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大军压境时为什么东吴文武百官甚至一边倒地主降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天子汉献帝起驾许昌,众望所归的曹操,指挥朝庭军队。
携天子已令诸侯,名正言顺。
扫荡群雄,势如破竹。
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下,更是日落西山。
地方武装蓬勃发展,特别是十八路诸侯,逐鹿中原,连年混战,动则几万,十几万人。
杀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青壮年十有八九战死,各诸侯争权夺利,城头变幻大王旗,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生灵涂炭,惶恐不安,背井离乡,躲避战火。
人口骤减,十室九空,极大的破坏社会的生产生活。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过着几分悠闲自在的生活,大批北方来的难民,面黄肌瘦,破衣烂裳,声泪俱下,讲述战争的残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
深深刺激平民和士大夫的神经,特别是社会上名门望族,更不愿舍弃高官厚禄,良田千倾。
再说这些名门望族,世袭汉朝官爵,对汉王朝充满深情,一心想回到失去的天堂,回到丰衣足食,无忧无虑,春和景明的时代。
曹操大军所到之处,老百姓夹道
曹操拨乱反正,重振朝纲,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措施,公告于天下。
各地归顺朝庭的呼声高涨。
周公吐露,天下归心。
春风又绿江南岸,花红柳绿紫金山。
建业城下,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家家张灯结彩,迎接王师归来!
参考:
说这个问题前,先和诸位一起简单地回顾一下孙吴的发家史。
草创江东的第一代是孙坚,孙坚是吴郡富春人,虽号称武圣孙武的后代,但也不过是县吏出身。
他死时被时人尊称孙破虏,但破虏的战绩,是他从下级军官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而且他的活动区域也与江东没啥关系,主要在中原征讨黄巾和董卓,即便最后战死,也是在荆州。
与孙坚的出身草莽相比,他儿子孙策就可以称为官二代了。
孙策在得不到老东家袁术的信任后,开始拓展江东。
他只带了五、六千人,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江东五郡,那一年是196年。
从这个战绩来讲,可以说是孙策年少英武、明决善断,另一方面也说明,江东在统一的过程中,并没有经历大的战乱,整体的社会结构稳定,不会像中原那样,猪脑袋打成了狗脑袋。
孙策是在公元200年时遇刺身亡的,死的很突然,年仅25岁。
他弟弟孙权继位,那你想孙权那时能多大,孙权那年18岁。
显然25岁的孙策是不会考虑培养继承人的问题的,显然18岁的孙权也不会去学习政权管理的,那么这个突发事件后,江东的实际管理者是谁呢?
是张昭张子布。
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可以称为孙策的遗嘱了。
遗嘱的前一句,不应只理解为客气话,那时刚打下江东不到四年,政权及不稳固。
对孙策来讲,临死前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稳固政权基本盘,而不是如何把政权保留给孙家。
至少这句遗嘱似乎也赋予了张昭某种接班的正统性。
那如何理解后一句呢?
易中天先生认为,在对江东统治不利的情况下,那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去,(
那撤到哪?
自然是西边的淮汜,孙策是从那里起兵的,那里也是最初那五千将士的老家,回到那里,就是向那里的占领者臣服呗。
《细说三国》的黎东方先生认为,孙策占领了江东,感觉和曹操必有一战,打赢自然是好,输了归顺曹操所代表的东汉朝廷,也不错。
相对这两种看法来讲,我觉得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更有道理。
公元200年,袁术刚刚病死,江北的局势还未确定。
同在那一年官渡之战爆发,孙策死时,或许还不知道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负,他能考虑得那么多吗?
倒是,他只带领五、六千的兵马,就占领了江东,这让他心里没底儿。
一、是才过去四年,政权难说稳固,存在着撤出的可能;
二、是战争强度低,江东士族的根基未动,对孙家的统治,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
三、是孙家祖辈出身寒门,而江东,那是后来两晋门阀制度的大本营,那些江东子弟根本就瞧不起他们。
这时是公元200年,距离那场影响三国走势的赤壁之战,只剩下了八年时间。
那这八年时间里,到底谁在主政江东呢?
