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古塔

作为湖北人,我见过我们省的三大名塔。
先说武汉洪山宝塔。
它始建1280年,是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所建,又名灵济塔,1485年,塔建寺改名为宝通塔,后因坐落洪山,后人又称洪山宝塔。
洪山宝塔七层八面,为砖石仿木结构,通高44米,基宽37、3米,顶宽4、3米,沿塔基圆门内石阶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有“数峰天外塔\"之答。
登塔远眺,两山对峙,二水分流,三镇英姿尽收眼底,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说襄阳多宝佛塔。
在我国多佛塔只有七座,而造型美观的只有北京的一座和襄阳的这座,而五塔立于一个塔座,又唯襄阳的多宝佛塔所独具,可见其珍贵。
襄阳是一座拥有28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多宝塔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建于明弘治七年至九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说荆州万寿塔。
万寿塔在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大桥边,它矗立于万里长江第一矶荆江大堤的观音矶头上,系明朝第七代辽王朱宪火(节)藩封荆州时,于嘉靖二十七年遵嫡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
万寿塔,寓意风调雨顺,万寿天疆,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为楼阁式塔,下设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巜金刚经》,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万寿宝塔与中国众多宝塔相比,特色独具的是:塔身深陷大堤堤面
这一奇特现象的形成,主要源于长江河床,水位在漫长岁月中逐渐抬高,荊州大堤随之不断加高所致。

参考:
河北普彤塔普彤塔位于河北南宫,历史悠久,始建于汉代。
后来屡有修缮。
普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
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
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
这种佛龛营造方式,颇为罕见。
现在塔下寺庙已经重建,并免费向游人开放。
中文名河北普彤塔始建于汉代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建筑风格地理位置普彤塔位于河北南宫,即现代的河北省石家庄两百里的南宫市。
地名西汉初置县,因西周“八士”之一“南宫适”隐居此地,取名南宫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为南宫市。
寺塔普彤寺、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
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国最早的寺庙,它比号称“中国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的建寺时间还早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修缮历程在风雨剥蚀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经过魏(三国)、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维修。
明嘉靖十五年维修时筹集资金甚多,动工规模较大,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塔一新。
1966年邢台地震,塔顶震掉铜佛3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
考证史书记载据《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夜寐南宫,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
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谴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
”《高僧传》卷一记载:“明帝刘庄永平中,谴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寻求佛法。
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摄摩腾、竺法兰,邀二人来中国……”。
传说相传,建佛塔选址南宫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曾在南宫驻跸并在大风亭下,对灶燎衣、吃饭歇息。
刘秀言此地是风水宝地。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回洛阳途中,明帝刘庄命其在南宫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
建筑风格河北省南宫市有座举世闻名的佛塔———普彤塔(见
形态普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
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
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
这种佛龛营造方式,颇为罕见。
普彤塔最大的一尊是观音菩萨,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观音菩萨安详地坐于“海天佛国”(东海小岛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经、口念经语、衣着佛珠、一足蹬着海岸,足下蹬莲,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莲一株,海水波涛滚滚,上浮海马、鱼、海螺等海生动物和佛经、元宝等物,象征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庄严形象栩栩如生。
背部刻有铭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腾建竺法兰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寓意塔名取“普彤”,源自于佛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
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彤”为朱色。
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参考:
国内著名古塔介绍如下:1、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1.5Km,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
千寻塔高69.13m,16层,塔心中空,南北小塔各高42.19m,始建于唐贞观6年(公元632年)。
2、大雁塔——位于西安大慈恩寺内,塔高64.517m,9层。
始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3、佛宫寺释迦塔——4A级景区。
位于山西朔州应县佛宫寺内。
高67.13m,5层。
始建于辽清2年(公元1056),木构塔式建筑。
被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4、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5Km,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2年,为最古的砖塔。
5、虎丘塔——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门内,距市中心5Km。
塔七级八面,始建于隋之帝仁寿6年,为驰名中外的\"东方比萨斜塔\"。
6、五台山白塔——又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高50m,实心建筑,为五台山标志建筑之一。
7、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砖塔。
位于西湖景区岸夂照山的雷峰山上。
为吴越忠??王钱弘淑因黄妃得子而建。
8、开封铁塔——开封北门大街铁塔公园内,塔高55.88m,八角十三层。
通身褐色琉璃砖,混似铁塔,有天下第一塔之称。
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
9、六和塔——位于杭州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上,塔高58.89m,十三层,有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北宋开宝3年(公元970年)。
10、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北部霍山上的广胜寺内。
高47.6m,十三层,始建于汉代,明武宗正德11年(公元1516年)重建。
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塔。
11、延安宝塔——八角形九层,高44m,为楼阁砖塔。
始建于唐代。
12、报恩塔——位于苏州姑苏区人民路。
塔高76m,共9层,与山西释迦塔相仿还要高9m,多4层。
始建于宋代。
13、妙应白塔——北京阜成门外,高50.9m。
始建于元世祖至元8年(公元1271年),为元代藏式喇嘛塔。
14、小雁塔——位于西安友谊西路,共15层,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6一709年)。
另外还有开封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北宋)、吉林长白灵光塔(唐)、河北定州塔(北魏)、宁夏青铜峡108塔古塔群、山东历城四方塔(隋)、北京昌平居庸关过街塔(元)等等。
其实古代保留下大小名塔还有很多,难以尽述,望谅!
未经许可不得搬运。

