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第一、第二帝国都是什么

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很多人一看到罗马帝国这四个字,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屋大维建立的那个包含地中海,横跨亚欧非的超级帝国,但这个罗马帝国跟神圣罗马帝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全称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版
神圣罗马帝国存在于公元962年到公元1806年,时间跨度还是非常长的,相比较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王朝,在时间上除了周朝能够与其一较高下外,其余的都没法相提并论。
神圣罗马帝国的出现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自从查理曼帝国分裂以后,在德意志领土上就出现了东法兰克王国,路易三世去世以后,因为没有孩子,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就成为了法兰克公国的国王,从此刻开始,法兰克王国就不存在了,改名换姓了,德意志王国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三个王国奥托一世成为德意志王国下一任国王的时候,罗马教皇就过来加冕了,这在中世纪的欧洲非常普遍,教权与王权相辅相成,完全压制民间的权力。
直到公元1157年,德意志王国才转变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帝国的版
就在神圣罗马帝国处于巅峰实力的时候,开始步入了一个巨大的深渊当中,就是入侵意大利,如同俄国人是法国人的克星一样,意大利就是德国人的最大克星之一,常年对意大利的入侵消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实力,天天打仗还打不赢,国内的诸侯和民众看到未来的希望,中央权力就旁落了,地方上的诸侯们开始各玩各的。
自1254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对于地方上的诸侯就没有什么是实质上的控制能力了,为了领土和利益,诸侯们打来打去,跟日本战国时代差不多,到了13世纪中叶的时候,诸侯们干脆不跟神圣罗马帝国玩了,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与周王室一样,完全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圈子,连名字都不愿意留在这个徒有虚名的国度上了。
神圣罗马帝国四分五裂,徒有虚名成为有一个空架子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也在缩小,基本固定在德语范围内,皇权低到没有人性的地步,跟周王室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公国特别多,鼎盛时期有390个左右,这么多的公国在狭小的范围内天天打仗,打了三十多年,彻底打成了路人甲。
法国大革命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开始作妖了,联合英国和俄罗斯等绞杀新兴的法国势力,在法国大将拿破仑的连续打击之下,各国联盟土崩瓦解,神圣罗马帝国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彻底被扫进了历史当中。
神圣罗马帝国因为是以德意志为核心建立的古德意志帝国,且在后期主要是德语范围内,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对于希特勒时期强化人民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称他为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德意志帝国1871年,以普鲁士王国宪法为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开始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中,在德意志帝国出现之前,以日耳曼人为主的普鲁士王国为了德意志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其内部的众多小王国并没有烟消云散,而末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直接成为了奥地利皇帝,在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以后,奥地利皇帝打算重新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光辉名誉,却遭到了否决,这些有归属感的小公国们就联合在一起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普鲁士王国德意志联邦松散、无组织性,且内部压迫不断,在德意志这块土地上,除了奥地利皇帝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王国,那就是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一向比较强硬,在与奥地利皇帝抗衡的时期,还在发动着对外战争,现实在普丹战争中击败丹麦,占领了不少领地,随后又在普奥战争中彻底击溃奥地利,夺取了德意志领地的主导权,紧接着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跑到凡尔赛宫加冕成为皇帝,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
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帝国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国家,这得益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改革政策,但是俾斯麦的不殖民政策与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相冲突的时候,俾斯麦下台了,德国开始了对外殖民之路,这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最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希特勒之所以将纳粹德国称之为第三帝国,主要是向德国历史靠拢,在历史和法理上强化民众对与纳粹政府的认可度,对于希特勒之后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至关重要。
纳粹德国就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一样,总要有继承者,在中国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说是前朝的继任者,在欧洲也是如此,神圣罗马帝国需要在名义上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继任者,奥地利王国想要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继任者,纳粹德国一样要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继任者,这是一种传承。
有了传承,才有认可,有了认可,才可以尽最大的可能进行洗脑运动,将历史和现实糅合在一起,辅之以家国观念和道德理念,彻底把德国民众绑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条不归路上。

参考:
希特勒认为,他的纳粹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帝国”与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创立的“德意志帝国”的“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
那么,希特勒为何要这样认为呢?
据《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评价:如果没有阿道夫·希特勒,那就几乎可以肯定绝不会有第三帝国。
也就是说,希特勒才是“第三帝国”的关键所在。
其实,准确地说,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帝国,前面都应该加“德意志”三个字。
毕竟,这三个阶段都是德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
虽然,“第三帝国”一词原初意是指“圣父之国”,来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以及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
但是,却被希特勒运用于了政治革命中。
▲希特勒参观坦克发动机车间对此,可能有人想问,希特勒为何要将“第三帝国”一词运用于了政治革命中呢?
第一:给当时分裂的德国人民树立一个民族统一的“标杆”,同样也是自己努力的一个方向。
例如:1921年7月,希特勒曾前往柏林,意
第二:给因一战战败而意志消沉的德国人民一个“精神支柱”。
因为,“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都曾是欧洲的强国,而继“第一帝国”和“第三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则同样将成为欧洲强国,甚至世界强国。
这一点,在希特勒的演讲中也多有提及。
第三:树立强国的领袖形象,而自己则会像“第一帝国”和“第三帝国”的领袖那样,建立一个强大的“第三帝国”。
毕竟,相对同时代的两个法西斯国家头子,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总理和日本的裕仁天皇,都是一帮少壮派通过政变夺取了国家的控制权,而希特勒则是在民主制度下,通过老百姓一票一票选举出来的国家领袖,而这样的领袖也更加符合“第三帝国”的领袖形象。
第四:“第一帝国”又称“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而这个名称也较为符合希特勒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
第五:“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都曾在德国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的一页,而作为“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延续“第三帝国”又怎么可能不创造辉煌呢?
