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安西四镇只有两万驻军为何能牢牢控制辽阔的西域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安西都护府下辖2.4万官兵没错,但这并非唐朝在西域的全部兵力,实际上前者所占比例连50%都不到。
史载,安西都护府有驻军2.4万人,北庭都护府有兵2万人,此外还可调动部落仆从军约1万人。
也就是说,鼎盛时期唐军在西域驻有一支5万余人的强大常备武装。
如果再算上各附属小国战时提供的兵力、民夫,单靠2大都护府自己的力量迅速集结起10万大军也不算啥难题。
此外,距离西域较近的陇右、朔方、河西等几个大战区必要时也可派兵驰援,史载仅这3个战区就下辖重兵20余万(其中精锐骑兵超过5万),在不影响本身防区安全的前提下抽调出数万人马赶赴西域还是绰绰有余的。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为啥唐朝不在辽阔西域多驻扎些部队呢?
实际上,这恰恰是唐朝统治集团的精明之处——他们用这种梯次排布、前轻后重的方式部署边境防卫力量,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后勤运输压力,还让己方在军力运用时更加灵活自如。
众所周知,西域版
因此,唐朝为了让当地保持长治久安(唐朝驻军后勤供应主要靠西域各国),也不可能采取涸泽而渔的方式。
可以说,这种特殊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唐朝和对手的用兵规模与强度。
我们不能空泛地吹嘘盛唐辉煌,而刻意忽略前者也是“构建于落后小农经济基础之上”这一实质问题。
换言之,唐朝之所以无法继续向更遥远的地方扩张,乃至后来兵败怛罗斯,都与唐帝国农耕经济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极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我们不能苛责古人。
至于说唐朝西域驻军装备精良、兵强马壮、英勇善战倒是不假,但这里面的真正原因却应该感谢唐朝自贞观之治以来所奉行的民族团结/融合政策,因为在4.4万西域唐军中汉人占比最高时也不过40%,其余都是来自突厥各部和各西域小国的官兵,而这才是盛唐最了不起的地方。

参考:
事实上,唐朝西域驻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一种恐怖的水平,一万人就敢灭一国是常有的事。
唐朝在西域大规模用兵只有两次,一次是李世民灭东突厥时动用了十几万大军,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突厥大规模叛乱,李治派裴行俭率30万兵讨伐。
除了这两次,在西域,只要谁敢不服,基本上就是西域驻军出动,有时出动一万,有时出动2万,打到服为止,或者打到灭国为止。
所以,在史书中出现了这样征战记录:苏定方攻灭西突厥之战657年,苏定方攻灭西突厥,只带了包含回鹘兵在内共一万多人,其中唐军还有不少步兵,而突厥兵力在10万多一点。
结果在西域称霸一方的西突厥被苏定方斩杀数万人,追奔三十里,随后一路追击,直到灭了西突厥。
高仙芝万里远征小勃律747年,小勃律国叛变,归附吐蕃,引发西域各国效仿,纷纷背叛唐朝,高仙芝率兵一万余人,万里远征。
小勃律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克什米尔地区中部,当时吐蕃占据西藏,唐军是无法经由西藏进入克什米尔的。
所以只能先进军到新疆靠近中亚地区,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再越过喀喇昆仑险峻山区,才能抵达小勃律。
而当时的唐军,正是在高仙芝的带领下,远征万里,克服艰难险阻,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喀喇昆仑山脉,攻灭小勃律国。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娑勒城是进入小勃律国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峻,吐蕃十万大军在此“堑断崖谷,筑城防御”。
高仙芝一万余唐军就是在这,大败10万吐蕃军,斩首5000余级,吐蕃兵坠崖、掉水淹死者不计其数。
与阿拉伯帝国之战751年,被高仙芝灭掉的石国王子跑到大食(阿拉伯帝国)并联合西域昭武九姓各国计划突袭唐朝安西四镇。
高仙芝率兵2万,另外有葛逻禄人、拔汗那人为胡人盟军,他准备先下手为强,带着军队翻越帕米尔高原,直插大食国,突入大食境内700里。
双方在怛罗斯大战,唐军以2万对战阿拉伯帝国15万大军,结果唐军以强大的战斗力将绝对的劣势局打成了对峙局。
阿拉伯帝国15万人愣是啃不动2万唐军,双方对峙5天后,由于盟友葛逻禄人背叛,导致唐军大败。
但此举也以武力迫使阿拉伯帝国放弃东扩吞并大唐的想法。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战例。
其一,唐军西域驻军战斗力强悍。

