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没有丞相

明朝初期还是有丞相的,不过朱元璋时代就逐步废除了,慢慢演变为内阁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权有四大威胁,分别是:宦官、外戚、权臣和王爷。
宦官宦官容易理解,他们得到皇帝的信任,有可能掌握国家大权,成为代理皇帝。
而一旦宦官掌握了实权,逐步就会形成自己的集团,甚至可能架空皇帝。
在唐朝后期,宦官已经成为唐朝实际统治者,甚至可以随便废黜皇帝,甚至杀死皇帝。
但宦官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
只要有制度避免宦官可以得到实权,就不足为患,明朝这点做得很好。
即便刘瑾、魏忠贤之流,权力也是空的,只是皇帝推到前面的傀儡,随时可以干掉。
外戚外戚主要是太后、皇后当政时候,因自己势力不足,仗着娘家帮助执政。
于是,外戚就成为国家最强大的政治力量。
由于外戚和皇帝并不是同族,所以此举非常危险,可能出现篡位和改朝换代。
著名的隋文帝杨坚,其实就是外戚大将军,掌握北周的实权,随后篡位。
外戚在中国历史上是严重问题,比如篡汉的王莽也是外戚。
但外戚的前提是女人执政,通常是皇帝年幼或者有病、无能。
如果皇帝稍微有作为,或者制度上排斥外戚,就没事。
这点,明朝做的也不错。
明朝中后期,皇帝的女人大多是平民或者低级官僚的女儿。
由于这些女人娘家太挫,不可能形成什么政治势力,所以外戚势力很弱,不构成为先。
王爷王爷篡位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著名的晋朝八王之乱,互相杀得血流成河。
因为王爷和皇帝都是一家人,老百姓通常不在乎发,反正谁上台也都是这家子在执政。
明朝初期做的不好,让王爷掌握了一些实权,最终朱棣篡位成功。
但朱棣上台以后,立即将王爷架空,成为只能吃饭享乐,毫无实权的贵族而已。
整个明朝,王爷构成的威胁不大,宁王叛乱都是笑话。
权臣权臣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问题。
而最容易成为权臣的人,只有两种,第一宰相,第二地方的大军头。
其中,宰相尤其危险。
这是因为地方军头往往不太可能有太多兵力,就算造反也也容易对付。
相反,宰相往往掌握很多军政实权,是皇帝的重要助手。
尤其皇帝较弱的时代,宰相往往可以结党营私,进而把持朝政,架空皇帝。
所以,权臣是最为危险的,从古至今都存在。
而明朝初期很快废除宰相,改为内阁制度,就是对付权臣的。
内阁有很多大臣,首辅大臣只是领袖而已。
内阁的存在,将宰相的权力分散,而即便首辅大臣其实也只有票拟劝。
也就是在奏折上写出自己的处理建议,最后还要皇帝批准才可以。
只要皇上不批准,首辅大臣就等于没有任何权力。
在权力具体使用上,则主要是六部执行,轮不到内阁负责。
这样就将决策权、执行权、建议权分散了,避免了权臣篡位的情况,但又能发挥内阁精英的政治能力。
可以说,明朝这套制度是很先进的。
明朝有的皇帝上期不上朝,但依靠内阁仍然可以维持国家的运行。