虽然,希特勒打造的“第三帝国”使德国在一战后重新崛起为欧洲大国,并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但是,却因种族大屠杀,而背上了“恶魔”的骂名。
二战期间,有历史学家算过一笔账,德国军属的福利是英美两国的两倍,德国人的储蓄水平则是战前的两倍,整个社会保险福利增加了不止两倍。
甚至在二战结束时,镜头下的意大利街头到处饿殍遍地,而在德国街头行走的姑娘们却穿着漂亮的白裙子散步。
因此,有人说希特勒是“第三帝国”的伟人,但也是罪孽深重的二战魁首。
注:“第三帝国”是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执政的德国。
那么,相对“第三帝国”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帝国”,又称“神圣罗马帝国”,历史长达844年。
962年,由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改国号为“神圣罗马帝国”。
▲纳粹德国旧照此前,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疆域都由法兰克王国统治。
后来,法兰克王国又分裂成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而这三个法兰克王国则奠定了当今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基本疆域。
1512年,“神圣罗马帝国”改称为“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其版
不过,从1618年到1648年间,第一帝国就已迎来了自己的衰败历程。
当时,欧洲大陆上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导致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更是因饥饿锐减了三分之一
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便成了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空头国家”。
最终,在1806年曾经强大一时的“第一帝国”遭受了拿破仑一世的毁灭性打击下,自此名存实亡。
“第二帝国”,又称德意志帝国,虽仅有47年,但其却凭借“神奇的力量”有过一段由弱转强的辉煌历史。
▲德意志帝国就是在这种空前民族分裂的局面下,勃兰登堡·普鲁士先是击败丹麦,收复了丹麦占领的两个德意志邦。
1866年,普鲁士又击败奥地利,获得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并成立包括普鲁士和大多数其他德意志邦国的北德意志同盟。
1870年至1871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占领南德诸邦。
自此,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全境。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任俾斯麦为宰相。
自此,“第二帝国”正式建立。
虽然,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非常的强大,曾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却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保加利亚组成的同盟国),而导致“第二帝国”仅仅存在了“二世”便宣告灭亡。
但是,第一帝国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之一,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帝国”则明显带有“第一帝国”的影子。
所以,希特勒称纳粹德国为“第三帝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不管怎么说,无论是“第一帝国”,还是“第二帝国”,或是“第三帝国”,都是德国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
这也正应了一句古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过纳粹德国的官方国名并非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在1933年-1943年这一期间正式的国名为德意志国,1943年-1945年这一期间的德国的正式国名为大德意志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一称呼的提出者是希特勒本人,在1933年9月1日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希特勒首次使用了第三帝国这一称谓。
希特勒认为,他统治下的德国是自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个帝国!希特勒抛出这般说辞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洗白”一番,强调纳粹党政权的合法性,为日后对外发动侵略扩张提供合法的依据。
关于纳粹德国(第三帝国)我想各位都了解不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本文就着重来讲讲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存在于10世纪到19世纪初的封建君主制帝国。
在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皇帝,奥托一世统治下的王国叫做罗马帝国。
而后到了12世纪的时候,腓特烈一世登基之后,将罗马帝国改名为了神圣罗马帝国。
在腓特烈一世统治的时期,神圣罗马帝国达到了巅峰状态,是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
时间到了13世纪中叶,在1257年-1273年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也因各种原因相继去世,使王统告终,引发各路诸侯争斗不休。
这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就渐渐分裂成几百个小诸侯国,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不像是一个帝国,而是更像是一个联盟。
至于说神圣罗马帝国的覆灭,还要等19世纪初!弗朗茨二世1792年3月1日登基,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是这个持续了数百年的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当时欧洲大陆上有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皇帝——拿破仑!在与拿破仑的战斗中,弗朗茨二世接连惨败,甚至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也三次被法军攻陷。
年轻的拿破仑最终在1806年,在拿破仑的胁迫之下,弗朗茨二世退位,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的头衔。
弗朗茨二世退位也宣告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灭亡!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德意志各邦国组成了德意志联邦(1815-1852)。
德意志联邦共有38个邦国,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奥地利帝国(唯一的一个帝国)和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的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一直致力于德意志联邦的统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
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王国战胜了奥地利帝国,此战确立了普鲁士王国在德意志联邦中的领导地位!俾斯麦(顺带一提,普奥战争也使得奥地利被逐出了德意志联邦,而后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成了奥匈帝国)普鲁士的强势崛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时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于是乎以干涉西班牙王室继承权为借口,法国向普鲁士王国发动了战争,史称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这场由法国发起的战争,结果却是普鲁士的胜利!开战之后,法军接连失败!在色当一战,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的侄子)更是率领十万法军向普鲁士军投降沦为阶下囚,拿破仑的这位侄子可谓是丢尽了脸面。
法国国内也因此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最后在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称帝,5月10日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签订了,普法战争正式结束!经过此战,普鲁士扫除了统一的最大障碍,德意志联邦诸邦国得以统一,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也标志着欧洲霸主的易位,一位新霸主的诞生也使得欧洲各列强之间矛盾冲突开始加深,为日后的一战埋下了战争的种子。
至于说德意志帝国的覆灭则要追溯到一战末期!十一月革命的开始—基尔港水兵示威暴动由于战争使得德国国内矛盾愈发严重,最终在1918年10月29日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最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并逃到了荷兰王国,至此德意志帝国灭亡。

参考:
一句话解决问题,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962–1806),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1871–1918)。
纳粹德国先后使用了两个正式的官方名字,第一个是德意志国(1933年至1943年),第二个是大德意志国(1943年到1945年)。