而且一般历尽艰辛翻过这样的险峻山区之后,肯定很疲惫,战斗意志下降。
但唐军在干完这些事儿之后,战斗力依然彪悍至极,比如在娑勒城,一万人干掉吐蕃十万兵,在怛罗斯以2万人和15万兵打成对峙局。
这些都说明了唐军西域驻军的战斗力,那真不是吹的,那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
其二,西域各国比较弱。
自从东突厥、西突厥被唐朝攻灭以后,突厥各部落就处于分裂状态,多数臣服于大唐,并且在战争时期,突厥还出兵和唐军并肩战斗。
所以突厥玩儿完了之后,西域各国都是些小国,掀不起多大风浪,以唐军强大的战斗力,谁不服,派个一两万兵就能将其打服。
突厥被灭之后,唯一掀起的一次风浪就是唐高宗时期,突厥部落联合起来聚集几十万人攻陷唐朝很多边境重镇。
这种情况下,唐朝才出动30万大军,由裴行俭率领,大破突厥,得胜而归。
其三,唐朝名将辈出。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如果说哪个朝代出的名将最多的话,那唐朝绝对是最多的!贞观时期有李靖攻灭东突厥,李世勣攻破高句丽等,高宗时期有苏定方一人灭三国,裴行俭威震西域,打服各国,薛仁贵大破高句丽,刘仁轨灭百济,大破日本舰队。
武则天时期有王孝杰大破吐蕃,攻破突厥,唐玄宗时期有王忠嗣打服西域各国,使得边境数十年无战事,高仙芝万里远征,哥舒翰威震吐蕃,李光弼、郭子仪攻灭安禄山、史思明等。
唐朝自开国到唐玄宗时期,代代出名将,还不止一个,都能威震各国,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彪悍过。
这是唐朝在西域可以长期站住脚的原因之一。
所以,结合这些原因,别看唐朝在西域只有2万兵,要知道这2万兵本身战斗力彪悍,统兵之将又是名将,加上唐朝国力强盛,偶尔动静大点的就出动几十万人上阵。

参考:
首先,制度优势与军事实力《旧唐书· 地理志》记载,唐玄宗时,“安西都护府镇戍兵二万四千人”。
但这并不代表唐在西域的全部军事实力,除都护府外,安西四镇还戍守一定的兵力,根据“两唐书”《高仙芝传》记载,每镇守使辖兵力三千到五千人。
唐朝还在西域普遍设置了军、镇、守捉、烽、戍等各级军事单位,其余驻防单位均拥有数十到数百等的兵力,受安西都护府管辖调遣,对安西都护府负责。
不仅如此,大唐作为西域属国的宗主国,西域属国的军队也要听从都护府的派遣。
所以这样来看,安西都护府能够调动的兵力总数远不止驻扎在安西都护府的两万人,而是最少有四万人
虽然现在来看对于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管辖范围来说,这个驻军人数确实不大。
但在当时来讲,这已经是相当规模的军队了。
而且西域地广人稀,只要牢牢驻军控制住几大城池和交通要道,就能牵制管辖住整个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版
安西都护府驻扎西域的军事目的是防御来自西突厥残余势力的侵犯,而军事制度实施的是与唐大部分地区一样的府兵制度,比起西域游牧民族零散的编制制度来说,府兵制更加稳定便于管理。
同时由于西域地区交通不便,为了保证军粮供应,唐朝在当地实施屯田,至今依旧能看到在龟兹地区的屯田遗址,屯田制度不仅保证了军粮的稳定供应,也极大程度地开发了西域,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力发展。
再加上西域地区各种防御设施的配合,如烽燧、烽馆、城池、戍堡等,大大增强了唐军的综合实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所以,虽然唐在西域的中央直属军不多,但确实是一支可以震慑西域周边地区的强大军队。
其次,西域对唐王朝的向心力增强唐政权建立以来,早在唐在设立安西都护府之前,除西突厥,西域诸侯国就一直保持着与唐王朝的联系,并多次派使节前往长安。
虽然西域诸国也有文字,但是在与唐朝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汉字。
这就使得汉字在西域官方得到了普及。
从民间生活来看,“丝绸之路”不仅促进着唐朝和西域的经贸发展,也促进了二者间的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融合。
这就为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唐朝在西域设官学,并鼓励西域人士学习儒家经典,参加科举。
吐鲁番地区发现了《千字文》《开蒙要训》《论语》《孝经》《尚书》 等汉文儒学典籍,可见汉文化在西域的影响。
大唐文化的传播加之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大大增强了西域地区对唐的文化认同感,岑参有一句诗歌“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西域与汉文化的融合可见一斑。
自贞观十四年(640)起到元和三年(808)止,安西都护府共存在约170年左右时间,期间西域归属大唐版

