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古代帝王死后其灵柩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会腐烂吗

其实古人防腐的流程与工序非常复杂,每个朝代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都要罗列一番的话,恐怕没大半个月根本说不完,我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在下葬前要先入殓,又分小殓和大殓。
小敛之前,要先沐浴,用香汤浸泡尸体,沐浴洁净过后,再用白酒对尸体全面擦洗,力求每一处细节,甚至是毫发都要清洗干净。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洗去皮肤表面的细微污渍,让死者的仪容尽可能保持鲜亮色泽,二则是为了消毒。
毕竟尸体腐烂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表面,而表面如果污渍或细菌过多,会在短时间内发霉腐烂,所以香汤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称为:浴尸。
(经过浴尸处理过后的古人尸体)有史可考的浴尸,最早是在东周时期,那时的王室主管祭祀会在帝王死后,率领专门负责入殓的两名官员为其遗体进行小敛。
这两名官员分别是:郁人,裸人。
郁人平常的工作,主要负责用郁金香草煮汤,并用黑黍酿酒。
等帝王归天以后,主管祭祀就会吩咐裸人,拿出郁人煮好的香汤,以及酿好的黑黍酒去沐浴尸体。
浴尸活动一般选在招魂之礼进行完毕之后,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多名专职官员进行大殓,即化妆,穿衣等必要环节。
《周礼注疏·卷十九》有载:王崩大肆,以秬。
大概意思为,周朝的帝王诸侯们死后均会沐浴,而过程中擦洗身体主要用的就是黍酒。
如此便能使遗体保持香美的气味儿,而不至于发出腐臭味。
贾公彦所著的《仪礼义疏》有载:大丧筑鬻(yù),则此酒中兼有郁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郑玄所著《笺》中有载:“秬鬯(chàng),黑黍酒。
芬香条鬯也。
”这样做的功效有两种:1、掩盖尸体因腐烂而散发的臭味。
2、含有酒精的黍酒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毒与杀菌。
再延伸来讲,酒精能够抑制细菌与真菌的生长繁殖,并且在遗体入棺之后,因为酒精的挥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尽快消耗棺椁内的氧气,在短时间内便能建立出无氧环境,使尸体的防腐状态延长,因此在周朝时,但凡是帝王或者诸侯归天,都会采用“黍酒沐浴”的方式进行防腐处理,这在周朝前后,是比较流行的防腐处理办法。
之后随着时代变革与技术发展,古人又发明出使用“贡”浸泡尸体的防腐方法,就是众所周知的水银。
最广为人知的一则例子,正是出土于马王堆的女尸,其尸体表面虽历经千年,却仍能看出明显被水银浸泡过的痕迹,在出土后,考古人员对女尸进行了研究,发现马王堆女尸体内与表面,含有大量硫化汞和乙醇。
而这两种物质也正是水银与酒精中的主要元素,这间接证明了:马王堆女尸也是采用“黍酒沐浴”与“水银浸泡”进行防腐处理,尽最大可能保证了死者的仪容完整。
除此之外,还有最为常用的冰块防腐,即在冰窖内储存大量的冰块,当帝王驾崩以后,会先将尸体放入冰窖内“停灵”,等到入殓仪式结束后再下葬,期间也能最大程度的确保尸体不会腐烂,这种方法在现代也较为常用,只不过现代改为了冰柜,方式大同小异,但作用还是相同。
另外还包括“摘除内脏防腐法”,因为古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人在死亡过后,正是由于内脏率先腐烂,因此才导致其他部位连带腐烂,所以就会先行摘除内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尸体的腐烂速度变慢,从而再用其他的防腐技术二次处理,最大程度的确保尸体不腐,像是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其中最关键的一道防腐程序,正是采用的“内脏摘除”。
还有最为奢侈的一种防腐技术,正是在棺木上做文章,如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极品木材,打造成棺椁,这种棺椁因木材本身足够稀有珍贵,且具备防腐作用,因此能使遗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腐烂。
相同功效的还有金缕玉衣等物,但这些防腐技术存在一定心理作用,即古代帝王信仰用玉石进行陪葬能起到防腐作用,实际并不如传统的防腐技术效果好,且用料昂贵,制作繁琐,因此历史上的相关例子并不多见。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变迁与技术革新,防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最早的香汤沐浴到现代的冰柜冷藏,可谓万变不离其中,都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进行防腐,当然以古人之智慧,防腐技术与环节堪称异常繁琐,单靠我这一篇文章难以详尽,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些相关知识,相信会比我阐述的更加细致且完整。
最后再说一则趣闻,秦始皇驾崩时是在出巡途中,按照他所留的遗诏,必须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咸阳下葬,但当时恰好是酷暑时节,气候炎热难当,所以为了防腐,李斯和赵高等人就把秦始皇的遗体和腌好的咸鱼鲍鱼装在一起,同时运送,此举正是为了通过“盐”能防腐的作用,最大程度确保秦始皇的遗体不腐,可是不等到达咸阳,即便有咸鱼相伴,其遗体早已臭不可闻,不禁令人唏嘘感叹:纵使千古一帝,看来也难挡自然法则啊~——————
