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春秋时期的确比较乱套,有的国家国君称“公”,有的国君称“王”。
但不是
要分清这个问题,还需要大体了解一下夏商周三代世袭分封制度。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有神龟浮出,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以此治水成功,并且依次把天下划分为九州。
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
这事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根据九州的远近,大禹确定了五服的制度,以此缴纳赋税和进贡物品。
每服五百里,由内而外,亲密关系逐次递减。
有的说法是以王城为中心画个正方形,有的说是画个圆形,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不管亲疏,地方的负责人都是一方诸侯。
到了商朝,演变为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人本族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务。
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期,号称八百诸侯,分东西南北四镇,每镇各统领二百小诸侯。
即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
东伯侯为天下八百诸侯之首,级别相同,但座次在其他三伯侯之前。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开始实行世袭分封制。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族子弟及功臣为列国诸侯,共分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其余不及五等者成为附庸。
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比如: 宋国---子姓,公爵。
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
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鲁国---姬姓,侯爵。
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
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晋国---姬姓,侯爵。
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
封于唐,后改为晋。
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燕国---姬姓,伯爵。
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
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楚国---芈姓,子爵。
系玄帝姬颛顼后裔。
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吴国---姬姓,子爵。
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
封国地为今吴郡。
许国---姜姓,男爵。
系伯夷之后,曰文叔。
封国地为今许州。
无论爵位如何,名义上都是诸侯国,诸侯国的国君对应着爵位等级,称谓就是:宋公、齐侯、燕伯、楚子、许男。
这是很严格的,不可僭越。
姜太公封齐国,称为“齐侯”,位居“五侯九伯”之上。
五侯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是指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姜子牙是齐国的始祖,谥号为齐太公。
谥号需要周王朝批准才行。
这个或许是姜子牙对周朝建国的贡献,死后谥号为公,这也是一种褒奖。
这也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对于去世的人给与更高的封号,以示尊崇。
齐国是大国,地位重要,之后的历代国君,都谥号为“公”。
活着的时候,诸侯在一起还是以“侯”相称。
再如周公旦,鲁国国君,侯爵,后世也以周公相称。
召公奭,燕国国君,伯爵,他的称谓“召伯、召康公、召公奭”等。
西周建立之初,周公、召公由其子到封国治理国家,他们留在朝廷辅佐天子,由于是周朝宗室大臣,而且辅佐朝政有大功,去世后谥号为\"公\"。
晋国,侯爵,在晋昭侯之前,都称晋侯。
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分裂为翼和曲沃。
晋侯也称作翼侯,曲沃是伯爵,先是称曲沃伯,后为曲沃武公(前716年--前679年)后来,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就成了晋武公。
之后,晋侯都称为“公”。
这已经是春秋时期,周室式微,权威丧失,各诸侯国不再那么听招呼啦。
国君去世,继承人就给确定谥号,不管周王室是否同意,诸侯国是否认可,起码自己国内叫着舒服。
有些因为势力强大了,逼迫周王提高爵位;
有些诸侯国相互抬举,彼此提高爵位。
擅自改变谥号,这是僭越行为,可能就因为这么一个谥号,导致一场战争。
本来就想干一架,总要找个理由吧。
楚国是子爵,国君称为楚子。
我们听着别扭,楚国的国君们更感觉不爽。
一直想提高一下国君的身份,可周王不允许。
一怒之下,楚国就自称为王。
一般史料皆称楚国称王始于楚武王熊通(?
