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能延续到明朝灭亡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国时,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这六位都是功勋卓著的大功臣,建立王朝之后的朱元璋以屠杀功臣著称,那我们来看看这六位公爵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是文臣,在朱元璋在外征战的时候,为他留守后方,输送粮草,建国之后却被朱元璋认为是他的第一功臣,他就是朱元璋的萧何。
洪武初年被封为宣国公,到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将其晋升为韩国公,位极人臣。
李善长向朱元璋推荐了胡惟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李善长险些被牵连。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还是没有逃过厄运,最终还是因为胡惟庸蓝玉谋反案被杀,全家七十余人都被处死,只有一个娶了公主的儿子免死,被流放。
至此,韩国公的爵位自然也无法流传了。
魏国公徐达徐达是朱元璋的第一武将,为明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他跟随朱元璋东据张士诚,西灭陈友谅,1367年与常遇春一起统兵北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攻克元大都,消灭了元朝。
随后又继续征讨北元残余势力。
洪武三年(1370年),晋封为魏国公。
1384年,徐达患了背疽,到次年二月病重去世,野史故事中多有传闻说朱元璋得知徐达患了背疽之后还赐给他发物蒸鹅,导致徐达病重而亡,但是此事并无正史记载。
徐达死后,为表示哀痛,朱元璋将其追封为中山王。
而徐达的后代不仅仅将魏国公的爵位传到了明末,而且他的后代中还新增了一支公爵,定国公。
徐增寿是徐达的第四子,所以他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魏国公爵位,魏国公爵位由徐达长子、徐增寿的大哥徐辉祖继承,原本徐增寿是与公爵无缘的了,但是恰恰碰到了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朱棣起兵之初并不顺利,但是最终在诸多内线的帮助下朱棣还是顺利的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徐增寿就是内线之一,后来被建文帝所杀。
等到朱棣进城登基之后,为了表彰徐增寿对自己的忠诚和贡献,追封其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令其子徐景昌继嗣;
而徐辉祖虽然站错了队且死不认错,但是顾念其父徐达的功绩,以及弟弟徐增寿的拥戴之功,仍保留其魏国公爵位。
这样徐家一门就有了魏国公和定国公两个爵位,后来定国公一系跟随朱棣迁都到了北京,而魏国公徐辉祖一系则继续留在南京,两支都一直传承到明末,一门两国公,分居两京,也是旷古未见之奇景。
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但是他的公爵并不是靠裙带关系而来的,而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来的,他是朱元璋开国的重要将领,十九岁从军,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后来跟随常遇春北伐元朝,在常遇春病逝之后,代替常遇春继续北伐,俘获了元顺帝的孙子以及后妃,宋、元两朝的玉玺等宝物。
被封为曹国公。
洪武十六年冬天,患重病,朱元璋亲自前去探望并嘱咐太医护理用药,洪武十七年病逝,被追封为岐阳王。
后来,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继承了爵位,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表现很差,身为建文帝一方的他在多次战斗中失常,损兵折将,最终还在防守南京城的时候献城投降,因而也得以保留爵位。
永乐二年因被告发“大逆不道”而被削去爵位。
嘉靖十一年,李文忠的六世孙李性封临淮侯,降了一等。
宋国公冯胜冯胜原名冯国胜,起初在元末乱世之中他与哥哥冯国用一起结寨自保,后来投靠朱元璋,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他参与过朱元璋的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如救援安丰、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俘虏张士诚等。
洪武初年,率军北伐,连战连捷。
后又参与明朝辽东的军事行动。
冯胜因为战功而被封为宋国公。
洪武二十七年,因为蓝玉案被牵连,以蓝党被赐死。
卫国公邓愈邓愈,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主要军事战绩在江南、江西一带,在著名的“洪都保卫战”中配合朱文正防守洪都,阻止了陈友谅的进攻,为朱元璋回师救援争取了时间。
之后,在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从河南出兵配合大军北伐。
洪武三年,又攻克乌斯藏部,招降了吐蕃,因功被封为卫国公。
洪武十年,因病去世,年仅41岁。
朱元璋听到消息后十分悲伤,追封其为宁河王。
邓愈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改封申国公。
其妻是李善长的外孙女,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获罪,邓镇受牵连坐罪被杀。
1532年(嘉靖十一年)四月,邓愈的后代续封定远侯,世袭爵位,直到明末。
郑国公常茂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因为常遇春在北伐过程中病逝,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劳,将其儿子封为郑国公,可惜常茂并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军事才能,却有着一般官二代的骄傲自大,后来因为和岳父冯胜一起出征纳哈出时,纳哈出投降,在宴会上常茂得知纳哈出准备逃跑,于是他不听岳父指挥,擅自行动,结果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后被解除兵权,安置到龙州。
洪武二十四年,常茂病逝。
常茂无子,其弟常升袭爵,后因牵涉蓝玉案被杀。
所以,真正传到明末灭亡时还是公爵的只有魏国公徐达一家,而且还多了一家公爵,可谓是明朝除了朱家以外最成功的家族了。

参考:
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奉天门大封功臣,共封六公二十八侯。
其中,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已去世)并为六公。
后来,蓝玉等人因战功也晋为公,但一般将洪武三年所封的公侯并称为开国六公二十八侯,视为开国功臣的代表。
这些被封的公侯,都获得了世袭凭证,可一直传下去,又得到铁券,可以免指定次数的死罪(各有不同)。
然而,有了世袭凭证,未必确保真能世代传承,有了铁券,未必真能保得不死。
开国六公,有五公的爵位很快就丢了。
只有徐达是个例外。
徐达的爵位不但传了下去,而且后人又多搞出来一个公爵爵位。
如此,徐达后人带着两个公爵爵位一直走到明末。
这是怎么回事呢?
被废的公们1、被朱元璋解决:3公刘邦、朱元璋,都有屠杀功臣的恶名。
然而,刘邦的沛县功臣,除公开造反的卢绾等人外,大多得以善终,刘邦所屠的功臣,多为韩信、英布、彭越这样的“外人”。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二十八侯”,多是淮西人士,而“六公”更全为淮西人。
然而,朱元璋杀起来依然毫不手软。
开国六公,有三公的爵位甚至在朱元璋时期就断了。
(1)、李善长。
开国六公中,“而善长位第一”,被认为是首功之臣。
他得铁券,免李善长本人二死,免其其子一死。
朱元璋认为“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将李善长比作汉初萧何。
想不到的是:汉高祖虽然也有屠戮功臣的恶名,但萧何仍得以善终,而李善长,却不得善终。
1390年,受胡惟庸谋反案的牵连,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娶了临安公主,公主夫妇及其子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李祺的儿子李方、李茂仍为指挥、镇抚之类的官职,但其世袭权力已被剥夺。
李善长已经位极人臣,该有的都有了。
如果说他自己相当皇帝,意
朱元璋没有加罪上书人。
看来,虽不能说李善长全无过失,但总体上仍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一场政治清洗。
南明弘光政权,追谥其“襄愍”。
“襄愍”,也就是平反昭雪的意思。
然而,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2)、邓愈。
李善长出事,把邓愈一系的爵位也连带弄没了。
比李善长稍幸运的是,邓愈本人还是得以善终了。
洪武十一年,邓愈去世。
当时,朱元璋痛哭不已,追封其为宁河王,并以其子邓镇袭国公爵。
不过,邓镇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婿。
李善长出事,邓镇也牵连进来,夺爵被杀。
150年后,嘉靖年间,嘉靖以其后人邓继坤为定远侯。
定远侯的爵位,传了五代,直到明末。
(3)、冯胜。
李善长、邓镇出事,好歹还有个“说法”。
搞死冯胜,朱元璋连个“说法”都没给。
“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最多也就是一些小事,让天子不满吧。
蓝玉死后,冯胜被召回,次年被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当然,比如常遇春的后人来,冯胜不算“莫名其妙”。
2、莫名其妙丢爵:1公常遇春在朱元璋大封功臣前已经去世了,不过,老朱没有忘记他的功劳。
因此,常遇春的儿子常茂被封“郑国公”。
常茂为人比较嚣张,一起作战时,跟冯胜、蓝玉都不对付。
后人,常茂和冯胜撕逼,撕到朱元璋那里去了。
朱元璋正愁没机会收拾大将,遂各打五十大板,收了冯胜兵权,让常茂到龙州去了。
龙州,在广西,路途遥远。
随后,常茂去世,却有当地人报告说常茂没死。
朱元璋派人讨龙州,才知道常茂已经死了!常茂去世时,没有儿子,常遇春的另一个儿子常升改封开国公,仍为国公。
常茂的死,虽然费尽周折,但好歹最后搞清楚了。
而常升的死,却成了谜。
有人说常升在靖难之役中,与徐达之子徐辉祖一起抗击燕王军,死于永乐初年。
也有人说常升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死于蓝玉案了。
常升的结局说不清楚,但他的国公位没有传下去是确定的。
常升的儿子后来在云南为将,但已非国公。
到嘉靖年间,嘉靖追封功臣之后,以其后人为怀远侯,直到明亡。
当然,常遇春后人丢爵的具体原因不知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常遇春的长女是太子妃,是建文帝的嫡母,其丢爵或许受此影响。
3、被朱棣解决:1公李文忠于1384年去世,其子李景隆袭其爵。
朱元璋去世后,李景隆被建文“以肺腑亲任”,待遇在乃父之上。
然而,在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却表现垃圾,丢尽了父辈的脸,几乎成了一个“笑话”。
