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这个话题几乎涉及到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还有战国四君子中的三个,当然还少不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毛遂自荐的毛遂等等一系列在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
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雎、廉颇和赵括。
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
说到这里,插个曲,知道范雎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成语\"睚眦必报\",知道的人肯定多,这个成语就和范雎有关。
这个实际能力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上的赵括,果然葬送了廉颇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防线,不但自己被秦军所杀,还连带手下45万赵军将士被白起坑杀。
要知道,白起征战一生,死于他手下的六国军人,少说也有100万之多,仅长平一战,就占了近二分之一。
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一下子失去近50万青壮年,可见这次失败给赵国造成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和深入骨髓,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当然,白起还是讲点人性的,把240名乳臭未干的赵国士兵放回了赵国,算是给了赵孝成王一点点薄面,也给长平赵军留了点血脉。
本来,按照白起的计划,应该是乘胜追击,趁赵国还没有醒过来劲,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这样赵国也就完了,白起也可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白起只是武将,左右不了秦王和秦国的政治。
可笑的是,秦国范雎用在赵国的反间计,这个时候又被赵国反手就甩到了秦国范雎自己的身上。
秦国丞相范雎原来,见秦军势大,惊恐万状的韩国和赵国立马聘请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去咸阳游说范雎,说哎呀你看,这个白起现在功劳这么大,如果他再拿下邯郸,那就更如日中天了,到时候,丞相您的地位恐怕就会动摇啦,您愿意处于白起之下吗?
再说,这仗打来打去,秦国也没有占多大便宜,不如叫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咱秦国不但打了胜仗,还得到了土地,而没有仗打,白起也立不了新功,您的位置也稳当,何乐不为呢?
要说苏代还真是
本来这个范雎吧,还算公心为上,但面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还是被动摇了。
于是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范雎给秦昭王灌了点鸡汤,大王啊,你看这仗打的,虽然我们胜利了,但也死了不少人,十几万呢,再打下去士兵就疲沓厌战了,我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不如,就这样算了吧?
于是,赵国就暂时活了下来。
活下来,才有机会,赵国的机会来了。
那么秦国打的是赵国,韩国慌什么呢?
不慌才怪,不光韩国,魏国楚国等等没有一个不慌的,唇亡齿寒,如果赵国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军的对手。
长平之战的耻辱,反手就被赵国还了回去。
秦军一撤,赵国却耍赖不想割地了。
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昭王意识到了不对,不能够再留赵国活下去了,它必须死!于是,秦昭王就派白起领兵出征。
但此时的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的遭遇,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并不愿意再打仗了,就称病拒绝了。
没办法,只好由王陵领军攻打赵国。
开始还挺顺利,不久就把赵国都城邯郸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围是围了,但秦军就是打不下小小的邯郸城。
为什么呢?
很简单,邯郸已经是赵国最后的退路,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赵国人一看这退不退都是死,还不如拼命一搏打它个鱼死网破呢。
于是,整个邯郸城都动员起来了,上至国君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秦军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了。
要说自赵武灵王开始的胡服骑射等等军事改革不是白给的,虽然这几年赵国损失惨重,但军队和人民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还是相当可观的。
战国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更是散尽家财,把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编到了军队里面保卫邯郸城。
邯郸城里同仇敌忾,秦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这还不算,赵国派出去搬的楚国与魏国的救兵也打了过来。
毛遂自荐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毛遂。
这位平原君的食客,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在出使楚国搬救兵时大放异彩,不但说服楚王派春申君黄歇领军支援赵国,也留下了\"毛遂自荐\"这个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成语。
至于魏国的救兵,信陵君魏无忌一出\"窃符救赵\",协助赵国完成了邯郸破秦的艰巨任务。
这一仗,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个闪亮登场,三国斗秦,惊世之举和不世之功让人佩服。
这一仗,赵国赢的是哀兵必胜,赢的是内有斗志,外有援兵。
这一仗,不但断送了秦军30万人马,一代战神白起也因为秦昭王的猜忌,不得不自刎身亡,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老将廉颇再出征,打燕补血,赵国重生赵国虽然在保卫邯郸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那也是惨胜,损失非常大,最起码青壮年男丁死伤殆尽。
北方的燕国一看,正是薅赵国羊毛的好时候。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知死活的燕王就派兵进攻赵国,妄想捞取好处。
但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长了个心眼,就把老将廉颇请了回来,老将军啊,国难当头,可堪军国大事的,还要靠您啊。
要说廉颇这
小小的燕军,面对久经沙场的老将,哪里是廉颇的对手。
几仗下来,不但把燕军的首领杀的杀,捉的捉,甚至还围困了燕国的都城蓟。
这下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燕王慌了,赵国军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得不割地求和,把五座城池送给了赵国才躲过一劫。
赵国一看,这活不错啊,虽然和秦军作战损失不小,但还可以从燕国这里补偿嘛。
尝到甜头的赵国于是隔三差五就去燕国转一圈,收获颇丰。
后来甚至还把这个主意打到了魏国的头上,这个时候的赵国早忘了当年魏国是如何支援自己抗秦的。
慢慢地,失血严重的赵国,又满血复活了。
守边塞,斩匈奴,李牧奇功盖世。
此时,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出场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李牧在哪里呢?
为何没有存在感?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牧正在边关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
匈奴对赵国的威胁就如悬在头上的剑,李牧大军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就算长平之战失利和邯郸之围最危险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没有动调回边关军队的心思,可见李牧当时处境的严峻性。
那么,面对凶猛如虎狼之师的匈奴,李牧是如何做到大破其十万精兵呢?
这就是李牧的过人之处了。
作为一代名将,李牧早就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搞得清清楚楚。
匈奴的优势是骑兵,来如风去无影,劫掠一番就跑了。
而赵军呢,则以步兵为主,虽然早已经实施了胡服骑射,但毕竟不是草原民族,在根本上还是有所差距的。
要想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就得另辟蹊径。
李牧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壁清野、敌来我退,固守不战。
而且对敢于主动出战的将士,李牧则给予惩罚。
一时间,大家都很不理解,但李牧也不解释。
当然,李牧也没闲着,一边让士兵吃好喝好,一边让他们苦练杀敌本领。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算是没从李牧这里捞到啥好处,还被折腾得不轻。
但赵国这边却不干了,李牧你这是干啥?
是不是怕匈奴了?
就连赵王都派人训斥李牧胆小如鼠。
但李牧对这些诋毁和闲言碎语根本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有自己的算盘。
一看李牧根本是油盐不进,愤怒的赵孝成王干脆撤了李牧的职务,换了一名大将取而代之。
这名接替李牧的将领是谁,史书上没有说,但绝对是一个不了解匈奴、只知道讨好赵王的角色。
这货一上任,就开始和匈奴硬碰硬,匈奴来了就出兵迎战,跑了就追,几次三番下来,损失惨重。
醒悟过来的赵孝成王一看不是这回事,就赶紧重新启用李牧,要不然边关都被匈奴打残了。
李牧也不含糊,用我可以,但打仗这事我说了算,我还是老办法,行就干,不同意就另请高明。
没门,赵王也就同意了,反正边关交给你了,咋行你就咋整。
重新走马上任的李牧,对待匈奴的战略还是老三篇:避战、吃饭、练箭!这下子可把这些天天吃得饱饱的将士们憋得快疯了,将军,咋还不打啊,都急死我们了!打,当然要打,要不然天天让你们吃得这么好干嘛?
这个的匈奴呢,也被李牧不打只跑、而且还时不时扔点诱饵的策略搞得膨胀得不得了,自认为可以秒杀赵军了,就放松了警惕,开始大摇大摆地向赵军腹地进击了。
李牧呢,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一般人李牧都不告诉他,这也是为什么李牧遭质疑的原因,但也是李牧能够出奇制胜的所在。
这不,终于有一天,膨胀得无边匈奴单于,在赵军数千军士佯败的引诱下,大举进入了李牧早已经布好的包围圈里,被赵军结结实实地扎了个大口袋。
战神李牧一声令下,只见15万英勇善战的赵军将士在一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以一万多骁勇的骑兵为先导,向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匈奴发起了致命的冲锋。
刹那间,刀光剑影闪烁,匈奴军血流成河。
打运动战匈奴有优势,打包围战阵地战,匈奴只能等死。
一仗下来,杀得是天昏地暗,十万匈奴军被消灭殆尽,只有狡猾的单于带着数十骑逃跑,不久就郁郁而终。
干掉了匈奴以后,李牧率军一鼓作气,灭了周边另外几个和赵国作对的胡国,如襜褴,东胡,林胡。
此后,十余年,匈奴远遁,不敢骚扰赵国边境。
李牧大破匈奴之战,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官方记载的大规模兵团级的破击匈奴之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至于后世西汉等朝代,在对付匈奴的策略上,都多多少少借鉴了李牧成功的战略战术。
战国四大战神,赵国有其二,为何还是被秦国灭了?
赵国最终被秦国灭了,一方面是历史大势,另一方面,也是赵国自己做的,摊上了二杆子傻国君赵悼襄王赵偃,还有奸臣郭开。
本来嘛,这货他爹赵孝成王已经够二了,弃用廉颇导致45万赵军被秦军坑杀,后来还知道重新请廉颇出山,一下子干翻了燕国,用李牧打残了匈奴,赵孝成王也算二并快乐着,干出了点小成就。
赵孝成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就是个二傻子兼智商缺陷,摊上一个这样的混蛋君王,也说明赵国的气数已尽,再多的廉颇和李牧也救不了场。
我们看看这货上台后干的好事。
本来嘛,他爹赵孝成王已经让为赵国重整旗鼓立下汗马功劳的廉颇代理了相国职位,但他一上台便免了廉颇的职务,派乐乘去取代廉颇。
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那是因为他一直看不上廉颇,一个老头子有啥了不起的,还有可能是想夺回廉颇手里的军权吧。
廉颇也不是省油的灯,想想自己一心一意为赵国考虑,反而被排挤,气不打一处来,带上自己的老伙计们把这个乐乘打跑了,当然自己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魏国,当然跟随他的那5万精兵也跑了,不和赵国玩了。
没有了廉颇的赵国,就开始了被秦军压着打的痛苦历史。
屡战屡败的赵国国君这个时候想起了被自己逼走的廉颇,但心里又没有底,毕竟廉颇年纪是真的大了。
于是就派人去看看廉颇老人家的饭量如何,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来历。
要说廉颇在魏国也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他是赵国的老臣,魏国国君自然是不信任他的。
心灰意冷的他也想回赵国重新效力,一看赵君派人来考察,当场就满血表现,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没有问题,能吃能战!不信您看。
于是在使者面前那是大吃特吃,胃口极好,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这是啥概念?