至于“第三帝国”是以阿道夫·希特勒为国家元首的纳粹德国的非正式称呼,自始至终对外都没有宣传过这个名字,但是德国人却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当然希特勒不会无缘无故的宣称纳粹德国是第三帝国,其中也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
一、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843年8月,加洛林王朝皇帝\"虔诚者\"路易一世的3个儿子在凡尔登签订了这一份分割国土的条约,查理曼帝国就这样一分为三。
成为了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这三个法兰克就是日后的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
911年,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无子而终,皇位无人继承,于是东法兰克的德意志公爵康拉德一世经过选举成为了新的国王,这代表着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结束,同时德国作为一个独立封建国家的开始。
918年,康拉德去世,实力较大的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即位成为东法兰克国王。
亨利一世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
奥托继位后大力镇压各公国的叛乱,建立了一个凌驾于各公国的集权政府,962年,奥托在罗马被教皇加冕称之为罗马皇帝。
后腓特烈一世将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德意志第一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名字非常响亮,却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被拿破仑所灭。
二、德意志帝国。
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王国爆发普法战争。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在战争中大获全胜,兼并南德诸邦,统一了除奥地利外德意志全境。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诞生,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是德意志民族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实现民族大统一。
当时的德意志帝国的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意志帝国宣告终结,被迫接受了凡尔赛合约,接受种种不平等待遇。
三、第三帝国。
1933年的9月,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了第三帝国这个称号。
目的就是利用德国百姓对周边战胜国的怨恨,实现自己选择成功的目的。
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并宣布为第三帝国之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废除总统制,立法成为德国元首。
不过所谓的“第三帝国”也因第二次大战而分裂,成为东德和西德,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

参考:
德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处于分裂状态,但是也有三次帝国时期,第一帝国时间最长有844年时间,第二和三帝国时间都很短暂。
拿破仑成为了德意志第一帝国的终结者德意志第一帝国又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曼大帝的继承者自居,著名的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时期,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公然加上“神圣”二字,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名字的由来。
神圣罗马帝国从公元962年到1806年长达844年,帝国全盛时期包括了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现在的瑞士,国土面积达到59万平方公里,国家体制是邦联政府,组织比较松散。
帝国末期遇到法国崛起,欧洲历史上四大著名统帅之一的拿破仑开始称霸欧洲,这个松散而庞大的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打击下被迫放弃帝号,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德国再次进入帝国时代法国担心德国再次崛起,决定把德国分成上百个小公国,后来逐步形成39个独立的邦国。
在普鲁士著名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德国逐步实现统一,1871年1月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称帝,建立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帝国作为后起之秀,世界已经被其他列强瓜分殆尽,1914年同盟国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却以德国失败而告终,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灭亡,德意志第二帝国存在还不到47年,也是一个相当短命的帝国。
? 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执政,德国进入纳粹时期,往日的荣耀,一战失败的屈辱,在希特勒时期终于大爆发,德国再次进入野蛮扩张。
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1939到1941年相继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
奥地利和捷克分别在1938和1939年被德国吞并,斯洛伐克成为德国傀儡,随即闪击波兰与苏联一起瓜分,到1940年纳粹极盛时期大半个欧洲收入囊中。
但是纳粹德国在反法西斯国家打击下,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到灭亡只有短短12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宣告灭亡。
? 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时期) 德国历史上真正统一时间很短,神圣罗马帝国后期也是一个松散庞大的邦联政府,第二和第三帝国又是极其短命的帝国,欧洲1000万平方公里面积比中国没大多少,却有40多个国家,狭小的地域,激烈的竞争可能也是欧洲人热衷探险的原因之一,穷则变,变则通。
欧洲能率先发起工业革命与他们严酷的竞争不无关系。

参考: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叫帝国的,只有那些地域广大,军事、经济、政治等影响力突出的强大国家,才能叫“帝国”。
所以,德国历史上,有所谓的三次帝国时代,而纳粹德国被称为“第三帝国”。
问题来了,有第三帝国了,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指的是那两个阶段呢?
德意志第一帝国(962--1806):神圣罗马帝国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说起来话长,我们从头简要讲起。
话说,伟大的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所谓的西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还不足百年,在476年就寿终正寝了。
此时,北边的日耳曼人开始入侵了。
头上顶着“三大蛮族”的称号,靠着勇猛彪悍,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范围内建立了足足十个国家,发展到最后,最大的国家是法兰克国。
公元843年,中国正是唐朝时候,西方的法拉克王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西王国。
这是有三个兄弟分别管理的国家,他们都是“虔诚者路易”的后代。
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法兰克王国成了法兰西国,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法国;
中法兰西王国越来越小,最后也就剩下了南边一些区域,这就是意大利王国,现在意大利的一部分;
而东法兰克王国越来越大。
公元911年,东法兰克王国的最后一任君主无子而终,继承制度被破坏了。
公元962年,东法兰克国的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为皇帝,国名叫:罗马帝国。
这有点复古的感觉。
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人认为是德国作为独立封建国家的开端。
这个“罗马帝国”的名头使用了二百年左右,从1157年开始,全称叫:神圣罗马帝国。
到了1512年,被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真正的“德意志第一帝国”。
德意志第一帝国最鼎盛的时候,土地辽阔,面积在百万平方公里
德意志第一帝国虽然面积大,但在后期就是个松散的联盟,下面的“诸侯国”权利很大,皇帝已经“虚”了。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被拿破仑打趴下,被肢解,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国,和法国人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
这意味着,邦国成员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这意味着德意志第一帝国的覆灭。
所以,可以这样说,拿破仑是德意志第一帝国的掘墓人。
不久后,普鲁士王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强人,此人帮助皇帝打造了又一个强大帝国,他的名字叫俾斯麦。
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俾斯麦出生的时候,已经是1815年了,距离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倒下才9年。
那时,俾斯麦所处的国家叫普鲁士王国,这就是以前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大邦国,仅此而已。
