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和莫言在中国文坛地位谁更强

他们不属于一个流派,贾平凹的作品应该属于寻根文学,莫言属反思文学。
但他俩都是当代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家。

参考:
都投机取巧之辈,写的都是有争议的东西,一个写的走不出男女那点事,一个写的全是取巧人们记忆模糊的东西,哪来的地位?

参考:
可以肯定的是,贾平凹和莫言两人是中国当代文坛超一流作家,就像古龙笔下两位绝顶高手,实力明显高出其他作家一大截。
他们两人都是文学英雄,心心相惜,相互尊敬。
他们有许多共同点,比如,写作水准超群,获奖获得手软,都获得过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
都获得过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贾平凹在第七届(2003—2006)依靠《秦腔》夺魁,莫言在第八届(2007—2010)依靠《蛙》获取。
在国际性大奖中,莫言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贾平凹的《废都》则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
他们都创作出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作品,莫言有《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10多部长篇小说。
贾平凹在创作强度和力度上更大一些,更高产一些,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老生》、《极花》等,新书《秦岭志》也将马上出版。
莫言的小说想象力更加丰富,语言天马行空,宛如大江长河,比较洒脱、豪放,在写作手法上更加新颖,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更大。
贾平凹的小说语言更加细腻、灵秀,善于描述鸡零狗碎的场景,非常有带入感,语言绵长细腻,宛如溪流。
他们谁的地位更强,客观地说,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知名度,都要差于贾平凹。
贾平凹依靠持续高产,在国内和汉语文化圈东亚、东南亚,以及国外华人圈子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
相比较来说,贾平凹更全面一些,在我
他的散文既有古典散文的含蓄和意蕴,又有现代俏皮、幽默的文风,读起来耐人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极具语言张力。
比较起来,莫言的散文成就比贾平凹差一截子。
小说创作上也没有贾平凹那么高产。
他们两人究竟谁更厉害一点,这个问题我也跟许多作家和学者讨论过。
因为根据
我认为:一个作家、艺术家究竟怎么样,只有历史说了才算公正,他的成就是盖棺定论的结果,现在讨论谁强谁弱还为时过早,毕竟,他们都还处在创作期,文学生命力都还没有结束,不能过早的下结论。

参考:
彼此彼此,有才少德,胸襟狭小,其作品对社会无甚积极影响力。

参考: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学生时代,中学课本曾收录了他的散文巜丑石》,化龙点晴的一句是\"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后来喜欢上了他的作品。
他是中国文坛的一头老黄牛,是黄土高原和黄河养育滋润了他,他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他也努力讴歌着这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的作品如黄土高原一样厚重,如黄河一样雄浑激荡,代表作品有《商州》,《浮躁》,《秦腔》,《古炉》,《白夜》,《怀念狼》,《天狗》等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接触莫言的作品,首先是源于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从此知道了中国文坛有一个叫莫言的作家,因为本人不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所以读他的原著很少,但这不妨碍他在国外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好像更符合西方人的口味,在国内争议还是很大的。
应该说,莫言非常勤奋,笔耕不缀,写了很多作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想必莫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参考:
莫言和贾平凹都是我国第一流的作家,也都是文革以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新时期的代表作家。
他们都是天才颖悟的作家,对于社会人生和人性,有着自己独立的认识见解,他们的作品,都有着文学语言的创新。
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文学界普遍在抚摸伤痕、控诉罪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里青年的天真在发现爱和美。
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这和他的人生有关,他是工农兵大学生,时代和生活没有亏待他,更幸运的是他的《满月儿》让他成为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得者。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
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
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与引鉴,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都促进了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主体思维空间的开阔。
这一年,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横空出世,文学界都在探讨这部作品,张洁在国外回答1985年的中国文坛大事时答曰中国出现了莫言。
19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
后来受到一些“义正辞严”的、标语口号式的批评,甚至“猥亵”这种词语都出来了。
1990年代,莫言通过电影和作品翻译,大踏步“走向世界”。
莫言有一个饥饿的童年和失学的少年,还有在农村劳动的10年,这一切对于一个作家,却是莫大的幸事。
1970年代,莫言在部队担任
好像历史上
深刻的生活体验加上学院的系统学习,这对于一个作家,又是何等幸运!1986年,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
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轰动。
张艺谋将《红高粱》拍成电影,为亚洲电影夺得第一个金熊奖。
1988年4月,莫言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在看到这部小说后,感到非常震撼,决定开始翻译莫言小说,葛浩文也成为了日后莫言作品走向世界的功臣。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
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在与世界文学的交集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上,莫言暂时领先。
万一哪一天,又一个葛浩文发现了贾平凹呢!
参考:
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讲,我喜欢贾平凹。
他的语言既平朴又不失哲理,往往创造出象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的意境。
他的语言很干净,冼练,透发出语言外的幻想,有文字的张力。
他的创作姿态植根于家乡的土埌上,却创出\"越是传统的越是中国的\"的文化魅力。
能让人从粗旷中觉察出文字的生动与细腻。
他的文化状态是正能量的文化促进,让不谙文化的八一脚踩进去便不想拔出。
他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大家。

