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本为什么不使用缴获到的中国武器

抗日战争中,日本缴获了大量中国军队的武器,之所以很少见到日军直接使用缴获武器,固然有与日军后勤保障体系无法配套的问题,也有缴获的武器要么型号落后,要么种类杂、每种数量少的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完全绝对,在海军领域实际上就可以举出不少中国海军的舰艇被日军俘虏后继续使用的例子。
一、巡洋舰“宁海”搁浅在靖江八圩港的“宁海”舰。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代向日本订造的第一艘军舰,日本播磨造船所建造,1932年竣工,1937年9月23日在长江江阴—靖江江面遭日本飞机炸伤,搁浅于靖江八圩港,1938年被拖航到日本修理改造,1944年编入日本海军,定为海防舰,更名“五百岛”,1944年9月19日在本州御前崎南方约60海里被美军潜水艇“鲥鱼”(Shad)发射的鱼雷击沉。
二、巡洋舰“平海”日军打捞后送往江南造船所修理途中的“平海”。
海军江南造船所按照“宁海”的设计方案改型建造的巡洋舰,1937年竣工,当年9月23日在长江上遭日本飞机炸伤,搁浅于镇江附近的十二圩。
1938年被日本海军拖到佐世保,更名“见岛”,作为佐世保海兵团宿舍船。
1943年改为海防舰,更名“八十岛”,作为护航舰队的旗舰,1944年11月25日在吕宋岛圣克鲁兹附近海面与美军两支航母编队遭遇,被美军舰载机炸沉。
三、巡洋舰“逸仙”抗战中重伤搁浅状态的“逸仙”舰。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巡洋舰,海军江南造船所建造,1931年竣工,1937年9月25日在长江江阴—靖江段江面被日军飞机炸伤后弃舰,日本海军于1938年拖曳回日本修理,改名“阿多田”,定为江田岛海军学校练习舰。
抗战胜利后归还给中国海军,恢复“逸仙”舰名。
四、炮舰“民生”南京政府时期建造的著名的三民主义军舰之一,海军江南造船所建造,1931年竣工,1938年在洞庭湖月山附近遭日军空袭,重伤搁浅,国军撤离岳州时被放弃,后被日军缴获。
经修理后在1939年编入日本海军,更名“飞渡濑”,1941年参加了日军进攻香港的作战,1944年末在长江上与商船相撞沉没。
五、摩托化鱼雷艇“颜九二”编入日本海军后,在进行航速测试时拍摄到的“颜九二”。
电雷学校颜杲卿中队装备的鱼雷艇,英国桑尼克罗夫特公司建造,1938年交付中国,属于当时世界上十分先进的摩托化鱼雷艇。
日军登陆大亚湾后,广东海军组织撤退,“颜九二”在广东三水掉队,被日军俘虏。
遂作为日本研发摩托化鱼雷艇的参考原型艇进行试验,更名“公称1149”。

参考:

可没想到,聪明的中国人往往故意遗弃武器,当日军使用中国人丢下的枪支和手榴弹时屡屡发生炸膛、提前引爆等事故,日本工程师经解剖才发现许多武器内部已被做了手脚。
于是,日本陆军省在1938年向在华作战部队发出通令,禁止擅自使用缴获武器。
这样一来,尽管缴获的武器性能优异,但日军为防上当,还是“忍痛割爱\"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军工产能跟不上战场消耗,侵华日军武器供应几乎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于是对缴获的武器使用令无形中废驰了,而那些冒险使用中国武器的日本兵甘愿作“拚命吃河豚的蛮子”。

