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居正

当奉圣旨查抄江陵张府的“专案组”打开大门时,一幕人间惨剧呈现在世人面前:张家老小妇孺有17人饿死在府里,有的尸体已被饿红了眼的家犬吞噬殆尽。
十几天前,专案组从京城出发时,先行命令当地政府封闭了张府所有出入口。
张家大小数十口人来不及退出,被锁在了门内。
有些人活活饿死,惨不忍睹。
专案组简单处理了现场,开始抄家。
张居正的几个儿子被分头提审,接受各种严刑拷打。
大儿子张敬修经受不住暴力与羞辱,悬梁自尽,死前,咬破手指头在衣服上写下血书,为父亲的清白抗辩。
此时,张居正已经死去两年。
从天堂到地狱,却只需皇帝的一个决定。
万历皇帝——那个曾经对张先生毕恭毕敬、又怕又爱的年轻人,数次向张先生许诺,会替他看顾好他的子孙。
原来就是这样的“看顾”法。
▲张居正1张居正生命的最后两年,对于自己的急流勇退有过认真的打算。
万历八年(1580)二月,他向18岁的皇帝上疏,请求退休。
他在疏中回顾说,当首辅九个年头来,直面闲言恶语,每天辛苦劳瘁,不敢有任何推脱避让,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为了“
张居正对权力及其风险的认知,极其清醒。
他在疏中说:“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然不敢遽尔乞身者,以时未可尔。
”权位不可以贪恋,熟稔本朝内阁斗争史的张居正,看得比谁都清楚。
他只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把皇帝赋予的权位还给皇帝。
此次上疏请求退休,他认为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客观上,经过八年的改革,人事、经济、边防等帝国要务,较之前大有起色,基本进入正轨。
而且皇帝已经成年大婚,实现“亲政”是必然的。
主观上,张居正说自己56岁了,须发变白,血气早衰,怕身体条件不允许他继续干下去。
根据最爱君的理解,张居正以健康原因提出辞呈,实际上是为了说服皇帝的一个借口。
万历在情感上应该有同意张先生退休的想法,但他的母亲李太后很快制止了他这种念头。
李太后说,张先生要辅佐你到30岁才行。
照太后的意思,张居正还要干12年,到68岁退休,身体也没问题。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说,张居正归政乞休,是一种谋定而动的办法。
明代的内阁,自张居正
矛盾的心理,惧祸的心理,最后驱使张居正走上归政乞休的道路。
然而,这种说法,其实是小看了张居正。
▲剧照:张居正2张居正绝非平庸之辈。
他的字典里,经常找不到“明哲保身”这个词。
官场险恶,不在他考量进退的范畴之内。
在他30岁的时候,严嵩当权,他人微言轻,没有干预政局的能量,于是决定离开官场。
他以养病为由向吏部请假,回到老家江陵,一住就是三年。
对他来说,这不是归隐或逃避,而是对抗污浊政局的表达方式,抒发怀才不遇的表白方式。
在那段闲居的日子,他写过两句诗:“江湖此日空愁病,独望宸居思渺然。
”宸居,是皇帝的住所,代指权力中心。
可以看出,年轻的张居正其实人在江湖,心在庙堂。
他心心念念的,从来不是隐居退避,而是寻找机会复出,实现匡时救国的抱负。
当内阁混斗,自己的政治生命岌岌可危之时,他给自己写过一句从政格言:“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同样意思的话,他还说过很多:“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明朝政坛从不缺乏清流,他们以道德洁癖相标榜,以洁身自好相砥砺。
这样的人,如果不进入官场,留在社会上批判当局,监督权力,淳化风俗,不失为一种有感召力的精英模范。
然而,这样的人,偏偏扎堆官场,变成了一群满口仁义道德、无裨社稷民生的庸官。
用今天的话说,清流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爱惜
任何一个实干的政治家,最痛恨的人正是政坛上的清流。
张居正当政的时候,他的用人标准总结起来就只有一条: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循吏,指的是不计
张居正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3张居正是一个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为了达到一个高尚的目的,不惜使用卑鄙的手段。
这些道德瑕疵,充满了张居正仕途上升的整个过程。
在隆庆、万历政权交替之时,他坚定地与秉笔太监冯保结成同盟,假装站队支持首辅高拱打击冯保,结果,以出其不意的反转,排挤掉了高拱,自己上位。
在高拱去职后,仍然想通过制造雇凶谋刺皇帝的冤案,致其于死地。
而在表面上,当皇帝颁旨免掉高拱的首辅职位时,张居正声情并茂地上疏,为高拱求情。
抵达权力巅峰的张居正,后来曾顺道到高拱的老家看望过他,两人感慨时光,动情处还互相擦了眼泪。
然而,在政治家眼里,情绪的调动与展示,不过是手腕罢了。
高拱也是老狐狸,在失势的日子里,深深懂得配合政治表演的必要性。
实际上,他至死未曾原谅张居正。
临终前,高拱留了一手,回忆自己参与的政事写成《病榻遗言》,其中对张居正的人品、阴谋多有指摘。
这部回忆录在张居正死后,适时地出版了,成了万历皇帝决心清算张居正的导火索。
实际上,哪怕在张居正推进改革最有实绩,力挽本朝危局最得力,权力把控最给力的时候,针对他的攻击也从未停止过。
这些攻击来自他的政敌、清流派,以及被改革触动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深知张居正的改革成绩斐然,无可指摘,所以只能试探性地在他的道德上做文章,以此离间他与皇帝的亲密关系。
这波道德攻击,声势最大的一次出现在万历五年(1577)九月。
当时,张居正父亲逝世的丧报传到京城,给张居正出了个大难题。
按照规定,张居正应该离职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
此时,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朝廷上下都离不开总设计师把舵。
张居正一走,整个帝国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强者,可以继续推进改革。
万历皇帝还未成年,对张先生的依赖性正是最强烈的时候,于是下旨“夺情”,要求张居正留任。
根据惯例,张居正需要三次恳请皇帝放他回乡尽孝思,皇帝也连下三旨加以慰留。
在给皇帝的疏中,张居正一再强调这个事情“非常理所能拘”,暴露了他不想在此时回乡守制的真实想法。
这,为攻击者提供了最大的把柄。
舆情汹汹,弹劾张居正的人结队而来。
在皇帝的支持下,弹劾者均受到了廷杖、流放等处置。
张居正铁石心肠地留了下来,没有退让。
事关改革成败,他从未畏惧清议,也从未畏惧权斗。
他可以赢得很漂亮。
4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任何时代,在染缸里做大事的人,都要主动或被动地给自己先染上颜色。
干干净净的人,只会站在染缸外指指点点,还生怕被溅到了,绝不可能在染缸里做成大事。
张居正的悲剧,说白了不是他
张居正的“死党”冯保,并非善类,至少在以权谋私这一点上相当在行。
张居正为了换取他对改革事业的支持,一定程度上默许了他的贪污行径。
当冯保利用贪贿之财营建生圹的时候,张居正应邀为其预撰“墓志铭”,为他高唱赞歌。
在张居正笔下,冯保被塑造成一个清廉守法且有所作为的宦官政治家。
身处染缸之中,张居正自己也越染越深。
他曾给一个地方大吏写过信,解释他为什么拒收贿赂。
他说,这么贵重的礼品,无一不是从百姓身上盘剥来的,我要是昧着良心收了这些礼品,那就是“以肉驱蝇,蝇愈至”。
他还曾拒绝过名将李成梁的行贿,说你有血战之功,我要收了,对得起开国皇帝吗?
总体而言,张居正虽然在作风和私生活上饱受诟病,但他的底线意识还是很清晰的。
他说过,做官做到这个位置,不用贪污,拿拿官场的常例钱,也能做富家翁。
张居正死后,在被反攻倒算的浪潮中,很多落井下石的揭发文字四处流传。
这些为了证明他是罪孽的文字,极尽诋毁之能事,把他写成乘坐32人豪华大轿回乡葬父的暴发户,把他写成四处收受海狗鞭以满足壮阳需求的淫相,真是够了。
如果罗织罪状,只要想象力就可以,那还要雷政富的视频干什么?