—公元前690年),但《韩非子》记载,楚武王之兄楚蚡冒已有“楚历王”的称号。
这恐怕是最早的自立为王吧。
但这一时期不仅仅楚国称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也都已经称王。
春秋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仅仅是名义上的存在。
各诸侯国各自行政,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不仅不听招呼,而且大多不再朝见和进贡。
国君的更替也不再按照程序上报批准,不管周朝廷是否认可,谁抢到算谁的。
国君去世后的谥号也是自行其是,想称啥就称啥,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么多计较。
诸侯混战,国家随时都面临着灭亡,那些谥号就没多少实际意义啦。
春秋时期,各国称谓的混乱,也反映出周王朝权威的丧失,对诸侯国掌控力的减弱。

参考:
严格地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国君称“公”,其实都是不符规范的。
当初武王伐纣成功,建立西周政权后,对王侯、贵族和有功劳的大臣施行了分封制。
除了将都城以外的领土进行了分封,还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级,进行了相应的分封。
在称谓上亦称为“鲁公”“晋侯”“申伯”等。
然而,随着周平王东迁,这种天下共主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周天子的威严,在犬戎进攻和周平王东迁这两件事上,一落千丈。
诸侯们也渐渐不守周礼,开始轻视周天子,并渐渐不遵守周礼了。
也就是从此时起,各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以“公”相称。
周天子虽然不悦,但由于皇室衰微,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平王东迁)称“公”也就罢了,可是有人更过分,竟然直接称“王”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称“王”的人,是楚国国君熊通。
说起来,楚国早先只是个小部落。
早在周武王征伐殷商时,楚国的先祖便准确地判断出周武王必胜,因此率军投奔了周武王,并得到了器重。
然而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大概是因为要分封的皇亲贵族和功臣太多,楚国先祖给周武王遗忘了。
周成王继位后,辅佐朝政的周公巡游时,得到了熊绎的热情款待。
他在回去后,便向周成王推荐了熊绎。
熊绎这才得到了50里的南蛮荒地,并被封为子爵。
虽然爵位很低,不过,凭着这个,熊绎好歹建立了楚国。
由于楚国建立得比较晚,又处在远离中原的南蛮之地,因此在诸侯国中,很被别国瞧不起,因此,从熊绎开始,为了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他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带着山上独有的苞茅作为贡品,去朝拜周天子。
而这种苞茅由于适合滤酒,因此在祭祀中,他们还负责了滤酒的工作。
就算如此,那些姬姓诸侯还是自觉高贵,对楚国国君冷嘲热讽,相当鄙夷。
楚国国君一边殷勤地侍奉周天子,一边仗着远离都城四处攻伐,开疆拓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楚国不光领土扩大了不少,经济军事也都强盛了许多。
(熊渠剧照)到第六代国君熊渠时,楚国得到了进一步强大,他也不甘心再被称为“楚子”。
不过,他是个谨慎的人,并没有直接称“王”,而是先四处宣传:“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谥号。
”随后,他就把长子熊康封为句亶王,次子熊红封为鄂王,幼子熊执疵则封为越章王,让他们去管理才攻下的有青铜矿富饶的领地。
由于各国正忙着互相攻打,因此没有人站出来为周天子打抱不平。
不过随着周厉王继位,由于周厉王性情残暴,熊渠害怕他会召集诸侯来讨伐他,所以又老实地取消了儿子们的封号。
熊通继位后,继续开疆拓土。
楚国的领地已经扩大到了汉水流域,经济和文化也非常繁荣。
熊通认为早前受封的“楚子”,已经配不上楚国的国情和实力了,所以他决定找周天子提高他的封号。
不过,熊通并没有直接去找周天子,而是带着军队去进攻随国。
(熊通剧照)随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如楚国,所以看到楚国来攻打他,实在不知道楚国为什么要打他。
于是就派使者去问熊通:“我无罪也,为何伐我?
”熊通也不客气地说:“我蛮夷也,我有军队,现在中原诸侯纷纷背叛周天子,你去让周天子提高我的封号,我好去讨伐这些背弃天子的人。
”随侯惧怕楚国军队,只好去向周天子传话。
结果周天子不但不同意给熊通加封,还把随侯骂了一顿。
熊通得知后很不高兴,于是说:“好歹祖上也曾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只是死得太早,所以没能得到分封。
直到周文王时,才得到子爵的封号,现在南方蛮夷无不对楚国顺服,这样大的功绩,居然不给我加封,那我就自封为王。
”于是,熊通便自封为楚武王,又要求随国臣服于他。
随侯不得已,于是顺服于他,并和他订下盟约,熊通这才带着军队回了楚国。
熊通废弃了周天子册封的“楚子”称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的国君。
正是他带了头,众人见周天子又不敢声张,于是愈发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不光停止进贡,后来,也纷纷称“王”了。
(参考史料:《左传》《东周列国志》)
参考:
先讲个武汉段子,二哥们吵架,一个骂的很惨。
骂人者说:你服不服周。
被骂者说:我就不服周。
骂人者继续说:你跟老子再说一次。
被骂者说:不服不服就不服周。
骂人者:动手开打,被骂者受伤。
被骂者:隔几天修养好之后,和骂人者约架,这次成功打赢骂人者。
打完甩出一句话,个斑马,你服不服周。
由方言可以见文化渊源,武汉方言中著名的不服周就是来自春秋时期的故事,也是为何春秋时期别的国家都叫公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之类,唯独只有楚国称王,最有名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就是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那么事情到底如何?