不过有的皇帝在逝世后,他的灵柩却必须摆放三个月左右才可
通常是先将皇帝的遗体放入香气萦绕的热水中浸泡,并且由专人进行洗浴,等洗漱干净后,会用酒白仔细的涂抹全身,使其酒水渗透,这种做法一般是为了起到消毒跟清除污垢。
从科学上看,假如遗体外面污垢跟细菌很多的话,会很快在很短时间内发腐,因此香澡擦酒是古代帝王入殓前必须的流程。
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东周时代的“浴尸”,当时的皇帝死后,皇室负责祭祀的主官就会派遣2名专业人士给皇帝的遗体举行小殓仪式。
负责进行小殓的两个专职小官,分别叫做裸人跟郁人。
当中的郁人会提前采用郁金香草熬煮成香汤,然后用黑黍等谷物酿成白酒。
等到皇帝驾崩后,主官就下令让裸人用郁人制作的香汤给帝皇泡浴,并且用黑黍酿成的白酒涂抹遗体。
据说“浴尸”仪式一般在举行在招魂活动结束之后,然后分别有管人、甸人、外御等官职人员举行大殓,接着是穿戴皇家衣饰,然后由专人给帝皇打扮遗容。
《周礼注疏之卷十九》曾描述:“王驾崩大肆,以秬”,意思是说,周朝时期的皇帝驾崩后,都会用秬(黑黍酿成的白酒)擦抹遗体,以此来保持体香跟防止腐烂。
另外郑玄所写的《笺》曾日:“秬鬯,黑黍酒,芬香条鬯也”而在贾公彦所写的《仪礼义疏》也有描述:“大丧筑鬻,则此酒中兼有郁金香草,故得香美也”,两个作者都提到了郁金香草以及黑黍白酒的采用,可见古代帝皇在入殓之前很偏爱用这两种植物,而该物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其实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郁金香草的香味能遮掩遗体摆放时间过长所散出的腐臭味道,而黑黍酒的酒精成分能够对遗体消菌杀毒。
另外在帝王的尸体入殓后,其灵柩棺材里会摆放各种具有浓香的药草等物,该药草能拖缓遗体发霉腐烂的时日,并且还能掩盖住臭味。
通常皇帝们口中会含着一颗夜明珠或者玉珠、珍珠,据说能够镇住体内真气不让其外漏,并且使得尸体不腐烂。
在灵柩用材方面,官员们会专门在灵柩内撒上多层木炭跟草木炭,这些黑炭能吸潮并且能阻拦空气侵入帝王的遗体,以便加入其腐烂程度。
有时候,帝王一死,大臣们首先将其遗体运到皇宫冰窖里冷冻,故称为“停灵”,等到小殓大殓仪式完成后,再抬出来举行葬埋,而在皇帝灵堂摆设的数个月时间里,皇室官员们会在灵柩周围摆放很多冰块,以冰镇的方法冷冻皇上的尸体,使得其不会过早发霉发臭。
周朝时期,用黑黍酒跟香汤沐浴较为流行,并且当时的古人相信能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
后面的朝代逐渐研发出一种“贡”的物质元素,既是大家都熟悉的水银。
他们通过用水银浸泡帝皇的尸体,以起到防腐效果。
这些都是古代皇帝驾崩后,常用的防腐防臭方法,至于摆上几个月不腐烂的方法,主要是靠冰镇在冰窖里面,才会使得尸体不会腐烂。
参考文献:《周礼注疏之卷十九》、《笺》
参考:
古代人们保存尸体的技术,非常成熟。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的人们都相信,人有来世,一具不腐烂的尸体,是走向来世的最基本保证。
所以古代的帝王们,有的从当上帝王开始,就为自己修建陵墓、寻找保存尸体的最上等的材料。
以埃及法老们的木乃伊为例。
在帝王丧命的第一时间,制作木乃伊的技师,就会用尼罗河的水掺上红酒或棕榈酒,将死者的身体洗净,取出所有内脏。
心脏经防腐处理后放回去,其他器官单独放在一个陶罐里。
对死者的头部,进行单独处理。
古埃及人认为头部重要但是脑浆不重要,所以敛尸官会一边晃动尸体的脑袋,一边用一个钩子穿过鼻孔钩出脑浆倒掉。
整具尸体清理完毕后,用一种掺合了杜松子油、松香和其他香料的特制药膏抹遍尸体的里里外外。
随后,将固态碱填满腹腔。
这样,既可以排掉尸体中的水份,又保持尸体的弹性和新鲜度。
然后用布将尸体盖好,存放40天。
40天后,将尸体里的碱清理干净,用混合了各种油和树脂的液体揉搓尸体。
再近10种香料和布料,填满尸体,并在口腔和鼻腔里塞满蜂蜡。
最后,用经过处理的、上好的亚麻布包裹、捆绑尸体。
这最后一道程序,被认为是制作木乃伊最重要最神圣的部分。
有时,单是这一程序,就需要好几天。
身份越尊贵,包裹尸体所用的时间也越长。
地位越高,包裹在尸体里的珠宝也越多。
古埃及制作法老的木乃伊,最起码要70天,常规的用了90天,最长的270多天。
当然,这是帝王家的情况。
贵族和达官巨富们,用的材料没那么高级,程序要简单得多,耗费的时间和金钱,自然要少得多。
比如香料的种类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高级。
有此油料和香料不易得到,则只能用别的材料代替。
普通老百姓,但凡家里条件许可的,都会停灵数日或数月,对尸体自然会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取出内脏,用盐或碱进行干化处理,然后对尸体进行自然风干。
其原理,说得难听点,有点像南方农村制作腊肉。
所以,尸体保存几个月不腐烂,真是小事一桩。
除了穷人,从帝王到普通富商,都对保存尸体不遗余力。
帝王有帝王的方法,富人有富人的手段,目的却只有一个:来世只能比今生更富裕更有权势。

参考:
腐化是肯定会腐化的,毕竟尸体这个东西停放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发臭,你就比如说秦始皇那个时候在沙丘死了以后,当时秦始皇的尸体由于天气热发出臭味,赵高立刻就买了一批的咸鱼来掩盖这种臭味。
说明古代的诸侯皇帝因为大丧之期需要推迟下葬的日期,最终尸体发出腐臭气味,这是共识,大家都知道这种事情。
那为什么古代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皇帝的尸体放了几个月会发臭呢?
