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流媒体时代的利益分配

后疫情时代,特别是Disney+的迅速扩张,流媒体势力异常壮大。
此前,好莱坞的利益链条是以在影院发行电影为火车头,借助影院的巨大曝光量,带动、放大后续付费电视、碟片、有线电视、流媒体等多个窗口以及衍生品的发展。
在这套价值兑现链条上,为使各个窗口利润最大化,规定了不同窗口对电影的独占期,即窗口期。
利润源源不断地在不同窗口中产生,主创的薪资也与此相关。
其中,好莱坞一线演员的片酬,形成了“固定片酬+票房分成”的模式,后边的票房分成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流媒体的强势一步一步打破了这套成型的法则。
2020年4月,环球影业的《魔发精灵2》首次试水院网同步发行,随即北美第一大连锁影院AMC宣布,将不再放映NBC环球的电影,另一院线巨头Regal也表示要抵制环球出品的影片。
但《魔发精灵2》累计超过1亿美元的点播收入实在诱人。
9月迪士尼的《花木兰》加入行列,29.9美元的点播价格刷新了该模式的单片定价。
12月,华纳在《神奇女侠1984》混合发行试验成功后,宣布将2021年的17部院线电影采取同样的发行方式。
今年,院网同步发行更加流行。
这种模式削弱了原先由影院的独占期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将一部分需求转移到了流媒体,对影院的打击很大。
而这一模式下,流媒体上产生的收入,片方既不用与影院进行分账,也不用支付高昂的主创票房分红,可谓一石三鸟。
这就将原本需要在影院、主创间进行分配的利益,悄悄地转移到了制片方手中。
这也是该模式引发多场口水战的原因。
但院网混合发行的模式,看起来真的这么美好吗?
它削弱了强劲的早期放映票房,以及其他所有窗口期的持久表现,两个窗口的自相残食导致整体收入的减少。
网络盗版的危害也更加严重。
另外,还存在统计问题。
目前一部电影成功与否,主要用票房收入来衡量的。
而转向混合发行后,一部电影的商业成功,究竟取决于电影票房还是流媒体订阅量?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于增速与股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