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的削球手丁松吗

丁松是著名的削球手,他和同时代的削球手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丁松在打球的时候并不是稳削,而是有着大量的削中反攻,所以丁松的削球也特别复有攻击性,往往在对手松懈的进攻环节中,出其不意的反攻得分。
丁松的这种打法,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指引着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面对进攻能力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的对手,一味的防守是不行的,总有防不住的时候,加入进攻,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得分手段,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削球是特别讲究节奏的打法,用进攻打乱对手的节奏,也是得分点所在。
但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能数得着的削球手,特别是男子削球手除了韩国大叔朱世赫之外,拿得出手的几乎没有呢?
原因其实有几个:1、男子攻球的质量太高:男子比赛的回合一直都要比女子少,原因就在于男子运动员的力量暴发力更强,削球手在防守对方的大力拉冲时,比较困难,特别是连续的拉冲,男子运动员可以做到不过渡板板发力,这对于削球顶大板的难度太大。
2、削中反攻的难点其实在于自己的节奏:虽然削中反攻是很好的手段,但是对运动员本身的要求,要比顶尖的进攻打法球手还要高。
因为削球是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而攻球是要求由放松到紧张,这两者的发力过程互相矛盾,并且乒乓球选手最怕的是前后移动,削球的合位点和攻球又不处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能把这些全都熟练掌握的运动员本就不多,能作为尖子脱颖而出的就更少了。
3、新球改革旋转下降:削球是很依赖旋转变化的打法,现在新材料球的改革,让乒乓球本身旋转的威力下降很多,力量更大,这对于削球的防守来说,无论是防守难度还是回击的变化都不如从前,想打出成绩就更难了。

参考:
太记得了,天津世乒赛打的卡尔松直接崩溃。
一个少言寡语,一个打法怪异的英才,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丁松!丁松的打法很奇特,是削球?
还是攻球?
连丁松自己也说不清。
在丁松出现之前大体乒乓球分两种打法,一种是切下旋球,动作像砍什么东西。
下旋球旋转极快,球落台弹跳高度低,对手回球极容易下网。
这种打法不能进攻,只能用来防守,而且削球选手都有非常好的手感,削球顶级大师是我国的张燮林和陆元盛老前辈。
还有一种打法是提拉弧旋球,打出的球一般为上旋球,球在空中有明显的抛物线轨迹,球落台之后还有前冲之劲,这种打法主要用来进攻。
也是主流打法。
说到这大家都会明白,两种打法两种旋转两种不同的手法,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矛与盾之间的关系。
人们一直幻想,有没有一种打法,处于守势时用削球,削死对手。
处于攻势时用弧旋球,打死对手。
然而这种打法需要运动员瞬间改变手法适应更种旋转,难度太大,反到成了半撇子。
丁松是唯一一位将这两种打法完美结合之人,削球稳如泰山,反攻势大力沉,发球抢攻更是出其不意。
丁松的打法不得不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打法,可惜这种打法需要手感非常好的天才,这种天才太少了,丁松之后再无人能习练这种打法。
现在削球手如朱世赫等人,还是以削球为主,伺机反攻,差丁松太远了。
不过我国人才济济,相信不久又会有各种\"丁松\"脱颖而出,继续帮中国雄霸乒坛。

参考:
记得蔡振华这么说:丁松误导了在他以后的所有削球选手。
从战术层面而言,丁松不是削中反攻打法,而是攻削平衡;
从器材来说,丁松的反手是正胶而不是长胶,虽然难度很大但他的反手能自主制造旋转;
从规则来说当初允许发球遮挡,所以丁松的转不转发球威胁巨大。
最后就是意识层面了,徐寅生说要从进攻打法的小选手中选拔削球的苗子是非常正确的。
可惜现在两面弧圈当道,百花齐放的说法也不提了。