张居正的财富来源,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来自皇帝和太后的赏赐。
据统计,张居正当首辅期间,接受赏赐达208次,赏银一次最多一千两,少的也有数十两,赏物则从彩缎、蟒衣到玉带、貂鼠皮等等,应有尽有。
最大的赏赐是,他的儿子,一个被赐为状元,一个被赐为榜眼。
万历皇帝对他说:“先生大功,朕说不尽,只看顾先生的子孙。
”张先生的功劳唱不完,照顾一下你的子孙,也是理所应当的。
张居正的堕落其实就表现在这里。
他是有资格教导皇帝的帝师,他也正在带头推进帝国的改革事业,而他面对皇帝和太后的功名利禄诱惑,明知破坏了规矩,糟蹋了科举的公平本质,他仍然得意洋洋地接受了。
朱东润以同情又带批评的笔调,对张居正作了这样的评价:明朝的政治,充满无数腐化的因素。
现代认为不应存在的事实,在当时只是一种习惯。
最痛苦的是在未经指摘的时候,尽管认为习惯,但是一经指摘后,立刻又成为贪污。
因此从事政治生活的人,随时随地,都受着物质的诱惑,也就随时随地,会蒙到仇敌的指摘。
他固然不是禽兽,但是他也并不志在圣人。
他只是张居正,一个受时代陶镕而同时又想陶镕时代底(的)人物。
▲万历皇帝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说,万历即位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即从1572年到1582年,为本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
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
承平日久,国家的府库随之而日见充实。
这些超出预计的成就,自不能不归功于张居正的改革。
皇帝和太后对他的信任、恩眷,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整个帝国到了离不开张居正的程度,在他被恩准短暂还乡葬父的过程中,朝廷大事的定夺还要快马加鞭送到江陵,“听张先生处分”。
内阁制度名存实亡,帝国的命运系于张居正一人。
在江陵期间,最高峰的时候,张居正一天之内收到皇帝的三道诏书,地方官拍马屁,要为他建造“三诏亭”以资纪念。
张居正拒绝了,颇有忧虑地说,自己现在是骑虎难下之势。
“骑虎之势”,意味深长,说明他已经感觉到危机的逼近了。
从万历五年顶着舆论压力不肯离职丁忧,到万历八年突然以年老精力不济请求退休,三年之间,张居正对权位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然而,这个转变恰恰可以证明,张居正不是贪恋权柄之人。
他也有深刻的危机感,知道身在高位,难得善终。
所以他的进退之间,是以改革事业为参照的。
在那三年里,他注重的考成法、一条鞭法,以及南倭北虏问题,有的已解决,有的初见成效。
乞休而退,正是时候。
他自己估计也想不到,万历皇帝和李太后不放人,还要他辅佐到皇帝三十而立。
老天最终以最粗暴的方式,及时制止了这项漫长的计划。
第二年,万历九年(1581)五月,张居正病倒了。
病情来势汹汹,但无论张居正如何乞求,皇帝就是不放他退休。
在张居正去世前九天,皇帝加封他以太师衔。
这是文臣中至高无上的官衔,在明朝二百年的历史中从未有人在生前得到这项荣誉。
但是,疾病很快夺去他的生命,他无法,也不想利用这项新的荣誉来增加自己的权威。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走完一生。
6当皇帝意识到“张先生终究是会死的”之时,针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已经开始了。
年轻的皇帝从一开始的顾念旧情,到后来的逆反报复,用了两年时间,清算了张先生在他少年时期刻下的印记。
张居正被定的罪名很多,但说起来就一条:威权震主。
也只有这一条,才能戳到皇权的核心与痛处。
尽管张居正得意之时也不忘小心谨慎,但是,只要皇帝听信了流言,就会把当年对他的隆遇与慰留,当作是被张居正情感洗脑的结果,通通不认账。
万历皇帝的最后一丝皇恩,体现在顾念张居正效劳多年,恩准免于开棺戮尸的说辞里。
政治何其冰冷无情!22岁的万历皇帝已经“出师”了。
悲剧的是,正如黄仁宇所说,“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张居正当国十年的家底,只够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糟蹋半个世纪。
到崇祯十三年(1640),明亡前四年,张居正家族才获得全面平反。
江河日下,国破家亡,崇祯皇帝无限感慨:“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
”世间已无张居正。
只有庸人还在指摘张居正的道德瑕疵。
最后,谨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那些诋毁张居正的人:“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参考:
公元1584年,当抄家的官员推开张府的大门时,张家十七口人早已被活活饿死,而张居正的儿子因不堪受辱,自缢身亡。
抄家的官员从张府抄出十万两白银,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自此,张居正的贪官之名盖棺定论,一代贤臣从此背负上了骂名。
殊不知,张居正登阁拜相之时,隆庆帝刚刚驾崩,年仅十岁的万历被推上皇位,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败象尽显,风雨飘摇。
在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一场场权力游戏不断上演。
也正是他,在大明帝国病入膏肓之际,施以猛药,才让大明王朝起死回生。
有人说,明朝最后的76年,都有赖于张居正才得以续命。
但是,也有人说,他工于心计,独断专权。
那么,历史上的张居正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明朝中后期,那个充斥着尔虞我诈,同时也满载着救世理想的复杂官场上,张居正是如何成为左右国运的一代名相的呢?
这一切,都要从张居正的首辅之路说起。
(万字预警,阅读时间十五分钟)01入主内阁公元1572年,农历五月的一天深夜,时年36岁的隆庆帝在乾清宫突然中风,生命垂危。
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与次辅张居正等人被紧急召入宫中。
病榻上的隆庆帝早已奄奄一息,见到榻前的高拱等人,隆庆帝挣扎起身,断断续续地说道:“朕……朕突患恶疾,恐命不久矣,有负……有负先皇嘱托,然太子年幼,今后,这天下大事就拜托先生了。
”话音刚落,隆庆帝便一头栽倒在榻上,气绝身亡。
高拱见状,跪地前行至隆庆帝榻前,大声呼唤着皇上,可是,此时的隆庆帝再也没有了回应。
遥想当年,隆庆帝还是他的学生,他教他读书写字,教他处理朝政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今,登基才六年,便已驾鹤西去,高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痛哭道:“皇上,太子年幼,刚满十岁,这天下可怎么治啊!”闻得此言,众人纷纷侧目,心思各异。
为避免横生枝节,传旨太监随即起身,朗声道:“先皇遗诏,请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三位内阁大臣接旨。
”“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协心辅助,遵守祖制,保固皇
”听罢遗诏,高拱一阵惊诧,他登时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道:“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是孟冲吗?
何时变成你了?
”冯保沉默半晌,恭敬地回道:“高大人,原掌印太监孟冲因办事不力,被革职查办了,如今,这掌印太监一职,暂时由老奴接任。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任用,先帝向来都会与老臣商议,如今怎会在遗诏中改用他人?
”高拱不信,仍然追问。
见此,冯保也一改恭敬之色,厉声说道:“高大人,先帝遗诏在此,你有何不信?
难道,皇上刚刚驾崩,你就要抗旨不遵吗?
”眼见两人争执愈演愈烈,张居正当起了和事老,劝道:“冯公公切不可这样说,你在司礼监任秉笔十几年,难道还不清楚高阁老的为人,皇上驾崩,他难免心急悲痛,还请冯公公不要误会。
”冯保见张居正出面维护,也不好再起争执,便道:“张大人所言极是。
先帝遗诏托孤,咱们这些做臣子奴才的,理应忠心辅佐才是,但是,若有人想要欺东宫年幼,惑乱君心,朝纲法度也定不会容。
”其实,冯保与高拱素有积怨,冯保担任秉笔太监十几年,只因高拱出出阻挠,提拔自己的亲信太监,他才迟迟不能升任掌印太监。
而这次,冯保借着皇帝驾崩,凭遗诏上位,自然惹得高拱不满,但是,碍于遗诏,高拱也无法阻止,只能接受这一事实,但是,他显然从未想过要放过冯保。
在高拱眼里,冯保一介阉人,不过是凭着太子伴读的身份,为人嚣张跋扈,处处恃宠而骄,任秉笔太监之时,就屡屡干预朝政,如果让他升任掌印太监,更是后患无穷。
高拱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
众所周知,明朝政治黑暗,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宦官干政。
明朝初年,太祖皇帝明令禁止太监识字,可是到了明宣宗时期,后宫不光为太监设置了学堂,还大加鼓励太监认字。
自此之后,凡是皇帝的口令皆由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过后,再交由内阁撰写诏书。
至于奏折,皇帝甚至连看都不看,直接让内阁给出处理结果,再交由司礼监批红盖章。
起初,皇帝只是想用司礼监牵制内阁的权力,相互制衡。
但是久而久之,司礼监的职权越来越大,甚至凌驾于之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更是有“内相”之称。
可见,这司礼监的头把交椅定是地位显赫,百官臣服。
如今,冯保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企
一日,冯保像往常一样正在批阅奏章,突然,一份高拱奏请皇上收回司礼监批红盖章职权的奏章赫然入目。
看完奏章后,冯保不禁怒火中烧,司礼监批红盖章之权乃是祖宗法度,岂是一介首辅说收回就收回的。
于是,他大笔一挥,在奏章上写下六个大字:“知道了,遵祖制”,驳回了高拱的奏请。
冯保看似轻飘飘地处理了此事,但是,他惊惧的内心早已起了波澜。
为了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当夜,冯保乔装前往张府,拜见了次辅张居正,张居正见冯保来访,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将他迎进了府中。
刚一坐下,冯保便道明了来意,从怀中掏出一物,正是日间高拱上书的奏请,冯保将奏章递给张居正后,严肃地说道:“张大人,高拱此举可是要违背祖宗法制啊!”张居正细细地看完了奏章的内容后,略一沉思,回道:“冯公公,依我看,高阁老只是想为皇上分忧解难,您说此话,过于严重了!”此时的冯保不打算与张居正绕圈子,他直言道:“张大人,您是聪明人,怎会看不出高拱的真实意
表面上,他是针对我司礼监,实则,他是想独揽朝政,架空皇上,如若不阻止,那我大明朝岂不是又要多一个严嵩!”张居正闻言,反驳道:“高阁老虽有点独断专制,但他为人正派,绝不是那奸相严嵩可比的!”冯保听罢,冷哼一声道:“那高拱之所以能够登阁入相,全凭着自己是先帝老师的身份。
如今,圣上年幼,根基不稳,您身为皇上的老师,难道他高拱不会忌惮您?
依我之见,不如你我联手,将他赶出内阁,您来做这个首辅,如何?
”面对冯保的拉拢,张居正并未正面回应,他说:“冯公公,我张居正只想尽心辅政,报效朝廷,无意与谁争锋,还请公公莫要再为难我。
”但是冯保依然不死心,竭力劝道:“张大人的为人,冯某深知。
可如今皇上幼年登基,根基不稳,正需要像张大人这样尽心辅佐之人,而非高拱那般独断之人,难道您能眼睁睁地看着皇权旁落,皇上成为高拱的傀儡吗?
还请张大人三思啊!”冯保的一番话说得是言辞恳切,张居正的内心也是游移不定。
然而,浸淫官场多年,他见惯了朝堂上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
想当年,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曾亲眼目睹了夏言与严嵩的首辅之争。
权倾一时的首辅夏言最终被奸臣严嵩谋害,取而代之,结局可谓是惨烈。
朝堂上从来不缺斗争,大家你来我往,如命运轮回般,不曾停止。
如夏言、严嵩、徐阶,这些人也曾煊赫一时,大权在握,但结局也大都相同,或死或离。
张居正早已看清了一切,他深知,想要在朝堂上明哲保生,只能是“内抱不群,外欲浑迹”。
于内要洞察时局,伺机而动,于外要保持中庸,顺势而为。
所以,张居正不想这么快就战队,更不会贸然与谁为敌。
因此,对于冯保的这番游说,他不动声色,想要再进一步观察,再做决定。
翌日,冯保将批复好的奏章交由内阁,高拱见到了奏章的朱批气愤不已,他忿忿不平道:“就是因为遵守了司礼监掌印的祖制,才导致了如今宦官专政的局面,这个冯保,不除之不足以正朝纲。
”话音刚落,只见张居正前来拜访,高拱随即就将手中的奏章递给了张居正,言辞犀利地说道:“你看看这冯保,居然敢越权干政,我必须要向皇上联名弹劾他。
”张居正看完奏章后,回道:“冯保刚刚上任掌印,何时有干政之举?
”高拱眯着眼睛,死死地盯着张居正道:“你看这奏章上的朱批,如果不是冯保,难道还会是那个10岁的孩子干的?