参考:
很多朋友常将“宰相”和“丞相”混淆,其实这是不同的概念。
正式的官职体制中并没有“宰相”一职,这是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统称,不是具体的官名,而丞相是。
丞相这个官职很早之前就存在了,但先秦、秦汉时期,丞相并不是百官之首,只是相国的副手。
直到三国以后,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不是每个朝代都设置这个职位。
隋朝不设,唐朝大部分时间也不设。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丞相都能被称为宰相,最上面的那位才是,哪怕他没有丞相之名,私底下也能被称为宰相。
到了明朝,彻底撤销“丞相”之职,清朝采用明制,也不设丞相,“丞相”退出历史的舞台。
为何明朝非要废相呢?
这得说到胡惟庸案。
众所周知,朱元璋起于微末,家族没什么底蕴,更没受过帝王当政的教育,很多政事上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用,官制什么的学习汉唐旧制,那时有丞相,南宋元朝也有,那就设吧。
一设还设两位,左右丞相。
前后分别是徐达、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
徐达主重军事,结局也比较好,这里暂且不提。
后面三位都有“精彩”的表现,全都不得善终。
明初,朱元璋治国的帮手是李善长,对其非常尊重,将他视为自己的萧何,两人还成了儿女亲家。
掌权日久,李善长渐渐跋扈起来,对朱元璋不甚尊重,对下面的大臣们十分苛刻,刘伯温就是因为他的辱骂才告老还乡。
朱元璋对其极为不满,但看李善长年事已高,还是忍了下来。
李善长退休时,推荐和自己关系很好的胡惟庸为右丞相。
胡惟庸也算是个能人,挺有才干,朱元璋后来提拔他为左丞相,总揽朝政,主掌生杀废黜大事。
如果说李善长只是有点骄横,那么胡惟庸已经在权势中沦陷了。
很多应该请示朱元璋的工作,他并不向上汇报,自己就处置了。
这叫什么?
这叫架空皇帝。
如果是和平时期的平庸君主,或许还会高兴丞相给自己省了许多事。
但朱元璋是那种人吗?
肯定不是。
本来疑心就重,胡惟庸再如此作为,朱元璋很合理地怀疑这小子要造反,暗自猜疑。
据《明史》记载,1380年正月,胡惟庸称自家后院挖出醴泉(有酒味的泉水),邀朱元璋前来观赏。
朱元璋骑马走到西华门时,被一名太监拉住缰绳,情知不妙,赶紧回宫,登上宫墙看到胡宅藏有士兵,仿佛要起事,立刻发兵捉拿,当天处死胡惟庸,其后牵连了三万多,李善长、汪广洋也在其中。
事后朱元璋一琢磨,胡惟庸哪来的胆子?
不就是因为是丞相吗?
得,索性直接撤掉丞相之职,让大臣和皇位保持遥远的距离。
事实上,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不设丞相,也是因为这个位置太危险,再进一步,可就能触及君权了。
而且,丞相统领百官,自然而然形成相权,与君权存着在矛盾和斗争。
所以,朱元璋撤丞相,表面上是因为胡惟庸案,实际是因为忌惮相权。
此举进一步集中了君权,有利于统治,为后世的朱家皇帝消除了一大隐患。

元朝政治有一个特点:宰相的权利特别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比如大权臣燕铁木尔,他就通过“天历之变”钉杀元明宗,拥立明宗弟弟元文宗二次继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再整个元代,宰相的权利多数情况下是大于皇权的,这对于强势的朱元璋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2:明初宰相胡惟庸当政期间,广布党羽,打击异己,使得自身势力不断膨胀。
不仅如此,胡惟庸为人独断专行,遇大事并不先请示朱元璋,而是自作主张,这深深的刺激到朱元璋那颗权利欲极强的心了。
故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3:朱元璋的性格特点对宰相制度的废除也有重大影响。
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家里穷的饿死人,从小朱元璋就给地主放牛,后来又去当和尚,再后来连和尚都当不下去。
方丈就让朱元璋自谋生路––美名其曰“化缘”。
朱元璋在出去化缘的三年里,走遍了淮西的名城大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
后世有学者认为,这三年对朱元璋的性格塑造有着极大影响,谁也不知道这三年朱元璋经历了什么。
但是三年前那个木讷、淳朴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敏感、猜忌、权利欲很强、手段狠辣,智谋过人的朱元璋。
正是这样缺乏安全感的性格特征,才让朱元璋对待胡惟庸的谋逆案有如此过激的反应(前后杀了三万多人)。
总结一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本质上是封建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相权与君权相争的其中一个结果。
其根本原因是相权妨碍君权集中,不利于统治。

