入缅后,31000兵,仅存13000余。
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最终也因染病而死。
清缅战争开创了乾隆朝前所未有的惨烈败绩,但却是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
此刻的乾隆已经无法正视失败,在天朝迷梦中无法醒来。
乾隆即位之后,由于家底厚实,他的“十全武功”在中后期,表演性质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即便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天文数字,大小金川之战耗银6000万两。
也就相当于如今打一个村子,费钱几万亿的概念,投入和产出永远无法成正比。
四次清缅战争,后三次缅甸取胜的法宝在于“坚壁清野”以及“游击战袭扰”、自然牵制、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后“最终决战”。
清朝大军深入缅境,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现代战争条件下,速战速决,都是取胜根本。
但是很可惜,既然找不到主力决战,那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就开始蚕食着不适迎环境的清军,生病而死是清军减员的重要因素;
而所谓一旦被“战争泥潭”的“游击战”牵制住后,清军的斗志就被彻底消弭;
当进退不能,背负着重重心理压力(要么被耗死,要么逃回去被砍头),拖瘦了累垮了的清军,迎来缅军的撅着式进攻,焉能不败?
即便大清战神傅恒也无力回天。
所以清缅战争,不值得耻辱。
历史上无数军事强国都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里折戟沉沙。
法国、英国、日本、美国,无论哪一个战斗条件都曾经优于拿着火绳枪的清军。
这不只是武器上的差距导致的失败,而是乾隆朝长期以来,一种不重视军事改革,一切乾隆说了算,有锅主帅背,有奖乾隆领的默契导致的失败。
其实从刘藻、杨应琚到明瑞,再到傅恒。
清军还是那个体制,手里拿的还是火绳枪,拿去的作战方案也一致,只不过主帅从“外人”一层层地地换到乾隆最里层的亲信。
刘藻兵败后立刻自杀谢罪了,没有商量的余地。
而杨应琚则玩了个老套路,一面报喜,一面追加要兵要钱。
主将打仗真实输赢无所谓,花钱花到乾隆预期规模了,自然也就“凯旋收兵”了。
但这次打脸了,钱和兵都要到了,可是“胜利”却无法收场了,因为缅人动真格了。
第三次失败后,乾隆才意识到问题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于是心腹明瑞自杀身亡后,乾隆终于起用了“国器”傅恒,那可是富察皇后的亲弟弟,平定过准噶尔、大小金川的主,是乾隆亲信中的亲信。
然而傅恒最终也染病卧床后,乾隆大为吃惊。
在缅王的台阶之下,立刻同意议和息战。
如果乾隆年轻20岁,或许他会正视这次失败,找出失败原因,励精
但是乾隆已经迟暮,他在总结人生,不愿在晚年背上失败,使得自己的“十全武功”留下瑕疵。
而清军距离上一次的武器改良,已经相隔37年,那个时候雍正也算迟暮,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清军武器的大改革,大清神器“抬枪”就是雍正50岁那年装备清军的。

参考:
中国鸦片战争开始后的近代史,一部屈辱史,是一部血淋淋的挨打史;
但清朝的腐败无能,早在百年前就开始显现了。
清廷的腐败无能,在18世纪后期的清缅战争中就暴露无遗。
缅甸是个小国,在明朝的时候,还是中国的属国。
但是从1762年开始,缅甸的贡榜王朝就不把大清放在眼里,多次侵入云南,骚扰劫掠边民。
一向贪
后来边关多次告急,文武大臣也数次劝乾隆皇帝出兵,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说缅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这才硬着头皮决定对缅甸动武。
起初乾隆非常狂傲,觉得收拾缅甸是小菜一碟,大清雄狮一到,缅甸乌合之众肯定会不堪一击,望风而逃;
或者把武器一扔,跪地求饶。
谁知交手之后,才知道村长就是干部,豆包也是干粮。
缅甸军队战斗力出乎意料,云南总督刘藻带领雄赳赳气昂昂的数万大清绿营兵迎战缅军,竟然被几千缅军打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大为震怒,决心要跟缅甸决一雌雄,狠狠教训一下他们。
可是这场自卫反击战打了整整七年,乾隆四次进行总动员,四次更换主帅,其中三个身亡一个撤职,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丢尽了大清的脸。
满清军队战斗力早期爆棚,八旗骑兵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满清入关后,十几倍于自己的汉兵都像鸡蛋壳一样被无情碾碎,扬州三日、嘉定十屠,清兵何其威猛,让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为什么时间仅仅过去一个多世纪,大清军队就成了草包、纸老虎,连蕞尔小国缅甸也不可战胜了?