”高拱的话让张居正的心里一惊,“10岁的孩子”,这就是高拱对当今皇上的称呼。
张居正合上奏章,正色道:“高阁老,依我看,弹劾之事不宜操之过急,先帝遗诏,冯保也未托孤大臣。
况且,他又是皇帝的伴读,要弹劾他,恐怕会惊扰圣心,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高拱闻言,脸色微微一沉,不假辞色道:“当今圣上就是被这些狗奴才给惯坏了,他已是天下之主,如何还能由着性子胡来。
依我看,正好借着弹劾之事,让他涨些教训。
张大人,你身为皇上的老师,可要秉承先帝的嘱托,严加管教。
”张居正虽然表面仍显恭敬,但是内心却不大认同。
小万历的身上早就展现了少年天子应有的才能和气度,他从不荒废学业,总是废寝忘食,即便是日日学习到深夜,第二日也决不耽误早朝,这样的皇上会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呢?
高拱对皇上表现出的轻蔑和不敬,让张居正的内心开始摇摆,他担心,冯保说的会成为现实。
如果有一天,小万历真的成为高拱手中的提线木偶,大明王朝将中兴无望。
经过几番权衡,张居正做出了最后的抉择。
当晚,他给冯保写去了一封密信,将高拱准备联合内阁弹劾冯保的决定和盘托出。
而另一边,冯保接到了张居正的密信后,也是一阵心惊。
他想,高拱,真的不可再留了!恰逢一日,李太后召见冯保,向他询问小万历的学习情况,冯保随即为张居正美言了几句,而后又话锋一转,将高拱斥责万历是个被惯坏了的小孩的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李太后。
此话一出,李太后顿时大怒,直言:“何时轮到他来说皇上了?
”冯保见太后已然生气,便吞吞吐吐地继续说道:“先皇驾崩当日,高大人还说,皇上只有十岁,治不了天下。
”太后听罢,怒气直冲脑门,她怒吼道:“反了,反了,皇上刚刚登基,他就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来,哀家岂能再容他。
”为了自保,也为了趁机拔除心腹大患,冯保说尽谗言。
可高拱的那句“太子年幼,刚满十岁,这天下可怎么治啊”却是发自肺腑的忧心之言。
当时的民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国家财政更是入不敷出,经济濒临崩溃。
身为首辅的高拱十分清楚此刻的国情,他忧心不已,才发出这样的感叹。
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到了冯保的嘴里,却成了高拱意
另一边,高拱对目前的情况一无所知,他正在积极地联络朝臣,一手策划着联合百官弹劾冯保的计划,并决定,在6月16日的朝会上,一举实施弹劾计划,击败冯保。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信心满满走上朝堂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削官的旨意。
那日,满朝文武大臣早已位列大殿之上,可等了许久也不见皇上前来,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时,冯保带着李太后的懿旨,立在了大殿中央。
他大声说道:“皇上今日不早朝了,命老奴前来宣旨,请诸位大臣听旨。
”见群臣跪下,冯保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告尔内阁五府、六部诸臣,大学士高拱揽权擅政,夺威福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惊惧。
便令回籍闲住,不许停留,内阁首辅一职由次辅张居正接任,钦此。
”听完旨意的高拱内心一片惊涛骇浪,起身时只觉一阵眩晕,差点没栽倒在地,好在张居正一个健步上去一把扶住了他,高拱看了一眼张居正,只留下一声叹息,慢慢走出了朝堂。
对于张居正与冯保联手驱逐高拱的这件事,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张居正勾结宦官,谋夺高位,是其一生不能抹灭的污点。
也有人说,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权利更迭的必然性,是他拥有政治智慧的结果。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张居正毫不在意,他也从未想过辩解。
他不在乎别人是如何看待他登上首辅之位的,他只想将这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
02一代贤相公元1572年,47岁的张居正终于登上了首辅之位。
20年来的官场沉浮,他早已看清了结局。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兢兢业业,尽量掩藏锋芒,这一次,他终于登上了顶峰。
然而,面对突然拥有的权力,张居正却显得有些迷茫。
此时的明朝虽然看似强大,却早已是强弩之末,国库亏空,财政赤字高达三百万两,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底下早已是怨声载道。
面对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王朝,张居正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可谓是难如登天,但是,他辅世救国的理想不容许他放弃,他想,唯一的方法就是,变革!可是,古往今来,推行变革者有很多,例如秦国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虽然都得到皇帝的支持,可最终的结果无外乎身败名裂。
但是,张居正不在乎,他要改变,他要救国,他要大明中兴。
思前想后,他将改革的第一记重锤砸向了官僚体系。
公元1572年,太和殿朝堂之上,张居正正在向万历皇帝上书奏请。
“皇上,如今官场积重难返,皆因官员无考核体系,长此以往,政事荒废,祸患无穷,故臣想请皇上颁布《考成法》。
”高坐在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听罢,疑惑地问道:“先生,何为《考成法》?
”张居正回道:“今后凡六部官员所上奏之事,皆由六科进行考核后交给内阁,内阁每年按照考核的结果来判断官员的去留。
”原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为了考察官员,特别成立了六科,六科可将朝廷所有官员的违法行为直接报告给皇帝,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党争往往从六科开始。
而张居正的《考成法》则是将六科纳入了内阁之中,大大削弱了六科的权力,但是,这一举措也改变了明朝承袭两百年的官员体制。
听完了张居正的陈述,万历急急地问道:“先生可是要变法,可是朕初登皇位,根基还未稳,此时变法,只怕会重蹈宋代王安石变法之覆辙啊!”虽然万历皇帝一开口就是拒绝,但张居正还是耐心地解释道:“臣所提的《考成法》并没有违背纲常,而是依照祖制,《考成法》的依据来自于《大明会典》,这也是当年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在张居正的一番解释下,万历皇帝终于同意实施变法,这让张居正欣喜不已。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张居正所料,因为借用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大明会典》中的先例,作为《考成法》实施的依据,新法推出后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但是,早已懒散惯了的官员们却对新法大有怨言,只是大家碍于张居正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可是新法实施后,官员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让朝廷的运作逐渐变得通畅,中央及地方的冗官被裁撤一空,朝堂上呈现出一派清明景象。
在《考成法》日益见效的同时,张居正又将目光投向了明朝的经济问题。
自隆庆帝登基以来,国库连年亏空。
张居正发现,问题的根结在于,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偷偷吞并,为了逃避赋税,这些地主与贪官勾结,瞒报手中的土地,导致税收锐减。
为此,张居正强烈推行清丈田亩,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核查,一旦上报的土地数量与事实不符,土地将被朝廷没收。
而张居正的这一改革措施,严重触动了官僚地主的核心利益,各地的官员纷纷坐不住了,开始将矛头指向了张居正。
弹劾的声音如狂浪般袭来,起初,张居正并不在意,直到一封来自辽东的弹劾奏章,让张居正心生失望。
这封弹劾奏章出自辽东巡抚刘台之手,他是张居正的学生,明朝开国两百年来,学生弹劾老师,这是第一遭,张居正自觉无颜面对百官,于是决定向万历皇帝请辞。
万历皇帝接到了张居正的辞呈后,直言道:“先生,您能看着学生身处困境,大明朝身处困境而撒手不管吗?
先生如此看重师生之情,可知朕也是您的学生啊!”万历皇帝百般挽留,言辞恳切,让张居正不由得心软。
他明白,变法革新已经到了必须实行的地步,除了他,这事没人敢做,也没人敢接,于是,他只能收回辞呈。
为了挽回张居正的颜面,万历皇帝下令,将刘台下入大狱,杖责一百后,发配充军。
此时的张居正虽然对刘台已无师生之情,但是念及往昔的情谊,还是向皇上求了情。
最终,刘台被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自刘台被罚后,朝廷上下无人再敢反对张居正,而张居正的首辅地位从此也无人可以撼动,张居正的变法也得以顺利地推行下去。
不到一年时间,大明王朝亏空了数十年的国库终于有了盈余,这也意味着,张居正的变法让岌岌可危的大明开始恢复了元气,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会迎来一个盛世。
但是,通往光明的道路上,总是会出现那么几块绊脚石,给人沉痛的一击。
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突然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张居正必须辞去官职,回家为父亲丁忧守孝三年。
此时是张居正实行变法的第五个年头,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此时离开,意味着变法可能会前功尽弃,但是,如果不走,那张居正就将面对难以想象的政治舆论压力。
思前想后,张居正还是决定回家守孝,于是,他再次向万历皇帝上交了辞呈。
在接到张居正的辞呈申请后,万历皇帝也是左右为难,他还只是个15岁的少年,登基五年来,所有的政事都有赖于张居正的教导,如果张居正走了,他便无人可以依靠了。
他想,朝廷不可一日无张居正,为了留下张居正,万历皇帝只能“夺情起复”,拒绝了张居正的辞职请求,可张居正再一次坚持上交辞呈,请求离去。
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能将张居正召入宫中面谈。
面对万历皇帝的苦苦请求,张居正只能谨遵圣,继续留任。
但是,万历皇帝的这次“夺情”举动,将张居正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明王朝迎来了一场极为猛烈的弹劾风暴。
在儒家思想的引导下,古代帝王都奉行“以孝治天下”,但是张居正这次被“夺情留任”,被抱守传统理念的士大夫阶层所不容,他们认为,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有悖人伦,是道德上的极大污点。
而一个有道德污点的人,如何能成为百官之首,甚至有人认为,此次夺情留任,是张居正为了一己私欲,威胁皇帝下令的。
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入了太和殿。
而此次,第一个上书弹劾的是翰林院编修吴中行,而他也正是张居正的学生。
在弹劾了张居正之后,他特意带着弹劾奏章的副本,拜见了老师张居正。
见到学生前来,张居正悲恸的心情稍微有了缓和,他以为吴中行是来宽慰他的,谁知,吴中行却将弹劾自己的奏章递给了张居正。
看过奏章的内容后,张居正嘲讽地说道:“既然你已经将奏折递上去了,还带来给我看做什么?
