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各自的母亲有多强

三位皇帝的母亲都很强,她们身上有各自闪光点为后人称道,如果排个名次出来,景帝母第一,文帝母亲第二,汉武帝母亲只能排到最后。
她们到底有多强呢?
讲讲她们各自的故事就知道了。
按出生的年代顺序,先从汉文帝的母亲讲起。
汉文帝的母亲大智若愚汉文帝的母亲叫薄姬,如果不是他当了皇帝,母亲注定一生默默无闻。
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妃嫔。
楚汉战争开始后,魏王豹叛汉归楚,刘邦派韩信攻魏。
韩信很快攻下魏国,俘虏了魏豹及其妃嫔,然后送到刘邦驻守的荥阳。
后来荥阳失守,魏豹被汉将周苛斩杀,退守到成皋的刘邦将魏豹的遗孀纳入自己的后宫。
接下来,刘邦将这些女人们逐个临幸,唯独落下了薄姬。
其实薄姬曾是魏豹最宠幸的一个妃嫔,由此可能让刘邦产生了某种心里障碍,所以才提不起兴致。
受此待遇,薄姬的心里却很平静,她没有主动去找刘邦献媚,而是默默无闻地干起了洗衣织布的粗活。
直到有一天,刘邦心血来潮,主动临幸了她。
幸运的是,只此一次,薄姬竟然怀孕,后生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
要说帝王身边的女人,一般生了儿子都能飞黄腾达,身份地位如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可是薄姬的生活平静如水,一成不变,与刘邦没有一点亲近,更没有像其他妃嫔一样相互倾轧争宠。
所以,薄姬一直过的很卑微,卑微的让吕后都心生怜悯。
因此,当刘邦去世后,薄姬可能是唯一一个被吕后允许同儿子团聚的女人。
反观那些整日围着刘邦团团转的女人,没有一个得了好下场,全部被吕后折磨致死,尤其是戚夫人还被做成了人毙。
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薄姬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她知道在纷杂诡谲的宫廷生活中如何自保,如何避祸。
可能当初薄姬没少被人嘲笑傻的可怜,但真正笑到最后的却是这个“傻子”。
显然汉文帝也是遗传了母亲大智若愚的基因,他在坐代王的十七年中爱戴百姓,轻徭薄赋,远离朝廷纷争,以一副“老实巴交”的形象示人。
因此在吕后去世后,他才被元老重臣们拥立为帝。
刘邦建立的西汉立国二百余年,嫡系只传了短短七年,算上吕后主政的时间,也不过十五年,其余均由薄姬子孙延续,因此,在刘邦的众多嫔妃中,最不起眼的薄姬却成了最大的嬴家。
由此也印证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汉景帝的母亲影响汉朝历史汉景帝的母亲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
窦漪房最初侍奉吕后,也有人说她是刘邦招入宫中的“存货”,好在某个时刻享用,总之汉朝建立初她入的宫,当时最多豆蔻年华。
刘邦去世后,吕后嫌后宫臃肿,于是遣散了一批宫女,但是并不是让她们回家,而是分别嫁给了刘邦的儿子。
当时刘邦的七个儿子都分散在全国做藩王,吕后送这些宫女过去意非寻常,说不清楚是拉拢还是监视。
窦漪房是赵国人,自然想回到家乡,她也把这个愿望说给了主事宦官,但结果事与愿违,她被送到了代国。
因此,窦漪房到达代国后,没少了哭鼻子。
不过,她内心的忧愁很快一扫而光,因为代王刘恒对她非常宠幸。
刘恒是刘邦的四子,母亲就是薄姬,他就是将来的汉文帝。
窦漪房在刘恒的宠爱下,先后生下了刘嫖、刘启、刘武三个孩子。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元老大臣与刘姓诸侯联手铲除了吕后族人,将刘恒迎到长安称帝。
由于刘恒原王后生的几个儿子陆续去世,所以一年之后,窦漪房生的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而窦漪房也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后。
汉文帝在位期间,窦皇后的权威并没有显现出来,倒是非常受大臣们的敬畏,甚至有一丝忌惮。
后来汉文帝非常宠幸慎夫人,出入成双,形影不离,这时有大臣们就劝汉文帝说不应如此,否则就害了慎夫人,高皇帝宠幸的戚夫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言外之意,将来汉文帝去世,窦皇后可能会加害慎夫。
