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乒乓球比赛上削球打法为何不易取得好成绩

乒乓球比赛中,现在比较主流的打法都是两面弧圈打法,因为乒乓球换成了新材料而且直径加大了以后,球的速度旋转都有所下降,运动员之间的来回球增加,过去前三板抢攻打法不再吃香,现在大球时代都是靠相持了。
而拥有相持优势的打法就是两面弧圈打法,正手弧圈,反手弧圈,来回增加,观众也看的兴奋,热血,自然利于乒乓球的推广和发展。
虽然说两面弧圈打法是主流,但是有主流打法必然会有非主流打法,不错,那就是削球打法。
削球打法在乒乓球出现以后,就一直存至今,尽管如此,削球打法取得好成绩的示例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削球打法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打法,简单来说就是防守反击,通过把来球削住,增加旋转变换落点,让对方不好受,等待机会进攻。
这里问题就来了,削球打法既要训练削球技术,又要训练进攻技术,这就比进攻型打法多练了一个技术体系,要知道,乒乓球训练一个技术体系需要的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的,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要出成绩起码都要十几年的功底,那削球打法技术体系的建立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进攻型打法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多的多。
除了一个培养时间较长的问题,还有一个心态的建立问题,削球打法本来就是属于防守反击打法,第一要义是防守,但是面对进攻性比较强的对手,削球手如果防不住对方的攻击被打穿,那就比较容易对心态造成影响,而且在专业队里,削球手的日常就是天天挨打,日常挨打,让各种进攻型打法去冲他,一旦削球手能熬过这种被挨打的经历,心态练好了,大心脏练出来,那还好,可是要知道有多少削球手是因为熬不过这种局面而放弃了削球打法,我这边的体校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人,因为要天天挨打,久而久之对削球产生了厌恶,直接放弃了。
我记得我认识的一个以前是打削球的人,现在他已经20多岁了,以前五六年级的时候在体校就是练的削球打法,他后来回忆以前训练的事儿就跟我吐槽:以前在体校的时候除了练削球还是削球,练完就让队友冲,防不住就继续削,出现机会球,我就进攻,但是我的进攻不行,被打回来了我又继续削,直到我失误为止。
有一次我出去打专业组的比赛,对上人家力量大的,你压根削不住,直接被爆死了,我打完那次比赛之后,一怒,把胶皮撕了直接扔垃圾桶,回去直接跟教练说:教练,我以后再也不打削球,我换反胶,打进攻,一天削削削,最后还是被人打死,不爽。
后来他真的换了反胶,直到现在他也是两面反胶去打比赛,也还不错。
这就是那种熬不过削球煎熬的例子。
当然,熬不过削球煎熬的人是有,但是一直坚守削球打法的人还是值得点赞的。
尽管削球打法不是主流的打法,而且培养周期长,花费精力大,世界上也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削球运动员的,就像朱世赫,徐孝元,武杨等。
可能他们的成绩并不是相当拔尖,但是也很不错了,乒乓球的打法应该百花齐放,多种打法共存,这样才更有利于乒乓球的发展和推广,你说是吗?

参考:
一般削球选手的技战术上存在明显的BUG。
而且削球一般是通过旋转的变化迫使对方失误得分,或者通过削球制造进攻机会。
在高水平选手之间对抗,打削球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功,所以削球选手在世界大赛中,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是面对世界顶尖选手时,是毫无办法的,尤其是中国的世界顶尖选手。

参考:
削球手要想获得世界冠军非常难,团体还好说,上一个削球单打世界冠军还是1985年第六届世界杯单打冠军陈新华!削球打法的兴盛是在上个世界20到40年代欧洲乒乓球兴盛的时期,当时削球打法是主流打法,也获得过辉煌的战绩,但随后,快攻和弧圈球打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削球打法也逐渐成为非主流打法,不过,目前世界乒坛仍旧有很多削球打法运动员,比如中国女乒的武杨就是典型的削球打法,中国男乒的马特也是削球打法。
目前,削球手大都是削攻结合的打法,除了可以削球,还可以打出漂亮的快攻和弧圈球。
尽管如此,削球打法受到的限制也非常大,尤其是面对正手弧圈球能力出色的球员,削球打法往往被针对,此外,削球打法的培养周期很长,不但需要培养削球,还需要培养攻球技术。
所以,削球打法作为非主流打法,加上培养周期长,容易针对等问题,自然很难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目前,削球打法的最后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还要追溯到1985年的第六届世界杯,当时陈新华夺得了冠军,而最后一个男子世界冠军是丁松,他在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上获得了团体冠军。
女子单打的最后一个削球世界冠军是童玲,1981年世乒赛女单和女团的双料世界冠军。
武杨在2013年世界杯团体赛中夺冠,成为世界冠军,她在决赛中3-0击败石川佳纯。
这一切,都说明了削球要想打出好成绩并不是很容易,但他(她)们往往都是最让人头疼的选手。