”吴中行回道:“正是因为递上去,我才敢带来给老师看。
”吴中行此举,无疑是在向张居正宣战,这对于正在守孝的张居正来说,又是一记沉痛的打击,但是,此刻的张居正无意与他争执,只是挥挥手,让他离开了。
吴中行之后,又有众多官员上书弹劾张居正。
朝堂上,十五岁的万历皇帝早已怒不可遏了,他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弹劾张居正者,一律庭杖八十,有谁敢替他们求情,一同法办。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都怕触怒了皇上。
然而,为了营救即将被行刑的同僚,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王锡爵只得带着十几名同僚,前去张府请求张居正为弹劾他的官员求情。
他们清楚,此刻,能让皇上收回旨意的只有张居正了。
当他们来到张府门前时,发现张府大门紧闭,询问守门人,得到的却是张居正闭门谢客,不再见任何人的决定。
王锡爵无法,趁着一个空挡,溜进了张府,见到了正在守孝的张居正。
王锡爵一开口,便是求张居正去为即将庭杖的官员求情,张居正听闻其来意后,言辞拒绝了,张居正的态度一下子惹恼了王锡爵。
他疾言厉色道:“首辅大人,您舍孝尽忠,举国皆知,此时,你却要为一己私欲,枉顾人伦,弃师生情谊不顾,就算您功在千秋,也难逃悠悠众口。
”张居正正色道:“王大人,我若求情,天下人说我挟天子治天下,我若不求,便是不仁不义之辈。
如今家父去世,我只想一心守孝,至于那些同僚,全凭皇上做主,恕我无能为力。
”王锡爵没想到,张居正拒绝地如此干脆,更加怒不可遏,喊道:“如今这一切,还不是你张居正造成的。
”张居正闻言,顿时怒从胸中起,恶狠狠地说道:“好一个皆是因为我张居正。
”随即他拿起桌边的匕首,抵住自己的胸膛,说道:“王大人,如果今日一切皆因我张居正而起,若我一死,能够堵住这天下悠悠众口,那我甘愿一死。
”张居正的凛然之气让王锡爵为之一振,无奈之下,他只得离开张府,而弹劾张居正的官员,全部被施以庭杖,行刑现场惨不忍睹。
守孝49天后,张居正重新回到内阁,这一次,世人发现他变了,他不再拥有仁者之气,推行新政更加强硬和严苛。
张居正的这种转变,或许是出于对弹劾声浪的一种报复。
更或者,是他意识到,唯有厉行改革,才能堵住这天下的悠悠之口,唯有手握强权,才能让百官臣服,才能毫无阻力的实行他的兴国大业。
张居正一怒,堪比帝王之怒,所到之处,官员们怨声载道,但也不敢反抗。
但是,让张居正没想到的是,他的强硬手段,最终惹恼了万历皇帝。
从此,这对昔日亲密无间的君臣之间,怀疑与反叛也在潜滋暗长,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惊闻天下的政治悲剧。
03君臣之殇曾经,张居正与万历虽是师生之命,君臣之位,但更是情同父子。
从张居正成为万历的老师那一刻起,他殚精竭虑,誓要将万历培养成中兴之君。
而万历皇帝也从来不称呼张居正的名字,不管是朝堂上,还是私下里,他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句,先生。
正是因为感念先生的谆谆教诲,万历皇帝才会一力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大业,这也让大明王朝从泥足深陷的困境中走出来,开始走向了久违的盛世。
但是,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张居正的内心也在急剧变化,尤其是经历“夺情风波”后,张居正一改之前中庸的为官之道,对国事、对人情都变得强势严苛。
雅自负不世出,为刘台等所,志意渐恍惚,而至是始知天下之不见与,思以威权劫之,益无所顾忌。
面对不臣服的官员,他不再寄希望于以德服人,而是用更加强硬的手段镇压,行事风格更加无所顾忌。
张居正的改变,让他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相处开始有了隔阂。
公元1578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曾经的幼年天子已然成年,渐渐露出了对独立行使皇权的渴望。
这个曾经无比依赖张居正的小小少年,竭尽全力想要成为大明王朝真正的统治者。
成婚之后,万历不再受母亲李太后的管束,花钱渐渐开始大手大脚起来,内廷库银一年五六十万两,都不够他与皇后挥霍。
为了能继续享受皇帝应有的生活,万历皇帝下令,向户部拨取20万两白银用于内廷的开销。
但是,当旨意刚刚下达到户部时,就被张居正给拦下了。
张居正面见万历皇帝,心急之下,直接质问起皇帝,内廷的库银都用到哪里去了。
张居正的严厉质问,让万历心生不快,却也不好发作。
他反问张居正道:“张先生,您说朕是太平天子,那么何为太平天子?
”张居正回道:“边境清宁,国富民丰,四海升平,九夷来朝,当是太平盛世,盛世之君,即为太平天子。
”万历听罢,又问道:“既然国富民丰,朕又是太平天子,为何花几个钱都不行?
”张居正叹了口气,继续劝道:“皇上,老臣不止一次跟您说过,居安思危,居富不奢,才是太平天子之道。
”张居正一再坚持,户部的银子只能用在国事上,后宫的用度只能从内库支取。
万历皇帝见张居正不愿松口,便提议,如果户部的银子不能支取,那便自己铸造铜钱使用。
没成想,万历皇帝的建议再次遭到了张居正的严词拒绝,这让皇帝的内心更加不快,他想,自己堂堂一国天子,居然连铸造一枚铜钱的权利都没有,何其可悲。
这件事后,万历皇帝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窝囊,但是,碍于张居正的身份,他也不好发作。
此时,万历身边的太监张诚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便想谄媚讨好。
张诚开始不断地给万历皇帝进谗言,痛批张居正自多情之后,越发的居功自傲,居然连天子的命令都敢驳回,这天下哪有臣子做天子主的道理。
万历皇帝虽然对张诚的话怒不可遏,直言让他滚出去,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张诚的话确实戳中了他的心思。
自此,万历皇帝虽然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出对张居正的尊重,事事都会询问他,但在行动上,渐渐显露出乖张难测的一面。
公元1580年的一天,万历皇帝在内廷的宴会上喝多了酒,他命两个小太监唱歌助兴,但两个小太监推说不会,一下子就惹恼了万历皇帝,竟然拔剑就要杀了二人。
经过旁人的劝阻,万历才作罢,但是他仍然坚持要割下两人的头发,以示“割发代首”。
这件事传到了李太后耳中,登时勃然大怒。
李太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曾经仁厚善良的孩子,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于是,她将万历皇帝召进后宫,想要重重地惩罚他。
在慈宁宫的主殿中,万历皇帝跪在大殿中央,不断向李太后承认错误,然而李太后怒气难消,直言要将万历这个皇帝废了,吓得万历崩溃大哭。
等到张居正赶来,万历皇帝早已泣不成声,听得李太后想要废黜皇上的决定后,张居正随即跪倒在地,恳求道:“太后若是想要废黜皇帝,就请将我这个内阁首辅一并废了吧。
”张居正的话让李太后颇为感动,她这么做也无非是想吓唬一下不懂事的万历皇帝,哪会真的废了他,张居正心里也明白,就顺水推舟,配李太后演了这么一出戏。
碍于张居正的求情,李太后也不好再做惩罚,只得饶了万历皇帝,只叮嘱万历要多听张居正的教导,今后切勿再出现此等荒唐行径。
作为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是一个颇具政治眼光的聪明女人。
她明白,若想要匡扶社稷,中兴大明,只能依赖于眼前的张居正。
她希望张居正能帮助他们母子俩护住大明江山,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张居正的庇护下,稳坐皇位,因此,李太后一直都全力支持着张居正。
不得不说,母亲的眼光比儿子万历看得更加长远,如果万历能听从母亲的告诫,平心对待张居正的劝说,大明王朝或许真的可以再延续百年。
然而,李太后虽然聪明一世,却始终忽略了万历皇帝的心理变化,她对张居正的肯定与对万历的打压,激化了万历与张居正的矛盾,心中开始逐渐露出不满。
对于万历皇帝的变化,张居正也是看在眼里。
他辅政已有八年,皇上也已经18岁了,或许也是时候该放手了。
张居正久经官场,他明白功高盖主的下场,也目睹过太多墙倒众人推的悲剧,为了避免重蹈前人覆辙,张居正思虑再三,决定辞官归隐。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辞呈,交由万历皇帝。
看到辞呈的万历皇帝内心忧虑,一方面,他早有亲政之心,张居正的请辞正是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他受张居正庇护多年,担心不能独自面对波云诡谲的朝堂。
万历的担心被内侍张诚一眼看穿了,他略带讨好的进言道:“张大人为国操劳多年,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以皇上之圣明,将来必能宏
”万历皇帝听了张诚的恭维,一下便自信满满,心中暗下决定,准备批准张居正辞官归隐。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太后坚决驳回了张居正的请辞,还让张居正辅政到万历三十岁。
李太后的一番话,彻底击溃了万历最后的一丝尊严,也彻底断送了张居正明哲保身的机会。
张居正只能重新回到内阁,兢兢业业地辅佐皇帝。
然而,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年事已高,面对繁复不清的政务和阴谋算计的官场,他早已力不从心,而他的身后,万历皇帝始终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这一切,都在不断摧毁着张居正的身体和内心。
终于,在万历10年6月26日的这天,辅政十年,时年58岁的张居正溘然长逝,大明王朝的支柱轰然倒塌,举国悲痛。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场清算正在逼近张居正的家族。
张居正去世后,朝廷谥号“文忠公”,上柱国,一切都极尽哀荣。
但是,随着张居正的逝去,反对的声音逐渐起来,其中,有张居正曾经的政敌,也有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的政治集团,更有急于独立操控局面的万历皇帝。
为了能将权利牢牢地抓在手中,扫除张居正在朝廷中的势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倒张居正。
张居正去世半年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张居正当权时的罪状,监察御史杨四知更是列举了张居正的十四条罪状,上书皇帝。
皇帝看着这些弹劾张居正的奏章,内心一时难以名状,但是,他清楚的明白,只有扳倒了张居正,才能重塑皇权,才能成为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所以,他默认了这一切。
但是,念在张居正是托孤重臣,且有十年的辅政之功,如今也已亡故了,万历皇帝便假装大度,不再追究。
虽然皇上没有明令责罚,但是群臣们已然清楚了皇帝的态度,于是,更加毫无顾忌的弹劾张居正。
两年后,万历皇帝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他终于按耐不住,对昔日恩师下了手。
万历十二年八月,都察院按照万历的旨意弹劾张居正,这是一份来自万历的起诉书,他为张居正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做了总结。
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
……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
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
\"万历下令,褫夺张居正所有的官衔,其“文忠公”的谥号也别夺取。
其儿子张简修也被革去所有官职,全族抄家流放。
生前居功至伟的张居正,死后差点被断棺戮尸,儿子自缢而亡,全族难逃厄运,真是可悲可叹!04最后张居正死后,挡在万历皇帝身前的大树终于倒塌,万历皇帝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日子。
在这场举朝堂之力,打倒张居正的狂欢中,大明王朝再也无可挽回地冲向了悬崖。
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被废,迂腐陈旧的官僚体系卷土重来,清丈田亩全面停止,富户与贪官重新勾结,张居正用十年心血建成的大明盛世,仅两年时间就被砸个稀烂。
曾经,张居正临危受命,成为托孤重臣,他如师如父,爱护年幼的皇帝,尽心竭力地辅佐他,他也曾舍孝尽忠,即便被天下人指责,他也毫无怨言。
但是,他败了,败给了曾经他最爱护的学生。
张居正的一生,后世之人无法评说,但是,他的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76年的寿命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长卷中,他不应该被抹去。
后人或许只知道,大明王朝亡于崇祯十七年,却不知道,明亡于万历乃是千秋公论。
张先生,若有来世,愿您能达成所愿,一生心血不被辜负,这盛世如你所愿。

参考:
张居正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无论他在世的时候还是他的身后。
隆庆年间,高拱和张居正都在内阁,两人都是勇于任事的人,而且权力欲都非常强,也有着差不多的政治理念,刚开始的时候还配合的比较默契。
但是后来渐生嫌隙。
张居正与公里的太监冯保来往密切,两人里外串通,高拱担心权力旁落,准备联络内阁大臣一举扳倒冯保,没想到却遭到张居正告密,将此事提前知会了冯保,让他做好了准备。
两人联手反而将高拱扳倒了。
对此高拱在他的《病榻遗言》当中大骂张居正。
这是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他受到同时代人诟病的一个典型例子。
另一个引起很大争议风波的事情是“夺情事件”。
万历初年,张居正正在全力推动他的变法主张。
但是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按照古时候的礼制,张居正需要替父亲守孝。
而且一般是要守三年的孝。
可是这个时候万历皇帝还是一个年纪幼小的皇帝,朝廷事务都由张居正主持,他怎么走的开呢?