靖难之役的最后时刻,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军入南京。
朱棣夺位后,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得到厚报,甚至在朝议时位列班首,位在靖难功臣之前。
不过,他到底不是朱棣自己人,仅仅2年后,朱棣以“阴蓄奴仆”、“
李景隆绝食抗议无用,活到了永乐末年。
他的国公之爵,也就没有了。
同样到了嘉靖十一年,他的后人被封临淮侯。
他们的侯爵,直到明灭亡才绝。
徐达后人的命运其实,徐达后人的命运也一度是极为波折的。
不过,徐达的运气比较好。
徐达的女儿,正是朱棣的皇后。
这层关系,使徐达家族经得起命运的波浪。
徐达去世后,其子徐辉祖承爵。
在靖难之役中,徐辉祖数败燕军,表现良好。
在燕军渡江后,他依然引兵力战。
燕王入南京后,徐辉祖不去迎接,有官吏来审其罪,他只说其父功勋及铁券免死之事。
朱棣大怒,将其削爵幽禁。
好歹有皇后这层关系在,徐辉祖死后,朱棣表示:徐辉祖这家伙谋危社稷,但中山王(徐达)功劳大。
徐辉祖死了,中山王不可无后!于是,徐辉祖的长子承了公爵。
后来,徐钦又引起朱棣愤怒,一度又罢为民,但明仁宗即位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这个公爵,一直传承到明亡。
而出人意料的是,不但徐辉祖这一公爵传了下去,朱棣还给徐达后人另弄出了一个公爵。
徐达的四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
建文察觉后,亲手诛杀了徐增寿。
朱棣夺位后,追封其为武阳侯,谥“忠愍”。
其后,又进封其为定国公,并令其子景昌嗣爵。
这一支后来也一直传了下去,直到明末。
“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
——《明史.徐达传》徐达后人爵位得以保全的原因明初功臣及其后裔,主要有两道坎要过:朱元璋、朱棣。
明初功臣遭难,其罪状大多颇有争议,甚至有的连罪状都没有好好罗织。
因此,他们所作所为或确实有不法之处,但遭处分主要还是涉及敏感的皇权。
朱元璋要替太子、太孙拔刺,要处理一批功臣。
朱棣也是造反得位,自然也是要处理一批不放心的洪武旧勋。
而徐达及其后人,基本“躲”过了这两场灾难。
1、徐达躲过朱元璋的打击。
徐达在军时,令不二出,但在朱元璋面前,则“恭谨如不能言”。
这样的谨慎、谦恭,自然是徐达“保命”的重要原因。
不过,徐达得以善终,主要是他没有成为朱元璋的主要打击对象。
朱元璋打击功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380年以前,皇权的主要威胁是:君相矛盾。
明建立之初,大政方针,需通过丞相下达,兵部等六部与皇帝之间,隔着丞相一级。
因此,天子与丞相之间,天然存在军权之争。
所以,李善长、胡惟庸,以及与他们有一定亲密关系的武将(如邓愈),都可能成为朱元璋毫不手软的打击对象。
而徐达的立场是明确的:“大将军徐达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
完全站在朱元璋一边。
因此,徐达在胡惟庸案中,得以全身而退。
在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趁势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并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完成了一次集权。
1388年以后,皇权的主要威胁是:君将矛盾。
原本,君将之间,隔着一个相,在相的问题解决后,君将矛盾又直接起来。
尤其是:朱元璋认为太子朱标“仁弱”。
朱标死后,皇太孙就更缺乏威信了。
因此,朱元璋晚年,“春秋高,忌功臣”。
蓝玉、冯胜等人,又成了其主要打击对象。
如果徐达此时仍在,即便其性谨慎,也未必能得善终。
不过,徐达在1385年已经去世。
其子徐辉祖能继承徐达之爵,却不可能具备徐达的威望、资历。
因此,徐达一系始终没有成为朱元璋必拔的刺。
(至于野史所载的吃朱元璋所赠蒸鹅而死,全当故事听吧)2、躲过朱棣的打击。
在靖难之役中,徐辉祖算是抵抗到底,“顽固不化”。
然而,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皇后。
徐皇后不是一般的皇后,她是与朱棣是共患难过来的,关系极为密切,并曾共患难,甚至在北平保卫战中亲率城中妇女披甲上阵,在诸子、靖难功臣中的影响力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朱棣的几个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
徐家男人此时已经离开权力中心,不构成任何权力威胁。
这种情况下,治徐家的罪,治皇后家族的罪,削太子舅舅的爵,对朱棣是弊大于利的。
何况,徐家人对朱棣也是有功的,徐增寿为了暗中帮助他,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朱棣不爽的,只是徐辉祖这
因此,朱棣不爽徐辉祖,对他削爵幽禁,但到徐辉祖去世,国公的爵位还是要继续下去的。
相反,对于徐增寿的功劳,朱棣更是大为褒奖,另立一公。
渡过朱元璋、朱棣这两道坎后,大明的皇权集权已经稳固,皇位交接也基本和平进行,不再有大肆清洗的必要,徐家的公爵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徐达的性格谨慎,自然是其得以自保的重要原因,但其实其几公,也未必真的各个都罪至可杀,而徐达如果多活几年,也未必不会成为朱元璋必拔的刺(徐家可是燕王的姻亲呀)。
徐家躲过朱棣的打击,主要依赖徐太后。
可是,当时,功臣女多为王妃,谁又能预料到燕王妃会成为皇后呢?
开国六公二十八侯,多死于非命,像徐达家族这样的,确实是“小概率事件”。

参考: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随后大封功臣,其中六人最为尊贵,被封为国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盛、卫国公邓愈。
可朱元璋是一个可以共患难,却不可共富贵的人,他是如何对待六国公的呢?
为什么只有徐家爵位传到了明末,而且还是魏国公和定国公两个国公呢?
接下来为大家分析。
韩国公李善长濠州定远人,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投奔,被朱元璋引为“汉之萧何”,建国后任左丞相,位极人臣。
李善长乡土观念极强,当政期间肆意任用淮西派系,排挤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派系,在朝堂上形成了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庞大的淮西集团,已经威胁到朱元璋的皇权。
李善长隐退后由胡惟庸接任左丞相,变本加厉排除异己,终于引来朱元璋的屠刀,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等一众党羽,但是饶过了李善长。
然而十年后,又有人告发李善长是胡惟庸同谋,朱元璋下令诛杀李善长满门,李家七十余人全部被杀,嫁到李家的公主也被接回,77岁白发苍苍的李善长颤颤巍巍走上刑场,韩国公的辉煌就此灰飞烟灭。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北伐时常遇春暴毙,未能等到朱元璋称帝,但是朱元璋没有忘记他的功劳,不仅追封他为开平王,还封他儿子为郑国公,荣耀至极。
但是史书上关于常茂的记载不多,只知道他跟随冯盛出征蒙古,因为军前无状,导致已经投降的纳哈出部溃散,朱元璋大怒,将其削爵流放。
不过朱元璋也没太狠,还是把爵位还给了常家,封常遇春二儿子常升为开国公,关于常升的记载就更不明确了,有的说法是他牵扯蓝玉案被杀了,有的说法是死于靖难之役了,无论如何国公爵位没传下来,常家由此没落。
直到嘉靖年间,才封常家后人为侯爵,一直传到了明末。
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屡立战功,深受朱元璋器重。
洪武十六年病逝,也有传闻是朱元璋指使医生下毒,因为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将为他治病的医生流放的流放,灭门的灭门。
李文忠去世后,儿子李景隆继承爵位,这可是个“风云人物”,一手改变了靖难之役的走势。
先是率领50万进攻北平失败,然后再率60万人北上被朱棣击败,最后干脆背叛建文帝,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入城,也因为最后一功,朱棣称帝后保留了他的爵位。
但是李景隆不安分,被大臣接连弹劾,有人弹劾他谋反,有人弹劾他贪污等等,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最后朱棣下令剥夺其爵位,没收其家产,曹国公传两世而终。
宋国公冯胜原名冯国胜,和兄长冯国用一起投奔朱元璋,两兄弟一文一武,是朱元璋早起的巩固之臣。
洪武朝后期,在徐达、李文忠等人去世后,冯胜成为当朝第一武将,多次领军出征蒙古,肃清蒙古在辽东的残余势力,功劳颇大。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孙后,冯胜却与他女婿周王朱橚来往密切,引起朱元璋猜忌。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大肆屠杀军中悍将,为朱允炆肃清潜在反对力量,冯胜也是重点
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就被剥夺军权召回南京,两年后赐死,不允许子嗣袭爵,宋国公爵位就此消亡。
卫国公邓愈原名邓友德,早年率领万人投奔朱元璋,跟随渡江作战,攻破太平、南京等,战功赫赫,后随徐达攻破元大都,被封为卫国公,洪武十年病逝后,其子邓镇袭爵。
然而邓镇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李善长牵扯胡惟庸案时,邓镇也被牵连诛杀,剥夺爵位,直到嘉靖年间,后代被授予侯爵。
魏国公徐达大明第一武将,朱元璋从小的玩伴,南征北战,是大明立国第一功臣,洪武十八年病逝,追封为中山王,其子徐辉祖袭爵。
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徐家与朱棣牵扯颇多,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王妃,四子徐增寿也支持姐夫,从南京城内向朱棣传递消息,后被朱允炆发现,在朱棣进入南京城内前夕,朱允炆召徐增寿对质,徐增寿无话可说,被朱允炆当场杀害。
朱棣登基后,感念小舅子的功劳,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至于正牌魏国公徐辉祖,受朱允炆派遣抵抗朱棣,灵璧之战中击败朱棣,差点扭转靖难之役,后朱棣在南京散步谣言,说燕军已经失败,朱允炆信以为真,召回了徐辉祖,没了徐辉祖,朱棣长驱直入,最终进入南京城。
朱棣入城后,徐辉祖始终不拥其称帝,朱棣大怒,将其削爵软禁在家,永乐五年去世,也有说法是被赐自尽。
朱棣以“中山王不可无后”为名,令徐辉祖长子徐钦袭爵魏国公。
于是徐家魏国公、定国公两个国公世袭罔替,一直传承到明末,与朱家王朝同生同死。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参考:
王朝建立伊始,往往大封功臣,明朝也不列外。
朱元璋虽然以心狠手辣,诛杀功臣闻名,而明朝建立之初却也大封功臣。
洪武初年,朱元璋从开国功臣册中册封了劳苦功高的六大功臣为公爵,世袭罔替,表示朝廷对功劳卓著者的嘉奖。
他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
然而,六大公爵除魏国公外,竟无一得以延续,为何?
是朱元璋 狡兔死走狗烹,还是自作孽不可活?
亦或其他?