想象不到吧。
饭后老将军还披挂上马,那可是威风凛凛,雄风犹在啊。
可怜的廉颇老将军,为了能够回去效力,也是拼了。
所谓的国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国君如初恋,也不过如此吧。
使者看了很满意,这老爷子风采不减当年,老爷子您等着我回去给国君汇报一下。
谁知道一转身,这使者就把廉颇给卖了,对赵悼襄王说,哎呀廉颇老将军很能吃,饭量不错,可就是和我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去厕所拉了三次!就这一句话,断送了廉颇重出江湖的希望。
郁郁不得志的廉颇,只好远走楚国,在84岁高龄时离开了人世。
这个杀千刀的使者为什么要埋汰廉颇呢?
原来这和赵国的奸臣郭开有关。
这货素来与廉颇不和,就借机贿赂了这个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不能让赵王重新启用廉颇。
他的目的达到了,赵国也快完了。
果然是宁得罪君子,不能犯了小人啊。
这个小人郭开,在祸害了廉颇以后,还没有完,又开始祸害李牧了。
此时的四大名将,白起已经死去,廉颇也告老远走他乡,就剩下各为其主的王翦和李牧了。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战争的展开,秦军开始再度进攻赵国。
在打了一系列败仗、损失十万兵马以后,招架不住的赵王迁(也就是赵幽缪王,赵悼襄王的儿子,此时赵悼襄王已经死去)赶紧把李牧从边关调了回来。
李牧的回来,让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李牧深知秦军锋芒正盛,必须避开,待秦军懈怠以后,再寻机歼敌。
果然不出所料,秦军还是因为疏于警惕给了李牧机会。
善于抓住战机的李牧,一举拿下了秦军的老巢,击溃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著名的\"肥之战\"。
此后,接任秦国国君的嬴政,又派兵和赵国打了几仗,但都被李牧化解了,而且秦军还吃了不少亏。
最著名的就是李牧与司马尚配合下的番吾之战,此战的胜利,也是赵军对秦军的最后一场大胜。
这拨秦军失败了,但嬴政并没有放弃进攻计划,于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登场了,开始了他与李牧之间的名将对决。
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出现灾害国力虚弱,王翦率秦军几十万围困邯郸,来势汹汹,颇有一战将赵国干趴的架势。
而此时赵国的当家大将李牧,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携击溃匈奴的威势,和秦军斗得是不亦乐乎。
说是不亦乐乎,实际上是王翦的秦军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李牧还是廉颇对付秦军的老办法,固守不战,任你天天叫嚣,我自岿然不动,你再厉害,能奈我何?
实在没办法的王翦,又想起了前人玩的反间计。
我不是打不过你李牧吗?
我就找人收拾你。
王翦要找的人,自然就是李牧的顶头上司赵王迁。
但王翦和他不熟啊,怎么办?
好办,赵国不是还有一个郭开吗,这货以前就祸害过廉颇,这次让他去祸害李牧,想来不会拒绝吧。
这个郭开就是个不要脸的小人,自然很容易就被王翦收买,很快就在邯郸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和司马尚意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赵王迁的耳朵里。
这个赵王迁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的老娘出身红楼,哪有教子的素质,所以这个赵王迁根本就是个废材。
对李牧的流言蜚语,他根本是不加分辨,立马派人夺了李牧二人的兵权。
李牧对赵国那是忠心耿耿啊,一看这赵王肯定是被蛊惑了,便不愿意交出兵权,就更让赵王猜忌了。
赵王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耍了个花招,抓捕并杀害了李牧。
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敌人的离间计上,死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国君手上。
看到李牧悲惨的下场,同是名将的王翦是不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惭愧?
无论王翦心里怎么想,无论赵王迁怎么做,李牧的死,确实给了王翦剪除赵国的绝佳机会。
主将被冤杀,军心涣散的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
很快邯郸就被攻破,这个昏聩的赵王迁也成了俘虏。
等被灭国了,赵王迁才知道自己是被郭开耍了,但世上哪有后悔药。
说这赵王迁傻,不是没道理。
他爹和他爷对廉颇和李牧再有意见,最多也是削了兵权,留着性命,以后万一需要的时候还有个念想。
这傻赵王迁倒好,干脆是将赵国最后的希望李牧杀了,这不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吗?
公元前222年,赵王迁的儿子赵嘉被俘,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
那个奸臣郭开呢,赵国灭了以后在秦国活得很滋润,但这货还惦记着自己埋在邯郸城的那些受贿而来的金银珠宝,于是就雇了几辆大车回到邯郸城把财宝装车运回咸阳。
谁知道,可能是这货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在开开心心回咸阳的路上,遇上打劫的绿林好汉,被咔嚓了!也算罪有应得吧。
就是可惜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被奸臣郭开祸害的盖世英雄,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参考:
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五万精锐,仅240名“少年儿童”被释放,其余全部被白起坑杀。
消息传到赵国,举国上下一片惶恐,只要秦军铁蹄一到,邯郸基本只能打白旗了。
45万人马被坑杀是什么概念呢?
当时赵国的人口约三百多万,也就是说,长平一战,赵国人口被干掉13%,而且全部是青壮年人口!难听一点说,赵国再想组织军队,连适龄人口都没了,除非杀鸡取卵。
秦国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把灭国战争的第一枪,指向了苟延残喘的赵国。
谁能想得到,战国第一“小强”,居然打败了30万秦军,赢得了邯郸保卫战,后来又多次狂虐燕国,痛扁匈奴10万骑兵。
赵国吃了哪个牌子的“菠菜”,突变成大力水手了?
宝贵的战争修复期毛主席最擅长“以时间换空间”的军事手段,赵国能出奇迹,也是用时间换取了生存空间。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邯郸之战却在公元前257年,李牧痛扁匈奴大约在公元前245年。
也就是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了3—15年的修复期。
长平之战硝烟未落,“人屠”白起立刻挥兵东进,接连拿下武安、皮牢、太原,并准备直接攻打邯郸,一举灭了赵国。
赵国人没有坐以待毙,派苏秦的弟弟苏代为使,悄悄潜入秦国,离间范雎与白起。
通过范雎,赵国以割让六城为代价,阻止了秦军对赵国的军事行动,搞得白起愤然撂挑子回家养老。
三年时间虽然不足以让赵国崛起,但至少他们赢得了喘息和应急备战的时机。
当三年后的邯郸保卫战爆发时,赵国又组织起了10万大军,名将廉颇复出。
赵国的拨乱反正和灭国危机之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百姓捐躯,贵族散家疏财,平原君赵胜甚至把他的妻妾都编入行伍,参加京城保卫战。
如果没有这三年的缓冲期,以长平之战后赵国人的心理状态,早就一击而溃了。
李牧打匈奴亦是如此,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又一代人顶了上来。
跟匈奴人作战时,李牧手上足足有15万士兵,兵力上丝毫不落下风。
“国际友人”的支援当然,以赵国新组建的10万人马,是很难挡得住30万秦军的,关键时刻,外交政策帮赵国度过了难关。
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则故事,毛遂自荐和窃符救赵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平原君赵胜,携带门客(包括自荐的毛遂)出使楚国,说服了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领兵10万救援赵国。
与此同时,赵胜的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靠如姬偷来的虎符,袭杀魏将晋鄙夺得兵权,也率领10万大军增援赵国。
古代战争最艰苦的一件事就是攻城,所以孙武子认为攻城是下下策。
秦国人围邯郸,打了一年,双方都伤亡惨重,当楚魏联军到来时,秦国立刻从优势变成了劣势,只能被迫撤军。
秦国处于强弩之末其实秦国人在灭赵过程中,一直没有摆脱一个宿命——力所不能及。
秦国实力虽然在赵国之上,但是要想灭了对方,必须要有远超对方的优势,还需要运气的眷顾,秦国却总是强弩之末,功亏一篑。
比如长平之战后之所以撤军,并不是范雎能翻云覆雨,也不是昭襄王昏庸,而是战后的秦军也已经精疲力竭,国内的补给跟不上了!从地
秦国要想灭邯郸,行军相当困难,补给线太长,中间还容易遭到魏国、楚国的袭扰。
因此秦国才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灭国策略,当时秦国对赵国并不具备一战灭之的实力,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不断打击,耗尽它的经济基础,摧毁其“再生能力”。
匈奴是青涩的果子提到匈奴,大家满脑子披头散发,高大粗壮,手提马刀,一脸凶相,战无不胜的悍匪。
其实匈奴也不是生来就强大,战国时期的匈奴,还是个青涩的果子,骨架还没长结识。
那时候的单于叫头曼,他们东边有东胡,西面有月氏,两边夹击,把匈奴欺负得满头大包。
后来冒顿干掉自己的父亲头曼,当上了单于,匈奴才走向了强大,不过那是西汉时期的事了。
头曼虽然迫于生计,也会南下打草谷,但整体实力与赵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据史学家分析,匈奴即便在最强盛的时期,人数也不会超过300万,头曼时期也就五十万人。
别看匈奴军队数字很吓人,几十万大军涵盖了部落中所有能骑马的男子。
匈奴人的武器装备和战术素养,都不值一提,他们最大法宝有两个,一是旋风般的骑兵速度,二是嗜血的民族特性。
李牧镇守边关时,人数十几万,实力不在匈奴之下。
同时李牧军事才华出众,根本不是大脑粗线条的匈奴人可比。
先期李牧装胆小,一连多年龟缩不战。
当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李牧开始下饵,故意漫山遍野地放羊“炫富”。
结果匈奴人闻着腥味就来了,不假思索地张口就咬。
赵国是瘦死的骆驼其实把赵国比作大力水手,莫不如说他是瘦死的骆驼,战国末期,论综合实力,除了秦国就属赵国最强。
1.长平之战不足以亡国古代战争中,常常会出现数字吓人的伤亡,全歼数万数十万的记载比比皆是,一战结束另一战继续开始,依旧数字庞大。
哪来这么多人?
一是数字记载水分大,二是战斗中会出现大量逃散的人马,都被算进“全歼”的数字里。
实际上战斗一结束,这些逃散的人马会在安全地点重新集结。
长平之战自古以来就有争议,按史料记载,赵国投入45万,秦国40万,请问40万如何能做到包围45万?