最主要的是他不想因为守孝而耽搁了变法的推行。
于是他就在私下加紧活动。
准备让皇帝批准他以“夺情”的方式继续任职。
可是这个时候很多言官都弹劾他。
认为“夺情”并不是出自小皇帝的意思,而是张居正的自导自演。
进而有些人开始攻击张居正的各种不端行为。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风波。
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万历皇帝年纪还很小。
“一条鞭法”在张居正的强力推动下,实施的还算顺利。
国家财政因此变得殷实,老百姓负担因此减轻,国力有所增强。
这是张居正在历史上受到正面肯定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开始亲政,他很快就清算了张居正,抄没了他的家财。
他当政时期的一些专横霸道的作风也被很多人批评。
总之,比较客观的来说,就是张居正公事办的很不错,但是私德有点遭。

参考:
张居正无疑是古代封建王朝最成功的改革家之一。
张居正无疑又是古代封建王朝最凄惨的政治家之一。
张居正更是历史后代评价最高的能臣良相之一。
从古至今,改革家都很难善终,生前显赫,死后鞭尸大有人在。
最成功的改革家。
在嘉靖当神仙那朝,整个王朝几乎徘徊在崩溃边缘,本想靠着海瑞来收拾这个局面,没想落在了张居正头上。
好家伙,凭借大太监和太后的支持,来一场政治、军事、经济、边境的全方位的改革,想想看,那的革了多少人的命。
政治上淘汰庸官、弱官、清官;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打倭寇、李成梁镇守辽东;
经济上清查土地、一条鞭法等更是动了地主豪强的命根;边境上修长城、边关互市,蒙古首领归顺。
这全方位的改革经历十多年,可谓富国强兵减赋,让大明王朝又勃发了生机。
最凄惨的政治家。
正是由于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保守势力、地主豪强的命根,当权的时候拿你没办法,逮着机会就往死里整。
万历皇帝在身边小太监的挑拨之下,既然分不清是谁在为老朱家卖命,是谁在拆了老朱家的台,人家殚精竭虑地为国库增了这么多银子,居然下令抄家。
抄家就抄家吧,还把整个家族饿死的饿死、打死的打死,关键是抄家还没抄出多少银子。
如果张居正生前知道有这么惨估计他也不会去搞什么改革了。
少有的能臣良相。
虽然朱元璋把宰相给废了,实际上行使着宰相权利的内阁首府,担当了历史正当时的使命。
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看在的功绩,更要看事后的历史意义。
万历急于当政,却要将改革政策废除的一干二净,本来坏人都让张居正做了,自己当个好人皇帝,不是很好吗万历没有这么做,把十年成果挥霍一空,等待他的,是崇祯皇帝哭喊着能臣良相张居正。
可惜一切都晚了。
由此,了却君王身后事,张居正,生前可居,死后可正。

参考:
对张居正的了解,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中学历史们变法者形象,熟记一条鞭法,也许当时历史老师知识有限,只是照本宣科的读了一条鞭法的内容,草草划出必考内容就结束,当学生的我很听话,乖乖成诵,一条鞭法和张居正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此刻的张居正没有居功至伟,不过是大明朝的一位匆匆过客而已,如同一颗滑过天际的流星,一闪即逝。
二是后来拜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其中张居正的章节读了好几遍,说实话,此时的张居正才真正血肉丰满起来,不仅叹服当年明月的春秋笔法,更是被张居正那传奇的人生经历所折服。
人生可以吊打历史上任何一位读书人,既玄幻传奇,又励志,掩卷长思,人生如此,无撼矣!只不过结局很悲惨,位高权重者可引以为诫耳!
参考:
固然张江陵在私德上是有些问题,但相对他做出的贡献,那只是小节而已,如果崇祯初年有张江陵这般人物主持大局,那明是怎么也亡不了的!张江陵用考成法贯彻自已的主张,史载,如臂使指,朝令而夕奉行,庸碌清谈之官顿无立锥之地!张江陵上任之前,朝廷给官员苏木折俸,清廉官员生活非常艰难,张江陵雷厉风行实行一条鞭法和清查隐田等,慢慢扭转了恶劣的财政情况!如不是他,万历三大征的银钱何来?
张江陵利用把汗那吉事件,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俺答汗的年年入侵,又彻底讨平困扰川南几百年的棘人。


要讲明臣,大概除了于谦就是他了,但他不是真正意义上改革家,一条鞭法很早就局部施行了,张把它推行到全国!张被清算,原因是辽王妃告状,说百余年积累为张居正侵吞,而万历是个贪财的皇帝,抄张家才是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清算派系,因为张只有公心,就没派系。
万历不满还因为张为帝师时甚是严苛,对万历和太后的财政要求把控很严,而张自己生活豪奢,好讲排场。

参考:
当手持抄家诏书的锦衣卫打开张家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恶狗正在啃食尸体的骇人场景。
公元1584年,年轻的万历皇帝在极度的盛怒中下了一道诏令,诏令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抄没前首辅张居正的全部家产。
诏令一下,张家所在的地方官府,就奉命将张家所有出口全部堵死,而张家的人,就这样被堵在了家中。
十几天后,负责抄家的锦衣卫“姗姗来迟”,而被困了十几天的张家人,已有十七口被活活饿死在家中。
面对惨剧,锦衣卫不为所动,依然“尽职尽责”的进行着抄家工作,最终,锦衣卫“收获满满”,而张居正的贪官之名也就此盖棺论定。
而此时,距离张居正病逝仅仅过去了两年。
从一代贤臣,到背负骂名,张居正在世人口中的评价,也自此出现两极分化,有人赞许他是国之栋梁,有人则斥责他是私德有亏,那么,张居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又该如何公允的评价他呢?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崇祯帝朱由检在亡国前,曾无限感慨道:“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之相一也。
”他口中的“救时之相”,说的就是张居正。
事实上,张居正确实担得起这个名声,从他踏入官场的那一刻起,就展现出了与常人迥异的抱负与格局。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被朝廷授予庶吉士,自此,走上了官场之路。
不过,在他初入官场后,并没有马上平步青云,而是经历了不少挫折。
当时,正值严嵩得势,内阁的斗争也十分激烈,严嵩为了争得内阁首辅之位,不惜向嘉靖帝进谗言,最终将原首辅夏言逼死,自己成了内阁的第一人。
与此同时,嘉靖皇帝醉心炼丹修道,以至于朝政败腐、边防废弛,整个大明朝,显现出一种极为颓败的末日之像。
眼鉴于此,年轻的张居正以洋洋洒洒的万字《论时政疏》上书嘉靖皇帝,指出当前朝野中的“臃肿痿痹”,并提出改革方案,意
可惜的是,张居正的言论,并没有得到嘉靖帝的重视。
对此,张居正颇为心灰意冷,用休假的名义,开始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三年“游玩”时光。
在这三年里,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同时他也亲眼见到了很多真实的民间疾苦,他将这些看到的问题,都用笔记录了下来。
“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张居正看到问题不算本事,去思考怎样解决眼前的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而张居正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那就是重返政坛,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眼前的一切。
但改变谈何容易,多少意
要想战胜恶魔,就要先变成比恶魔更强大的人。
从这一刻起,一个新的张居正,出现在人们面前。
只要能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目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
他不在期盼着皇帝能够良心发现,更不奢望皇帝能幡然醒悟,而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大明朝。
为了达到目的,张居正坚定的与秉笔太监冯保结成同盟,通过两人的配合,十分完美的在隆庆、万历两个皇帝的权力交替之际,赶走了首辅高拱,掌控了内阁的最高权力。
同时,他也借此,成为了万历皇帝最信任的人。
并非是他不择手段,而是要想改变和变革,手中必须掌握有权力,至于权力是如何得来的,张居正不在乎。
而那些闲言碎语,以及对他的攻击,更不会动张居正心神分毫。
万历皇帝登基之后,因为年幼,大部分的国事与朝政都交给了张居正处理,而张居正确实也完成的十分出色和圆满。
但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张居正的措施和方式,也遭到了朝臣们的大量攻击。
比如为了明确官员职责,一改官场弊病,张居正主持推行了“考成法”,但“考成法”颁布之后,往日里散漫惯了的官员,一时间叫苦不迭,纷纷指责张居正太过苛刻。
还有,张居正耗尽平生心血主持的“一条鞭法”,在为朝廷带来的海量税赋的同时,却触碰到了不少人的利益,也因此,朝中上下对他的弹劾愈演愈烈。
幸运的是,张居正顶住了各种压力,用惊人的毅力和充沛的精力,将他的改革推向了全国。
在张居正强有力的改革下,万历皇帝登基的第一个十年,是大明朝欣欣向荣的十年,国库充实、边疆安定,全国上下承平日久,这些远超预期的成就,最大的功臣,莫过于张居正。
但与此同时,对于张居正的攻击,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最大的一次攻击,是发生在1577年的秋天,张居正的父亲在湖广江陵去世,身为儿子的张居正,理应停职丁忧,回原籍守制,以符合古训中所要求的为父母守丧三年的规定。
但当时十五岁的万历皇帝,却拒绝了张居正的“丁忧”申请。
万历的理由,是当前的国家大事还非常需要张居正,而当下改革的良好局面更不能没有总设计师,因此,万历下令,让张居正在职居丧,谓之“夺情”。
对于皇帝的挽留,张居正出于孝心,前后三次恳请万历允许他丁忧,而万历皇帝也前后进行了三次拒绝。
最终,张居正留了下来,但他的这种做法,却给攻击他的官员,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一时间,弹劾他的奏章犹如雪片一样飞到万历皇帝的案前,面对舆势头汹汹,对张居正依赖心极重的万历皇帝,直接下了一道诏令,将弹劾者廷杖、流放。
最终,张居正还是留了下来,而万历皇帝能如此支持和维护张居正,源于他对张居正复杂的感情。
在万历的父亲隆庆帝临终之际,张居正与高拱等人,成为了“托孤之臣”,但在当时,高拱是内阁首辅,仗着自己是元老重臣,高拱根本不把年幼的万历皇帝放在眼里。
甚至,当万历有事派人询问高拱的意见时,他居然肆无忌惮地说,难道一个十岁的小孩子,真的能治理天下吗?
