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平时如何监测血压最有效

高血压患者,鼓励家里自备一台有国际认证的血压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许多患者会问到校正的事情,可以与盒子上的厂家联系(上面有联系电话),寄回厂家校正,可每年校正一次。
然后,就是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测血压前,排空膀胱,静坐5-10分钟,一般测量坐位血压,血压计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测量二至三次,两次测量之间要间隔一分钟
此外,建议同时记录心率。
高血压的患者要同时进行心率管理,建议小于80次/分钟。
第三,合适的血压测量时间。
建议早上起床后1小时内,吃药前,测量第一次血压,目的是了解降压药物是否可以覆盖到清晨服药前的时间段。
晚上睡前测量第二次血压,了解降压药是否可以管理到晚上的血压,以及患者是否是反勺型高血压(白天血压不高,晚上高)。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上午十点左右和下午四点左右测量血压,因为这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两个时间段。
对于确诊高血压、调整降压药物期间、天气变化期间,
血压没控制好的患者,要及时找医生调整降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管理好血压以外,还要注意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并发疾病的筛查,进行全面管理,才会获得最大益处。

其中台湾大学王宗道教授的演讲对我印象深刻。
为什么今天单单把台湾省的王宗道教授的讲课拿出来讲,主要就是因为海峡两岸同宗同祖,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传统,基本一致。
所以,他们关于高血压防治的经验,其实我们也可以有效借鉴。
在这次会议上,王宗道教授特别讲了台湾省关于高血压控制的一些经验,他指出台湾社会在上世纪的70年代随着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欧美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慢性病的高发,其中一个就是高血压。
但是,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到今天他们因为高血压带来的严重疾病已经明显降低。
带来这些巨大转变的原因是很多措施的实施,其中一条就是“722”经验。
这里这个722指的是对于患者教育,教育他们自己监测血压:7代表连续7天监测血压,第一个2指的是早晚两个时间段测血压,第二个2指的是每个时间段测两次血压。
在这种监测血压方法的引导下台湾实现了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其实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监测与这个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我们推荐每一个时间段测血压的时候连续测3次,去掉一次最高值,剩下两次求平均值。
最后,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可以让我们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拐点尽快到来。

参考: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这确实是一个高血压患者应当了解的问题,只有准确地测量血压才能为制定合理降压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评判降压效果的依据。
但由于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自己的变化规律,而对高血压的控制是对全天最高血的控制,因此有高血压的人应当学习检测血压的相关知识,比如:知晓全天血压的变化规律人的血压在全天会出现两次高峰一个低谷,分别是早晨起床后的6:00-8:00血压会出现全天的第一个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到了下午16:00-18:00又会出现全天第二个高峰,之后又会下降直到半夜出现全天血压的最低谷,全天血压的最高与最低值可以相差10-20mmHg。
因此,测量血压应选择有血压高峰出现的时间。
此外,由于夜间血压升高是独立于白天血压升高之外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因此有高血压的人还应当定期检测夜间1:00-3:00的血压,可定期去医院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仪来完成这项检查,这也是近年来特别推荐控制血压的要求之一。
知晓检测血压的频率对于初次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改变生活方式、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人,在头1-2周应每天检测血压,特别是服用长效降压药的人,因降压药起效缓慢而持久,往往在服药后一周才能发挥最大药物,因此应多做血压以了解血管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用量;
对于血压较平稳的人来说,每周应选择一天测量早晚的血压。
知晓血压检测的方法比如测血压前要排空小便,安静休息5分钟,取坐位检测,双脚平放地面,胳膊肘要有支撑且上臂中线要与乳头平齐,袖带扎在肘窝上2厘米处,松紧以能平伸进2要手指为度;
每次应测两遍,间隔2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做记录;
如果两遍测量结果相差大于5mmHg,则还应测量第三次,去掉第一次结果,将后两次结果相加取平均值做好记录。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
能去除肝火上逆,则心火必能下运,何来高血压之患?