首先第一点对于皇帝尸体的处理,不仅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处理?
当然人死了以后那肯定是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说身体的清洁或者是在身体的重要部位撒上某些防腐剂,亦或者在汉朝的时候弄一个玉做的知了去塞屁眼……有事情肯定很多,但是这些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于皇帝的防腐来讲,皇帝的尸体仍然还是会腐败,仍然还是会发臭,就是为了这个时候,难道不能把棺材盖儿直接给定下来吗?
大家有没有看过马王堆的女尸?
是那个千年女尸,事实上给他一个正面照的话,我可以发现这个尸体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腐烂的症状,(今日
也就是说,马王堆的女尸事实上是在暴露在空气之下停放了几个月,然后才出现了这种尸体腐烂的症状,最后通过某种强制性的措施使得马王堆的女尸在短时间之内缺乏了腐烂的。
条件最终定格在2000年前的样子,一直保存到现在。
也就是说这些帝王诸侯的尸体在停放这几个月的期间,全市以真面目示人,棺材板是不盯上的,都造成了尸体一旦发臭那还是得臭!虽然通过了一些手段进行了处理,但是这样的手段聊胜于无!有人就会说了,那尸体臭了怎么办?
为什么没有人说这尸体会发臭?
其实对于皇帝来讲,他们的权利并不是说上一任的君王给他们的,他们对老百姓的忽悠就是
只不过可能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讲,这种事情很难去想象。
而当权者在发生了这种事情以后,又会有意无意的规避掉这方面的记载,这就导致了大家以为皇帝的尸体放个几个月不发臭。
等到了真的要下葬的时候,棺材板儿要盯上的时候,然后一些其他的防腐措施才开始弄上来,毕竟这些措施太折腾尸体了,也不可能说让其他的人亲眼看到这个有亵渎君权的意思。

参考:
不少答主都谈及“天子七月而葬”,可很多人都忽略《礼记》原文究竟是如何表述的。
其实,要解释这个问题,只要理解了《礼记·王制》中的记载便可:“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礼记·王制》这段史料中有两个关键词:“殡”和“葬”。
“葬”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大家所讲的下葬,相当于咱们民间所说的“入土为安”;
“殡”的本意为停棺待葬,是指将尸体收敛于棺内,等待下葬。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古代丧礼进入“殡”的环节后,也就相当于结束了现代葬俗中的“停尸”。
说的再直白些,认为古代帝王会“停尸”数月,都是误解,因为尸体入棺后,已经进入了“殡”的环节。
按照《礼记》的说法,先秦时周天子也不过是停尸七日,诸侯则停尸五天,卿大夫、士和庶人,则停尸更短,而七月而葬、五月而葬和三月而葬,则是“待葬期”。
当然,还需指出的是,
在瞿同祖所著《中国封建社会》中,曾对天子丧期进行过简单梳理,该书指出:“(天子丧期)多至七月,少至一月,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历史上并非每位周天子或皇帝,都会严格按照《周礼》的记载来下葬。
理解到了这里,我们再来简单解释下古代为何“不怕尸体腐烂”:前文已经讲到,现实中的“停尸”时间,其实也就是3-7天左右,此后便会将棺封闭起来,择处安置待葬。
在周天子和贵族的丧礼中,会选用密封性很好的棺木,而且尸体会经过清理,加之棺内有大量的随葬品,使得里面留存的空气很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这样一来,尸体并不会严重腐烂。
天子和诸侯的“殡礼”和“葬礼”中,并非仅仅使用单棺,而是会用成套的葬具,由棺和椁组成。
古人为了防止尸体腐烂,还尤为注重加强棺椁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密封和防潮,有时会在葬具中灌有松香、涂有膏泥或放置木炭等。
在多重棺椁的保护下,尸体处于一个避光、密封和相对恒温的状态,自然也就不会严重腐朽了。
另外,古代贵族在停尸的过程中,也已经懂得利用冰块来降温,以防止夏天尸体腐化变质。
尽管过去没有冰箱和冰柜,但王宫和皇宫内都会有大型的冰窖,用以贮藏冰块,用于夏季消暑,同时也能供停尸时防腐。

参考: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停尸三天”的说法,也就是人死后至少要等三天才能下葬,这是为何?
