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太宗这个人

评价宋太宗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最不客气的当属毛泽东。
毛泽东一句“不知兵”,直接让宋太宗戴上了一顶不懂军事的帽子,影响深远。
实际上,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可真不咋滴,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责——“无能”,“小人”、“不择手段”这些贬义词频繁出现。
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一个无能小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点评帝王毛泽东历来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翻阅了大量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
尤其是是《二十四史》,是他最为重视的一部巨著,其重要部分读得很细、很熟、很透。
据曾经给毛泽东选读《二十四史》及《昭明文选》等文史书籍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说:“二十四史”的重要部分,毛泽东起码读了三遍
”毛泽东不仅自己爱读历史,还号召同志们一起多读历史。
他曾强调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又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 1952年,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更好的规划中国未来发展。
毛泽东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四史》,他不仅通读这些历史巨著,而且还繁圈密点,写下了大量自己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评价和批注。
其中评价的历史人物有100多位,他的评价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异于传统,“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的评价。
在这些评价中,毛泽东对帝王的评价无疑最受人
比如,历来被视为昏庸无道、荒淫残暴的纣王,毛泽东给出的评价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再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暴君代表的秦始皇,毛泽东高度肯定道:“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讲的是空话。
” 而对史书中褒大于贬的宋太宗,毛泽东也做出过多次评价,内容不长,却短小精悍,杀伤力很大,侮辱性极强。
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的评价,每一次都没有好词,不是无能,就是小人!而他对宋太宗别开生面的评价引人注目,让人们对宋太宗形成固有的印象 02、宋太宗 宋太宗,原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称帝后则改名赵炅。
网友戏称宋太宗为赵二,宋太祖为赵大,实际宋太宗兄弟排名第三,长兄早夭。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离奇暴毙,宋太宗登基称帝,由此留下一段千古迷案——烛影斧声。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宋太宗驾崩,时年58岁,在位22年。
宋太宗死后,皇太子赵恒继位登基,是为宋真宗。
实际上,宋太宗死后,宋朝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评价,此后元明清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停过。
当然,在宋朝,对宋太宗的评价以盛赞为主,好的重点说,往好了说,浓墨重彩地说,大书特书;
坏的尽量不说,往小了说,一笔带过地说,甚至不说。
宋朝官方史书《宋会要辑稿》称赞宋太宗:“庙号太宗。
恭惟圣灵,诞膺茂典,锡兹纯嘏,俾盛业之无疆;
播厥鸿休,垂永代而不朽!” 另一部巨著《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太宗皇帝》 则称赞道:“人君尚俭,前代稍贤者能之。
太宗之尚俭,其难哉!时天下平定,功业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伪之国,尽为我有;
贡献之物,府无虚月。
加之生民脱去乱世,各居富乐。
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几?
虽尚奢侈,固有余力,亦未掩大德,而过为俭素,所难能也!此无他,正以厚天下之俗,为子孙之法耳。
其长育人才,文武不乏,冯继业自矜守边之功,以为他人难继,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过于继业,当时养材如此之盛!”而
太宗以明继圣,而能广文之声,卒其成功,乃大一统。
于是北自常、碣,南极领表,东际海、岱,西接洮、陇,宋之威德,斯为盛矣。
”基本上来说,全都是歌功颂德之词。
03、身后名到了元朝,蒙古人评价宋太宗就少了一些顾忌,该夸的夸,该批评的也批评,《宋史·太宗本纪》评价道:赞曰: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
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
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 而民不知兵;
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
其故何也?
帝以慈俭为宝,服浣 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
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 功。
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
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
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
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帝之谓乎?
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宋史》既肯定宋太宗的功绩,先表扬一通,给他一个贤君帽子戴戴,而后主要抨击宋太宗改年号,逼死弟弟、侄子,轻视嫂子这些事,对于宋太宗本人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缺陷并没有提及。
到了明朝和清朝历史学家们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除了《宋史》这些批评之外,明朝历史学家王夫之对宋太宗屡易宰相,提出尖锐的批评——“立法愈密,奸佞之术愈巧。
太宗颠倒其大臣之权术,又奚能取必于闇主?