笔者在此便一一分析与诸君听。
(1)除国五国公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受封曹国公1384年病逝,其爵位传给长子李景隆。
后被朱棣剥夺爵位,曹国公除名。
卫国公邓愈,在征讨吐蕃得胜班师回朝中病逝。
死后由长子邓镇袭其爵位,改封申国公,后应胡惟庸案受李善长牵连,爵位被除。
宋国公冯胜,则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典型,被朱元璋赐死,并不许其子嗣继承爵位,宋国公爵位除名。
郑国公常茂,因其父常遇春死得早袭封郑国公,在跟随冯胜征伐东北时居功狂傲,被剥夺爵位,郑国公除名。
改封常遇春次子为开国公,后在蓝玉案中受牵连处死,开国公被除名。
韩国公李善长,属于不懂明哲保身的作死。
李善长帮助朱元璋治理内务,劳苦功高,堪比汉朝萧何。
洪武初年被封为韩国公,并赐两块免死金牌,位极人臣。
但其有很重的乡土情怀,牵动大明神经的胡惟庸谋反案的胡惟庸正是李善长的同乡,且由其推荐。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看在李善长以前忠心的份上,饶他不死。
但李善长仍不懂低调,且心胸狭窄,听不得不同声音。
洪武十八年,有人告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胡惟庸之余党,诏免死,发放崇明。
李善长也不赶紧去谢恩,朱元璋心理很不痛快。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再次被胡惟庸案牵连,最终家中七十余人被诛。
李善长虽有子嗣留下,并不能再世袭其韩国宫爵位,韩国公爵号被除。
(2)与大明同寿的魏国公魏国公徐达是明朝第一武将毫不为过,他并未受到朱元璋地清洗,也未受到胡惟庸案牵连。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徐达死后,其爵位由长子徐辉祖继承魏国公爵位,为二代魏国公。
在靖难之变中,徐辉祖支持建文帝,朱棣削其爵位,禁锢家中。
徐辉祖死后一个月,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由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爵位。
徐钦为三代魏国公。
徐钦死后徐显宗继承爵位,为四代魏国公。
常遇春徐钦死后其弟徐承宗继承爵位为五代魏国公,曾担任南京守备,公廉恤士。
六代魏国公徐俌,曾与百姓争田,为世人讥笑。
七代魏国公徐鹏举。
八代魏国公徐邦瑞。
九代魏国公徐维志。
十代魏国公徐弘基,镇守南京。
末代魏国公徐文爵,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后投降清朝,后被贬为庶人。
魏国公一脉世居南京,共传十一代,最终随着大明的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此外,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因靖难之役帮助朱棣,朱棣继位第二年即永乐二年被追封为定国公。
为一代定国公。
邓愈其子徐景昌继承爵位,为二代定国公。
三代定国公徐显忠。
四代定国公徐永宁。
五代定国公徐光祚。
六代定国公徐延德。
七代定国公徐文璧。
八代定国公徐希。
末代定国公徐允祯。
定国公一脉共传九代,世居北京,传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末代定国公徐允贞被杀,家族被灭。
冯胜(3)徐达家族何以与大明同寿不得不说,徐达家族可谓是明朝第一王族,一门两国公,与大明同寿。
历代功臣中,谁又比得上徐达家族呢?
永乐之后的魏国公、定国公之所以能继续延续下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六公”中,徐达功劳第一且在公开场合没有被贬斥过,保留“唯一的开国重要公爵”存世,有利于彰显朱家并非绝情之人。
由此,徐达便成为“神主牌”时不时地被拿出来“做为我们朱家干活儿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的典范。
魏国公、定国公传到明末,其间也并无什么显赫功绩,纯粹是靠徐达的庇佑以及朱家皇帝的工具性作用。
然而,显赫无比的徐达家族随着大明的的灭亡也走到了尽头,这个与大明同呼吸,共荣辱的家族也彻底走向了没落,所幸的是魏国公一脉留有后人。
一切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魏国公,定国公页已不在,留给后人的只有感叹,只有唏嘘。
作者:坐古谈今合作者昔往矣
参考:
凡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毫无疑问明朝六公爵最后只有徐达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余五个公爵不仅地位不及徐达,功劳不及徐达,关键还居功自傲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朱元璋自然要将其处决不让公爵世袭。
关于具体事迹,让我继续为你分析如下,也许看完你就会对这个问题很清楚明白。
一、五公爵的消亡史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根据排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这六人当中除了排名第二的徐达之外,其余爵位都没有得到世袭(原本他们的爵位都是世袭制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1、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排名第一,足以见得其能力不凡,他是进行文治的典型官员代表,朱元璋对其十分重视,将他比作汉朝开国的萧何,说他与萧何一样有能力,不过李善长确实也如萧何一样没有好下场。
他千错万错就错在引荐了同乡官员胡惟庸,并且后来胡惟庸官至丞相,一时权倾朝野,迷失自我,打算谋反篡位,最终被朱元璋发现将其诛杀。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掉胡惟庸之后,没有立刻对李善长治罪,而是提醒他自己要注意。
结果朱元璋年龄渐长,疑心更重,对胡惟庸一案始终耿耿于怀,继续不断深究,只要相关人员一律斩首,很不幸,洪武十八年,就有人举报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当初参与胡惟庸谋反之事。
朱元璋看在李善长功劳巨大的份上,绕过了李存义父子一命,只是将其发配边疆。
原本这样的恩惠,李善长应该及时去找朱元璋感激,但是李善长这个读书人就是足够清高,不想玩这些手段,高冷在那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知道朱元璋对他已经相当不满。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一案继续调查,查出与李善长还是有关系,这一次朱元璋没有顾及情面,直接将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人一起处决,并且削除爵位,再不能世袭给后人。
2、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儿子,所以朱元璋对其十分照顾,称帝以后封他为曹国公,但是李文忠有个儿子叫李景隆,能力很一般,后来爆发靖难之役,朱允炆叫李景隆去平叛朱棣,李景隆不仅屡战屡败,最终还索性打开城门向朱棣投降。
因为他的屡屡助攻,朱棣很是满意,对李景隆一开始还赏赐不少,只是后来多位大臣轮番弹劾李景隆,引起朱棣重视,经过调查发现李景隆确实有问题,就将其治罪,爵位削除,不再世袭。
治罪原因十分有趣: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
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
3、宋国公冯胜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
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蓝玉诛之月,召还京。
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明史》冯胜没有犯什么大错误,就是因为蓝玉一案影响,朱元璋猜忌心加重,召他回京,他迟迟没有反应,后来就被朱元璋治罪赐死,削除爵位,不再世袭。
其实这个死得有点冤,当时发生蓝玉案之后,朱元璋要见他,很明显自己去见朱元璋最终也是一死,不见还是一死,两者相比还不如在家多待一段时间。
4、卫国公邓愈邓愈死得还算其所,是因病去世,没有遭到朱元璋诛杀,他死后其子邓镇世袭爵位,后来还改成申国公,可惜胡惟庸的案件牵扯太多,最终李善长受到牵连,作为李善长的外孙,邓镇难免受到牵连,一起被处决了,并且削除爵位,不得世袭。
5、郑国公常茂常茂的父亲是常遇春,因为常遇春的蒙荫,所以朱元璋封常茂为郑国公,可是常茂这
综合来看,五位公爵中,除了李文忠家是到了朱棣时期才被削除爵位,其余几个要么就是受到胡惟庸案牵连,要么就是受到蓝玉案牵连,实在有些悲哀,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要是想杀你,削除你爵位,总可以找出一万种理由,关键看朱元璋想不想杀。
二、魏国公徐达的爵位世袭徐达,按照正史来看的话,他既没有受到胡惟庸案件的牵连,也没有受到蓝玉案件的牵连,最终因病去世,也可以说是得到善终,在朱元璋时代的开国功臣中,徐达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徐达死后,魏国公一直世袭了十代,分别是徐辉祖、徐钦、徐显宗、徐承宗、徐俌、徐鹏举、徐邦瑞、徐维志、徐弘基、徐文爵。
明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徐达家总共加上徐达是十一个魏国公,当然中间还是曾出过一些意外,这个意外就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时,二代魏国公徐辉祖支持朱允炆而不支持朱棣,后来朱棣登基就要把他杀掉,幸亏大臣建议朱棣不要给后人留下杀功臣的诟病,朱棣才饶他一命,只是削除爵位。
这是很危险的,要是后来朱棣不再重新让他儿子世袭爵位,魏国公就消失了,幸亏朱棣后来觉得徐达开国之功太大,不能让其子孙断代,所以继续封徐钦为魏国公,才得以延续。
当然,不支持朱棣的人受到惩罚,支持朱棣的人也受到奖励,其中徐达的儿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就坚决支持朱棣,后来朱棣登基封他为定国公,并且爵位世袭了九代,分别是徐景昌、徐显忠、徐永宁、徐光祚、徐延德、徐文璧、徐希、徐允祯。
可以说,徐达后代受到朱家的蒙荫还是十分明显,为何徐达后代能得到这样好的结局呢?