《孙子兵法》讲,倍则攻之,十则围之,要想包围敌人,你得有十倍
有人认为,长平之战中,被歼灭的是赵括的中军,应该不到20万人,其余人马都溃散了。
因此,赵国被歼灭45万的说法很可能靠不住。
2.胡服骑射的奠基性作用秦国与赵国的数次战斗,累计折损百万,赵国给秦国带来的损失,是其他五国远远不能比的。
赵国战斗力的强悍,来自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遗产。
赵国与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接壤,在长期的军事冲突中,赵武灵王发现中原战车式作战模式,根本无法与骑兵相提并论。
他的胡服骑射,打造了一支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骑兵部队。
三个事实验证了胡服骑射的成果,一是灭了国中之国中山国,二是打败匈奴、东胡,把赵国的疆土扩展到云中、九原,三就是与巨毋霸秦国长期的对峙。
可以说,胡服骑射给赵国人铸就了顽强的军魂!3.力挽狂澜的三大战神上天还给没落的赵国,赐予了三大军事顶梁柱——廉颇、庞煖、李牧。
廉颇是战国末期,参加战斗次数最多的将军,很多人说,长平之战如果继续由他指挥,或许历史可以改写。
长平之战后,廉颇重新获得重用,在攻打魏国繁阳和燕国入侵的过程中,再显神威。
据大致推算,庞煖应该比廉颇还要年长,也是一位征战到八十多岁的老将军。
庞煖最出彩的一次战斗,斩杀燕军两万多人,名将剧辛死在庞煖刀下。
李牧和廉颇一起,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在肥之战中,秦将桓齮及其10万大军被李牧“抄底”。
番吾之战,李牧再挫杨端和、王翦。
按这个节奏,战火根本烧不到邯郸,可惜赵国自断臂膀,中了秦国离间计,杀了李牧,一代名将,下场比廉颇还要凄凉。
4.赵国的经济修复能力赵国的腹心地带的在河北大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耕基地。
这里还是南北交通枢纽,自古商旅发达。
它东临大海,渔业、盐业发达。
北面是大草原,畜牧业繁荣,盛产马匹。
赵国的人口密度,在七国中也是名列前茅。
这些独特的地理优势,几乎打造了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经济系统,因此赵国的经济自我修复能力很强。
这就是我们看到,赵国虽然历经战火,依然还能保持很强盛国力的原因。
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秦灭赵的难度巨大,赵国本来也可以利用这些优势,重新走出困局,再次强大。
可惜的是,他们再多的优势也比不上一条劣势:国内政治的腐败坍塌!所以,打败我们的从来不是对手,而是我们自己。
想把这句话,赠送给某个曾经很伟大如今很挣扎的国家。

参考:
长平之战十分惨烈,秦军共斩首、坑杀赵国45万生力军,赵国实力大损,要换一个国家被这么打击,说不定早灭亡了。
然而,赵国不但存活了下来,还能在随后的邯郸之战和边境战争中打败秦军和匈奴,这就比较让人意外了。
为何赵国还能如此有战斗力呢?
主要是因为赵国家底本来就厚,破船还有三千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大业大的不至于一下子就覆灭了。
赵武灵王改革军制,胡服骑射、易风易俗,赵军的战斗力在诸国中很强,而且赵国还有廉颇、李牧等名将,只要赵国君主不再昏头,赵国还是可以立足的。
先说歼灭秦国30万秦军的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后,白起摆出一副继续进攻赵国的架势,赵孝成王吓得不轻,赶忙启动外交手段割地求和。
秦国士卒同样伤亡过半,且韩、魏、楚三国蠢蠢欲动,秦军侧翼也不安全。
再加上秦相范睢担心白起功劳太大,由此极力主张接受赵国的求和,因而秦昭襄王见好就收,撤回了大军。
不料,赵王过后越想越亏,决定不履行和约,转而积极备战。
秦王深觉受到愚弄,大怒之下即刻发兵攻赵,直取赵国都邯郸,准备一举灭掉赵国。
当时秦军出兵50万,分为三路:中路军30万是此次出兵的主力,直取赵都邯郸;
左路约10万,由大将司马梗率领,进攻赵国的太原,以牵制赵国北方主力,防止其南下救邯郸;
右路约10万,增兵南阳,防的是魏、楚联军趁机偷袭。
赵国的精锐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殆尽,只能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放弃野战和卫星城,集中各地的守军及粮食全力保卫都城邯郸。
城中约有三、四十万士兵,大多是刚刚征召来的老弱病残,青壮不超过10万,其中包括赵王的宫卫步兵和少量骑兵,约有一两万。
兵力虽少,但却在廉颇、乐乘诸位良将的指挥下斗志昂扬,城中百姓也同仇敌忾,誓与都城共存亡,秦军进攻多次都没能进入城池。
同时,赵王紧急向魏国、楚国求援。
以这两个国家的角度,并不希望看到赵国灭亡,因为赵国一亡,秦国无疑会更为壮大,到那时魏国、楚国就是目标。
赵国存在,至少能分散一些来自秦国的压力。
于是魏、楚都出兵了,魏国还上演了一出“窃符救赵”的戏码。
两国联军由信陵君指挥,魏军在西,楚军在东,再加上邯郸内的赵军里应外合,一番交战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
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赵国暂时安全了。
通过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国本身还有价值,如果赵国是糊不上墙的烂泥,谁会相救?
此战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对赵国来说因祸得福的事情,什么事呢?
燕国攻赵。
长平之战后,燕国认为赵国连番战乱,已不是当初那个令人畏惧的大国,便想来“残血”的赵国头上捡点便宜。
为什么说此事有利于赵国?
因为赵国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赵王派出老将廉颇和乐乘,打得燕军丢盔弃甲,还追在燕军后面反包围了燕国都城,最后逼得燕国割地赔款,才总算把赵军送了回去。
经此一役,诸侯都知道赵国依然不好惹。
哪怕没有当初的强盛,也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软蛋。
后来赵国就经常进攻燕国,借燕国的资源壮大自身,燕国倒是成了赵国的踏脚石。
至于赵国全歼匈奴10万骑兵,指的是“赵破匈奴之战”。
这场战在古代战争史上极为有名,是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发生在廉颇打燕国之后,指挥者是另一位赵国名将李牧。
李牧可不一般,被视为战国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有句话是“李牧死,赵国亡。
”早年他令他成名的作战对象,就是赵国北方边境上飘忽不定的匈奴部落。
赵国和匈奴接壤,时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李牧的前半生都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正是有他稳住赵国北境,赵国才能放心地和各国开战。
他和匈奴交战的次数很多,而规模最大、战果最多的就是全歼匈奴10万骑兵这一次。
这一仗过后,匈奴连续10多年都不敢大举进犯赵国边境。
取胜的原因,在于深谙兵法的李牧很懂得放长线钓大鱼,先佯装失败诱敌深入,等到大队匈奴人马落入赵军战车阵中,就成了乱箭射击的活靶子。
几轮射杀后,再上机动精锐部队,匈奴骑兵就玩完了,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其余全歼。
此战过后,匈奴元气大伤,一时间难以组织起大队人马袭扰赵国边境。
接下去,李牧的作战方向调转到了秦赵方向,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
然而新上任的赵王更为昏聩,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冤杀李牧,此前廉颇也被逼走。
到了这时,赵国是真没希望了,没多久就被秦国灭亡。

参考:

秦军包围了邯郸城,就在即将破城的时候,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带着一帮人马前来救援,加上秦昭襄王此刻听信了范睢的谗言,所以赵国得以捡回一条命。
这个时候的赵国再也不具备跟秦国进行一场生死大战的资本,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面对秦国都是以防守为主。
其实秦国在长平之战也没有讨到多少好处,很多人认为白起之所以坑杀40万降卒,是因为秦军损失也在数十万之多,白起这么做是为了给那些死去的秦军将士们报仇。
那么赵国是如何重新崛起的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件事,促使赵国有了短暂的崛起迹象,当然只是短暂的。
第一,赵国对趁火打劫的燕国,进行了毁灭性的报复。
燕国真的是无耻啊,在秦国攻打赵国的时候,燕国就打算前来分一杯羹。
长平之战结束后,燕国大军便长驱直入,打算占领赵国的领土,这分明就是想要趁火打劫。
赵国当时虽然缺兵少将,但是每
而且带领士卒进攻燕国的是赵国名将廉颇。
廉颇的作战能力自然是非常出色的,被公认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所以廉颇带着赵军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了燕国国都。
不过赵国当时并不具备灭亡燕国的能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赵军选择退兵。
但是这场灭燕之战,打出了长平战败后赵国的士气,也让各路诸侯国都不敢小瞧赵国。
而且打下的燕国城池,都将成为赵军重要的补给站,这是赵国短暂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赵国派李牧和庞煖连续进攻燕国,燕国成了赵国的续命池。
赵国要想重新强盛起来,必须要等待至少二十年时间,等到少年们长大成人了,他们才能拿起武器保卫家国。
可是赵国当时四面都是敌人,压根就等不了那么久。
这个时候前来找死的燕国被廉颇击败以后,赵国尝到了甜头。
赵王认为虽然不能灭亡燕国,但是可以利用燕国的资源,不断壮大自己。
所以赵王先后派遣了名将李牧和老将军庞煖对燕国发起了掠夺之战。
赵国对燕国的战争,直接消耗了燕国的整体国力,抢掠来的男子可以充当士兵,财宝可以充做军粮,燕国的衰败使得赵国不断充血。
此外赵王还命令廉颇进攻魏国,夺取了魏国一些城池,这也是帮助赵国强盛的部分原因。
当时的赵国想要自己造血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他们必须要通过侵略战争才能让自己恢复元气,在战略上赵国做得对。
第三,李牧痛击秦军,战败齐国,打出了赵国的声威。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赵国到了即将灭亡之前,居然还出现了一位旷世名将,那便是李牧了。
李牧过去一直在北方抗击匈奴,以少量的步兵,全歼了大量的匈奴骑兵,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步兵战胜骑兵的奇迹。
等到廉颇击败乐乘逃到魏国以后,李牧便成为了赵国的核心战将。
他带领军队两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强大秦国,为赵国长平之战后雪耻。
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一直不敢触碰秦国这个老对手,因为内心都被打怕了,就连廉颇都不敢跟秦军正面交锋。
所以李牧这个时候能够跟秦军正面交锋并且击败秦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而且也让赵国人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此外李牧与此同时,也击败了东边的齐国,占领了齐国不少土地,为赵国带来了重振声威的大好机会。
总结:奈何赵悼王不信廉颇,赵王迁怀疑李牧,赵国终究灭亡。
赵国到了末期,连续出现了两个昏君,这才是赵国真正灭亡的原因。
其实通过廉颇、李牧这些将领们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足以将危亡的赵国重新拯救回来。
可是赵悼王不相信廉颇,想要用乐乘代替廉颇,结果导致廉颇带兵逃往魏国。
随后赵王迁更是听信谗言,认为连年为赵国立下战功的李牧,会带兵反叛,结果杀掉了李牧,真的是自毁长城。
从此赵国一蹶不振,李牧死后三个月,赵国灭亡。

参考:
答:史料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秦国暗地之中将统帅换成战神白起,而赵国因廉颇拒不出战,把将领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此消彼长之间,白起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以绝后患,秦军坑杀四十五万名赵军士兵。
长平之战,给予赵国重创,秦国在统一之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在不久之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军被赵、魏、楚三国杀得大败,秦军伤亡超过十万。
公元前244年,赵国名将李牧带兵,对匈奴作战,全歼十万匈奴骑兵,此后十余年内,匈奴都不敢再随意出兵。
长平之战赵国已经遭遇重创,为何在后续对秦、匈奴的战争中还能取得胜利?