参考:
相比于汉代一两千驻军,唐朝在西域的两万多驻军,已经算很多了。
唐代在西域维持两万大军,主要是因为政治军事较汉代复杂。
唐代的西域有四大力量:大唐、吐蕃、大食、突厥,这四大势力,都有很强的实力。
不过,大唐帝国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经略西域中,仍然采用汉代的“以夷制夷”的策略,在作战中,以胡人骑兵为主要突击力量。
比如说,张孝嵩平定拔汗那国之乱,主要凭恃的是一万多名胡人。
后来大唐在中亚用兵,拔汗那国感恩
再比如,突骑施可汗苏禄起兵反唐时,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马上调动葛逻禄部落的军队以及十姓可汗阿史那献的军队,对苏禄的突骑施大军发动反击。
可以说,大唐帝国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把以夷制夷的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唐在西域的2万多驻军,人数虽然不多,但堪称精锐中的精锐。
这支军队最漂亮的一战,就是高仙芝指挥的远征小勃律。
远征小勃律,是一场千里奔袭战,虽然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但仍是唐军经典战例。
这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确立了高仙芝作为大唐名将的地位。
这次战役的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有溃败的危险,高仙芝雷厉风行的决断对战役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突袭连云堡是这一仗的核心,在与吐蕃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高仙芝大胆使用陌刀队作为奇兵,仅用半天的时间便夺下连云堡,为突进小勃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深入敌境与复杂地形的双重压力下,高仙芝坚忍不拔的决心与意志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对小勃律国的打击,唐军的速度是致胜的关键,先于吐蕃一步破坏桥梁,切断吐蕃援军的前进道路,争取到充足的时间。
不过,“以夷制夷”的策略虽然令大唐帝国以低成本获取巨大收益,但毕竟这是一把双刃剑。
当夷人反叛时,就可以颠覆得到的成果。
这个恶果,终于在怛逻斯之战中暴露出来。
在这场大唐与大食的会战紧要关头,曾经帮助大唐平突骑施之乱的葛逻禄部落突然倒戈,终于令高仙芝兵败怛逻斯。
因此,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并非如

参考:
两万守军不少了,在汉朝的时候几千汉军就能让西域各国服服帖帖的!大唐的两万军队能够控制安西四镇的原因如下:得民心者得安西安西四镇下辖无数方国部落。
这些部落在唐军进驻前由于谁都不服谁,常年互相攻打。
唐军来后负责管理辖区内的部落方国,调解他们之间的冲突,让西域地区出现了难得的和平。
各国百姓早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仇杀,所以对唐朝的统治大力支持。
可见,唐朝在安息有民意基础!安西人口少这里环境干旱少雨,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不多,比如其中的大国龟兹,在西汉时人口只有8万多,到唐朝由于入地沙漠化,人口就更少了。
所以,虽然安西四镇管理的地区广大,人口却不多,2万安西军足以对当地有效控制。
唯一的困难的就是机动性问题,所以安西军即便步兵也骑马行军,以便能够做到快速部署!安西军战斗力强确切地说是当时唐军战斗力强,自从唐朝建立后,汉军战斗力出现了直线上升,唐太宗曾经这样评价唐军: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按这个比例,两万安西军可以轻松击败十万胡兵!所以,安西军不仅可以控制安西四镇,还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强大的祖国2万安西军背后是数十万同样强悍的唐军主力和数千万大唐百姓!即便有外敌侥幸击败安西军,也难以应对大唐随后的反击。
比如公元686年,在吐蕃军队进攻下,武则天被迫放弃四镇。
6年后唐军在王孝杰的带领下击败吐蕃收复了四镇。