其实,丞相与宰相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丞相是一个明确的职位,而宰相则是对一类职位的统称。
简而言之就是,丞相属于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自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开始,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历朝历代宰相一直都存在,但从来也不是一个!以秦王朝为例,相邦是第一宰相(首相),丞相是相邦的“副职”,分左丞相、右丞相。
秦二世在位期间又增加了中丞相一职,也是作为相邦的“副职”存在的。
再通俗点讲就是:丞相在秦王朝并不是最大的宰相。
汉承秦制,汉王朝开元建国之后基本上保留了秦王朝的“宰相制”。
不过,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帝讳,汉王朝将相邦改为了相国,同时取消了秦二世设置的中丞相一职,仍以左右丞相作为相国的“副职”。
“剿灭诸吕”之后,考虑到相国的权势过盛,汉文帝刘恒将相国虚置,而代之以让丞相“以副代正、主持工作”。
比如著名的绛侯周勃,他在“剿灭诸吕”之后所担任的就是丞相之职、而非相国。
为了进一步弱化相权,汉王朝后来索性将丞相置于了与太尉、御史大夫同等的地位之上,即所谓“三公”,说白了其实就是分权,进一步稀释相权。
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汉王朝改丞相为大司徒,自此丞相一职便消失在了史籍之中。
直到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三年,汉王朝才再度恢复了丞相一职,这位丞相众所周知、就是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后来,丞相一职时存时废,到隋唐时期,丞相再度成为历史……隋唐为了进一步稀释相权、实行了“群相制”,尚书省的主官尚书令、中书省的主官中书令、门下省的主官侍中皆为宰相,以尚书令为第一宰相(首相)。
唐贞观元年之后,因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尚书令一职被虚置,后来除少量皇太子曾经兼任过尚书令之外,唐王朝再无人敢任尚书令。
尚书省改以左右仆射为事实主官,以左仆射为第一宰相(首相)。
但唐王朝的皇帝尤嫌不足,于是在“编内”宰相之外,又增设了很多“编外”宰相,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视为宰相。
宋王朝基本延续了唐王朝稀释掌权的思路,对宰相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权,行政权归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以同平章事为正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军事权归枢密院,以枢密使为正相、枢密副使和同知枢密院事等等为副相;
财政权则归三司使,地位等同副相。
除此之外,宋王朝还经常会给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等加衔,称作“使相”。
而原来的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这些正牌宰相职位,则几乎沦为了给宰相们的“加衔”一般。
说白了,其实就是进一步降低宰相的“级别”,宰相们手里虽然依然还有实权、但“级别”却比唐王朝进一步降低了,权力也被进一步稀释了……明王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仿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但没有延续元王朝以右为尊的传统、而是以中书左丞相为第一宰相(首相)。
明王朝的第一任中书左丞相是韩国公李善长,第一任中书右丞相则是魏国公徐达。
徐达长年征战在外、而且刻意远离权力中枢,基本就是挂个虚衔而已,中书省几乎成了李善长的天下!而这,也是朱元璋后来利用“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的“导火索”之一。
李善长“退休”之后,汪广洋、杨宪、胡惟庸在左右丞相的位置上争权夺利,进一步坚定了朱元璋废除“宰相制”的决心。
不久之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拿下了时任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并彻底废除了“宰相制”。
自此,六部跳过中书省和丞相、直接对皇帝负责,相权被彻底清零!中国也再没有宰相和丞相这个职位了。
后来明清的大学士虽然也被人们尊称为“宰相”,但那不过就是往脸上贴金罢了,大学士跟宰相的权势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明王朝的内阁首辅、次辅等相对还算有些实权,而清王朝的大学士则彻底沦为了“荣誉头衔”。
如果不兼任军机大臣,清王朝的大学士甚至都不能被尊称为“宰相”!可即便是军机大臣,那也不过就是一群皇帝的办事人员罢了,其权力与宰相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要知道,唐王朝的门下省可是有权驳回皇帝的圣旨的!明清时的大学士、军机大臣,谁敢?
!所以,提问者的问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明王朝建立之初是有丞相的,而且不止一位、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
只不过,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制”,宰相和丞相这个职务也便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
明朝为啥没有丞相?
这得从明太祖朱元璋借助“胡惟庸案”废除延续千余年之久的宰相制说起了!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并且不许子孙后代再恢复此制度,还规定若有大臣敢提复设丞相一律严惩不贷呢?
这是
一、明太祖朱元璋猜忌心太重,对部下缺乏应有的信任。
朱元璋认为对谁也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都有可能为了利益背叛自己!因此,将统领百官、辅佐皇帝的权力交给某
因为,一旦掌握了朝廷重权的人起了坏心,就有可能威胁朱家江山的稳定。
二、元朝在短短的九十七年存续期间,充斥着丞相把持朝政,乃至于掣肘皇帝,皇权与相权斗争不绝而内耗的之事。
再联系到南宋就是因为奸相贾似道把持朝政,对上欺瞒皇帝,对下恐吓群臣,才使南宋朝廷欲发昏暗不堪,从而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若是再联系煌煌大唐到了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就是因为皇帝先后错用了奸诈的李林甫和杨国忠做丞相,终于引来了安史之乱,最终断送了开元盛世,也断送了李唐王朝的黄金时代!朱元璋是个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在他看来这丞相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因为,一旦用错了人,将会给整个王朝带来无力挽回的损失!所以,与其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个隐患,还不如干脆废掉丞相一了百了的好!三、明初那班勋臣出生身于基层,崛起于草莽,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当过和尚讨过饭。
况且,这批淮西子弟兵与汉高祖刘邦的沛县子弟兵可不大一样。
刘邦的子弟兵大多数都知道怎样做才能保全自己(雍齿例外),所以,萧何、曹参等布衣将相皆得以安享富贵。
而刘邦也只是从稳定政局考量,杀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但对沛县子弟还是相对很照顾的(卢绾与刘邦的矛盾属于误会)。
而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弟兵们却大多居功自傲,乃至有横行不法之徒。
这批人有资历、有人脉、有名望、有势力,若是再有一位能够左右朝局的丞相与他们串通一气,那么皇帝就有被架空的可能。
如果是那样的话,朱元璋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可就有改姓易主的危险啦!所以,明太祖索性干脆废除丞相,将所有的权力一股脑全部集中到皇帝一
这样,原来由丞相掌握的枢臣之权便分给了吏、户、礼、刑、兵、工六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
而这些部门的长官又没有原来丞相那样的处置权,所以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得汇报给皇帝!于是,明朝皇帝就悲剧了——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精力充沛!所以,后来的皇帝便只得设置一个秘书班子,协助皇帝处理纷杂的政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秘书班子以后便演化成了“内阁”。
不过,尽管内阁首辅的权力不算小,但其权力却无法与昔日的丞相相提并论。

