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历史上刘桂娟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刘桂娟老师,国家一级演员,京剧程派大青衣、程派传人、五小程旦之一、“五小程旦”: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
京剧名家、有名京剧演员。
天津有很多的戏迷,而且都是高水平的戏迷,过去讲要是不在天津唱红了,那等于没红一样,而且天津的戏迷水平非常高。
刘桂娟她爸妈是戏迷,但是她小时候她不知道,那时候就是选这个演员到戏校去上学,就到他们的各个小学去挑选,她就误打误撞,也不知道干什么让她,就把她选去了,唱了一段什么,现代戏可能是《杜鹃山》,反正她喜欢,唱了,结果就这么考上戏校了。
那从小她是不是也是一个爱唱爱跳的特别喜欢文艺的孩子,看她性格就知道,她性格是比较开朗的,就是爱唱爱闹,到现在这个性格也改不了,就是好像挺开朗的这种性格。
有很多演员小的时候,说特别喜欢文艺,特别喜欢戏,但是父母不希望他们学戏,觉得特别苦,孩子受不了,心疼,那她是不是正相反,就是父母是想把她送到戏校去学习,自己还懵懵懂懂的,对,她爸妈让她进戏校,有另外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当时因为她上面,她有哥哥姐姐都留城了,当时有上山下乡,觉得让她考进戏校,起码不上山下乡了,先留下再说,这么回事,进了戏校之后,一般来讲还先不分什么行当、流派,先随大流,大家学什么都学什么,文的武的都学。
她呢是文的比较快,这记性比较好,识谱,小时候她学过扬琴,学过民乐扬琴,所以对识谱特别快,武功就不行,第一是因为她太胖,她小时候特别特别胖,她小时候她大概十四、五岁时候138斤,胖的、实在是胖的,也不怕笑话,她演《醉酒》她演卧鱼她都翻盘,自己就胖成那个样子,实在是没办法,后来说这孩子这样,将来肯定没饭、传统戏恢复了,大家说程先生胖、李世济老师也胖,说让这孩子学学程派试试吧,可能还有口饭,这么定的学程派。
不过她小的时候虽然胖,但是她对于程派或者对于京剧,有深有特别深入的一种了解,比如说程派是怎么回事,没有,她就是在记得恢复传统戏之后呢,她听了李世济老师的《英台抗婚》,觉得特好听,怎么京剧还有这么唱的呀,怎么还有把这声音,像弹簧一样的,这样唱的,挺怪,当时觉得很新鲜,就没有更深的了解,就觉得好听,就说那时候唱京剧,你比如梅派的居多,对,都是很抒情的,声音很漂亮,她没听过这种声音,而且这么有弹性,觉得挺新奇的,没听过,这是第一印象,那时候是半导体,他们家里没电视,真好听,京剧能够这么唱啊,而且觉得不会很费力,当时她觉得别的派可能是很费力的,要唱高,这个其实这么柔、特美,就有这么个印象,还觉得挺省劲的,学了之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费劲费大了。
那那个时候有没有突然一闪念,觉得今后可能会不会学这一个唱腔,或者拜这个老师,开始学程派,她第一出戏学的是《六月雪》,就传统戏《六月雪》,也不太喜欢听,因为那时候她总觉得把声音闷起来唱,不太喜欢唱,可是演出,第一场演出观众反映奇好,特别特别好,她就念了一句念白,她记得《六月雪》就是,“有请婆婆出堂\",就一个可堂好,她说这为什么呀,后来知道天津市没有程派那时候,觉得这个声音,大家觉得这孩子好像程派,就观众给予的掌声特别多,才喜欢的,觉得哦,这样闷着嗓子唱观众还喜欢,但是当时对程派这些艺术到底是究竟怎么样的还不太懂就是模仿。
天津那个时候缺程派,但是我们记得有一出现代戏《六号门》,这里边是林玉梅老师,所以她跟程派还是挺有缘的,她进戏校的第一出开蒙戏,就是《六号门》胡二妻,就学的是程派,《卖子》的这一场,谁给她说的,林玉梅老师,就是林老师。
所以她就觉得跟程派她还是真的挺有缘的。