应该不是孙权,他虽已过学龄,但对政权管理,应还在各种学习中;
应该也不是周瑜,他主要负责军事。
这八年中的实际管理者,应该还是张昭。
与那些看不起孙家的江东子弟打交道的,更应该是张昭。
那张昭的工作表现如何呢?
应该是非常好的。
前边我们从孙策的遗嘱中推测出,孙策对于江东士族的担心,他觉得那是对孙家政权的巨大威胁,存在着西撤的可能。
但到赤壁之战前,这种担心显然是少多了,至少,孙家感到自己在江东的政权是稳固的,可以放手一搏。
但赤壁之战要到来了,这种稳固还存在吗?
你站在江东士族的角度来想想,他们愿意打这场仗吗?
我认为他们是不愿意的。
一、 东汉末年的战火主要烧在北方,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战争惨状,他们应该是看到的;
二、 江东截至当时还没有经历过大的战火洗礼,完整的社会基础还在,属于战乱中的世外桃源;
三、 孙氏政权统治江东才12年,不到一代人,原来起家的那五千多人也就在江东刚刚扎根,很难行成绝对支持孙家的地方势力;
四、 而原来本土的江东士族呢?
他们应该已经接受了孙家的领导,但不到一代人,很难说对孙家有多深的感情,他们会为了保卫孙家的政权,摔自家的盆盆罐罐吗?
而所谓东吴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和各级官吏,他们绝大多数就应诞生于这样的士族家庭里的。
你来替他们想想,战争要来了,曹军号称八十万,打个对折也得四十万(实际二十万,他们不知道)。
我方周都督的家底儿,咱门清呀,就五万,这仗你说能打吗?
吓都吓死了。
再说此战一开,那也仅仅是个开始,北方的战乱,南方也得来一遍呀,家里的田亩要荒废,房屋要废弃,妻儿要成为难民,就为了那个才二十六的小青年吗?
这应是东吴广大士族阶层的想法,而表现在朝堂上就是百官一边倒的主降。
这里要说下张昭的态度,他不是江东士族,他是从徐州逃难到江东遇到孙策的,他为什么也要那么坚定地主降呢?
我们再去想想孙策的担心。
孙策死时,最担心的或就是那些死硬的江东士族不服管。
孙策死后,一直与这些士族子弟打交道的就应是张昭,张昭应是最懂这些士族子弟想要什么,最怕什么的?
这些人真的服从管理了吗?
你看看朝堂上一边倒的主降呼声,或就是民意了,如果背弃了民意了,那孙策的预言不就一语成谶了吗?
如果江东真呆不下去了,那就不如像孙策遗嘱说的那样“缓步西归”,西归到哪?
西归到淮汜老家去,那不还是向曹操投降吗?
赤壁之战的最后结果我们都知道,是周瑜领导的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它可以称之为中华战争史上的一次杰作。
但我们不能因它实现了战前的最好结果,就不假思索地逢迎和歌颂战前的主战派,我们也还是要看到,战前险恶的局势。
从某种角度讲,那些主战派其实是为了实现统治阶层的统治利益,而进行的一次军事冒险。
而这种军事冒险,就是赌博,它以战争动员的形式,绑架了所有处在战区中的民众和民众利益。
胜了,统治者统治更加稳固了,民众生活如常。
那败了呢?
