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有哪些女性角色她们都有怎样的故事

最甜的情人——陈小醉小醉是情人也是妻子,他是孟烦了的情人,是张立宪的妻子。
可孟烦了是主角,小醉在孟烦了视野的戏份更重,在张立宪那里只是一笔带过,所以她在剧中就是一个甜甜的小情人。
虽然是个土娼,但却干净得一尘不染,就连龙文章跟上官戒慈那种能把人骨髓都看透的人,也觉得只是个干净的姑娘,而且能够和烦啦永结同心,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日子。
但小醉在烦啦面前,过于的百依百顺,而且几乎毫无挑剔,即使被烦啦父亲百般羞辱,即使知道烦啦根本无力反抗他的父亲,但她依然愿意生米煮成熟饭,毕竟他们的感情也注定只能走到这一步而已。
因为烦啦配不上小醉,或者说烦啦不配让小醉做他的妻子。
他对小醉的感情,是带有冲动跟迷茫的,因为偷粉条被打,然后小醉救了他。
烦啦骗小醉说认识他哥哥,并且会帮忙找到哥哥,掉头烦啦又偷了小醉的钱和粉条。
后来小醉再跟他见面,她只记得烦啦要帮自己找到哥哥的承诺,以及对烦啦感恩戴德的心,对烦啦的背叛忘得一干二净,感情上对他更加的依赖。
小醉对烦啦,有一种偶像崇拜式的错觉,她把这个落魄的瘸子当成了自己找到哥哥唯一的希望,在时光流逝,大概察觉到自己哥哥回归无望以后,又把这份亲情的依赖转移到烦啦身上,把他当成了那个承诺给自己一个家的哥哥。
而烦啦对小醉有愧疚感,欺骗+背叛+感激等复杂感情交汇在一起,但那并不是厮守终身的情愫。
即使他非常爷们的顶撞自己父亲,口口声声称非小醉不娶,但那种强硬也是一时的冲动,正如烦啦的父亲说的:有些风花雪月,也算小雅,但休要说什么娶嫁终身。
知子莫若父,这么一个没有担当只会逃避,外加优柔寡断的窝囊儿子,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土娼改头换面。
相比孟烦了的优柔寡断,张立宪才是真正有担当的纯爷们。
一个前途无量的上尉营长,一表人才的伟光正小白脸,丝毫不嫌弃小醉的出身,甘愿当她的舔狗,甚至在上战场之前去小姑娘门口卖惨博同情,这种中二少年般的恋爱输出,才是真正能够跟小醉走到最后的。
而且相对于在孟烦了面前的百依百顺小鸟依人,小醉在张立宪面前各种强势,两人买个菜都能上演老夫老妻的画面,男的笨手笨脚胡乱讲价,女的一边埋怨一边配合,孟烦了远远的看着这一切,被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感动,也知道自己是一个多么无意义的存在。
电视剧结局中年老的烦啦看见了张立宪和小醉打情骂俏,小说结局中两人真的结婚生子,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完美的贤妻——上官戒慈电视剧中的上官戒慈,跟小说中的上官戒慈是两个不同的形象。
剧版的上官戒慈隐忍而聪慧,默默的给迷龙当贤内助,戏份不多但非常出彩。
但在缅甸丛林救迷龙那段戏,稍微用力过猛了一点,光是上官戒慈那段泼妇骂街,然后提着司登冲锋枪追杀龙文章的狗血戏,瞬间就把上官戒慈的人设弄个粉粉碎。
小说中上官戒慈没有任何情绪爆发,只跟龙文章寥寥几句对话,上官用“鬼婴”的典故讽刺团长,把他杀迷龙立官威的心思揭露出来,再用一系列隐晦的语言挖苦龙文章,怼得团座哑口无言,最终让他放了迷龙。
当然小说这么处理过于晦涩跟内敛,无法像电视剧那么直观跟娱乐。
但小说的这种晦涩是很必要的,而且其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隐藏细节,一直贯穿了整个剧情。
第一个细节是上官戒慈一直用头发挡着脸,迷龙并没有看到上官戒慈长什么样,只是一时兴起就要帮她葬了公公。
直到上官跟龙文章辩论的时候,上官才把脸露出来。
这里其实是在说明一件事情——迷龙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由始至终也没有贪恋上官的美色。