俾斯麦的人生堪称传奇,从小性格坚韧,而且又桀骜不驯,在上学过程中性格独特,但又有自己的主张。
在格廷根大学读书时,配把宝剑,带条小狗,招摇过市,三言不合,就敢和人决斗。
俾斯麦曾与同学决斗27次。
这还不算,俾斯麦还特别热衷于赌博。
在大学时,曾经和一个贵族女子定了婚约,自己没有钱,家里农场当时也一般,于是俾斯麦想通过赌博挣钱,来完成他的婚姻。
很可惜,他不仅没有赢到钱,还输了很多,变得负债累累。
贵族女子干脆利落地和他分了手。
俾斯麦就这样灰溜溜地回了家,一度只想经营农场主。
但,农场不是他的方向,在哥哥和家人帮助下,他重新进入了仕途。
1857年,威廉亲王摄政,让俾斯麦去了俄国当大使,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1861年,威廉亲王登基了,成了威廉一世,俾斯麦的机会到了。
1862年回国后,俾斯麦又在法国担任了短暂的大使,之后,被欣赏他的威廉一世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当了首相的俾斯麦,扛起了“复兴德意志帝国辉煌”的责任,一方面在教育、社会保障、军事、经济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开始了对外的扩张之路。
从1864--1971年间,普鲁士王国发动了三次王朝大战: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通过三次战争,促使德意志统一。
1871年1月18日,这是个重要的时刻,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此诞生。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疆域,要比普鲁士大了近一半,由22个州、3个自由市和1个直辖区组成。
在1871--1888年间,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的建设,出了不少力,威廉一世也愿意信任俾斯麦,这一对君臣书写了第二帝国的辉煌,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仿佛插上了翅膀。
1888年3月,威廉一世去世,儿子腓特烈三世接任,99天后,儿子也死了。
于是,皇位有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继承了。
这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略显保守的俾斯麦不太合拍,于是,在1890年,俾斯麦辞职下野了,而之后的日子里,威廉二世带着德国,向危险一路狂奔而去。
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战败,签订了很多条约,德国的影响力大减,疆域大幅度缩水,德意志第二帝国算是倒下了。
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1945):辉煌与沉沦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成为德国元首。
9月,希特勒首次使用了“第三帝国”这个称呼。
从希特勒在公众场合使用“第三帝国”起,预示着后面的血雨腥风是完全的正常,毕竟,继承第一、第二帝国的荣光,实现曾经的辉煌,意味着要扩大领土,增加影响力,意味着要开启战争。
经过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后,从1938年3月开始,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行动了,先是吞并了奥地利,然后在当年的9月,召开了英法德意四国会议,未经任何通知,把捷克的苏台德地区划给了德国。
红舞鞋一旦穿上,就会停不下来。
1939年7月,戈培尔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德意志帝国改名为“大德意志帝国”。
当年的9月,德国和苏联从两端开始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德国气势汹汹,来头很猛。
1940年的5月,德国军队采用“曼斯坦因计划”,用极快的方式,完成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占领。
德国的征伐脚步继续加大,攻克法兰西,成为新的目标,但法国人修建的马奇诺防线,不可谓不坚固。
可是,在德国人面前,马奇诺防线成了虚设,人家根本没有硬攻马奇诺防线,而是“敬而远之”,从法国人认为的最不可能的阿登山区突破成功,侵入法国境内。
从1940年6月初开始,德国人发动了总攻,到6月22日,法国投降,这闪瞎了无数人的钛合金狗眼。
接下来,德国人的目标确定为英国,发动了“海狮计划”,大力进攻英国,但英国海军强大,德国人实在不能将老牌的英国踩在地下摩擦,最后只得无功而返。
于是,德国人的目标调整为苏联,如果把苏联干败了,霸业可成。
当谁能想到,苏联人才是德国的掘墓人。
从1941年6月起,德国开始疯狂进攻苏联,在前期的战役中,德国表现不俗,但在莫斯科保卫战后,形势变化了,苏联人的信心起来了,所有盟军的信心也都起来了。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联人和盟军开始进入反攻阶段了,德国无法抵挡,步步后退。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而德国也分为了东德和西德,东德有苏联“控制”,西德有美、英、法“控制”。
到此为止,德意志第三帝国彻底消失。
我们回头看德意志第一、第二、第三帝国,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第一帝国维持了844年,第二帝国维持了47年,第三帝国仅仅维持了12年。
数据说明,在现代条件下,通过侵略,想成为一个大帝国,越来越不容易,而软性地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去影响,才是大国得以体现影响力的正确选择。

参考:
纳粹德国是由希特勒所建立的,而德意志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缔造者则是欧洲的两个的老牌贵族家族,特别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近代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就以其创建家族为主线来介绍一下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第三帝国”来指称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德国。
所以,纳粹德国也被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纳粹德国为什么是第三帝国呢?
因为之前德意志民族曾经还建立过两个帝国,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这两个国家也被后世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
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的用意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希望带领日耳曼民族重建帝国,恢复往日的辉煌。
希特勒建立的纳粹德国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缔造者为威震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和霍亨索伦家族,这两个家族在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篇文章将讲述霍亨索伦家族如何从一个地方小领主逆袭为全德意志的帝王,并建立起强大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传奇故事。
来自勃兰登堡的雄鹰,夺自西里西亚的炮火!吾以铁与血的名义,用普鲁士铁骑踏破全欧!凭借好运加持和政治手腕逐步崛起斯
小镇黑兴根此地曾经是罗马帝国的领土,至今都保存有德国南部最重要的罗马时代考古遗址。
德国南部是罗马帝国最北的疆域,当年这里是罗马军团与日耳曼诸部落战争的前沿阵地。
电影《角斗士》的开场就是男主角马克西姆斯率领罗马军团在今天的德国境内与日耳曼部落作战11世纪初的时候霍亨索伦家族的始祖布尔夏德一世就生活在这里,他被封为索伦伯爵,之后他的子孙将此爵位一直继承了下去,而从此开始该家族也被称为索伦家族。
霍亨索伦家族的始祖布尔夏德一世时间来到12世纪,此时的索伦伯爵是腓特烈三世,他是家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
不过此人所依靠的不是才能,而是运气。
1185年腓特烈三世与纽伦堡伯爵的女儿索非亚结婚,岳父纽伦堡伯爵死后,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后裔。
于是走运的腓特烈三世以女婿的身份接管了纽伦堡。
纽伦堡的老城堡这意味着索伦家族有了第二块重要领地,纽伦堡在当时可是一个大城市,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远远高于家族起源地黑兴根那种小地方。
占据了这么一个牛叉的地方,腓特烈三世认为自己已经不是乡下的小领主了,所以他特意在家族名索伦前面增加了前缀“霍亨”(Hohen-)一词,意为“高贵的”,于是家族遂改名为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
这个也好理解,就跟清朝要称呼自己为“大清帝国”以及英国人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大英帝国”是一回事。
走了狗屎运的腓特烈三世刚好有两个儿子,那么大儿子就得到了大城市纽伦堡,成为了纽伦堡伯爵,而小儿子则只能拿到老家黑兴根,继承了索伦伯爵这个家族最早的爵位。
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霍亨索伦家族从此分裂为两大支系,并传承至今,再没合并过。
因为大城市纽伦堡位于法兰克尼亚地区(Franconia),而黑兴根位于士瓦本地区(Swabia),所以后世把长子这一支称呼为“法兰克尼亚系”(Fr?nkischen Hohenzollern),把幼子这一支称呼为“士瓦本系”(Schw?bischen Hohenzollern)。
当然后来建立德意志帝国的肯定是势力更加强大的法兰克尼亚系。
在接下来的13到15世纪,霍亨索伦家族的法兰克尼亚系通过各种手段又获得了多块领地。
其中最重要的是于1415年从卢森堡家族手里得到了当时德意志北部最大的邦国勃兰登堡。
说到勃兰登堡诸位可能还没啥概念,但是如果告诉大家勃兰登堡的政治中心是柏林,那么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对,勃兰登堡就是以柏林为核心的一大片领地。
而且霍亨索伦家族不仅取得了领地,最关键的是还取得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爵位。
什么是选帝侯呢?