道理很简单,西汉推崇孝道治国,刘启即位之后,窦漪房的地位必然被抬高,到时收拾一下慎夫人如同捏只蚂蚁那么简单。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窦漪房成了皇太后。
这时,窦太后的权势开始展露出来。
汉初推行“黄老学说”的治国理念,窦太后就是一位忠实的黄老维护者,而当时的儒家治国思想也渐渐有抬头之势,所以窦太后采用了高压姿态进行打压。
一位叫做辕固的儒生因贬低《老子》而被投入兽圈,与野猪搏斗。
如果不是汉景帝偷偷递给他一把剑,可能就成了被拱的“白菜”。
汉武帝继位后,窦漪房成了太皇太后,地位也更高了,但她还是固守“黄老之道”。
年少的汉武帝在部分大臣们的教唆下想与祖母叫板,结果几位大臣丢了性命,他也差点丢了皇位。
也有人认为窦太后越老越冥顽不化,其实她的坚守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汉朝初期百废待兴,急需要休养生息,而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与当时国情高度吻合,而且窦太后就是一位见证者。
所以她更希望汉朝大船平稳航行,而不是去触及风浪。
因此,汉朝到汉武帝时期能积累那么雄厚的国力,与窦太后的坚定地推行黄老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她也成为了一位影响汉朝历史的女性。
另外值得嘉奖的是,窦老太后有权威,但没有乱用权威,作威作福,穷奢极欲,也没有让外戚干政的乱局出现,仅从这点上,她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太后。
汉武帝的母亲善于抓住机会汉武帝的母亲叫王娡,她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刘邦灭掉的第一个异姓诸侯。
臧儿嫁过两处人家,第一任丈夫姓王,第二任丈夫姓田。
臧儿与第一位丈夫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王娡,一个叫王儿姁。
臧儿嫁到田家后,又生了儿子田蚡。
汉武帝初期,田蚡先后任太尉与丞相。
起初臧荼将王娡嫁给了平民金王孙,生下女儿金俗。
后来臧儿找人给王娡相面,说她贵不可言,于是臧荼将王娡从金王孙家中抢回,然后托人送进宫中。
当时太子刘启正好选妃,结果看上了王娡。
王娡在怀汉武帝的时候,曾和景帝说自己做了一个怪梦,梦到太阳往她怀里撞。
所以当汉景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后,却格外留意起了刘彘(汉武帝原名)这个孩子。
后来,长公主刘嫖想将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为妻,结果被刘荣的母亲栗姬一口回绝。
刘嫖碰了一鼻后心情郁闷,于是找到了王娡,并透露了为刘彘谋取太子之位的打算,条件就是娶阿娇为妻。
王娡非常聪明,知道这是天赐良机,所以她立刻与刘嫖心照不宣地联手。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经常往宫里选送美女,所以她是一个相当有能量的女人。
有了刘嫖暗中助力,王娡又卖力气地表现自己,很快就把栗姬比了下去。
当时汉景帝废了皇后小薄氏(薄姬的倒孙女),正有立皇帝的打算,原本打算让栗子当皇后,结果刘嫖的轮番“轰炸”之下迟疑起来。
没过多久,栗子犯昏冲撞了汉景帝,汉景心情很是不爽。
刘嫖与王娡趁势猛攻,致使汉景帝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还冷落了栗姬。
接下来,汉景帝越瞅王娡越顺眼,又想到她那个“太阳入怀”的梦,干脆就立她为皇后。
没过多久,立刘彘为太子,改名刘彻。
在古代,太阳代王天子,可见王娡那个梦也起了作用。
由上可见,王娡是一个关于抓机会的女人,如果她面对刘嫖抛来的橄榄枝无动于衷,她的儿子刘彻很难被立为太子。
另外,从她的“梦到太阳入怀”来看,她还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
不过就名气而言,王娡要比薄姬与窦太后逊色了许多。

参考: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建了辉煌盛世的大统一王朝,前后延续了四百多年。
汉朝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辉煌,与汉朝初年的汉文帝、汉景帝及汉武帝三个皇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