参考:
首先,这两万多军队武装到牙齿。
不仅兵器,盔甲要比西域各国更结实好用,而且军事思想优于西域各小国。
相当于今天的美军也只有几万人驻扎伊拉克等地,但是伊拉克军队要比美军多十几倍,为何不敢反抗是一样道理。
唐军就相当于今天的美军。
其次,有唐朝这个强大的后盾,根本就没有西域小国敢于公开叫板唐朝。
唐军往往出征只需要几千的唐军就够了,其他军队可以征召西域小国参战,就好像今天的美国有一群小弟一样,美军往往不需要出兵很多,主要是小弟出兵。
比如有一个西域国家石国,公开投靠阿拉伯帝国,背叛唐朝。
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两万军队讨伐。
这两万人只有五千人是唐朝本土汉军,其他一万五千人则是西域各小国的附属国军队,石国很快被消灭。
这个例子说明西域各小国不是唐朝对手,没必要和唐朝为敌,唐朝由于国力强大,只需要很少的本土军队就能控制西域了。
需要出征时,只要征召各西域小国军队就可以了,没必要派那么多本土军队。
但是后期,随着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落,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唐朝失去了往日的威望。
西域各小国不再害怕唐朝。
最终西域地区脱离唐朝控制。
这说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很重要。
国家强大谁都怕你,几百人就可以掌控西域。
比如汉朝傅介子一人就可以收一国,正是由于有汉朝这个强大后盾。
国家弱小,你派几万人都没用,别人都不怕你。
当时的西域,相当于日本的战国。
日本战国,有两万人就已经算是大国了。
在西域,由于人烟稀少,即使最强大的国家其兵力不过万人,唐军的2万多人,已经在西域小国眼睛里算是大国了。
怎么好造反?
其实,唐军2万人就能控制西域并不算啥。
因为汉朝几千人就能牢牢掌控西域,。
主要原因还是国家的强大做后盾。
当年傅介子一人深入西域,杀死楼兰王,西域各国哪个敢动?
主要是有汉朝的威望在那里,正如傅介子说的,汉军马上就到达,谁敢动,动,国灭也。
唐朝之所以一两万人就控制西域,主要是唐朝的强大,使得西域各国不敢轻举妄动。
高仙芝同大食交战,手下唐军本土士兵不过千人,其他全是西域各国军队,他们数量是唐军几倍也不敢造反啊,这是因为有国家的强大做后盾。
唐朝中后期,唐朝逐渐衰落,西域各国纷纷脱离唐朝,唐朝即使想要派兵收回,也有心无力了。
所以说,唐朝之所以两三万人就可以牢牢掌控西域,主要是唐朝前期的强大做后盾。
一旦失去帝国衰落,即使你派十几万人,也未必能控制住西域各国。