参考: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瑞典乒乓球男队处于鼎盛时期,中国队与之交手占不到多少便宜。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男队和瑞典队决赛中迎来了巅峰之战,出战第三单打的丁松获得了关键的一分,为中国队最终3-2战胜瑞典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战之后国乒逐步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直到如今。
丁松是上海队队员,后来入选了国家队,他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
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团体决赛中,丁松作为奇兵担任第三单打,他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从而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团冠军,单打方面负于孔令辉最终获得季军。
他发球好抢攻意识强烈,加上变幻莫测的旋转变化以及积极的削中反攻,给攻手打法的选手们打来了极大的困扰。
他把原来的“削中反攻”提升到了“攻削结合”的新境界,可以说他一战成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丁松没有进入奥运大名单,因为他的打法特殊不好配合双打,再加上对手已经熟悉了他的打法,还有刘国梁和孔令辉已经崛起,丁松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他遗憾的与奥运会擦肩而过。
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世乒赛,丁松虽入选了国家队主力阵容,但由于他的打法不再神秘未能出现在决赛中。
男单比赛负于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止步于8强。
之后他逐渐淡出国家队。
丁松之后国乒也出现过削球手比如侯英超和马特,但是都没有达到丁松的高度,一是削球不好练而是削球手在大赛中很难出成绩,如果国家队没有政策的倾斜球员都不愿意练削球。
丁松1998年从国家队退役,之后去了德国打过5年俱乐部比赛,2003年回国征战乒超联赛,2007年正式退役。
2009年,丁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并任上海交大乒乓球男队教练。
中国乒乓球队如今是世界绝对霸主,球队常胜的秘诀是敌无我有、敌有我优、敌优我精、敌精我变。
我们能做到各种打法的选手共存的局面,大赛中还经常向特殊打法的选手给与名额照顾。
如今随着器材的改革,削球手又有了起势的苗头,希望世界乒坛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
首先,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的乒乓球的攻击力越来越高,例如以前还有推挡技术,现在则完全是弧圈球进攻的天下。
而削球则是一种防守型打法。
所以,当矛的攻击力大幅提高,而盾的防守力无法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削球越来越被边缘化也实属正常。
其次,国际乒联为提高乒乓球观赏性和平衡中外乒乓球差距,近些年对乒乓球的重量、大小与材质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使得削球非但不能进一步增强实际,反而被大大削弱了速度与旋转。
另外,其实从大的方面看,任何一个既需要供又需要防的运动发展潮流似乎都是往攻大于守的方向发展。
例如斯诺克,从亨得利到奥沙利文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表现。
如今年轻球员或许有5成把握的远球就拼,而以前或许要7成,甚至更多!
参考:
现在的男子削球手,在世界乒坛上巳经凤毛麟角了,斩露头角的顶尖选手,排名前十的几乎没有了。
丁松、朱世赫曾经前后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争雄过一时,但后来削球的发展就日渐式微,女乒尚有佐藤瞳、韩莹、徐孝元还能打进四强,男乒除马特等就几乎找不出什么表现突出的
削球打法犹如直拍打法一样,遇到了瓶颈期,发展前景不很乐观。
丁松的高光时刻是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世锦赛团体赛上,对瑞典的卡尔松的三号单打对诀上。
也就是这一战使他成名,他种以守为主,守中反攻的打法,给人印象太深了。
打得卡尔松是毫无办法而迅速败北。
他的胜利使他争取来年的亚特兰大奥运资格增添了法码,只是在对当时男乒最大对手老瓦的胜率上,刘国梁占优才挤掉丁松,搭上奥运末班车。
当时的丁松内心是颇为不服的,但奥运会结果一出来,刘国梁表现太出色一一双冠王,此时丁松才感叹:若自己参赛,未必有刘国梁这样的成绩,于是也就释怀了。
此后丁松的
后来韩国出了个朱世赫,很有丁松遗风,且有过之无不极,最好成绩夺得过世锦赛亚军。
对当时的二王一马也是互有胜负,参加乒超联赛,经常上场,也是削中带攻,攻防有度,极有观赏性,很受球迷
现在他也退了,男子削球选手更少了,男乒的马特‘在乒超上倒能胜名将,但在世界赛上就难以取胜了。
不知道国乒小将中还有能人不?
胡丽梅算不算一个?
削球打法在国乒历史上倒辉煌过一段时间,著名的有张夑林、林惠卿、童玲等,张燮林的打法与丁松不同,纯削死守,很少有又攻又守的,他那削球的特点是海底捞月式的,极富艺术性,被人称为魔术师,他与西德的绍勒尔并称当时的世界削球大师,如果两人碰上,死缠烂打要耗上两个小时,才能分出胜负。
有趣的是,两人开赛前,都指了指手表,意下之意,看谁熬得住,让时间来说话吧。
后来国际乒联改了规则,每一球超过12个来回即判输,所以这之后的”持久战”就告一段落,成为美好的佳话而永远留在乒坛历史上了。
现在的规定更严格了,超时不论攻球削球都不行,都得采用轮换发球制。
现在的削球也与过去的削球打法不同了,虽然以削为主,但不时又对攻起来,属改进了的削球,也算削球打法的一种改革吧,否则恐怕很难有所作为,更难夺冠。
过去林惠卿、童玲能在全国甚至世界大赛上夺冠,现在的削球手能进四强就不错了。
女乒目前还有几个高手,对攻球手有一定威胁,但碰到刘诗雯、伊藤、孙颖莎也只能败北。
男乒连进前十的选手都难找,何时再现丁松、朱世赫式的高手尚不可知,等着吧!削球选手越来越少,主要是这种打法是吃力不讨好,同样的付出,其他人进攻打法进步明显,而削球是个体力活,被动挨打,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削死”对方,而对方的一记重扣或调动大角度,却能使你被动甚至置于死地。
削球打法考验着削球手的体力、意志和技能,能坚持得了吗?
所以,削球手的培养就很困难了,首先必须
有志去打削球的选手可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哟!
参考:
丁松,又有个外号叫孤独松。
在九五年世兵赛削的瓦尔德内尔都没脾气。
为中国队夺冠力下汗功。
丁松的削球打法特点很突出。
但弱点也容易被对手抓到。
一旦对手摸透了这种球路,就不太好打了。
丁松后来结受采访中也谈到这个问题。
所以,后来这样的球员越来越少。