有了这个爵位就可以被选举为德意志地区的帝王,当时整个德意志只有七个选帝侯。
从此,霍亨索伦家族的政治地位再次升级,迎来了质变的飞跃,勃兰登堡随后也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最核心的领地。
为霍亨索伦家族取得勃兰登堡的腓特烈一世,霍亨索伦家族也因此得到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爵位不过虽然取得了广阔的土地和政治地位,但是勃兰登堡其实因为沙质土地众多而是一个贫瘠的地方,所以被称为“帝国的北方沙盒”。
于是霍亨索伦家族将大量资源用于勃兰登堡的治理和开发,柏林的大规模建设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新建后的柏林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中心。
到了17世纪幸运再次眷顾了霍亨索伦家族,他们居然又得到了普鲁士公国这片宝贵的领土。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普鲁士公国其实是由赫赫有名的条顿骑士团建立的,骑士团的成员都是德意志人。
公国建立后对邻居波兰和立陶宛构成了严重威胁。
于是两国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联合起来,于1410年在格伦瓦德之战中击败了条顿骑士团,此后普鲁士又爆发了内乱,最后条顿骑士团无奈之下于1466年与波兰签署《托伦和约》,成为波兰的从属国。
条顿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并称为三大骑士团,成立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于13世纪征服普鲁士16世纪初霍亨索伦家族出了个叫做阿尔布莱希特的小伙子,他是家中的第三子,所以根本没有权利继承家族产业。
既然在老家没有啥前途,阿尔布莱希特就加入了条顿骑士团谋求发展。
没想到他在普鲁士混得是风生水起,因为他母亲是波兰国王的女儿,所以前一任骑士团团长去世后,阿尔布莱希特居然被选为新一任的骑士团领袖,希望他能缓和骑士团与宗主国波兰之间的关系。
阿尔布莱希特当时马丁·路德正在推行宗教改革,他建议作为骑士团团长的阿尔布莱希特改信新教,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然后把普鲁士这个条顿骑士团建立的宗教国家世俗化,变为自己的家族领地。
这个建议非常符合阿尔布雷希特的心意。
这时候波兰国王是阿尔布雷希特的舅舅,他同意了普鲁士的世俗化,由侄子阿尔布雷希特及其后代进行统治但仍需对波兰国王效忠。
阿尔布雷希特只有一个儿子,孙子早夭。
所以在他的儿子去世后就没有继承人了。
于是统治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长子一系就直接继承了普鲁士公国。
从此之后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合并为一块领地,称呼为“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
霍亨索伦家族的实力再一次得到飞升。
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1618年)就在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成立的那一年爆发了名为“三十年战争”的全欧洲大混战,这段时期的领袖为腓特烈·威廉,为了保卫领地他开始大力进行军队建设,创建了国家正式的军队体制,过去的雇佣兵体制被放弃。
同时为了获得足够的军费,他也积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腓特烈·威廉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就,那就是成功解除了波兰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
当时波兰和瑞典爆发了冲突,波兰希望从霍亨索伦家族那里寻求支持,腓特烈·威廉表示派军队协助可以,但有个条件那就是波兰必须放弃对普鲁士的宗主权。
最后波兰不得不同意,这样普鲁士成为了由霍亨索伦家族掌控的真正的自由之邦。
腓特烈·威廉不仅创建了正式的军队体制,而且还成功使波兰放弃了对普鲁士的宗主权腓特烈·威廉的继承者是腓特烈一世,此人跟他爹一样又是使用出兵相助的方法为自己赢得了巨大利益。
1701年,德意志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陷入孤立的境地,见此机会聪明的腓特烈一世第一个与皇帝结盟并愿意派出援军,不过条件是皇帝要将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晋升为王国。
作为回报,皇帝在一份秘密协约中答应授予其国王的称号,但是不得在德意志皇帝所辖境内。
意思就是你小子想当国王我同意,但是还是给我留点面子,去不归我管辖的地方登基。
勃兰登堡属于德意志皇帝所辖领土,但曾经是波兰从属国的普鲁士则跟他没关系,于是1701年腓特烈一世在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
于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奋斗和好运加持,霍亨索伦家族从一个地方小诸侯摇身一变成为了君主,麻雀变凤凰可谓意义重大。
腓特烈一世成功将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升级为普鲁士王国,而他自己则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第一位国王“士兵国王”父子奠定军国主义传统当上了普鲁士国王的腓特烈一世去世后,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之后又传给了他的孙子腓特烈二世,他们父子俩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气质和底蕴。
如果说霍亨索伦家族之前的统治者是靠运气和灵活的政治手腕来提升实力,那么从此之后他们所依靠的则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君主的集权。
先从父子俩中的父亲腓特烈·威廉一世说起,这位普鲁士王国的第二任君王在年轻时代就开始掌管军务,之后又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他本人有极强的军国主义思想,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他把普鲁士军队从3.8万人增加至8.3万人,由此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三军事强国。
所以腓特烈·威廉一世得到了“士兵国王”的绰号。
一生致力于军队建设的“士兵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士兵国王”去世后,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腓特烈二世,而这位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腓特烈大帝”的传奇性人物,被誉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以及德国的国父。
被后世称为“腓特烈大帝”的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在他父亲严格的军事教育下长大,他继位后不久就发动了两次对奥地利的战争,迫使其割让出富饶的西里西亚地区(今波兰西南部)。
得到西里西亚后的普鲁士实力暴增,人口增加了一倍,从原来的200人口增加到了400万,土地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
由于西里西亚自16早期开始便是逐渐开始兴旺的纺织业中心,获得这块土地更是让普鲁士王国的财政收入增幅明显。
在洛伊滕战场上的腓特烈二世之后,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腓特烈二世与英国结盟对抗法国、奥地利、俄国三国同盟。
战争于1756年爆发,腓特烈二世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战争初期获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随后却因为寡不敌众而节节败退,最后英国中断了对普鲁士的财政援助,腓特烈二世和他的军队陷入绝境。
正当这个时候,一个戏剧性的事件扭转了整个战局。
俄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突然去世,新沙皇彼得三世即位。
彼得三世的母亲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女儿,但是他的父亲却是一位德意志亲王,他从小在德国长大,而且是腓特烈二世的脑残粉。
他登基后立即宣布退出对俄国有利的战争,不仅停止进攻普鲁士,反过来命令攻占柏林的俄国切尔尼谢夫将军率领2万俄军援助普鲁士。
彼得三世还将俄罗斯在战争期间所占领的所有土地归还给普鲁士。
腓特烈大帝的粉丝:俄国沙皇彼得三世于是普鲁士转危为安,不得不说霍亨索伦家族家族狗屎运真的是好到爆。
随后腓特烈二世重整旗鼓,率领普鲁士军队在布可斯多夫击败了对手奥地利,就这样本来要亡国了的普鲁士居然成了最终的战胜国。
腓特烈二世保住了对西里西亚的统治权,普鲁士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因此腓特烈二世获得了“大帝”的称号,而普鲁士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历史事件,被后人称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到这里腓特烈大帝的故事还未结束。
从17世纪中叶起波兰走向衰落,于是腓特烈大帝向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提出的瓜分波兰的主张,1772年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条约。
腓特烈大帝获得大片波兰领土,使得自己王国的两大领地勃兰登堡和普鲁士终于连接在了一起。
腓特烈大帝为普鲁士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右下侧深紫色的一大片土地就是普鲁士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波兰后获得的铁血强权:德意志的统一与三场王朝战争当然一
这一次受到命运青睐的国家是法国,枭雄拿破仑横空出世。
而此时普鲁士这边霍亨索伦家的继任君主在军事上却没有实行历来的强兵政策,于是在后来发生的战争中普鲁士被法国按在地上摩擦,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普鲁士全境,结局自然就是只能向法国人割地赔款了。
1812年法国军队远征俄罗斯失败,拿破仑建立的欧洲统治体系开始瓦解。
普鲁士和欧洲其他国家结成反法同盟,最终击败拿破仑。
战后普鲁士的领土面积得到了恢复。
这时民族主义在德意志地区兴起,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萌芽。
时间来到19世纪下半页,霍亨索伦家的威廉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他上任后做出来一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宰相。
为了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俾斯麦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