参考:
有网友问:抗日战争中,日本为什么不使用缴获到的中国武器?
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说法,日军在抗战当中,使用了大量缴获的我国武器。
不是不使用,而是使用数量非常大。
日本海军在废除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后无条约约束的1936年制定其军备扩充计划,要求在1937年开始的5年内造舰27万吨或者在1939年开始的6年内造舰29万吨,以执行其主要战舰相当于美国的70%的军备扩充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年,日本动员兵力接近日俄战争动员兵力的3倍。
军需动员在日本首次实施,生产军用物资不局限于陆、海军所属兵工厂,就是民间工厂也昼夜加班突击1941年9月,日本金属回收令施行。
日本国家总动员法有关条款均已付诸实施。
动员全体国民,将一丝一忽都用于增强作战能力和国力。
1937年到1945年吗,日本陆军预算,合计914.5亿日元,其中装备物资费占82.6%,飞机和地面武器费各占25%。
但是,是以航空兵器优先、地面装备确保,尔后则航空兵器绝对优先、地面装备大部放弃,一直到战败。
也就是说从1943年以后,日本已经基本放弃生产陆军大炮和大幅度减少了陆军武器的生产,陆海军的飞机,海军的军舰,陆军的运输船,才是全部的生产重点。
而且要求在中国的日军,自给自足,日本本土只提供兵员,装备自己想办法解决。
日军正是从1943年开始大量装备缴获的我国武器,主要是配备新成立的30多个独立旅团,独立混成旅团,还有几个治安师团开始换装我国武器。
主要就是使用81-82毫米迫击炮换掉应该配备的92式步兵炮。
使用捷克式机枪替换,应该配备的96,99和11年式机枪。
使用缴获的我国山炮,代替日本造山炮。
使用中正式步枪代替日本38式步枪。
日本挑选了毕竟好的,40万支步枪,1966门迫击炮,1427门山野炮,高射炮和4425挺重机枪,13526挺轻机枪配备给这些日军。
在1944年豫湘桂会战这种情况,尤其严重,交战双方使用的武器弹药都是一样的。
比如在日军第13师团夺取贵州金江以后,从这里的武器库得到了12门山野炮,60门飞机用机关炮,85挺重机枪,1500支步枪和大量弹药,日军第13师团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补给,就是在金江通过这些武器弹药补充了自己。
并且,还穿上了从军需库拿出来的棉衣和军装,日本出版的战史广西会战都说,到了豫湘桂会战后期,日军除了军帽还是日本式的,从棉衣军装到武器,已经完全中国化。

参考:
抗战中,由于中日两军装备体制存在巨大差异,日本的装备体制较为统一,中国军队则使用多个国家制造的不同武器,导致日军在缴获中国军队武器后,大部分是无法使用的,只能装备给伪军使用,但不少武器也因为性能优异等,日军是采取拿来主义的。
早在1932年淞沪事变中,日军在巷战中见识到了中国军队手里的驳壳枪和花机关的厉害,日军当时缺乏类似武器,巷战中面临严重的火力不足,因此在缴获后,当即投入作战,但战后这些武器迅速被放弃,日军极为强调武器装备的统一化。
到了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对于中国军队的大部分武器是不屑一顾的,以步枪来说,中国军队使用的主要是7.92毫米口径步枪,分国产和进口型号,类型复杂,日军为了减轻后勤供应压力,基本是不使用的,但在战场上,如果缴获到中国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的马克辛机枪,尤其是进口武器,一般都会就地使用,这些进口武器性能和可靠性俱佳,相比之下,由于制作工艺的差距,国产仿制品则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都有所降低。
到了抗战末期,由于美军对日本交通线的封锁,不光中国和南洋的大批物资难以送回日本本土,日本生产的武器弹药,也很难送到海外,加上优先保障南洋等地区日军供应,在中国大陆作战的日军,开始使用中国武器,不仅将原先装备给伪军的武器装备收回,甚至将部分送回日本国内,装备给新编部队使用,即便如此,依然面临武器装备不足的问题。
到了豫湘桂战役的时候,日军一线部队几乎已经清一色国械化,这里指的是轻武器,在重武器上,日军大多使用自己的制式装备。