参考:
长期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很大,严重时危及生命,尤其是无症状的高血压。
由于不易发现,危险系数更高。
那么,平时应该怎样监测血压呢?
要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需要在不同时间段测量三次血压,若血压都超出正常值(收缩压≥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 89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关于血压的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介绍如下:测量血压应注意哪些细节?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一些细节,否则可能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1)如果有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情况,测量血压前要休息5分钟,等呼吸平稳、心跳正常后再测量;
2)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定期自测血压,并将每次测量结果都记录下来,这可作为医生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
3)要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血压计,并做好校准工作,测量时袖带应至少覆盖上臂的2/3。
4)无论采取坐位还是卧位,上臂和血压计都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出现立位性低血压的人,还应再测一下站立位血压;
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每次最好测量2次,两次测量时间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
当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在五毫米汞柱
尽管一些高血压患者发病隐匿,但也并非毫无踪迹可循。
如果经常出现头晕、安静时后脑勺有跳动感、眼睛和面部发红以及流鼻血等,就要检查一下血压状况了。
50岁
一到医院血压就升高,咋回事儿?
有些人在家中测量时,血压正常。
一到医院检查,血压值就偏高了。
这种情况属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到了医院见到医生就紧张,血压升高;
回到家中放松后就正常了。
这种门诊测量的血压值不能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偶然性高血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只代表被测者当时的血压状况,不能反映患者平时的真实血压。
24小时动态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指受检者佩戴一种特定的血压纪录仪,仪器会自动定时记录24小时的血压状况。
监测期间,受检者的日常活动,如工作、吃饭、休息以及睡眠等均不受影响。
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可观察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的血压状况,而且还能有效反映服药前后以及外界环境中的血压变化。
理论上来说,成年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24小时血压测量,比如加拿大就有规定:任何疑诊为高血压的人,都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确定初步诊断。
因此,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确诊高血压的最佳方法。
专家建议,对于初次诊室确诊为中、轻度血压升高的患者,最好能在家中测量血压或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然后再确定是否为高血压。
血压分四种类型在一天之中,血压会随着时间、生理变化等因素出现波动。
医学上,将血压的波动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和超杓型。
对于大多数正常人及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曲线都呈“杓型”,也就是白天血压高晚上血压低,并且白天血压比夜间高20%左右。
由于昼夜血压的动态曲线酷似杓型,所以称为“杓型血压”。
非杓型血压就是白天与晚上的血压差不多,夜间血压无明显下降。
对于夜间血压反而比白天还高的情况,称为反杓型血压;
而白天血压比晚上高出20%的,称为“超杓型血压”。
专家表示,杓型血压是正常的,非杓型血压不佳,反杓型和超杓型血压则更差。
如果想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血压波动,就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龄初产妇孕20周后,要密切监测血压高龄初产、孕妇年龄小于18岁、多胎妊娠(双胞胎就是其中之一)、母亲曾患妊高征、糖脑病、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的女性,具备患妊高征的高危因素,所以在怀孕20周开始就要密切监测血压情况,一旦异常要及时就诊。
专家表示,妊高征的典型症状是怀孕20周后开始出现高血压、水肿和尿蛋白,情况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甚至昏迷和抽搐。
该病伴有全身多脏器损伤,严重威胁母胎生命安全。
根据孕妇高血压出现的时间不同,妊娠高血压疾病有
2)先兆子痫,如果准妈妈在孕20周后出现了高血压症状,并且尿液检测中也发现了尿蛋白,就说明肾功能受到了损害。
这种情况会被诊断为先兆子痫,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妊娠并发慢性高血压,如果准妈妈在怀孕前就患有高血压,或在怀孕20周以前就被诊断为高血压,该孕妇会被判定为妊娠合并高血压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对心血管、肾脏、肝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危害胎儿健康。
为避免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孕妇应进行高血压预测检查,一般在孕后1~2周就要进行一次。
此外,孕妇如果出现水肿、头痛、眼花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男女,测量血压时一般选择右上臂,因为血压标准就是根据右上臂血压制定的。
但如果右侧患瘫痪、血管畸形、大动脉炎、偏瘫以及左侧血压值高于右侧,则建议测量左侧。
在血压测量中,应以数值较高一侧的测量结果为准。
对于初次测量血压的人,可将左右两侧的血压都测一遍,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多次测量后,就知道哪侧血压偏高了,这时只测高侧的血压即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