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会对核航母有什么威胁

电磁炮与无人机、激光武器、高超音速武器一起并列为21世纪改变未来战争模式的武器,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电磁炮具有的超高动能杀伤、超高射速、超远射程等特点必将对以航母战斗群构成巨大的威胁,这正是中美俄不遗余力发展这项技术的主要出发点之一,可以这么说,如果谁在电磁炮技术上能够一马当先,谁就能占领未来武器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纯动能武器瞬秒各种常规弹药电磁炮因为其能量极大,通常可以达到10兆焦耳
在这样的速度下,一门电磁炮的火力密度完全可以媲美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炮兵营,而且电磁炮的速度极快,拦截起来非常困难。
航母之所以难打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整个航母战斗群编织了严密的防空网络,但是电磁炮的火力密度和超高射速完全可以用来进行超饱和打击,不管怎么严防死守也完全能够撕开一道血口子,你说航母抓不抓狂?
(这射速看着都吓人)超远射程秒杀航母不是梦2012年美军在弗吉尼亚的达尔格伦对地作战中心成功试射了一门电磁轨道炮,其炮弹初速达到8千米/秒,射程远达180公里,是传统火炮的四倍
▲最近又开始“火热”的我国电磁发射武器测试系统。
我们俗称的电磁炮只是电磁发射武器技术的一种,像我们经常谈论的电磁弹射器,其实也算是电磁发射技术的一个分支,我们目前对电磁发射武器技术的认知还很浅显,哪怕仅仅只是电磁炮,在这个领域,我们的认知都不是十分全面。
目前我们对电磁炮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直射非制导武器的层面,认为现在电磁炮仅仅只是把直射弹药高速打出去而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旦电磁炮可以突破地球曲率的限制,发射弹丸可以采用精确制导技术,那电磁炮的前景将无可限量。
▲电磁炮与其他化学能火炮的关键区别在于,电磁炮可以实现2500米/S甚至更高的初速,同时火炮体积相对更小、身管更短。
而也正是因为弹丸的超高速度,导致目前精确制导弹药的微电子元件,难以承受超高速所带来的巨大加速g值,而以2500米/S炮口初速计算,155口径的电磁炮可以将弹丸发射至400公里远距离,而其加速g值高达30000g,是目前制导弹药微电子元件所能承受极限的两倍。
▲目前美国“剑神”制导炮弹能承受的高加速g值约为15000g,未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完全没有问题。
同时,由于地球曲率的原因,当弹丸射程超过40公里距离后,目标就会被地平线所遮挡,所以电磁炮对超远距离目标的打击十分困难。
但是如果随着以后技术的发展,电磁炮能将这两个制约因素解决,那电磁炮的前景将十分广阔,其弹药投送效率和对远距离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都将超过现在的超级航母。
由于电磁炮不是化学能火炮,尤其是电磁重接炮,其对火炮管身的磨损非常小,又没有火药残留,不用担心炸膛等问题,其可以连续高强度发射,以前文2500米/S初速技术,4分钟就可以把精确制导弹药投送到目标上空,这个效率比战斗机近距支援还要快。
▲福特号航母的短期目标是每天出动270架次,50%为攻击架次,单次投放精确制导弹药为2吨,一天之内可以对目标投弹270吨左右,而一门电磁炮假设每天可以发射1200次左右(实际不止),每次100公斤制导弹丸的投送质量,那么单门电磁炮的投弹效率就可以比肩半条福特号航母,这是极其恐怖的投送效率。
而电磁炮的诞生对航母自身的威胁同样巨大,电磁炮发射制导弹丸的成本远低于目前的各型导弹,如果电磁炮成熟后,可以在超远距离外精确打击目标,那么在海量弹药的投放下,对包括航母在内的任何水面目标都有十分巨大的威胁。
▲美国对朱姆沃尔特级前身DD-21所规划的电磁炮任务射程
▲我们目前看到的电磁炮,都是这种很Low的样子,但是任何武器装备不都是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吗?
《变形金刚》中的武器也不是没有变成现实的一天。
所以现在有人将电磁发射武器技术称为“改变战争规则”的武器,一点都不为过!