徒以掣体国之才臣,使不能毕效其所长。
呜呼!是不可为永鉴也欤!” 而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对宋太宗驭将之术提出更严厉的批评: “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王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
乃太宗、真宗以后,遂相沿为固然,不复有驭将纪律。
如太宗雍熙四年,刘廷让与契丹战于君子馆,廷让先约李继隆为援,及战,而继隆不发一兵,退保乐寿,致廷让一军尽没,廷让仅以数骑脱归。
是继隆之罪,必宜以军法从事,而太宗反下诏自悔,而释继隆不问。
” 整体上说,古代对宋太宗的评价还是褒大于贬的,对他的批评主要是权术和军事方面03、太宗不知兵终于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对宋太宗可不太客气了。
首先,毛泽东重点评价了宋太宗在位22年最大的军事行动,两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对辽国发动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一次出兵作战,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险些收复幽州,但由于宋太宗指挥失误,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全线溃退,死者万余人,宋太宗本人乘驴车弃军逃跑,留下一个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的美丽传奇。
第二次北伐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主幼国疑之机,发动三路大军,再次北伐辽国。
结果第一路,米信率领的西北路军在新城会战失利;
第二路,曹彬率领东路军在岐沟关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结果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被俘绝食殉国。
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毛泽东可是不世出的军事家,宋军此战存在的缺陷,宋太宗拙劣的指挥,毛泽东自然是一眼洞穿。
毛泽东在评价这两次北伐时,没有从史学家的角度分析,而是以军事家的身份,对宋辽双方战术特别是辽国战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
尤其是辽军在两次战争中都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而宋军却“尔后屡败……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评价)。
毛泽东可谓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的行家里手,因此他对辽军采用此战术表示肯定,对宋军的失败表示惋惜。
重点来了,毛泽东把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
于是,他在看完两次战争后,给宋太宗的评价是——“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一句话,宋太宗从此成为“不知兵”皇帝的代表人物。
但毛泽东什么人,古往今来比他强的军事家,没有几个。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说宋太宗“不知兵”,宋太宗不服也得憋着!04、太宗无能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对宋太宗那令人发指的军事低劣水平深恶痛绝,因此,当他看到《宋史》评价宋太宗时,他给出更为辛辣的讽刺。
《宋史》对宋太宗的赞,有这么一句“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 毛泽东毫不客气的批注道:“但无能”。
毛泽东意思是说,宋太宗就是一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
《宋史》赞中这句“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毛泽东则在“炳焕史牒”后面批注道:“幽州之败”。
毛泽东这话可就有意思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宋太宗,你确实永载史册了,幽州之败,高粱河车神的名声可不是永载史册了嘛。
而在《宋史》赞中这句“至于欲 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
是以青、 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
”毛泽东直接毫不留情的批注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在毛泽东看来,《宋史》对宋太宗的称赞是十分虚伪的(他认可宋太宗弑君杀兄继位的说法)。
毛泽东丝毫不掩饰对宋太宗的蔑视嘲讽之意。
05、小人之心《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
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
”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
”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
”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
这个记载指的是宋太宗立宋真宗为太子后,开封百姓欢呼悦雀,夸宋真宗是“少年天子”。
一般来说,正常人看到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
可宋太宗听到这话后,就很不高兴了,他想到的是,大家都说太子好,置我于何地。
宋太宗此言虽说是出自帝王对权力的本能反应,但心胸着实太狭小了些。
因此,毛泽东看到这个记载后,不屑之意,勃然而出,愤然提笔,直截了当批注道:“赵匡义小人之言!”综上所述,毛泽东评价宋太宗的用语,分别是——“宋人终不省”、“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但无能”、“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人之言”。
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可以说,在毛泽东看来,宋太宗就是对内不择手段、虚伪奸诈,对外不懂军事、无能至极的心胸狭窄的小人。
结语、 毛泽东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有数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成就所达到的高度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这一高度使得他的事业、思想、看法,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向来对一些庸碌无为的帝王不假颜色,他对汉文帝、汉景帝都没什么好话,认为“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
至于宋太宗,他更是瞧不起,毛泽东是以一个领袖和军事家的角度去评价另一个领袖宋太宗。
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和古今学者都不一样。
且不说毛泽东的话是否有失偏颇,但他确实言之有物。
靓坤同志曾说,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毛泽东的评价虽然很不客气,但是宋太宗不服不行。
技不如人,只能甘拜下风。

参考: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五代教训,没有制定传位儿子的计划,而是一心一意培养弟弟赵光义。
准备来个兄终弟及。
当然,赵匡胤也没那么伟大。
自己打的江山,怎么可能便宜弟弟呢?
所以他的计划,实际上是先传兄弟,再让弟弟传回给自己儿子。
大致的传位顺序是这样的:赵匡胤→三弟赵光义→四弟赵廷美→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
但到975年,灭南唐后,天下太平,赵匡胤感觉不用让弟弟过渡,直接传儿子,貌似皇位也能稳固。
便又后悔了。
又想培养儿子赵德昭为接班人。
然而天不假年,976年赵匡胤突然去世。
传位儿子的计划戛然而止。
皇帝去世,后宫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赵德芳的养母宋皇后得到消息后,找来内侍都知王继恩,让他去请赵德芳,立即马上进宫继位。
但不想,王继恩野心很大,出宫后,一路小跑到赵光义家里,投靠了赵光义。
于是最后赵光义截胡赵德芳,抢到了皇位。
赵光义继位后,很清楚皇位是抢来了,知道肯定有人不服自己。
也知道自己得能力不如大哥赵匡胤,对朝堂内外的控制力不强。
所以他当即拍板,灭了北汉!想要靠灭北汉之功,增强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说干就干。
977年给赵匡胤服了一年丧后。
转到978年,赵光义就下令修造兵器以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为攻打北汉做准备。
979年正月,宋灭北汉之战打响。
这一战,非常顺利。
赵光义指挥多路宋军只用四个月就把北汉灭了,实现了赵匡胤多年以来未完成的夙愿。
大宋境内大小官员与百姓纷纷欢欣鼓舞,群臣自然也是向赵光义送上马屁无数。
面对群臣献上的马屁,赵光义心态飘了。
自继位以来,两年多了,他一直都活在赵匡胤的阴影下,担心别人在后背嚼舌根子,说他配不上皇位。
现在好了,灭了北汉,他已证明了自己。
于是乎,他的心态就飘了。
觉得自己还可以趁热打铁,收复幽云十六州,彻底稳固执政合法性。
赵光义头脑发热,大臣们还是清醒的。
当赵光义向大家表达了自己伐辽加收复幽云的想法后,群臣纷纷劝诫:刚打下北汉,士兵损失挺大,也没赏,现在和辽国开仗,粮草、兵力、士气都不行啊!但赵光义不管,他就是要打。
并且表示自己要全国动员!把东京、河北的兵源、战略储备仓库都送到前线找契丹人玩命。
大伙拗不过他,只好顺从。
于是在这种氛围下,979年五月,刚刚在太原城下激战的宋军,又千里奔袭到河北,对幽云十六州展开了疯狂攻势。
此一役,便是“高粱河之战”。
这一战,宋军败得太惨了。
赵光义始终觉得自己很稳,契丹小丑不足挂齿。
直到被辽军射中大腿后,他才发现自己才是小丑。
此前灭北汉刚刚积攒得一点声望,被自己败得一干二净。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当他逃出战场,众将领找不到他后,竟然产生了于阵前拥立赵匡胤次子赵德昭为帝,并把战败责任全甩锅给赵光义的想法。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赵光义最恨别人提自己德不配位,该让位给赵匡胤的儿子。
所以当赵光义安全回到开封后,对所有人都是火冒三丈。
他先是高调的处分了在这次高粱河之战中,犯下错误的几个将领。
然后又大大申斥了一番文武百官们。
最后,成功把锅全甩了出去,丝毫不提此战实际上是他一意孤行发动的。
赵德昭觉得赵光义有点过分,就说陛下有点过分了,大家就算没功劳,也有苦劳。
您怎么可以这么说大家呢?