参考:
唐朝是以三州、安西四镇为两大军事区域来统治辽阔的西域之地,之后陆续出现的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也是唐朝调整统治西域格局的一部分,所以说安西四镇并非是孤军奋战,并非只有纸面上的两万多驻军。
三州是唐庭开拓西域时设立的正州,与内地制度差不多,又有些不同,属于“军政体制”。
更具防御力。
唐庭通过寡兵与徒罪方式来加强伊、西、庭三州的防御。
具体是徙迁有死罪和流徒之人及其招募戍守士兵。
三州的防御力量有余,还有一定的机动的兵力,除府兵卫土以外,还有白丁可以被大量征发。
而这些兵力长期被安西四镇所调遣,尤其是安西四镇与吐番进行争夺战之时,三州中的西州就为其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持。
安西四镇是一种特殊的“胡汉结合军政体制”。
主要是以原来西域地方的首领或国王为都督或刺史的羁糜府州结合镇守军的体制,也就是说充分拉拢了当地土著,使之成为唐庭体制之内,属于利益共同体,在同一个战车上。
胡汉体制的最大问题在于民族矛盾,而唐庭不止是给予当地土著高官厚禄,还很好了处理了当地关系,如唐太宗年间的郭孝恪就任安西都护后,对于当地居民、镇兵、流人等各方复杂势力进行了“推诚抚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化统治了当地。
唐庭统治西域的难题不在于西域之辽阔,亦不在于西域小国林立般的势力,而是初期的东、西突厥,之后新兴的吐番,尤其是与吐番拉开了多年的拉锯战。
还有先后崛起的突骑施、回鹊等势力。
安西四镇加上三州军力还有后来的金山都护府及其北庭都护府,最起码也有五六万的军力,而且战争潜力巨大,当地人民还有土著都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光是补充兵源来说就很恐怖了。
即使如此,安西四镇对于强国吐番也是勉强对抗,首先就地缘来看,唐庭离西域太远了,在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之下,这种距离是要命的,光是后勤就是天大的难题,这也是唐庭没有在西域大规模驻兵的原因。
而吐番距离西域近多了,而且只要占领或侵袭河西走廊,就可以切断唐庭与西域之联系。
为了面对吐番压力,唐庭有时候不得不用围魏救赵之计。
如咸享元年唐朝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领兵五万出击吐番逻娑,是年七月,逻娑道行军到达大非川,薛仁贵与吐蕃国相论钦陵所率四十余万(应该是调动了吐蕃在西域的全部部队)吐蕃兵决战,结果唐军大败。
大非川战败虽然标志着唐朝帮助吐谷浑复国失败。
但另一方面,唐军迫使吐蕃将军事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大非川之战中,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吐番都没有对安西四镇采取军事行动。
再说说根本原因,盛唐之民族融合与安史之乱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很多人对于清朝巩固边疆还有对于少数民族处理上面是称赞不绝。
其实盛唐对于民族融合更是高手,清朝皇帝是兼任蒙古一个民族之大汗,而唐太宗被多个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清朝虽然提倡满汉一家,但说到底,对于汉人还是提防有加,汉人一直被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直到太平天国以后清廷式微汉人才彻底得到重用。
而仔细看看盛唐时期的大将,少数民族将领比比皆是,唐庭是用之无比放心,唐庭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族融合政策,终于在唐玄宗时期翻车了,唐玄宗时期过度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并且分权于节度使,使胡人安禄山野心爆涨,最终发起了安史之乱,使盛唐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不只是打乱汉唐以来崇文尚武的开拓路线,使一度扩张到中亚的进程被打断。
还破坏了民族融合,真是一场翻车极为严重的惨剧。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落,安西四镇与唐庭联系中断,孤军奋战多年,唐后期彻底沦陷,成为了一个遗憾的辉煌故事。
参考资料: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高宗咸享年间的西域政局、新唐书、旧唐书、安西与北庭、册府元龟。

你若盛世很多没有实力的小国都希望抱上一棵大树来抵制别人的侵略,你若衰弱,根本不可能做到控制。
唐朝时期的西域就是这样的地方,当时唐朝属于盛世,很多小国都希望归属大唐,这是强烈的感召力量,在清朝康乾盛世时期,东南亚诸国都希望归服清朝,来抵抗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但是被统治者一口回绝了,我们领土都这么大了,要你们干什么。
安史之乱时,中央和西域的联系已经中断,并没有联系,中央也无力控制西域,毕竟连自己身边的领土都没有弄好,哪有什么心思管理西域,但是这个时候西域的驻军又联系到大唐了,满朝还皆为感动,就像当初汉武帝的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回来时候一样。
当然,盛唐不再,其实对周边的控制也会逐渐减少,就像清朝巅峰的时候四海都来朝贡,衰弱的时候,短短几个月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
所以,唐朝并不是牢牢控制住西域,而是当时的西域能够接受并且愿意接受唐朝的领导,果真不愿意,其实也很难打,以清朝建国时期的国力,打准噶尔也是差不多百年才打败。