参考:
三强都在研发电磁炮,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判断,可能东方某神秘国家最先投入实用,因为去年936号坦克登陆舰上的那门试验用电磁炮,似乎体积并不十分庞大。
从网上流露出的
由于有别于发射传统化学能的火炮弹丸,电磁炮极大地提高了弹丸的速度和射程。
目前,电磁炮迟迟不能服役的原因,就是能源问题,倘若能将发电机的体积降下来,且能提供足够强大的电能,有弹丸的高初速,配合北斗导航系统,打击精度就有了有力保证。
射速、射程、精度三要素都成立了,加上弹丸的威力,那就OK了,只可惜能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各国电磁炮投入实际运用的最大瓶颈。
作为一款高能武器,电磁炮弹丸有当代初速最高舰炮的三倍
倘若解决了电磁炮的能源问题,此外,还得解决电磁炮的冷却问题,一旦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电磁炮完全可以装备在比936号登陆舰更大的052系列驱逐舰或055万吨大驱上,甚至4000吨级的054A型护卫舰都非常有可能装备。
此举,可能会影响未来海战的模式,因为随着电磁炮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电磁炮射程非常有可能达到200公里,甚至300公里,妥妥的反舰导弹的射程,那么,随着舰炮的威力增大了,海战模式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由以前的互射反舰导弹,进而发展成为互射电磁炮。
那么,随着电磁炮上护卫舰、驱逐舰级别的水面舰艇,其300公里
按照马伟明院士的设想,随着电磁炮上舰投入实用,未来的中国海军必将诞生全能战舰,院士海军少将领衔的团队,无论是全电推进技术,还是电磁弹射技术,抑或电磁炮的储能技术,对于海军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让海军的诸多技术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非常期待国产电磁炮正式成军。

参考:
别想的太多,现阶段的电磁炮,最主要还是一门超远射程的巨炮。
不过,可以期待下未来的全能舰。
从目前可以研判的结果来看,中国海军装备的这门电磁发射装置应该是30MJ左右的中近程电磁炮,根据美军基于动能、空气阻力的推算,大致算出射程最多也就在120海里左右,那就是220千米左右。
当然,里面还有很复杂的空气密度和弹丸外形的空气动力计算,这个数值只能算是个参考值。
不过,以6马赫的出膛速度,既2040米/秒的速度,能够打击到100海里外,约合185.2公里的目标,美帝目前实测32MJ电磁轨道炮的实际数值。
我们先不论杀伤力如何,单纯这个距离还远远没有逃过舰载机的攻击半径。
还达不到能够有效威慑航母的能力。
不过呢~另一个问题就来了。
毕竟这只是电磁炮的基本构型,再继续看商标,如果能够到到64MJ,那射程就是240海里开外了!这已经脱离舰载F-18的重载作战半径,也就是说,有机会命中航母了。
剩下就是提高弹丸质量和射速了,确保下落时末端速度足够贯穿甲板的就可以了。
另外还有一个种解决方案,未必使用完全固体弹丸,可以发射电磁导弹或者电磁火箭炮,提高弹药初速,使得原来射程100公里的反舰导弹提升到200到400公里。
这也是马伟明院士在“全能舰”设想中的武器。
但是在初速和射程以及导弹构型上还需要重新设计和考量。
因此,短时间内还看不到电磁炮直接打航母,不过200公里开外对滩头阵地来个30发急促射,那想想也是相当刺激的!
想要威胁航母,必须保存自己,因此,搭载电磁炮的武器平台必须保证在安全距离下对航母发起攻击才可以对后者产生一定威胁。
再者,弹头的威力也非常关键,如果是普通炮弹的话,即便打在航母上也跟挠痒痒差不多。
在弹头威力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威胁航母,只能采取两种方式,要么是向航母打击群发起饱和攻击,要么就是设法尽可能安全通过航母打击群的拦截区。
很显然当下的电磁炮并不具备威胁航母的能力。
电磁炮虽然是一种新概念武器,但并非科幻武器,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电磁场产生的安培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发射不需要耗费发射药,其弹丸的飞行速度和射程也比前者强太多。
从上述说法来看,电磁炮的弹丸也是金属炮弹,杀伤目标主要依靠的也是炮弹的动能和爆炸力,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弹丸飞行速度和射程两个方面,我们以美军正在研发的电磁炮来进行简单分析。
美国海军于2005年重新启动电磁炮研究,并于2010年公布实际研发成果,当年12月,美国通用公司宣布他们研发的Blitzer防空型电磁轨道炮的样炮已于9月份在杜格威试验场成功试射了空气动力学弹丸,据悉,这枚弹丸由波音公司制造,飞行速度达5马赫。
12月12日,美军再次试射电磁炮,并将一枚重达20磅的铝制炮弹,以5马赫的飞行速度砸向200公里外的预定目标。
2014年4月10日,美军电磁炮再次试射了1枚高速轻型炮弹,它的飞行速度达到了7马赫。
从上述数据来看,电磁炮的确射速很快,动辄就以5马赫、7马赫的速度飞行,又岂止达到普通炮弹的10倍飞行速度,就这一点而言,现有的防空导弹系统很难对电磁炮弹进行拦截。
但以目前的技术而言,电磁炮对航母也就这一点优势。
电磁炮的理论射程的确非常远,但美军电磁炮尚且只能击中200公里外的目标,搭载电磁炮的武器平台又怎能在安全区外向航母发射炮弹呢?