参考:
在乒乓球各种打法中,削球可以说是最苦、最累,最难以练习,也是最难出成绩的。
由于大多数削球选手以“牛皮糖”似的防守为主,总是削来削去,靠对方失误得分,主动进攻能力偏弱,因此面对大行其道的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显得十分被动。
特别是国际乒联在采用40+球以后,球体增大,旋转减弱,削球选手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剥夺。
小球时代,依靠旋转变化,削球男有朱世赫,女有金景娥,但也鲜有佳绩。
远在1995年的43届世乒赛,丁松作为中国的“秘密武器”担任第3单打,击败瑞典名将卡尔松一举成名,并和队友获得了男团冠军。
此后,中国队的削球手大多以陪练为主,如女队的武杨、范英、胡丽梅;
男队的候英超等等。
而在国际上,以削球选手为主力,并打出一定成绩和名气的,还是韩国队的金景娥、朱世赫。
金景娥是右手横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削球打法。
她的削球属于传统打法,就是削的拍数多,以削球稳定著称,但缺少变化,正手反攻不会拉弧圈球,常以“兜”和拍为主。
金景娥与中国两代“大魔王”王楠、张怡宁处于同一时代,两人都是打削球的高手。
金景娥与其对阵时,王楠、张怡宁拉吊结合,再加上节奏变化,让金景娥削起来非常难受,经常是左奔右扑,前后腾挪,甚至有时候不得不采取暂停的办法来缓和,几乎无法形成真正的对抗。
金景娥最好的
朱世赫可谓是一代削球天才,他的削球旋转强烈,弧线低平,逼角凶狠,最为称道的是,他正手反攻弧圈球极具威胁,能够与对方反拉多拍,甚至不占下风。
这也成为他能与众多高手,一较高下,保持很高竞技水平的资本。
朱世赫在47届世乒赛闯入决赛,但最终负于施拉格获得男单亚军,这也是他
大球时代,旋转减弱,削球打法生存越来越难,恐将退出历史舞台。
像中国乒乓球队女队副队长武扬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说:“虽然削球很累、很苦,但对于我来说,自小教练就根据我正手进攻单薄的弱点,让我练习削球打法。
如果不是削球,我可能也进入不了国家队,也取得不了我现在的这些成绩,所以我不后悔练习削球。
”削球作为一种特殊打法,丰富了乒乓球,也为观众增强了观赏性。
但随着40+球的使用,削球的生存越来越难了。
由于球体变大,削球手赖以生存的旋转减弱,但凡力量稍大的对手都不再和削球拉来拉去,而直接采取大力扣杀,或者直接拍死,这样难削球很难防守。
乒乓球技术的改革,会催生一些新的技术,但也会相应的淘汰一些老的打法。
像一些小的专业运动员,教练在催促其出成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都是采用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甚至连直板都越来越稀缺,削球则更处于不利的境地。
但我们也不希望真的看到削球退出历史舞台,那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希望有这方面天赋的选手能够继续涌现出来吧!
参考:
我认为削球打法,在当今世界级比赛中,已经落后了。
就拿武扬来说:看她的比赛就一目了然,这种已经老化了的削球打法,都属防守型,一点进攻力都没有,只有处处被动挨打,从而没有半点还手对攻之力。
每一板都是削挑起来,任由对方左右开弓,或抽或拉任性吊打。
这样不输才怪!纵观当今世界国内外几位削球手,在国际级比赛中,从没有一位削球手取得过一个冠军!这就说明,削球手应该“削攻”兼顾,多面手,既能削又能攻,这样取胜的机率就高了。

