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北方战事吃紧而且短兵缺将为什么不把南方的军阀集团北调支援呢

不是明朝不想调用南方的军队。
如果南方真有可用之兵,明朝是会调派的,但是南方部队一直战斗力不行,而且数量非常有限。
要理解明朝的兵力困境,就需要摸清楚明朝军事制度的一个大概脉络:1从朱元璋建国开始,北方和南方的卫所军配置就是不一样的。
卫所军内部分为种地和守卫地方的屯田部队,以及可以调用去外地作战的真.战斗力。
北方的比例一般是6:4,南方则因为远离前线而仅仅8:2。
2朱棣时代开始,南方部队的战斗力就非常糟糕了。
靖难之役就是典型的北方军队VS南方军队,结果南方军队最好表现也只是同北方军队的交战中,做到长时间的对峙。
朱棣定都北方后,更多精锐部队被捏在北方,南方被进一步削弱。
3 此后,明朝因为糟糕的兵制,战斗力继续低至谷底。
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南方的一系列作战,比如撤出越南、对麓川数次远征的失败、以及后来镇压广西等地土司起义时候的糟糕表现。
当然,这种衰退中,北方也无法独善其身。
到了土木堡,
而且最后一点可用之兵也在这次惨败中,损失了大部分。
之后,明朝实际上是在依靠募兵制维持军队战斗力。
但糟糕的管理维持制度下,这些募兵中的大部分又迅速论文吃白饭的废物。
无奈之下,一些北方前线的将领,只能以
这些精锐在边境冲突中发挥可以,但遇到大规模作战就无法发挥作用。
而没有这些精锐力量的南方部队,更是无力支援北方。
当然,明朝中期后还是从收服的南方土司与戚继光募集建立的戚家军这里,获得了珍贵的可战之兵。
他们也经常被抽调去北方作战。
但是他们都是只是
所以,别说明朝不想从南方调集部队增援北方。
南方自己也经常需要北方有限的精锐部队南下帮忙。