进戏校学就是学这个程派,就是《六号门》,虽然是现代戏,但是是程派的,然后又拜了李世济老师,李世济老师她拜是1986年了,但是她认识李老师是1982年,那时候纪念程先生的一个活动,当时到全国选剧目,当时还有什么阿甲先生等等到天津去选,,结果就看到她演的《六月雪.探监》,觉得这孩子唱得还有点意思吧,那时候除了老艺术家参加这个活动,也让一些小孩去参加,她当时十几岁嘛,后来就是定了她,那时候呢,他们天津的老市长李瑞环,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戏,那时候万里总理到天津去开一些会议,他们作为学生总给唱,她唱的就是《六月雪》,唱完之后她都不认识谁是谁,那时候小孩不知道什么领导,他们上来说这个小丫头像李世济,那时候李老师那名字如雷贯耳,她觉得怎么能,不可能能够跟李老师去学戏,说我们给她介绍,让她跟她学吧,没想到就真给她引荐了,那么就从1982年跟李老师认识,一直到1986年,李老师没收过徒弟,她就一直是在观察她,她收学生可严格呢,她要看看你的悟性怎么样,然后你的扮相、你的学习的态度,你还有什么要遵守纪律,你不许迟到等等,观察她将近四年,然后1986年的时候,才正式在天津中国戏院,她们师徒两个,刘桂娟她在前面唱的《武家坡》,她在后面《三娘教子》,然后是当时他们的老市长李瑞环同志上台给主持这个拜师会,就算正式跟李老师拜师了。
她是第一个拜李老师,李老师一直没收过学生,因为她当时也是正是她在舞台上鼎盛时期,没有时间教学生,另外排戏非常繁忙,当时李老师又是团长,她就是跟着李老师去,她在演出的时候,自己跟着去学,比方她去沧州她去演出,那么刘桂娟跟他们团的琴师,他们两个小孩就去,然后她去外地,他们俩跟着去,就这个时候能在台上多看她表演,因为她演完出睡的很晚,可以跟他们说一些戏,就这样把《红鬃烈马》包括《陈三两》都学下来了。
这个很好,她觉得这个比你天天听录音,比那个强多了,因为你有一个直接的这个感悟,她每天说的,比方今天跟你说这些,明天她正好演,那你在台上就可以看到,她给她说这个表演,跟观众的反馈,她就马上能悟到,就觉得这样是对的,这个比闭门学习要强得多。
因为老师她是属于在舞台上一个艺术家,但是她觉得,她挺庆幸跟李老师学戏是什么呢,李老师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这点是她特别知足的地方,她给你解剖很多角色,这是对于她将来的塑造角色特别有好处,她每个剧的剧中人,都从头给你讲她的背景,讲她的变化、讲她最后、她身世等等,这样下来比你空空的在那儿去,就是一板三眼的在那儿学唱要强很多,因为她唱的有感情了就不同了。
她又爱问,她总爱问她,刘桂娟记得她那个时候在戏校,别的老师教她《游园惊梦》,她就问老师什么叫断井颓垣啊,然后那老师说,我师傅就这么教我的,你就这么听了吧,所以她也闹不清然后她就去查字典,她就请南开大学的一个老师给她讲断井颓垣,哦自己明白了是这么回事,那这样她在李老师那儿就不用,她问她,她都给她解释得非常清楚,对于她就是在唱的时候的处理,就特别有好处。
李老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是,很多地方都是。
李老师很严格,这是她觉得她作为学生,自己不太称职,真的不合格,因为自己比较贪玩,另外李老师说是,你学的比较快,但是你快的时候就不认真,比方三个学生你唱一遍,你就记住了,然后你那两遍就开小差,她就开始看看这儿想着玩了,人家两个学生还在拼命的学,如果把人家下的这个工夫搁到你身上,就好了,你沾光就是沾光一个悟性,你非常非常强,但是你就是太贪玩,但是老师还算是爱护她,基本上,反正她就做到了,自己完成的时候让她觉得还过得去,满意,我就行了,还没有说给她交的不及格,那样她可能就拜不了师了。