任命俾斯麦为宰相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铁血宰相俾斯麦丹麦长期以来占据着以德意志人为主体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普鲁士贵族眼中这是统一德意志不能缺少的土地。
俾斯麦用外交政策成功拉拢奥地利加入了对丹麦的战争,1864年2月开战,丹麦很快战败。
丹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永久割让予普、奥。
通过这场战争,德意志的统一进程迈出了第一步。
1864年普丹战争的迪伯尔战役德意志的统一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建立一个囊括普鲁士、奥地利等所有日耳曼民族领土的大德意志帝国;
第二种是排除奥地利,建立一个由普鲁士主导的小德意志。
俾斯麦认为第一个方案过于理想主义,在现实操作层面难度颇大,所以采用第二个方案。
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他便积极筹划对奥地利开战,以便将其从德意志联邦排挤出去。
1866年6月17日普鲁士发动对奥战争。
7月3日双方主力在捷克境内的萨多瓦村展开决战,普军大胜。
8月23日,两国在布拉格缔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
普奥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普奥战争结束后,俾斯麦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
德国统一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最后还剩下的还有莱茵河以南与法国接壤的四个德意志小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达姆施塔特)。
而法国担心德国因统一而变得强大,所以竭力阻碍俾斯麦的统一步伐,甚至要求把南部四邦的土地合并入法国,这样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战争便不可避免。
红色部分为北德意志联邦,黄色部分为普鲁士希望合并的南部德意志邦国1870年俾斯麦施展了高超的外交策略,诱导法国主动向普鲁士宣战。
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
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线上,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爆发后,普军优势明显,并迅速攻入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展开决战。
普军成功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
普军的数百门大炮轮番轰炸,几小时内法军的伤亡就达到了2.5万。
下午3点,法军升起白旗投降,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领导的北德意志联邦顺利兼并了巴伐利亚等南部与法国接壤的四个邦国,俾斯麦所规划的德意志统一蓝
色当会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进入法国首都巴黎,1871年1月18日对于霍亨索伦家族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当天在巴黎的凡尔赛宫,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正式宣布建立,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则加冕为帝国皇帝,德意志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德国取代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霸主,而霍亨索伦家族也完成了从地方小封建主到帝国皇室的逆袭之旅。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站在中间穿白色军装的是宰相俾斯麦一战失利与帝国陨落1888年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威廉一世去世,皇位传给了皇储腓特烈三世,但是他仅仅在位三个月就因病去世,他的儿子29岁的皇长孙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
年轻的威廉二世继任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这个时候欧洲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德意志的统一任务完成,德国的发展重点也开始从欧洲转向海外,国家开始朝帝国主义转型,迫切需要开拓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将德国的工业品对外输出。
而这个需求与老牌殖民国家英国和法国的利益就产生了巨大冲突。
因为英法两国早就将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你德国现在想搞殖民扩张,那么就必须从英法身上割肉。
再加上德皇威廉二世在外交上屡犯错误,导致德国与英法俄三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建立同盟关系,史称“三国同盟”。
随后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也结成联盟,史称“三国协约”。
这样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14年战争终于爆发了。
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在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强攻西线快速击败法国,然后回头转向东线,集中力量打败俄罗斯。
战争初期德军作战十分顺利深入法国境内,但是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击败德军,德国统帅部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残酷的阵地战。
马恩河会战的失败导致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德军被拖入消耗战随后在1916年爆发了三次大型陆上会战,其中一场打成平手,英法俄联军则取胜两场,这样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了协约国手里。
凡尔登战役德法两国共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双方死亡超过29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7年,看到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对德宣战,这样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了27个国家,寡不敌众德国败局已定。
美国远征军抵达法国参战1918年德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但是依然以失败告终,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1918年9月兴登堡元帅提议尽快结束战争。
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荡加剧,各种起义和哗变不断。
当时德国内部各界都认为如果德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出现在协约国面前,它将可以跟协约国签署较为有利的战后条款,于是在全社会的压力之下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国灭亡。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福煦和德国代表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一节火车车厢中签订停战协议,一战结束从1871年建立到1918年灭亡,霍亨索伦家族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总共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它不仅在欧洲,甚至在整
霍亨索伦家族和德意志帝国所创造的特有民族精神也深深注入日耳曼民族的灵魂。
而霍亨索伦家族作为一介地方小领主通过几百年的奋斗,统一德意志民族,最终建立起称霸欧洲的强大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战结束后威廉二世流亡到荷兰,他退位后保留了普鲁士亲王的头衔,一直生活在位于多伦的庄园里。
1941年6月5日德皇威廉二世去世,他的长子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储腓特烈·威廉接替父亲成为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
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储腓特烈·威廉威廉皇储于1951年去世,其次子路易·费迪南亲王继任霍亨索伦家族首领。
路易·费迪南曾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参与了所谓的“7月20日”密谋案,希望可以推翻希特勒恢复德国的君主制,但最终失败。
1954年他还参加过西德的总统竞选。
1938年路易·费迪南亲王(左)与俄罗斯贵族基里尔大公二女儿(中)的婚礼,爷爷末代德皇威廉二世(右)出席1994年路易·费迪南亲王去世,他的孙子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继承了他所有的头衔,成为霍亨索伦家族新一代首领。
出生于1976年的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可以说是全球顶级钻石王老五,2011年他与伊森堡·比尔施泰因亲王的三女儿玛利亚结婚,婚后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女儿。
目前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居住在柏林,拥有不低于1500万欧元的财产以及家族名下的霍亨索伦城堡。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夫妇霍亨索伦城堡位于家族的最初起源地德国南部的黑兴根,与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并称为德国最美丽的两大城堡。
霍亨索伦城堡最初建于11世纪,后来被毁。
现存城堡是1850年至1867年间重建的,被视作19世纪堡垒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如果去德国旅游的话一定不要错过。
霍亨索伦城堡位于黑欣根南方20公里的一座丘陵上
(文中部分插
纳粹为什么叫“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的称谓是由盟军起的贬义别称?