这种方式其实也很有科学道理,因为古代的医疗水平有限,很多人生病后会出现假死的症状,也就是昏迷过去,如果立即下葬可能会造成将人活埋的悲剧,同时这三天是办葬礼的时间,亲朋好友可以赶来见最后一面。
古代专门制定了丧葬制度,这些流程也需要在停尸期间完成。
帝王乃是九五至尊,驾崩后会举行国丧,停尸时间更长,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一方面是因为帝王在位期间就开始修建陵墓,陵墓工程浩大,可能到自己死的时候还没完工,但是要等到陵墓完工后才能下葬;
另一方面,帝王或者太后因为身份尊贵,所以葬礼都很奢华,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筹备。
例如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按照她的遗嘱,葬礼一定要办的奢侈,直到死后一年才下葬。
可是停尸时间如此之久,又不像现在的医学技术,可以冷冻冷藏处理,难道就不怕尸体腐烂发臭吗?
虽然古代的很多技术比现在的落后,但是他们仍然研究出了许多防腐的方法。
首先是消毒法,这种方法在周朝就已经出现,《周礼注疏》中有记载“王崩大肆,以秬”,意思是王侯死后都要进行沐浴,而沐浴的作用就是给尸体消毒。
古代有人专门从事尸体防腐的工作,称为郁人和裸人,郁人负责配置香水和消毒液,裸人负责用香水和消毒液给尸体沐浴,古代采用的香水是郁金香液,具有清香的作用,通过散发出的香味来掩盖尸体的味道;
消毒液是黍酒,尸体用郁金香液浸泡后还会用黍酒擦遍全身,最后将棺材密封,这样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减缓尸体的腐烂程度。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女尸,专家在研究的时候发现尸体表面有大量的乙醇,而乙醇正是来自黍酒。
第二种方法是缠裹法,给尸体穿上厚重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同时还要用东西塞住口鼻和耳朵,就连面部和头顶也要用纺织品包裹起来,类似于全身缠满绷带的木乃伊,以此实现尸体和空气充分隔离,防止细菌接触身体。
但是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而且难度大,防腐作用也不是很好。
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是用上千块玉片打造的铠甲,极其奢侈,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考古学家在研究金缕玉衣时,发现里面的尸骨已经不存在了。
第三种方法是冷藏法,通过在尸体周围放置大量冰块达到降温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冰棺。
但是古代没有冰柜,没有办法随时制冰,只能想办法将冬天的冰块保存下来。
每到冬季,贵族就会在阴凉的地方挖冰窖,深入地下,将大量的冰块放到里面,等到来年天气热的时候再使用。
冷藏法虽然效果好,但是贮存冰块不易,所以不能将尸体长久冷藏。
古人为了防腐,除了在尸体和消毒方面采取了各种方法,在棺木的制作上也想尽了办法。
为了达到防腐的作用,人们开始研究棺木的性能,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人们发现柏木、松木、梓木、楠木都是防腐的上等木材,为了使防腐的性能最佳,人们甚至研究了棺木的厚度对防腐效果的影响,采用最好的木材,最适宜的厚度来打造棺木,再对尸体进行处理,以此来实现防腐。

参考:
《礼记》中有关于“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的记载,不过这个说法未必可信,当时有些天子和诸侯去世的时候并没有达到这个期限,至于是否合乎礼仪是很难说的。
但后世确实有不少皇帝去世后,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棺椁会在几个月之后才进入陵墓下葬。
导致下葬推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每个皇帝都要经过一道繁琐的丧葬制度,但是这个棺椁的停留时间一般不会太长。
而其它原因中有两个值得说一下,其中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出于政治目的的秘不发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帝王的陵墓是在去世后才开始建造的。
秘不发丧这种情况多数拖延的时间是比较短的,比如说只有几天,然后等该办的事都办完了,就宣布皇帝的死讯,然后开始按照流程来,但也有的皇帝去世后秘不发丧的时间比较长,比如秦始皇。
秦始皇是在出巡途中去世的,当时是夏天的七月,很热,是非常不利于尸体的存放的。
而皇帝在外去世,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动乱,因此在国都以外的地方去世的皇帝一般都会秘不发丧,况且秦始皇去世后,赵高还要撺掇胡亥继位,本身就是一种政变。
因此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有几
不过最终咸鱼的气味还是没有盖过尸体的气味,等到秦始皇下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尸体腐烂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大部分时候,皇帝去世后棺椁停留几个月的原因就是因为陵墓的修建问题,唐朝的陵墓基本都是在皇帝去世后才开始修建的,因此棺椁必然会放置一段时间后才下葬。
这里就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唐高祖李渊是在635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十月份才下葬献陵;
唐太宗李世民是在649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八月份才下葬昭陵;
唐高宗李治是在683年的十二月去世的,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才下葬乾陵;
武则天是在705年的十一月去世后,到了第二年的五月才下葬。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将灵柩放置三五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下葬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棺椁放置这么长的时间,尸体的防腐工作怎么做呢?
