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梦到三马同槽为何只杀马腾不诛司马一家呢

谶语这个东西在我国很早就有,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是很有蛊惑性的。
因此古代的帝王诸侯,总是把天下国家据为私有,取得天下国家后,就成了家天下,只能由自己的子孙来继承延续,为了确保自己的家天下能得到永世留传,就很注重自己家天下的稳固传承,一旦感到有危及自己天下江山的因素存在,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不遗余力地加以消除。
身后之世,两眼茫茫,究竟谁能危及自己的江山呢?
于是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谶语童谣,就成了帝王诸侯们
自私的帝王们,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使一人漏网。
秦始皇派方士卢生到海中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卢生没有求到,却带回一本叫《录
秦始皇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以为是秦朝北部的胡人将来要葬送大秦江山。
为了防患于未然,秦始皇当即就派出大将蒙恬带三十万大军向北横扫匈奴,先是夺取了被匈奴人攻占已久的河套地区,接着又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备匈奴人的不断南下骚扰。
谁知这“亡秦者,胡也”的谶语,没应到北方胡人身上,却应在了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身上,正是在秦二世的一手操作下,直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可能很早就有代魏之心,魏明帝时,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叫《玄石
魏明帝曹睿死后,他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权倾天下,心里还记挂着“牛继马后”的谶语,就让当时善占卜的管辂给他占卜,结果和谶语一样,司马懿很是不安,盘算着以后哪个姓牛的能继承他“司马”之后。
他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他手下的大将牛金。
牛金对他忠心耿耿,为他出生入死,立下了殊勋。
但司马懿一想起“牛继马后”的预言,心里就十分忌讳,害怕牛金将来会对子孙不利,就派人请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为人坦荡,没有防备之心,“饮之即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儿子司马师不解,问道:“牛金可堪大用,奈何杀之?
”司马懿就说:“谶书有预言,马后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孙将有后患啊!”司马懿自此以为,牛金已死,子孙便可高枕无忧坐享福贵了,殊不知世事难以预料。
西晋建立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
夏侯氏人很风流,竟与王府一个叫牛钦的小吏勾搭成奸,生下了司马睿。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王室贵族和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在建康称帝,延续晋朝,是为晋元帝,为司马氏建的晋朝又延续了百年,史称东晋。
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后,一统南北,使三百多年分裂的华夏,重归于一统。
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大洪水淹了都城,并且有十八个黄口小儿突然来到他身边,撕扯他的龙袍。
隋文帝被惊下而醒,觉得不是什么好梦,忙暗中找人解释梦境。
经过解梦,生性多疑的隋文帝认为这是老天在暗示将来会有姓李的某
又将其他李姓大臣调往外地,叫隋文帝姨夫的唐国公李渊,也被隋文帝调到太原做了留守。
同时,隋文帝还提出迁都,纳入朝议。
但不久没等迁都,隋文帝就驾崩了,杨广继位后,生活奢靡,大修洛阳宫殿和各地行宫,开挖大运河,三次远征高丽,疲极民力。
天下百姓不堪重负,饿殍满野,没了活路,就纷纷起义,反抗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攻下都城长安,镇压了各地叛乱,建立了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据说,十八黄口小儿撕扯龙袍,十八子,乃李字,预示李姓要代隋建国,大水淹都城,乃渊也,正是李渊代隋。
但隋文帝因姻亲,竟没杀害李渊,最终竟成了大隋的终结者。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因太白屡现于白昼,李世民就让太史令李淳风占卜,占卜的结果为“女主昌。
”而当时民间又广泛流传一本叫作《秘记》的谶书,其中有“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
李世民对此深恶痛绝,开始留心谁最有可能应谶。
有一天,李世民在宫中招集众武将聚餐欣酒,行酒令,要求大家讲各自的乳名。
李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就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
”众人也不禁哄堂大笑。
李世民不禁皱眉,李君羡是武安人,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皆有“武”字,很是疑忌,遂后就革除了李君羡禁军职务,让其外任华州刺史。
华州当地民风崇尚修炼辟谷术,有个叫道信的平民百姓,自称能够不进饮食,通晓佛法,李君羡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与他形影相随,窃窃私语。
御史借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
李世民正愁没有把柄治罪李君羡,正好御史弹劾,就因此事定罪处斩,全家被抄没。
由聚酒疑忌到斩杀李君羡,前后不足一个月时间。
但是让唐太宗万万没想到是,唐三世后,竟是一个武姓的女子武则天,代唐建周做了皇帝。
古时女子地位低下,哪有女子为王为帝的道理?