而电视剧不但一开始就让迷龙色眯眯的盯着上官,而且还把龙文章也说得见色起意要杀迷龙,实在太毁人设。
第二个细节是上官对龙文章十分厌恶,觉得他是一个为了自己仕途,就会葬送手下性命的好战分子。
士兵的性命对于龙文章这种人来说,只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工具,随时随地都可以抛弃。
上官对于龙文章的这种近乎于偏见的歧视,一直贯穿到结局。
她可以接受烦啦可以接受不辣,还有炮灰团其他所有人,但就是对龙文章百般厌恶,拿他当虞啸卿一样看待。
其实
但上官每天听着自己男人激情四射的讲述团座如何如何好,如同一个粉丝讲述偶像一样神魂颠倒,愿意为了团座出生入死。
作为一个妻子,自然会感到恐惧感到忧虑,一个如此有人格魅力的人,自己丈夫的生命早已托付给他,而且终究会有一天葬送在他手上。
最后迷龙被龙文章处决,龙文章为了补偿天天去给上官送钱,并且喝她为自己泡制的老鼠药龙井茶。
喝完以后就去全民协助那里洗胃,洗完再去喝,一直喝到上官戒慈放下心结,愿意离开禅达去开始新生活为止。
但直到最后,上官也没有真正的原谅龙文章,她只是看到龙文章身上有了死人的气息,跟迷龙一样的气息。
上官这样聪慧完美的人,做妻子就是无敌贤妻,但作为威胁她丈夫生命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头恐怖的母老虎。
伟大的母亲——孟母孟烦了的母亲在电视剧和小说中高度一致,画面少台词更少,她更像是孟父的一个工具人,专门用来传递对了儿关心之情的。
你母亲每天念你七八十遍,还真把你给念回来了。
我没有费心,是你母亲费心。
尤其是那句“伤好的怎么样了,不是我要问,是你母亲要问。
”然后孟母在背后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看得人忍不住捧腹。
摊上这么一个食古不化,明明爱儿子又非要装比的老书袋子,外加一个窝囊又优柔寡断的儿子,孟母实在是过得太艰难了。
其实孟烦了母亲的角色,是挂靠在孟父身上的,从老两口子或者说孟父的身份就看得出,这种家庭格局注定这么别扭。
孟父是清末留洋学童,虽然没赶上第一批,但肯定也是祖上家境非常优越的大家族。
这样的家境是不会看上一个只会唯唯诺诺的普通妇女,孟母肯定也是大家闺秀,而且恪守孟父一直强调的那个妇道,所以才会在孟父装比的时候,永远保持沉默。
但孟父留洋并没有给他开阔眼界,反而让他更加封闭,从老头子研究永动机这事情就看得出,他是留洋学机械的,而十八世纪法国科学界就已经拒绝审理一切有关永动机的设计了,说明学术界对这种反科学的玩意儿已经认清。
但孟父却还在钻营这种落后的理念,说明上课压根就没认真听。
回国后也是一头扎进了古典文化中,变成了一个张口就跟唱戏一样的遗老遗少。
嘴上成天挂着如何忠君爱国收复河山,但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书,掉头就去当汉奸了。
正因为这种顽固加封闭加自我矛盾,让孟父对于表达父爱这事情上也超级别扭,他会当众给儿子各种难堪,并且想尽一切办法给孟烦了施压。
但其实内心是珍惜儿子,而且害怕儿子受伤害的,所以才会在孟烦了被张立宪们羞辱时,爆发无尽的战斗力,把精英团差点秒了。
当孟烦了说出那句灵魂拷问时,孟母在后面不停哭泣,其实这是对孟父当时的情绪展示。
爹,我一直就想知道,我到底让您觉得难堪,还是觉得骄傲?
电视剧由于没有拍完,把孟父的形象定格在了食古不化的老书袋子层面。
在小说中孟烦了的父亲形象刻画非常完整,而且让人动容。
大结局时孟烦了带着一身伤回到禅达,在家里给自己擦澡的时候。
孟父走进来,看着儿子一身的伤口,老头在门口留下了眼泪,而且没来得及掩饰被孟烦了看见了。
最后孟父去世,孟母终于说了全书中最长的一段台词。
我问我母亲:“妈,我以前问过爹一句话。
我问他有没有为我骄傲。
”我母亲说:“去打仗之前问的吧?
你刚走他就说了。
仗打完了我们才知道你去了打仗。
” “爹怎么说?