参考:
明朝开初,与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也设有丞相一职。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明史研究专家孟森先生在其《明史讲义》这一名著中有专门的论述。
我们主要依据孟先生的研究,简单介绍一下明朝丞相设废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谈谈没有丞相对明朝中央机构运作的影响。

中书省首脑即为相国。
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设立了左右相国协助自己处理各类朝政大小事。
右相国为李善长,左相国为徐达。
洪武元年,改相国为丞相。
以左为尊,改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有丞相。
徐达是领兵打仗的武将,所以,徐达实际上并不是实际管理中书省事务的丞相。
李善长致仕以后,徐达任左丞相,汪广洋任右丞相。
后来,汪广洋外派广东。
胡惟庸得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胡惟庸升为左丞相,汪广洋任右丞相。
胡惟庸任左丞相没有几年,就爆发了对明王朝有着重要影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认为权力集于中书省,进而基于中书省丞相简直是存在着架空自己的重大隐患。
当即决定,废除中书省,改为六部。
中书省丞相一职也不在设立。
所以,孟森先生认为实际管理中书省事务的丞相只有李善长、汪广洋和胡惟庸。
三人皆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九族被连诛。
李善长与胡惟庸是姻亲关系,虽因劳苦功高,多活了几年,但是最后还是被诛。
汪广洋被贬广南,后被赐死。
所以,明朝真正没有丞相是从洪武十三年开始的。

所以权力最好只集中于自身一人。
但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皇帝的工作内容。
没有明太祖勤劳的明朝皇帝们,无一不一而再再而三恢复一些假的中书省出来。
不过这些中书省的首脑不再是普通的官员,而是太监。
比如司礼监就权力极大,分享掌印、秉笔批红等等可以说应该只有皇帝才能行使的权力。
司礼监干预明王朝中央决策的制定,实际上是另一个中书省。
当然,太监毕竟比丞相受到更多的约束。
任用太监与设立丞相之间,明朝皇帝们聪明地选择了前者。

自秦朝开始,一直到明朝建立前,中国1500年的古代史,虽然王朝不断更替,但制度基本是没有变化的,搞的都是秦朝的那一套。
皇帝高高在上,中间隔着一个丞相,下面是百官各司其职。
丞相号称百官之首,是联系皇帝和百官的纽带。
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觉得丞相隔在他和百官之间,有点碍事儿。
于是,他就很有魄力地把丞相取消了,他直接面对百官。
用今天的说法,这是扁平化组织。
其实质是取消相权,强化皇权。
可如此一来,丞相干的活儿就要由皇帝来干了。
朱元璋倒是不怕累,工作非常努力。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和清朝的雍正皇帝,可并列勤政榜的榜首。
可是,朱元璋的子孙们就扛不住累了。
但他们也聪明,就搞了一个内阁,又搞了一个司礼监,内阁辅臣干的就是丞相的活儿,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实际上干的是皇帝的活儿。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啥都不干了。
内阁辅臣虽然干的是丞相的活儿,却没有丞相的名分,名义上只是个顾问大臣,皇帝随便一句话,就可以更换。
可是在以前,皇帝也更换丞相,是需要充足理由的。
至于司礼监的太监们,他们直接就是皇帝的家奴,因此更容易控制。
总之,明朝取消丞相后,皇帝的话语权更大了。
可惜,明朝后期涌现出了许多神经病御史。
这些人,专门找皇帝的茬儿,而且不怕打屁股(梃杖),不怕掉脑袋(砍头),让皇帝不胜其烦。