参考:
问题本身有点小瑕疵,地位分高低,实力论強弱!对吧?
当然意思还是明白的!有人说莫言是迎合西方的审美需求,所以得獎!有多少人吹捧西方好,并未得诺獎,怎解释?
就说《红高粱》没吹捧西方吧?
编成剧本,拍成电影捧红张艺谋,姜文,巩俐!这三人红极一时!莫言声名当时还不如他们吧?
贾平凹的那部作品超过了《红高梁》!路遥,陈忠实都比贾強!《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总比《废都》好吧?
可惜二位天不假年!贾平凹字能卖上价钱,有人说贾的字有自己的特点,这不是蒙人吗?
谁写的字都有他自己的特点?
在大学当老师的人就更不该哄人。
贾字有人认,能赚钱,是事实!但写作是最苦的,认钱写字的人能一心写作吗?
我不知道…
参考:
贾平凹,莫言都是写小说的,而且写得都很好,我等本无资格品论二人之优劣。
但想到,许多的文评家,写小说的造诣好像也不比他们评论的作品强,于是稍感安慰,胡说几句,以资酒肴。
在中国文坛,历来不缺所谓大家,莫先生入了“诺贝尔”的法眼,一个大奖砸下来,大家的眼镜掉了一地。
莫言的小说,研究的是人性,这个东西西方人很受用,特别是血淋淋的揭示东方人群的“有观赏性,诡异和迷幻的人性”,对于另外一个价值观体系的“评判者”来讲,实在是“意外的收获”。
然而,莫言展示的人性真的就代表普遍的东方善良吗?
莫言阐述人性的载体,都是畸形的和极端的,比如《红高粱》《蛙》《按摩》。
贾平凹则侧重于人情世故和社会形态的描写,一部《废都》,写尽了尔虞我诈,世态炎凉。
但还是畸形的。
作品之外,就不多说了,不了解。
在中国文坛,二位从文学造诣,到悲悯格局,都还只是靠近了坛边,走上文学圣坛,还不行。
路遥可以,但英年早逝。
但已是我的偶像。

参考:
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似乎老贾强一些。
但就两人的小说创作而言,莫言远胜贾平凹。
本人早在2012年莫言获诺奖之前,就读过他好几部小说了,最欣赏他的小说《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蛙》和《红高粱》,他的文字和故事能力绝对是中国作家里顶尖的高手,他获奖是靠的实力,绝非某些评论家所说的运气。
贾平凹以前也是我喜欢的作家,我甚至买了他的作品全集,他的语言虽然很纯熟,但讲故事的能力不行,没法和老管比的。
可以说,老管获得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的。

参考:
我觉得就名声而言,肯定是莫言要大一些,毕竟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吹出来的!就文学创作水平而言,也是莫言要高于贾平凹。
为什么这样说呢?
莫言所
如果说莫言是大乘,那么贾平凹只是一个小乘而已。
另外,莫言的小说在形式上的创新自己内在的精神蕴含上是贾平凹所不可比拟的。
看过他们的书的人应该都能达成这个共识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