实际上早在西周时期,尸体的防腐工作已经做的比较好了。
《周礼》中记载春官中有郁人和鬯人两种祭祀官职,他们是为裸礼提供沐浴和涂抹用品,其中鬯人掌管秬鬯,这是一种黑黍酿成的香酒,用于涂抹在裸体上,而郁人则掌管郁鬯,这是一种郁金香的香草捣烂后与黑黍酒同煮制成的香汤,用于给裸体沐浴。
这里之所以说是裸体,就是因为要进行裸浴,对象可能是活着的人,即祭祀的需要,另一个对象就是尸体。
用香汤为尸体沐浴,再涂抹黑黍酒,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尸体有香气,同时酒能杀菌和消毒,这对于尸体的防腐有一定的作用。
要知道让尸体腐烂的正是各种各样的菌,需氧菌或者厌氧菌。
不过这种做法到底是有祭祀的味道,即让人死后通灵,商朝时期还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很重要的一环。
《周礼》中同样还有冰人这样一个官职,即掌管冰的,冰对于尸体的防腐也很有用,低温环境下不易腐烂。
马王堆女尸是古代最著名的防腐成功的例子,不过对于其中的防腐秘诀,到现在也是一个迷,因为该女尸被发现的时候是浸泡在一种液体中的,液体的成分中含有乙酸、乙醇和汞的沉积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防腐作用,至于这个液体是当初就是为了防腐而做的,还是后来出现的,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该女尸身上被二十层丝绸包裹确实也有助于防腐。
所以我们看古代的帝王去世后,其防腐工作可以做这些:用香汤给尸体沐浴,将尸体清洗洁净,有香味,然后在给尸体涂抹黑黍酒,做完这个程序后,给尸体包裹上数层丝绸衣服,最大程度与外界隔断。
然后将尸体放进由防腐性和密闭性极好的棺椁中,棺椁中最好放置水银。
再然后就是将棺椁放进冰室中冷藏,接下来就等着下葬了。
当然古代的防腐技术很多,有很多到现在也不为人知,还要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掘。

参考:
是香料,因为他们下了香料。
古代帝王的身份尊贵,在一些王朝中,有人认为天子的“身体”不会腐败,如此一来便可镇压王朝气运,所以在帝王驾崩后,第一时间不是让帝王直接进入陵寝,而是停留他曾统治的王朝人间。
渐渐地,这种方式就融入了“礼法”。
但礼法是礼法,客观事实是客观事实,即便他们觉得天子是神,天子的尸体也还是会因为腐烂而发臭,底下的人不懂,皇帝身边的人那肯定要懂,久而久之了,为了保持这种“神性”,大家就要想点办法。
首先,古代中国对“草药”十分精通,文明的初始状态,就有“香料”的存在,这些香料,不是什么人为添加的,就是多种植物混合在一起的“植物香气”,这是最原始的香味。
后来有大火燃烧了树木和植被,将这些物体的“自然香气”燃烧了出来,于是便有了“香”,香乃是形容词,也是一个名词,代表着一种物体。
在周代的“司服”、“司礼”部门,就有着专门制造香料的部门,但那时候的他们具体怎么用,就没有精确的历史记载了,但是焚香的历史很漫长,一般来说,天子的冠服,士大夫的衣冠,都是用香“熏”过的。
秦朝皇帝嬴政当年驾崩在河北邢台,因为驾崩地匆忙,所以没有香料立即处理,被赵高和李斯一路上用“鲍鱼”来遮掩尸体的腐烂腥臭,后来下葬的时候,只能躺在“水银”的海洋中,除臭不可能了,那就掩盖密封。
而很奇妙的是,后人就觉得是因为祖龙的“下葬”事宜没有安排好,所以导致气运镇压不住,秦就不过三代而亡了。
反正只要是属于在皇宫里驾崩的皇帝,甭管他是不是正常死亡,只要遗体还在宫中,还能找到,那么一般都要拿来“入殓”。
在入殓前,皇帝是一定要让那些专门的“香料大师”来处理过尸体的。
在香料的选择上,一般多以西南地区供给的香料为主,西南地区,一直是古代中国产想要的重要地区,那里的植被丰富,香味繁多,对于香熏这种事情,或许比现代人都要专业得多。
不过在汉代,又和其他朝代有些不同,因为汉代喜欢“厚葬”,厚葬就是用众多“珠宝”、“财宝”来伴随着入殓者一同进入地下世界,那么跟“防腐”、“防臭”结合起来,“金缕玉衣”就出现了。
金缕玉衣是汉朝皇帝、皇后、亲王下葬时的标配,金缕玉衣正如它的名字,用金丝作为缕线,用玉石作为衣壳,金缕玉衣的最大的特征就是:贵!还有降温、好看。
但需要的功能就是降温,要知道,遗体会出现腐败,根源是适宜的温度下,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对人体的分解,但只要控制住了温度,那么这一切的速度都会“减缓”。
是不是听来很像平时用的一样东西?