如果败得迅速点,或民生还不大会受到侵扰。
如果败得不死不活,像是现在的阿富汗和叙利亚,那江东世外桃源的生活,也会破碎成现在的阿富汗和叙利亚一样一样的。
那么你是江东民众,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这次很好玩,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朝堂上,我们听到了强烈的反战呼声。
但真可惜,由于赤壁之战的精彩翻盘,而让那些呼声,变成了懦弱和怯战的代表,留存于世。
----------------------------
对于六郡百姓来说,投降也是最好选择。
对于江东士族来说,投降更是最好的选择。
投降,全是道理;
不投降,全无道理。
但,江东孙氏就是没投降,而且还玩命打。
这是曹操到死也没有搞明白的事情。
首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刘表、对孙权是代天子征伐你不能认为曹操就是北方的大军阀。
曹操是代天子出征,曹操的军队就是大汉官军,名正言顺的天子之师。
曹操占着道义。
而你江东孙氏呢?
就是一个不服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说孙氏造反一点儿也不为过。
朝廷弱的时候,你有道理造反;
但曹操主政的大汉朝廷,并不弱啊。
江东的主降派,都有谁?
也不用罗列名字了,因为太多。
除了孙权、周瑜和鲁肃这几个少壮派,其他人全是。
为什么这多人要投降?
因为这么多人都是大汉老臣,要么吃过大汉俸禄,要么是大汉士族。
记住一点,魏晋时代,从江湖到庙堂,全是士族说了算。
主张投降的这伙人全是士族,而且是大汉的士族,当然不会抵挡曹操的天子之师了。
第二,曹操对于投降的诸侯非常不错,有足够的前车之鉴最具代表的就是宛城张绣。
第一次投降之时,因为曹操犯了老毛病,非要“临幸”张绣的婶子邹夫人。
于是,张绣怒了,马上反水,把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猛将典韦都给弄死了。
又是儿子、又是侄子,还有一个头号侍卫保镖,全被张绣搞死了。
你说曹操还不得把张绣恨死?
但是,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是怎么对待他的?
一见面,曹操就握着张绣的手,共赴宴会,宴席上敲定儿子曹均与张绣女儿的婚事。
接着就是官渡之战,张绣作为曹操阵营的方面军司令,与最强诸侯袁绍干。
战后,因作战有功被封破羌将军。
后来,扫荡河北袁氏,张绣再次立功,增加封邑两千户。
张绣作战是不是给力不好说,但拿到的赏赐足以其他将领都眼红。
复增邑凡二千户。
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曹操南征,首战荆州刘表,但刘表死了,所以荆州马上投降。
这是最近的前车之鉴,而曹操对荆州势力也是相当不错,大家不仅官照当、酒照喝,而且还加官晋爵。
曹操做人做事都已经到了这份上,江东士族还怎么好意思不投降的?
第三,兵戎相见还是和平归顺,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后者不说曹操有什么八十万大军,就说曹操东跨淮河、西据荆州的战略威势,你江东六郡怕不怕。
当时的长江流域并没开发,土地是沼泽、人口是移民,就这种实力还怎么跟朝廷对战。
曹操在实力上已经彻底碾压江东了。
不打仗、直接投降,这叫归顺。
归顺朝廷,不仅无罪而且和平归顺就是功劳。
受益者是孙氏家族以外的全部江东士族。
即便是孙氏家族,也不会太难,因为荆州刘氏家族的待遇也不错。
如果不投降、打仗,那会是什么结果?
首先肯定是生灵涂炭,其次就是士族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赤壁之战是孙权打赢了,如果打输了呢?
曹操大军进入江东,一通攻城略地,士族的利益怎么可能得到保障。
但是,为什么赤壁之战还是打了?
江东孙氏为什么没有投降?
赤壁之战被一伙少壮派给主导了首先是荆州的刘备,肯定不会投降。
这家伙被曹操从北撵到南,要投降早投降了。
刘备有野心,一定要做个诸侯霸主。
第二是孙权、鲁肃以及周瑜这群少壮派已经掌握了江东军政。
这伙人对大汉根本就没有感情,生在乱世、长在乱世,彻底地信奉乱世逻辑。
你看一下这几
主导整个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主要就是这些少壮派。
这伙人对大汉没感情,恨不得早点推翻这个旧王朝,然后再去开创一个新世界。
既然生长都在乱世,那么这伙人就信奉强者做章程的乱世逻辑,不打就投降,根本没门。
然后,再说赤壁之战。
实际上,曹操打到荆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连半年准备都没有,直接从邺城杀到了荆州,能把荆州占了就算完成目标。
不是曹操有80万大军吗?