对此,是张居正献上奇谋,一举将高拱扳倒,而在万历看来,张居正这是在危难之际,保障了皇室安全,也因此,包括他,以及两位皇太后,都对张居正有一种特殊的尊重。
并且,在万历亲政之前,他的功课基本上都是由张居正亲自教授和督导,对万历来说,张居正还是一个严师。
而大明朝在张居正的手里焕然一新,也被万历看在眼里,因此,对于张居正,万历皇帝给予了最高程度的信任。
但正所谓爱之深就恨之切,最重要的是,来自皇帝的信任是会随着彻底改变的。
事实上,在张居正去世前的两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权势过重,有了“骑虎难下”之势,为此,他也曾向万历皇帝提出辞官归隐的申请。
但在太后的出面阻止下,张居正的辞职申请并未通过,而是在首辅的岗位上,一直工作到去世。
公元1582年,张居正溘然长逝,在他刚刚离世不久,一场攻击他的巨大政潮,态势汹涌朝万历皇帝扑来。
从当年的六月开始,弹劾张居正就成了当时官员们最主要的事情,他们利用万历皇帝一心想展示朝政能力的机会,多加揣摩之后,对张居正曾经实施的政策加以攻击,继而对张居正本人展开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当初为实施新政的官员被参劾,但弹劾者依旧不满意,他们制造舆论,揭发所谓的“事实”,最终,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张居正定论为一个欺君毒民、接受贿赂、任用私人等罪大恶极之人。
在这种舆论之下,同时也在诸多“物证”中,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信任开始崩塌,取而代之的,是对张居正的彻底清算。
与此同时,当初被张居正取代的前首辅高拱,其临终之前所写的一本《病榻遗言》,也适时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历数了张居正的罪恶。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眼看张居正从生前的无比荣耀,到如今的被斗倒,更多曾经对张居正有恨意的人站了出来,义正言辞,且声泪俱下的揭发着张居正对他们的“压迫”。
最终,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也就是1584年,万历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将张家所有家产抄没。
而在抄家的四个月之后,万历皇帝又下了一道诏令,对张居正的罪名,做出了最后的总结,罪名的中心思想,就是四个字,“专权乱政”。
归根结底,万历皇帝还是认为张居正夺取了他的权力,而当年张居正所做的一切,在万历看来,都是“蒙蔽圣聪”而已。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张居正主持了明代中期前所未有的改革,为大明朝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可以说,是他为大明朝续了命。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居正也同样如此,在他身上确实不乏有缺点,毕竟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战士!
参考: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内阁首辅。
张居正,1547年考中进士,授吉士,登上政治舞台。
两年后,上《陈时政疏》,第一次提出改革政治主张。
当时奸相严嵩当国,奏疏未能上达。
1567年入内阁,第二年奏上《陈六事疏》,系统提出改革政治的建策;
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
前四条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整饬吏治;
第五条旨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
最后一条意在整顿边防,加强国防实力。
是进行改革的纲领,为隆庆帝允准实行,但当时张居正末掌内阁大权,改革步履维艰。
1567年,隆庆帝死,万历帝即位。
张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
时万历帝年幼,国事由张居正主持,变法主张得以全面实施。
①加强中央集权。
针对当时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姑息,悉从委徇的混乱政局,力主加强中央集权,振作纲纪,整顿吏治,扫除积弊。
实行考成法,从六部和各省抚、按到府、州、县长官,由内阁层层统摄,并以六科为辅。
内阁成为名实相符的政治中枢,张居正因此成为“权相”。
又抑制宦官势力;
整饬学政,加强对生员的控制;
钳制言论,禁止讲学,甚至毁全国书院。
他十分重视吏治,把“核吏治”与“安民生”联系起来,将整顿吏治作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在他主持下,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乘机罢免守旧官吏,简任革新人士。
缓和了“吏贪官横,民不聊生”的局面。
②整顿边备,改善与少数民族关系。
他制定的治边政策是“外示羁縻,内修战守”,任用御倭名将谭纶、戚继光主持北边蓟州防务,修补长城,建筑敌台一千多座,加强了防御力量,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
辽东、宣大等要地,任用李成梁、王崇古镇守,皆一时文选,使废弛的边备煥然一新。
在此同时,积极改善明与蒙古族的关系,1570年,蒙古封建主发生内讧,俺答汗孙把汗那吉叩关请降。
双方谈判,达成和议,明廷同意送回把汗那吉,俺答汗表示永不犯边,并请恢复贡市。
对于贡市问题,明朝“诸臣言利者十一,言害者十九”,很多人认为讲和“示弱”;
廷议汹汹。
但在张居正等人坚持下,终成定议;
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每年贡马一次,并在大同、宣府等十一处互市。
张居正坚持和平通好政策,改善了两族的关系。
给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莫大好处。
③清丈土地,打击豪强。
明初全国税田八百五十万顷,但到弘治年间仅四百二十余万顷。
百余年间减少了一半。
地主豪强日益疯狂的土地兼并,影响了政府加税收,而且激化了阶级矛盾。
1578年,在张居正主持下清丈全国地亩,1581年,基本完毕。
全国地亩数为七百余万顷,虽低于明初,比弘治年间却增加不少。
丈量田亩损害到贵族、官僚、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阻挠、破坏,张居正着眼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不为所动,督责地方官吏认真清丈,对欺蒙抗拒者严惩不贷。
此后赋役负担一度比较均平,农民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显好转。
④改革赋役制度。
在清丈土地基础上,于1581年顺行“一条鞭法”,即将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亩征银。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变法最重要的内容。
此举有助于整顿税收,进步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由于简化征收项目,改里甲征解赋税为官收官解,减少了胥吏狠狈为奸、榨取农民的机会,也限制了豪强地主欺隐规避。
将力役摊入地亩后,赋役征收由以人丁为主改为以田亩为主,使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增加了负担,使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此外,推行输钱代役、徭役征银,对发展农业生产、减弱农民对封建国家的隶属关系,促进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推行一条鞭法的第二年,张居正死去。
由于明朝政治腐败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本人被抄家,戚继光、潘季训、张学颜等支持变法的名臣宿将相继贬斥。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张居正的变法与北宋王安石的变法齐名,两人痛感本朝的衰落,锐意改革,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变法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然而沤心沥血,企
两人主持变法,只因为触动到贵族、官僚、豪强的一些利益,便为后者所忌恨倾陷。
他们尽管一朝权倾天下,最后却被夺官或者抄家,结局也颇相似。
腐朽的统治者废弃变法也就葬送了自己,张居正死后不久,明统治者变本加厉地对农民横征暴敛,不断加派粮赋,国势陵夷,在无可挽回的危机中迅速步入亡国的死路。

参考:

近些年看明史对他有了更深入认识。
明朝最杰出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改革是历史上少数几次成功的改革之一。
他不是什么好人,却有很强政务能力,这就足够了。
他权倾朝野,活着时候基本就是站着的皇帝。
他曾经说自己,吾非相,乃摄也。
他公开说自己是摄政。
虽然他权倾朝野,生活腐化,但他的改革确实是为了造福天下。
最主要是他也做成了。
因为他对吏治的改革,对明朝国运起到了正面作用。
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帝国内阁首辅、上柱国、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谥文忠。
历史上很多风云人物,私生活都很腐化,例如韩熙载,孙胜,文天祥,都是富家富过,姬妾成群。
这都是小节,面临大义大节时,一点都不糊涂,名留青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范。

参考:
万历十二年,万历帝下令刑部左侍郎丘橓、掌司礼监太监张诚查抄江陵张府,二人抵达江陵的时候,江陵知府已经先期将张府人口清点之后封闭大门,不准任何人进出。
等丘橓等人抵达张府的时候,在打开大门的那一刻,发现张府已经有十几口人饿死,尸体就横陈在府内各个房间中,真真是人间悲惨。
随后,张府一家人全部被逮捕,自张居正母亲赵太夫人
万历帝觉得还不够,不久后又下令对张府进行了二轮追赃,张居正的门生故吏王篆、曾省吾、傅作舟等人因为被怀疑帮助张府隐匿财产而被抄家问罪。
此时,距离张居正去世不过两年而已,在他刚去世的时候还备受万历帝尊崇,甚至对人许诺要照顾好张居正的家人;
但没过多久,万历帝就展开了对张居正的清算,就连张居正的家人也遭了殃,这难道是万历帝所谓的照顾吗?