她学习快,悟性强,86年拜的李老师,在1987年的时候,一年以后,参加了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首届,就夺得了青衣花旦组的最佳,这个也是误打误撞,也是她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赶上老师好,又是程派,然后大家也喜欢,另外那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不怕,反正没人知道她一个小姑娘从天津跑到北京来参赛,所有的评委她也不认识,她反正胆大,自己不拿奖无所谓,别人没人知道我,拿奖算天上掉馅饼,就是这种态度,但是他们准备起来很认真,李老师这个《六月雪》,是给她下了比较深的工夫,又帮她加工了,很深的工夫,所以那个戏一直到当时今天还是作为她的一个保留剧目。
因为《六月雪》很少现在有演员演,它比较温,但是这个剧目一直是她的保留剧目,不管是去香港、去台湾,他们只要点戏准有她的《六月雪》。
1987年是获得了最佳表演奖,那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回想当年的成绩,她觉得当时成熟吗,自己演出,没有,那就是小孩在照猫画虎,反正就是有一个三分像,然后大家评委也比较宽厚,觉得这孩子比较有发展,这坯子还不错,鼓励为主结果她就这么,她就觉得她运气好嘛,所以得了一个最佳。
她的嗓音条件天生比较清新亮丽,这样的嗓音条件好像一开始觉得不太适合唱程派,那么以她当时这种比较清新的特点来演绎程派,有相当一部分戏迷观众还是肯定的,同时也是继承了李世济老师的这种清新刚劲的这种感觉,她
这是首先,她不是光听录音,让大家闭着眼睛听戏,她就觉得这太原始了,要看感官我要舒服,首先是这
她说别人也不是很世故的,“鸳鸯戏水的\",这就太世故了,她没有这么成熟,她就是要发挥出让你们觉得我在家里是我说一不二,你们都要宠着我,我不高兴你们就不许笑,我高兴起来你们才能笑,她要做到这个一个让家里拿我为中心,她是这么可爱的一个性格,所以她说什么不是真生气,她都是撒娇,我要完全让你们知道我,要捧着我说话,所以她声音处理上,包括她语气处理上,“鸳鸯戏水的”,你们给我换,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是个小孩。
然后她有过程,慢慢她,由于她单纯她可爱她善良,才有了这个春秋亭赠囊的这么一个源泉,没有这个一折,她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所以她到后来,才慢慢一点点改变自己的思想,发大水之后世态炎凉,知道生活是这么艰辛,慢慢在成熟,成熟到最后,她才真正的知道我应该做什么。
她喜欢研究人物,这也是受他们李世济李老师影响。

参考:
艺术有水平,反毛太露骨。
听以不听她的戏。

参考:
京剧艺术是国粹它代表着国家民族文化的像征。
京剧艺术有多种艺术流派,四大名旦就是四大流派,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简称梅派,程砚秋京剧艺术大师简称程派,荀慧生京剧艺术大师简称荀派,尚小云京剧艺术大师简称尚派,四大流派当中程派算得上是真正很难学,要学会程派的京剧表演艺术,要掌握程派京剧艺术精髓恐怕没有35年至40年
因此程派京剧艺术当然很难掌握,京剧名家刘桂娟自从拜师李世济程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后,自己刻苦的努力勤学苦练,化上了一定的心血汗水,掌握了程派的精随唱腔和表演,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程派名剧巜六月雪》,《陈三两爬堂》这两则戏是京剧名家刘桂娟代表作,这二则戏在京剧界刘桂娟排上了程派头等号坐,京剧名家刘桂娟程派京剧艺术唱腔;
动听,大气,亮膛,字正,悲切,易懂表演手法基本功过硬不得话下,京剧名家刘桂娟称得上大青衣。
所以说;
京剧艺术博大精神我们要掌握这门精湛艺术要从小培养还要有天赋,聪明加上悟性年数经过刻苦努力,会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京剧艺术人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