这是三国演义的数字,曹操的总兵力也就20万,而且荆州方面的西路军团也就八万人。
而孙刘联军则有五万人,所以双方对比,差距并不大。
因此,所谓的赤壁之战,就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三股势力把刘表的荆州给分了。
其战争规模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对于接下来三分天下的格局也没有太大影响。
曹孟德已经不复当年勇,但他已经足够了但是,为什么后来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呢?
偶然因素是曹操和孙权谁也没看住刘备,刘备入川并割据巴蜀和荆州一部。
这件事不仅出了曹操的意料,也出了孙权的意料。
刘备是彻底地逆袭,必须得承认刘备真有本事,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人的因素是曹操老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53岁,已经不复当年勇。
虽然曹孟德吟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已经暴露了雄心难再。
十年后襄樊之战,曹操就彻底怂到家。
面对关羽凌厉攻势,曹操甚至动了迁都的念头。
诸葛亮评价: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但是,襄樊之战的曹操,哪还有什么“殊绝于人”、“仿佛孙、吴”的样子。
曹操但凡还有雄心和精力,也不会给刘备和孙权机会。
汉末天下大乱,军阀割据。
曹孟德陈留起兵,至赤壁之战,他已经打了20年,统一了北方山河。
天下九州,曹得其六,这个功绩已经足够了。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能做的事也就那么几件,曹操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了。
但是,曹孟德后继无人,他统一不了天下,后世子孙更统一不了天下。
而刘备和孙权,比之曹操的能力,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三国只能地方士族主导下形成割据均衡局面。
这个局面最后结束,就完全看士族们怎么比权量力了。
北方士族碾压巴蜀和江东士族,于是天下终归司马氏。
趋势的问题,也只能交犹趋势来解决。

参考:
三国曹操平定北方后,率军南下,由于荊州刘琮不战而降,让曹操不但占据了荊州地利,而且获得了荊州水师,更加如虎添翼。
于是曹操水陆并进,号称八十万大军邀孙权狩猎江东。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东吴文武百官却惊惶失措,纷纷主张请降。
曹操大军压境,为何东吴大多数官员要求投降曹操呢?
主要有
1.利害权衡,投降曹操,结果不会差曹操是个实用主义者,任用唯才,深入人心,投降曹操,在当时是个不错的选项。
之前关羽投曹操时,深受优待,封官赐房子,送钱送美女,更将宝马赤兔赠给关羽,成就了关羽千里走单骑。
离开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老大居然直接豁免,并礼送关羽离开。
可见,曹操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而荊州刘琮投降后,荆州许多官员被封为侯爵,并封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荊州士族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曹操厚待荆州士家也让东吴百官更加相信投降曹操是不错的选择。
2.道义正统,投降曹操,相当于归附朝庭对于投降,古代讲究名正言顺,而曹操代表朝庭四处伐逆,投降曹操符合所谓道义正统,所以,东吴众百官投降曹操变的理直气壮。
章陵郡太守蒯越,东曹掾傅巽等劝荊州刘琮投降曹操时,称如果以臣属的身份去对抗代表天子的曹操,是对国家一种叛逆,不如顺天意投降曹操。
东吴张绍等人劝孙权投降曹操,并指出曹操挟持天子以令天下,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如果东吴抵抗曹操,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
说到底,张绍等人意思是只有东吴投降曹操才是名正言顺。
3.实力差异,曹操势大,孙权势弱三国乱世中,军事实力才是真正左右人心所向,曹操军事强大,大军压境,东吴势弱,东吴百官心惧怯战主张投降。
曹操与孙权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太大了。
曹操统一北方后,将领和兵员及后勤保障早已经全面超越东吴。
另外,取得荆州,刘表苦心经营多年的荆州水军,尽归曹操所有,再加上强大的骑兵,曹操碾压孙权的军事实力,不得不让东吴百官怯战而主张投降。

参考:
这有什么难答的?