而武则天作为一弱女子,竟代唐做了皇帝,真是让唐太宗万万想不到啊。
只可惜了李君羡无端冤死,直到四十三年后,其家属向皇帝武则天诉冤,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的天命,遂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李君羡在武安县“得意里”。
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当听到属下善术数的谋士宋献策算出“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预言后,很是高兴。
据说宋献策身高不满三尺,脱脱一个小侏儒,为右相牛金星所荐,但因其善占卜,李自成视之如宝,出入军营,人称“宋孩儿”。
当李自成为清军和吴三桂军击败,退出北京,一路向西败退时,李自成的谋主李岩,因起义军以前在河南的群众基础很好,就向李自成提出由自己带一支军入河南,在那里再建一个根据地,以分抗清军和吴三桂军的压力。
李自成本欲同意,不想曾在穷困时被李岩引荐给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深妒李岩的才能,就提醒李自成“十八孩儿主神器”的谶语,李自成恍然大悟,不但没有同意让李岩率一军入河南,还暗中派人害死了李岩。
李自成已到了一败涂地的困境,仍不忘解除“十八孩儿主神器”谶语的嫌疑,竟自甘断臂膀,实在令人击节叹息。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一统北方的雄主,为了身后曹氏的安稳,自然对一些谶语梦境,也很上心。
当他做梦梦到“三马拱槽”的梦境时,也感到这是一个危及曹氏之梦,自然也要按梦中预示的蛛丝马迹,来尽力清除将来有可能危及曹氏政权的潜在威胁。
那么曹操为何只杀马腾,而不除司马懿一家呢?
“司马”与“马”毕竟还有一字之差。
曹操做了“三马拱槽”之梦后,“槽”自然代表曹操创下的基业及其子孙福禄,由三匹马拱槽,则自然代指三马占了曹操的基业。
既然“槽”代指“曹”,那“马”自然就代指姓“马”的人了。
这个梦让曹操第一想到的,那就是姓马的将来要占有他曹氏的基业,“司马”毕竟有两个字组成,没有马姓最直接应梦。
那姓马的会有谁对自己造成威胁呢?
很自然曹操就会想到马腾父子。
马腾父子世代镇守西凉,有兵有权有地盘,确是个很大的威胁,又有“三马拱槽”之梦,曹操自然要除掉马腾父子,以消灭其将来可能对曹氏带来的威胁。
于是曹操就以马腾与韩遂不和为由,招马腾一家来许昌入朝为官。
马腾自然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实力,就申请由儿子马超接继自己原有权力,自己则带马铁、马休及二百余人的家眷入许都为官。
怎样才能诛灭马腾呢?
曹操就派人在关中用谋,最终逼反了马超,这正中曹操下怀,于是曹操就以马超叛反朝廷为由,斩杀了在京都的马腾和儿子马铁、马休及一家二百余口,终于消除了曹操心中的隐患。
那么曹操为什么没再杀害司马懿一家呢?
司马懿当时刚被曹操征召幕下,虽然是士族大家,但官职低微,在朝只是个文职,无兵无权无地盘,当时根本对曹操造不成什么威胁。
而且曹操一直和司马家族感情很好,曹操初时做的洛阳北部尉,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给举荐的,可以说司马防是曹操出仕的引路人。
曹操知道司马家个个有才能,有“司马八骏”之称,他推行“唯才是举”,首次强征司马懿,司马懿看不起曹操的宦官出身,想看看局势发展情况再说,就拒绝应征;
曹操做了丞相后,第二次征召司马懿,并威胁司马懿如果不应征,就杀其全家。
司马懿一来害怕司马家族因他一人受罪,又看到曹操已成了气侯,成了当时最强最有实力的势力,到曹操帐下做事,应该很有前途希望,于是就主动应征到了曹操麾下。
作为人才征召来的司马懿,无兵无权无地盘,又没有什么过错,曹操总不能因一梦境就将司马懿给咔嚓了吧。
如果无端杀了司马懿一家,曹操以后的“唯才是举”还怎么推行?