参考:
朱元璋时期是有丞相的,李善长、胡惟庸都当过丞相。
胡惟庸是明朝最后一任丞相。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以
传了几千年的丞相之位就彻底进入历史博物馆了。
为什么这样?
相就是辅助的意思,中医中有君火,相火一说。
君火指国君,相火似乎代表丞相了。
最早的形式是国君去找到一
比如管仲、傅说等等。
他们的权力很大,有人就会担心会不会夺了国君之位。
这种事情只有在后世才能发生,在当时不可能发生的。
比如周厉王时期发生了彘之乱,大家联合起来将周厉王打跑了,主要原因是周厉王的一些措施侵犯当时国人的利益。
按后世的理解此时应该会有一个带头的人出来替代周厉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当时出现召公、武公等联合执政的现象。
当周厉王死后,太子静继位,他们又将权力交给姬静,也就是周宣王。
这个剧本和后世演的不一样,董卓弄乱了东汉,曹操挽救了东汉但又控制东汉,最后不是将权力交给皇帝,而是交给自己的儿子,最后曹丕称帝。
这种事情在西周是不可能发生的。
权力还是诱人的,人心也会慢慢发生改变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三晋分家”,晋下面的三个世家大夫将晋一分为三,变成赵魏韩,结果周王也承认。
有了先例就会有第二个,接着田齐将姜齐取代。
齐国还是齐国,不过已经不是姜子牙一脉了。
这使得国君有危机感了,必须限制手下人的权力,所以国君开始分拆丞相之位,像秦汉时会设左右丞相,以相互牵制。
他们开始大量重用自己的兄弟,母族之类。
经过七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这些皇帝发现自己的兄弟也是不靠谱的,于是开始对自己的兄弟进行限制,也就是将原来的实封变成虚封,以便好控制。
最早的相权是没有监督力量的,啥也管,后来将相进行拆分,而且将相权也进行分拆。
比如唐代的三省六部就是相权拆分的结果。
再后来皇帝觉得还不放心,就在担任丞相的人身上动手脚,让一些低资、威望低的进入这里面。
这些人对皇帝的威胁并不大。
将相权不再和
比如尚书左右仆射等等。
朱元璋经过胡惟庸这么一折腾,觉得丞相权力过大,有可能造成威胁,干脆将丞相之位去掉了。
丞相是辅助皇帝,没了丞相之位,没了辅助之人不是要累死?
于是朱元璋弄了一个内阁。
由内阁大学士去替代这个职位,帮助皇帝一起管理国家。
内阁大学士中总负责的叫首辅,比如明朝的张居正。
首辅之下的叫次辅。
不过像张居正这样的首辅实际上权力还是和丞相一样的,但这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的特殊待遇。
直到这一天,相权再也不是皇权的对手,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相当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当了,独裁达到了最高峰。
任何事物走到最高峰就意味着差不多完蛋了,所以几百年之后,封建社会成了历史。