还是希特勒自吹自擂的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残忍的民族主义份子,狂热的好战份子。
如自夸自诩自己为第三帝国,显示了其政治抱负和
如果是盟军起的,则是充满着警惕和贬义。
警惕是:日耳曼民族在历史上建立起的第一帝国,几乎统治了欧洲全境900多年。
贬义是:而第一帝国灭亡之后的,第二帝国则是个短命的帝国 。
言外之意,一个不如一个,希特勒 的这个第三帝国也长久不了。
这有点像是我们中方智慧的光芒。
即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在战略上我们要重视他,在战术上我们要藐视他。
第一帝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历时962年。
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又称“德意志第一帝国”(962年-1806年)。
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
第二帝国是普鲁士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被拿破仑所灭。
后来拿破仑又被推翻,德意志各个邦国成为一盘散沙。
1871年,普鲁士王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所谓的第三帝国就是希特勒统治下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
1933年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希特勒上台后,认为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为日耳曼民族,德意志民族的德国重夺荣耀。
所以就将这种目标定为“第三帝国”。
二战德国的官方国号是德意志国,从来没有什么第三帝国,当时一般别的国家都统叫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为纳粹德国。
据传当时有不少纳粹死党在宣传时用了第三帝国的说法,但毕竟不是正式称谓的。
(真实情况无历史记录可查证 )1943年2月1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让第纳粹三帝国的军事力量遭到致命性的打击。
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战略反攻。
4月32苏联红军士兵在德国国会大厦圆顶楼上,升起了胜利的旗帜,同日希特勒自杀,宣告第三帝国的彻底覆灭。

参考:
喜欢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希特勒建立的纳粹德国又称为“第三帝国”。
希特勒及其将领不止一次提到“第三帝国”这个概念,希特勒也以第三帝国的建立者自居,也以第三帝国为傲。
既然有第三帝国,就应该有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1934年德国又出任德国总统,将两项职位合二为一,称之为元首,第三帝国正式建立。
希特勒认为他所建立的德国,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和霍亨索伦家族德意志帝国的“衣钵”。
除了有传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意思之外,第三帝国一词还源于基督教神学领域。
根据意大利神学家的解释,第三帝国的原意为“圣灵之国”,相对于“圣父之国”和“圣子之国”来说。
第三帝国建立于1933年,灭亡于1945年5月。
第三帝国的崛起也伴随着纳粹德国扩张过程。
1939年9月,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德军在大半年时间内,横扫了整个西欧,甚至占领了法国。
法国败亡之后,英国退守本土。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7月份爆发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纳粹德国兵败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也是第三帝国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纳粹德军节节败退,1944年德军已经被赶出了苏联。
1944年6月份,英美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对第三帝国形成夹击之势。
1945年4月份柏林会战爆发,月底希特勒自杀于暗堡之内。
希特勒自杀之前,让海军元帅邓尼茨接任元首之职。
邓尼茨成为第三帝国的第二任元首,5月第三帝国瓦解。
了解了第三帝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第一帝国又称神圣罗马帝国,第二帝国为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建立的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是存在于962年到1806年的一个封建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主体部分是东法兰克王国,鼎盛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领土面积达到了59万平方千米。
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皇帝,称“罗马人的皇帝”,帝国由此开端。
1157年,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之后,一度成为西欧的封建军事强国,有重建当年查理曼帝国的势头。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强盛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帝国便陷入衰落。
1512年神圣罗马帝国改称为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实际上已经瓦解。
此后在帝国境内又爆发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之后,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
帝国的皇位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兼任,境内分裂成为上百个邦国,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两个邦国的力量最强大。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加入了反法同盟,并与拿破仑作战。
拿破仑击败了反法联军之后,将战火烧到了法国以外。
拿破仑率领法军攻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逼迫普鲁士和奥地利签订了“和平条约”,于1806年推翻了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正式作古。
拿破仑战争彻底打醒了普鲁士。
普鲁士决定进行改革,1807年普鲁士颁布了《十月敕令》,1811年颁布了《调整敕令》,废黜了农奴制度,依靠容克贵族,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开启了“普鲁士道路”。
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俾斯麦决定使用铁血政策,完成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联奥攻丹、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
普鲁士非常轻松地击败了丹麦和奥地利,并于1870年与法国交战于色当。
色当战役中,俾斯麦击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且俘虏了他。
普鲁士军队攻入法国境内,占领法国的凡尔赛宫。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各邦的君主推举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帝国正式建立巴黎凡尔赛宫。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促进了德国的腾飞。
第二帝国建立之后,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9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开始起飞。
20世纪初期,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英国,位居欧洲第一,仅次于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
第二帝国经济腾飞,直接刺激了威廉二世的野心。
第二帝国开始寻求“阳光下的地盘”,凭借三国同盟与英国等国争霸,推行“世界政策”。
20世纪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展开军备竞赛,并于1914年7月份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威廉二世流亡,第二帝国覆灭。
希特勒以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希望将第三帝国建成,比第一帝国、第二帝国更加强大的帝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分别参加了一战和二战,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二战之后,德国一分为二,两个德国都建立共和国制度。
1990年,两德再一次统一。
只不过科尔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为欧洲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参考:
第三帝国就是纳粹德国,也就是纳粹党执政的德国。
这个德国,希特勒又习惯自诩为“第三帝国”。
既然有第三,就有第一,第二。
这第一、第二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是欧洲君主制国家,存在于962年至1806年间,时间跨度近千年。
帝国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向四周扩散,范围很大,甚至还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勃艮第和弗里西亚等地区,基本上囊括了今天的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卢森堡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大部,法国东部、波兰西部和意大利北部。
这个帝国人口比较多,最初由不到500万人,后来增长到了17世纪初的2300万人,而当时整个欧洲人口才8900多万人。
无论从版
需要指出的是,神圣罗马帝国虽有罗马之名,但和我们熟知的古罗马没有直接且合法的关系。
这一切都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的结果。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就说,神圣罗马帝国既不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为什么说不是帝国呢?