三、为何徐达爵位能世袭其实我们都不用说徐达攻克陈友谅、张士诚等的军功,我们就单纯分析一下徐达与朱元璋两
1、朱元璋与徐达交情最深至正十三年,年仅22岁的徐达就已经加入到朱元璋的队伍,那时朱元璋还跟着郭子兴一起作战,可以说徐达是最先加入朱元璋队伍的人,再加上两人是同乡(安徽凤阳),更是显得亲切些许。
徐达在朱元璋军中表现十分优秀,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与重用(其实当时朱元璋也还只是一个小领导),两人一起继续发展军队。
至正十五年,徐达与朱元璋一起攻打和州(今安徽和县),结果郭子兴抓了军队领导孙德崖,导致孙德崖军队生气把朱元璋也抓走,一时间气氛变得尴尬而危险。
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徐达跟孙德崖军提出用自己去换朱元璋,对方觉得两人分量差不多就同意这个建议。
可以说这次徐达算是救了朱元璋一命,因为徐达勇猛彪悍,在敌军中最终还能杀将出来,而朱元璋留在那里,就是被人宰割的命运。
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对徐达的友谊与兄弟情更加深。
后来朱元璋没有对徐达下手,这个是主要原因,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徐达曾经救过朱元璋,要是朱元璋将徐达处决,那不是落得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与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初衷背道而驰。
2、徐达是最大合伙人我们可以从今天的公司组成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一下,徐达在朱元璋建立军队初期,就已经与朱元璋一起生死与共,就相当于今天公司刚成立,有人投资与你一起创业,这样的合伙人股份至少有30%
既然拥有这么多的股份,一旦公司上市(朱元璋登基),徐达的身价就会飙升,随之而来的爵位算是一种奖赏,但是爵位与官职就类似于职称与行政职能,如果朱元璋做总经理,徐达应该是个副总经理,或者朱元璋做董事长退居幕后,徐达做总经理继续带领发展。
在这样的组成下,不管什么大事情,都是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签字表决才行,朱元璋也没有权利对徐达进行一票否决(杀掉),当然,考虑到朱元璋是皇帝,与公司有所不同,但是他考虑的思想与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毕竟从古至今,人性的变化不大,都是利己主义者,但是又害怕别人的流言蜚语与指责。
所以朱元璋肯定不可能随便将这个最大股东剔除,那样会引起公司内部的动乱,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包括后来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之所以让徐达家人世袭爵位,也是一样的道理,就相当于公司是两家人一起开的,朱元璋家占据大头,徐达家占据小头,不管以后怎么发展,都不能一家独吞,要不然别人就会说你忘恩负义之类的闲话。
古代帝王其实对后人的评价很在乎,所以在位时肯定不愿意顶着这样的骂名来随便处决徐达家人。
结语很多时候,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对了,对自己一生的前途都有好处,当然除了选择之外,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明哲保身的思想,才是走到最后的最佳方式,毕竟人生路漫漫,需要注意的东西还很多!备注:
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受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牵连,“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李善长的长子李琪因为是公主驸马的缘故,没有被诛杀。
而李琪的两个儿子李芳、李茂也因为公主的缘故,没有被牵连,继续为官,但是“罢世袭”。
曹国公李文忠,在朱元璋执政期间病逝,其子李景隆袭曹国公爵。
朱允炆削藩,李景隆就把被诬告为“谋反”的周王朱橚从开封抓到了南京,导致周王被废为了庶人。
还好,李景隆是有名的常败将军、逃跑将军和投降将军,等于是帮了朱棣。
在朱棣千里直击南京时,他开城门投降。
因此,李景隆被朱棣特旨列于群臣之首。
不过呢,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李景隆被周王朱橚带着一帮子人轮番弹劾,从贪污受贿,一直给拨弄到了
终于惹烦了朱棣,“诏削勋号”,世袭爵位没了。
宋国公冯胜,死的稍微有点冤。
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爆发。
冯胜的女婿是就是前面说过的周王朱橚。
冯胜因为曾经秘密会见过朱橚,被朱元璋猜忌。
毕竟朱允炆地位不稳,手握重兵的将领扶持藩王谋反,带来的威胁太大。
朱元璋开始做预防,冯胜被“赐死,诸子皆不得嗣”,爵位没了。
卫国公邓愈,在剿灭吐蕃之后的班师途中病逝,其子邓镇袭爵,后改封申国公。
但是,邓镇娶了李善长的孙女为妻,“坐奸党诛”,封爵被除。
郑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常遇春在立国封赏的前一年去世,因此朱元璋封了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
常茂跟随冯胜讨伐蒙古纳哈出部时,砍伤了前来投降谈判的纳哈出,被太祖罚“以罪谪居龙州”,后病死。
常茂无子,念及常遇春功劳,朱元璋将其弟常昇封为开国公。
常昇的死因,史料无明确记载。
有说被蓝玉案牵连,有说被“靖难”牵连。
总之,常昇死,爵位除。
魏国公徐达,去世后,长子徐辉祖袭爵。
徐辉祖因为靖难之役反对朱棣,所以被成祖圈禁在家中。
徐辉祖死后,其长子徐钦袭爵。
朱棣娶了徐达长女,顾及姻亲关系,所以,并没有刁难徐达家族。
徐达的四子徐增寿,靖难之役时,暗中帮助朱棣,被朱允炆所杀。
朱棣自然不会亏待支持自己的人,追封徐增寿为世袭定国公。
徐达一族是历史上少有的一门两国公,而且都一直世袭到崇祯时期,明朝灭亡为止。
徐达一族的两公爵位之所以可以传到明末,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历代皇帝对徐达一族的加恩。
毕竟剥夺爵位的权力就在皇帝手中,不让世袭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比如徐辉祖的儿子魏国公徐钦,就因为肆意放纵,行为不检,被言官弹劾。
但朱棣未与理睬。
后来,徐钦来朝见朱棣,请求辞职。
这是给面子都不要呀,自然惹怒了朱棣,被剥夺了爵位,废为庶人。
好在到了仁宗时,念及徐达功勋,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而徐增寿的儿子定国公徐景昌,也因罪被朱棣剥夺爵位,后来也被明仁宗复爵。
只要在仁宗时保留爵位的家族,后朝基本上都不会再被剥夺世袭爵位了。
即使是因罪暂时被圈禁家中,也没有剥夺爵位的事情发生。
甚至之前被剥夺了公爵爵位的勋旧世家,到了嘉靖年间,又都被加封了世袭侯爵,一直延续到明末。
比如常遇春后人就世袭怀远侯,邓俞后人袭封定远侯。
这些开国功勋家族在为大明服务了数代之后,和明朝皇族之间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基本上家族都不会绝后,那么爵位自然可以世袭下去了。

参考:
明朝开国六公爵,即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六位公爵都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予世袭罔替的权力,可父传子,子传子......与朱家皇族永享富贵。
然而,六公爵真正做到“善始善终”,与明朝同兴,与明朝同亡的,只要一位公爵,那就是魏国公一脉。
韩国公一脉,因第一代李善长牵扯“胡惟庸案”,爵除,仅传一世,即李善长;
郑国公一脉,因第二代常升牵扯“蓝玉案”,爵除,仅传一世二代,即常茂、常升;
曹国公一脉,因第二代李景隆被朝臣接连弹劾,言其有谋反之嫌,被朱棣下令夺爵,仅传二世,即李文忠、李景隆;
宋国公一脉,因第一代冯胜牵扯“蓝玉案”,爵除,仅传一世,即冯胜;
卫国公一脉,因第二代邓镇牵扯“胡惟庸案”,爵除,仅传二世,即邓愈、邓镇。
六公爵,韩国公、郑国公、曹国公、宋国公、卫国公等五公爵,其皆因牵扯进皇家最忌讳的谋反案中,相继被夺爵。
唯独魏国公一脉,从洪武到崇祯,其传承从未断绝,共传十世十一代,直至明亡。
为何开国六公爵,仅有魏国公徐达一脉能善始善终,这之中到底有何原因呢?
其一、魏国公一脉是六公爵中身份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也是明朝外臣地位最高的存在。
魏国公一脉开国公爵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徐达在洪武朝那绝对是第一宠臣,所受皇恩天下无人可及,朱元璋曾说:“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可见徐达深受朱元璋的信任与恩宠。
徐达死后,朱元璋更是亲至葬礼以示悲疡,追封他为中山王,位次“开国六王”之首,并赐三世(曾祖父、祖父、父)皆王爵。
正是因为朱元璋对徐达的绝对信任和恩宠,魏国公一脉得以在朱元璋的屠刀下幸存,保住世袭爵位。
到了朱棣一朝,魏国公一脉地位则更为显赫,朱棣皇后就是徐达长女徐氏,而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这朱棣仅存三子皆是徐皇后所生,也就是说皇后、储君和当朝仅有的二位皇子藩王皆留着魏国公徐达的血脉。
朱棣是徐达女婿,徐皇后是徐达长女,储君朱高炽是徐达外孙,皇太孙朱瞻基是徐达曾外孙。
这等何等的高贵,自朱高炽之后,明朝历代皇帝皆流有魏国公徐达的血脉,你说魏国公能断传承吗?