参考:
要说明朝为什么没有宰相,总是要提起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这个胡惟庸是明朝初期的宰相,因谋反的罪名被杀。
这说来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对这个案件的处置。
胡惟庸当然被杀了,还株连了很多人,关键是朱元璋居然就废除了宰相制度。
清朝虽然是满族建立的,但也传承了明朝这个制度,没有宰相。
可以说朱元璋灭了中国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
说到底还是为了中央集权。
汉朝的宰相是一
大家看看这个过程,宰相的权力逐渐被拆分,逐渐弱势。
宰相分离出的这些权力要么给了这个职位,要么给了那个职位,总之是越分越散。
官越来越多,每
也就越来越没有力量去对抗皇帝,这些古代王朝也就逐渐往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了。
以前的政府都是以宰相为领袖来运转的,虽然这个领袖的地位越来越低,但终究还是政府里的头头。
明朝没有了宰相,那中央政府是怎样的呢?
很不一样,和传统的中央政府很不一样。
没有了宰相,整个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构只能重新构建,大型重组来了。
先来张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结构
先说发命令的。
原来发诏书都是由中书省(也就是相当于宰相)草拟,再经送呈皇帝,然后再完成最终稿。
现在中书省都被废除了,只留下中书舍人,一个七品小官。
这个中书舍人也就相当于一个做记录的,只管记录和抄写,决定权都在皇帝那。
这明朝的皇帝也是累啊,一
再来说执行命令的。
原来的执行部门是尚书省,带领着他下面的六部一起分工去执行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
皇帝要将权力打散,将尚书省也取消了,六部的长官都提级变成了尚书,比如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
说是提级,实际权力却分散了,这六个尚书已经算是明朝最高的长官了。
当然,明朝还有一些其他的机构。
比如专管弹劾纠察的都察院、管理奏章的通政司、主管平反的大理院。
这三个部门的长官和六部的六个尚书,合称九卿。
汉朝有“三公九卿”,发展到明朝三公都没有了,就只剩九卿了。
三公可以坐而论道,讨论国家大事,九卿就只能执行了。
三公收上来的这些权力就回到了皇帝手上。
门下省这样,明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大体就讲完了,大家有没发现什么遗漏?
门下省呢?
这个部门唐朝是审核诏书的,长官侍中也是宰相。
早在宋朝时就没什么权力了,不提也罢。
这个就是明朝的政府组织结构,全都围着皇帝转,皇帝也是特别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参考:
丞相始置于战国时代,为百官之首,有时也称相国、相邦。
秦朝时成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以后历朝历代皆沿袭之。
关于丞相的职责,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依照文字学原义,丞是副贰之意。
所谓相,也是副。
……所以丞是副,相也是副。
正名定义,丞相就是一个副官。
是什么人的副官呢?
他该就是皇帝的副官。
皇帝实际上不能管理一切事,所以由宰相来代理。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助手,到朱元璋时代,丞相这一职位已存在了一千五百余年。
明朝初年,原本设有丞相,但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并告诫他的子孙,“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之所以废除丞相,是为了建立高度集权的独裁统治。
没有丞相的体制下,六部及其它中央各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均由其拍板。
这种体制,当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曾引起朱元璋高度重视的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但同时也使皇帝成为整个帝国任务最重的人——通俗地说,废除了丞相之后的皇帝,相当于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总理;
既是一家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总经理。
朱元璋有过人的精力,自然可以君权相权一把抓,但到了他的子孙那里,这些继承者们肯定不想像他那样辛苦操劳,于是就设立了作为皇帝秘书机构的内阁,内阁大学士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丞相过去的作用。
但是即便权重如张居正,也只是有丞相之实而无丞相之名。

参考:
宋朝,于三省之外另设参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袭唐朝的这一思路。
这两种方法,归根结底,运用的都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皇帝要集权,就必须分割相权,集权是目的,分权则是手段。
这是在中国专制社会中近千年皇权与相权的抗衡中凝聚出来的中国政治智慧。
皇权与相权的抗衡到了明清时期来了一个转折。
如果说,之前的皇帝还在为如何抑制宰相而费尽心思的话,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则完全没有为此感到为难。
因为朱元璋更绝,他直接将丞相给废除了,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亲自决策。
不过,丞相本来是政府首脑,辅助皇帝的,废除了丞相,虽然皇权扩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坏了。
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务繁杂深感劳累而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自己的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事。
到明成祖朱棣,进一步成立了内阁。
内阁的地位仅是皇帝的侍从顾问而已,权力也就是“票拟”(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写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参考)。

后来,内阁的权力一路飙升,尤其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比如,嘉靖时期的严嵩,万历时期的张居正便是如此。

因为,宰相的权力可是制度赋予的,人家本来就是扮演的政府首脑的角色,而内阁首辅的作用不过就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权力到头也就是“票拟”。
换句话说,内阁首辅只是皇帝的秘书,最多只能对政事提出意见,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决策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首辅能够权压众臣呢?
如张居正,竟然还能主持改革。
原因很简单,皇帝信任他!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赋予。
所以,钱穆先生评价张居正说他是“弄权”,是“权臣”而非“大臣”。
一旦有一天,他们失去了皇帝信任,他们的权力也就没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权高如严嵩、张居正长期把持朝柄,一旦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钟的事而已。
所以,内阁首辅根本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它是皇权的附庸,根本无力与皇权对抗。
首辅的专权只是表象,本质上这恰恰说明了皇权的强大。
文:楚豫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