不但确保了国家的稳定,而且让汉朝的经济发展起来。
汉武帝打击匈奴,不但实现了开疆拓土,让汉朝的疆域变得非常辽阔,同时也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正是因为汉初这三代皇帝共同努力,才为汉朝实现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三位皇帝固然很厉害,但培养这三位皇帝的母亲更加厉害。
可以说正是有这三位母亲的奋斗,以及她们对儿子们的着力教育,才会促成三代皇帝的成功。
而且,这三位太后各有各的特点,在帮助儿子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薄太后能熬。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熬。
薄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
薄姬被刘邦收留以后,她几乎一生都只见过刘邦一面,被刘邦宠幸过一次。
好在于她的运气非常好,仅仅一次,她就给刘邦生下了代王刘恒。
后宫中的妃子,要能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获得君王的宠爱。
只有获得君王的宠爱,才会有前途和出路。
否则的话,一辈子都只可能在皇宫里,孤独寂寞地生活。
戚夫人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戚夫人极力讨好巴结刘邦,她尤其会跳舞。
刘邦自从起义以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停地在前线打仗。
而且刘邦经常打败仗,这使得刘邦的心情肯定是极为郁闷的。
戚夫人就抓住了这一点,极力的在刘邦面前表现,唱歌跳舞,给刘邦解闷,安慰刘邦。
这使得刘邦非常喜爱戚夫人。
戚夫人还明白刘邦是一个老家伙,他的年纪是很大的,随时都可能死去。
要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刘邦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
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了继承人,将来自己当了太后,才有稳固的地位。
所以,她除了唱歌跳舞以外,还极力撺掇刘邦,让刘邦封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继承人。
而且戚夫人还明白,吕后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别的妃子的女人,假设将来吕后当了太后,自己绝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因此,从确保儿子的地位和自己的地位角度出发。
戚夫人都在积极地运作,表现得很活跃。
然而在这些过程中,薄姬却非常安静,非常能熬,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薄姬并不是一个很笨的女子,她要做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办得到的。
她非常有手段。
比如当年魏豹之所以娶她,正是因为魏豹听说了薄姬“当生天子”。
这个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就是薄姬和她母亲有意营造的一个结果。
还有,刘邦之所以宠幸薄姬,是因为薄姬有意在刘邦喜爱的两个妃子面前放话,展示可怜。
而这激起了刘邦的怜悯心。
等刘邦去见她的时候,她则告诉刘邦,昨天晚上她梦见了有一条龙盘在她肚皮上。
可以说,这一切都是薄姬有意设计的桥段。
薄姬这么聪明,她要继续想办法引起刘邦更多的注意,并不是办不到。
但是她一直没有这样做,非常安静。
在漫长的岁月里,薄姬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刘恒的教育上,让刘恒勤政爱民,养德修身。
当吕后开始收拾刘邦的其他儿子,和其他嫔妃的时候,薄姬因为一直比较安静,因此躲过了吕后的打击。
汉惠帝去世,刘邦的孙子们都蠢蠢欲动,想要接替汉惠帝当皇帝。
刘肥的几个儿子,甚至举兵造反。
但是薄太后一直让刘恒安静地呆着,不要去出这个风头。