” “你爹说,每时每刻。
”当然这话真是那个倔老头说的,还是孟母为了宽慰儿子自己编的,都已经不重要了。
孟母不但要自己默默爱着儿子,还要替那个喜欢端着的丈夫去爱儿子,这份伟大实在是难以言表了。

参考: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经典的抗日剧,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而剧中女性角色则比较少,虽着墨不多,却也分外出彩,如同战火中盛放的玫瑰。
绚丽不柔弱,充满动人心魄的美感。
‬泥沼中盛放的白莲花:小醉小醉这
她和孟烦了的故事,不是常规的英雄战士和纯洁少女的爱情故事。
而是落魄炮灰和土娼的故事。
她不干净,但是她的爱是干净的。
很难想象一个纯洁的少女有着那样的工作和人生。
你可以说她的身体不干净,但是你不能说她不纯洁。
说来很怪,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战争使得这朵本该纤尘不染的莲花蒙尘,但是谁也不忍心责怪。
即使是身处污秽,依然向阳而生。
这就是我对小醉的印象。
即使是生活让她染上污垢,然而他依然在这乱世中献出了最纯洁的爱,她确实像个天使。
她柔弱,却也坚强。
她肮脏,却最纯洁。
她被人唾弃,却值得被珍惜。
没有人能怪她。
‬傲视风雪的梅花:上官戒慈想到上官,也是本剧中最具韧性的一个女性,总让人想起临风傲雪的梅花。
她的身上总有“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的气魄,总那么明媚。
有人说她最终嫁给了最爷们的迷龙,可我却觉得,也许迷龙是她的依靠,可她亦是迷龙的依靠。
这个女人身上展现的的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韧性和坚强。
女人不止可以顶半边天,她也可以是自己的天。
应该说,上官戒慈是个苦命的女人,丧父,在回国途中公公也逝去。
于是,她把自己卖了用来安葬公公。
也给自己找了个新丈夫。
安葬公公,尽了孝道。
嫁给迷龙,还了恩情。
死人活人都不欠,上官戒慈就是这么洒脱,谁也不欠。
上官戒慈可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弱女子,她是女强人。
有时候我在想不是迷龙给了她一个家,而是她给了迷龙一个家。
我丝毫不怀疑,假如没有迷龙,她一样能带着幼子安葬老人,在乱世中谋求一丝生机。
所以我说她是梅花,命运从来不公,可这个女人,似乎是个天生的汉子,她总是百折不挠的面对生活。
并且让生活好起来。
即使是乱世之中,她也能让生活重新回归生活的样子。
上官戒慈应该是出于大户人家,并且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却并不娇弱软弱。
而是总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她的美好,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美,也是中国女性韧性坚强的集中体现。
当没有依靠时,自己就是依靠。
原著中迷龙最后也死去。
上官戒慈用自己的方式为他完成了复仇。
其实她的确爱迷龙,但是不会为他殉情,因为她还要带着儿子把生活过好。
上官戒慈一直是这样一个又酷又飒的女人。
‬孟烦了的母亲其实电视剧中对烦了的母亲始终没有过多的描述。
但是本剧中女性的确是少。
烦啦的母亲,是传统女性的代表。
包容,温顺,和蔼。
依照烦啦父亲以及家境,不难看出孟母也是大家闺秀出身。
身上浸染了传统女性的美德。
虽然表现不多,但是她就是中国无数母亲的缩影。
为儿女操心,对丈夫温顺,当父亲和儿子发生隔阂时,总充当黏合剂这样的角色。
当儿女出门则怀忧,家庭矛盾时则是调和。
孟父是个古板守旧的人,因为抑郁不得志总是心中哀怨,而烦啦颓废叛逆,与父亲矛盾重重,倘若不是孟母的粘合,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她像我们每
那么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哪些女性角色呢?

参考: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我心目中战争剧的巅峰之作,它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描绘了那场战争,战争就是这样,“决胜千里,拜将封侯”只是少数人的荣耀,对于普通人,更多的则是负重前行,挣扎求生……由于是士兵阶层的战争剧,里面的女性角色比较少,没有贵妇姨太太,只有为生存挣扎的普通女性,主要的女性角色就两个:小醉小醉家在四川,父母早死,唯一的哥哥出川抗日,她跟随哥哥一路颠簸,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后来哥哥去了缅甸战场再没回来,她只能自己养活自己,她没有手艺更没有体力,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在街角听见烦啦慷慨激昂地说起抗日事迹,被烦啦感动,烦啦昏倒后,小醉费力拖他回家并对他进行了照料,她毫无保留得信任他,甚至烦啦骗她,偷了她的钱,她依然把他当亲人来照顾,她的心里依然干净。
烦啦怕自己死在战场上不敢接受她,她以为他嫌弃她,但她并不着恼,只是默默得改变自己,不再为了生存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帮人洗衣服挣钱,大声告诉他“我不做了……”烦啦因为她和父亲闹翻了,她默默地走开了,她还是一样爱烦啦,怜他疼他……小醉爱烦啦,烦啦也爱小醉,但他们还是分开了,“记忆早被三千个占满,占得小醉如果和我一起生活,就是陪了三千个死人”,烦啦是爷们,他知道自己没资格让小醉这样生活,“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他选择了离开,小醉也接受了。
原著里小醉跟张立宪走了,可能是因为他对她的爱和她对烦啦一样,那样的年代,她也需要有
公公死了,她站在路边求人打口棺材埋葬公公,以尽孝道,迷龙帮了她,她嫁给了迷龙,她和迷龙的差距太大,但她完全相信他,他给了她活下去的条件,她给了他活着的意义。
后来迷龙死了,她的心被掏空了,但她还有儿子,她知道她得活下去,她一面平静一面崩溃,活着的每一天都在自我分裂……她给死啦死啦下毒,她很明白迷龙的事死啦死啦已经尽力了,但还是下毒了,因为她内心的痛苦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也许她下毒并不是因为对死啦死啦的恨,而是对迷龙的执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