这不是自己在伤害自己的事业吗?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办事很会隐忍,显得很忠心老实。
司马懿应召到曹操手下做了官后,事事替曹操着想,时时表现得很忠实,让曹操挑不出毛病。
曹操占领汉中后,当时刘备也新定益州,人心不稳,与曹操当时的实力是无法匹敌的。
司马懿就建议曹操乘势攻打成都,灭了刘备。
曹操可能是害怕久在外征战后院不稳吧,就没听从司马懿的建议,以时人“既得陇复望蜀”一句话,唐塞了司马懿的建议。
此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襄阳、樊城,又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曹操感关羽威力,一度想弃许都,迁洛阳。
关键时刻,司马懿又建言曹操不可迁都,一旦迁都,天下震动,将一发不可收拾。
他说关羽得胜,江东孙权必不高兴,不如此时趁机示好孙权,让孙权在背后攻击关羽,那样襄樊之围不攻自破。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结果使关羽走樊城,败麦城,大义失荆州,关羽父子也被孙权俘斩,给世人留下了千古遗憾。
司马懿的忠心,让曹操感到放心,于是曹操就将司马懿派到了世子曹丕门下,让他辅助曹丕。
司马懿辅导曹丕,那真是兢兢业业,无微不至,助曹丕稳固了世子之位,获得了曹丕的信任,事事也赢得了曹丕的庇护。
曹操也许觉得司马懿没有机会威胁曹氏政权。
司马懿的聪聪才干,自然会引起曹操的注意,以致曹操也观察到了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对曹丕曾说过:“司马懿非久居人下之人。
”意思也是告戒曹丕,以后要注意司马懿。
就曹操当时的情况,曹操一直推行唯才是举,主张只要有才能,庶族地主也可以象士族地主一样,当官参政,以此来压制士族地主的一家独大,有利于曹氏政权的稳固。
同时,好人妻的曹操深忌自己的宦官出身,很在乎自己家族的人丁繁殖,对能生育的美貌夫人就特别爱好,每战胜一个对手,就纳失败者的美妻娇妾为自己所有,还义正辞严地对人说:“汝妻子吾养之,汝无忧也。
”曹操因此一下子纳了十五位美妻娇妾,由此也为曹操繁殖了不少子女,单儿子就有二十五位之多,以后都可在朝掌管一方权力。
同时,曹氏和夏侯氏的在朝大臣人才济济,都掌握着曹魏的各个要害,军队也牢牢控制在曹氏手里,只要不给司马懿掌握军队的机会,司马懿就是再有才能,又能如何?
正因如此,曹操才没对司马懿下狠手。
但是令曹操万没想到的是,曹丕继位后,竟对自己的兄弟们大打出手,根本不让参政管事,还时时对他们加以监视管控,使得曹氏子孙都没有了在朝为官的机会。
曹丕的另一措施,为讨好士族大家,废除了曹操的唯才是举制,全力推行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在朝一家独大,难以控制,直接将曹氏政权归到士族手中。
而且呢,到曹丕、曹睿朝,曹氏和夏侯氏的在朝大臣,象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等有功绩才能的大臣,相继离世,再没有特别有才干的曹氏、夏侯氏大臣立朝辅佐;
司马懿因其才干功绩,逐渐成了朝堂最有权威的士族地主代表,又加其高寿,相继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因此,司马懿在曹魏朝的崛起,成了必然之势,完全出乎曹操生前所料。

参考: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做事又心狠手辣。
为了曹魏将来的长治久安,他对那些和自己不一心的人,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这些人里既包括孔融、荀彧等当代名士,也包括他认为自己后代无法驾驭的周不疑、杨修等才子。
那么他对司马懿也产生过怀疑,为何不先下手杀了他,不给他留下篡夺曹魏江山的机会呢?