身份决定一切,魏国公在明朝就是超然的存在,只要继承魏国公的徐氏子孙不犯浑,不参与谋反,他的传承就断不了。
其二、魏国公一脉远离北京这政治漩涡中心,故而能永保世袭。
自朱棣迁都北京,袭魏国公爵的徐氏子孙就一直居住在南京,从未到北京,远离都城,虽在政途上不会再有多大的出息,但至少可以远离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只要不干出造反之事,皇帝就不会注意他们,皇帝不注意他们,魏国公就不会有被废爵的一天。
不得不说,魏国公一脉都是聪明人,从来不会想着去北京争什么权势,就待南京这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官在南京做,家也南京,虽说不会再被皇帝所重视,但至少可保富贵荣华。
只要自己不作死,不想着造反,在南京,魏国公就是王。
只要魏国公不造反,借着祖荫,和与皇帝较为亲密的血脉关系,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皇帝都会睁一眼闭一眼。
其三、魏国公一脉从不参与党争,就是安静地在南京做一个闲散国公,享受富贵。
十一代魏国公,从无一人有参与党争的记载,从来都是只认皇帝,谁当皇帝,他就听谁的,皇帝让他干嘛就干嘛。
历代爵位会被废除的,基本上都是参与党争失败,或是参与造反的,而只要不参与这些事情,那基本上就不会有被夺爵的一天,好比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英,这些能传承到明朝亡国的爵位,都是没有参与过党争,也没有参与造反的。
魏国公能与明朝永享富贵,爵位一直传承着,一是因为魏国公开国公爵徐达深受朱元璋的恩宠,其后在朱棣一朝更是成为皇亲贵戚,自朱高煦后,明朝皇帝皆流有魏国公的血脉,身份及其高贵。
二是因为魏国公远离北京,一直都呆在南京,天高皇帝远,不被皇帝所
三是因为魏国公从来不参与党争,只效忠于皇帝,也不争权夺利,安心做闲散国公。
总的说,魏国公能一直传承下去,奥秘就在于血统和淡泊名利。

参考:
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经过十六年的艰苦征战,当年的淮西贫苦农民朱重八、参加义军后改名为朱元璋的吴王终于扫平了南方的各个竞争对手,在应天府(今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即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
同一年,明军在征虏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的率领下,举兵二十五万出征,发动了统一全国的北伐作战。
至闰七月,明军先后攻克直沽、通州,包围了大都,元顺帝于闰七月二十八夜,率皇室后妃及文武大臣等自大都健德门逃往上都,元朝由此放弃了对中原汉地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明军进入大都,南北一统,太祖下诏改大都为北平,大明宣告成为天下新的主人。
攻克大都后,徐达、常遇春继续率军西征,击破元山西守军,收复山西。
此后,徐达和常遇春分兵,徐达向西进攻,先后收复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常遇春则回师北平,联合副将军李文忠部,击败北元南下进攻北平的军队,然后率军千里追击,直驱北元上都,迫使元顺帝放弃上都逃到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常遇春随即率军攻克北元上都开平府。
就在两路明军接连获胜的时候,北伐明军副将军常遇春在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初,自开平府胜利南归、行至柳河川时,突然在军中患急症,不治而亡,年仅四十岁。
太祖接到常遇春病逝军中的噩耗后大为震悼,下诏命常遇春长子常茂迅速北上,迎接其父的灵柩,运回应天府,赐葬于钟山之下,太祖亲自出席常遇春的葬礼,并奠酒举哀、致祭。
而徐达率领另一路明军,则在随后赶来的征虏右副将军冯胜、左副将军邓愈支援下,西征接连获胜,在平定山陕、甘宁及河西诸城后,回师自云州(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出塞,经野狐岭、兴和(河北张北)、骆驼山(河北沽源境内),两路包抄进攻应昌。
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元顺帝在应昌病逝,北元皇太子爱猷识礼达腊(即北元昭宗)放弃应昌,北逃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部)。
明军李文忠部率先攻克应昌,擒获北元文武大臣数百人、及北元昭宗次子买的里八剌(身份存疑,或许是元顺帝之子)。
李文忠克应昌、率军回师途中,又破北元残余势力驻守的兴州(今河北滦平),俘降元军三万余人。
徐达、冯胜、邓愈、及常遇春病逝后由李文忠代管的各路北伐明军会师后,奏凯而还,胜利回到京师应天府(南京)。
北伐大军在徐达的率领下、胜利返回京师时,太祖亲自到龙江迎接,并在皇宫中举行盛大宴会,给功勋卓著的诸将庆功。
之前,洪武二年(1369年)的时候,太祖为了给起兵以来就追随自己,奋勇作战、出生入死的诸开国功臣们酬功,已经在京师鸡笼山上提前建造了“功臣庙”,以“起兵以来、立有大勋诸臣,其战殁者塑像供奉,在世者虚位以待”为设立前提,在功臣庙内设立了二十一个神位,以供奉、褒奖那些为建立大明王朝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
不过彼时太祖还没有正式给各功臣赐爵位、赏名号、定岁禄。
至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北伐大获成功,北方及西北各地都被大明收复,天下初定;
于是,太祖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举行了大明王朝第一次大封功臣典礼,将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武臣们,以及部分居中策划、运筹帷幄的高级文官们各自授予公、侯、伯三等爵位,以示对开国功臣们的酬庸、记功之意。
在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的这一次大封功臣中,太祖在开国文武群臣中共册立了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伯爵二人。
其中,最高等级的公爵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诸位公爵在日常朝会、宴飨、大典时的排班中,皆以韩国公李善长为排名第一者。
得以在太祖第一次封爵中获授公爵、成为勋臣之首,这六人都有着各自的优势条件,其中,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四人是高级武臣,并在太祖建立大明前就紧随其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大明建立后又率军北伐、西征,打下了北方大片疆域,因此得以起兵元从、赫赫武勋的功业封授公爵。
郑国公常茂,是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的长子;
常遇春和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等武臣一样,在大明建国前后,追随太祖出生入死、亲冒矢石,九死一生,同样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北伐做战时千里追击、攻克北元上都开平府,其功劳几乎和北伐主帅、大将军徐达一样大。
只是常遇春在南归途中突然于洪武二年(1369年)病逝军中,没有赶得上第二年的大封功臣典礼,因此太祖将本应授予常遇春的爵禄荣誉,转由其子常茂代领,册立常茂为郑国公,排名公爵第三,以示不忘功臣、荫及子孙之意。
至于开国公爵中排名第一的韩国公李善长,则是唯一的文官(其实是勋臣,李善长并非以科举入仕,而是主动投军、参加了当时还是红巾义军中层将领朱元璋的队伍),从至正十四年(1354年)起就追随于朱元璋麾下,十余年间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参与决策、主管粮秣后勤;
朱元璋未登基前,每次率军出征时,都由李善长留守大营,主持后方政务,使将士们顺从,百姓们安然。
朱元璋能够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最终由弱变强、逐一消灭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建立大明王朝,李善长作为第一心腹文臣,所起到的关键文治作用和创建的制度成绩居功至伟。
因此,太祖建国后,常常将李善长比喻为“朕之萧何”,并在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时,以“善长虽无武勋之功,然事朕日久,谋划运筹,供给军食,其功甚伟,宜晋封大国”为由,将李善长定为开国功臣第一位,排名于所有武臣之前(另外两个获得爵位的文臣,是诚意伯刘基、忠勤伯汪广洋,和李善长的公爵差太远了)。
在给六位开国功臣封授公爵的同时,太祖也一并赐予他们功臣号、散官号、免死铁券,及岁禄标准,分别为————李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刘基、汪广洋的伯爵岁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
常茂:钦承祖业推诚奉义武臣、特进光禄大夫、郑国公,岁禄二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其父常遇春已封奉天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赠开平忠武王,配享太庙,在明初功臣中第一个追封王爵)。
李文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大都督、参军国事、曹国公,岁禄三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
冯胜: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军国事、宋国公,岁禄三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
邓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军国事、卫国公,岁禄三千石,子孙世袭,授铁券。
开国六公爵中,李善长是文臣左丞相,没有“参军国事”、即参与军事作战行动计划的身份;
常茂是代替父亲常遇春受封爵位,年轻无经验,因此也没有“参军国事”的头衔。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其余四位公爵都是明军顶级将领、元勋武臣,拥有“柱国、参军国事”的头衔,明军的大小军事行动,太祖都会和他们商议、制定作战计划,同时,委派他们其中的一位或者几位率军出征,他们也是明军最早的“帅臣”。
卫国公邓愈在洪武十年(1377年)任征西将军,率副将军沐英出兵征讨西蕃。
邓愈、沐英领兵自甘肃进攻川藏,深入西蕃,追杀千里,一直打到昆仑山才返回,俘虏、斩首数万人,获牲畜二十余万,开辟疆土数千里。
但就在班师途中,邓愈在寿春发病去世,年四十一岁。
太祖闻讯悲恸不已,辍朝三天,亲迎邓愈灵柩返京,追赠邓愈为宁河武顺王,赐葬雨花台,配享太庙。
洪武十三年(1380年),邓愈之子邓镇袭爵,改号为申国公,以承邓愈爵禄。
曹国公李文忠封爵后,先后率军出征四川明夏、北元,洮州西番等地,战功赫赫。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去世,年四十六岁。
太祖追赠外甥李文忠为岐阳武靖王,配享太庙。
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文忠长子李景隆袭爵曹国公。
魏国公徐达以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身份长期领兵出外征战,留在京师的时间很少,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在李善长的举荐下,晋升中书右丞相,徐达免除右相,专任征虏大将军。
此后徐达常驻北平,戍守边防,数年后才回到京师。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太祖诛杀谋反的胡惟庸后,下旨罢黜中书省,废丞相,将皇权和相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
此时徐达正以征虏大将军的身份镇守北平,太祖下诏,召徐达回京师应天府,参与议政;
不久后,北元再次南侵,太祖命徐达率汤和、傅友德出征,讨伐北元,并返回北平驻守。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留守北平时得了背疽,经过一番调养后稍微有所缓解。
但次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达的病情突然加重,医治无效后,在北平去世,年五十三岁。
徐达去世后,太祖下旨追封他为中山武宁王,赠三世祖先都为“中山王”,将其灵柩运回京师举行盛大葬礼,并亲至致祭,以示悲疡之情。
然后赐葬徐达于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并把徐达列为开国第一功臣。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达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洪武四年(1371年),韩国公李善长因因老病向太祖辞官,请求归居老家。
太祖同意了李善长的请求,赐其临濠(即凤阳)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卫士二十家。
并命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即中都),李善长因此留在临濠数年。