参考:
明朝在与满洲人和起义军对抗中,并不是没有动用过南方的部队。
在辽东与后金作战时,南方明军多次有北调的记录。
后来皇太极深入京城腹地的过程中,各路勤王的部队也有南方明军的影子。
但是南方的明军存在前期与后期战斗力严重退化,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众所周知,明朝兵役制主要有两种招募士兵的方式。
一种是世兵制,军职世袭罔替。
老子死了儿子接班,说白了,基层军官就是拼爹,没有战斗力看天分;
第二种是自给自足制,明朝号称养百万兵、不耗费百姓一粒粮。
但说白了就是让军队自给自足,部队屯田种粮,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可是部队天天都在种田,日日都在盼收成,哪还有精力训练呢?
不训练,战斗力从哪来?
而且由于南方的气候比北方更适合生产,而南方本身的战事也不多,就导致南方明军总体上沦为了一支以种田为主的屯军,一心一意的种地收粮。
这些以耕地为主的兵,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靠他们去抗后金?
那不是让他们去当炮灰么?
那么是不是说南方明军没有精锐呢?
其实也不是。
从历史记载来看,南方明军还是有很能打的部队的。
但问题是,受限于明朝政府财政的压力,这些南方精锐明军的数量偏少,而且也没有合理的补兵系统。
就那么几万人,打完了就没有了!俗称一次性军队……南军第一次北调,是大明万历四十七年。
由于努尔哈赤突袭抚顺,震动了明朝朝野。
消息传到京城后,举朝一片喊打之声。
然而现实却泼了大明君臣一身凉水:此时的明朝,不仅没有钱,甚至连可战之兵都没有多少。
于是在调兵报复之前,万历皇帝首先是搞清楚目前有多少可调之兵。
辽东巡按兼监军陈王庭提交了一份连他自己都不信的调查结果:据臣亲自查点,主客军丁各四万有奇。
这里的主兵指的是辽东本部兵马;
客兵是指从各地抽调兵马。
陈王庭的言外之意,明朝在辽东的兵力实额约有四万多人。
(号称有二十万)不久之后,真正的统计报告出来了。
当时辽东的精兵,实际上连一万人都拿不出来!二十万兵中,有十几万都是打酱油的。
既然辽东兵力不足,那就必须从关内,甚至是闽、浙、蜀等南方地区调兵了。
于是,兵部尚书差点累的吐血了。
费尽心思的从大明各地抽调了八万多人,其中: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出了三万精兵;
西北的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出了两万五千精兵。
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
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
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
南方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
总计八万六千人,号称四十七万。
结果被努尔哈赤的六万八旗兵打的全军覆灭。
这一次大惨败,几乎消耗掉了南方明军精锐的一半
两年后,沈阳城下。
明军这一次总体上又是大败,但是在浑河之战中,两支从南方来的明军表现的令人震惊。
分别是:戚金的三千浙兵和秦良玉的数千白杆兵。
浑河一战,两支南方明军并不是败在了战斗力上,而是数量。
七千部队,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被努尔哈赤的六万精锐包围,在被轮番攻击下,弹尽粮绝。
但是尽管如此被动,七千南方兵还是杀掉了将近三千满洲八旗兵,生俘参将一名,游击两名。
打的努尔哈赤亲帅的正黄旗都损失惨重。
但是这一次惨败,南方明军的精锐算是彻底死绝了。
崇祯继位后,明朝两百多年的矛盾来了一个总爆发。
明朝政府陷入了:缺钱→征税→造反→镇压→缺钱的死循环。
中原的老百姓穷的只能造反了,这可是比后金要猛得多的一群人。
南方明军此时在干嘛呢?
第一,种地。
保障北方的粮食供应;
第二,维稳。
保障南方的社会稳定。
说的难听一点,南方明军从屯垦部队转变为了半屯垦半治安的保安团。
既然要给北方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那么此时南方的明军基本就不可能再练精兵了,毕竟朝廷的财政压力那么大,镇压农民起义与维稳的压力也那么大。
南方明军只要能维持住南方的稳定,崇祯皇帝也就很满意了。
扣回我们的主题,在北方极其危险的时候,南方的军队如何开拔到北方作战?
因为没钱!调兵是需要钱粮的。
南方明军战斗力不行,那么就不可能指望他们去干他们干不了的事。
所以只能派他们去干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种地、维稳……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后,南明的国防力量,也就是江北四镇,其实也都是北方南下的明军,并不是南方明军。
四镇中的明军,后来基本上就是清朝设置在江南的绿营兵,战斗力之强,让人都无法想象他们之前是明军!所以说,不是明军不能战。
关键是好处有没有给到位。
真金白银才有战斗力,其它的都是扯蛋玩意。
总的来说,北方尤其是九边,由于一直都有战事,北方明军的战斗力还行。
南方由于战争比较少,南方明军得不到基本的训练,战斗力也就稀烂了。
尽管有一小部分的南方明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跟整个南方明军的规模比较,比例太少了。
归根到底来说,这是明朝军制的弊病。
另一方面,明朝的财政问题很差,也导致朝廷每次用兵,出兵数量都不多。
这就要求必须是精兵出战!南方明军总体上战斗力不强,不符合精兵要求。
去了也是白去,白白的浪费钱粮罢了。

参考:
客兵,以前不比现在,军队有人管着,三令五申不许扰民。
那时候,来了就抢,杀良冒功。
比土匪还土匪。
戚家军能被树成典型,那都是同行的衬托。
匪过如梳,兵过如箅。
是明朝百姓对明朝军队的评价。

参考:
明末精兵强将大多云集北方,南方军力早已空虚,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又何谈分兵北上?
即便在明朝国力最强盛、军事最强大的阶段,军力部署也始终遵循着“北重南轻”“居重驭轻”的原则。
特别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仅常驻京畿重地的明军就有3大营和50多个卫所,常备兵力保持在50万至60万人。
此外为增强京师防卫力量,明廷还下令河南、山东等地官军每年春秋两季轮番赴京担负执勤、操练等任务,称作“班军”,这部分兵力也有16万之众。
换言之,明成祖能够随时掌握、直接调动的兵力就超过70万人!须知,永乐年间按493个卫所、每卫5600人定额估算(当时明军缺编问题尚不严重),全国总兵力约275万人,也就是说部署在北京及周边数百里以内的官军已占到前者四分之一强。
这还没包括驻守九边重镇的近70万边防大军、分驻北方各省(非边防军)的卫所,全算上的话明朝在北方的总兵力至少有160万人,占全国总兵力的60%左右。
除了兵力雄厚,明代的北军在大多数时间里的武器装备也远优于南军,尤其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优良马匹基本上都配给了北军特别是京师驻军。
有明一代,南军主要驻扎、集中在东南沿海及西南边陲,比如云南最多时部署了20个卫所、兵力(足额状态下)超过10万之众。
而四川(当时的四川还囊括了云贵一部,面积很大)因身处内地、安全压力较小,却只设置了区区5至6处卫所,防区面积大而兵力不足,也是导致后来明末四川一带频遭战火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卫所制度在明代中后期开始衰落,但北军实力较强的优势并未改变。
比如嘉靖年间驻防京师的明军虽缺额严重,仍保持了38万人的规模(缺额40%),边防军镇则普遍缺编三分之一左右,但同一时期沿海、江淮各卫所“缩水”现象就更可怕了——德州、徐州“守城不过疲卒二三百人”,漳州、泉州缺编率超过60%,整个福建驻军编制4.82万人,但实际点检也不到一半。
而且,除了俞大猷、戚继光编练的新军,多数南方明军要么是难以离开防区,要么就是战斗力太差,南军“战五渣”的痼疾直到明末也没得到解决,甚至在崇祯帝景山自缢后,南明小朝廷“前赴后继”之际,后者仍要依赖各路左良玉这号北方军阀,甚至委身投靠北方农民军残部以求自保。