其实在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中就说过这个故事下面看我来个昨日重新!春秋时期,周天子不把楚国当正统的诸侯看,很是看不起楚国,于是楚国也对周天子很不感冒,在行动上很不尊重周天子,冒犯那是难免的二者很不对盘。
周朝天子位,从周武王传到第四代时候周王是周昭王。
周昭王野心比较大,一直想继续扩大周朝疆域,于是亲率大军,南侵荆楚。
那时候楚国还很弱小也没有组成健全的国家制度,根本不敢硬抗,于是楚国人都分头躲藏了起来以坚壁清野战术抵抗周昭王大军周昭王大军过了汉水,刚一踏上楚国疆土,顿时傻了眼,到处深山老林,就是看不人毛,顿时也很蒙逼,楚兵不知所踪,迎战的居然都是一些毒蛇猛兽,更夸张的是还有犀牛出没,看见周天子的大军,就凶猛的横冲直撞,撞得周军人仰马翻。
周天子的军队在丛林中成立孤军,密集队列完全无法展开,反而要面对毒蛇猛兽的攻击,不仅如此军队还疫病流行,非战斗减员严重眼看就要支持不下去。
无奈的周昭王只好带着大军回去了,当然也不是全无收获,周昭王大获楚人的财宝,满载而归。
三年后,尝到甜头的周昭王,故技重施以“南巡”名义,又一次亲帅大军攻掠楚国。
上一次的旅游行军因为猛兽和气候问题无疾而终,这次周天子学聪明啦,带着自己最强悍的御林军守卫镐京的“西六师”出征。
他们过汉水后,果不其然没有见一个楚兵,以为还和上次一样,楚国没大军抵挡,正准备武装巡逻进而抢劫的时候,猛听得一阵鼓响,前后左右涌来无数穿着破衣烂衫的楚人,还有跟随而来的无数猛兽,人带头冲锋,猛兽压阵,居然将周军打得大败而逃!(史料没有记载楚军领军者) 周昭王当然不甘心这样失败,继续率领“西六师”强攻楚国,结果,又被愤怒的楚人团团围住厮杀,周军见势不妙,只得急忙保着昭王杀开一条血路,逃跑了。
周军逃到汉江边,位置大概是今天襄阳一带,突然发现岸上有几条新船,便慌慌张张的跳到船上,渡江而去,不料,船刚到江心就散了架,变成了无数块木板。
原来,楚人早就料定昭王兵败后,必从这里渡江,就预先用树胶把木板粘起来梆成船,放在岸上,树胶成船,必然不牢靠,所以船到了江心,树胶溶化,船也就开裂散架了。
此战结束,周王最最精锐“西六师”,全军覆没,不仅如此连周昭王也掉到江里淹死了,可谓奇耻大辱。
因此周朝大臣们不敢举行葬礼,怕不体面的事张扬出去,只好悄悄把昭王埋在一个无人知晓地方。
对这件是司马迁《史记》记载如下:“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天子崩在水中,又不知道凶手是谁,真是奇耻大辱,却又不能说,只好不发布消息。
因此,周昭王的死,也成周国唯一一个没有正式通告的案列,因为不好意思对外公布。
此战是楚人利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周朝的首次对抗。
昭王死后,继位的是儿子周穆王,周穆王儿子是周共王,周共王儿子是周懿王,周懿王死后,本该懿王儿子周夷王继位,却被懿王叔叔周孝王夺了王位,周夷王无能,无可奈何,只好熬到周孝王去世,才在诸侯拥护下,登上王位。
周夷王上台后,为表达对诸侯感激,一改过去天子站堂上接受诸侯礼拜惯例,变为走下堂和诸侯亲切相见,天子威严大大下降。
这时的楚国君主,就是著名的神箭手熊渠。
熊渠射术高超,能征善战,先后征服附近许多部落,控制长江流域最主要的铜矿资源,成为南方第一暴发户,家里有矿吗,不富裕都不行。
而熊渠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觉得自己祖先曾经当过周文王老师,而分封时候,却只给楚国很低爵位,当时楚国受封子爵(公侯伯子男,最低一等爵位)这个分封,让楚国人一直忿忿不平,熊渠因为家里有矿,加上
周夷王又没啥威信,我怕你个鬼哦。
但是,楚国毕竟还是很弱小的,熊渠虽然不服气,却又不敢公开的反叛,那怎么办呢?