究其原因,除了大清统治者进京后只知道花天酒地、鱼肉百姓,放松了军队管理,让恶狼退化成了绵羊外,大清军队武器装备没有与时俱进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当时缅甸军队的装备的火器比清朝先进,他们已经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燧发枪,所以大清军队不是人家的对手。
什么是燧发枪?
燧发枪是浪漫的法国人发明的。
1547年,一个名叫马汉的法国小伙,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为什么叫燧发枪,是因为该枪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取掉了发条钢轮,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
这样在射击时,只要扣引扳机,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把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迸发火花,引燃火药击发子弹进行射击。
燧发枪的诞生,改变了发火方式,不仅将射击过程加速,也提高了发火率,还提高了射击精度,可以说是火枪的一场技术革命。
燧发枪一经问世,立刻备受欧洲各国追捧,对燧发枪趋之若鹜,在很短的时间内,欧洲军队就全部“鸟枪换炮”装备了燧发枪,燧发枪在欧洲风行长达两个世纪经久不衰,直到新武器问世之后才光荣退休。
缅甸军队因为已经拥有了这种先进武器,他们经常埋伏在树林中用火枪伏击清军,把清军打得晕头转向,没有了脾气。
而大清的火绳枪射击之前要点着火绳引发火药,速度慢了几拍,也容易发潮点不着,成为缅甸军人的笑话。
中缅之战,历时数年,耗费白银900多万两,大清军队也没有能让缅甸屈服,最终以大清的妥协而告终。
此战结束后,吃够了燧发枪苦头的大清将领们意识到武器的落后,他们纷纷向乾隆上书,要求朝廷采取措施,淘汰落后的火绳枪,引进先进的燧发枪。
但英明、伟大的乾隆皇帝对此置之不理,把将士的奏折束之高阁;
以至于大清在后来跟西方列强的较量中依旧束手无策,被列强胖揍,不得不忍受屈辱、割地赔款。
乾隆为什么会这样愚蠢,没有抓住历史机遇呢?
一、狂妄自大 、抱残守缺乾隆也看来,八旗骑兵是世界上的威武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大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向小小的缅甸学习,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二、 鼠目寸光、贪
中缅之战明明是大清遭受重创,却发动宣传机器拼命吹嘘大清军队,欺骗全国人民说大清赢得了战争,让大家欣喜若狂,不能自拔。
如果这时候把大清军队的武器更换了,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谣生事,让大清打败缅甸的谎言不攻自破。
三、人海战术、 漠视生命大清当时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所以大清有的是人。
当时军备还没有进入高科技时代,燧发枪再厉害,经不起人海战术,大不了多死几
反正大清人多,最不缺的就是人。
一个清兵倒下去,千百个清兵站起来、冲上去,前仆后继,就不信赢不了;
即使赢不了,也能顶得住,保住权力就行。
四、维护稳定,权大于天众所周知,大清的权力是靠暴力夺取的,最怕的就是被暴力夺去。
因此国土不重要,丢失多少也不是个事,只要不危及自己统治。
八旗是靠骑兵起家的,骑兵强悍无比,对付危及政权的汉人绰绰有余。
因为满族和自己的盟友蒙古族都是游牧民族,骑术精湛,汉族是农耕民族,骑术是他们的短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练就。
可是军队一旦装备了燧发枪,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军人两天工夫全学会了,这就让八旗骑兵失去了对汉人的优势。
汉人一旦造反,人数不占优的八旗兵就会低挡不住,大清统治就会土崩瓦解,这对乾隆来说才是要命的。
所以宁可武器落后,将来挨打割地,也不能装备燧发枪被汉人钻了空子、丢了江山。

参考:
主要是乾隆皇帝自以为满清的骑兵“威力无比”。
这些满清统治者思想太过于禁锢,实属极端的顽固派分子。
乾隆皇帝时期,由于清政府对缅甸采取的绥靖政策,缅甸的贡榜王朝逐渐强大,于是缅甸方面开始强迫中缅边境地区的土司们上缴税赋,如有不从,则侵袭劫掠。
缅甸的这种行为逐渐引起以盛世自居的乾隆皇帝之不满。
在平定西北部的准葛尔叛乱后,乾隆皇帝决定出兵缅甸,以惩治他们的恶行,彻底解决西南边患,史称“清缅战争”。
这场战争前后分为4次,清军所用兵马逐渐增多,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因为缅甸军装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燧发枪,使得缅甸军在火力方面占据了优势,导致强大的清军损兵折将。
燧发枪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了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设有一支击砧,射击时,扣动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击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从而引燃火药而射发。
