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不有意发擦边球

发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最容易直接得分且自己完全掌握主动的一个环节。
与其冒着高风险去拼大量的多板相持,不如有一手绝好的发球。
那么作为专业运动员,是否可以从练习多发擦边球来赢得比赛、赢取关键分呢?
下面也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打球体会,来谈一下发球这个技术的重要性。
11分赛制下发球抢攻极为关键,但以发擦边球为主风险太大并不可取。
与21分赛制不同,每局11分几乎就短兵相接,速战速决。
与之前每
1.以发擦边球为主并不可靠,发球与进攻结合才为上策。
以我
打21分赛制,如果有一、两个发球自杀的话,那影响还不是很大。
但每局11分给你的容错率就非常小了。
即使专业的运动员,也达不到每次发球都擦边且不失误的效果。
实际上,对于长年训练反应敏捷的国乒队员来说,即便是有些擦边球,他们也能通过提前的预判、步伐的移动来救起这个擦边球,甚至是反拉绝杀对手。
擦边球作为一个不可控的技术,不可能被更多地运用到比赛中,更不可能运用在关键分的处理上。
真正好的发球是和下一板的进攻结合在一起的。
女子乒坛首位大满贯获得者邓亚萍就曾说过:“打球不是用胳膊来打,而是用脑子来打。
我打球是喜欢算球的,就是我这个球发到哪里,下一板要攻到哪里都是提前要算计好的。
”对于实力比较接近的双方来说,发球与抢攻实际上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扬长避短,抓住对方漏洞,用发球开路,将自己的技术、实力发挥到最大化,这才是发球的最终目的。
像日本的伊藤美诚,我们很难控制她的前三板抢攻,就是她多变的发球让我们难以处理,这才给了她更多的进攻机会。
2.发球一定要注重多变,并不是发得越转越好。
随着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以张继科为代表的反手拧技术并广泛运用,这使得球员接发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同时也对发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像小胖樊振东自出以来道,他的逆旋转发球就发得特别好,如果对方接不好的话,那被樊振东一板冲死的可能性就很大。
但这种一成不变、过于单一的发球一直被沿用下去的话,那对手对他的逆旋转发球也逐渐适应了。
2019年樊振东陷入了长达近一年的低谷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发球过于单一、技术一味简单粗暴。
而从2019年年底世界杯开始,小胖从发球到台内小球控制,以及在落点、力量和节奏上的变化更丰富,从“以暴制暴”再多元化的得分手段,樊振东变得更成熟起来。
发球最忌讳的就是单一,不是发得越转越好,对于不同的对手要有不同选择的发球。
比如,对于下旋、搓球能力强的选手,我们可以选择发转或不转来迷惑对手,继而可以在下一板抢先上手进攻。
发球仅是得分手段之一,具备强大的相持能力才可以打到更高水平。
对于11分来讲,发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发球仅是乒乓各项技术中得分手段之一。
国际乒联在改换大球之后,随着旋转的减弱,像台内正手挑打、反手反撕等技术被球员更敢于大胆运用。
发球过后,相持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一个球员到底能够打到什么水平。
1.伊藤美诚靠发球抢攻占据优势,但相持能力欠缺仍是最大短板。
伊藤美诚之所以能够战胜中国女乒众多主力,究其原因还是改换大球之后,生胶不惧下旋可以直接从接发球环节弹击,像丁宁、朱雨玲等防守型打法,在伊藤反手弹、正手拍的前三板狂轰乱炸下,频频被打穿防线,甚至是完全跟不上节奏。
2019年奥地利公开赛,朱雨玲在首次惨败伊藤之后,也迎来了复仇之战。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已增加了多套发球变化的伊藤美诚,在4局之内让朱雨玲狂吃了14个发球,朱雨玲再次败下阵来。
从这场比赛也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在发球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但发球的变化还是有限的,不会没有规律可循。
伊藤美诚发球抢攻的套路被中国队逐渐熟悉之后,她发球带来的威胁明显下降。
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伊藤美诚在决赛中迎战陈梦,在发球失效、前三板打不死陈梦的情况下,伊藤美诚失误频频,被陈梦高质量的正、反手弧圈所压制。
最终相持环节的差距,也暴露了伊藤生胶打法的短板。
靠发球和抢攻套路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占到一些便宜,但作为专业运动员来讲,经常吃或一直吃你的发球是不可能的。
仅仅靠发球一项技术,甚至是试
发球作为一个主动得分的技术,每一个专业运动员或乒乓球爱好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打法,研究出一些发球的套路。
但这个也只能作为一个整个技术体系中的一环,要想打到更高的水平,正、反手要均衡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留言、探讨,感谢