没错的,作用就等于是冰箱。
用金缕玉衣的汉朝人算起来也是不少,可是后来却便宜了盗墓贼,有史料记载的,那就是曹操,喜欢挖东家祖宗的坟墓,筹集军费来打仗,刨大汉祖宗的坟来保卫大汉江山,那真的是怎么说怎么讽刺。
就因为曹丞相干了这件事,让曹丕建立了魏朝后,下令废除“厚葬”,不允许这样干了,原因就是不想成为这些后世军阀们的“小金库”,要是没钱了都学魏太祖个个来刨坟,那气运之说更是置若罔闻了。
而在汉朝之后,又有了新蜕变的“入殓”技术,是在宋朝。
宋朝商业发达,是对盛唐链接中亚、东南亚贸易的延续,在唐朝后期,大量的外国香料进入中国市场,那个时候变成了“香药”,就是可以吃可以敷,还特别香,这一度成为了中药的魅力所在,即便是如今,都是少有。
宋朝太祖赵匡胤下葬的时候,就曾被“高级”处理过,关于他的肉身反腐啊,棺材啊,都是上上之选,那么他的“入殓”水准高低又不是靠文字就能展现出来,后人怎么得知的呢?
理由也很简单,宋太祖的“坟”,被人家刨了。
在南宋末年,一个叫“朱漆脸”的盗墓贼就顺利地摸入了宋太祖的陵墓,对宋太祖陵墓里的金银财宝、首饰、殉葬品进行偷窃。
但偷到了开国太祖的头上了,朱漆脸又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盗墓贼,他的志向乃是偷更多的财宝,于是他就爬到了宋太祖的身上,想把宋太祖身上的衣服都拿走,他看到宋太祖的面容保持还算完整。
要知道,那时候赵匡胤都驾崩了上百年了,可见这些香药的质量多么高级,正在朱漆脸端详得入迷之际,忽然宋太祖一口“黑水”吐了出来,吓得朱漆脸落荒而逃,他一度以为是“毒水”,准备等死。
后来才发现,这些黑水,就是当年为了保证宋太祖尸体内部的“防腐”所灌入的一种特殊药剂,主要作用就是防腐。
因此宋朝的“防腐”技术,是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的,比起汉代,是一种根本技术上的超越,汉代执着于“物理降温”,宋朝则就是在细节上做好防腐。
最后一个值得称道的,那就是离咱们最近的“清朝”了。
到了清代,很多生物原理其实都被“朴素唯物主义”所洞悉,虽然平民百姓还是信奉天子气运镇压那一套,但是上层阶级的人,都已经在重视更好的防腐技术了。
清代皇族的“入殓”仪式、的确是最复杂的。
因为满族人以前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殿中有“神”。
那么这个“神”是怎么来的?
要不就是天上派来守卫人间的,要不就是皇帝老祖宗所化身。
因此,在清代,皇帝、皇后驾崩后,是要在宫殿“停宫”一段时间的,为的就是给族人、文武百官祭拜,并顺便留下自己的精气神在这座宫殿里,化身“神”,镇压气运。
说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封建迷信。
但为了配合这种说法,清朝人是很尽力的。
首先是“物理降温”。
对于遗体,他们会先用“冰水”降温,而后会用水银进行一次处理,而香料这些东西,也是必然有的,但却不是主流,最重要的,还是“棺材”的材质选择。
当年有“金丝楠木”很出名,这一直是大清皇族的至爱。
金丝楠木价格昂贵,属于是无价之宝,因为它的密封性极强,所以受到了皇族的喜爱,因此清朝皇帝一般都指定金丝楠木作为“梓宫”(指皇帝、皇后的棺材),经过此前的“防腐”处理,一般来说,根本不会发生臭味四溢的情况。
也就是当时没有真空抽气技术,不然的话,就大清这些技术逻辑而言,把皇帝的棺材变成“真空包装”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真正防腐的最好技术,就是真空,只要不接触空气中的微生物,腐烂的可能性几乎于无。
再大清历史上,梓宫放置时间最长的,就是孝庄太后。
因为孝庄自己的遗愿,让康熙不要放她与皇太极合葬,康熙为难住了,只能先搁置祖母的棺材,让后人想办法。
这一放,就放了三十多年,时人去祭拜啊,打理啊,没有说闻到啥异味,可见金丝楠木的密封性多强,而到了雍正时期,才又给孝庄盖了个陵寝安葬。
而雍正刚登基那会,因为弟弟胤禵的事情,他的亲生母亲乌雅氏死活不愿意当太后,所以乌雅氏去世后,雍正把自己母亲的梓宫放在太后的宫殿中放了好久,直到旁人建议雍正不要这么对自己的母亲,才匆匆下葬了。
反正对于古代这些关于皇帝的“入殓”来说,一直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技术,他们害怕的不是梓宫里的尸体发臭,而是礼法不妥当。
对于已经逝去的皇帝本人而言,他更是做不了任何决定,反正两眼一闭,这身体给人家如何摆弄,就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参考:
人的生命一旦走到尽头,哪里还有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之分,不过都是一抔黄土而已。
即使是生前万人仰慕的帝王,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身体机能的丧失和细菌的侵袭,一旦处理不当,也会“遗臭万年”。
不过作为老百姓,一旦完成丧礼盖棺定论,也就预示着本人在这个世界上彻底画上了句号。
但作为帝王,即使生命结束,他们依然要成为地下的王,保持尸身的完整就成了重中之重。
皇帝死后为何很久才下葬?