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将皇长女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长子李祺,授李祺为驸马都尉;
另外,李善长的弟弟弟李存义,侄子李伸、李佑也分别被封为太仆寺丞及群牧所官。
李氏一门显贵。
当时的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是在宁国知县的任上被李善长发现并举荐,才逐渐得到太祖的赏识,先后晋升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最后于洪武六年(1373年)接任中书省左丞相。
因此,胡惟庸对李善长感恩戴德,相互往来密切,胡惟庸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两家结成了儿女亲家。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为多年独掌相权(中书省其他文臣丞相,都因为犯法被太祖赐死或诛杀,徐达则早已免去丞相,专任征虏大将军),权力、私欲和野心都逐步膨胀,由此生出异志,居然想要谋反作乱,并着手联系外倭及北元,并多次游说李善长参与。
李善长开始时不同意,后来在胡惟庸及弟弟李存义的再三劝说下,采取了默许态度。
太祖以静制动,并没有过早打草惊蛇、惊动胡惟庸一党,而是在准备就绪以后,才突然发动,将胡惟庸及其死党全部捉拿下狱,粉碎了他们的作乱阴谋,并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聚众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诛杀、夷三族。
但胡惟庸当时的罪行还没有全部暴露,因此太祖并没有以此案牵连太多人,只将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胡党一并诛杀。
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侄子李佑虽然是胡惟庸的姻亲,也没有因此被治罪,担任原官如故。
李善长本人则以左柱国、太师、韩国公的身份代掌御史台,权势不减。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知情人向太祖告发李存义父子为胡惟庸党羽,曾经参与过谋乱,太祖查明后,看在李善长为自己鞍前马后半生的面子上,没有处置他们,而是下诏免去李存义、李佑的死罪,把他们流放到崇明岛。
但李善长并没有因此向太祖上表谢恩,而是装聋作哑,太祖因此大怒,从此对李善长心有忌恨,不再像以前那样器重、尊崇李善长。
洪武十九年(1386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胡惟庸当年派出联络外倭、北元的使者林贤、封绩等都被抓获,经过锦衣卫的审讯,胡惟庸谋反案水落石出。
太祖震怒之下,下诏肃清胡案逆党,因此株连诛杀者达三万余人,其中就有: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靖宁侯叶升八位开国侯爵。
在彻查胡案的审讯中,之前就和胡惟庸有过私下联系的韩国公李善长,也因为家奴卢仲谦的自首告发,而被牵扯进此案中。
太祖深恨李善长受皇恩二十余年,虽有微功,但获悉胡惟庸阴谋叛逆却不检举,反而执徘徊观望心态,实属心怀叵测、大逆不道。
而当时正好钦天监观天象时,预测将有星变、导致灾祸发生,问卜的结果是这灾祸当降临在元勋重臣身上。
于是,太祖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旨,将开国公爵第一位的韩国公李善长全家,除了其长子驸马都尉李祺及其两个儿子李芳、李茂(临安公主所出,太祖的外孙)之外,其余李善长的妻女弟侄等(含其弟李存义,其侄李伸、李佑)七十余人一并下狱,论罪处死。
李善长被杀时,年七十七岁。
李善长全家被诛灭之后,其长子李祺因为是临安公主的丈夫,得以免死,但被剥夺了官爵,和妻子临安公主、儿子李芳、李茂一起迁到江浦安置。
不久后,李祺抑郁而终,太祖挂念女儿和外孙,授予李芳留守中卫指挥使、李茂旗手卫镇抚,但两个外孙都被取消了承袭韩国公资格。
因此,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就此断绝。
二百多年后的崇祯二年(1629年),南直隶绩溪县有一位名叫李世选的人,自称是李善长十世孙、李祺和临安公主九世孙,手拿太祖当年的“龙封御笔”进京,向崇祯帝上奏,要求复封韩国公。
崇祯帝将此事发给诸臣审议,最终也没有得出结果,李世选因此被关在刑部狱中十年。
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经过刑科给事中李清的上疏,崇祯帝才将遗忘在大牢中十年的李世选释放,“龙封御笔”之事就此不了了之。
在穷究胡惟庸案、并因此株连到韩国公李善长全族的同时,宁河武顺王之子申国公邓镇因为是李善长的外孙女婿,也因此被牵连进来,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全家被杀,申国公爵位被废除。
不过,太祖顾念邓愈当年的功勋,以及对功臣之家的眷顾,并没有株连邓家其他人,邓愈其余诸子邓铭、邓铎、邓铨家族都安然无恙,没有加罪。
邓铭之前出征阵亡在军中,其子邓源被家族长辈做主,过继给绝嗣的大哥邓镇为嗣子,但太祖命其不得承袭申国公(或卫国公)爵位。
百年后的弘治五年(1492年),邓镇嗣曾孙、邓铭之孙邓炳被明孝宗授予南京锦衣卫带俸指挥使的官职,以承宁河王邓愈之祀。
嘉靖十一年(1532年),邓炳之子邓继坤被明世宗续封为定远侯,岁禄一千石头,子孙世袭。
至此,邓愈的后代终于恢复了 世袭爵位,虽然没有复封申国公或者卫国公,但总归是煊赫的侯爵,相比李善长的后裔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邓氏定远侯此后传承了五代,最后一代定远侯邓文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时候死于农民军攻破京师之时,之后,邓愈的后裔永远成为了平民。
郑国公常茂在洪武三年(1370年)代替父亲常遇春受封公爵后,因为年纪尚幼,不能单独领兵出征作战,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随同其他父辈元勋宿将从军作战,尤其是宋国公冯胜,因为是常茂的岳父,因此多次带领常茂出征。
但常茂少年富贵,又受封显爵,和岳父爵禄相等,因此在军中骄纵跋扈,不听号令,多次顶撞冯胜,翁婿之间关系紧张。
洪武二十年(1387年),常茂随随冯胜出征辽东,击败并迫使北元辽东守将纳哈出归降。
但在之后的招待宴会上,常茂误会纳哈出想要逃跑,因而鲁莽拔刀,砍伤了纳哈出,致使其属下的降卒纷纷溃散,明军本来可以平安收降辽东,却因此不得不继续出兵平乱,得不偿失。
太祖得报后,恼怒常茂不识大体、又骄横傲慢,才会导致大军无功而返,因此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削去了常茂的爵位,流放到广西龙州安置,以其弟常升袭爵,改号为开国公,承袭开平王常遇春的爵禄。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在龙州软禁地抑郁而终,年三十六岁,无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太祖寄予厚望的皇太子朱标突然患病去世,这就造成太祖筹谋许久的承袭计划被彻底打乱,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应对的话,大明社稷或将因此而不稳。
皇太子去世时,太祖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而皇太子在世的长子朱允炆只有十五岁,年幼稚嫩、没有任何政治威望,不能驾驭在朝的重臣们。
自知时日无多的太祖为了保证自己死后,大明江山不至于被外人篡夺,因此下定决心,将原本为了稳固皇太子的地位,而大力扶持的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蓝、常都是皇太子外戚,蓝玉是太子元妃常氏的母舅,常升则是太子元妃之弟)全部清除掉,以免日后皇太孙登基后,压不住这些功臣元勋外戚,从而导致江山倾覆,社稷改姓。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太祖授意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凉国公蓝玉恣意骄纵、横行不法、并有勾连党羽意
而开国公常升,及怀远侯曹兴、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全宁侯孙恪、定远侯王弼、永平侯谢成、徽先伯桑敬、东莞伯何荣等一公九侯二伯也被牵扯进蓝玉谋逆案中,全部下狱诛杀或赐死。
开国公常升因凉国公蓝玉谋反之案被诛杀后,开国公爵位被废除(也有记载说,常升并未死于洪武大案时期,而是在建文四年(1402年),奉建文帝诏命抵抗燕王大军,失败后被流放云南,死在了当地。
)常升独子常继祖,在永乐初年被安置到云南,以平民身份在当地生活。
此后常继祖生子常甯、常甯又生子常复,祖孙三代在云南生活了近八十年。
百年后的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下诏寻访配享太庙的开国功臣后裔,并说:“太庙配享诸功臣内、其有赠王者,皆佐高皇帝平定天下、立有功勋;
而其子孙或不沾寸禄,沦于氓隶,朕不忍,有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以奉先祀。
”之后,礼部考封司官员在云南找寻到了常遇春的玄孙、常升的曾孙常复,此时常复已经垂垂老矣,年过六十。
明孝宗授予常复南京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官职(和同时找到的邓愈玄孙邓炳一样的待遇),奉开平王常遇春之祀。
嘉靖十一年(1532年),常复的曾孙常玄振被明世宗续封为怀远侯,岁禄一千石,世袭。
常遇春的后裔即使没有复封为郑国公、开国公,但得以世袭侯爵,一样能够告慰先祖。
崇祯十六年(1643年),常玄振玄孙、第五代怀远侯常延龄自请率京营兵赴江西九江协守,以抵抗农民义军,崇祯帝准许了,常延龄因此离开京师南下。
后来在崇祯甲申的巨变中,常延龄辗转来到金陵(即南京),参与建立南明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失败后,常延龄没有投靠新朝,而是以平民身份带着家眷隐居在乡野中,布衣灌园,萧然终老。
在明亡后的大明诸勋臣后裔中,只有常延龄保持了这样的气节。
宋国公冯胜封爵后,以征西将军的名义率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西征甘肃、河西,击败北元守军,一直打到哈密等地,西拓疆域千里之地。
此后冯胜率军出山西征讨北元,得胜后镇守陕西、河南,还曾北上会合驻守北平的徐达练兵。
洪武十七年、十八年(1384、1385年),大都督曹国公李文忠、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先后去世,卫国公邓愈也早就病逝,冯胜成为开国公爵中硕果仅存的武臣元勋(韩国公李善长是文官、郑国公常茂年轻没有经验),因此,太祖更加倚重冯胜,命他时常提携、教导后辈勋贵。
洪武二十年(1387年),太祖决定遣大军再击北元,并克复辽东,于是授予冯胜为第二任征虏大将军,以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二十万出征辽东;
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南雄侯赵庸等都随军出征,跟随冯胜出征并学习指挥作战。
此后冯胜大军一路出征,作战顺利,北元辽东守将纳哈出在明军步步紧逼、四面围攻下不得不向冯胜请求归降。
冯胜派副将军蓝玉迎接纳哈出,并设宴款待。
但在宴会中,冯胜的女婿郑国公常茂误以为纳哈出是诈降(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误会中砍伤了纳哈出,导致纳哈出的部众在这之后大惊溃散,明军想要顺利接管辽东的企
常茂鲁莽犯错之后,冯胜向太祖上疏说明辽东降军激变的经过,太祖大怒,派出使者前往辽东,将常茂象征性下狱,带上械枷。
常茂不甘心被降罪,于是也上疏太祖,攻讦岳父冯胜在作战中藏匿良马、派门人向纳哈出之妻酌酒、强娶北元王子之女等事,并强调纳哈出因此才因失去降附之心,想要逃走。
冯胜、常茂翁婿之间彼此攻讦后,太祖对二人都大失所望,先是革去常茂的公爵、流放到广西龙州,改立常茂之弟常升为开国公,以承常遇春之祀。
冯胜则被收回征虏大将军印,统兵权移交给副将军蓝玉,离开军中,到中都凤阳府居住,定期奉诏赴京师觐见,无事不必来京。
此后,冯胜再也没有统帅过大军。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太祖在诛杀了凉国公蓝玉的当月,就把宋国公冯胜从凤阳召回京师,软禁于城内,监视居住。
此时,宿将颖国公傅友德已被太祖逼迫自杀,朝中元勋公爵中,只剩下宋国公冯胜还在世。
冯胜另一个女婿是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之前冯胜在凤阳居住时,曾私会女婿周王,太祖知道后心里非常不满;
后来冯胜在凤阳又多次侵占民田、私驭兵士,地方深受其扰。
太祖一是担心自己死后,冯胜会凭借元勋功臣、宗室外戚的身份,勾结女婿周王觊觎皇权,不利于皇太孙;
二是觉得朝中功臣们几乎都被自己清除,冯胜独善其身,地位最高,将来或许会在自己去世后以勋戚之首把持朝政,进而效法前朝权臣的模样,篡夺大明社稷。
因此,太祖痛下决心,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下旨赐死了宋国公冯胜,消除了自己认为潜在的隐患。
冯胜被赐死时,大致年过六十,其诸子虽然没有一并被杀,但宋国公的爵位不许他们承袭,都被贬为平民,安置于冯胜女婿、周王朱橚的封国河南开封居住。
成化十一年(1475年),冯胜的后裔在聚居的开封府祥符县新昌坊内,给先祖建祠以为纪念,民间称之为“冯胜祠”。
二百年后,明末农民军攻打开封时,掘河堤水淹开封,冯胜祠堂被毁。