赵光义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训斥赵德昭这个潜在威胁,见赵德昭主动出来送死,他就非常刻薄的说:呵呵,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他们吧。
他们不是拥戴你做皇帝吗?
赵德昭明白赵光义的潜台词,也知道叔叔视自己为威胁。
下朝回家后,他就自杀了。
赵光义闻讯后,大惊失色,跑到赵德昭灵前失声痛哭:侄子,你怎么这么傻啊!说你几句就寻短见?
赵德昭死后不久,他年仅二十三岁的弟弟赵德芳也莫名其妙去世。
赵光义事后,又是一番痛哭流涕。
赵德芳因何而死,不知道。
当时的大臣也都不敢问,均沉默不语。
因为大家知道,还有一个赵廷美。
皇帝不除掉他四弟,这事还远没结束。
果然,继979年赵德昭自杀,981年赵德芳暴毙之后,赵廷美在982年也倒台。
他先是被赵光义逐出开封,紧接着又被赵光义下令软禁在房州。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接连三个威胁都不在了,赵光义很高兴。
皇位稳了!但不久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什么呢?
定难军,也就是党项人造反了。
982年,趁党项内斗之际,赵光义下令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的大小亲戚全部“接”到开封圈养了起来(西夏立国之前,党项人的首领一直半独立于中原王朝,受中原政权册封,世袭定难军节度使一职)。
并派大军接管了党项人的地盘。
宋朝缺马,党项人的地盘产军马。
赵光义对定难军早就垂涎三尺了。
旨意下达后,当时大部分党项高层都服从了命令,只有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跑了。
后来李继迁拉起了一支队伍,跑到沙漠里与宋军打起了游击战。
听说了这事后,赵光义起初不屑一顾。
但后来李继迁的人马越来越多,屡挫宋军,赵光义急眼了,便派名将李继隆(只是名字与李继迁相似,李继隆是汉人)讨伐。
名将就是名将。
李继隆一出马,李继迁被打得抱头鼠窜。
此后,李继迁屡战屡败,所部损失很大。
眼瞅着事业就要中道奔殂了。
但估计是赵光义觉得党项人不过如此,折腾不起水花。
又想起了七年前的一箭之仇。
便放了李继迁一马,调集全国兵力,也包括围剿李继迁的兵力,北伐辽国去了。
此一役,便是“雍熙北伐”。
这次北伐,宋军又是惨败。
曹彬率领的中路主力宋军死伤无数;
西线宋军副将是杨业被辽军俘虏,绝食三日而死。
事后,赵光义再次甩锅。
他认为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曹彬没按照自己的指示行事,导致自己天才的战略意
于是曹彬就背了锅。
事后,为了避免将领不按自己意
运筹于朝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
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他不管。
反正他在千里之外对着地
不听话的,擅自做调整,打赢了也不赏,打输了双倍惩罚。
听话的,打输了不罚,打赢了双倍奖励。
为防将领不听命令,每次出征,赵光义都要派监军。
在职权方面,监军的权力要远大于统兵将领。
将领们打仗,既要想着怎么对付敌人,还要与监军斗智斗勇。
这算个什么事嘛?
与宋廷内部扯皮不断不同的是,当时辽国上下的心情可谓是好到不行。
又打赢了,看来宋朝不过如此嘛。
于是,辽国便开始着手反击宋朝,屡次进犯宋朝边境。
同时还接受了李继迁的依附申请,扶持李继迁在西北牵制宋朝一部分兵力。
有了辽国的支持,李继迁就此鸟枪换炮。
成功在西北打下一块地盘,将党项变成了大宋西北的一块牛皮癣,直接影响了此后宋朝的百年国运。
赵光义本想吃掉碗里的,再吃锅里的。
结果他是锅里的没吃到,碗里的也没吃到。
由于连番的政策失误,赵光义意识到,自己在武功方面永远都无法再与自己哥哥赵匡胤相提并论。
于是他就转变方向,开始在文治方面发力。
北宋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建设活动就此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具体怎么做呢?