参考:
削球是乒乓球运动最初最原始的打法,但是对削会让运动员筋疲力尽,令裁判员哈气连天,观众更不用说了,大部分人都睡着了 ,所以最初的乒乓球比赛甚至限定了每一局的时间。
直到日本人发明了反胶,把原来的颗粒胶皮反过来贴,这一下不要紧,一不小心催生了新一代乒乓球运动,其代表的打法就是弧圈球。
回顾一下在反胶使用之前的乒乓球打法。
在颗粒胶时代,推回来、攻回来的球的运行轨迹是基本符合抛物线的,所以一旦球落到网带
这个时代导致了一种打法盛行,就是快攻,所谓快攻就是要在球的上升期、高点期,最多在下降前期回球,保证在发力的情况下回球的弧线落到对方球台上;
对于削过来的球,如果弧线够低,又带有强烈的下旋,推攻都会下网,唯一的应手就是对削。
这就是在颗粒胶时代削球手还有多席之地的原因。
可是反胶的贴法必然带来弧圈球的打法,因为反胶可以对球的表面产生连续摩擦,而且摩擦的时间也大幅度地延长。
弧圈球借助反胶成为主流,削球的就日渐势微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反胶+弧圈球解决了原来颗粒胶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原来的对削先要克制对方的旋转,再施加自己的旋转,来的时候是下旋,回去的时候也是下旋。
弧圈球根本不需要克制对方的旋转,而是借助对方的旋转,通过向上方或者前上方的加速摩擦,借力打力,变下旋为上旋,攻击性明显增强。
而且弧圈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调整打磨比例控制乒乓球运行的弧线,让球在飞行过程中既能拱出更高的弧线越过球网,还能有更近的落点保证命中率,所以弧圈球可以在网带下、球台下、甚至是马上落地的情况下打出高质量回球,这种球是不符合抛物线轨迹的,在颗粒胶时代更是无法想象的。
弧圈球给削球手造成了太多被动,高吊弧圈球自己也必须削加转,否则会冒搞,前冲弧圈球要减力不能硬顶,否则会出界,突击下旋还要时刻提防控制板形。
事实上削球打法还存在另外一个先天劣势,就是不能有效进攻,只能通过制造不同的旋转来扰乱对手的判断带来失误。
削中反攻即使是顶级选手也质量有限。
所以削球手面临的根本困难是打法的落后,就像你非要用大刀长矛对抗机关枪,如果侥幸能赢,只能是出其不意,历史上的名将丁松、朱世赫仅能昙花一现,陈卫星、候英超始终未能进入第一阵营,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削球手无法进入职业顶尖行列是必然。

参考:
首先削球在弧圈球发明以前是非常流行的打法,随着弧圈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削球的生存越来越难。
削球是乒乓球的传统打法之一,属于防守型技术,面对强烈的弧圈球进攻只能靠制造旋转和落点制造得分机会,主动性不高,得一分需要经过多板数的回合,而现在超一流水平选手的弧圈球质量高稳定性强,想仅靠削球得分可谓难上加难,所以现在的削球都在制造机会,拼命的进攻,但是术业有专攻,削球手的进攻质量不高,所以面对超一流选手赢球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随着朱世赫的退役,男子顶级水平的削球越来越少,前段时间参加公开赛的马特连克各路外国高手,但最终被许昕轻松拿下,面对许昕的正手弧圈球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女子方面中国的武杨、胡丽梅,韩国的徐孝元等削球水平都打不到顶级水平。
而且随着球的改革,球变大后旋转弱了,对削球更是雪上加霜,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削球想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是越来越难了。

参考:
现在的乒乓球比赛上削球打法没落,我认为跟
一、国际乒联在90年代中后期通过了对长胶胶片进行限制的规定,规范了长胶胶片的颗粒尺寸及长宽比范围,大大的削弱了长胶削球手的威力。
当然,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民间的“野球手”拿长胶胶片去泡汽油什么的,然后“生产”出违规超标的胶片,哪个打起球来,非常奇葩……二、乒乓球从38mm的小球变革成40mm大球在小球时代,拉、攻、削各领风骚。
而小球换大球之后,理论上讲,速度跟旋转都下降了,但事实上,由于大球的回球节奏变慢,选手有更多的时间加大动作发力。
所以就演变成现在几乎清一色弧圈打法的局面。
而弧圈选手打削球手,是天然的克制。
(弧圈球的发明最早就是为了攻击下旋球)在对抗中,拉球手有多种手法(攻、冲、吊、拉、撇)对削球手进行攻击,而削球手只能用旋转跟落点的变化应对。
而弧圈一旦旋转达到一定程度,在颗粒胶片上会出现“打滑”的情况,非常难控制,不大幅退台根本削不回。

参考:
同在国家队或省市队,不管削球手的步法有多快,赶不上进攻型选手进行的速度(多数情况下),进攻选手比削球后挥臂的速度和力量要大,在进攻选手的稳定好于削球手的稳定时才凑效。

参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乒坛魔术师之称的张爕林可是乒坛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削球手,后来女的有葛新爱,男的有丁松,都是削球高手,且都战绩赫赫。

参考: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削球主要是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主要靠对方失误得分,太被动了,自己掌握不了整体局势,虽然,现在先进的削球手都兼有削中带攻,但总体还是比进攻选手的得分率低,所以整场比赛还是处在被动中,很难取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