参考:
乒乓球我接触的比较晚,但是上手的特别快。
极度有手感,就是当时没有人教
盲目的当别人的陪练结果到成了那
做一个兵乒球的削球手,是比较累的。
一般遇到善于进攻打法的就会相对比较被动,除非有极高的削球控制能力,否则就会演化成被对手连续攻击的节奏。
同时削球极度考验一
还有削球需要针对善于攻击的独特反击技巧,一旦被对方吊角攻击就会及其的被动。
所以现在的乒乓球的打法多是综合技术考量,这样应对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尽快调整过来节奏感。
不会因为自己的独特打法被克制后陷入无力回天的境地。
我就是练的削球,当时为了更好应对对手,不善于进攻,就一心想着如何进行防守。
久而久之就把削球这一路练的比较好。
纯粹是被对手逼出来的招数。
我也渴望进攻,就是那份技巧没人指点,自己摸索了多次总是觉得控制不住,同时父母也不喜欢我做学习之外的事。
这还是在我出车祸后无法做激烈运动的情况下,自学自练的乒乓球。
其实还挺怀念的。

参考:

对于丁松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比赛:一场是1995年43届天津世乒赛男团决赛,在第二场马文革战胜佩尔森,大比分1:1情况下,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丁松披挂上阵,乘胜追击,2:0拿下了卡尔松,为最后的夺冠奠定了胜局。
一场是1997年CCTV乒乓球擂台赛男单决赛对王涛,可能是队友之间分外熟悉,那个多回合那个攻防转换,在38毫米小球时代,令人叹为观止,至今记忆深刻。
对于丁松
人生之大起大落,路径选择之坚决果断,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名中国选手。
2009年以后任上海交大乒乓球男队教练,主要耕耘在高校乒乓球圈,与以往专业乒乓球圈交集甚少,依然是那个卓而不群的“孤独松”。
丁松的技术风格,最突出的一点:进攻极多,超越了同时代及之前的所有削球选手,颠覆了人们对于削球打法的刻板印象,惊呼“削球,还能这么打?
”一面反胶、一面颗粒(正胶)是削球选手的常规配置。
遮挡发球、发球抢攻、旋转变化和削中反攻也是削球选手的常规技战术。
丁松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世界乒坛留下自己的名字,我认为是“攻与守、矛与盾”的完美平衡。
首先,丁松的防守功底扎实,能守得住,“立于不败之地”,这点往往被人忽视。
然后,加上强于同时代任何其他削球选手的无比强烈的进攻意识,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二者合一,缺一不可,才成就了丁松。
几年之后,又一个相似但更强大的后生异军突起,震惊世界,他叫“朱世赫”,当然那是后话了。

参考:
著名选手丁松的打法,属于攻守兼备,有时进攻甚至多于防守。
丁松的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都很好,这在削球手中太少见,进攻型运动员中都不太多见吧!老瓦就说过丁松,你不是削球(打法)。
1、削球打法,本来成才难度就高,还需要天资加上
2、这还意味着,选手要具备极强的攻守切换能力,许绍发先生曾经评价丁松的拉球进攻,认为是非常好的。

丁松反手用正胶削球(特点是同一动作但球的旋转差异大,正胶可削还能磕球)丁松用正胶削球有几个特点: 不吃转,正胶相对与反胶来讲不太怕旋转,因为正胶的颗粒向上,接触球的总面积小与反胶、摩擦力小。
速度快,但现在有些反胶配上反弹力好的海绵速度也很快。
3. 正胶击球和削球都让对手感到弧线诡异,原因也是颗粒接触球、不像反胶的平面接触,造成球受 力不均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就表现在球的路线不是很规则。
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天津世乒赛的团体决赛中,丁松对瑞典的卡尔松,丁松的正胶削球可让卡尔松吃了苦头(出界或下网)。
但对于熟悉的队友来说,这个效果就没有了,这也是正胶削球难练、在国内打出好成绩难的原因之一。

参考:
现在业余削球,已经很难练了,关键是球馆里,没人愿意给你喂球,削球花的功夫是普通打法至少5倍以上,专业队如果不是为了给主力培练,一般也不会有削球,现在新球对削球更不利,但这打法不会灭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