参考:
在一九三零年左右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就属于世界军事强国,工业制造强国,当时苏联在日本眼中都不在一个档次,更別说我们当时既贫穷又落后的中国了,不说别的,只说日本三八大盖,射程远,威力大,准确度又高,再由于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钢材奇缺,使用三八步枪又可以解省子弹。
不知真实,在抗日影视中,国军用的是手榴弹,而日本用的是手雷,体积小,投程远,威力大。
日本缴获国军的武器品种繁杂,有德制,美制,仿制,弹药又跟不上,怎样使用,日本的飞机和舰船制造业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在二战时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就已有航母二十六艘,可见日本当时军事强到何种程度,它还有必要用徼获的武器吗?
参考:
由于中国的落后以及准备不足,抗日战争前期就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经常被日本人撵着屁股跑,有时候连吃饭的家伙都被抢了,但是很少见到日本人会用。
▲小米加步枪主要是中国的武器也太落后了,一直都是小米加步枪,日本人根本不屑的用。
再者就是参差不齐,日本很难统一军事化管理。
而且抢的都是小部分,很多时候弹药不匹配,充其量就是个铁棍。
但是如果说日本抢过中国武器不使用,那你把张学良放在哪里?
张作霖坐镇东北期间,虽然号称是东北王。
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
然而张作霖刚死,张学良接手东北,宣布改旗易帜。
都说虎父无犬子,没想到出了个张学良,丢尽了张作霖的脸。
▲少帅张作霖在世期间,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
其一天时间生产量就可以装备一个营,一年时间的产量可以装备10万人。
像兵工厂这种硬件设施,张学良逃跑时候是根本带不走的。
日本人占领东三省之后,现成的东西肯定拿来用。
沈阳兵工厂在当时的生产能力,在整个亚洲都是排得上号的。
主要生产六五、七九式步枪,16式迫击炮。
伯格曼冲锋枪、马克沁重机枪、勃朗宁重机枪、仿日本三八式重机枪。
主要生产80、150mm的迫击炮,月制造80门迫击炮、4万发炮弹。
榴弹炮: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轻便榴弹炮、38式150毫米榴弹炮;
野战炮: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M1903 75毫米29倍径野战炮,M1905 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M1908 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
▲被日本占领的东北▲被日本占领的东北▲沈阳兵工厂除此之外东北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曾经蒋介石作战时,就派出几十辆坦克压阵。
但是靠中国当时的技术情况,沈阳兵工厂并不能制造坦克。
但是从日本接手后,坦克就被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东北兵工厂甚至拥有制造飞机的能力,全盛时期东北拥有300架飞机,五个航空队。
主要包括购买以及赠送,还有少部分的缴获。
当时在东北的飞机类型包括了辽F1式战斗机、辽FHl式轻型轰炸机、辽H1式”中型轰炸机。
但是这么多重要的飞机物资,张学良遵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要求空军官兵不得擅自动用,一百多名日军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冲进了尔塔机场,控制了东北军的262架飞机,其中还包括40架刚刚从捷克斯洛伐克买来的新飞机。
苦心经营了十年的空军就被日本接手。
▲配
这么大的便宜送上门来,日本人怎么可能不用?
之前说型号不匹配,那就全部重新造!之前说制造能力不够,那从日本找来技术人员,重新研发。
所以张学良不抵抗而放弃东北,不仅是没了东北三省,还没有了这么多的武器装备。
这完全是卖国!人家没地方站稳脚跟,他把东北给了人家!人家没有地方造武器,他不仅
等真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由于日本准备比较充足,前期还没有出现武器短缺的情况。
等到战争打到快结尾时,日本真的是快要耗不起了。
1941年就开始在国内征收金属, 可见新能源开始出现短缺。
▲日本人肩头所抗为中国仿造机枪从1937年到1943年经济支出来看,日本陆军装备占据所有军费支出的80%多的高比例,一直到1943年才出现转折。
由原来陆军装备为主,转到把重心放在生产飞机、海舰、陆地运输舰等装备上。
干脆到后来,日本本土只负责提供兵源,武器装备自己想办法。
也是在这一年,日本开始大规模使用中国造。
后来在1944年发生的豫湘桂会战,中日双方使用的炮弹几乎都一样。
我们原先一直所说的,没有枪支弹药日本人给我们造。
现在却反了过来,日本开始从我们手里面抢东西。
但是好在我们全国上下齐心,才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参考:
军武杂谈为您解答:日军使用缴获的中国武器。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但是出于方便后勤供应的原因,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但是诸如“花机关”冲锋枪、“捷克式”轻机枪和毛瑟军用手枪,日军还是会尽可能的进行装备。
日军装备的MP-18冲锋枪实际上早在918事变之后,占领东北的日军就已经缴获了大批的东北军装备,数百万支枪械和数千挺机枪全部落入日军手中。
在抗战早期,日军还只是将这些武器装备给伪军进行使用,但是等到了战争后期,日军的军工产能逐渐无法支撑。
于是,日军便挑选缴获的武器中状况比较好的部分装备给日军中的混成旅团,总数量大概在40几万到50几万之间。
因此,在抗日战争之中,相当部分的日军使用的武器与当时的中国军队是相同的,甚至日军专门在占领区的军工厂之中维持着这些武器的弹药生产与供应。
更多军事类文章与视频