要知道,航母三层防御圈的半径大约为600---1000公里,搭载电磁炮的军舰显然不能冲入对方航母打击群内向航母发起攻击。
就炮弹而言,20磅的炮弹其实很难有什么杀伤力,很多人曾经分析过,在极其注重“三防”能力的现代航母打击群中,即便是使用核弹也只能瘫痪编队的部分作战能力,只是一些轻型炮弹怎能实际威胁航母?
更何况,电磁炮耗电量太大,一般军舰根本无法满足电磁炮的动力需求,从这方面讲,我国的综合电力推进技术非常强大,正因如此,我们才首先把电磁炮放到了坦克登陆舰上。
此次,我们再次公布综合电力技术的最新成果,无疑促进了电磁炮及其储能装置小型化。
未来,电磁炮的实战性将更高。
话虽如此,各国现在还是要埋头攻克一系列难关。
等到弹丸、射程的问题彻底解决以后,电磁炮或许会成为航母惧怕的武器装备。
尊重客观世界,探究事件真相,
最近我们国家《央视网》在周三(1月2日)报道了,由马伟明院士率领的团队在多项相关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的军舰将很快装备世界领先的电磁轨道炮。
并且透漏弹药时速高达9000公里。
这就相当于弹丸拥有2.5公里/秒的速度,用以攻击300公里外的目标。
可以电磁炮领域我们走在了实用化的前列,早在2018年2月北京《科技日报》就首次纰露了,装有电磁轨道炮弦号为936的072型登陆舰上。
3月份官方就爆料出首次电磁炮实验取得了成功,其射程超过300公里,最高速度达到7倍音速如果只是看这样的数据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火炮的技术性能,同时也是传统火炮根本做不到的结果。
那么电磁炮的优势自然就突显出来,超远射程和超高的速度是电磁炮突出的优势。
而且每次的发射能量成本也并不高,一次发射成本在2.5-5万美元之间(美国方面的推算)。
300公里的射程已经相当于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了,无论是用电磁炮对地打击,还是对舰打击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具有低成本优势,又有高突防性能,只要在解决炮弹制导问题,那么电磁炮将发挥出超强的作战能力。
但是以,前电磁炮的射程,和电磁炮相关技术领域的限制,还无法对航母战斗群构成直接的威胁。
毕竟航空母舰的防御体系是海战当中,目前相对最完整的体系。
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 大型核动力航母都拥有相对完善的作战体系。
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拥有FA-18E/F战机,可以提供600-800公里的防御范围,甚至可以前出更远。
而在其身后距离航母300-350公里范围拥有E-2C空中预警机,可以发现500到600公里海面上的作战目标,同时也能为尼米兹航母提供空情信息。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以现在电磁炮的射程300公里的范围,显然根本无法突破航母的防御圈。
300公里已经突破到了核动力航母的第二层防御范围,如果这样利用电磁炮来打击核航母显然是有些勉为其难。
利用这样的突防,还不如直接用DF-21D更简单高效。
只有电磁炮能够继续提高其射程,使其达到1000公里的射程,并且解决好炮弹制导问题,那样对航母的威胁才是最具杀伤力的。
所以,就目前来说,电磁炮还没有进行实际的装配部队,目前只是属于实验当中,无法实际应用,那么谈及电磁炮来对核动力航母产生威胁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但是电磁炮的未来发展方向,绝对会对核动力航母产生一定的威胁。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了数量众多的电磁炮,并且解决了炮弹制导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炮弹射程,那么这对于核动力航母就是一个最为现实的威胁。
而这样的威胁都是超过7马赫
长期以来,对于使用电磁炮替代巡航导弹用于对地攻击的讨论不绝于耳,但这没法解决另一个问题:弹药出膛后速度其实是不断衰减的。
也就是说,除非电磁炮能给弹药足够大的初速度,否则想实现理想的射程非常困难,而这又对舰船的供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短时期内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电磁炮无法替代航空母舰舰载机在对地攻击方面的作用。
而在电磁炮执行反航母作战方面,虽然电磁炮的射程有望实现与反舰导弹相当,但炮弹发射后很难改变方向、更难以命中运动中的目标。
即便电磁炮发射制导炮弹,也难以弥补这一缺陷,况且制导炮弹还需要中继平台提供目标信息。