也正是因为刘恒一直表现得很冷静,而且品德又好,又把百姓管理得好,刘恒才获得了朝中大臣的重视,大家才会把他接到朝中,让他当皇帝。
薄太后能熬,因此她笑到了最后,她的儿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窦太后懂退。
窦太后当了太后以后,由于自己的眼睛瞎了,她的小儿子刘武特别照顾她,特别关心她,因此她也特别喜欢小儿子刘武。
后来听说刘启和刘武两兄弟喝酒的时候,刘启表示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刘武,这让窦太后非常高兴。
当刘启废掉了自己的太子刘荣后,窦太后就给刘启提出,希望刘启能把刘武立为继承人。
刘启当然不会把刘武立为继承人,当年他之所以说那个话,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他喝醉了,打胡乱说;
另一方面,也是他为了讨母亲的欢心。
他看出母亲特别喜欢刘武。
毕竟母亲眼睛瞎了,说这样的话来安慰一下母亲的情绪。
刘启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弟弟,但是母亲又说到这个话。
刘启不好不答应。
因此他把这个事情扩大化,表明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不能擅自做主,而需要大家来讨论。
于是把这个事情拿到朝廷中,让大家给意见。
事实上,皇位继承问题,是不能拿到朝廷中去讨论的。
而且刘启后来把刘彻立为接班人,也没有这么做。
为什么他偏偏要把刘武继承皇位的问题,拿去讨论。
就是他想用大臣们的反对,来搪塞他母亲。
自然,大臣们懂得刘启心中想的是什么,当然就极力反对。
最终,刘启以大臣们反对为借口,剥夺了刘武的继承权。
后来,刘武不高兴,暗杀了反对他的大臣袁盎。
于是,刘启不断派出使者,调查刘武。
刘启派出的使者,第一波还在调查之中,第二波已经上路了。
显然,刘启就要通过这种方式,吓唬刘武,同时也吓唬他母亲窦太后。
刘武受不住吓,最后吓死了。
窦太后当然十分伤心。
但是,窦太后是一个非常懂得退让的女人,她很快从情绪中走了出来,而且她还和后来的继承人刘彻的关系搞得很好。
要知道,和刘彻关系搞好不容易。
毕竟当初窦太后是想把皇位给儿子,不给孙子,可以说刘彻和窦太后是天敌。
但是窦太后一直在退让,极力融洽和刘彻的关系,同时极力融洽和刘彻母亲王太后的关系,这使得后来在汉武帝刘彻的朝廷中,窦太后还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王太后通变。
王娡最早嫁给了一个农民,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而且家中的生活过得不错。
她的老公金王孙虽然不是达官显贵,但是很喜爱她,而且日子还过得去。
但是当她母亲提出,希望她到皇宫去找机会的时候,她知道此去可能就是受苦,挨打受骂,当下人。
而且很可能一辈子都当下人,做一个默默老死皇宫中的宫女,但是她却接受了这个挑战,依然离开爱自己的老公,离开儿女,离开温馨的家庭,到皇宫中去奋斗。
王娡放低自己身段,从零做起,最后竟然获得了汉景帝的喜爱。
从一个小宫女,变成了汉景帝的妃子,而且还给汉景帝生下儿子刘彻。
汉景帝最初把刘荣立为太子。
但由于栗夫人恃宠而骄,容不下其他嫔妃,并且得罪了馆陶公主。
因此馆陶公主提出,希望把陈阿娇嫁给刘彻。
尽管馆陶公主做事张扬,陈阿娇身上有很多臭毛病,但是王娡敏锐地看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她和儿子一起,积极响应,娶了陈阿娇。
因为娶了陈阿娇,因此他们在馆陶公主的帮助下,最终刘彻得以被立为继承人。
当刘彻当皇帝以后,虽然王娡是太后,但是她的上面还有一个窦太后。
王娡并没有因为不满窦太后指手画脚,有意打击窦太后的势力,而是懂得权变,教育儿子学会隐忍,努力在各方势力中找平衡。
所以我们看汉武帝前期的各种事情,朝廷中大臣们的各种斗争,都是一种找平衡的表现。
后来,王娡再一次发挥权变的特点,促成汉武帝把注意力集中在打匈奴这件事上,也正是因为打匈奴,通过卫青与霍去病所建立的功劳,打败窦太后及馆陶公主的势力,让自己发挥作用。
可以说,汉武帝能够变成一个文韬武略都非常厉害的一代雄主,王娡对他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汉初三太后,事实上
但这一点,也足以表现出她们的杰出和优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