一、哀兵必胜在我们后世看来,秦始皇是伟大的,他完成了大统一,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垫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于当时的他国百姓来说,秦国就是残酷、暴虐的代名词。
要想完成不世之功,造就大一统的帝国,唯一的方法就是战争。
秦国战争机器开启的同时,无数生灵也将化为乌有。
为了防止投降的赵军再度反叛,武安君白起杀掉了四十多万赵国士卒,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如此大规模的杀降行为也是极其罕见的。
在赵国,悲痛过后,取而代之的则是无边的仇恨,很多人在长平之战中死去,那么他们的家属会有何想法?
必定对秦军是恨之入骨,乃至对秦王也是不共戴天。
所谓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军民不再恐惧,他们将热血全部灌入复仇的火焰中,直至不死不休。
面对二十余万强悍的秦军,赵国军兵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即便秦军的进攻再凶猛,他们都会用必死的信念守卫城池,不会退让一步。
正是因为如此,秦军面对邯郸城池,一直无法攻克,长期艰苦的战事,也拖垮了秦军将士,魏、楚援军达到之后,秦军无力支撑,只得败下阵来。
二、白起拒不出战,秦国战略失误原本白起打算在击败长平的赵军之后,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一鼓作气拿下邯郸,覆灭赵国,可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出了问题。
为了避免灭国之祸,韩、赵两国派出使者苏代,到秦国去游说,苏代游说的对象就是秦国丞相范雎。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常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走在诸侯之间,如果运用得当,堪比千军万马。
苏代就对范雎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白起灭亡了赵国,那么白起必定成为三公,如此,应侯(范雎)只能屈居人下。
”史料记载“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
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为了
从此,白起和范雎开始交恶,白起深谙兵法,如果当时不攻下邯郸,之后必定会失败,秦国给了赵国九个月时间,正是因为这几个月的时间,给了赵国喘息之机。
此时的诸国对秦国怨恨至极,必定联合抗秦,而且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也损失颇大,一旦诸国来个里应外合,秦军必败,这就是白起给秦王的解释,但秦王不听,于是白起拒不出战。
秦国的战略失误,给了赵国机会,他们积草屯粮,从新组织人马,积极联合各国,共同抗秦,此时已经不是秦国最佳的出兵时机,败局已经在白起的预料之中。
三、魏楚出兵救援随着邯郸被秦军围困时间越来越长,城破的风险逐步加大,情况迫在眉睫,虽说赵军英勇顽强,但如果再没有援军,邯郸也难以支撑许久。
随后,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值得一提的是,平原君从门客中要选出二十人一同前往,选来选去只找到十九人,唯独差一人。
就在此时,其下门客毛遂,自己找到平原君,希望一同前往。
平原君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同意了。
平原君和楚王的谈判,从早上谈到中午,仍没有个结果,如果再拖下去,邯郸会十分危险。
毛遂及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谈判只有‘利’和‘害’,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的事,为何到了中午还定不下来。
”楚王怒不可遏,呵斥道:“我跟你的主人谈判,哪有你说话的份!”毛遂毫不畏惧,马上回道:“大王敢这么呵斥我,不过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而现在我离您仅十步之遥,现在你没有倚仗,大王的性命就掌握在我的手里!”毛遂的这几句话,将楚王惊得是哑口无言,随即毛遂将援助赵国的成败利害娓娓道来,救赵国也是在救楚国自己。
在毛遂的劝说下,楚王同意合纵,派兵援助赵国。
尽管魏军前来救援,情况仍旧危急,平原君散尽家财鼓励士卒,还将家中老少组织起来,一起走向战场。
魏国的信陵君也夺走了晋鄙军权,率大军来救援赵国,赵、楚、魏三国联合,里应外合之下,秦军被杀得大败。
一切都被白起说对了,这位战争天才预料到战争的走势,也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秦昭襄王多次要求白起出兵,白起就是不从,最后被迫自刎而死。
白起很清楚,四十多万赵国士兵的冤魂是不会饶恕他的,对白起来讲,死亡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四、对付匈奴,李牧指挥得当赵国不仅有廉颇,还有另一位天才将领李牧,由于地理原因,赵国不仅要面对秦国的威压,还要注意北方的威胁——匈奴。
史料记载“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李牧在边境防守匈奴,他统兵有方,匈奴在他这里讨不到任何便宜,每次出兵总是无功而返,反而赵军这里经过长时间整备,却是兵强马壮。
李牧待士兵们很不错,经常杀牛犒劳士兵,官兵们常常得到赏赐却没有用武之地,大家摩拳擦掌,准备给匈奴来一记黑拳。
为了这次重要战役,李牧准备了战车一千多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士兵五万人,射手十万人。
李牧假装懈怠,让军兵在牧场到处放牧,吸引敌人注意力。
不久之后,匈奴派出小股骑兵,李牧故意放出几千人,匈奴小胜便一发不可收,匈奴单于率大军前来劫掠。
李牧诱敌深入,接着来了个包饺子,全歼匈奴十万骑兵。
李牧做到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此战一举荡平匈奴大军,之后十几年内匈奴都不敢再造次。
尽管赵国有李牧和廉颇,尽管赵国有短暂的复兴,但仍无法阻止命运的脚步,面对秦军的滚滚洪流,他们仍无法抵挡,公元前228年,邯郸还是被攻破了,这个原本六国中最强的政权,终归还是淹没在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之中。
参考资料:《史记·本纪第六》、《史记·列传第十三》、《史记·列传第十六》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参考: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本来长平之战胜利时,秦国大可以携大胜之势,攻进赵国,甚至将其灭亡,摄取最大的利益。
但最后秦昭王却听信了范雎的谗言,同意了赵国割地赔偿的条件,下令给“杀神”白起班师回朝,白白放弃了大好机会,也给予了赵国喘息的机会,这也才有了后来秦国的大败和赵国李牧全歼匈奴10万骑兵的奇迹。
长平之战秦国本来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小诸侯国,到秦穆公继位后,开始迅速壮大,加入到了中原争霸战中。
随着不断的征战,秦国先后击败了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了梁国、芮国、滑国等,一举跻身“战国七雄”之一。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国力强盛,又出了白起这个绝世名将。
兵强马壮之际,秦国开始了疯狂扩张,楚、韩、魏、赵四国均败于秦国,损兵折将。
公元前262年,秦国再次出兵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国国君韩桓惠王,担心秦国继续攻击韩国,所以想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换取他退兵。
可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郡十七座城献给了赵国,请求他们出兵庇护韩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一看,还有这等好事?
平常出兵十几万都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现在白得十七座城,岂不是白捡便宜?
反正早就跟秦国撕破了脸皮,开战是迟早的事情,为什么又不可以收下这份厚礼?
于是,赵孝成王接受了上党郡的土地,并且派出勇猛善战的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地区,以防秦军来攻。
秦昭王得知冯婷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后,也是恼羞成怒,不管三七二十一,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进攻韩国,另一路由左庶长王龁带领,攻打并占领了上党郡。
这还不算完,秦昭王是打定主意要连赵国一起收拾了。
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了进攻。
可惜他面对的是廉颇这位名将,几战下来,损兵折将不说,还毫无寸进。
秦昭王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秦军劳师远征,被挡在长平,面临着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问题,如果不能快速决胜,后果难料。
于是,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王一边向各国宣传秦赵两国已经和解,打消邻国的忧虑;
一边采取了“离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不久后,秦国的反间计奏效,早已经反感廉颇“乌龟战术”的赵孝成王,派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廉颇的统帅位置。
另一边,秦昭王又偷偷地将“杀神”白起给弄了过来,代替王龁成为了主将。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秦国的“上等马”,对战赵国的“下等马”,赵国焉有不败之理?
白起一个“诈败,诱敌深入”之计,就把赵括给勾引到了包围圈中,然后再派兵截断赵军的粮道,赵括和他的45万大军就完全被包围在了长平,首尾不能相顾。
那边秦昭王也是给力,知道赵国主力被围后,哪里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话不说就御驾亲自到了河内郡,给当地所有百姓加封爵位一级,并发布战时紧急调令,征调全国十五岁
在秦昭王倾国之力的拦截下,赵国大军多次突围均没能成功,甚至赵括都亲自充当先锋带队突围,依然未能奏效,而赵括也在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
赵括死后,大军因无主指挥而大乱,最后只好举手投降。
白起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会再生事端\"为由,坑杀了赵国45万大军,只有240名年纪小的娃娃兵被放回了赵国。
经此一战,赵国损失惨重,国内素縞一片,百姓无不掩面痛哭,45万大军的损失对于人口只有300多万的赵国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元气。
秦国则携大胜之势,兵分三路,继续进攻赵国,准备一举平灭赵国。
公元前260年11月,白起亲率大军兵临赵国都城邯郸城下。
按照他的想法,应该一鼓作气攻破邯郸,灭了赵国,开启统一天下的步伐。
但是白起坑杀赵国45万大军的凶残举动,给隔壁的韩国吓得不轻。
抱着唇亡齿寒的想法,韩国与赵国合谋,学秦国那样,玩起了“反间计”。
他们重金聘请了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前去秦国游说丞相范雎。
苏代见到范雎后,跟他说:现在白起又立了大功,加上以前的功劳,已经远远超过了你。
如果他再攻下邯郸,那就是灭国之功,到时你的地位恐怕就不保了。
再加上现在虽然你秦国在长平胜了,但是也是损伤很多。
不如答应赵国,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谈,让赵国割地赔偿岂不是更好?