燧发枪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一个熟练的枪手可以一分钟射击两次,甚至可以进行逐队齐射 。
而清军拥有的火绳枪,操作起来要超过两分钟才一发,而且射程也不如燧发枪。
见识过燧发枪威力的清军将领们多次上奏乾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然而,乾隆皇帝坚定地继承着“骑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训,认为大量发展先进火器会导致满清骑兵骑射本领的衰退,甚至荒废,所以没有采纳。
其次,清朝金属的冶炼工艺不是很过关,所以无法自行生产,只能进口。
再说,在以前的战争中,比如:与明朝军队的战争;
与沙俄发生的雅克萨之战;
平定准葛尔之战,清军在这些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不也靠的是满清八旗部队的骑射威力,甚至使用的是长矛、腰刀吗?
不也是没有使用燧发枪吗?
总之,由于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打的是国力和军事体系,当时清军野战的战术是步兵、炮兵居中射击,骑兵两翼迂回。
所以虽然缅甸装备了燧发枪,最后也无法和清军正面硬,抗,而且最终也主动改善了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
其实,这些都迷糊了乾隆皇帝对火器改革的看法。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
原因是缅甸人使用东印度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武器——燧发枪。
它的射击原理:在于通过摩擦打火石点燃火药。
而手持火绳枪的清军,无论走到哪,都需要带着一根点燃的火绳,在湿热多雨的缅甸丛林,让它不熄火,简直比登天还难!最后因为战争消耗巨大,终于两国代表坐到一起,签下“和平协议”。
而参与这次“清缅战争”的将领们纷纷向乾隆反映,说我们武器不行,要求向西方引进燧发枪。
此时的乾隆已是垂垂老人,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作为一个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想做的就是保持现状,至于引进燧发枪,对部队装备进行大换血。
还是留给后辈做吧,于是这位“十全老人”以“骑射为本”的祖训拒绝大臣们的建议。
当时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贡榜王朝当政,贡榜王朝强大到跟英国争霸印北地区,由于跟英属印度接壤,常年接触西方人,对西方战法相当了解,而且军队的西方火器普及率相当高,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相当强。
客观的说满清军队这个时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乾隆也是个很强硬的君主,可惜vs缅甸还是败了,不然今天我们在印度洋也有出海口了。

参考:
清缅之战,缅甸用了燧发枪打得当时只有火绳枪的清军落花流水,一个以讹传讹的百年黑历史,到了今天还有人愿意相信,不知道这是不是智商的问题?
这种话就连缅甸都不敢说,为什么在中国却大行其道?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不只是国力、物力、财力,还有战场上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物资运送等等,清缅之间前后进行了四次战役,双方互有胜负,清军斩杀缅军万余人。
但战争时间长了,双方都大量消耗财力,不想再打下去了。
最后,清军与缅军谈和,清军撤离,缅甸重新纳贡才算结束。
既然提问者说道火绳枪和燧发枪,那就先介绍一下这两种枪:?火绳枪?就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
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使得人类战争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
火绳枪的结构是,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发射2至3发子弹。
?燧发枪?燧发枪是1547年由法国人马汉发明,通过对火绳枪改造,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使用起来比火绳枪方便些。
由此可见,这时燧发枪相对火绳枪,只是改进了点火装置,省去了手动点火这一过程,精准性并没有比火绳枪强到哪里去。
但这种自来火的装弹时间却更耗时间,以至于在燧发枪刚问世的时候士兵在一分钟内只能完成一次射击,后来虽然经过技术改进,但也只能勉强达到一分钟完成三到四下的射击。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有些人不懂装懂,把一个改良于火绳枪的燧发枪吹的犹如现在的自动步枪一样先进,这脑子里得进了多少水?