要知道,张居正曾经是万历帝最亲爱的先生、最倚重的大臣,他以一己之力将垂死边缘的明朝重新拉上正轨,这样的大功臣却被如此对待,这真的好吗?
01,少时神童,未来宰辅。
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出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其祖上三代都不怎么显赫,最高学历也只不过是个秀才。
据说,张居正出生之前,他的曾祖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一轮明月照在水中,水面上泛起白光,一只白色的乌龟突然浮出水面,在夜色中暗自发光。
张居正的曾祖父认定那只白龟就是他即将出生的小曾孙,于是提前给张居正取了个小名白圭,希望他日后光宗耀祖。
确如张居正的曾祖父所言,张居正从小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由于他聪颖过人,几岁就能够吟诗作赋,所以成为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张居正十一岁的时候参加了府试,并顺利考中秀才。
由于张居正机敏过人,荆州知府李士翱对他十分怜爱,并给他改名为居正,并嘱咐他要从小立志,长大后精忠报国,这件事对张居正的影响非常大,也自此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了乡试,他写的文章水平非常高,足以考中举人,但湖广巡抚顾璘认为张居正年纪太小缺乏磨砺,让他过早成为举人未必是件好事,所以没有录取他。
但仅仅过了三年,十五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一举成为举人。
要知道,那些几十岁还没有考中举人的考生大有人在,但张居正却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举人,足见他才学有多么出色,可以称得上是天之骄子了,就连曾经阻扰他成为举人的顾璘也不得不承认,此子将相才也!此后,张居正再接再厉,在二十三岁的时候考中了二甲第九名进士,成绩可以说是非常优异了,他因此得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那里正是宰相的摇篮。
张居正进入翰林院的时候,当时朝堂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内阁成员夏言和严嵩争夺首辅之位,夏言虽然最后成功当选首辅,但不久后严嵩却进谗言致使夏言被杀,严嵩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内阁首辅。
张居正在翰林院待了几年,他见政治腐败,边防松弛,于是写了很多条陈上奏朝廷,但没有引起严嵩的重视。
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来陈述国家机构臃肿的病症,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改革的主张,但依然没有引起嘉靖帝和严嵩的重视。
本来是一腔报国热血,但奈何热脸贴冷屁股,这让张居正意识到,如果一
而就在张居正蓄势待发的时候,一个叫做戚继光的人也正在寻找人生机会,他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试
这个时候,张居正无意间结识了戚继光,他对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人生志向非常敬佩,于是上书举荐戚继光,戚继光最终被朝廷授予都指挥佥事之职,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但是,张居正和戚继光的故事还只是个开始,未来他们还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但也充斥着利益交换。
02,偶遇良机,正确站队。
由于在翰林院得不到什么机会,所以从嘉靖三十三年开始,张居正就请了病假,他先是回了一趟老家,然后四处游山玩水,在休闲之余体察民情,前后长达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里,张居正放松了身心,但也意识到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他必须站出来做点什么事了,于是他在嘉靖三十六年结束休假,返回翰林院任职。
这里要说一下,张居正在翰林院的恩师正是后来的首辅徐阶,徐阶不但有学识,还胸有大略,后来严嵩和严世蕃父子的倒台,正是徐阶的大作。
可以说,徐阶对张居正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教会了张居正处理政务,也让张居正明白什么是韬光养晦,更是指引张居正迈出了人生关键一步。
张居正返回翰林院后,明显比之前成熟了许多,他开始模仿徐阶的做法,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正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张居正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同时,等待机会的降临,而他这一等就是数年。
嘉靖四十一年,徐阶巧妙地扳倒了严嵩和严世蕃,并成为内阁首辅,这让张居正看到了什么才是智慧和手段,未来他也将用类似的办法扳倒高拱。
嘉靖四十三年,嘉靖帝已经是病体缠身了,徐阶开始为未来做打算,他将目光放在了皇位继承人裕王朱载垕身上,于是举荐张居正入裕王府担任侍讲、侍读。
侍讲、侍读并不是什么高级职务,但因为张居正教授的对象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所以意义就大不一样了,这意味着张居正占据了先机,未来必将以帝师的身份受到重用!这就是张居正人生的关键一步,他因为站队正确,未来必将前途无量,而严嵩和严世蕃的倒台,跟他们没有正确站队关系莫大。
在担任朱载垕师傅期间,他开拓了广泛的人脉,在朝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属于他的时代即将到来,但前提是他必须扫清一些障碍,而他当时还不知道会有什么障碍,但他知道想要上位,肯定是要经历斗争的,也是需要手腕的。
嘉靖四十五年,嘉靖帝因病去世,徐阶在起草遗诏的时候,将张居正也写进了辅臣大臣的名单之中,封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不久后,朱载垕继位为帝,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入内阁,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他终于在长期的暗暗较量中日上竿头了。
张居正一上任,就干了不少改革的事情,比如说纠正嘉靖朝时期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政,清理冤假错案、为忠臣平反,等等,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
正当张居正准备大展身手之时,第二年徐阶就因为年老而退休了,徐阶的老对手高拱论资排辈成为新任首辅,他为人傲慢无礼,且权力欲很强,张居正的日子因此不太好过。
不久之后,已经被调往蓟门一带同蒙古作战的戚继光来到了京城,他当时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他虽然总理军务,但受到总兵官郭琥的掣肘,因此打仗打得很不舒服。
张居正作为戚继光的靠山,当然要为他排忧解难了,很快郭琥就被调走,戚继光也兼任了总兵官的职务。
并且,张居正还让谭纶、刘应节、梁梦龙这些与戚继光关系好的人到蓟门去任职,将那些掣肘戚继光的人给撤换下来,戚继光因此得以施展开来,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带领戚家军一共歼灭了多达五万蒙古骑兵!作为投桃报李,戚继光对张居正也是十分恭敬的,不但给他送去了大量金银财宝和珍贵人参等补品,还给他送去了许多美女,其中甚至包括金发碧眼的异域美女!有人可能要问,为何戚继光要给张居正送礼?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明朝官场已经到了极为腐朽的程度了,如果不通过送礼收礼来建立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将被认为是不牢固的。
也就是说,只有送礼和送礼了,才能说明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彼此也才会安心!而这也不是张居正第一次这么干了,早在严嵩倒台之前,戚继光就给他送过礼!那时候戚继光还在胡宗宪手下做事,胡宗宪为了扫平倭寇,就以贿赂的方式受到了严嵩的重用,所以他也被认为是严党。
戚继光在胡宗宪手下做事,为了招募更多兵勇,曾默许胡宗宪请留浙江盐银,这些钱一半用于抗击倭寇,一半进了胡宗宪的口袋,胡宗宪因此得了个“总督银山”的称号。
因此,在政治上支持胡宗宪的戚继光,一度也被认为是严党成员。
不过,戚继光也不是只会打仗,他的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他意识到严嵩即将倒台,于是变卖家产去到京城,准备找内阁成员高拱寻求庇护,但高拱为人傲慢,根本就看不起他,所以自然不会帮他了。
于是,戚继光就找到了张居正,那时候张居正已经在裕王府任职了,所以他是有能力帮助戚继光的,而他在收了戚继光的礼后,也确实许诺保全戚继光,戚继光这才安心地回去继续抗击倭寇。
果不其然,严嵩倒台之后,胡宗宪受到牵连,但戚继光却安然无事,而且在朱载垕登基后被调往蓟门任职,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极好的发展机会。
从张居正与戚继光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这两
这就是明朝中晚期的一个特色,但绝不是张居正和戚继光的的独创,因为在此之前严嵩也是这么干的。
03,成为首辅,实施新政。
张居正之所以跟武将走得这么近,其实答案前面我也说了,因为他认为明朝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政治腐败、边防松弛,而支持戚继光正是为了加强边防。
那么,张居正怎么解决政治腐败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实施新政,但前提是张居正得先成为首辅才行,不然啥也干不成。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因病去世,十岁的万历帝朱翊钧继位为帝,是为明神宗。
随着新朝的建立,张居正也开始对高拱发起进攻了,但以他一
冯保不喜欢高拱,但对张居正的印象很好,所以他很快就跟张居正搞在了一起,他们利用高拱在隆庆帝去世时的口出狂言大做文章,还在万历帝生母李太后面前进谗言,李太后就以专政擅权的罪名罢黜了高拱,张居正接任首辅之职,这一年他四十七岁,人生已过大半。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太后对张居正的工作十分支持,不但让他担任万历帝的老师,还让他大胆进行改革,而他的动作也很迅速,很快就开始了改革,核心思内容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也就是解决政治腐败和边防松弛问题。
这里又说到改革了,历史上的改革家不少,但没有几个有好下场,因为凡是改革必将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比如说秦国的商鞅变法,新朝的王莽改革,以及宋朝的王安石变化,等等,他们无一例外要么在改革的过程中举步维艰,要么在改革完成之后下场悲惨。
明朝发展到万历时期,国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虽然前辈改革的教训很深刻,但张居正不畏艰难,也不考虑将来自己会有什么下场,只是坚持进行改革,从这一点来说他称得上是孤胆英雄了。
就拿张居正实施的考成法来说,虽然改变了吏治情况,但加重了官员的压力,让不法官员难以钻空子,所以他们意见很大;
再有一条鞭法,全面丈量土地,将地主的田地分给老百姓,这当然是好事,但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豪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个改革都有利于国家长期发展,但都是得罪人的差事,要不是李太后的大力支持,张居正早就被弹劾下台了。
而张居正实施新政的效果也很明显,国库的钱更多了,吏治更清明了,民族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边防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加强。
然而,张居正在实施新政时用人的原则却很奇特,他重用循吏,慎用清流,也就是不看名气,更多时候看能力,尤其喜欢用听话之人。
举个例子说,戚继光因为跟张居正关系好,就得到了重用;
还有李成梁,他也没少给张居正送礼,因此越发受重用,一路做到了辽东总兵,封宁远伯。
这两
但是,像海瑞这样清高之人,张居正就不愿意用,原因其实很简单,海瑞能力一般,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要领,而且还不太听话,自己的主意还贼多。
我们可以发现,张居正的用人办法其实并不太合乎传统,看起来更加接地气,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只要觉得这么做有利于新政实施就好。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张居正不是清流,也不以道德洁癖来标榜,他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污点,只要能成为一个实干的政治家,实实在在干出一些事情来就行!正如张居正自己所言,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他认为在乎
张居正也有“知我罪我,在所不计”的勇气,因为水至清则无鱼,如果不用世俗的办法、不懂得灵活变通,反而被道德死死限制住的话,是无法成为一名改革家的。
因此,张居正为了取得成功,可以接受戚继光和李成梁的馈赠,也愿意笑纳门生故吏的孝敬,以至于他活着的时候生活奢侈,死后家中还被搜出黄金万两,白银十几万!为什么张居正去去世后那么多人弹劾他,原因还在于,他自己口袋满满,却实施新政阻止别人大捞特捞,所以他在生前就以前不被人所喜了,只不过他有后台,权力又大,别人不敢把他怎么样。
所以说,张居正是有天使与恶魔两幅面孔的,他绝非正人君子,确是治世能臣。
04,大权独揽,待帝甚严。
从1572年到1582年,这十年是万历帝在位的前十年,也是张居正当首辅的十年。
在这十年间,张居正挽大厦之将倾,称得上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改革之后中国最成功的改革家,对明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李太后和万历帝对张居正的依赖是很强的,同时赋予他的权力极大,让他成为明朝最后一个权臣;
赐予他的恩宠也很隆,让他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张居正担任主要官职和头衔有太子太师,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等等,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并且他的家人也都跟着沾光,族人在朝任职者十数人,自他母亲
张居正受万历帝财物赏赐的次数也特别多,十年间接受了多达208次赏赐,赏银每次少则百两多则千两,赏物从彩缎、蟒衣到玉带、貂鼠皮都有,当时是无人能比的。
更有甚者,万历帝直接赏赐张居正的两个儿子,一个为状元,一个为榜眼,万历帝还对他说,你的功劳太大了,我说不完,我就帮你照顾一下子孙吧!别看张居正贵为万历帝的老师,还是天下文人的表率,但他还是冒着破坏科举公平的风险接受了万历帝的馈赠,这当然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了。
我们还可以看出,万历帝对张居正的态度,至少从表面上来说,他还是信任的,也是不得不依赖的,因为帝国少了他,确实很难玩得转。
举几个例子。
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后,按照礼仪他是要回家守孝三年的,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但张居正回乡没多久,朝廷运转就出问题了,万历帝不得不一天连发三道诏书,要张居正夺情起复,并直截了当地对张居正说,国家事情特别多,都听你处分,你赶快回来!难道内阁其他成员都是摆设吗?