要说这赵国的钱确实没有白花,请的纵横家苏代确实了得,很快就将利害关系说清楚。
范雎一听,这很有道理啊,得听。
于是,有着“睚眦必报”之称的范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在秦昭王面前力主和谈,劝说他体谅爱惜士兵,来年再战。
秦昭王见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这样说,也就同意了和谈,给白起下令撤军。
而韩国则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给秦国,作为赔偿。
白起接到撤兵的命令后,大叹错失良机,并大骂范雎误国。
从此,白起与范雎交恶,也对秦昭王产生了不满,为他日后的凄惨下场埋下了伏笔。
邯郸之战秦昭王和范雎的想象是美好的,坐等着韩赵两国割让城池,准备派人接收。
可是,等呀等,等到秦军都撤完了,赵国也没有消息传来。
后来派人去一问,这才知道被赵国耍了,人家不打算赔偿了。
不仅如此,赵国还和韩魏两国眉来眼去的,大有结盟的可能。
秦昭王那个气啊,悔不该不听白起的话,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恼羞成怒下,秦昭王想再次启用称病在家的白起攻赵。
可是白起那也是有脾气的,当初不听我的话,现在我也来个装病不应召,给你自己想办法去。
秦昭王见白起如此作为,也是恼怒异常,心想:没你白起,我还不能打仗了?
于是退而求其次,在公元前259年10月,命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
刚开始,王陵的大军很顺利,没用多久就攻到了邯郸城下。
但是,赵孝成王已经把从长平换下来的廉颇任命为主将,让他主持防守任务。
面对老成持重,善于防守的廉颇,王陵无计可施。
加上赵国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已经是退无可退,倘若邯郸被破,就是灭国了。
长平之战坑杀45万降卒的事,更是与赵国百姓结下了深仇大恨。
在国仇家恨面前,赵国军民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了一起,所有人都拿起了武器,保家卫国。
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尽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
人们常说“哀兵必胜”,如今的赵国上下,就是一支哀兵。
王陵面对如此军队和将领,几乎无从下手,多次发起进攻均无果,还损失良多。
王陵率军攻打邯郸一年仍未能取得实际性的战果,秦昭王不耐烦了,再次下旨请白起去主持攻城。
而白起仍然以生病为借口,拒绝参战。
无奈下,秦昭王只好派王龁再带10万大军增援王陵。
两支大军一起30万,共同进攻邯郸,让赵国压力大增。
秦军围困邯郸长达2年,依然没有攻下它,反而损失了很多兵马。
但是邯郸的粮食也准备告竭了。
无奈下,赵王只得派人向魏、楚两国求救。
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
他门下有一个名不经传的门客,叫毛遂。
出发时,平原君本不想带毛遂的,但是他自请跟随,态度坚决。
平原君见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同意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到了楚国后,会大放异彩,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黄歇领10万大军支援赵国。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典故。
另一边,赵国使者到了魏国后,很快说服了魏安僖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
但是秦昭王直接派人来警告魏安僖王,说:谁要是敢救赵国,等我收拾了赵国后,第一个报复的就是他。
胆小的魏安僖王一听,这不得了啊,秦国现在拥兵百万,如果报复自己的话,肯定难以抵挡。
于是,他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观望。
有远见的魏信陵君魏无忌见此,只好依靠魏安僖王宠妃如姬盗得虎符,带领勇士朱亥杀了晋鄙,夺取兵权后,带领8万精兵增援赵国。
这就是\"窃符救赵\"。
于是,秦军就面临着赵、楚、魏三国大军的围攻。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
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
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30万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突围不及时,被迫投降赵国。
邯郸之围就此被解。
此战,王龁带领的30万大军,面临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中的三个: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还有名将廉颇。
加上赵国是衰兵,上下一心抗秦,爆发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战斗力。
所以说,秦军败得也不冤。
而屡次拒绝秦昭王命令的白起,也因为王龁的战败,被恼羞成怒的秦昭王赐死,让秦国损失了一员无敌大将。
李牧破匈奴邯郸保卫战后,虽然赵国获胜了,但是实力也一落千丈,国内兵力奇缺,民生凋敝。
此时北方的燕国看到了机会,准备趁机在赵国这头“病虎”身上,薅一把虎毛。
于是趁机出兵攻打赵国。
赵孝成王这次学了个乖,直接封老将廉颇为信平君,让他去对战燕国。
廉颇虽然屡遭打压,但是还是对赵国忠心耿耿的,他接到任命后,立刻走马上任,带着赵国仅剩的十来万军队,迎战燕军。
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一出手就顶住了燕军的攻击,并且寻机做出了反击。
赵孝成王十五年,廉颇用计大破燕军,缴获颇丰。
紧接着,在廉颇的主导下,赵国对燕国发起了反击,以掠夺燕国的资源补充赵国。
在赵孝成王十六年时,廉颇率军打到了燕国国都,虽然没有将其攻下,但也获得了丰厚的赔偿。
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中的损失,赵国从燕国身上找回了大部分,基本满血复活。
尝到了甜头的赵国,甚至抛开当年的救援之义,打起了魏国的主意。
在赵孝成王二十一年时,出兵攻取了魏国的繁阳郡。
就这样,赵国在战争中快速地恢复了国力。
此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登场。
很多朋友可能要问,前面秦国都包围邯郸了,李牧都没出现,他在干嘛?
其实,李牧当时一直驻守在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
那时候的匈奴人已经发展壮大,趁中原战乱之际,经常率大军前来劫掠,对边境的危害极大。
这也就是秦赵等国要花大力气修筑长城的原因之一,为的就是防备匈奴入侵。
赵国在邯郸被围的危急时刻,都没有把驻守边疆的李牧召回来,可见赵王对匈奴的重视程度。
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无论是领兵还是谋略,都是很厉害的。
他长期驻扎在赵国北部边境,对匈奴人的作战方式非常了解。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劫掠完就跑了,而赵国则以步兵为主,打败匈奴而容易,要想给予他们重创,却是难上加难。
虽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实施了多年,但骑兵数量还是没办法和匈奴比。
李牧深深明白,要想打败匈奴,只能用计,再配合军备利器才行。
李牧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后,决定对匈奴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设法使匈奴产生骄傲轻敌的情绪。
他给士兵下令,匈奴来犯时,要迅速进堡自守,有敢去和匈奴骑兵对战者斩首。
同时,他还完善了边境的烽火台,让士兵在匈奴来时示警,然后及时坚壁清野,让军队收好畜产退入堡垒中坚守。
这样一来,李牧的方法最大程度保证了边境百姓的财产,也减少了军队的损失,使得匈奴每次来劫掠都无功而返。
可是,他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匈奴人认为他胆小,不敢应战,就是自己的士兵也认为守将胆怯。
事情传到赵王耳中,赵孝成王斥责了他,并要求他出战。
但李牧回到边境后,依然我行我素,按照原来的办法抵御匈奴人。
赵王知道后,异常恼怒,直接撤了李牧的官职,另派将领守边。
于是代李牧守边的赵将,每当匈奴来犯时,就率兵出战,结果屡遭失败,损失惨重,边疆不宁。
这时,赵孝成王才知道李牧的计谋是对的,只好再次请他坐镇边疆。
但是李牧一直称病,不愿出任,直到赵王再三逼迫才肯就任。
在上任前,李牧和赵王约定:要我上任可以,但是你得给我做主的权力,不能干涉我的做法。
赵王无奈,只得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上任后,依然以旧办法对付匈奴人,让他们放松警惕。
但是暗地里确是加紧了对士兵的训练,为未来的大战做准备。
他对士兵的要求很严格,同时待遇也很好,经常宰杀牛羊给士兵加餐。
在敌军骄惰无备、赵军求战心切的情况下,李牧让赵王给他选出战车一千三百乘,战马一万五千匹,勇士五万,善射者十万人,全部进行秘密操练,演习草原作战,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不久后,李牧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士兵们已经可堪一战。
于是,他让百姓赶着大批牛羊去放牧,勾引匈奴人前来。
待小股匈奴人来劫掠时,李牧佯装败退,丢下了几百人和一堆牛羊。
匈奴单于听说后,认为大规模劫掠的时机已经到来,所以集合了十万大军,一起南下劫掠赵国。
李牧得知消息后,仍然以牛羊做饵,诱骗匈奴大军前来,然后用15万大军摆出奇阵,从左右两翼包抄合围,战车和精锐骑兵齐出,从中间冲击匈奴骑兵,四周的弓箭手则远程射击。
匈奴人面对铺天盖地的弓箭,和战车的攻击,很快就阵型大乱,被赵军一个个收割。
此战,匈奴10万大军全军覆没,只有单于带着几千败军逃跑。
此后十数年,匈奴再也无力南下劫掠。
结语:秦赵两国的征战,可以说是战国时代最精彩的一段。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秦赵两国各占两位;
长平之战,白起干掉了赵国的45万大军,没过多久,赵国就在邯郸城下灭了秦国30万军队;
后来李牧又连败秦国大军,可惜赵国最后还是被王翦给灭了。
这两个国家都拥有称霸的实力,只是秦国是上下一心奔着统一天下去的,加上又是明君辈出;
而赵国想着的却是偏安一隅,君王也是昏厥。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格局决定命运吧!
参考:
我国历史上出彩的战役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当年曹操带着士气高昂的军队南征荆州,此时荆州的继承人刘综吓得赶紧投诚,把偌大的家业和刘表遗留下来的庞大荆州水军拱手让给曹操,让曹操一下子多出几十万兵马和无数战舰,也让曹操打起了统一天下的念头,开始挥师东吴。
但江东周郎不是吃素的,在一片投降之声中请战,而且还把曹军的各种有点弱点一一分析出来,孙权听到后下决心应战。
于是周瑜仅仅用了一把火就烧光了曹操的水师和无数精锐,再加上曹军救援不及时发生了瘟疫,曹操含恨败北。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也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这场战役让世人知道了白起和赵括的名号,但白起得到的是尊崇,赵括则是被人耻笑,因为赵括率领的40万大军被白起以同样的兵力全歼,由此也让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但令人奇怪的是,赵国损失了两代青年人,元气大伤的他们为何还可以在后续可以大规模期间灭秦军和匈奴?