他就说,你们是正统的“周”,而我们只是蛮夷,番邦小国,我们不能用你们中原的封号、谥号,那就让我们采用蛮族人的封号吧。
于是,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封为了“王”! 大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管理今天的江陵、荆州一带,二儿子熊挚红封为“鄂王”,管理今天的武昌,鄂州一带,三儿子熊执疵封“越章王”,领地不清楚,因为史料没有写。
这就是湖北省最的雏形,这几个最重要的战略据点成为王子的封地。
熊渠自己不敢称王,就半开玩笑、半公开把几个儿子封王,这样,他就是王的爹了,意思是周王也是我儿子,这便宜占的也是很有创意啊。
这就是楚人“不服周”最早的来咧。
可是实际上,熊渠官方身份,还是楚国的子爵号称也是“楚子”,而周夷王也不是啥有大作为的周王,自顾不暇,也就无暇顾及如此僭越之举。
不久之后,周夷王死,周厉王继位,周厉王是个著名的暴君,据说还是个施虐狂,看谁不顺眼的,就想杀人,周厉王的残暴,让家里有矿的熊渠也害怕,就把儿子的王号去掉,不称王,也不称王他爹了。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过来一百年不到吧,时间来到公元前757年,楚国子爵熊眴,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大,又忍不住称王,史称楚厉王。
自此以后楚国就代代称王,周国也因为权威不再,没有实力过问楚国的僭越之举,早期的楚国虽然弱小,没有周朝强大,但叛逆的精神很足,敢为天下先,敢僭越冒称王,敢“不服周”,敢向强者挑战,所以“不服周”这个词也就流传了下来。
这就是春秋时期其他国家都称公而单单楚国称王的由来,也正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还有桀骜不驯的性格才有特立独行的楚文化出现,才有后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强音出现,才有长沙会战中无数次拉锯战的胜利,这都是楚人天生不服强者的倔强体现。

参考: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率领众诸侯起义,组成了一支讨伐纣王的联军。
两年后,伐商联军在牧野大败纣王,灭亡了无道的商朝,建立了崭新的朝代——周朝。
周武王夺取天下后,自称为\"天子\",并将伐纣过程中立下功劳的诸侯、上古圣贤人物的后代,以及自己的同族宗亲分封到全国各地,让他们各自建国,拱卫中心的周朝都城镐京。
后来,周朝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其他国家都称\"公\"例如齐桓公,唯独楚国称\"王\"例如楚庄王,这是为什么呢?
后世称呼一国之主的\"皇帝\"一词,要到公元前221年才被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秦始皇嬴政所创造。
在此之前,周朝作为天下共主,被称为\"天子\"、\"周王\",而其他诸侯则只能够自称为\"公\"。
据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记载,后世称之为\"春秋五霸\"的五位国君,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而《荀子》主张的\"春秋五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这些君主中,齐、晋、秦、宋的国君都称\"公\",而吴、越、楚则不同,他们虽然身为诸侯,但自称的确实与周天子地位相等的\"王\"。
而要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情况,还得从这几国的建国史说起。
我们先来说说题外的吴国和越国。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称王的吴、越、楚三国都处在当时中原地区以南的偏僻之处,那里距离周天子掌控力最强大的地区比较遥远,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
可能诸侯在南方称王很多年后才会被周天子知晓。
当然,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敢于称王的,称王前必然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否则周围的强邻很轻易便会以\"尊王攘夷\"为名前来讨伐。
吴国、越国因双方的君主夫差、勾践而为人所熟知,\"卧薪尝胆\"也是后世常用的成语典故。
而早在夫差成为吴王前百余年,吴国国君已然称王。
传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有三个孩子,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是最小的一个。
周太王喜爱自己的孙子姬昌,但按照立嫡立长的继承规则,季历是无法继承的。
季历的两个哥哥懂了父亲的心意,便主动离开,前往了南方,于是开创了吴国。
后来吴国持续发展,逐渐壮大,据《史记》记载,鲁成公五年(前586)时,\"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越国则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后裔,他们在南方发展许久,到了周敬王时,越国国力渐强,于是国君允常便自称越王。
楚国和吴、越非常相似,楚国本是北方一支部族,受到商朝人驱逐而逃往南方,周朝建立过程中,楚部落首领鬻熊为周王当火师,肩负祭祀祈祷重任,但周朝建立后却没有得到封赏。