三国演义中鲁肃鲁子敬已经对孙权说的一清二楚了。
[what]
参考:
东吴主降的大臣,其实说穿了都是本地士族的代表。
在这一点上,和荆州的蔡瑁宗族投降,以及蜀国灭亡时谯周等益州士族主降,其思路和利害是完全一致的。
士族不管是谁在当政,他们要的是社会秩序,只要能够提供稳定的,符合他们利益的秩序,他们就会拥戴。
因此,对于这些本地士族来说,曹操、孙权、刘备和汉朝的皇帝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他们都能够提供士族想要的秩序,不论是谁当政,都会保障士族的利益。
但他们不会允许黄巾起义军这样的当政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起义军就是强盗和匪寇,是要革他们整个士族阶层命的,所以他们要抱团剿灭。
对于东吴的士族群体来说,孙氏政权不过是外来的,受雇于他们的保护者而已,为他们扫平贼寇,恢复社会稳定。
因此,当曹操大军南下直指东吴的时候,本地士族的主降,根本原因不是考虑能不能打的过,而是不愿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仗,不愿让战争把吴地搞的残破不堪,那样覆巢之下就没有完卵了,将对士族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
因此鲁肃劝孙权之言,其实就是直指这种心态。
一旦孙权投降,免不了牢狱之苦,甚至步荆州刘琮后尘,而士族们将毫发无损。
但跟随孙氏政权,靠军功起家的大部分武将不是这样想的,如果将军们不战而降,就会成为曹魏和东吴百姓共同耻笑贬低的对象,前途将一片暗淡。
所以他们在周瑜的带领下,坚决的打响了赤壁之战。

参考:
因为对于东吴群臣来说,投降无非是换个主子,但是武力抗争却有可能带来杀生之祸当孙权接到曹操顺流而下带来的同盟书时,那肯定是心情复杂的,对于实力雄厚,占据整个北方的曹军,孙权战是希望渺茫,但是投降又心有不甘,于是他召集东吴群臣商讨应对策略,大家群策群力嘛可是东吴文官的表现却让孙权崩溃投降曹操的汉末群雄不少,前有吕布后有刘琮,但是结果呢,吕布被杀,刘琮被囚禁,一旦孙权投降,等待他的结局无非如此,所以孙权投降是断不可行的;
东吴文官们愿意投降,这是因为曹操爱贤是出了名的,投降于他那真是“累官不失州郡”,反正孙家本就是外来户,换
这只是一个表象,重要的话再讲一遍,这只是一个表象。
这必须要说党锢之争说起。
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这是发生在东汉桓帝、灵帝时,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宦官执政自然就是坏的了。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我们站在桓帝、灵帝的角度,他们傻吗?
当然不傻,不傻为什么这么纵容宦官呢?
因为历史上好的宦官还真的很少很少。
如果你能想到这一层,你就能明白,皇帝受到了威胁。
谁的威胁?
世家的威胁。
所以他们利用宦官打压世家。
在那个时代,真正唱主角的是世家大族,而不是台面上的这些人。
达到顶峰的自然是东晋的司马睿,王敦出自琅琊王氏,也就是书圣王羲之这个家族。
王敦打入建康,司马睿“脱戎衣,著朝服”,对王敦说:“你如果想当皇帝,早和我说啊,我把皇位让给你,还当我的琅琊王去。
何苦让百姓跟着受苦呢?
”再往后像隋唐的皇帝更换也是世家在起作用。
董卓上位之后,他也想拉拢世家,但是世家不跟他玩,耍他,分封出去的人就是关东诸侯,成了全是反对他的人。
最后寒族出身的董卓采用以杀的方式 ,但没有用,失去世家大族的支持,谁来帮你统治天下呢?