简单点说,就是进一步重文抑武,在赵匡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文官的地位,增加文官的编制。
如果说赵匡胤鉴于五代之乱,而实行“崇文抑武”策略,防止骄兵悍将动辄搞事,属于是正常操作。
那赵光义在此基础上继续压制武将地位,把“崇文抑武”变成“重文轻武”,就属于矫枉过正行为了。
因此,我们今天对宋朝积贫积弱、冗官冗员、重文轻武的印象,实际上始从于赵光义时代。
赵匡胤活着时,北宋还没这些问题。
文官也不敢在公开场合歧视武将。
总的来说。
在赵光义的思路指导下,北宋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础政治架构。
在这个框架下,北宋冒出了一堆问题。
导致后来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改革。
当然,赵光义的文治对统治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北宋不存在武将造反,文官专权以及宦官干政的问题。
统治根基稳得一批,宋朝是历代唯一活过了300年的封建政权。
稳固了统治后,赵光义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
便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
他原本拟定的继承人是大儿子赵元佐。
但由于赵元佐与赵廷美关系很好,为了赵廷美还与赵光义翻脸,后来失势,疯了。
于是赵光义便提拔二儿子赵元佑,准备让他做继承人。
但赵元佑得势没几年,却暴毙而死!于是继承人选又落到了赵光义三儿子赵元侃头上。
994年,赵光义封赵元侃为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
后来又正式封赵元侃为太子,并改名为赵恒。
(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听说继承人正式拟定,大臣们全部激动的热泪盈眶——自唐末以来,已经差不多一百年没有正经册立过太子了,现在我大宋终于又回到正轨上了!于是大家交口称赞,说哎呀,这可真是太平天下,社稷之主啊!结果因为这事,赵光义又不爽了。
为什么不爽呢?
因为大家的心,都被太子勾走了,纷纷拍赵恒马屁,提前布局,把赵光义这个还活着的皇帝冷落了。
赵光义为此大怒,说: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帝吗?
这才册立太子,你们就不把寡人放在眼里了,再过两年,你们不得翻天?
幸亏当时胆大心细的寇准说:太子是陛下您选出来,把天下交给他,那是万世之福啊!再加上后宫嫔妃也都出来说好话,且太子赵恒本身也相当低调。
赵光义才平息了怒火,慢慢看开了。
他从976年继位,到如今,二十余年,权力是个什么玩意,他也看开了。
不过如此。
自己总归是要死的。
所以在人生最后的两年时光里,赵光义基本上就不管什么事了。
唯二做的两件事,一是大动干戈得打了一次李继迁,结果宋军粮道被李继迁截断,军粮被洗劫一空,宋军再次大败而回;
二是换了宰相,把原来干得很好的吕蒙正,换成了吕端。
赵光义之所以要干这两件事,主要是想给太子赵桓铺路。
他不想给太子留后患。
军事上的部署,他失败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结果在李继迁的问题上,宋真宗处理得比赵光义还要稀烂)。
政治上的部署,他成功了。
赵光义认为,吕蒙正虽然为人厚道,且有宰相肚量,但他不合适做托孤大臣,他与已经疯掉的赵元佑关系很好,极有可能被支持赵元佑的官员利用,在自己驾崩后搞事。
而吕端属于火线提拔,为了保住地位,他一定会拼死确保太子赵恒顺利登基。
事实证明,赵光义这次猜对了。
997年,赵光义病危。
当初给赵光义通风报信的王继恩与赵光义的皇后联合,又想搞事,想立赵元佐为帝。
幸亏吕端及时察觉,先派人抓了王继恩,又及时通知太子赵桓登基。
赵光义的生前意志才得以落实到位。
(王继恩后来被流放而死)回看赵光义在位23年的作为,可以发现他是个有志向的人,但就是能力不行。
所谓“才不配志时,志向有多大,祸就有多大”,说的就是赵光义这种人。
没条件打辽国,他硬要打。
结果赵匡胤留下的精兵干将,被他败了个精光。
没条件吞并党项,他硬要吞并。
事件既然做了就好歹做到底嘛。
然而他却半途而废,又跑去打辽国,导致党项死灰复燃。
结果西夏成功脱宋独立,后来北宋一大半军费都用在了对付西夏上。
可以说,西夏这一隐患的产生与赵光义有分不开的干系。
对外不行,威望大跌。
只能加大对内的控制力度。
为此,赵光义进一步轮换边将,开启了纵容监军干涉主将指挥、预授阵
这些莫名其妙的操作,无疑加剧了宋朝边事的虚弱和军事上的疲软。
幸亏他在文治方面的作为是及格的,且有一定的反思能力(能及时刹车止损。
再加上赵匡胤给他打下了的基础良好,他才顺利把皇位传给儿子。
安稳的过完了一生。
如不然,宋朝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隋朝。
他会不会是第二个隋炀帝。
其实很难说。

参考:
毛泽东一生读史,尽悟唐宋风流。
句句加点,临终不辍。
死后被谥为太宗的人,一般都有极高的评价。
如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等。
而宋太宗赵光义却是个另类。
根本的原因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志大才疏、寡廉鲜耻而又心胸狭窄,也就是俗说的德不配位。
读了《唐史》和《宋史》之后,毛泽东在自己的诗作《沁园春·雪》里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宋太宗帝位纷争烛影斧声。
又作“斧声烛影”。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密议。
席间,有人遥见烛影里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
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宋史》金匮之盟。
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盟约。
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
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两个典故,一个是两者因皇权发生争执,一个是留下皇位归属权合法的证明。
前后矛盾,疑云重重,因此史家围绕宋室皇权问题争论不休。
争论如下:1.既然是帝位由弟光义继承,为何二人又发生争执?