我们都知道,皇帝从继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皇帝不死基本工期不能结束,一座陵墓的奢华程度与他在位的时间密不可分。
像秦始皇的陵墓修建了整整39年,汉武帝的茂陵整整修建了54年,他们的陵寝也成为了历代盗墓者的首选,除了帝王本身的知名度外,与他们陵墓的规模以及地下宝藏也分不开关系。
皇帝不像普通人,停尸三日之后就能下葬,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们要挑选良辰吉日,确保龙脉之处能给后人带来荫庇。
加上陵墓工程的收尾以及陪葬品的选择,包括对尸体的处理,这一来二去,入葬的战线就远远的被拉长。
以封建王朝最后的皇家葬礼为例,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于中南海瀛台,仅隔了一天,慈禧太后也走完了自己令人争议的一生,可他们的葬礼却迟迟没有办理,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1909年。
光绪皇帝是因为生前没有建造陵墓,死后才匆匆选址,1909年,光绪的崇陵才开始动工,直到1912年完工,工期很短,陪葬品了了,而动工开始光绪就草草下葬,实在是帝王之中最憋屈的一位。
慈禧虽不是帝王却胜似帝王,她的葬礼一直拖到了1909年的下半年,距离慈禧去世已过了将近一年,除了因为光绪的葬礼而推后,更重要的是慈禧陪葬品之多以及对尸体的处理达到了极致,毕竟老佛爷生前是个“体面人”,到了阴间也要唯我独尊。
下葬之前如何防腐?
尸体在高温之下,不出三日必定会臭气熏天,这也是考研入殓师本领的时候。
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早在周朝之时,古人就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尸体的处理,以避免腐烂。
首先是对尸体进行清洗,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全部擦拭干净,然后用特殊的香料涂在身上,以此来遮蔽尸体发出的臭味。
其次,为了尸体千年不腐,还会将尸体再次浸没到水银之中,以此杀死尸体上的细菌。
尸体全部处理好之后,就会给尸体穿上特制的“防腐制服”,例如汉代的金缕玉衣,口中含着夜明珠,然后将尸体放入棺椁之中。
最后,帝王的棺材基本都是用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经过工匠的精心打造,可以说是密不透风。
把棺材的一周摆上冰块,再在棺材之上撒上生石灰。
经过这样的处理,不但能防止尸体腐烂,而且连臭味都闻不见。
例如历代盗墓所载那样,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盗掘帝陵,发现吕后死后两百多年依然栩栩如生,甚至有兵士做出了猥琐之事,可见古人对尸体的处理的成熟度。
不是办法的办法
千古一帝秦始皇病逝于巡游的途中沙丘,赵高等人矫诏拥立幼子胡亥,为了封锁秦始皇病逝的消息,赵高想了一个特殊的办法。
他把几车臭鱼安排在秦始皇座驾的周围,臭鱼的臭味完全掩盖住了尸体腐烂的味道,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察觉到始皇帝已经去世,所到之处,百官跪迎,上奏政事,一切如故。
等到到了咸阳,赵高和李斯才宣布了死讯,拥立胡亥登基。
还有一个皇帝更悲催,他就是辽国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也就是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的“父亲”。
石敬瑭死后,他的继任者认为“儿皇帝”的名声太过于难听,于是就提出称“侄皇帝”,耶律德光一听大怒,于是亲自率兵讨打中原。
可惜被太原的刘知远从背后反戈一击,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率兵返回草原,一路上又急又气,在杀胡林口吐鲜血,气绝身亡。
可他的母亲述律太后一定要见儿子最后一面,派使者传令:“无论如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当时正值六月酷暑,别说见人,等到了地方,估计尸骨都腐烂的看不出模样了。
正当百官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名橱子献了一计,因为自己经常做牛羊肉的风干和腊肉工作,因此大胆建议把皇帝做成“腊肉”。
就这样,辽国的太宗被掏去了五脏六腑,直接腌制成了“腊肉”。
不但避免了尸体的腐烂,也避免了尸体散发的恶臭,更成全了母子见最后一面的夙愿,只不过一代帝王被活生生的做成了腊肉,未免让人感到惊讶与憋屈。

参考:
在古代,帝王的灵柩放置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下葬的事情屡见不鲜。
古人不怕尸体腐烂么?
