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是哪一天你知道吗

在汉代,七夕节就已经出现了,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那古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呢?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录了: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
因此,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欢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女子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
这种风俗叫作“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
它的起源跟织女的传说有关。
民间传说中,织女最初是织布的,所以三国时就有女子拜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的乞巧风俗。
而传说中的织女又是和牛郎相伴的,于是人们便认为七夕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
但这个传说仅限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与民间的男欢女爱并无关系。
古代的七夕节,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会,互相切磋女红技巧,聚餐玩耍。
所以,七夕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而更像古代的“妇女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
△古代的七夕节(出自《汉宫乞巧
△上元节观灯(出自李嵩《观灯
那时的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大城市都会张灯结彩,歌舞升平。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百姓,晚上都会出来观灯赏月。
宋朝以前,城市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跑到街上会被官府巡夜的惩处,唯独上元节例外。
唐朝时上元节的晚上开禁三天,大家晚上随便出来玩,赏灯逛街,不回家都行。
到了宋代,虽然没宵禁了,但女性在晚上仍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不过上元节这一天仍旧是特例,成为女性少有的能随便出去溜达的日子。
姑娘们上街,小伙子们出动,年轻的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都快乐。
后面的故事不用我讲,大家也能猜到。
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描写上元节夜晚场景的诗词《生查子·元夕》,诗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脍炙人口,讲的就是上元节晚上幽会的内容。
所以,上元节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在历史剧《大明宫词》里,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的夜晚遇上了她心仪的男子“昆仑奴”,这恰恰凸显了上元节的情人节色彩。

参考:
七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