参考:
西域地区,从汉代开始与中国建立联系之后,历朝历代都在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掌控,到唐朝达到一个高潮。
唐朝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和安西都护府,掌握兵力两万五千名。
这个设置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是因为西域当时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个小国家进行统治,安西都护府只要收拾那些不朝贡唐王朝的小国即可,这些小国囯小人少,兵力及装备上更是难以与唐朝兵力对抗。
另外,唐王朝在安西养兵两万五,并不是非常依赖中央财政,纯靠在西域地区的各项税收就够养活这些兵力了。
第三,唐朝在西域驻兵装备个战斗力方面逗非常强大,他们一人数骑,配备仆从,上马可以为骑兵,下马布阵就是强力的步兵,只算正规部队就有两万五,加上仆从军就有十万规模。
他们装备唐朝科技巅峰之做的陌刀,锋利异常。

参考:
唐朝出这点兵,基本上已经是中原王朝对西域控制的极限了。
这些部队基本上可以维持占领军的兵力需要,也不会超过当地承载的最大限度。
从历史来看,从西汉第一次进入西域到后来的东汉和北魏、前秦,再到唐朝。
中原王朝从未出兵超过2万左右的数字。
西域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都不适合大量驻扎军队。
军事驻地除了一些控制交通线的堡垒要塞外,基本就是当地城市。
加上原来的土著人口,对于当地承载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另一方面是这些驻军定居当地的也是少数。
也就说,他们的后代不太可能留在西域接替父亲的空缺。
朝廷必须从内地再调拨部队,走环境并不算好的河西走廊去替换旧部队。
时间长了,也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
加上士兵的军饷和日常开销,都要中央直接调配分发。
所以,2万人基本上是这种模式的极限。
这种模式也一直到清军重返西域后才被取代。

参考:
唐朝时在西域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两大机构,其军事支点就是所谓安西四镇,也即碎叶、龟兹、于阗和疏勒。
四军镇分守四方,互为犄角,守望互助。
首先来说,唐朝在西域的驻军不止2万,2万指的是战兵,即完全的作战部队。
其实唐帝国在西域还有另外一支力量,即屯军,大约5万人,其主要任务是在辖地开展军屯,以补充军粮物资,屯军不是作战部队,平时不作战,不过在战事紧急时刻也可以抽调丁壮补充入军队。
屯田制对西域驻军来说极其重要,也是唐王朝能够在西域保持2万驻军的必要条件。
因为军粮物资的转运调拨非常困难,路途消耗巨大,据统计,从中原产粮区调拨军粮到西域,刨掉路上的人畜消耗以及损耗外,十不存一。
其高昂代价即使是唐朝之强盛也勉为其难。
屯田是后勤支撑之一,为避免军粮转运的亏空,唐王朝还在西域实行了“和籴法”,即军队仅携带短期军粮以及大量金银财帛,到达一地后即用财物在当地买粮。
由于安西四镇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因此丝绸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硬通货,也是唐军最喜欢携带的“货币”之一。
有这两点支撑,唐帝国才勉强在四镇保持了2万战兵,极盛时期也不超过24000人。
但这两万多人配合以唐军的精良装备,在西域地区却是最强的战力。
为西域地区以绿洲为中心心建国的诸王国所不能抵抗。
除非强有力的武力震慑,开明的统治政策以及外交策略也是安西军能够镇得住西域局面的重要原因。
唐帝国在西域实施由都护府主导的羁縻制,往往只指派或册封最高官员,而各属国基本都是自治,仅要求服从中央政权管辖并维持现存秩序,或者在中央有需求时征派军队跟随作战。
在武力威慑下,这是一种相当宽松的治理方式,因此当地各属国从根本上并没有反对唐王朝统治的动机,除非有其余大势力的干预,如突厥。
而突厥的介入自有安西军甚至中央政权来介入。
唐王朝在西域的外交策略基本可总结为抑强扶弱,赏善伐恶八个字。
简单说就是有崛起苗头的,予以打击,并扶持相对较弱的予以牵制;
对唐朝友善的加以册封以及物资赏赐,分社唐朝的,坚决镇压。

标签