参考:
哈哈??想靠发擦边球取胜那可是投机取巧哟!那也叫胜之不武。
乒乓球比赛,虽然是比的谁更厉害,比谁最终获胜,但指望发擦边球获胜基本上是幻想。
因为乒乓球擦边是个小概率事件,基本上是运气。
不可能人为把控的指哪打哪。
如发十个球,能有1个擦边就算不错的了。
相反若能发至球台的白边处,已经是很棒的了。
若再与短球相配合那就是高手了。
所以指望发球擦边取胜,不如扎扎实实的练好真本事。
再说了,乒乓球比赛看的就是双方对攻的精彩,若不停的擦边那还有什么看头呢?所以不要把小概率的运气当成技术来练,那叫:得不尝失,因小失大。
当然在激烈的对抗之中,偶尔来一两个擦边球,那就是一个小插曲,来点胡椒面,让人叹惜又意外惊喜。
君不见,凡搓了边或擦了网的人,都举手向对手致歉。
这就是体育精神,道德的典范。

参考:
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考虑1,擦边球,本身就是运气的产物,就算技术练到最高境界也不能保证擦边球发出的成功率,所以刻意地练习擦边球肯定得不偿失。
2,竞技体育以输赢论成败,但是在输赢之上有着公平,公正的基本准则。
假设某运动员全靠发擦边球而获取比赛胜利,得到了胜利却输掉了道德规范,因为这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因此,我们看见但凡球员打出擦边球而获利都要举手,以向对方表示歉意。
3,试想,整场比赛都是在发擦边球,那么乒乓球比赛的魅力就完全没有了,这样那还有观赏价值,因此,就算有人天赋异禀练就一身擦边球绝技,那么乒协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完善的向前发展一定就会更改比赛规则,擦边球不得分,所以,有绝技也没用。
因此,球员是不会本末倒置的去刻意练习这样的技术。

参考:
擦边球被视为运气球,也就是说双方都比较意外的球,对于回球方来说是运气,而对于接球方来说是失分,因为擦边球基本是死球!既然擦边球是一种运气球,那么概率是比较低的,那么大球台非要发白线外边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基本上不能掌握这种技术,所以运动员不会刻意追求这种发球,没准直接出界了呢,所以有这时间还不如提高技战术水平呢!刘国梁发球够好了吧,一般也是发在白边内侧,这已经很有威胁了,因为乒乓球的一大魅力就是旋转,发球开始都是带了各种旋转的,所以再追求擦边太难了!像大魔王张怡宁倒可以练一下擦自己球台边缘的球,要不然演技太不在线了,看福原爱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结果没上拍??结语:话说回来,业余爱好者可能有这种想法或兴趣去研究一下擦边球技术,专业运动员不会去研究这种发擦边球技术,这样会被当作不务正业,倒是可以练一下或研究一下比赛中遇到擦边球时的临场调节和反应能力!
参考:

参考:
其实是可以的,但性价比很低。
之前看过一个乒乓球教练发的视频,他专门练习发擦边球,直拍反手发球擦对方球台的侧边,大概超过1/3的球可以做到擦边。
但这样在实际比赛中性价比很低,因为大量练习的擦边发球是擦固定的一个点,不可能每次擦不同的点。
所以,即便擦上了也很容易被对手适应,从而被从容地接回来,失去预期效果。
再加上并不能保证每次都擦边,如果出界了就直接失分了。
乒乓球的发球讲究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在职业比赛中会被碾压。
哪怕是擦边球也一样,没有变化的发球,很容易被对手适应。
再牛逼的运动员也没办法练到十个发球里面半数都擦边,擦不到边大概率就出界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运动员对球的细微差别很敏感,每个球其实都不一样,擦边这么极端化,球稍微有点变化,或者手稍微有点差别就差的很远了,你见过篮球运动员训练时候每个球都能一模一样的投进到篮筐的同一个位置么?
而且比赛时候人会紧张,尤其到关键分时候,一紧张手就容易紧,出手明显就会受影响,所以专业运动员到关键时候都倾向于用自己最熟练最稳的战术……且不说练这个可不可行,就算可行,真的练成了比赛会很难看,比当年转拍子猜胶皮,遮挡猜旋转的时代还难看。
国际乒联肯定会改规则限制这种打法,而且还罕见地得到了大家一致支持,然后练这个的运动员运动生涯也基本结束了。
首先,作为球员已经牛逼到想擦边就擦边的地步,本身实力应该不弱,很大可能轮不到拿擦边球来赌关键分。
其次,如果擦边球达不到100%甚至90%的命中率,那么就没法拿来赌关键分,因为落案就是送分,上案就是给对方一个很好位置的抽杀,何必呢
参考:
乒乓球比赛是实力与技巧的比拼,更多的是体现在旋转、速度和力量,擦边球是乒乓球比赛中的偶然现象,如果是有实力的运动员是不会把重点放在练习擦边球的
参考:
竞技体育需要绝对实力做支撑,擦边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一种需要绝对实力去证明的东西而依靠偶然性,非竞技体育的本质意义,犹如考试中的选择题,寄希望通过瞎蒙获得高分一样,没有意义,也没内涵。

参考:
就算练到极致,发十个能有三个擦边球已经不错了,但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三到四个自杀球,你越想发出擦边那么出台自杀的概率也越大,划算吗?

参考:
你这个问题很有创意!但是只能当个玩笑来看待,“假设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可以精确的控制球的落点”如果专业到这种地步的话,奥运会可能就把乒乓球项目取消了,能准确的发出擦边球...那这个球员也就没朋友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