一、对司马懿疑虑重重的曹操。
曹操和司马懿本是故交,他初入仕途担任的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荐的。
因此,曹操对司马懿十分了解,尤其是司马懿的才华让曹操念念不忘。
在曹操将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许都,担任汉朝的司空后,就征召司马懿前来为自己效力。
但是,司马懿对曹操的前途并不看好。
他看出汉室已经式微,不愿意冒险将自己绑上曹操的战车。
司马懿借口自己得了重病,已经瘫痪无法行动,不去接受曹操的征召。
曹操对此十分怀疑,还派人前去用武器刺他做试探。
司马懿坚忍不动,才算暂时躲过一劫。
不过司马懿这种小伎俩,在老奸巨猾的曹操眼中不值一提。
在曹操平定了周边势力,担任汉朝的丞相后,便再次征召司马懿。
这一次曹操没有上一次那么客气,直接下令,如果司马懿不听从征召,就把他抓起来。
这个命令表明曹操早就看穿了司马懿的伎俩,对他已经忍无可忍了。
曹操对于那些胆敢违抗自己的命令,公开愚弄自己的人,是毫不留情的。
即便是像华佗那样的良医,只有他才能治疗曹操的头疼病,曹操也果断杀掉。
司马懿自然知道曹操的心意,赶快接受了曹操的征召,来曹操阵营为他服务。
由于有了欺骗自己的前科,曹操对司马懿自然没有好脸。
为了挽回曹操对自己的信任,司马懿采取了任劳任怨的态度,全力做好曹操交给自己的所有任务。
他自甘卑微地处理曹操府中各种杂务,连放牧牲畜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他还找寻时机向曹操献言献策,在推举曹操称帝这件事上,司马懿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旗帜鲜明的拥护曹操称帝。
由于司马懿的优异表现,曹操逐渐消除了对他的不满,并把他派到曹丕的手下。
不过,曹操对司马懿的疑虑始终无法彻底消除。
他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专门实验一番。
他让司马懿前来,命令他向后面看,司马懿能够把脸转向后面而身子不动。
对司马懿的才能、面相本来就有疑虑的曹操,还做了怪梦。
他梦见三匹马在一个马槽吃食,对这个梦的含义十分厌恶。
他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不是做臣子的人,将来他必然会干预你的家事。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至死也没有解除对司马懿的疑虑。
二、曹操不杀司马懿的原因。
但是,既然曹操如此疑虑司马懿,为何不杀掉他呢?
这样曹操就会消除心腹之患,他用毕生精力创造的曹魏江山,也不会落入司马氏的手中。
其实要认真追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曹操认可司马懿的才能。
我们知道曹操和司马懿是世交,司马懿的父亲就曾举荐过曹操。
再后来曹操曾经跟司马防开玩笑说,当年你举荐我才只当个洛阳北部尉的小官,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
司马防笑着回答,说那个时候举荐你当这个小官是恰得其分的。
说罢两人开怀大笑。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和司马氏家族的关系是不错的。
而司马懿作为司马防最出色的儿子,当然也被曹操看在眼里。
曹操的人才使用政策是唯才是举,自然不会放过司马懿这样的人才。
因此,曹操才会几次三番的征召司马懿出山辅佐自己。
其次,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
曹操虽然对人才采取唯才是举的态度,但是由于他要创建一个崭新的朝代,对这些人才他还是分别对待的。
对于那些依然忠于汉室,不听从自己指挥的人才,曹操采取坚决清除的办法。
至于那些投入曹魏阵营的人才,曹操也视其站队来区别对待。
在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的过程中,曹操在一旁冷眼观看。
在确定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后,他为了曹魏江山打算,果断杀掉了曹植集团的核心人物杨修。
司马懿在加入曹操阵营后,被曹操派到曹丕的手下任职。
司马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极力搞好与曹丕的关系。
由于司马懿过人的才能,曹丕越来越离不开他。
由于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使得司马懿得到了一张护身符。
在很多场合,曹丕为司马懿进行周旋,保证他安然无恙。
正是由于司马懿对曹丕的恭顺的服务态度,以及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让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让他为将来的曹魏江山效力。
本身曹操屡次征召司马懿出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用自己的才华为曹魏江山效力。