因为这个帝国由数百个更小的诸侯国所组成,缺少统一的政体,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政治联盟。
德意志帝国就是魏玛共和国的前身,我们熟知的铁血宰相就是这个国家的首任宰相。
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胜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这个德意志帝国便诞生了。
随后,威廉一世又顺势兼并了北德意志邦联和南德诸邦。
至此,德意志帝国完成了统一。
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便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活动。
比如,与英国争夺黑尔戈兰岛,占领山东半岛,购买关岛、加罗林群岛和帕劳,夺取部分刚果领土。
德意志帝国在与英、法等传统殖民强国争夺中分得一杯羹。
至于后来的一战,德意志帝国都有一定的推动和参与。
德意志帝国虽然实力很强,但距离英国仍有一定距离。
德意志帝国之后是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在推动一战后德国政治经济改革中归于失败。
此后,德国国内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的呼声不断。
后来这一概念被纳粹等激进分子引用,便有了“第三帝国”的说法。
希特勒上台后, 更是将“第三帝国”转变为一种政治口号,逐步将德国引入二战的深渊。

参考:
我们常听见第二次世纪大战时期的德国人称自己为“第三帝国”,今天还被国人戏称为“德三”,这有什么说法呢?
有第一、第二帝国吗?
纳粹口中的这个“帝国”指的是“德意志民族的大一统帝国”,大体含义有点类似于我们喊“汉家江山”,只不过德国人表现得更加赤裸裸一些。
第三帝国在奥运会上摆出的开幕表演aotuo具体来讲,这三个德国历史上的“帝国”分别是: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即神罗。
公元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即称帝后的普鲁士。
公元1933年1月-1945年5月的“德意志帝国”,即二战的纳粹德国。
神圣罗马帝国简称“神罗”,常被人与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搞混,它的全名其实是“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是日耳曼人建立的王朝。
罗马帝国末期,被认为是蛮族的日耳曼等落后族群疯狂涌入了日渐崩坏的罗马境内,一边与罗马军队作战,一边与罗马人产生了民族融合。
其中一支“法兰克人”相当凶猛,他们在罗马的废墟上四处征战,还联合各大异族,于公元486年在巴黎南部的苏瓦松打败了罗马最后的生力军。
此战之后法兰克人的酋长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到来的标志。
法兰克王国征服了许多日耳曼民族,还征服了高卢,当其权威达到足够的高度时,法兰克王国开始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会中施加影响力。
在加洛林王朝时期,国王查理曼与教皇进行了合作,教会让查理曼登基为罗马皇帝,以恢复罗马帝国。
此后查理曼被称为“大帝”。
之后法兰克又传了两代,在第三代时被不肖子孙给瓜分了,史称《凡尔登条约》。
分裂的法兰克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的中世纪特征,还诞生了大体上今天的欧洲分界。
其中的根据条约瓜分到今天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区域的“东法兰克王国”,再次走上了通过罗马教廷加冕的道路,他们的国王奥托一世在公元962年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罗马皇帝。
只是这次他们不再单纯地称自己为罗马了,而是改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罗马帝国”。
奥托加冕这个大帝国是整个德意志人的民族骄傲,代表他们历史上最高光的时期。
神罗最鼎盛的时期是在腓特烈一世时期,这位绰号“巴巴罗萨”的皇帝公然在国名前加了个“神圣”的单词,将之变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神罗彻底成型。
腓特烈大帝既是德国国王,也是意大利国王,还是勃艮第国王,统治权横跨德、意、法,所以才如此被纳粹党所崇拜,称“神罗”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神罗帝国之后也免不了衰败的命运,它被拿破仑在1806年给踩翻了。
公元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我们不应该陌生,这其实就是当年那个“普鲁士”发展而来。
语文课本中《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普鲁士建立“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故事,这部阿尔丰斯·都德1873年的小说侧面描述了法国因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历史,连课堂上的小孩子都感受到了屈辱。
然而真正屈辱的是当时的法国政府,普鲁士人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三世法军,还跑到凡尔赛宫中进行了“开国大典”,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国皇帝”并重新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德皇在法国加冕当然,普鲁士人干的事儿不止这么点,本身普鲁士的整合就是部德意志民族铁血的争战史。
最早的“普鲁士”来自勃兰登堡条顿骑士团的阿尔伯特总团长,他为了不受罗马教廷摆布,在1525年改信了德意志人马丁·路德1529年创造的路德教派,这位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和基督教新教的奠基人让条顿骑士团走向了世俗化的道路。
阿尔伯特团长改宗以后,便干脆自立为公爵,将骑士团领地改为“普鲁士公国”,他们当时效忠的君主是……呃……波兰。
波兰的统治权其实也没延续多长时间,普鲁士通过1660年瑞波战争脱离了波兰的统治,开始了真正的德意志式征战之路。
普鲁士人其后通过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终于将“公爵”换成了“国王”,让普鲁士公国变成了普鲁士王国。
之后普鲁士参与许多许多战争,比如对奥地利的争夺西里西亚的战争,参与反法同盟对拿破仑一世的战争等等,逐渐变得强大。
等到威廉一世时期,他任用“铁血宰相”俾斯麦,将普鲁士再次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开始了德意志统一大业。
1864年普丹战争,普鲁士打败丹麦,得到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
1866年普奥战争,普鲁士打败了德意志民族的竞争对手奥地利,还得到了法兰克福、汉诺威。
1871年,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法兰西,凡尔赛宫加冕,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德国内部一片混乱,贵族统治垮台人民运动兴起,于是“德意志帝国”被推翻,德皇匆匆流亡荷兰,于是帝国在1918年11月9日灭亡。
“德意志第三帝国”就完全是德国纳粹的一场闹剧罢了。
希特勒上台以后,不断地煽动极端民族情绪,大搞社会达尔文主义,称“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人种”,又称“所有德意志民族应该融合成强大的整体”。
纳粹党十分崇尚昔日荣光,也明白抬出一个古老帝国有利于从文化上进行统治,比如他们在党卫队中拉起来的法国仆从军团就打着“查理曼大帝师”的称号。
实际上,整个三个“帝国时代”很大程度上都是纳粹将之编造和强化出来的,纳粹认为这是德国的第三个辉煌时代,更是德意志人民的辉煌时代,所以他们作为最其直接的、最强力的继承者,拥有一种将其发扬光大的天然使命。
但这其实不过是种包装,是政治宣传工具。
德国妇女搬砖搬的好开心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德意志第三帝国”随之灰飞烟灭,苏军、盟军在其境内四处祸害,场面比当年日耳曼人祸害西罗马人还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