2.既然决定由弟光义继位,为何不由本人立嘱,而是由太宗太后立盟,证明权属合法?
3.为什么太宗太后不按后制安葬?
4.兄皇位已经让出,为何叔父又将侄儿全部逼贬致死?
二、宋太宗德行的定论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史学历来通过“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推断太宗是经过预谋,弑兄夺位的。
《宋史》一书,因时间仓促,元人多为照搬,对帝王多为谀词,仍能露出蛛丝马迹。
如《太宗本纪》:“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所说涪陵县公是其弟廷美,武功王是太祖子德芳、德昭。
这些人都被赵光义逼贬而死,以除去他们对皇位的威胁。
宋后则是太祖皇后,在太祖崩后,因继位问题和他争吵,故在其死后不按后礼发丧。
改元在历朝历代都是老皇帝死后的第二年,而宋太祖死于开宝九年,距岁末只有8天,太宗便迫不及待地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所以,毛泽东在读到改元这段历史后批说:“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可谓一针见血。
当众强幸,无耻之尤南唐亡灭,小周后随李煜被解开封。
赵光义不仅品质有问题,性取向更有问题。
她每次入宫,都须赤裸后被5个宫人抬侍,供太宗当众强幸,并由画工现场作画。
太宗高大黑胖,小周后纤弱娇小,故这种流氓行为,对她精神上、肉体上都是极大的痛楚。
她每次回家后对李后主破口大骂,后主也只能每日以泪洗面。
这也是后主写《虞美人》词发泄怨愤被太宗毒死的原因之一。
宋代画工韩熙载的《煕强幸小周后
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中有详细描写。
冯海粟学士题画诗云:“江南賸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吹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他甚至认为靖康亡国乃是报应。
这画一直到明代仍见流传,记于明沈德符的《野获篇》,至今可见摹本。
亡国之后妃被辱事,本不鲜见,但太宗在大庭广众之下,行春宫秘戏之事,说他是无耻之尤,似不为过罢!三、宋太宗才能的质疑志大才疏,昧不知兵除契丹及其卵翼下的北汉外,太祖在世已基本完成国中一统,结束五代十国的局面。
太宗一灭北汉,便匆匆忙忙收复被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但两次北伐,均在他亲自指挥或亲自布置的对阵
979年,未经休整,就急命全军从北汉战场转而向东攻击辽国,试
结果宋军在高梁河之战被辽军击败,损失惨重。
986年,宋太宗趁辽国新君初立,再派三路大军北伐,试
不仅未总结前次失败教训,反加上个“将从中御”。
所以,又是东路曹彬,初胜几州,但屯兵坚城幽州之下,粮草不济,无奈退兵。
在歧沟关遇伏大败。
西线潘美、杨业,也是寰州得而复失,杨业被俘,绝食而死。
共损兵30万人,辎重无数。
至此,已经把周世宗、宋太祖两代积攒的精锐丧失殆尽,打破了宋辽均势,终宋之世再不敢言兵。
毛泽东在研究两次战役后批云:“宋太宗不知兵,非契丹对手”,“尔后屡败,契丹均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宋人终不省。
”就是说他昏,不善总结;
昧,屡犯同样的错误。
《宋史》在太宗本纪赞云:“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毛泽东补充批道:“但无能。
”钱穆则说是“才弱”,即是志大才疏。
这一点宋太宗和当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有一拼。
续立家法启积弱之源宋代所谓“家法”,主要是养兵、养官和将从中御。
内容有三:1.募兵制。
募集流民、灾民当兵,免他们造反。
2.开科取士。
广开科举和荫补,使官员、贵族子弟甚至门客,都可以几代吃皇粮。
3.将从中御。
将帅无作战自主权,一切计划由中央定。
除养兵外,后二者均始自太宗。
开封无险可守,太祖晚年曾想迁都洛阳以省兵,遭太宗(时为晋王)反对而作罢。
太祖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可以说,三项弊政,始作俑者都是太宗。
其结果是冗兵、冗官,兵多而无战斗力。
宋代之积弱,为历代之最。
开科取士加剧冗官978年,太宗开设三科,科考取士,取500余人。
时京官才300多人。
他在位20多年中,使官员达9000人,冗吏19万人。
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降低了功效。
数倍于此前的唐,而唐以来的武科却一直未开。
劲敌(契丹)当前,却不思培养武备人才。
“不知兵”,偏偏要“将从中御”,以致其后屡败。
实际上仍是“家法”的具体实施,启有宋一代积弱之源。
四、宋太宗与宋太祖的比较兄弟二人多有相似。
如重视人才、吏治和反腐 、纳谏。
不过,差距也很大。
一、两人的军事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属于武将出身,所以做人做事,经常就是暴烈的武将脾气。
但在国防上,又是武将的专业水平。
虽然北宋的禁军制度由他创立,在北宋史上多有诟病。