因为冯胜是被太祖赐死的,所以没有配享太庙的资格,更加没有追赠王爵,明孝宗在弘治五年寻访配享太庙的国初功臣后裔、并对他们授官以承其祖先祭祀时,冯胜的子孙虽然还生活在开封,但没有资格被授官,此后也没能被明世宗在嘉靖十一年续封爵位,一直都是平民身份。
一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政权才追赠冯胜为宁陵武壮王,配享太庙,不过,此时大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冯胜的后裔一直生活在河南以及北直隶等地,近代以后,冯氏后裔中出了一位直系军阀首领、大总统,以及他的曾孙,现代著名相声演员。
就这样,大明最初的开国六公爵中,韩国公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案,导致全家(除长子李祺及两个孙子李芳、李茂外)被杀,韩国公爵位被废除;
宋国公冯胜因太祖猜忌而被赐死,宋国公爵位不允许其子孙承袭;
卫国公邓愈则因为长子邓镇被妻外祖父李善长株连,全家被杀,爵位停止传承(近百年后邓氏子孙得以续封,但降爵为定远侯);
郑国公常茂因为骄横鲁莽、横行不法而被革爵流放、抑郁而死,其弟常升袭爵后,又牵扯进凉国公蓝玉谋反案,因此被杀,儿子被流放云南,郑国公(开国公)爵位停止承袭(和邓愈后人一样,常氏子孙也在之后续封爵位,降爵为怀远侯)。
所以,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时为止,大明开国六公爵中,只有魏国公徐达的长子、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以及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第二代曹国公李景隆这两位二代勋贵还保有由父辈所传下来的爵位,延续着大明国公的荣耀。
第二代曹国公李景隆很受建文帝的重用,数次受建文帝派遣,参与“削藩”行动,并在建文朝廷和燕王激烈交战的“靖难之役”初期,以大将军身份率五十万大军北征燕军。
但在和表叔燕王朱棣(李景隆之父李文忠是太祖外甥、燕王的表哥)的交战中,李景隆屡战屡败,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大败给燕军,丧师数十万,使得建文朝廷元气大伤,再难组织大规模军事进攻,燕军则士气高涨、并缴获大量战利品,靖难之役攻守形势由此逆转。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李景隆被建文帝召回京师,但没有加罪,依旧予以重用。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在燕王的指挥下一路南下,渡过长江进逼京师,建文帝命李景隆守卫京师金川门,防备燕军。
但李景隆在燕军围城的紧要关头却向燕军投降、献金川门放燕军入城,京师陷落。
燕军入城后,皇宫燃起大火,建文帝在乱军中不知所踪,燕王朱棣获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夺取了皇位,即明太宗(成祖),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年,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而李景隆则以“默相事机之功”,被成祖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并在曹国公岁禄三千石的基础上,再加岁禄一千石。
朝廷大典、朝会、宴飨,李景隆都位于百官之首。
对于原先的敌手、如今的新贵李景隆因为投机而得到的待遇,不止原建文朝廷的官员,就连跟随成祖靖难的诸功臣们都为此而愤愤不平。
永乐二年(1404年),在建文帝削藩时,被李景隆借机打击欺压过的周王朱橚给成祖上疏,揭发李景隆当年曾“至邸受赂”,同时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
在诸多文武大臣们的接连弹劾下,成祖明白李景隆这是犯了众怒,于是削去李景隆的勋号,停止他上朝的资格,只以曹国公的名义领取俸禄。
之后,礼部尚书李至刚再次上疏给成祖,继续弹劾李景隆:“景隆在家,坐受家人伏谒叩拜,如君臣之礼,实属大不敬礼。
其弟增枝多立庄田,蓄养僮仆千百人,有叵测之意。
”成祖见李景隆已经为满朝文武所鄙视、且自己也实在忍受不了他的背主求荣举动,于是顺水推舟、将李景隆的曹国公爵位褫夺,把李景隆、李增枝兄弟及李氏妻妾子侄数十人一同软禁在家中,抄没除李氏私宅和岐阳王李文忠坟园祭田之外的其他全部家产。
李景隆被革爵抄家后,羞愧难当,曾经绝食数日,想要自尽,但始终没有死成。
之后李景隆再也没有寻死的想法,而是照常起居生活,一直活到永乐末年才去世,时年大概五十余岁左右。
李景隆死后,他的子孙后裔被解除软禁,但没能承袭曹国公爵位,只以平民身份在南京生活。
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寻访开国功臣后裔、“量授一官,以奉先祀”,李景隆的孙子李璇被授予南京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官职(和邓愈、常茂后裔的待遇一样);
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璇的孙子李性被明世宗续封为临淮侯,岁禄一千石,世袭。
崇祯十七年(1644年),第八代临淮侯李祖述在京师(北京)失陷后,从北方逃回南京,第二年在南京投降新朝,成为平民,临淮侯传承就此完结。
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后来避建文帝名讳,改名徐辉祖。
自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承袭魏国公后,徐辉祖就随开国元勋冯胜、傅友德等人练兵、备边、“防卫西番”,在军中屡立战功,颇有徐达之风。
太祖常常让徐辉祖陪侍于皇太孙朱允炆左右,侍奉、护佑卫皇太孙,因此徐辉祖和皇太孙之间关系极为融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继位,即建文帝。
建文帝对徐辉祖倍加信任,继位当年就晋封徐辉祖为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并先后击败了建文帝所派去讨伐大的耿炳文、李景隆两路军队。
徐辉祖是燕王的内弟(燕王正妃徐氏,是徐辉祖之姐、徐达之女),但并不以至亲而偏袒燕王,屡次向建文帝请求带兵征讨姐夫燕王。
建文帝于建文二年(1400年)派徐辉祖带兵三万北上,协助大将军李景隆征讨燕军。
徐辉祖北上抵达德州时,恰逢李景隆在白沟河之战中惨败于燕军,损兵折将十多万,粮秣辎重丢弃无数,狼狈溃逃至德州。
徐辉祖在李景隆溃兵到来后,率军殿后,让李景隆等部先行撤离,自己则带着后卫军队缓缓退兵,燕王得知是内弟押阵撤退后,也不敢轻易进攻,徐辉祖因此全师而还。
此后,徐辉祖和南军诸将铁铉、盛庸、平安等人驻守山东、直隶(南直隶)北部一线,勉力支撑和燕军的战线,虽然不能击退燕军,但互有胜负,尤其是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的齐眉山之战中,徐辉祖指挥南军灵活作战,伏击了孤军南下的燕军,斩杀了燕军骁将李斌等,使南军获得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燕军由于离开北平根据地、长驱南下导致粮草不济,及暑热折腾,一时陷入了窘境,燕王甚至有就此撤军北返的意思。
关键时刻,建文朝廷内部误传燕军已经兵败北逃,京师不可无良将镇守,于是建文帝将徐辉祖召回京师(事后也有其他说法,是建文朝廷中有人嫉妒徐辉祖,于是向建文帝进谗言,称徐辉祖因和燕王是至亲,所以作战时未尽全力,导致燕军虽败,但未能彻底将其消灭,建文帝因此对徐辉祖产生怀疑,故而将其调离前线)。
徐辉祖被调回京师后,南军防线因此空虚,士气也大受打击,驻守淮北前线的何福、平安等军失去了有力的支援,因此在随后的灵璧大战中被燕军大败,全军溃散,燕军得以一直南下,直接攻到长江边,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渡江包围京师。
金川门守将、曹国公李景隆在关键时刻开金川门放燕军入城,京师因此陷落,建文帝也在大乱中失踪,燕王朱棣由此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燕军自金川门入城时,徐辉祖还在浦子口指挥南军迎击燕军,得知京师陷落后,徐辉祖自知无力回天,才放弃抵抗,回城退居魏国公私邸,闭门自守,不愿去见姐夫燕王。
燕王获胜、并夺取皇位,成为皇帝,即明太宗(成祖)。
之后,成祖命人去请内弟徐辉祖前来相见,但徐辉祖守在私邸中父亲徐达的祠堂内,就是不肯出门和成祖见面。
成祖大怒,直接命人将徐辉祖下狱,然后亲自去召见询问他,徐辉祖始终一言不发、不承认成祖已经继位为帝。
法司官员强行要他供述,徐辉祖愤而直书“高皇帝钦命:中山王开国功臣、其子孙免死!”成祖对徐辉祖这种完全不配合的态度火冒三丈、几次想要把他论罪处死,但思前想后,顾及到岳父中山王徐达、以及徐王妃的面子,最后还是忍住火气,把徐辉祖释放回家,但是革去了他的魏国公爵位和俸禄,软禁于家中。
永乐五年(1407年),软禁中的徐辉祖因病去世,时年大约四十岁左右。
成祖在徐辉祖死后下达诏命:“昔年,辉祖与齐、黄之辈谋危社稷、戕害宗室,朕念中山王有大功于社稷,因而曲赦之。
今辉祖既死,中山王不可无后,其长子徐钦,可袭魏国公,以奉中山王之祀。
”因为身为成祖外戚(岳父)身份、以及成祖本人的宽纵,徐达的魏国公爵位这才得以留存,并在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严重冒犯皇权后,也没被革爵废封,而是继续由孙子徐钦承袭。
此后,魏国公的爵位在徐辉祖的后裔中传承了九代,并世代担任南京守备要职,直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第十一代魏国公徐文爵在南京投降新朝,旋即被废为平民,魏国公世系这才宣告结束。
另外,徐达第三子徐增寿,在徐达在世时就被太祖选为勋卫,此后又逐渐晋升,最后官至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燕王发起靖难之役时,徐增寿暗中交通姐夫燕王,为其传递、密告京中的部署。
后来,建文帝发觉徐增寿的私下举动,于是将其关押。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渡长江攻破京师,建文帝在宫中大火燃起时,亲手持剑将徐增寿杀于左顺门内,然后在乱军中失踪。
燕王入城后,得知内弟徐增寿已经死于建文帝之手,顿时悲痛不已,急忙赶到左顺门外,抱着徐增寿的尸体大哭,并吩咐厚葬内弟。
燕王登基成为明太宗(成祖)后,第一个追封的功臣就是徐增寿,封他为武阳侯,赐谥号“忠愍”。
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大封靖难功臣,其中徐增寿被加授钦承父业推诚守正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晋封定国公,岁禄二千五百石;
由其长子徐景昌承袭定国公爵位,子孙世袭。
此后,定国公爵位在徐增寿的后裔中传承了八代,最后一代定国公徐允祯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农民起义军所杀,定国公世系完结。
徐达及其后世子孙之所以能够在大明开国六公爵中,成为唯一保有爵位、且获封两家公爵的显赫勋贵,一是因为徐达生前功勋卓著、又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去世(没有被牵连进胡惟庸、蓝玉两案),因此不被太祖所猜忌(相对于同是宗室亲王外戚的傅友德、冯胜、蓝玉来说,徐达的运气太好了),留下的爵位得以安全度过太祖时期。
然后,徐达的三个女儿又是三位亲王之妃(燕王妃、代王妃、安王妃),其中燕王朱棣还获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夺取皇位成为了皇帝,因此徐氏成为皇室外戚,身份不单单是勋戚这么简单,爵位也更有保障。
即使徐辉祖对抗燕王、并拒不承认姐夫的皇位,成祖看在岳父和妻子的面子上,最多针对徐辉祖
最后,徐达第三子徐增寿对姐夫燕王起兵之事积极效力、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成祖靖难成功后,感念(另一个)内弟的忠诚和功劳,自然推恩给他的子孙,因此徐增寿及其后代得到了定国公的爵位,徐达一系由此也有了两个公爵世系。
大明历代异姓功臣勋贵中,再也没有比徐达家族更加煊赫、更加尊贵的了。

参考:
新的王朝建立后,在开国战役或治理天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往往会得到封爵的奖励。
和普通的大臣不同,爵位象征着皇帝对受爵者的信任和重视,也就代表着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更高的朝堂地位。
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爵位的继承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所谓世袭罔替,就是受爵者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继承爵位,而地位不下降。
这就代表着自己的家族如果不生变故,那么直到朝代灭亡都会持续兴盛,且后代都能够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
举例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期所封的\"开国六公爵\"便是世袭罔替。
那么,这六人中,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位公爵。
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
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为何却只有徐达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直到明朝末年?
