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南洋、过台湾的闽南人会称自己为“唐人”

大陆以外华人华侨,常以“唐山”指“祖国大陆”,而更多的只是代表各自民系所在的祖地,多以福建、广东为主。
而“唐山”的称谓并不只是闽南、潮汕、客家的各自自称,它更多的是一个跨民系的统称,是各民系突破各自文化、语言障碍的一个默契,而这种默契的来源在于这些民系在古代一个共同的源头,那便是唐代。
唐代武则天时期,光州人陈政受命前往“泉潮间”平定“蛮獠嚣乱”,唐末,同样是光州人王潮、王审知三兄弟率领一干子弟兵经潮州进入福建并建立闽国。
如此两个巧合的事件,使得大量中原人辗转进入闽粤,并在不同的区域内成为了潮汕、闽南、客家、闽东等不同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唐代的祖先和文化的源头,使得闽粤的百姓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根和文脉,尽管已延续千百年仍未曾改变。
以闽南人为例,闽南人的方言称闽南话,旧称“河洛话”,意思是中原黄河和洛河一代的方言,那正是光州将士从中原带来的方言,尽管它含有大量的晋代官话成份。
而闽南人更是自称祖先来自闽南,据圭海君的统计,闽南十大姓中主要的30个姓氏派系,有18个来自河南,其中便有16个来自河南固始县,陈政和王潮的故乡。
这种情缘,既是同属闽南的各姓百姓共同追溯的纽带,也是不同民系攀亲沾故的源头,于是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之间,“唐”成了他们的印记和标识。
当有一天,他们携手共同出洋,左右都是无垠大海,他们的出洋本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内心中,故土的情愫只会浓上更浓,于是那片山、那片水,便显得更加有意义,于是“唐山”之名便在民间诞生了。
而过了几代的华人华侨,或许早已不知道自己来自哪个民系,哪个地方,但他们却总能在异乡找到同伴,那便是“唐山”。
而唐山,也因此成了华人华侨祖地的印象,直到近现代,中国的大名出现了,唐山才渐渐淡出历史的荧幕。
或许,唐山的记忆是老一辈人的故乡印记,唐人街是同为唐人的一个代名词,但这一切或许在心里面代表的感情是不变的,尽管这个名号在慢慢消退。

参考:
作为闽南人,时常听到周遭的长辈谈起曾经充满辛酸和悲惨的“唐山过台湾”和“下南洋”的故事。
显然,这里的“唐山”,正如沈海高速漳浦段,在高速路两侧恢宏无比的“唐山过台湾”雕刻所记录的一样,代表的必然是包含了闽南的中国。
之所以这么称呼,或许正是源自唐代。
唐代是闽南大发展的时期,闽南一带一般也都尊崇祖地在中原的说法,祖先们在唐代筚路蓝缕千里迢迢到福建安家,个中无奈想必我们很难体会。
但那份思乡之情必然可歌可泣。
因此在“唐”的情缘上一而再传承。
追远,在后来得以延续,闽南人下南洋和过台湾其实都是同一时间不同的路线而已,性质是相当的,而唐山故土的情愫更是不变的。
这或许就是唐山的由来吧。

参考:

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
为什么会称自己为“唐人”来自唐山?
唐山其实指的是广东的潮汕地区,因为潮汕话的潮汕在北方口音听起来像唐山,所以就变成唐山了。
那么为什么会听起来向唐山呢?
因为在那个时期唐山还是比较有国内外知名度的。
清末下南洋的主要就是福建和广东潮汕地区的人,坐船漂洋过海去到东南亚。
大概就是这样,仓促成文,请求指正,多谢支持。

参考:
“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这句话,长期以来在台湾民间历经了父告子,子传孙,一代叮咛一代……。
“唐山”,在闽南人的意识中,就是故乡,是原乡故土。
不但台湾如此,分散在南洋各地的华侨社会,也莫不如此,大家都是“唐山人”。
在台湾和海外的华人心目中,闽粤两地是“唐山”,中国大陆都是“唐山”,从大陆渡海去台的不问籍贯,统统都是“唐山人”。
人即文化,文化即人。
唐山人过台湾,自然把唐山文化传播台湾,所以,人们把中华文化对台湾的传播也称为“唐山过台湾”。
以台湾为例,传播到台湾的中华文化主要是以普通话为基本特征,全国统一的共有文化。
同时,占台湾人口75%(光复前为83%)的闽南人和15%的客家人,即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两个中华文化的亚文化也普遍传播台湾,甚至与少数民族文化一起,被概括为台湾的“本土文化”。
尤其是闽南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台湾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所以下南洋、过台湾的闽南人会称自己为“唐人”唐山过台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