首先这是源自于秦国的失误,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可以趁着这次大胜,而且赵国主力精锐丧失殆尽的情况下歼灭赵国,但这个计划却遭到了丞相范雎的反对。
范雎认为秦国在这场战争里面投入过大而且老百姓的负担非常重,假如再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话秦国可能支撑不住。
再者,当时的白起已经名震天下,在军中的威望无以复加,假如再让他攻破赵国的话可能会发生功高震主的情况。
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于是让白起撤退,然后收走了他的兵权。
尽管秦国没有歼灭赵国,但秦军还是做出了一系列动作,大将王陵已经带着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当时赵王本想投降,因为经过长平之战以后关东诸国都被秦军的实力吓到了,而且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苏秦这样的人才可以联合关东六国的力量抗秦,他们只想在秦国强大的兵锋下自保,祈祷自己不会受到波及。
既然君王们提不起反抗之心,那就由大臣帮他做这件事。
魏国的信陵君名誉很大,在国内的影响力极高,他通过非常手段窃取了魏国的兵权然后带着大军北上攻击秦军,两家人联合打败了王陵,由此也救了赵国。
信陵君这一仗让关东诸国看见了希望,于是又开始恢复先辈们的斗志,争相对秦国施压,联合起来和秦国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
而秦国经过这场战败之后也开始修生养息,重新积蓄实力。
赵国除了有外援,他们国内也有擎天柱,就是和白起王翦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牧和廉颇。
长平之战初期赵军的统帅原本就是廉颇,他生长于行伍之间,一辈子经历上百场战争,擅长打硬仗。
当时他领着赵军一度给秦军造成不小的威胁,上党这块地方也被赵国牢牢掌控。
后来秦国使用离间计让赵王把他换成赵括,最后才赢得战争的胜利。
有句话说得好,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长平之战过后燕国还想趁火打劫赵国,但廉颇临危受命率军抵御,直接把燕军抵挡在国门外,也为赵国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赵国军神李牧,那个时期武安君有两人,第一个是秦国白起,第二个就是赵国李牧,从这里就能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强。
为何长平之战没看见他的身影?
他的作战目标不是对六国,而是对匈奴。
他不仅是一个将军,更是一个统帅,赵国边境的城市都受他支配和调遣,当地的税收也是送他到那里先做军费,然后再搞民生,赵王授予他的权力非常大。
因为可以统筹全局,李牧的作战计划往往非常庞大复杂。
他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边关问题,事先给士族们极大的赏赐,用金钱激起士兵杀敌的欲望,然后再派出一些参差不齐的军队和让人惹眼的物资吸引匈奴前来抢夺。
劫掠成性的匈奴自然不知道这个是计,屁颠屁颠的带着小股部队就杀来了,而且惊奇的发现原来抢劫是这么的快乐。
套出信息知道城内的钱粮美女更多之后,匈奴组织大军前来攻城。
但这下正中李牧计谋,他事先已经做好了埋伏,等这群匈奴人进了套子后当即围歼,一战就歼灭了匈奴十万骑兵,收获战马无数,也让边关安定十多年。
边关安定之后李牧才被调入朝廷里面负责军事,尽管此时的赵国兵员已经不足,但李牧还是拼凑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带着这支部队多次和秦军交手,战绩都是胜多败少,以一人之力阻止了秦国灭行动。
秦国知道李牧难缠,于是又重操旧业设下离间计,离间赵王和李牧的关系,然后又污蔑李牧造反。
赵王果然像他们的先辈一样是非不分,当年换下了廉颇,现在又冤杀李牧。
既然国家栋梁没了,赵国不久后也被歼灭。

参考:
因为赵国人才并没有凋零,还有战神李牧力挽狂澜,战国的战争史就是一本“兵法”史,将强则军强,将弱则军亡。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没能乘胜追击破灭赵国,这被视为战国末代的一个“遗憾”。
可问题来了,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大量赵国精锐主力后,秦国真的还有能力不顾一切地“深入”邯郸毁灭赵国吗?
其实长平之战后秦国可以灭掉赵国,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战国末期的天下局势并不是“赵、秦”两国对垒那么简单,还涉及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斗争,秦国不敢孤注一掷,赵国也没有表面上的那么“不堪一击”。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爆发矛盾,前者欲要一战竟全功,派兵包围赵军主力,一决生死。
而一开始的赵将是另外一个战神,是赵奢之后的赵国屏障廉颇,廉颇一生行事虽然有些鲁莽,但是面对包围,“固守”是最好的办法,一时之间,秦军补给、士气接连受挫,必须要找到新的办法打开局面。
于是秦国惯用的“离间计”生效了,赵奢之子赵括替换掉了廉颇,纸上谈兵,脱离了守势的现实和战略,因此被白起大杀四方,此战赵国号称四十多万军队被坑杀,赵国百分之十三的人口折损于长平。
但同样的,秦国也受损惨重。
赵国并不是弱军,赵武灵王的军事遗产,奠定了赵国强大的基因,打败秦国,秦昭襄王也赌上了国运,国家十五岁
有作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秦国在战后,并没有显得那么体面,所以苏代的“离间计”才能生效,看似范雎和秦昭襄王“误事”的背后,是一场绝对的冷静。
这场惊世骇俗的大战,让天下群雄重新权衡了局势,天下并不止秦赵两国,在“纵横家”多如牛毛的时代,“远交近攻”此类的外交决策,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乎,大家纷纷“保护”起了受伤的强国赵国,又对秦国表露出“黄雀”之意,为了保证平衡,秦国不敢妄动,赵国多了十几年的修复时间。
赵国地处河北之地,地理条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所以赵国恢复的速度极快。
因为长平之战乃是赵国“低于正常水平”发挥的战争,有着“胡服骑射”传统的赵国,迅速恢复了一定的元气。
在数年后,边境爆发了匈奴入侵的事件,当时的赵王派出了李牧抵御匈奴。
李牧吸取了战国一贯以来战败的教训,那些战败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急于出战。
对抗匈奴的过程中,李牧坚守不出,甚至立下军规,不允许任何人“对战”匈奴,违者军法处置。
一时之间,匈奴士气高涨,赵国内部质疑声不断,赵王无法承受舆论压力,临场换将,把李牧叫了回来。
可想而知,赵王这个举措,和当年长平之战临时换将的错误一样,赵国主动出击,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于是赵国下定了决心,让李牧主导,不再干扰。
便是如此,李牧得以实施完当年廉颇没有坚持到底的“战法”:“伪装惧战”。
久而久之,匈奴自信的士气演变成了“狂妄”,赵军低弱的士气变成了沉稳,李牧知道战机来了,于是便设计了几个军事策略,一步步引诱匈奴主力深入,最终埋伏歼灭匈奴的主力。
在一开始的战斗中,李牧还“佯败”,让匈奴军队失去了基本的判断。
而这个时候,李牧手中率领着近十六万的赵国精锐部队,其中骑兵一万多人,步兵高达十数万人,这庞大的军队,正是长平之战后十几年所恢复而来的实力。
战争的结果自然是李牧率领着赵军冲杀匈奴,最后大获全胜,匈奴主力部队被歼灭,周边部队被降服。
李牧对此还不满意,乘胜追击,一股脑反击草原势力,连续灭了几个沿路上的游牧政权,其中林胡还被降服,后来帮助赵国守卫边境,李牧一战,让匈奴人对中原产生了惧怕,后来长时间不敢扰边。
从战争人数和战法的角度来看,李牧对匈奴的胜利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是这场战争的“主角”,双方不都是“中原政权”,而是一边是游牧政权,一边是中原强国,中原的势力自然不会帮助匈奴,给了李牧足够的实力全部发挥。
其次则是李牧的“诱敌深入”,一步步的“兵法”逻辑紧密,最终将掉以轻心的匈奴一网打尽。
这样的李牧,已经在赵国拥有了一定的地位,直到了赵悼襄王即位后,因为对廉颇的“轻视”,解除了廉颇的将军职务,廉颇因此愤怒离开赵国,这对赵国而言,实际上是一次致命的影响,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李牧在赵国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过了好几年,秦国再次“入侵”赵国。
在赵王赵迁登基不久后,李牧临危受命,组织军队抵抗秦国的入侵。
李牧发挥了擅长的战术,固守、坚垒,如此一来,秦国也犯了当年匈奴做犯的错误,他们觉得自己和游牧民族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后来李牧层层设计,以极少数的兵力,抵御了秦国的入侵。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场两国的士兵的厮杀,其实更应该看作两国主将的兵法对拼。
秦国方面的主将是“桓齮”,桓齮虽然在战国末期没有四大名将来的名气大,但是这场战争的开始,桓齮也杀了赵国“十万”军士,也是“人屠”级别的人物。
李牧抓准了桓齮“骄傲”的心理,一步步诱杀,先是骗得秦军回援“肥下”,导致秦军营空虚其次又施展“调虎离山”、“回马枪”等计谋,扫荡了秦军空虚的大营,最后杀得秦军大败,李牧所率领的主力打的不是英勇,而是先知先觉的战法优势。
在攻克了秦军后,秦国知道了赵国有李牧,那么便打不赢李牧。
当年的长平之战,若是让廉颇继续坚守,很有可能失败的就是秦国,秦国的最擅长永远在于“远交近攻”,外交和离间术,是大秦一统天下的政治根本。
在“肥之战”后,又过两年,秦军心不死,继续入侵了赵国,兵分两路攻秦,史称“番吾之战”,赵国的守卫将领依旧是李牧。
李牧以自己“武安君”的威势,粉碎了秦国的南北夹击的计划,在番吾一战中,李牧以赵军正面战场的实力大败秦军,自此可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能将,就能主导一场战争的胜利旋律。
但这种“胜利”不是持续的。
长平之战后,赵国一直处在元气损耗的境界中,后来秦国明知道失败还要入侵赵国,为的就是乘胜追击。
在赵国恢复了实力后,其他本来作为“保护者”的国家们,为了保持平衡,对于秦入侵赵国的事情“视而不见”,所以赵国的恢复是被打断了。
后来李牧还数次击败秦军,可惜的是,赵国已经没有实力支撑李牧“歼灭”秦军了,帮助赵国抵抗秦国的,正是李牧出色的战争能力,正如后世大多数人所说的,在廉颇之后,能帮助赵国的,就只有李牧一人耳。
但即便是这样的李牧,还是中“反间计”,最后被赵王赵迁下令“处死”,李牧含泪赴死,赵国破灭在即。
果然在同年,赵国城破,仅是赵国剩余的一些贵族和公子嘉逃出了邯郸,后来还建立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是为代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能够抵御匈奴和秦军,必然是有多重因素构成的,但最主要的仍旧是有着李牧这么一号人物。
所以说战国后期的战争史,便是“将领”的兵法史,赵国用赵括替换廉颇,赵国大败,赵国重用李牧,赵国大胜,这频繁的吊诡中,展现的是战国末期的一种扭曲格局。