在作战中,清军的火炮和弓马对缅军保持着绝对的优势,缅人都是如此说道:交战时候,最怕清军彩甲骑兵(即满洲八旗兵),逼得缅军不敢于清军正面作战,只好上山跟清军打起游击。
乾隆帝拒绝发展燧发枪的理由应该是,首先应该是燧发枪并不比火绳枪先进多少,甚至不如清军骑兵的弓箭,再有当时财政问题,如果清军装备燧发枪,不管是引进还是自己制造都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得不偿失,这与有些狗屁不通的人所说的怕汉人掌握先进武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清缅之战,为什么清军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
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环境?云南属云贵高原地区,从中缅边界深入缅甸多是高山密林,当时清军的优势是火炮和骑兵,这些优势高山密林中根本无法展开,缅军砍伐原始树木筑成山寨,这样的山寨不要火绳枪,就是现代常用的轻重机枪也打不透吧?
清军劳师远行,对当地完全不熟悉,缅军在大规模作战不利之下,就利用地形熟悉与清军打起了游击战。
?气候环境?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处于亚热带。
而清军主力多来自北方,无法适应这里的湿热环境,疾病蔓延大部分清军丧失战斗力,就连乾隆帝寄予厚望的高级将领、参加过平定准噶尔的御前侍卫福灵安(傅恒之子、福康安之兄),也在1767年病故于前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云南的老山战役中,我军就因热带疾病带来的减员远远超过了战斗减员。
还有就是在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入缅远征军溃退时,在缅甸的原始森林中埋下了多少忠魂?
?物资运输?
综上所述,清军不能攻克缅甸,本就不是武器的原因,缅北的高山密林才是缅甸的天然屏障,就是当今的缅甸政府对于缅北的果敢、掸邦无法实施有效管理,政府军多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
否则以当时清军的实力,也许我们今天就会多出印度洋的出海口。
不管在那个时代,收复国土、抵御外寇的都是民族英雄,为了某些
它造型大致相当于:一根长木杆前头套着一个金属筒,主要用来发射弹丸。
其实早在12世纪末,我国就已出土一门“西夏铜火炮”,可见在火绳枪领域,我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大约在1300年前后,火器第一次登上欧洲的战场,这武器的持有人是阿拉伯人,当时人们称它为“马达发”。
作为火龙枪的后辈,马达发无论是造型还是发射原理都脱胎于火龙枪,导致两者相似度极高。
但无论是火龙枪还是马达发,都无法进行进精准狙击。
因为说白了,它们都是一根棍子,你想射击时,要一手控制杆子的方向,一手去点杆子前端的“金属帽”。
后来,人们发现直接将引火线作长,通过控制它来完成前端点火;
若是把杆子做弯,有利人手握,将利于瞄准。

在1450-1500年期间,中国的火绳枪还保留朱元璋时期那副老面孔。
等到了乾隆朝时期,因为先有康熙朝外国传教士的铺垫,那些老旧的火绳枪便自动更新,和西方流行的火绳枪一个样。
让乾隆第一次领略到燧发枪的威力,大约是在18世纪末,清廷与缅甸进行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拉锯战。
素来被当作“蛮夷”的缅甸人,在这次战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原因是缅甸人使用东印度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武器——燧发枪。
它的射击原理:在于通过摩擦打火石点燃火药。
而手持火绳枪的清军,无论走到哪,都需要带着一根点燃的火绳,在湿热多雨的缅甸丛林,让它不熄火,简直比登天还难!上
最后因为战争消耗巨大,终于两国代表坐到一起,签下“和平协议”。
而参与这次“清缅战争”的将领们纷纷向乾隆爷反映,说我们武器不行,要求向西方引进燧发枪。
此时的乾隆已是垂垂老人,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作为一个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人,想做的就是保持现状,至于引进燧发枪,对部队装备进行大换血。
还是留给后辈做吧,于是这位“十全老人”以“骑射为本”的祖训拒绝大臣们的建议。
上图是清军士兵在练习射箭没想到这一拒绝,让清廷被西方列强痛打了一个世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