同样,基于前述原因,电磁炮的射程相比于远程反舰导弹根本没有优势,而且由于电磁炮的发射平台需要前出,因而更容易受到航母舰载机的打击,反而适得其反。
不可否认的是,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兴的武器装备其技术仍在发展、且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目前的电磁炮无论是与航母舰载机竞争作为攻击武器的地位还是用于反航母作战都没什么胜算,因此现阶段电磁炮对航母的威胁几乎不存在。

参考:
就短期来看,电磁炮还不具备威胁到航母的性能实力,但是长远来看,电磁炮这种新的定向能弹药发射方式,将会改变海战格局,因为未来电磁炮的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都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今的电磁炮射程在100-200-300公里之间,但是未来如果能够提高到500公里
电磁炮目前能够做到超过150公里的射程,美国电磁炮的射程大约是180公里,初速大约是2000m/s。
首先要说明的是,电磁炮是一种高能耗的炮,装载在军舰上,将会对军舰的发电、供电系统产生巨大的负担,在使用电磁炮持续作战的时候,军舰能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完整作战能力还不好说。
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之下,可以反舰的导弹武器已经具备了超过600公里的射程,而且还能蛇形机动突防,有些还具备超音速能力,因此究竟有没有必要开发超级电磁炮装上军舰,目前看来也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他的初速大约为3000m/s,射程达到了200公里
只不过,电磁发射器可以分为好多种,即便是电磁炮目前没有必要开发到威胁航母的地步,也不需要担心,以我国为例,就还在开发一种电磁导弹发射装置,他将会是对导弹发射器的一次革新,从倾斜式发射架到垂直发射系统,再到冷热通用垂发,发展到现在的电磁导弹发射器,导弹的发射方式的革新,总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制导炮弹的出现,使得电磁炮有机会打击移动目标和精确打击岸上目标,不过还不具备超级射程。
电磁导弹发射器可以赋予导弹发射时更大的初速和距离,将导弹像炮弹一样在电磁轨道上发射出去,然后再点火助推,省却了导弹燃料消耗最大的加速起飞阶段,使得导弹的射程和载荷都能大大提高,说不定到时候能够射击1000公里远的反舰导弹都会出现呢,甚至有可能研发出全程超音速、大射程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这些新一代武器,远比电磁炮要来的厉害多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能的产生和储能装置都会更新,到时候也许就能够实现在一艘军舰上大范围的使用电磁炮甚至是超级电磁炮武器了。
但是目前,我们只能把电磁炮当做是传统火炮的一次革新,一次进步,发挥的还是他在1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火力支援和直射打击作用,更多是用于对地打击方面,即便是使用了GPS制导炮弹,也暂时不能打击超远程的移动目标,今后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
近两年我国在电磁炮这块发展的比较快,所以媒体的
再加上用电发射炮弹,看着也很科幻,自然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
但电磁炮自身有个问题:它终究还只是炮。
现在先进的舰炮发射增程弹可以打到100公里。
而电磁炮的射程可以达到200公里,以美军最乐观的远景规划,未来电磁炮可以打到300公里。
所以在射程上,电磁炮跟现在的火炮比,拥有很大的优势。
但它的优势也就仅限于此了。
而且现在电磁炮的数据还仅仅停留在纸面,离实战部署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距离。
打200公里是理想状态,打300公里是顶级梦想。
谈武器很多朋友只注意武器本身的参数,但我更注重:时间节点。
不考虑时间因素,谈这些没意义。
射程200公里的电磁炮想上舰,咱们乐观的估计也得10年。
满血的300公里版,最乐观的的估计也得15年。
然后我们再跟其他武器对比一下:导弹。
现在的反舰导弹射程大多在300公里,跟15年以后的电磁炮差不多。
好一点的,可以打到500公里。
中俄两国射程在500公里的反舰导弹有好几款。
而美军最新版的隐身反舰导弹射程达到了1000公里。
以目前的趋势看,反舰导弹增大射程是必然的。
美国的反舰导弹能打到1000公里了,我们怎么办?
俄国怎么办?