直到周成王时期,鬻熊的曾孙熊绎才得到封爵,不过也只是最低等的子爵。
在楚国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中原的诸侯们都对其十分蔑视,认为楚国地处蛮荒、人民野蛮,不配和中原众诸侯一同会盟,于是都排挤楚国,称之为蛮夷。
楚人忍辱负重,背负着屈辱和嘲笑,拼命的开垦土地、发展国力,并陆续对外吞并了一些小国。
据《史记》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
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
'\"可见,楚人对于\"蛮夷\"的称号恨之入骨,并用这一称号来挖苦曾经嘲笑楚国的随国。
楚国攻打随国,让身为周朝宗亲的随国国君面见周天子,请求为楚国提升爵位。
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随国国君带着周天子否定的答复回到南方,\"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
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
\"楚国国君自此代代称王。
综上所述,楚国之所以称王,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受到诸侯的嘲讽、周王的轻慢,这也是日后楚庄王做出\"问鼎中原\"的威胁举动之原因所在。
其次,距离周天子和其它强国距离较远,不易被讨伐也是楚国称王所依仗的因素之一。

参考:
楚君称王,并非只是因为楚人有个性,而是出于发展的实际需要。
列国君主的称号周天子分封诸侯时,按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不过,不管诸侯爵位如何,在国内,臣子们都尊称国君为“公”,这在西周时就是不成文的法则。
所以,在诸侯国内,“公”已是一种荣誉称号,而不仅仅只是爵位了。
但是,如果出了国门,比如诸侯朝会,那就不能乱叫了,得严格按照爵位来称呼。
当时,只有两种诸侯君主可称公。
一种是“王者之后称公”。
周朝以前的王者,如炎帝、黄帝、夏、商的后裔以及周武王的叔爷、叔叔的后裔,一共8个公爵诸侯国: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
一种是“天子三公”。
如周初的周公、召公、齐太公。
不过,“天子三公”的后代,如果没有在朝担任三公,也不是公爵。
这种爵位等级是固化的,基本不会有大变。
我们熟悉的晋文公,其实爵位都还是侯爵,只是周天子册封为“侯伯”,以其为诸侯之长。
所以,按照爵位说,很少有诸侯是“公”,但实际上,天下诸侯在国内都可称公。
楚君称王楚只是子爵。
这几乎是爵位最低的。
因为:在已知诸侯中,只有许国一个男爵···周成王在岐阳会诸侯时,楚君只有与鲜卑一起守燎,连参与会盟的资格都没有···别人看不起没关系,自己争气就好。
楚国在几代君主的努力下,逐渐变强。
周夷王时,天下诸侯开始轻视周天子,楚君熊渠试探了一回:他分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后来周厉王比较嚣张,自称蛮夷的熊渠一点也不蛮,果断取消王号。
进入春秋时期后,周桓王为郑所败,天子威严扫地。
这次,楚人不再只是试探了。
熊通很认真地找汉阳姬姓诸侯帮忙,请求更高爵位。
被拒绝后,熊通正式称王!此后,楚君一直以王自称(当然,周天子、诸侯,是不承认这个王的)。
听起来,这只是一个受到不公正待遇,“老子就是不服周”的故事而已。
其实不然。
称王的诸侯们楚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僭越的诸侯。
春秋五霸中,就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位王。
吴国,原本就是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可是,到了春秋时,当吴国渐渐有起色时,寿梦也称王。
越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
到了允常时,哥们也称王了!“巧合”的是,在南方诸侯中,也就只有这三个诸侯混出了名堂。
而这三个诸侯,都是在称王之后,国力进一步暴涨,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
看来:这些诸侯自称王,并非只是个性强烈,而是有着其深刻用意!发展的需要熊渠在称王时,给出的理由是:我们本来就是蛮夷嘛!“不与中国之号谥”!这句看起来像赌气的话,却真的是楚国称王的真实原因。
楚,地处蛮夷之地,周边既有一圈周天子分封的姬姓诸侯,也有蛮夷。
在还不甚强大的情况下,攻打姬姓诸侯,只会引发围殴,并不明智。
所以,楚人最开始的扩张方向,只能是蛮夷。
比如:熊渠在称王前,驱逐扬越,控江汉平原,随后,又利用周天子攻鄂的机会,占据鄂。
可以说:楚最初的强大,正是整合蛮夷的结果。
不过,情况很快就变了。
这些蛮夷,本就对周天子没有什么隶属关系,由于文化差异,他们甚至可能对中原政权还抱有敌意。
继续以周天子名义来整合国内,已弊大于利。
而随着国力的增强,楚已可以压制周边的姬姓小国,并可以把扩张方向转向这些爵位比自己高的诸侯。
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调自己的诸侯身份,只会束手束脚!因此,熊渠公开宣称自己就是蛮夷,称王!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吴、越。
称王,是雄心勃勃的南方诸侯们开始兼并诸侯,参与霸业角逐的号角!