我们就来看看他们都发生了哪些变故。
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在朱元璋起兵不久就跟随左右。
据朱元璋自己说:\"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
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
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
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
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萧何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而朱元璋则认为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可见他对李善长的认可。
大明立国不久,朱元璋封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且爵位世袭,其地位在朝中无比尊崇。
洪武二十三年(1390)时,李善长因为知道胡惟庸谋反却不告知而被处死,全家几乎都被诛杀。
只有李善长的两个孙子因为是公主所生而免罪,但也被\"罢世袭\",再无法继承爵位。
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被收为养子。
他骁勇善战,年少便在军中崭露头角。
随后,李文忠更是在平定江南和北元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李文忠病逝后,其子李景隆继承爵位,但他因为协助建文帝削藩而受封大将军,在靖难之役中抵挡燕王朱棣。
后来朱棣攻打南京,李景隆率先开门投降,朱棣继位后,他因\"功\"位列群臣之首。
永乐二年(1404),李景隆受到多位大臣轮番弹劾,又因在家中\"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
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而被夺爵,此后自然也无法世袭了。
宋国公冯胜冯胜也是开国名将之一,他在建国后征讨北元的战争中表现出色。
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以大将军的身份征讨辽东。
他为明朝肃清了北元的残余势力,因功被封宋国公。
据《明史》记载:\"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太祖春秋高,多猜忌。
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蓝玉诛之月,召还京。
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明太祖朱元璋年事已高后,为了替建文帝消灭有威胁的势力,于是对功高震主的冯胜下手。
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师赐死,并剥夺了其世袭罔替的权力。
卫国公邓愈同样身为名将的邓愈,十六岁便起兵抗元,后来归降朱元璋,得到了重用。
他在攻打长江沿岸及平定北元、吐蕃的战争中不辞辛劳,兢兢业业,被封为卫国公。
朱元璋评价他为\"友德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
\"邓愈死后,其长子邓镇继承爵位,不久又改封申国公。
但邓镇因为同时也是李善长的外孙,所以在李善长伏诛时也被牵连身死。
再加上邓愈的次子邓铭死于军中,邓愈没了继承人,爵位也就无法传承了。
郑国公常茂最后一位是常茂,他能够受封郑国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父常遇春的功劳。
洪武二年(1369),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突然病逝,朱元璋悲痛之余将其子常茂封公来表示缅怀。
据《明史》记载,常茂尽管受封为公,但\"骄稚不习事\",朱元璋派他与冯胜北征时,他\"多不奉胜约束\",于是朱元璋便将其爵位削掉,以示惩戒。
常茂被削爵后,朱元璋又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
但常升因为牵扯进蓝玉案而被诛杀,他的后代先是被安置在云南,又被迁至南京,此后便不再有封公者了。

参考:
总的来说,徐达的后代承袭了公爵、邓愈的后代承袭了侯爵,算是结局最好的两个。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
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看六人的结局和子孙后代的情况。
1390年,77岁的李善长被牵扯到“胡惟庸案”中,结果全家70多口人都被朱元璋处死。
长子李祺,娶明太祖长女临安公主,后因李善长被诛而流放。
少子李芳、李茂,显然也是不能继承爵位的。
最后分别官至中卫指挥、旗手卫镇抚。
那么,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就此断绝。
1384年,李文忠因病去世,是洪武朝难得的善终功臣,曹国公的爵位传给长子李景隆。
要说李景隆也真是
因为李景隆在南京城破前,主动当了二五仔。
但有句话说得好:“叛徒而已,神气什么。
”1404年,朱棣主动剥夺李景隆的爵位,全家数十口人被软禁在家中,家产也被没收。
就这样,李景隆还活了20年,于1424年去世。
弟弟李增枝后来被提拔为前军左都督,显然与承袭爵位无缘。
李文忠的曹国公爵位,也断绝了事。
在明朝开国后,冯胜算是战功最多的。
但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皇太孙朱允文面临的是威望不足、地位不稳的局面,导致朱元璋对功臣疑心重重。
冯胜跟女婿周王朱橚私下会面,被朱元璋猜忌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联盟。
所以在蓝玉被杀的时候,冯胜也在两年后被赐死。
朱元璋特别命令:诸子都不许继嗣。
宋国公冯胜,绝嗣。
1377年,邓愈因病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可见朱元璋对邓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改封申国公,按说可以好好过日子了吧。
别急,还有胡惟庸在等着你呢。
邓镇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但是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被杀,邓镇也被牵连,一并杀掉了事。
长子的公爵被废了,次子邓铭的后代还不错。
虽然邓铭后来战死沙场,但他的玄孙邓继坤在嘉靖11年被封为定远侯,从此又在朱家食堂吃上了饭。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定远侯邓文明被杀。
卫国公的爵位被废了,但好歹还有定远侯的爵位,知足吧。
1369年,常遇春在回师途中病逝。
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长子常茂继承郑国公的爵位,位列六大公爵之位。
1387年,常茂在跟随冯胜出征东北。
当时纳哈出思量着打不过,就投降吧。
结果在
结果常茂上去就是一刀,把人家砍伤。
这下好了,好端端的“投降大会”成了“反水大会”,一场大胜仗也就没了。
朱元璋大怒,把冯胜的兵权收了,并剥夺常茂的官职爵位,安置到龙州。
但朱元璋还是念着常遇春的功劳,封次子常升为开国公。
朱元璋能给你,也能收回来。
在蓝玉案中,常升被牵连处死。
常遇春的郑国公爵位,绝嗣。
徐达的后代能把爵位传下来,是因为人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兵分两路。
在靖难之役时,继承魏国公爵位的长子徐辉祖实名反对朱棣。
结果被朱棣剥夺爵位,并软禁家中。
1407年,在家中落寞去世。
长子徐辉祖押宝朱允文,而幼子徐增寿则买了朱棣的股票。
徐增寿在南京城里,暗搓搓的给朱棣传递情报、发布消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
结果被朱允文发现,一刀杀了了事。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搬家到南京住。
大封功臣的时候,当然没有忘记徐增寿,人家为了帮助自己连命都丢了,不表扬表扬怎么说得过去。
朱棣封徐增寿的儿子为定国公,从此世袭罔替。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定国公徐允祯被杀。

参考:
向敬之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进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冯胜为宋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
这就是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
然而,只有徐达世系的魏国公爵位一直传至明亡,此中有原因。
一、徐达军功卓著,地位崇隆,但不争权夺利。
虽然徐达之死,传闻为朱元璋毒害,但在开国六公爵中,唯有徐达哀荣鼎盛,子女荫受父功。
李善长虽为大明首相,但坐大相权,威逼皇权,不得朱元璋信任。
即便他是朱皇帝的长女公公、首席元勋,终被牵连至胡惟庸谋逆案,连同妻女子侄七十余人被诛杀,因此爵除。
邓愈之子邓镇,袭爵卫国公,陷身妻外公李善长案,被处死爵除。
李文忠的曹国公爵,传至儿子李景隆。
李景隆是一个草包,受任大将军损兵数十万,但以开城迎降之功耀武扬威,包藏祸心,
常茂冒功,被朱元璋流放而死。
袭爵的兄弟常升虽然死因有多种,但还是死于朱皇帝手中。
二、徐达死于非命,但他有一个好女婿——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成为永乐帝,因此在岳父家有原有魏国公世袭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定国公世袭。
首袭魏公的徐辉祖,为徐达长子,他不支持姐夫朱棣发动靖难一役,被成功后的永乐帝幽死。
朱棣以“中山王不可无后”为由,命徐辉祖长子袭爵,传至第十一代,于明亡后降清而不得善终。
另外,朱棣以另一个小舅子徐增寿支持自己,而被建文帝以通敌罪诛杀,追封定国公,世袭罔替,传至第九代死于李自成攻陷京城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