如今司马懿在曹丕集团中为曹丕认真效力,曹操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了。
第三,司马懿对曹操表达忠心。
曹操之所以对司马懿不满,主要是因为他对待征召的态度。
在建安六年征召司马懿的时候,正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己也遭受了重大损失,需要收拾残局,百废待兴。
曹操征召司马懿,就是想要利用他的才能,为曹魏江山出力。
可是司马懿宁可装病也不应召,这中间的态度自然耐人寻味。
再加上司马懿的身后还有世族大家的背景,更是加重了曹操的猜疑。
因此在第二次征召司马懿的时候,曹操才会说出狠话,如果司马懿不应召就抓起来了。
后来的华佗也被曹操这样对待过,被曹操抓起来杀掉了。
由此可见,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
司马懿的见识当然远在华佗之上,他马上就出山辅佐曹操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竭力去消除曹操的疑心。
他用自己任劳任怨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尤其是在拥立曹操为帝的问题上,司马懿极力拥戴曹操。
这一切,让曹操打消了杀死他的念头。
第四,曹操对司马懿预先做了安排。
曹操不杀司马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生前对司马懿做了周密的安排。
那就是让司马懿死心塌地的为曹魏效力,但是并不能抓住曹魏的政权。
曹操在去世前专门对曹丕嘱咐说,司马懿不杀人臣,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
这样的警告是非常严厉的,它让曹丕不得不重视起来。
在曹丕的时代,虽然司马懿得到了曹丕的重用,但是一直没有掌握军权。
曹丕一般都是把司马懿留在后方,为自己做好治国理政的工作。
等到了曹睿时代,司马懿才逐渐拥有了军权。
司马懿通过平定孟达造反,到接替曹真掌管关陇军团,直到消灭辽东公孙渊集团,司马懿开始指挥魏军征战沙场。
即便是曹睿对司马懿这么信任,在曹睿派司马懿接管关陇军团时,还是遭到了手下的反对。
在曹睿安排后事的时候,看似曹睿信任司马懿,忍着病痛等待司马懿回来交代后事。
可是在安排托孤大臣时,曹睿还是显示出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
曹睿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但是他却把大将军这样的最高军职交给了曹爽。
曹爽兄弟也正是因为手中掌握实权,才压制得司马懿退回府中养病。
我们从
只是曹操没有预料到的是,司马懿能够活得那么长久,历经曹家三代子孙,终于在高平陵事变后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如果司马懿未能活得那么长久的话,历史将会改变了。
结语:曹操在生前对司马懿就很疑忌,在他临死前,还专门嘱咐曹丕,要防备司马懿,可以说司马懿凶多吉少。
但是司马懿用尽了手段,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司马懿在曹营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加入曹丕部下后,他以自己的服务得到了曹丕的信任,也得到了曹丕的庇护。
曹操认可司马懿的才华,也希望司马懿能够为曹魏效力。
在看到司马懿对曹丕百依百顺后,曹操认为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便打消了杀死司马懿的念头。
再加上司马懿极力拥护曹操称帝,曹操生前对司马懿进行了安排,使得司马懿一直向曹魏效力,不敢有非分之想。
直到曹爽时期,司马懿才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取了曹魏的政权。
此时已经离曹操去世几十年,曹操早就鞭长莫及了。

为什么不诛司马一家,这个也可以说是为什么没有杀司马懿?
这不是因为司马家对曹操有恩,也不是因为司马懿有才,更不是因为司马懿演技出众!有恩之人曹操不是没杀过,有才之人也杀过不少,论演技老曹也是影帝级别!事实上,曹操不是不想杀司马懿,实属不能!因为司马懿不是一
东汉末年是门阀大族兴起和发展的时期,这些门阀大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彼此结成了利益集团。
而各个门阀大族之间关系盘根错节,互相呼应,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几乎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武要职。
一些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是这些州郡的实际统治者。
所以当时袁本初顶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就能拉起好大一支队伍,让曹操看了好生羡慕。