参考:
原因无非两点,一是钱,这跟明末财政吃紧有关,后期许多次战争本来是应该可以赢的,但是没钱发饷闹兵变,然后失败的,把南方军队北调,这只有中期戚继光时期还有钱这么做,北方军队都只能维持的情况下,调南军是很不现实的。
二是权,明朝党争严重,在中后期政事的混乱,就是像李闯王这样的政府工作人员都下岗造反了,南方有点战斗力的也成山大王和海龙王了,郑成功父亲一官就是荷兰与西班牙承认的东海皇帝,有能力影响南方的当朝官员,跟南方军队将领相互勾结,直接对抗朝廷,其中最有名的东林党大部分就是江南人士,北调已经经营几百年的军队,就成了空话,当然为了朝廷的面子,说是南方军队不堪大用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戚继光选的兵都是南方人,跟清庭打了几十年的郑成功用的福建兵,所以说南兵无用主要是托词。

参考:
明亡的主因是财政崩溃,就是,没钱。
阉党横征暴敛,东林党重农税减工商税成政商一体,宗室庞大,尾大不掉,皇帝亲自到市场上调查菜价,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自然灾害成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棵稻草
参考:
很明显,崇祯皇帝没钱啊。
明朝末年,因为屡屡对外用兵、内部农民起义蔓延、各地旱灾瘟疫频繁、勋贵官员贪腐横行等原因,国库早已入不敷出。
就连崇祯皇帝本人也是过着粗茶淡饭、粗布麻衣的节俭生活。
推翻明王朝的闯王李自成本人,也曾是一名崇祯皇帝为节省经费支出而裁撤的驿站中的工作人员。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之初,原本只愿得到皇帝认可的平起平坐地位以及一些财物封赏。
一来崇祯皇帝性格刚烈不愿认可这些起义坐大的泥腿子,二来国库里确实已经拿不出大顺军所要求的财物了。
如果国库还有钱,崇祯早先肯定已经调就近吴三桂的山海关守军赴京勤王了,何至于这样城门大开束手就擒?
至于南方江北四镇以及左良玉军队,没有钱又爱杀忠臣的崇祯皇帝自然是调不动。
君不见前期的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的下场?
拿现在的话讲:饿着肚子千里勤王,仗打赢无功,打败则有过。
用兵自重的明将:左良玉最可悲的是,明朝的国库没钱,崇祯皇帝手下的勋贵官员可是个个富得流油。
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几十日内的追赃助饷共得七千万两左右的白银。
若是强迫勋贵官员们将这些钱拿出十分之一作为守城军饷,明思宗定不会有后来城破身死的下场。
或许,这些毫无节义的大明臣子们早想着投靠即将入城的大顺军,继续谋求在新朝的荣华富贵。
殊不知,农民出身的起义军怎会放过他们,终究落得家财、性命两不保。
影视剧中因“追赃助饷”身死的阁臣:魏藻德现在看来,崇祯皇帝刚刚登基就彻底剪除阉党集团可能真不能算作是一个高明的举措。
魏忠贤这些人再跋扈,也终究是没有后人的宦官罢了。
阉党的权势实际是来自于皇帝的纵容,说到底也无非也是替皇帝敛财和打压臣下干点脏活,顶多时而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而那些自诩清高的东林党人,才是架空皇权的真正毒瘤。
自私自利、相互掣肘、心存侥幸、缺乏气节,东林党人不仅毁了大明,也使得南明速败。
影视剧中的“九千岁”:魏忠贤
参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明朝末年,南方当时并没有什么军阀集团,因为明代总兵编制兵员一般只在三千人左右,像当时出名的许多总兵手下,都没有多少兵员,更不可能形成军阀集团。
如果非要这么说,那么当时只有一个左良玉,而这个左良玉虽然号称二三十万人,其实多是随军家属或难民,真正的战斗人员不过四五万人。
当然,南明时期是形成了几大军阀集团,但这只能称为南明时期,且北方已经基本全部被清兵占领。
其次,明朝南方军队实力总体不及北方。
只是在抗击倭寇时,戚继光训练了一支军饷高、战斗力强的戚家军,而后在今天的重庆石柱,秦良玉又训练了一支战斗力不弱的白杆兵,这是有史记载的明朝末年最有战斗力的南方军队。
可惜的是,在浑河血战中,由于坚守只一两天的沈阳被清军和蒙古人里应外合地打了下来,也就是装成难民进城的蒙古人突然发难,袭击城门,将清兵放了进来,导致前来援救的南方两大精锐部队戚家军和白杆兵不得不据野力战野战能力最强的清兵。