甚至还有人把宋“文弱”的责任也扣在他身上。
但在赵匡胤在位时,北宋的军事实力恰恰非常强大。
他的精兵路线,锤炼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给弟太宗留了好家底。
比起宋太祖的专业指挥,宋太宗赵光义却发明了阵
高粱河与雍熙北伐,都是这么战败的。
二、两人用人理政的差距。
对于人才,赵匡胤建立了完备的官员审查选拔制度,以至于元人编《宋史》,还羡慕赵匡胤时代官场的廉洁风气。
赵光义则属于好大喜功的类型,尤其是看人方面眼光比赵匡胤差太多。
如赵光义曾经力推蜀地“清官”齐元振,动辄就表彰嘉奖。
岂料,在齐元振压榨下活不下去的百姓,终于起来造反,酿出了轰轰烈烈的蜀地农民大起义。
相比于赵匡胤的精兵简政,赵光义时代的官僚机构则急剧膨胀。
这个趋势在他之后越演越烈,终于给北宋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赵光义比起哥哥来确实短视太多,水平相差太多。
毛泽东综合唐太宗和他们二人的功过得失,对李世民、赵匡胤的功绩给予了“稍逊风骚”的评价,继续写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说明,在毛泽东眼里,宋太宗只不过是一介过眼云烟的人物。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宋史》《续资治通鉴》《中国艺术史》
参考:
北宋第二代皇帝,怎么说呢,就想一辈子超过自己哥哥,可惜啊,他一辈也没有超过,还差点把哥哥的家底消耗殆尽。
赵光义得位不正这是肯定的,所以登记当年号,秘。
拼命宣传自己在陈桥兵变的作用,而实际上陈桥兵变他屁用没有。
正因为如此,他才各个方面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实际上他真不如自己的哥哥。
而且面慈心狠。
外宽内忌,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赐死自己的弟弟,逼死自己的大哥的儿子。
其丑恶的嘴脸就连自己的儿子都看不下去,只好装疯。
嫉妒自己的儿子比自己受

由于赵光义登基时候已经中年,处理政务大体不错,能够正确处理比较复杂的事情,大体上还是不错的,最终由于腿伤而死,可以说
总体良好吧。

参考: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心胸狭隘的无耻小人。
这主要体现在
一、杀兄篡位。
做为哥哥,赵匡胤对三弟赵光义和四弟赵光美很是照顾。
在陈桥驿兵变,当上皇帝后,提拔赵光义当上了开封府尹。
后来又罢免了丞相赵普,封赵光义为晋王。
赵光义受到如此恩宠,却仍然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偷偷在府中豢养死士,暗自结交朝臣,私自招募幕僚。
赵匡胤对于三弟的举动早就有所察觉,于是提议迁都洛阳,想要一举把赵光美的势力摧毁在迁都的过程中,赵光美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于是勾结朝臣大力阻挠,赵匡胤只得作罢。
迁都事件过后,赵光美已经急不可耐了,甚至说是狗急跳墙。
于是“烛影斧声”的故事发生了。
由于赵光义一连四次对《宋史》的修改,这个故事已经成了千古悬案。
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里记载,在开宝九年10月20日的前一夜,赵光美在深更半夜召见了御医程徳玄,并且把程徳玄带入了赵匡胤的寝宫里。
而程徳玄是用毒高手,尤其专长“牵机药”。

随后就去睡了觉,鼾声如雷,在四更时分,赵匡胤暴毙,皮肤光鲜,洁净如霜。
符合中毒症状。
为什么要带程徳玄进入?
原因很简单,皇帝用膳,检验流程非常严格,不可能提前下毒,只能是现场办公。
再看西蜀后主孟旭是被赵光义毒死的,978年的南唐后主李煜被赐酒后身亡,可见赵光义有前科,也有用毒的习惯。
赵匡胤驾崩后,皇后立马让太监王继恩去赵德昭进宫,而王继恩竟然跑到了晋王府把赵光义叫了过来。
区区一位太监竟然假传圣旨,谁给他的这个胆量?
根据
假如真的有金匮之盟,为何不当场拿出,又为何等到二十年后,由丞相赵普拿出来?
就是赵普拿出的遗照也未必是真的。
因为很长时间以来,赵普和赵光义是敌对的两大势力。
在赵普拿出遗诏后的第二天,赵普竟然官复原职,又成了宰相,二人从此摈弃前嫌,亲密无间了。
这其中的猫腻,不能不让人深思。
二,再看赵光义继位之后,做了哪些事。
赵光义一直想在文治武功上面超过他哥哥,于是御驾亲征,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大败而归,回来后对赵德昭大发雷霆,说他有当皇帝之心,赵德昭羞愧难当,自杀了。
两年后,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暴毙而亡。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先是借谋反之名把赵光美流放,又借泄密之罪把赵光美从宗室里除名,改为养子,致使赵光美在流放途中抑郁而终。
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自己死后要把皇位传给赵光美,赵光美再传给赵德昭。
而赵光义用行动否定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赵光义在极力掩盖什么?