曹操,孙权等人也是差不多这种情况。
他们比董卓好一点,他们采用打压加上拉拢的方式与世家取得了某种妥协。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对战曹操,打赢了,自己要损失很多,打输了更惨。
因为东吴的兵大多是世家在养。
如果不打投降,这样才能保住宗族的利益。
这就他们为什么选择投降的原因。
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宗族的利益。
这是那个时代的大趋势,寒族出身的刘备和曹操等人取得权势之后,后代也是迅速世家化。

参考:
实力强弱对比明显,都认为打不过曹操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已经平定北方、荆州,袁绍、袁术、马腾、马超、刘表等曾经称雄一时的军阀纷纷被曹操所灭或者投降曹操,此时曹操已经占有天下九州中的六州,交州是蛮荒之地,益州与世隔绝实力有限,以东吴一州之地对抗曹操从六州带来的精锐士兵,而且曹操除了北方厉害的精锐骑兵、步兵外,还收编了不逊于东吴的荆州水军,水陆并进的三四十万大军,而东吴的精锐顶多十万,文武百官基本认为打了肯定输,还是投降起码能保命曹操会用人,投降曹操不会有坏下场曹操作为三国最杰出的帝王,善于识人用人,而且他用人从不以门第高第作为评判标准,他评判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才能,只要你有才能,那怕你是投降过来的,只要有才能他都会重用,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颌、徐晃,张辽、徐晃、于禁都是投降曹操后受到重用而曹操厚待关羽更是传为佳话,给关羽封官赐房子,送钱送美女,更将宝马赤兔赠给关羽,成就了关羽千里走单骑。
离开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投奔旧主,曹操居然直接豁免,并礼送关羽离开,所以东吴文武百官心里都打算投降曹操后,展现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官爵俸禄并不会受到什么损失曹操并未代汉自立,占据天下正统曹操此时并未代汉自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做丞相,代表的仍然是汉室朝廷,东吴的文武百官认为自己过去只是归降天子,在道义上不会留下什么坏口碑!
参考:
很正常啊。
鲁肃说得很清楚,我们这些出身世家豪强的官员,投降之后大不了就是遣归本郡,三五年后(曹操)又得启用我们出来当官,到老还是能够升到州郡级别。
曹操虽然一直坚持唯才是举,可是寒门子弟中(寒门可不是穷人,是最近几代人没有担任2000石官员的地主家庭)在东汉时期根本读不到书,也读不起书。
比如最便宜竹简也不是普通地主可以拥有的:所以,似郭嘉贾诩徐庶这样的寒门人才完全是凤毛麟角。
而州郡察举的孝廉茂才必然是世家子弟,反过来说,有才的(首先得读书识字吧)95%是世家出身。
既然是世家占据官场,就得以家族生存为第一要务,因此,江东世家不愿反抗看起来不可能战胜的曹操。
因为主动投降不会损失自身。
而帮助孙权作战,赢了,得益的是孙权,自家得付出部曲损伤和钱粮损失。
输了则损失更多,还可能被曹操报复。
这就如同蒯越蔡瑁主动推动刘琮投降曹操,刘禅被世家推动投降邓艾一样。

参考:
主要是以张昭为首的文官老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写得十分精彩,把张昭和其他东吴文臣驳得颜面扫地。
那东吴文臣众官为什么会一致想要降曹呢?
我看原因就这么二条。
一,怕。
曹操百万兵马杀奔东吴而来,一路破荆州,收降将,气势汹汹,让东吴文官吓破了胆,他们怕东吴那些兵马抵挡不过曹操大兵。
二,利益。
如果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张昭等人能够劝说吴侯降曹,对这些文官来说,就是为曹操减轻了负担,免得战场厮杀,曹操轻而易举拿下江东八十一州,这样大小官职曹操总会给一个的。
所以无论如何,降的风险小,不降的风险大。
张昭还是东吴托孤之臣,如此作为,枉为重臣,不可信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