只能开发射程更远的。
10年、15年以后,反舰导弹的射程必然会达到2000公里
这当然不包括咱们的反舰弹道导弹。
现在,如果是驱逐舰之间PK,可以拿射程在300公里、500公里的反舰导弹对射。
美国要是产量上去,将LRASM上舰,它的伯克级驱逐舰就可以在1000公里的位置上发起攻击。
这是眼前的事儿。
15年以后,驱逐舰则可以在2000公里的距离上开打。
电磁炮未来的200公里、300公里的射程,跟导弹的1000公里、2000公里是没法比的。
航母是依靠舰载机发动攻击。
但准确的讲应该是舰载机+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美军的超级大黄蜂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500公里,如果它挂的是现在普通的鱼叉导弹,射程是280公里。
也就是说现在的航母可以打击1780公里之外的军舰。
如果大黄蜂挂的是LRASM,那打击距离就增加到了2500公里。
15年以后的电磁炮,在打击距离上,连现在航母的零头都不到,更不要提15年以后的航母了。
15年以后的航母,打击距离应该在3500公里,是电磁炮的十多倍。
未来同级别的驱逐舰、巡洋舰之间的作战,依靠的是射程1000公里-2000公里的导弹,射程200公里-300公里的电磁炮上不去阵。
而面对航母,面对打击距离在2500公里-3500公里的航母,电磁炮更是连影都摸不到。
回答问题:电磁炮对航母的威胁:零!它终归只是一门炮!也不可能有哪个舰长会把自己的军舰开进电磁炮的射程之内的。
电磁炮并不是用来打海战的,它是用来:对地攻击的。
简单的讲,就是大国用来欺负小国的。
现在导弹技术已经普及,小国搞来几发反舰导弹也不稀奇。
如果大国打小国,用舰炮轰陆上目标,靠的太近,毕竟也有风险。
所以依靠电磁炮200公里的射程,驱逐舰可以部署的远一些,增加安全系数,防止被偷袭。
其次小国的目标通常也不值钱,全用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打,挺不划算。
改用电磁炮,性价比会急剧提升。
步兵登陆,发现前面有一个碉堡,人上不去。
于是把坐标传到军舰,军舰再用电磁炮把碉堡摧毁。
它是这么用的。
当然,打个巡逻艇啥的也行。
用电磁炮打海战,想多了!
参考:
就电磁炮技术而言,很难对航母构成实质性威胁。
如果你想威胁航空母舰,你必须保持你自己。
因此,装备电磁炮的武器平台必须保证能在安全距离内攻击航母,才能对后者构成一定威胁。
此外,弹头的威力也非常重要。
如果是一枚普通的炮弹,即使击中航母,也几乎让人挠痒。
在弹头威力不足的情况下,威胁航母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对航母打击群发起饱和攻击,或者尽量安全地通过航母打击群的拦截区域。
显然,目前的电磁炮不具备威胁航母的能力。
电磁枪虽然是一种新概念武器,但它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武器。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磁场产生的安培力加速金属外壳。
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不需要消耗推进剂,弹丸的飞行速度和射程都比传统炮强得多。
由上表可知,电磁炮的弹丸也是金属弹壳,杀伤目标主要取决于弹壳的动能和爆炸力。
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弹丸的飞行速度和射程上。
我们将以美军正在研制的电磁炮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电磁炮构造
同年12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他们研制的Blitzer防空电磁轨道炮样品枪已于9月在达格韦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空气动力学弹丸。
据报道,这枚弹丸是波音公司制造的,其飞行速度高达5马赫。
12月12日,美军再次发射电磁炮,以5马赫的速度将一枚20磅重的铝壳砸向200公里外的目标。
2014年4月10日,美国电磁炮再次发射高速轻炮弹,飞行速度达到7马赫。

它经常以5马赫和7马赫的速度飞行,这是普通炮弹飞行速度的10倍多。
在这方面,现有的防空导弹系统很难拦截电磁炮弹。
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电磁炮比航空母舰有这个优势。
电磁炮的理论射程确实非常远,但美国电磁炮只能击中200公里外的目标。
携带电磁炮的武器平台如何在安全区发射炮弹到航母上?
需要注意的是,航母三层防御圈的半径约为600-1000公里。
显然,配备电磁炮的军舰不能冲进对方航母的攻击群,对航母发动攻击。
就炮弹而言,20磅重的炮弹几乎没有杀伤力。
不少人分析,在高度重视“三防”能力的现代航母打击群中,即使使用核弹也只能瘫痪编队的一部分作战能力。
一些轻炮弹怎么能真正威胁航母?
另外,电磁炮的功耗太大,一般舰船无法满足电磁炮的功率需求。
在这方面,我国的综合电力推进技术非常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次把电磁炮放在坦克登陆舰上。
这次,我们公布了集成电源技术的最新成果,这无疑促进了电磁枪及其储能装置的小型化。
未来电磁炮的实战能力将更高。
话虽如此,各国仍需努力克服一系列困难。
当弹丸和射程问题完全解决后,电磁炮可能成为航母害怕的武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