最后,在原沈阳明军炮兵的叛变下,沈阳城上的原明军大炮向结阵而战的戚家军和野战的白杆兵轰击,导致野战的白杆兵死伤三分之二,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回后方,而戚家军因结大车阵,机动性弱,且都抱着一死之决心,最终全军覆没(需要说明的是,大家都知道,一支王牌军队的复建,并不怕当时死的兵员多,而怕军队的魂,即下级军官全部死完;
戚家军此次战死的都是一些老兵,且都是中下级军官,所以从此之后戚家军再也无法恢复,最终被撤销编制)。
嘉峪关戚继光塑像正由于此,所以在戚家军被消灭后,白杆兵成为南方军队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
可是,石柱土司虽然级别高,后来成为副部级的宣慰司单位,但其辖境只有现今的石柱县的三分之二(另三分之一属于原南宾县,南宾县撤销县并入丰都县,称为南宾里)和邻近的忠县的洋渡等乡镇、湖北利川的部分乡镇,是一个小土司,全盛时总人口不过12万人,所以兵员不可能超过3万人。
经过历年像救火队员地被朝廷四处征调征战,先后参加了平定播州(贵州遵义)土司杨氏、永宁(今天四川叙永)土司奢氏、水西(今贵州西北部)土司安氏三大土司叛乱和三次北上勤王后,石柱土司白杆兵已经不足两万人。
中国古代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像而查明史和其他资料,白杆兵作为南方精锐部队,即使兵员并不多,但也作为鼓舞士气的王牌部队被分调到各部救急,以鼓励士气。
如抗击毛文龙手下叛兵的登州保卫战中,就有石柱白杆兵三百人;
卢象升在湖北郧阳阻击张献忠和李自成农民军时,其手下也有石柱白杆兵五百人;
李自成攻打西安时,守卫西安的也有秦良玉侄子秦翼明作总兵带领的石柱白杆兵两千多人。

南方抗倭成长起来起来的戚家军,还有少数民族的狼兵、土兵也悉数调往北方,但是一则人数有限,二则南北军相互猜疑,三则明廷指挥不利,最后也基本全军覆没。
剩下的南方军队也基本 战斗力差劲
参考:

其次,明朝是已经把南方精锐北调,这里面有江浙戚继光创建的戚家军,有重庆秦良玉创建的白杆军;
只可惜萨尔浒一战,全军覆灭。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国库空虚,且西北、西南两地连连暴动,已经没有更多可用兵员(这里强调可用兵员,即成熟老兵),向东北调动,只留关岭铁骑进行防守。

参考:
因为南方的军队也很忙,主要对付的是流动作战的张献忠部,南方军队主要的有左良玉部、黄得功部、秦良玉部、刘良佐部左良玉部很忙:左良玉已经多次北上救援开封,然后被打的大败,从此看见李自成就跑,李自成进攻襄阳时,左良玉跑到武昌,之后,抢了楚王的钱财跑到九江,扩军到了二十万,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
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
待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黄得功部也很忙: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移守庐州。
农民军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
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
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
张献忠畏惧了,不应战就逃跑。
黄得功追上了他,不到尺把远,就想活捉他,反而被他逃脱离开了。
黄得功就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男女人员,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
秦良玉部也很忙: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
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
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刘良佐部也很忙:崇祯年间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义军作战,升任总兵官。
崇祯十年,同总兵牟文绶击溃罗汝才部下摇天动二十余万人。
崇祯十五年,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大败张献忠于潜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