即便是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后,秦都并没有真正地“掌控”天下,于是秦末有了剧烈的动荡,天下六国的残余贵族纷纷起兵伐秦,这便是秦国用“离间术”过多导致的恶果,对天下的把握并不到位,即便是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都不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参考:
应该没有人没有听过“长平之战”吧,在这一战中,赵国输给了秦国。
赵国最后只剩下了四十万兵,最后全都被白起杀光了。
在经过这么一场大战以后,赵国已经失去了全国大概七八成的兵力,国力大大减小,按理说已经存活不了多久了。
然而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是,赵国在打完了这场长平之战以后又坚持了三十多年才终于遭到秦国剿灭,而且在这三十多年中,还有精力消灭了匈奴的10万骑兵。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动用过代郡的边军。
在战国时期,七雄常年都在征战,整个天下可谓是血流成河,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没有放松对外族的警惕。
要说最虎视眈眈的应该就是匈奴了,他们有着精锐的骑兵的机动性,所以没少到南方虐夺或砸抢。
李牧就受命驻防赵国的北部边境,主要目的是抵抗匈奴来犯。
李牧分析了现在的战况以后,决定以守为主,更是想办法让匈奴逐渐生出傲慢轻敌的感觉。
所以李牧不允许士兵擅自迎战,让士兵们坚守营地,谁若是主动抓匈奴人就会被处置。
就这样过了许久,匈奴人都认为李牧太过懦弱,连仗都不敢打,所以也就没有再把这一支军队放在眼里。
但他们没想到,此时的李牧正在精炼士兵,开始训练出各种敢于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勇士五万,善于射箭的士兵十万。
最后在决战时。
李牧布下了奇兵,然后从两侧包抄匈奴兵,最后的确大败了匈奴,将其十万左右人马皆数斩杀。
而后李牧乘胜追击,把襜褴也杀了,同时大败东胡,又把林胡收降了,匈奴的单于只能逃跑。
在这以后的十年左右,匈奴也没有胆量再从接近赵国的边境了。
在战国时代,除去秦国这一国外,拥有名将最多的就数赵国了。
被百姓们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白起、廉颇以及李牧等人,赵国就占了俩,分别是“廉颇、李牧”。
同样的,也主要是因为赵国拥有者庞煖、廉颇和李牧武力非凡的将领,赵国才能成为一个同样让人不敢轻视的诸侯国。
廉颇是赵国名将之一,让他成名的主要还是283年赵国和齐国的“晋阳之战”。
那时的齐国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
廉颇则带着赵国的大军势如破竹,直接攻到齐国境内,最后成功得到了齐国的“晋阳”,而后回到赵国。
经过这一战,廉颇官拜六卿,可谓是加官进爵,好不风光。
在赵国惨败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一开始的指挥就是经验丰富的廉颇,经过廉颇所指挥时军队灵活强大、知进退,和秦国打仗时,很难分出个高低来,熟悉秦军特点,知道秦军远离本土作战,所需粮草辎重都需运输,就采取坚守的作战方式,据城不出,打算耗死秦军,不战而胜。
可是之后却被换掉了,主将成为了赵括,这也是导致赵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最后,赵国40万士兵魂归荒野,难回故国。
再看到士兵人数方面,秦国共有士兵60万左右,伤亡20万人左右;
赵国共有45万左右,死亡大概有40万。
从投入和死亡人数来看,赵国本就没有优势,所以最后死去的战士突破八成。
秦国虽说打赢了,可是也死了不少人。
在这一战以前,赵国大概只有300万人左右的人口,如果不算上年老者、妇女以及孩子们等,真正可
再把剩下的被屠杀的40万左右去掉,整个赵国已经只剩下20万左右的士兵了。
在古时候,二十万左右的军队仍然可以撼动其它国家。
因此,即使是经过了这样一场战争,不但是秦国,很多周围的国家们也不敢趁机而入攻打赵国,其实也很担心这赵国的20万还能够上战场的士兵,况且那边的廉颇仍然驻守着赵国,再看到秦国,这一次一共死亡了二十万左右士兵,若是普通士兵可能的确不太重要,但这二十万全都是秦国的精兵,因此,对于秦国来说,这一战了也没有那么好打,所以在秦国赢过了赵国以后却没有选继续乘胜追击,把赵国彻底灭掉,而是在三十多年以后才彻底将赵国铲除掉。

参考:
长平之战虽赵国战败,四十万军队覆灭,但赵国得益于胡服骑射实力犹存,再加上在三大将的带领下,竟险些中兴。
长平之战,赵国大约45万大军所剩无几,失败的阴霾覆盖邯郸。
赵国在战争中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兵马,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战后,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情况。
强赵丧失了与秦国尚且一战的资本。
但长平之战后,惨胜的秦军并未在白起的提议下直捣邯郸,丧失了最佳的灭赵机会。
得到喘息后的赵国在邯郸之战中击败了不听白起劝阻而征伐的秦军。
赵国暂时免除了覆国的危险。
随后,赵国有了短暂复兴。
其主要表现在
在这些战争中,三大名将廉颇、庞煖、李牧直接推动了赵国的短暂复兴。
首先,邯郸之战打败秦军后,燕国乘势出兵攻打衰弱的赵国。
廉颇率领为数不多的赵军去抵抗燕国,大败燕军,并包围了燕国的都城。
之后,廉颇率领赵军攻占了魏国的繁阳。
南征北战,形势一片大好。
但赵王又犯了猜忌的老毛病,廉颇被迫逃到了魏国,后客死楚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廉颇离开赵国后,合纵家老将庞煖带着赵军去攻打燕国。
他他陈兵于燕国边境,并在常山大破燕军,夺燕国数城。
赵悼襄王在位时,十万秦军攻打赵国。
庞煖又率兵十多万,杀了秦军三万人,并率联军打到咸阳东大门,但无奈各国心怀鬼胎,没有形成合力,战国最后一次合纵草草收场。
战国四大将之一的李牧的作用更加显著。
长平、邯郸战役之后,李牧带领军队左右开弓,东攻占了齐国的领土,西又在在宜安战役中给秦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被封为武安君。
但在公元前229年。
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谣言,处死了李牧。
公元前228年邯郸城破。
6年后,流亡的代王嘉被掳于秦军,赵国彻底灭亡。

参考:
赵国能打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赵国家底儿厚,能扛能造。
长平之战,是在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为争夺上党之地而爆发的战役,秦国方面派出杀神白起,最终大获全胜,赵国则是以惨败收场,前后被坑杀的士卒高达45万人左右。
按理说,在经历了长平之战后,赵国理应是元气大伤,但没想到的是,赵国居然能在之后的数年里,不仅歼灭秦国30万大军,同时还狠狠的收拾了一番来犯的匈奴,取得全歼匈奴十万骑兵的辉煌战果。
并且,赵国在经历的包括秦国在内的诸多诸侯国,以及匈奴等连番重创后,又坚持了近四十年方才最终灭亡。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赵国扛这么久?
并且一边扛还一边能抽出手来教训秦国和匈奴?
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首先,是赵国特别能打,人民勇武、民风强悍,同时还有几个不可多得的名将撑场面,另外,秦国战略性失误,无意间给赵国创造了喘息之机,最重要的,是赵国殷实的家底儿,是其能扛能造的关键。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过,“秦之所害天下者莫如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意思就是说,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也最难啃的,莫过于灭赵国。
司马迁之所以要发这个感慨,是因为曾经的赵国,不仅是秦国的噩梦,也是其他诸侯国需要仰望的存在。
别的不说,单说赵国在经历了几场惨败的战役后,依旧能满血复活,就足以说明太史公所言不虚。
比如,在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杀约45万士卒;
紧接着,在公元前256年,也就是长平之战不久后,秦将摎攻赵,杀俘赵国士卒共九万;
再然后,到了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再次攻打赵国,这一次,赵国被斩首约十万人;
仅是这三场战役,赵国就前后赔进去近65万人,而在同期,号称人口最多的楚国,仅仅被秦军斩首8万人,就基本上已经残了。
按楚国的节奏来说,赵国在损失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已经不仅仅是元气大伤这么简单,恐怕血都要被放干了。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长平之战的四年后,赵国居然对秦国实施了反攻,赵国大将乐乘、庆舍率领赵国将士,大破秦国信梁之军,打的秦军老将王龁节节败退,自此销声匿迹。
“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
”---《史记》直到九年后,王龁才从被赵国击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秦国征讨四方的战场上,才重新看到王龁的影子。
不仅如此,还有在对阵燕国的时候,当时赵国正在和秦国苦战,没想到燕国为夺取赵国与燕国交界的富庶之地,举倾国之兵直扑赵国而来。
据记载,当时燕国对外号称发兵60万,动用战车2000余辆,同时,燕国在出征前,还高调宣布,“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燕国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赵国的青壮年,基本上都死在了长平之战,而孩童还未长至壮年,因此可以讨伐。
结果呢?
赵国居然出乎意料地拉出来近二十万的大军,硬是打的燕国一溃千里,其中,老将廉颇一度兵抵燕都,吓得燕王连连割地求和。
还有,在公元前234年,也就是秦国大将桓齮攻打赵国的那一年,当时可以说赵国面临着多重压力。
北面,有匈奴进犯,南面,则有秦军来袭,这种两线开战的局势,若是换其他诸侯国,怕是早就顶不住了。
但赵国不仅顶住了,并且,还在遭受秦军猛烈攻击的同时,把匈奴狠狠地收拾了一番,大将李牧率领赵国的将士,歼灭匈奴约十万人,占据娄烦、林胡等地。
更夸张的是,当年燕国死性不改,看到赵国两面受敌,再次起了觊觎之心,又举兵攻赵。
燕国本想着,这次肯定能捡个便宜,但谁知道,最终还是被赵军击败,前后被赵国斩杀两万余人,甚至还在此战中,丢掉了重要城镇武遂(今河北徐水)。
而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都是赵国在经历了长平之战等数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后所发生的。
每一次,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赵国的血肯定要被放尽的时候,赵国却能如变戏法一样满血复活,并掏出来十几二十万的兵力。
并且,这些兵力还不是那种老弱病残凑数的兵,反而个个的都是勇猛无比,上阵杀敌毫不含糊的兵。
因此,太史公说赵国是最难啃的骨头,一点都不假。
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国究竟如何做到在接连受到重创后,能很快满血复活,且战力满满的这一点呢?