参考:
你有时间看看《史记》就知道了!周王朝建立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
余者不可称王。
其分封的诸侯国有71个,跟周王室同姓的姬姓国为53个。
分封的诸侯有宗室子弟、历代先贤后裔、王族功臣。
这些诸侯的爵位分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
最高为公爵、最低为男爵。
不及这五等者,则为附庸。
这些诸侯虽说都称这公,那公,其实是尊称并非代表他所受爵位。
其实有些有名的大国所享爵位并非最高,爵位高的也不一定是大国。
比如虞国是公爵,是周太王(文王姬昌祖父)次子姬仲雍之后;
虢国是公爵,虢仲乃文王之弟;
宋国是公爵,比这俩姬姓国辉煌些,是商王朝后人,纣王庶兄微子开国。
像吴、鲁、燕、管、蔡、卫、晋皆姬姓为侯爵;
而齐姜姓,乃功臣姜尚受封地也是侯爵;
陈乃帝舜之后,杞乃大禹之后,皆为侯爵。
最后该说说楚国了,楚之先乃颛顼帝,颛顼高阳者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第五代孙陆终坼剖生子六人,第六个季连、芈姓。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有功,生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也就是说楚国开国君为熊绎,最先受封之爵为子爵,在五等公爵里属第四等。
熊绎第五代孙熊渠生子三人,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把三个儿子都立为王,及周厉王时,暴虐,熊渠害怕周厉王伐楚,把这几个儿子王号又去掉。
后又经过十几代楚君,至熊通,是为楚武王,熊通先让周天子加位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周王室不听,熊通自立为王。
从此之后,楚君就称王了。
到楚庄王时,楚国更强盛,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所以庄王问鼎中原。

参考: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都称\"公\",而楚国称王,是有历史缘由的。
但是,中原各国国君的称号后面都冠有“公”字,与周天子分封的\"公、侯、伯、自、男\"五等爵位,其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就是一种尊称。
参加过高考的亲们都熟知“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
郑国是伯爵,所以孔子称郑国国君为\"郑伯\",可是通篇讲的都是郑庄公姬寤生与他老娘和弟弟的的故事。
比如齐国是侯爵,他们的国君也称齐庄公。
这些流传下来的称呼,对于国君本人来说是陌生的,它是国君死后,卿大夫们根据他当国君的表现,给他们的一个“谥号”,作为一生功业的评价。
因此春秋时代的国君称号,可以用一个大致的公式:封地+褒贬+公。
比如晋文公、宋襄公、齐桓公等。
若问楚国跟这些称\"公\"的诸侯国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他们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而楚国不承认,自称为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楚人自称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他们的先人鬻熊曾是周文王之师。
武王伐纣后,楚国没有受封,直到成王时期,楚国庇护了被谗言陷害的周公旦,才被封为小小的子爵,五十里封地,不过巴掌那么大。
跟中原的诸侯大国都挨不上边,更别说跟他们并驾齐驱。
因此天下诸侯会盟时,楚国只能跟鲜卑酋长一起在门外看火。
楚国因为“出生卑微”,一直为中原各国所卑视。
楚国历代先君因此筚路蓝缕,励精
熊通一气之下,声称
楚武王一生冒矢疆场,死在了伐随的路上,继任的楚文王也是死在战场上,可谓悲壮!到楚成王时期,经过扩张的楚国已经成为南方大国。
这时齐国在管仲辅佐下变强大,管仲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各诸侯国,成为春秋舞台上的“国际警察”。
经常率兵教训一些不听话的国家,当然也包括楚国这个蛮夷大国。
各诸侯国联兵雄赳赳地来开到楚国方程,兴师问罪\"周昭王南巡汉书水不归\"和\"楚国不进贡包茅\"两件事。
一场大战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好在楚国足够强大,够诸侯们掂量掂量,开战能不能占上风。
而且管仲也足够贤明,足够识时务,为周天子向楚国讨了几捆茅草,得了理就撤军,避免了两强相争,生灵涂炭。
孔子时代,楚国已经占据江汉流域,成为当时南方疆域广大的国家,可是在《春秋》里,他老人家还是依旧一口一个“楚子”,丝毫没有抬高楚国国际地位的意思。