曹操出身宦官家族,虽然对于所谓的门阀大族不大感冒,虽然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但为了巩固统治,他不得不寻求门阀大族的支持,司马氏家族正是其中之一。
司马氏家族世代为官,是颖川名门,在当时的北方士族当中属于领袖地位。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
司马家族与当时的其他士族之间利益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曹操也不敢轻易向司马氏发动攻击,否则极有可能动摇曹操在北方统治的根基和威望。
如果要杀司马懿,必须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这样才能堵住士族的口。
而司马懿在当时相当低调,该出力的时候出力,该献策的时候献策,实在让曹操找不到理由杀之。

参考:
因为这是司马氏称帝后,为了神化皇权而写的段子,当不得真。
古代很多这样的段子,比如刘邦多次差点被杀了,脚踏七星、母亲和大蛇生的他,斩白蛇等。
比如杨坚龙行虎步,帝王之相,几次差点被杀了,比如李渊的十八子为王、武则天的“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
司马睿的“牛继马后”,刘恒的许负预言等。
这些帝王的预言,都是他们取得天下以后,为了神化皇权而编撰的。

参考:
答,曹操梦到三马同槽,并且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杀了马腾,主要就是马腾占据西凉,是一方诸侯,是曹操统一北方的绊脚石,故而杀之。
曹操有能力为之。
曹操说梦到三马同槽,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到什么时候,都不能重用司马父子三人,重用就是有信任,按功封赏。
利用就是用完之后,卸磨杀驴。
司马氏家族在曹操统治区是一个名门望族,在门阀制度的时代,它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有用的,平白无故将其剿灭,曹操就会彻底失去人心。
曹丕一直都在按照
司马氏家族是一点,点的蚕食曹氏集团的权利,而曹丕是没有外患之时,就把司马这个内忧束之高阁。
而司马氏在曹丕在世时,就装病,或无为姿态放低身段,一切靠演戏,欺骗曹丕的耳目,据说有一次司马懿在家装病,一个丫鬟不小心说漏了嘴,司马懿的妻子就派人把丫鬟给杀了。
司马氏鲸吞曹魏是曹丕的命不长,天要灭曹啊!。

参考:
首先曹操很清楚司马懿的野心,也深知养虎为患的道理,但仍有利用价值促使其不得早早结束司马一家;
因为杀了司马懿,谁来顶替其位,唯有司马一家在,诸葛亮就休想讨伐成功。
可以说司马懿是曹孟德的一把利器,可惜岁月蹉跎,阿瞒不如司马懿能活。

参考:
“三马同槽”的典故来源于曹操,一天曹操睡觉做梦,梦见三只神采奕奕的马匹一次在吃马槽里的东西,三条马和以往曹操看到的马完全不同,三条马很有君临天下的威风,其中一匹老妈目光阴险的看着曹操,曹操被吓醒后,开始思考这个梦的寓意,以曹操这个智商的人怎么能搞不懂其中的含义呢?
曹操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司马懿,而这时候的司马懿只是一个小谋士,那么有人就不理解了,司马懿只是一马的话,那么其他两马怎么解释,难不成曹操还会觉得司马懿就是三条马的化身,这不是太扯了。
其实这不是曹操瞎怀疑,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整个城里都是出了名的神童,非常聪慧,特别是司马师从小就特别有魄力,甚至一次街上刺客行刺,年纪轻轻的司马师面对刺客们,没有一丝惧怕,反而是制服了刺客们,由这一点就可以怀疑到三马就是司马懿和俩儿子。
而司马懿和这俩儿子特点也是非常明显,司马懿是一个很有决心的人,下定了一个目标会不计代价地完成,执行力非常的强,司马师则是一个很有魄力和耐心的人,能够忍常人不能忍的一切。
司马昭则是很果断,经过思考的事情,只要有很大的几率成功,就会直接施行。
父子三人彼此性格鲜明,却有共同的相似点,都极具谋略,并十分有家族荣誉感,那么为什么曹操怀疑了司马懿父子三人,却没有行动呢?
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曹操爱才,那时候魏国的许多重要谋臣已经去世,留下的能臣实在不多了,司马懿就是为数不多的帅才,曹操一直压制着司马懿,却始终不敢重用他,而舍不得杀他,然而,前中期的司马懿压根就没想过篡夺曹魏的江山,他只想让自己的家族走上一条辉煌路。
但是从曹操、曹丕到曹叡三代帝王一直都压制着他,让他的心态彻底崩溃,从那之后,司马懿开始有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想法,要知道司马懿有了决心之后,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最终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用十几年的谋划和忍让换来了权倾朝野。
司马懿的野心和决心,司马懿的成功是被逼出来的,不断的朝廷压力和忌惮,让他感受不到为国为君的意义,既然这样我何必为他们卖命?
