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历史上孙毓敏有哪些故事

孙毓敏老师,有名京剧演员、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荀派名家、京剧名家、荀派高足、京剧大师、荀派传人、有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荀派亲传弟子、荀派嫡传、荀派名家、舞台上的“活红娘”、荀派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曾经是常香玉的厨师。
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一名成绩卓著的校长,为戏曲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后辈力量,这就是人们眼中的孙毓敏,今天我们慢慢地走近她,静静地倾听她曲折的人生经历,默默地感受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童年的幸福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家庭的不幸使她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8岁那年母亲请人教她学戏,从此她就迷上了京剧,后来她随家人从上海辗转到青岛,1951年她偶然在一张旧报纸上看到了北京艺培戏曲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戏曲学校的招生启示,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北京,成为戏校的一名学生,开始了她在艺术道路上的艰辛跋涉。
戏校的生活既紧张而又艰苦,老师要求学生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艺无捷径,只有苦练。
年仅十年的孙毓敏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黎明即起,喊嗓子练功学戏,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她立志献身于戏曲事业,想要成为出色的表演艺术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对学习入了戏,看书练字、观摩演出,多方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她曾向张君秋先生学戏,每学一段唱都反复练习,走在路上也是一边走一边唱,有时竟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
她像一周嫩芽,在岩石间顽强地生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技艺日益精进,还练出了一副好嗓子,直到现在还被人称为“钢嗓铁喉”。
戏校八年,在师长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她在艺术上逐渐成熟起来,艺术的大门为她而敞开,美好的前程就在眼前。
在毕业演出时,荀慧生先生对孙毓敏的表演很满意,说这个胖姑娘在台上挺开窍的,孙毓敏遂进入荀剧团工作,并被荀先生收为弟子,从1959年到1966年,孙毓敏先后在荀剧团、梅剧团及北京京剧院工作,每年演出两百场
正在这时,文革的冲击使孙毓敏被下放河南郑州,因受迫害而致残,她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小鸟,瘫痪病榻五年之久,但是对艺术的挚爱使她勇敢地与病痛搏斗,以超人的毅力艰苦锻炼,终于她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1978年,她回到北京、回到阔别多年的首都舞台上,先后在北京京剧院三团、四团担任主演,每年演出达一百六十场之多。
《红娘》、《玉堂春》、《红楼二尤》、《霍小玉》、《金玉奴》等二十几出戏是她的代表剧目,一个残疾人能再登舞台,重现艺采,其艰辛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她以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思想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更以清新明快、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征服了观众的心,观众们
她的著作《含泪的笑》、《孙毓敏谈艺录》等书也已出版,当年的嫩芽历经风雨,如今已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北京戏校师生盼望已久的戏校排演场于1998年12月落成,其中凝结着孙毓敏的多少心血,北京戏校的师生们最了解,从1991年孙毓敏来到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校长至当时九几年已近十年了,从舞台到讲台、从演员到校长,孙毓敏仍是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
从前是为了艺术,现在为了艺术丶更为了学生、为了学校的发展。
每天孙毓敏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
最让她操心的还是她的学生们,如果有时间,她总愿意跟孩子们在一起,多教他们一点。
北京戏校当时有五百多名在校生,有些人远离家乡,有些还很年幼,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伙食问题,孙毓敏总是亲自过问。
有时候孩子们在宿舍里也能见能见到他们的孙校长,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孙毓敏觉得心里踏实,自己的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总想多给他(她)们一些关心、多给他们一些爱。
每当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孙毓敏都从心里感到高兴。
学校里有彩排她总是抽空去看看,她愿意替孩子们想得多一点儿,想得远一点。
她曾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声训练法,她总是乐于把它传授给她的学生们,使他们少走些弯路,当时,北京市戏曲学校已成为设有京剧、评剧、民族舞、芭蕾舞、和电脑、音乐、制作等九个学科的艺术学校,为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艺术团体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为了让学生们多积累些舞台实践经验,学校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合办了双休日白场演出,社会反响强烈,学校还应邀赴日、德、韩等国实习演出,随着学校的影响扩大,很多外国留学生也慕名而来,蓓蕾初绽,春色满园,北京戏校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作为一校之长的孙毓敏还希望戏校能有更大的发展。
不知不觉,夜幕悄悄降临、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孙毓敏回到家中,温暖的灯光在迎接她。
她继承荀派艺术也好几十年了,荀派艺术博大精深,她觉得学问很大的,她自己感觉呢好像应该用三化三感来加以总结,比如说吧,什么叫“三化\",那就是生活化、个性化、趣味化,什么叫“三感\",就是时代感、真实感和幽默感。
拿唱念做舞来说吧,她想它那个念白很有特色,比如它的京白吧它就用那个半拉嘴唇和半拉舌头说话,特别有年龄感,显得特别小,像小孩一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