!三、赵光义的无耻之举。
在赵匡胤攻灭南唐之后,把李煜和小周后掳到了开封,没有动小周后一根头发。
而赵光义继位后,在978年的元宵节,传令小周后进宫伺候,自此多次强行临幸小周后,甚至还令画师当场画出
回去后,对李煜大发脾气,李煜悲痛之余,写了一首《虞美人》。
赵光义看到之后,大怒,你还想着你的故国?
一杯毒酒下肚,李煜死了。
李煜死后,小周后没有了最后的支柱,于是自尽而死。

参考:
当初,毛泽东对宋太宗有三句评价,句句都很到位:其一曰: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宋太宗在世期间正是北宋兵强马壮、粮草丰足的时期,若是宋太祖在世,是有希望一统天下的。
可是,宋太宗不懂军事,却偏偏要瞎指挥。
契丹军队对付宋军的作战方案,从整体来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即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每次宋军北伐,都是前期大胜,后期大败。
其实并非是宋朝将领不知道深入敌境的弊端,实在是宋太宗太想超过自己的哥哥了。
于是每有小胜,就大喜若狂下令无比追击,扩大战果。
宋太宗的瞎指挥,是宋军屡败的关键原因。
其二曰: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这里是批评宋太宗在继位问题上有争议。
世人说流传宋太祖是被宋太宗害死的,并有烛影斧声的故事流传。
对此,不少史家都认为宋太宗确实有重大嫌疑。
这继位不正直接影响到宋太宗的地位稳固问题。
正是因为得位不正,因此,宋太宗拼命想通过北伐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可偏偏军事他白痴,每次都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其三:赵匡义小人之言。
毛泽东这句话是批评宋太宗在对待继承人问题上,不能一颗公心。
当时,宋太宗的三皇子赵元侃被册立为太子。
京城百姓听闻,无不欢呼雀跃,以为遇上明主。
消息传入皇宫,宋太宗大怒。
寇准入宫时,宋太宗愤愤然说:“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这宋太宗竟然对自己儿子生出了嫉恨之心。
那作为举荐太子得最主要大臣寇准,急忙劝道,人心属太子,乃是社稷之福。
然后又好一番劝说。
宋太宗的怒气还是难以消解,和寇准喝酒喝得大醉。
当然,宋太宗除了在军事上很白痴,继位有污点,传位有私心外,其他地方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比如文化上,科举制度上,用人上,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参考:
因为有了宋太祖赵匡胤如日中天的威名,致使接其位、续其政、有开创之功的宋太宗赵光义的名气大打折扣。
赵光义(939-997),本名赵匡义,后避兄讳改为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赵匡胤真正举大事的时候,是在公元960年前后,当时,赵匡胤30多岁,赵光义小赵匡胤12岁,他当时也有20多岁,正是意气风发、如出山猛虎的年纪,也正是风风火火、天不怕地不怕、敢于任事的年纪。
所以,在赵匡胤成大事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赵光义的功劳,也就是说,赵匡胤后来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与这位亲弟弟的拼死保护和竭力襄助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陈桥变兵的策划,就是赵光义同赵普还有一班谋士在一起密谋的结果。
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是赵光义与那“义社十兄弟”一起导演并亲自出演的结果。
960年正月初三,谎称契丹入侵而率军北上的赵匡胤到达陈桥驿站,当晚,有的说如今的皇上——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年幼无知,我们出征即使死了,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还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天子,于是,黄袍加到了赵匡胤的身上。
同时,赵光义与赵普、王彦升、李处耘、李汉超等人商定,大军次日返回京城,夺取京城。
在这一过程中,除赵匡胤外,赵光义同样发挥了核心作用。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一些节度使不服,举兵反叛,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公开反宋。
在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中,赵光义都是居中指挥,积极调度,果断决策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于宋初的统一战争,我们都知道“太祖雪夜访赵普”这个典故,大多以为征服诸侯、收复他国的决策都是赵普的功劳,其实,“太祖雪夜访赵普”一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他就时当时已封晋王的赵光义,《宋史赵普传》载:“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因与普计下太原……”可见,赵光义还是宋初统一的核心决策者。
不单这件事,赵匡胤建国、稳定过程中的所有大事,赵光义都是核心决策者和积极落实者,他的功劳比任何一个谋士、任何一个武将都大。
赵光义还是一个非常有文艺范的皇帝。
赵光义写诗作文,不像后来的乾隆皇帝要人代笔,他除制诏之类的官方文书之外,凡诗词歌赋、书法字画,都是自己操刀,他去世后,宋真宗安排人给他编文集,单是大中祥符五年一次编的《太宗御制文集及御书法帖》就有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
《全宋诗》辑录他的诗十八卷,总量达500多首。
经过五代战乱,人们渴望休养生息。
于是,赵光义顺时应势地制定推行了扬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扩大科举、重用文人。
而他后面的继任者,都是他的亲子亲孙,他们将“与文人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一以贯之,最终形成了宋朝文化的空前繁荣。
倘若没有“斧声烛影”之类谣言的到处传播,赵光义完全会以一种高大上的帝王姿态,傲然屹立在历史的山峰之上的。

参考:

宋太宗,赵光义,后更名为赵炅。
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
对于赵光义其人,鄙人窃以为,他是实实在在的阴谋家,合格的政治家;
其为人,多少有些卑劣。
政治智慧很高,但是在军事上确实低能儿,基本上是一窍不通,不及他哥赵匡胤之万一。
总而言之,就是志大才疏,好高骛远。

参考: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很无耻的人:他欺侮嫂嫂,对侄儿下手,霸占小周后。