其实,这背后原因有很多,但大体总结起来的话,共分为三点:首先,赵国自上而下十分能打,大到将领小到士卒均是猛士,同时名将辈出,再加上有一套先进的军事管理架构作支撑。
赵国的都城位于邯郸,那里最出名的,就是多剑客、多死士。
根据记载,邯郸在当时,民间尚武成风,走在大街上,差不多十
这些人,以好勇斗狠闻名,有记载说他们“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意思就是说,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瞪了自己一眼,或者是哪句话听着不舒服,两人就会当场开打。
而打起来之后,可不是那种你推我搡的简单动作,而是招招直击要害,甚至是“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不取对方性命决不罢休。
在这种环境下,赵国的人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尚武来形容了,所谓“亡命之徒”,恐怕也不过如此。
而把这些人放到战场上后,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亡命属性”就充分发挥了出来,杀死敌人是最大的任务,根本就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当初,在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也就是长平之战后,赵国毁约,不愿向秦国割让城池,因此,秦昭襄王就派大将王陵率十万大军攻赵。
面对秦军压境,赵国请求其他诸侯国支援,也得到了诸侯国的同意,但问题是,秦军就在眼前,而其他诸侯国的增援,却一时半会赶不过来。
怎么办?
关键时刻,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招募起一支三千人的死士队伍,用来保卫家园,这些死士面对秦国十几万大军,充分发挥不要命的精神,导致秦将王陵打了一年都没打进邯郸,甚至,一度被其逼退三十多里。
“使三千死士击秦军,秦却三十里”---《史记》最终,靠着这些死士,赵国终于坚持到了魏、楚两国援军的到来,并且,在之后,他们又配合援军出击,俘虏秦军足有两万余人。
所谓“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其中说的就有赵国的这些“不要命”的猛士。
除了普通的士卒之外,赵国的几个名将,也是其十分能打的主要因素,这其中,有前文提到的乐乘,也有大名鼎鼎的廉颇,更有赵国的中流砥柱李牧。
抛开乐乘与廉颇不说,单说李牧,可以说,李牧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唯一能够支撑危局的良将,北边的匈奴,被李牧打的十几年不敢侵扰赵国边境,而这边的秦国,看到李牧更是头疼无比。
肥之战,李牧以坚壁清野的策略,促使秦军上当,最终趁秦军松懈之际,一举攻入秦军大营,先是收缴秦军辎重无数,后又以两侧夹击之计,大败回援的秦军。
还有番吾之战,李牧更是发挥了精准判断敌情的军事本领,击退两路来袭的秦军。
正是有了李牧这样的优秀的将领,再加上赵国不畏死的士卒,因此,才能在受到重创后,依然能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
同时,还有赵国的先进军事制度,也是让其发挥出强悍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后,不仅整体军事实力大增,同时,在一系列的改革下,赵国不管是在军事技能上,还是在部队建设上,走在了当时世界的最前列。
并且,在“胡服骑射”所形成的相关制度带动下,整个赵国呈现出了一种全国性质的武备动员状态之所以赵国人尚武,就和这个有很大关系。
与此同时,赵国人在不断和其他诸侯国以及北方的游牧民族交战中,更形成了团结一心的国族风貌,这才是每一次赵国在面临重大危机时,人人皆能挺身而出,拼死卫国的根本因素。
说白了,在当时赵国人的心里,对家国这个概念的理解,要远超其他诸侯国。
全民尚武的国人,指挥有方的将领,加上先进完善的军事制度,同时又有强烈的家国意识,这样的赵国,哪怕暂时被打倒了,照样能站起来接着战斗。
其次,长平之战后,秦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失误,因此就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长平之战后,赵国被坑杀45万士卒,这个数字创了赵国对外战争中损失之最,要说赵国不肉疼,那是胡说。
同样,如此庞大的战损率之下,赵国也是元气大伤,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果在当时,秦国能再接再厉,继续以强势之姿攻打赵国,那么,赵国能不能扛得住,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当时秦国有人就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也做出了一举推平赵国的举措。

其中一路,由王龁率领,直取赵国的武安、皮牢等地;
另外一路,则由司马梗率领,一路北上,攻打赵国的太原地区;
战力最强的中路,白起亲自坐镇,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意
假如白起的策略,能在接下来百分百得到实行的话,那么赵国即便是没被灭亡,也基本上差不多了。
只可惜,白起的策略,被意外终止了,赵国也赢得了喘息之机。
终止的原因,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首先是赵国和韩国花重金说服了秦国宰相范雎,而通过范雎,又说服了秦昭襄王接受两国提出的议和条件。
议和的条件,是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秦昭襄王看在这几座城池的份上,决定休兵。
而秦昭襄王的这一休兵,白起的整体作战策略无疑就没办法继续实施,赵国借着秦军暂时退去的机会,就有了回血的机会。
正是因为赵国有了回血的机会,因此,才能有时间筹备了接下来的诸侯联盟,最终多国达成一致,共同对抗秦军。
并且,这个共同抗秦的诸侯联盟,某种意义上,也是秦国自己一手“促成”的。
秦军在长平之战的巨大胜利,不仅令赵国没有想到,同样也让其他东方诸国没想到,而秦军的强悍与凶猛,更让东方诸国感到十分恐惧。
恐惧什么呢?
他们担心,假如赵国被秦军推平,那么实力得到大增的秦国,接下来的矛头就会对准他们,而他们也会步赵国的后尘,一一被秦军消灭。
在这种情况下,诸侯国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情绪,才使得赵国在提出联盟的请求后,得到了诸侯国的积极回应。
当然,赵国在当时确实没少花真金白银,但如果没有这种“同仇敌忾”的情绪在,那么,联盟能不能联起来,也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在几个东方诸侯国达成一致后,赵国无疑就有了强有力的外援,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攻打邯郸之战,才会以大败收场。
毕竟秦国就是再强,但也抵不住人多啊,邯郸城下,联军不仅给了秦军致命一击,甚至一度打到了函谷关下,秦昭襄王辛辛苦苦打了几十年才得到的土地,又再次吐了出去。
经此一战,秦国的风光不再,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重新规划对外战略。
所以,秦国当时没有一举推平赵国的失误战略,是赵国能够在之后有能力反击秦国的关键,正是秦国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才会让赵国又延续了几十年的国祚。
最后,就是赵国的家底儿实在太厚,地大物博,经济富庶,综合国力强悍,因此才会扛得住一次又一次的重创有很多人认为,赵国在战国时期,不管是国力还是经济实力,只不过是在战国七雄中,一个不上不下的诸侯国,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曾经赵国的综合国力,绝对是令其他诸侯国需要仰视的存在。
首先,赵国的经济实力在当时首屈一指,不仅强于燕、齐、楚等国,同时对比魏国,更是远超了不少。
比如,赵国当时的铸币业十分发达,其发行的货币,种类数量之多,远超以经济发达著称的魏国,并且,发行数量之广,以至于燕国境内都有赵国钱币的情况。
而铸币的发达,就给赵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赵国内部的商业经济,也让其有着不菲的财政来源,这其中包括粮食、丝、麻,另外还有种类齐全的水果,北方还有大面积的牧场,牛羊等牲畜更是海量,尤其还盛产良种战马。
还有,在冶铁工业上,赵国就是名副其实的七国之冠,在当时,赵国整个境内,分布着五大冶铁基地,这些基地为赵国生产出了大量的铁质兵器,而同时期的秦国,将士们还在穿着铜制铠甲。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畜牧业,还是在农业、冶铁等行业里,赵国在满足自用的同时,也通过这些行业,为自己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这些都是其他诸侯国所不能比的。
像地处北方的燕国,所需要的中原消费品,就得去赵国购买,还有齐、楚等国,需要铁器、马匹,同样也得去赵国购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并且,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可以说是“世界金融中心”,各路商贾云集,每天邯郸的街道上,来往着四面八方的客商,也充满了各国前来此处淘金的人。
当年吕不韦在哪里发的财?
正是在邯郸,他本是韩国人,但去了邯郸之后,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家累千金”。
说白了,就是赵国在当时十分有钱,而有钱的好处,就能扛得住一次又一次重创,也能拉起一支又一支队伍。
当然,仅仅是有钱也不行,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赵国之所以能在长平之战后击败秦国和匈奴,靠的是其有一个能打能杀的特殊基地。
这个基地,就是赵国的领土之一代地。
代地位于太行山脉以北,这里紧挨着燕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里历来就是游牧民族第一个侵扰的地方。
最早的时候,代地并不属于赵国,而是一个单独的诸侯国,名为代国,但到了赵氏领军人物赵简子时期时,代地已经衰落,靠着与赵氏联姻,才能勉强维护王国的统治。
同时,也是赵氏给代国不断输血,代国才有实力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而在赵襄子时期,这种情况不再继续,赵襄子用极不光彩的手段,杀死代国国君,最终谋夺了代国,自此,代国成为赵国的属地之一。
经过数代的发展,尤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代地的战略作用被无限放大,当年他之所以定出“东灭中山,北逐林胡”的国策,正是基于代地的特殊位置,也就是把代地当做扩大赵国疆土的根据地。
在这种情况下,代地的经济和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战国末期时,代地已经成为了赵国一个实力强大的后备基地。
而赵国的名将李牧,在投身到中原之战前,就是在代地负责抗击匈奴,经他之手训练出来的代地士兵,均是战力强悍之人。
毕竟天天跟匈奴对着砍,不强悍早就死在战场上了。
而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确实损失惨重,但损失的基本上是赵国在中原的实力,至于代地的兵力,当时由于需要防备匈奴,因此并没有参与此战。
也就是说,代地作为赵国的基本盘之一,在赵国受到重创时,自身是没有受到创伤的,甚至,在李牧的治理下,兵强马壮,整体实力雄厚。
所以,即使赵国在中原受到打击,但作为后背力量的代地,就能在长平之战后,为赵国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李牧在长平之战后,成为抗击秦朝的主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长平之战后,秦国被连续 歼灭30万大军,也就能够理解了,毕竟长期与匈奴人玩命儿的代地士兵参与到了战场之中,何况,李牧也来了。
综上,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仅没有就此衰落,还能有实力给秦国造成重创,是基于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赵国实在太能打,将领和士卒均是如此,并且家国意识强烈,二是秦国的失误给了赵国机会,三则是赵国家底厚,经济和军事皆是如此,因此才能扛得住重创,也能进行反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