参考:
聊聊这个话题:笔者曾在中国最高古塔“崇文塔”下经过了数次。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崇文塔,从基础至塔顶,全部用青砖筑成。
塔身共十三层,总高度87m之多,是中国宝塔领域最高的一座砖质结构塔。
该塔建于明朝时期,据有关史记,崇文塔由当地人李世达操举,聘南京镇江匠人没计构筑。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阳陵南区从葬坑展开考古大面积发掘时,我们工作闲睱时,站在皇帝陵冢的封土堆上,向北眺望,越过泾河水,隐隐约约可瞅见崇文塔影。
宝塔又叫佛塔,塔是佛的象征。
佛的故事传说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以致于渗透到华夏五千年文化中,佛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兴盛期始于唐朝。
为本来就封建的帝王古国禁锢愚弄天下黎民百姓灵魂起到了烘托、推波逐澜之势。

参考:
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洛阳老城区的文峰塔。

参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塔。
我见过的古塔不多,在此介绍几个。
一个是北京房山良乡的“昊天塔”,八角五级楼阁式辽代塔,相传宋辽交战时,孟良、焦赞到宝塔盗取为国捐躯的杨令公的尸骨,未成却误伤焦赞,孟良气愤之下,摔了火葫芦,将寮石岗烧成了红色,现在此地还是红石土,还有孟良焦赞墓;
一个是苏州的标志--“虎丘塔“,是座七级斜塔,导游介绍,在民国时期,为加固此塔,费劲心机无有良策,建筑师因见水桶突发灵感,采用四周箍筋加固法得以完成;
一个是北京西八里庄的”玲珑塔“,万历皇帝为母后庆生所建的13级密檐实心塔;
一个是北京良乡常乐寺村东的”姚广孝墓塔“;
一个是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唐建九级塔,矗立在延河岸边嘉岭山上,是抗战救国时期人们心中的圣物。
对于庙宇、古建筑,我还是很有兴趣参观的,每次到这些地方,总能把繁杂琐事暂时放下,内心归于平静。

参考:

身临其境,第一感觉就是:雄伟高大,气盖山河。
《五台山旅游辞典》记载:1981年实测,该塔地上部分高度为56.4米。
据《清凉山志》记载,地下基础高度近三丈,即10米左右,地面周长为83.3米。
它比北京市的北海白塔高出20.5米,故有“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圣境”之美誉。

参考:
古塔是其所在地历史最直观的见证。
大凡有古塔的地方都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历史上建塔最多的朝代主要是唐代和宋代。
我外出旅游或参观,只要有古塔的地方必去参观。
几十年来参观过的古塔至少有一二百座,其中最有名的塔是:西安的大、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山西应县木塔、延安宝塔、杭州六合塔、开封铁塔、郑州“二七”纪念塔(现代)、苏州的报恩寺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现代),河北定县开元寺塔等。
国外名塔有巴黎艾菲尔铁塔和意大利比萨斜塔。
我国古塔很多,分布在全国各地,一

参考:
我见过的古塔不多。
上学期间见过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前几天刚去了渭南下邽镇的慧照寺,看了一座古塔。
慧照寺也称铜佛寺。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下吉镇(下邽镇),距离渭南30公里。
先有寺庙后有古塔。
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
唐宋时香火最盛。
明嘉庆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在关中大地震中毁,经历九年重修。
常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9年重建殿堂寮房,并新铸铜佛像五尊。
历经风雨、战乱等劫难,至清代殿宇再毁。
民国初年,塔前重建一座五开间硬山式铜佛殿(即今之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90平方米。
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高约2米,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
造型庄严,神态慈悲,工艺精湛。
既是西北五省的文物珍品,也是全国罕见之瑰宝。
慧照寺塔建于唐代,宝塔塔高38米、底边长6.6米。
为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塔身中空,每层均有四个圆拱券洞。
顶有铜刹,造型别致。
底层塔门东西之两方碑石,记载了宝塔的源流及明代修葺史实;
圆拱门楣浮雕“二龙戏珠”,凸刻花纹细腻,工艺奇巧,精美绝伦;
两侧有笔力圆润之对联一幅,曰“云护诸天垂象教,虬盘万劫奠皇
塔基四角各有一力士石雕,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是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于1957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
北宋时修缮,寇准曾为之使银,因绘寇准真像于塔后,此像碑石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年久失于维护,塔基沉陷,身略北倾;
1972年和198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塔身进行了维修,并加固了塔基,增添了排水设施。

参考:
无事不登三宝殿,等闲莫向塔中行。
见塔我都是远远绕着走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