但是其实就算曹魏不压制司马懿,最终司马懿还是会选择权倾天下,毕竟野心这东西不是后天养成的。
司马懿篡权成功后,就开始走上曹操老路,直接架空了曹氏、夏侯氏的权势,导致当时的魏国司马氏一家独大。
这就是司马懿的野心和决心,一旦成功,那么对不起,没有人能够再从我手中抢走权力。
司马师的耐力和智谋,司马师一点不逊色于老爹司马懿,可以说司马师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不是后期因为战争导致眼睛被弄瞎性情大变后,其实司马师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之才,不过上天对司马师还是不够爱护,司马师正值壮年就英年早逝了。
司马师比父亲和弟弟更有耐心,他能够将一件事压在心底,等到时机成熟了就一举解决问题,并且司马师的谋略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既阴谋阳谋,又能够雄才大略,司马师是十分稀少的帝王之才。
特别是司马师成功架空父亲司马懿,这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十分意外,高平陵之变之前,司马懿还专门去看这俩儿子当晚的情况,司马师睡得很安稳,而司马昭则担心的瑟瑟发抖,由此可见两个孩子的心性是不同的,其实没有司马师的过度,司马昭是成长不起来的,就是因为哥哥执政时期,给了司马昭足够时间成长,才有了三家归晋的大一统。
司马昭的果断和狠辣,司马昭是司马师去世之后继承权力的接班人,或许这样说,司马师去世之后,也只有司马昭能够继承父兄的大业,司马师的儿子们或者司马昭的兄弟们都没这个魄力。
大家千万别觉得司马懿的后人都是十分厉害的存在,其实真正厉害的都是司马懿亲自调教到现在的两个儿子。
司马师去世的时候,曹魏皇族势力和朝中大臣们势力开始联合准备扳倒司马家族,甚至还直接收回了司马家族手中的许多兵权,司马昭其实是临危受命,毕竟司马家族最牛逼的两个大才已经去世,假设如果司马昭做错一点的决定,那么司马氏家族绝对会被扳倒,可惜的是司马昭也不是好惹的。
继承家业后直接带军队入宫,直接把谋反的大臣们给关起来了,司马昭的果断也让司马家族再度延续起来,其实司马昭身上具备的一些潜质是司马懿和司马师不具备的,司马昭做事不会顾及民间看法,就是这种果断,简单粗暴解决战斗,让司马昭的权势比父兄更胜一筹。

在史书的记载中,把司马昭描写的罪恶滔滔,其实大家换位思考,在乱世之中,司马昭不够狠辣,那么怎么在这个时代立足,就算为了自己家族的生存,也逼着司马昭这样做。
并且司马昭肩上扛着是整个司马家族的兴衰。
不管“三马同槽”的典故是不是真的,大家要明白一点,司马氏是结束三国乱世的主要推动者,至少统一中原比乱世分裂好吧、只不过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没有选好继任者,最终导致了晋王朝的覆灭,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需要具备的东西很多很多。
“三马同槽”,爷爷司马懿的野心,父亲司马师的耐心,孙子司马昭的狠心,爷孙三人同努力,让曹操辛苦一生白打工了,总经理逆袭控股,最终取代了董事长;
而对于曹操来说,爷爷这辈嬴了天下,到了孙子那辈却输了皇帝宝座,董事长被总经理控股取代了。

参考:
曹操创业初期,有一天夜晚他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食槽里吃食,在梦中曹操还嘲笑它们说:“周围明明有别的食槽,为何却要挤在一起”。
而三匹马听到曹操的嘲讽后,并不答理曹操,还在一起窃窃私语的说着曹操听不懂的话。
曹操醒后觉得这个梦怪怪的,槽不就是曹吗,三马同食一槽,不就是三个姓马的人要一起吞并曹魏吗?
曹操想到了身处西凉的马腾,马腾也算是一方诸侯,对曹操来说是有威胁的,所以曹操用计把马腾骗到京城,并设下埋伏杀掉了马腾,从此曹操以为就没有威胁了!他在临终前,再一次梦到了“三马同槽”,天亮了后,他询问谋士贾诩,这是怎么一回事。
曹操早年间,就做过“三马同槽”的梦,怀疑是马腾、马超、马岱三人,现在马腾已死,马超和马岱在蜀汉,已不足为虑。
昨天晚上从,曹操又做了“三马同槽”的梦,不知是凶是吉?
贾诩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他给曹操解惑道:“现在梦到的是禄马,当然是吉兆,指的是禄马归于槽的意思,没必要怀疑。
”曹操听了贾诩之言,这才放下心中的疑虑,恢复正常。
在那个时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军阀割据。
枭雄曹操有一统天下之志。
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治理天下,都需要人才。
尤其是那些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才,这样子曹操才有可能来助成就“大业”。
司马懿无疑是这些“大才”者中的佼佼者,所以一个活着的司马懿比一具“尸体”更有价值。
再者曹操为“当世之枭雄”,虽自视甚高,但其足可震慑司马懿,就算自己百年之后,曹丕也能震得住司马懿。
此外司马懿生于179年,比曹丕还大上几岁,也就是说在曹操看来,司马懿会走在曹丕前面,那么也就没啥风险了。
曹操根本没有去想太多,他只想要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就算以后发生什么事后也不用管读太多,他毕竟是在三国之中奋斗了这么多年也感到累了,既然一切都是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的话,这样自己就比较安心,也能够睡得安稳,日子就这样过去吧,三国也就结束了。
这就是:历史的发展既有它的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
参考:
因为司马懿当时很有用,曹操提防他也用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