参考:
〝酒井法子〞邀我答问多次了,如果是中国人,请改中国名;
如果是日本人,不接受你之
抗日战争中,小日本缴获过不少中国武器,但不使用。
一是小日本使用起来心里发悚,操作不熟练,不敢用。
二是枪械收缴到了,与小日本弹药不配套,打不了,用不上。
三是〝中国人个大有力武器重,小日本人矮力小,拿不动!〞哈哈,哈。
四是没有适合枪械使用的弹药供给。

参考:
日军缴获了大量的国军战败丟弃,投降的武器,以德国进口,中国仿造的马克沁重机枪,从捷克进口,仿造的ZB26轻枪最为著名。
相比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一式重机枪都要先进和优秀。
马克沁重机枪,世界名枪,一次世界大战德英索姆河战役,一天八万英军被德军马克沁重机枪打死,整整一化欧洲几百万年轻人死在马克沁枪下。
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右边设置一弹盒,压子弹非常费时费力,开枪时机枪手要用力把机枪往左偏,相当于歪起枪身打抢,俗称歪把子,日军都会拿着到手的捷克轻机枪用。
另外,军迷们不知道国军还从德国进口了几十门88高炮,就是德军后来在苏联,北非战场打坦克非常励害的88高炮用在江阴要塞防空,由于国军猖徨撤退被丢弃被日军缴获运回日本本土,日后用于对付美军B25,B29轰炸机群对日本的轰炸。

参考:
实际上早在抗战初期,日军就已经发现了自己在轻武器方面的落后。
但是出于方便后勤供应的原因,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但是诸如“花机关”冲锋枪、“捷克式”轻机枪和毛瑟军用手枪,日军还是会尽可能的进行装备。
而甚至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在918事变之后,占领东北的日军就已经缴获了大批的东北军装备,数百万支枪械和数千挺机枪全部落入日军手中,其中所有枪械基本上都被日军进行沿用了下来。
一开始,日军还只是将这些武器装备给伪军进行使用,但是其中一部分武器装备的性能实在是太诱人了(就例如捷克的ZB26机枪在日军中的口碑可比歪把子高了好几个档次),于是,日军便挑选缴获的武器中状况比较好的部分装备给日军中的混成旅团,总数量大概在40几万到50几万之间,因此,在抗日战争之中,相当部分的日军使用的武器与当时的中国军队是相同的,甚至日军专门在占领区的军工厂之中维持着这些武器的弹药生产与供应。
甚至对于一些价值较大的武器,日军在缴获之后不仅会直接使用,甚至还会将其送回本土进行研究和仿制。
比如在江阴要塞缴获的德制88mm高射炮,日军仿制之后造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99式88mm高射炮。
再比如,日军从国军手中缴获了苏制45mm反坦克炮,日军又仿造出了性能优于原炮的47mm反坦克炮。
所以说日军其实一直都有在使用缴获的中国武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