参考:
春秋时期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几乎所有诸侯国国君的称呼都是“公”、“伯”等爵位的时候,南方那个国土辽阔的楚国却是个另类,它的国君自称“楚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楚王”的由来,是要官不成的恼羞成怒春秋时代的各诸侯国没有一个是毫无背景的,每一个都有着显赫的家世,楚国也不例外,楚王室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这在帝王谱系中有明确的记载。
黄帝有子名昌意,昌意生颛顼。
颛顼娶滕氏,生老童。
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其中吴回生陆终。
陆终第六子名季连,就是楚国王室的先祖,芈姓。
看过《芈月传》的应该清楚,这是楚国的国姓。
屈原在《离骚》中的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件事,屈原也是芈原,芈姓屈氏,和楚王是同姓不同氏,都属于一家人。
“楚国”这一部族存在的岁月非常久,比周代还要悠久,在商代衰落,周代兴起的岁月里,芈姓族长鬻熊率先投靠周室,为从龙之臣,受封“子”爵。
在周成王的时候,这一支族人被封到了后来的楚地,定都丹阳,从此“楚国”立国。
这时候还没有“楚王”一说,楚国也属于周王朝分封下的诸侯国,还比较弱小,创业艰难。
当时的南方地区并不繁荣,属于一片荒蛮之地,人烟稀少,没有文明,但矿产丰富,尤其是铜矿,在当时是重要的物资。
在周穆王的时候,南方部族发生了叛乱,楚国响应周天子的号召出兵平乱,趁机拓展了疆土,并且稳固了形式,在之后的时间里不断扩张,逐渐强大起来。
等到熊渠成为楚王之后,其声望在南方非常高,于是“僭越称王”,不仅自己称王,连其子嗣的封号也是“王”爵。
周厉王为了稳固周室地位,出兵征讨南方部族,熊渠不想与之冲突,于是主动摘下“王”号,表示臣服。
但是,熊渠自此开始自称“蛮夷”,不再以周王室分封的诸侯自居,开始逐渐发展自己的荆楚文明,使得国内的人心得以凝聚,养精蓄锐,暗中
等到周恒王的时候,楚国国君熊通不满自己的爵位太小,于是向周王室讨要更高的爵位,遭到拒绝之后,一怒之下再次称王。
自此之后,“楚王”就成为了固定的称呼,即使被周王室打败也未曾更改,反而接连出了几代雄主,开疆拓土,励精
那么,楚国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服从周王室的命令呢?
这与他们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有关。
“楚国”在春秋时期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楚国建立之初,有一个“鄀国盗牛”的故事。
是说,楚国受封子爵之时,赶赴封地,建立了宗祀,却没有供品,于是只能去鄀国偷了一头连角都没长出来的小牛。
担心牛主人找来,只能匆忙杀掉,连夜完成祭祀。
以至于这种传统在楚国延续下来,很多祭祀都是在晚上进行。
从这个故事中能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楚国的地位极低。
楚国部族迁移到荆楚之地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贫穷,贫穷的部族遇到一个荒蛮的封地,只能开启了艰辛的求生之路,这一段艰苦的生活可以想象。
而楚国这个诸侯国的地位和中原地区的齐鲁晋宋等等国家不一样,它似乎没有进入周王室的体系之内,被大家视作蛮夷。
周王室与各诸侯国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国与国的关系,两者的交流靠盟书,两国使者见面谈判,达成同盟,然后才能完成一系列的盟约。
但是,楚国虽然为“子爵”的诸侯国,但却连会盟的资格都没有,可见其地位。
这也就是为什么楚国在国力强盛之后屡屡不服周王室的管教,并且多次说“我蛮夷也”的原因。
在当时与其同等待遇的就是秦国,两者并称为“戎秦荆楚”,中原诸国都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不属于华夏部族的一员,而是未开化的蛮夷。
楚国遭受这样的待遇比秦国长得多,从其立国之初就是这般忍辱负重,在第一次称王之后就开始着手脱离周王室的体系,建设自己的文化,所以有了像屈原等的“楚辞”作品,这是中原王朝都不曾出现的文化体系。
楚国的强盛不是中原里一般的诸侯国能比拟的,物产丰厚,幅员辽阔,兵强马壮,人心凝固,甚至与整个中原对峙都不落下风,楚庄王曾经陈锋洛水,观兵京畿,问九鼎轻重,可见其兵锋之盛。
所以,虽然楚国“僭越称王”,但在当时也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
一来是最初便不曾真正融入周王室体系,所建立的文化与各诸侯国确实有所差异;