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即宋太宗,第一个皇帝是赵匡胤即宋太祖。
赵匡胤的皇权虽说来得不是很光彩,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还可以。
但是对宋太宗的评价普遍较低,除了“烛光斧影”的谜团,还在于他做了很多无耻的事情。
第一件事便是欺侮嫂嫂。
按说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赵德芳理应继承大统。
赵匡胤皇后让手下去请儿子入宫,可是太监却直接去了赵光义那里。
于是赵光义在侄子赵德芳之前先行到达皇宫,并且随身带着武官。
皇后见小叔子这般架势,主动服软,赵光义就这样坐上了皇帝宝座。
可是赵光义登基之后,即刻将皇嫂搬到了妃嫔所居的西宫。
按理来说,皇嫂作为皇后,是不能住在西宫的,可是此时的皇嫂早已经没有了反对的资本,只能听从命令。
更让当时朝臣气愤的是,皇嫂死后,赵光义不仅不对皇嫂发丧,还拒绝让臣子吊孝,自己也不穿孝服,有违令者甚至被斩首。
第二件事是对侄子下手。
“欲抑先扬”是赵光义对待侄子的手段。
赵光义的皇位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他又怎么可能会放心赵匡胤的儿子在世。
但是赵光义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削去侄子赵德芳和赵德昭的爵位,反而还对其升职,这大概也是考虑到自己刚登基,需要平息舆论吧。
但是在对外战争中,宋太宗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役,朝中大臣一度以为宋太宗战死,于是便想重新立赵匡胤的儿子当皇帝。
可是没想到赵光义又活着回来了,这事就闹大了。
赵光义本来就对这两个侄子不放心,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对侄儿施加压力,后来赵匡胤两个最有威望的儿子一个自杀,一个莫名其妙地死去。
第三件事是霸占小周后。
小周后是南唐皇帝李煜的皇后,生得面容俏丽,又会舞文弄墨,非常得李煜欢心。
李煜这个昏君便整日和小周后厮混,全然把南唐江山抛之脑后。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派兵攻打李煜,灭了南唐,李煜两口子也成了俘虏。
宋太祖命令李煜和小周后等皇族从南唐步行至开封,并被囚禁。
赵匡胤在位时虽然对李煜有所羞辱,但还是有一点底线。
可是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他直接霸占了小周后,经常把小周后叫到皇宫,强行临幸,然后再放回李煜身旁,李煜的心情可想而知。
后来李煜被赵光义毒死,小周后也很快抑郁而终。
皇族之中争权夺利已是常态,为了皇权可以不择手段,只因为九五之尊的诱惑实在太大。
但即使是皇帝,也应有一些最基本的底线,像宋太宗赵光义这种无耻的皇帝,也算是不多见了吧?
各位看官,您是怎么看待宋太宗赵光义的呢?

参考文献:《宋史》
参考:
宋太宗赵光义文治武功皆有可观,为什么人们对他评价甚低?
宋太祖赵匡胤死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兄终弟及,成为宋朝第二个皇帝,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在位21年,文治武功皆有可观。
先说文治。
赵光义即位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确立文官政治,凡此种种,皆可圈可点。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也就是登基次年,赵光义就下诏编纂《太平御览》。
全书历6年始成,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包罗古今万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后世有“类书之冠”的美誉。
书成之后,赵光义不管政务多繁忙,坚持每天看三卷,一年后读完,留下“开卷有益”的佳话。
同时编纂成书的文化瑰宝还有《太平广记》,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说故事,就因为《太平广记》才在后世保存了下来。
再说武功。
《宋史》称:(赵光义)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其兄长的统一事业,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率军亲征,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在形式上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九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然而,赵光义虽有
一是赵光义在处理帝位传承的问题上,举措失当,难免受到后人讥评。
这里首先应该澄清,赵光义即位或虽未必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是谋害哥哥赵匡胤得来的。
近代以来学界研究指出,宋太祖并非死于暗杀,而是自己猝死,与宋太宗无关。
也有学者认为,一些史料记载,宋太祖死时,赵光义当时并不在寝殿,根本不可能“弑兄”。
而且杜太后嘱咐赵匡胤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约”或确实存在,赵光义登基有相当的合法性。
但赵光义登基后,的确使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先后逼死了太祖之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弟弟赵廷美,使其抑郁而死。
种种作法,连其长子赵元佐都看不过去,乃至为之发疯。
二是赵光义在军事上虎头蛇尾,北伐燕云时,在高粱河畔大败,赵光义本人也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导致北伐受挫。
毛泽东说他:“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当然,宋太宗赵光义在后世的形象也不乏正面的例子。
淳化四年(993)二月,天寒下大雪,赵光义特下诏赐给京城年事已高者御寒衣物,并派遣中使赐给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
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来源。

参考:
一代明君!不亚于李世民。
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
了解宋史的人都知道,此评价毫不为过。
他治理国家,任用贤能。
吕蒙正,寇准就是在他执政是为相。
选的继承人也十分合格。
他还是历史上被黑最惨的一个。
弑兄无实据,说遗命出来晚的是清宫剧看多了。
临幸小周后傻子都知道假的,以当时的道德准则,宋太宗的名声,让人画出来。
那的多脑残能想出来啊!只不过是文人为李煜鸣不平所栽赃而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