非也,因为内阁早就成张居正的一言堂了,别人不敢随便拍板!万历七年,万历帝向户部要十万两银子用于改善伙食,户部不敢做主,就将此事报告给张居正。
张居正倒好,竟然以户部入不敷出为由,不但不给这十万两银子,就连宫中上元节用的灯火、花灯费也免除了,后来甚至连修缮宫殿的钱给给免了,搞得万历帝十分难堪,还不得不说张居正做得对。
到了后来,张居正更进一步,他缩减了皇宫开支,虽然皇宫中奢侈消费的现象因此大为改观,但也导致自李太后和万历帝
万历帝那时候已经十七岁了,他当然懂得张居正这么做的用意了,但你要问他高不高兴,他肯定要说不高兴,因为他自己的家,却是张居正当家做主,这太可气了!但站在张居正的角度而言,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为了国家好,他可以不怕得罪人,也不在乎万历帝怎么看他。
再说张居正对万历帝的教育,那也是想相当严格的,万历帝有时候不想读书,张居正不便说什么,但李太后很快就会知道,她会将万历帝叫过去罚跪,一跪就是半天。
有一次,万历帝喝醉了酒,一个内侍因为不听使唤,万历帝就要拔剑杀他,张居正得知此事后,就上书斥责万历帝的过失,还要替他写一个罪已诏。
这还没完,张居正还禀告李太后,李太后又将万历帝叫来罚跪,直到万历帝认错为止!多大点事啊,又是谴责,又是罪己诏,还要罚跪,你说万历帝作为皇帝,面子上能过得去吗,他能不恨张居正吗?
后来,万历帝结婚了,但李太后对他不放心,让张居正每天早晚入宫给他讲学,还说张居正是先帝留下来的先生,一定要听他的话。
皇帝结婚了,意味着就可以独立于人世了,但张居正还管着万历帝,一点也不松懈,万历帝自然不高兴了。
因为张居正大权独揽,还管着万历帝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万历帝对张居正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说是既爱且怕,既敬且恨。
但是,万历帝在没有想明白之前,他依然是在表面上对张居正言听计从的,直到万历九年张居正开始生重病之后,他才意识到张居正迟早是要故去的,他得做些准备了。
05,急流勇退,清算开始。
张居正花了八九年时间推行改革,但他也因为积劳成疾而在万历九年五月病倒了,他并没有贪恋权位之心,也自知如果不急流勇后退,必将遭受清算,所以他上书请求万历帝放他回家养老。
但万历帝却不同意,还特意安慰他,将太师这个至高无上的头衔赐给他,这是明朝历史上极少有的事情。
万历帝用意何在?
用意其实很简单,你张居正欺负完我就想跑,没门!万历十年五月,张居正最终病逝了,他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因为那时候他还是吏部尚书,也是内阁首辅,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哪怕他是在病榻上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万历帝的强留,张居正才被累到生病去世的,而就在张居正去世后的第四天,万历帝对他的清算开始了,将他的弟子潘晟给罢黜了。
万历帝的做法当然是释放一个信号,而群臣们也懂他的意思,很快各地弹劾张居正的奏折就被送到万历帝面前,对张居正的各种控诉都有。
不久后,张居正的好哥们戚继光也被弹劾了,他先是被调往广东,还没到任又被罢职回家养老,恰在那时他的弟弟死了,老婆又跑了,所以不久后就郁郁而终了。
而那些张居正用过的人,除了李成梁等少数几人之外,几乎全部被清算,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要么被罢黜,要么被杀,再也没有人可以继续张居正的改革了。
万历十二年,万历帝最终给张居正冠以“威权震主”的罪名,下令对他抄家,削去他的所有官职,追讨他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并公布其罪状于天下!在最惊险的时候,万历帝一度动过将张居正开棺鞭尸的想法,但被大臣所阻止。
这是有多大的恨啊,竟然连死人都不放过,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万历帝被张居正压制太久了,他得找个方式发泄一下!当然了,万历帝也是不计后果的,因为他推倒了张居正及其亲信,也就推翻了张居正花了十年才得来的改革成果。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因为一切都被推到重来,所以大明朝在万历帝手上开始急剧走下坡路,最后连神仙也救不了,直至灭亡。
现在回过头来评价张居正,我想没有一
至于说,张居正的功过是非究竟如何,我想每
据当年明月分析,他是仅有的集皇权+监权+相权于一身的首辅。
作为一个CEO拥有的是董事长+CEO的权利,为明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权利集权基础。
树大招风,但是在张居正在世时,树大招风是一个伪命题。
当时有一个官员名叫邱南镇,他为了想要讨好张居正,自己写了一副对联,然后还命工匠用金子制作了出来,送到了张居正那里。
对联上写的是什么呢?
“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这幅对联任谁一看,都能看出来,说得好像张居正真的是万历皇帝的亲爹了一样。
而张居正居然就把这么一副对联挂在了家里。
这事让朱重八知道,非的气的诈尸不可!!!还好是少年万历。
万历与张居正是亦师亦君臣。
不翻脸,好基友,一旦翻脸,终身大恨!其实张居正的上位有很多机缘巧合,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队伍里,干着恰当的工作,以至于张居正有点忘乎所以。
(绝大多数人包括笔者,都干的不一定比张好)所以忘乎所以很正常。
先说张居正的运气。
1:师从严嵩+徐阶+高拱。
假如优秀的政治人物都是人精的话,那么这三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人精中的战斗精了。
严嵩父子就是嘉靖
徐阶更牛,以嘉靖朝大秘的身份干掉嘉靖帝的超级大秘。
嘉靖帝都被徐阶妥协了无数次,还无可奈何。
高拱就不用说了,明朝首辅中的第一伯乐。
他的用人理念相当的超前,他识人的眼光超级具有穿透性。
但凡被他推上去平事的官员,都有一般人看不到的优点又特别适合平事。
比如潘季驯本来就一抄书的官员。
就在朝堂吹了一波牛,就被高拱相中,反复调研,就让他去搞水利了。
一试不要紧,试出一个水利工程大师来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
张居正居然被这些大佬们都相中了,引以为政治盟友或资源。
学习和欣赏其实都是相互的。
张居正就跟着这帮大佬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其实就是如何与皇帝打交道,如何与官员打交道,如何与素未谋面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最棘手的是如何分配利益),事实证明一群战斗人精都没有看走眼。
张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
成功的关键居然是简单的交易货币化,货币白银化。
张其他的操作几乎都是围绕这个来开展的,包括给官员考绩的一系列操作。
帝国又大大恢复了生机。
张居正的败笔就是接班人培养问题,万历由亲变仇。
这就很尴尬了。
国家发财了,官员头上有紧箍咒,万历消费待遇还不及张居正,最重要的是该退休不退休。
特别是最后一点,权力这玩意,没试过不知道他的魔力,一试过如何戒除?
难,徐阶激流勇退可以做到,高拱被动被拱走(努力适应),张居正被夺情挽留,辞职报告不批。
那基本上就是要用到死用到废。
恰巧张居正又是高调的主,死了被一波人打小报告离间万历和张居正的关系,万历血气方刚(即便知道会被利用)也要清算张居正。
当时人精们对于人的利用,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了。
利用人首先要识人,这就是高拱老先生玩的太秀了。
亮瞎了后生的眼,有样学样也利用万历。
至于后来东林党对于人性的洞察更是观于细微处,动于情移时。
后来那些皇帝基本上都玩不过这些人精了,即便人精次一些品级。
凡此种种并不影响张居正同志当“千古一相”。
比不上秦始皇的小弟赵高李斯等,但是比一般的宰相和首辅什么的强太多。
毕竟可以把改革搞成功的凤毛麟角了。
人会犯错才是人,错误也许就是这些大牛走向成功的必须成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