二来也是因为强盛的国力,根本无视各诸侯国的反对。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故楚国由楚子变成了楚王,且自称:我蛮夷也,不服周!周武王伐商纣之时,于孟津大会天下八百诸侯,楚人部落派一百名勇士参加伐商大业,功成后楚人首领入朝为官,辅助周王室。
周成王之时,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芈姓、领地丹阳五十里,号楚子。
西周爵位王、公、侯、伯、子、男共五等,王爵天子自领之,号领天下诸侯。
姬周宗亲且有功之国或者圣人之后爵位为公爵,比如周公旦的鲁国、比如殷商后裔的宋国、舜帝后裔的陈国;
其它宗亲或功臣之国为侯爵,蛮夷之地国家为伯爵或者子爵。
王国只有一个,那就是周王国;
公爵只有几个,比如鲁公国、宋公国;
侯爵国则十分的多,比如晋侯国、齐侯国、燕侯国,所以分封国多数称为诸侯国。
子爵国数量不多,比如楚子国、越子国、吴子国!周朝以礼治天下,十分的重视身份高低贵贱,爵位高一级那么坐位靠前,待遇提高一级。
楚国作为最末的子爵国,地位不高,爹不亲娘不爱,每次周王室大会诸侯,楚国国君都翻山越岭而来,坐在最后面给王公侯大人们端茶倒水,看守火炬等小事。
楚国认为子爵是国之大辱,故僭越称王: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当时江南之地有越国、吴国、楚国三国,周王室给的爵位都是子爵,但是三国皆僭越称王国。
越国乃夏朝后裔,吴国乃周太公后裔,楚国则是帝高阳后裔,此三国坐拥江南,以蛮夷自称,不受周王室的爵位册封。
楚国发展得较快,实力渐渐强大,地广千里,威震华夏,周昭王亲领大军伐楚,全军覆没!春秋时王室式微,各侯国都僭越称公国,故大部分国君谥号为”国名+谥号+公“,而楚国仍以蛮夷自居,国君谥号为”楚+谥号+王“。
战国中后期,周王室名存实亡,故各国都僭越称王,国君谥号为”国名+谥号+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王号太贱了,不足以显示秦国尊贵 ,故在王号之上再建皇帝尊号,后世皇帝谥号为”国名+谥号+帝“。

参考: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国最初被周成王分封为“子爵”,是爵位中最低一级。
但是后来经历两次称王事件后,楚国国君便一直以“王”的称号一直到战国末期。
首先楚国为什么要称“王”呢?
尊卑与实力的问题1、三子封王后又取消楚国被周成王封在南边,替周王朝抵挡南蛮,抚化南蛮。
楚人先祖由于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与发展水平,吸引很多蛮部归附,楚国也壮大起来。
到了熊渠时期,西周正是周夷王当政,国内混乱互相攻伐,诸侯不再朝贡,于是熊渠趁机避开姬姓诸侯国,灭谷、邓、卢、鄢、罗、庸、扬越等国,把楚国的实力扩张到江汉平原。
然后熊渠说出了上面这句话,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封为王,那熊渠自己当然也是王。
但是到了周厉王时期,因为周厉王残暴,熊渠担心被周朝讨伐,于是又悄悄取消了“王”的称号。
这说明这个时期楚国与周朝的实力还是有差距。
2、熊通称王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楚国第一次称王结束后,第二次到了熊通时期,这个时候楚国灭了很多周边的诸侯国,疆域已扩张至汉水,他觉得子爵这称号已经配不上他的疆域和实力了,于是想要让周天子提升他的爵位,结果被周天子拒绝,于是一怒之下,熊通干脆称王。
所以春秋时期楚国就已经僭越称王,因为他的实力与疆域不止是一个小小的子爵。
一个疆域千里的万乘之国,怎么会愿意顶着一个小小的子爵,朝拜周天子时,站在后面,吃的东西也不如别人。
3.其他国家为什么称“公”西周真正的公爵只有八位焦、蓟、祝、陈、杞、宋、虞和虢国,其他即便是齐、鲁、燕等都是侯爵。
但是称“公”并不是真的代表其为公爵,应该是一种美称、敬称。
还有一种便是在西周之处,很多称呼还按照爵位进行,比如齐侯、鲁侯等,但是诸侯国强大之后,逐渐出现一些僭越的称呼。

参考:
不请自来,占位。
楚国称王就是耍无赖,恶心诸侯国自东周礼崩乐坏以后,周王室对诸侯国控制力度下降,导致诸侯争霸,大鱼吃小鱼,相互吞并。
看下春秋五霸的最初周天子给他们的爵位秦:伯爵齐:侯爵燕:公爵晋:侯爵楚:子爵也就是说最初只有燕国有资格称公,其余的都没有资格称公。
可是随着其余四家武力越来越强盛,直到平齐平座的时候,那时候每年还要给周天子的面子去拜见一下,这一见面了,其余的四家都矮了燕国,所以啊心里就不爽了啊,秦齐晋先后擅越称公。
楚国本来也想跟其余国一样,可是楚地刚开始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只是子爵,而且当时楚地地处东南,在其余诸侯国眼中就是蛮夷,大家都不想跟楚国玩,认为丢不起这
周天子一看全天下都反对楚国,所以啊在礼制上就没有给楚国相应的待遇。
楚王一看这个状况,心想好啊,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