当然不怕,尸体腐烂是必然的,不腐烂才是奇特的,古人早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他们并不担心尸体腐烂的问题,他们担心的是尸体腐烂所带来的味道的问题。
因为棺椁下葬前要放置一段时间,特别是某些帝王、妃嫔的棺椁,在下葬前,会长期停放在宫内,或者某些特定的停棺地。
尸体腐烂之后,会有很浓烈的味道,如果不妥善处理,估计停放棺椁的地方,人是没法轻易靠近了。
这会严重影响日常的打理、祭奠。
古人很聪明,从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人去世之后,会为遗体沐浴。
这一做法,至少从周朝时已经开始了。
《周礼注疏》载:“王崩,大肆以秬”,意思就是王去世了,要用秬酒(黑黍酒)给遗体进行全面的清洁。
古代没有蒸馏酒,酒精度数很低,就跟现在的米酒差不多,所以,这时候的酒没有什么强效杀菌作用。
之所以用酒清洁,是因为纯粮酒有浓烈的香气,用以掩盖初期腐烂时的味道。
其次,对遗体使用九窍塞。
《抱朴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所谓的九窍,就是耳鼻眼口肛阴等所有孔窍之处。
使用特制的玉石或者金质窍塞,将九窍全部闭合。
九窍塞应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可能作用并不大。
除非选择的玉石材料带有一定的辐射,那倒是有可能。
再有,就是在棺中放置干燥的香料。
古人素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就是用来遮盖异味,带来芬芳的。
香料对于掩盖遗体腐败的味道,同样具有很大作用。
而且,有些香料除了具有芬芳的香气之外,还有杀菌和吸湿防潮的作用,对于遗体保存,也非常有益。
这种做法至少从汉朝已经开始了。
比如湖北江陵汉墓,棺内就放置有杀菌的香料。
马王堆一号汉墓,也发现了花椒、香囊、香枕等物。
在《三国志集解》的引《述征记》注中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将四方收集来的珍香药物数十石,捣碎之后,全部放到了刘表的棺中。
到了晋朝永嘉年间,天下大乱,“郡人发其墓,表貌如生,香闻数十里”。
可见香料对于遗体防腐和掩盖异味的奇效。
这一做法,在满清皇室也大量使用。
在考古光绪陵墓时,考古人员在光绪皇后隆裕的棺中,发现了将近有半个棺木的糊状物。
当时,打开棺木的军医伸手摸了一下,黏糊糊的,跑到另外呕吐了半天。
后来才发现,这些糊糊根本没有异味,甚至还有淡淡的清香气,原来是棺中之前放置了大量干燥的香木碎屑。
因为棺木长期泡水侵蚀进水,香木屑就被泡成了黏糊糊的烂糊糊。
还有,就是密闭棺椁。
古代丧葬,通常是內棺外椁的形制。
外椁有石质的,多数是木质的。
帝王的棺木通常都是选用上等木料,比如金丝楠木等。
而且做工也极其的考究,当棺木的盖子闭合之后,基本上是严丝合缝,这已经可以避免异味的散发了。
同时,棺木也会刷上油漆,增强了棺木的密闭性,并且还会用油漆封闭棺木的缝隙,进一步增强了棺的密闭性。
这就让棺内遗体腐败的味道很难散发出来。
据考古发现,商代妇好的棺木就刷有油漆。
到了清朝,慈禧的棺木,更是刷了数十层之多。
密闭的棺木,可以极大的隔离空气流通,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尸体的腐败速度,又可以隔离腐败的味道散发出来。
所以,棺木即使停放很久,也不会闻到异味。
如果使用的是木质椁,棺木放在椁中,又加了一层隔离,异味就更加难以散发出来了。
因此,古人对于停放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的灵柩,并不十分担心尸体腐败的问题。
反正棺木闭合之后,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再次打开的。
不管棺内的遗体如何,负责守护灵柩的人,还有祭拜、经过的人,都闻不到什么味道,这就已经足够了。

参考:
咱以清代为例,说说皇帝时候的那些事儿。
大清朝的光绪皇帝是1908年11月14日死于中南海的瀛台,年仅37岁,他死后多长时间出殡的呢,据史载,他是在1909年3月14日那天开始出殡的,棺椁从北京启程,由人力肩扛一直到2百多里地的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的暂安处,为什么不直接下葬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光绪死的太早,他的皇陵还没建好,后来直到民国时期袁世凯上台,按照约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拨款,才得以在1913年完工,这个时候距离光绪皇帝死已经5年了,光绪在暂安处足足待了4年才得以入土为安。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叫做暂安处呢,这个地方是专门暂时安放皇帝或者皇妃等梓棺的,其实这个就是清朝通常用的一个办法,因为有的皇后先死,这个时候地宫没有安置好,所以只能先暂时安顿在此处,在北京海淀区那边好像还有个暂安奉殿遗址呢。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皇帝和皇后皇妃死后,尸体都会做一个防腐的处理,在汉代还出现过用水银浸泡防腐的办法,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环节是棺椁本身选用上好的防腐材料,据史载,光是皇帝棺椁上的漆都涂了七七四十九遍,这样处理后,棺材内的环境便被密封的严严实实,在短期内是可以延缓尸体腐烂的。
但是长期之后,该烂还得烂......除非像马王堆那种极端情况,2000多年了,里面的辛追夫人竟然千年不腐,栩栩如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